“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案

合集下载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粉尘监测与检测
总结词
定期监测和检测粉尘浓度是预防和控制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监测和检测粉尘浓度的方法包括滤膜称重法、光散射法、压差法等。通过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 进行监测和检测,可以及时了解粉尘的分布和扩散情况,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粉尘防治技术
总结词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是防治粉尘的关键。
(gas prevention)的简称。
一通
通风ing,即保证矿井通风系统 的稳定、可靠,提供适宜的空气 条件,满足井下工作人员呼吸和 稀释、排除瓦斯、粉尘等有害物
质的需要。
三防
fire prevention(fire prevention)、dust
prevention(dust prevention)、gas prevention (gas prevention),即防治瓦
井下的各个工作区域。根据矿井的布局和生产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通
风网络布局。
03
通风构筑物
通风构筑物是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风门、风窗、风桥等,用
于调节和控制风流的方向和流量。
通风管理技术
风量计算与分配
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生产需 求,计算所需的风量和风量分 配,以保证矿井下的空气质量
和环境安全。
确保通风、防火、防瓦斯、防尘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维
护矿井安全。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 畅通,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定期召开一通三防工作会议,分 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一通三防的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不同一通三 防事故的应急预案, 明确应急流程和责任 人。
配备齐全的应急设备 和物资,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 使用。

《一通三防》相关知识培训教材详解PPT课件

《一通三防》相关知识培训教材详解PPT课件
• (二)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有效 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
• (三)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未选定自然发火观 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未建立自然发火预 测预报制度,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或者全部充填、注 隋性气体等措施的;
• (四)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 生产的;
• (一)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 • (二)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
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 • (三)未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 • (四)未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 • (五)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的; • (六)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 • (七)未按规定配备防治突出装备和仪器的。
织生产; • 6、禁止矿井瓦斯超限作业; • 7、禁止擅自降低矿井瓦斯等级; • 8、禁止矿井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的情况下进行采掘活动; • 9、禁止采掘工作面无风、微风作业; • 10、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
.
9
局部通风管理
• 1、同一地点的主、副局部通风机必须同等能力,运转灵活,声音正常。 • 2、局部通风机前后5米范围内及两台风机之间不准存放物料和杂物,保
通风设施管理
• 7、建筑的永久风门墙体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使用不燃性材料建筑;2)尽量靠近回风侧建筑;3)建筑地点要保证巷
道支护完好,无片帮、无冒顶;4)保证两风门之间距离不小于7m(联巷小 于7m的除外);5)风门墙面平整(1m内凸凹不大于10mm),墙体无裂缝(雷 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眼看无光亮);6)建筑风门墙体时,在墙体两侧预留足够数量的电缆孔和管 子孔(电缆孔、管子孔应用硬质材料的管子做套管埋设,埋设的套管两侧均 匀露出墙体约20mm),电缆孔和管子孔内无论有无电缆、管子通过,必须用 黄泥封严、严禁漏风(用黄泥封填时必须保证黄泥与管子口平齐达到美观、 细化的效果,杜绝随意填充);7)如果有风筒通过时,应在墙体上安设等直 径的铁质风筒;8)有水沟通过风门墙体时,应先砌筑反水池,然后再砌筑风 门墙,反水池的入排口之间的高差应根据该处风压大小确定,但必须保证水 流畅通、不漏风; 9)建筑风门墙体时,风门墙体上方正中间要设置调节风 窗,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风量。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案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案

东欢坨矿业公司培训中心教师授课教案教师姓名:授课班别:新工人授课科目: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电子教案文件名称: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电子课件名称: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教学内容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授课时数 4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讲解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使新工人了解煤矿,增强新工人的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1、煤矿“一通三防”的内容2、“一通三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提问、案例教具幻灯、投影本课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新工们对煤矿“一通三防”已经有所了解,大家要认真学习掌握,并在生产过程中严加执行。

思考题1、煤矿“一通三防”内容是什么?2、结合自身谈一下如何加强煤矿的“一通三防”?导入新课:作为煤矿的一名工人,防治水安全工作至关重要,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讲授顺序:第一节:一、矿井空气(一)主要成份(二)矿井空气中的几个主要气体第二节:二、一通三防(一)矿井通风(二)井下火灾第一节矿井空气一、主要成份①氧气O2 (20.96%);1、地面空气②氮气N2 (79%)氦、氖、氩、氪、氙在内;③二氧化碳CO2(0.04%)。

①氧气O2 (密度 1.11,助燃);②瓦斯(沼气)CH4(密度0.554,可燃,可爆炸);③一氧化碳CO (密度0.97,有毒,可燃,允许浓度0.0024%);④二氧化碳CO2(密度 1.52,有刺激);2、井下空气⑤硫化氢H2S(密度 1.17,可燃,4.3-5.5%有爆炸危险);⑥二氧化硫SO2(密度 2.22,有刺激,允许浓度0.0005%);⑦氮气N2(密度0.97,惰性气体);⑧氨气NH3(密度0.6,易溶于水,剧毒,允许浓度0.004%);⑨水蒸气H2O(潮湿腐蚀设备);⑩浮尘(吸入过量可患尘肺病)。

二、矿井空气中的几个主要气体1、瓦斯低瓦斯矿井相对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 3/t ,或绝对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 3/min ;(1)瓦斯等级高瓦斯矿井相对涌出量大于10m 3/t ,或绝对涌出量大于40m 3/min 。

一通三防培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通三防培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通三防培训教案一通三防是现代化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指的是安全生产一通(一通门)、三防(防火、防盗、防雷),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维护员工身体健康的必备措施。

为了让员工全面了解一通三防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特编制本培训教案。

一、培训目标1. 了解一通三防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安全生产一通的基本要求;3. 熟悉防火、防盗和防雷的基本知识;4. 学会在实践中运用一通三防措施。

二、培训内容1. 一通三防的定义和作用一通三防指的是安全生产一通和防火、防盗、防雷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通是指企业内设的出入口通道达到规范要求,便于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进出;防火是指采取各种防火措施,预防火灾发生和扩散;防盗是指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盗窃和财产损失;防雷是指通过合理的避雷装置,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免受雷击的危害。

2. 安全生产一通的基本要求(1)出入口通道的设置:- 出入口通道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出入口通道要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出入口通道要设置明示标识,便于员工和消防车辆辨认。

(2)消防设施的设置:- 建筑物内应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消防设施要保持完好;- 应及时修复损坏的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可用。

(3)应急疏散通道的设置:- 建筑物内应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并标明疏散路线;- 应急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3. 防火、防盗、防雷的基本知识(1)防火知识:- 火灾的危害性和常见的火灾原因;- 掌握使用灭火器的方法和技巧;- 灭火器的种类、存放位置和使用时机。

(2)防盗知识:- 员工办公室和储存区的安全措施;- 物品保管的注意事项;- 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

(3)防雷知识:- 了解雷电的危害和影响;- 建筑物应采取的防雷措施;- 避雷装置的类型和安装位置。

4. 一通三防的实践应用通过现场演练和模拟训练,培训参与者学会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一通三防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组织员工进行防火演习、应急疏散演练,以及学习和熟悉各种防火设施和防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H2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气体。比空气轻,当浓度 达到4%-74%时有爆炸性。 主要来源:井下蓄电池充电时释放出的气体 。 安全浓度:不大于0.5%。
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矿井气候条件 矿井气候条件是指井下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三 者之间的综合作用状态。 井下工作地点人体最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空气温度 为15-20°、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风速大小 应根据气温的高低而定。 《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 超过26°、机电峒室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矿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 矿内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对人身和安 全生产有较严重影响:一氧化碳(CO)、硫 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 (NO2)、氢气(H2)、氨气(NH3)、甲 烷(CH4)。 《规程》对井下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作 了明确规定。
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采煤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
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是指进风流方向与采煤工作 面的关系而言。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低于 回风巷时,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倾斜向上流动, 称上行通风,否则是下行通风。见附图
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工作面通风系统:
(1)、U型通风系统
•图一
(2)、Z型通风系统

最高

15
12
10
8
8
1.0
8
0.25 6
0.25 4
0.15 4
0.15
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法,通风方式和通风网 络的总称。 通风方法是指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分压入式、 抽出式、混合式。淮北矿区常用的是抽出式。 通风方式是指进风井与回风井的布置方式,分中央 式、对角式、区域式、混合式。 通风网络是指矿井风流按生产要求在井巷中流动时 有分有合的路线结构形式,分串联、并联、角联。

一通三防教案

一通三防教案

信息化中心“一通三防”培训教案第一章矿井通风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为了保证我们矿工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就必须要加强通风管理。

通风的任务(1)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

(2)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

(3)创造井下良好的空气条件。

矿内空气来源于地面空气,地面空气主要由氧气(O2)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三种气体组成,其中O2为20.96℅、CO2为0.04℅、N2为79.00℅。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以后,由于井下有机物的腐烂、煤岩氧化、爆破作业以及煤岩层不断释放瓦斯和各种气体等因素的影响,井下空气在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所以说地面空气和井下空气是有很大差别的。

为了保证我们矿工的身体健康,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与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工作地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做出了具体规定如下:1、氧气氧气是维持人的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人体呼吸所需O2的多少与人的体质、活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休息时每个人所需O2量为0.25L/min。

所能吸入的O2量取决于空气中的O2浓度,如果O2浓度过低就会影响人的健康,甚至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所以《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O2浓度不低于20℅。

2、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有机物和煤的氧化,煤岩层中涌出,爆破作业以及人的呼吸等。

CO2对人的眼、鼻、口等器官有刺激作用;当CO2浓度达到3℅时,会刺激中枢系统,引起呼吸加快,增大吸氧量;达到5℅时,耳鸣、憋气、呼吸困难;浓度过大时为窒息死亡。

所以《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CO2浓度不超过0.5℅3、矿内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1)一氧化碳(CO)。

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50~300倍,不但阻止红血球吸氧,而且还能挤掉氧,造成人体细胞组织缺氧现象,引起中枢系统损坏。

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16%时,轻微头痛;达到0.128%时,肌肉酸痛、无力、呕吐、感觉迟钝;0.5%时,丧失知觉、痉挛、呼吸停顿、死亡。

煤矿“一通三防”培训教案

煤矿“一通三防”培训教案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煤矿“一通三防”
职责
出现突出预兆时瓦检员应 采取的措施
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检员有权 停止作业,并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 按避灾路线撤出,并及时报告矿调度室。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煤矿“一通三防”
①突出危险性随煤层埋藏 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突出危险性随煤层厚度 增加而加大。 ③突出危险性随着煤层倾角 的增大而增大 ④突出煤层的瓦斯压力一般 都教高。
⑤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 变化异常地带。
⑥突出多发生在爆破这一
工序。
⑦突出多发生在石门揭煤
层和煤层掘进工作面。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煤矿“一通三防”
一、综合防突措施
二、安全防护措施
震动放炮、远距离放 炮、避难所、压风自 救系统和隔离式自救 器等。
1.突出危险性预测。 2.防治突出措施。 3.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4.安全防护措施。
瓦斯爆炸的概念及其爆炸条件
煤矿“一通三防”
1.概念 瓦斯爆炸是一定浓度 甲烷和空气中一定浓度 的氧气在一定温度作用 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 2.分类 瓦斯爆炸事故一般可 分为3类:局部瓦斯爆 炸、大型瓦斯爆炸和瓦 斯连续爆炸。
化学方程式 2O CH4+2O2 CO2+2H
局部爆炸
大型爆炸
连续爆炸
瓦斯爆炸的概念及其爆炸条件
煤矿“一通三防”
风井 风井
主井
副井
矿井通风方式
煤矿“一通三防”
风井
风井 风井
主井 副井
矿井通风方法
煤矿“一通三防”
通风方法就是指矿井主要通风机的 工作方式,它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压、 抽混合式。
通风方法
压入式 抽出式 混合式

煤矿一通三防培训教案

煤矿一通三防培训教案

煤矿一通三防培训教案第一篇:煤矿一通三防培训教案第二章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重大意义(1)体现了人的生命是最保贵的。

(2)在工作中把安全工作做为第一位来抓。

(3)将安全第一作为人类一切生产活动过程的行动指南和准则。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

2、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

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1、法律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

2、法规有《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3、地方法规有《四川省矿山安全法实施办法》、4、部门规章有《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等。

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刑事犯罪种类: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渎职罪等。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煤层埋藏特征有:顶、底板——位于煤层上覆、下伏的临近岩层称为煤层的顶、底板煤层结构——指煤层中是否含有岩石夹层。

分为简单结构、复杂结构煤层。

煤层的形态——指煤层赋存的空间几何状态。

分为层状、似层壮、非层状煤层。

煤层的厚度——指煤层顶底板岩石之间的垂直距离,又称煤层的真厚度。

分为薄煤层∠1.3米;中厚煤层1.3—3.5米;厚煤层>3.5米。

煤层的产状——煤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

用走向、倾向、倾角来表示(煤层产状三要素)。

倾角有近水平煤层80、缓倾斜8-250、倾斜250—450、急倾斜大于450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和定量的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

矿井通风任务:矿井通风是煤矿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基本任务是①向井下各工作场所连续不断地供给适宜的新鲜空气供人呼吸:②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并排向矿井之外;③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机械设备正常运转,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④增强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案一、矿井通风基本知识矿井空气(一)、矿井通风及矿井通风基本任务:矿井不断输入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空气的作业过程叫矿井通风。

基本任务是:1、连续不断地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2、把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冲淡到安全浓度以下,并排出矿井。

3、为井下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二)、矿井空气的成分矿井空气主要来源于地面,地面空气主要由O2、CO2、N2,按体积浓度百分数计算分别为20.96%、0.03-0.04%、79%,此外还有水蒸汽、稀有气体、微生物和尘埃等。

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法,通风方式和通风网络的总称。

通风方法是指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分压入式、抽出式、混合式。

淮北矿区常用的是抽出式。

通风方式是指进风井与回风井的布置方式,分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混合式。

通风网络是指矿井风流按生产要求在井巷中流动时有分有合的路线结构形式,分串联、并联、角联。

矿井通风系统分类:中央式: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对角式: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区域式:混合式:矿井通风系统主要通风设施:风门风量调节风门挡风墙(密闭墙)风桥通风巷道的分类:进风巷:进风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叫进风巷。

总进风巷、主要进风巷、采区进风巷、工作面进风巷。

回风巷:回风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叫回风巷。

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采区回风巷、工作面回风巷。

盲巷:凡长度超过6m而又不通风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巷。

盲巷由于不通风,有时积存大量的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

矿井风流的分类:新鲜风流:没有被井下作业地点污染、成份与地面空气基本相同或相差不大的风流。

乏风风流:流经采掘工作面、峒室或其他用风地点,成份与地面空气差别较大的风流。

独立通风系统:采区或采掘工作面的回风流直接进入回风巷而不再进入其它采掘工作面或用风地点的通风系统。

优点:A:风路短、阻力小、漏风少;B:各用风地点风流新鲜、作业环境好;C:发生灾变时影响范围小,较安全。

采区通风系统:采区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是采区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采区进、回风巷和工作面进、回风巷组成的风路联接形式及采区内的风流控制设施。

采煤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是指进风流方向与采煤工作面的关系而言。

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低于回风巷时,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倾斜向上流动,称上行通风,否则是下行通风。

串联通风:采掘工作面或峒室的回风再次进入其它采掘工作面或峒室的通风方式。

缺点:A:通风阻力大,通风困难;B:被串地点空气质量差,恶化环境,增加灾害危险程度;C:前面的地点发生灾变,波及被串地点;D:串联风流中的各地点用风量无法调节。

局部通风:利用矿井总负压或局部通风机,将新鲜风流送入掘进工作面或巷道内,同时将掘进工作面或巷道中产污浊空气排出,实现对局部用风地点供风的方法。

总负压通风:利用矿井负压借助导风设施把新鲜风引入用风地点的方法。

局部通风机通风:有压入式、抽出式、混合式。

局部通风机通风方法:❖压入式通风:利用局部通风机将新鲜空气经风筒压入工作面,而污染空气由巷道排出。

❖抽出式通风:与压入式相反,新鲜空气由巷道进入工作面,污风经风筒由局部通风机抽出。

❖混合式通风:就是将上述两种通风方法同时使用,分长压短抽式和长抽短压式。

循环风:循环风一般发生在局部通风过程中。

即局部通风机的回风部分或全部再进入同一部局部通风机的进风流中。

害处:掘进工作面的乏风反复返回工作面,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会加大,恶化作业环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断增大,当再次进入局部通风机时,极易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二、矿井瓦斯矿井瓦斯: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一般单指甲烷。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0.554,由于瓦斯较轻,故常积聚在巷道的顶部。

瓦斯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遇火会发生爆炸。

瓦斯在空气中占据一定的空间,相应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人窒息死亡。

瓦斯是一种有害气体,同时也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可作民用燃料和化工原料。

瓦斯爆炸事故基本情况:从事故发生地点看:1949—1995年,国有重点煤矿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瓦斯事故361次,死亡6931人。

这些事故发生在掘进工作面的156次,占43.21%,死亡2691人占38.83%;发生在采煤工作面的131次,占36.29%,死亡2271人,占31.99%;发生在巷道和其他地点的74次,占20.50%,死亡2023人,占29.19%。

瓦斯事故原因分析:1、违背技术政策和法律法规开采;2、通风管理不善;3、瓦斯检查制度不严;4、瓦斯抽放不到位;5、违章爆破;6、电气系统管理不严及机械设备磨擦;7、着火引发;8、职工安全意识薄弱。

瓦斯爆炸:瓦斯爆炸的实质,就是一定量的瓦斯与空气中氧气进行剧烈化学反应的结果。

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1)、瓦斯浓度:5-16%;(2)、高温火源:650-750度;(3)、氧气浓度:不小于12%。

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在新鲜空气中,瓦斯浓度9.5%时爆炸最强烈。

瓦斯爆炸的危害:A:爆炸产生高温:试验表明、当瓦斯浓度为9.5%时,爆炸瞬间产生的高温可达1850-2650°C。

这样的高温不仅烧伤人员、烧毁设备,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煤尘爆炸事故。

B:爆炸产生高压冲击波:经试验,爆炸后的气体压力是爆炸前的7-10倍,冲击波以每秒几百至几千米的速度冲击,使支架推倒、设备损坏,工作面和巷道垮埸、现场人员死亡。

C:爆炸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瓦斯爆炸发生后,灾区气体组份发生变化,O2:6%-10%,CO2:4%-8%,N2:82%-88%,CO:2%-4%当空气中CO达0。

4%时人就会中毒死亡、O2浓度10%-12%时人就会窒息死亡,统计表明,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中,死于CO中毒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

佩备自救器是非常必要的。

井下易发生瓦斯爆炸的地点:井下任何地点都有发生瓦斯爆炸的可能,但大部分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发生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即瓦斯积聚,引爆火源和管理不善,某些人员失职,尤其是特殊工种(瓦检员、放炮工、电钳工、班组长等)。

引起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风筒断开或严重漏风;采掘面风量不足;局扇出现循环风;风流短路;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采空区或盲巷;瓦斯异常涌出。

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电火花(47%);放炮火花(36%);撞击火花;摩擦火花;明火等。

局部瓦斯积聚:当出现浓度达到2%、体积在0.5m3以上和积存瓦斯时即定为局部瓦斯积聚。

凡井下瓦斯涌出量大、通风不良的地点都易发生局部瓦斯积聚。

如采煤面上隅角顶板冒落空洞内、临时停风的掘进工作面、风速较低的巷道顶部、采煤面的煤壁、采空区边界等。

工作面上隅角局部积聚瓦斯处理方法:(1)、风障引导风流法;(2)、风筒导排风流法;(3)、尾巷排放法;(4)、沿空留巷排除法;(5)、抽放排除法;(6)、充填置换法;(7)、风压调节法。

巷道冒落空洞中积聚瓦斯处理方法:(1)、导风板引风法;(2)、充填置换法;(3)、风筒分支排放法;(4)、压风排除法。

矿井瓦斯等级划分:1、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10m3/t且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40m3/min;2、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规程》对矿井、采区、工作面瓦斯浓度的规定:1、矿井总回风巷中瓦斯不得超过0.75%;2、采区、工作面回风巷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0%;3、采掘工作面风流和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5%;4、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0%时,停止电煤钻打眼、20m停止放炮;5、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停止作业、撤人、断电;6、由于瓦斯超限而停电的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瓦斯检查“三对口”:指瓦检员在检查瓦斯工作中,必须做到检查地点记录牌、瓦检员的检查手册、和地面的瓦斯台账上三者记录完全相同,不能出现矛盾、不符或遗漏。

主要内容:检查地点、检查人、日期、班次、时间、检查结果等。

三专两闭锁:三专:指局部通风机实行的“三专”供电,即专用变压器、专用电缆、专用开关。

两闭锁:指局部通风机安装的“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风电闭锁指局部通风机停风时能立即切断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的一切电源。

瓦斯电闭锁指当掘进巷道内瓦斯超限时,能自动切断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中的一切电源而局部通风机照常运转。

局部通风机启动前若供风区瓦斯超限,局部通风机不能启动。

巷道贯通:1、一般巷道相距20m、机掘相距50m前,地测部门下达通知书;2、生产部门和通风区制定措施和通风系统调整方案,且两端巷道不积存瓦斯;3、巷道贯通时通风部门应有干部现场指挥。

待通风系统稳定、无瓦斯积聚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测量瓦斯的仪器:光学瓦斯检定器、便携式瓦斯检定器、便携式瓦斯氧气两用检测仪、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检定仪。

甲烷传感器的安设:1、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的采掘面,低瓦斯矿井有瓦斯涌出的采掘工作面;2、串联通风时,进入串联工作面风流中。

3、设置在回风流中的机电峒室的进风侧。

4、高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大巷使用架线电机车时的所有装煤点。

5、突出矿井的电机车内。

瓦斯抽放:将矿井瓦斯通过钻孔(专门的抽放瓦斯的巷道)、管道、瓦斯泵直接排至地面的专门技术,叫瓦斯抽放。

瓦斯抽放方法:1、巷道法和钻孔法;2、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采空区抽放。

3、煤与瓦斯突出有哪些预兆?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有声预兆包括煤体出现劈裂声、炮声、闷雷声。

无声预兆包括支架来压、掉渣、煤面外鼓、片帮、瓦斯浓度突然增大、瓦斯涌出忽大忽小和打钻时出现喷孔、顶钻等现象。

三、矿井火灾及预防矿井火灾: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及地面井口附近、威胁到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人员安全的火灾。

矿井火灾分类:外因火灾:由外界引火源引起的火灾。

内因火灾:煤在一定条件下自燃而引起的火灾。

矿井火灾的危害:1、产生有毒气体和烟雾造成人员伤亡;2、形成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3、可引起瓦斯、煤尘爆炸;4、损失煤炭资源,影响生产接替;5、损失大量物资和设备;6、灭火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自然火灾的预防:1、改进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2、预防性黄泥灌浆;3、实行均压措施防止自燃;4、喷洒阻化剂防火;5、采空区压注氮气抑制煤碳自燃;6、及时封闭要发火或有发火危险区域。

四、防治粉尘矿尘:矿尘就是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矿物微小尘粒的全称。

煤矿分为岩尘和煤尘。

矿井中悬浮于空气中的矿尘称为浮尘;从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矿尘叫落尘;尘粒直径在5微米叫呼吸性矿尘,是尘肺病发病的主要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