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与病人的沟通
心理学如何提高医生和护士的病人沟通技巧

心理学如何提高医生和护士的病人沟通技巧医生和护士是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成员,他们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强病人对医疗团队的信任,促进患者遵从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学为提高医生和护士的病人沟通技巧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工具和策略。
1. 倾听和共情: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医生和护士应该学会聆听病人的需求、关切和问题,并表达出对其感受的共情。
共情是能够理解和感同身受他人感受的能力,通过共情,医生和护士能够更好地理解病人的情绪和困扰,并给予适当的支持。
2. 清晰表达:医学术语对于患者来说往往晦涩难懂,医生和护士应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病人解释问题和建议。
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确保病人能够准确理解医疗信息,提高沟通效果。
3. 避免偏见和歧视:医生和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应避免偏见和歧视。
对于不同性别、种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的病人,应保持尊重和包容的态度,避免对其有偏见的言行,确保病人能够感受到公正和平等待遇。
4. 提供情绪支持:有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情绪上的波动,医生和护士应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他们可以通过鼓励、安慰和积极的言辞来缓解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和合作度。
5. 鼓励积极参与:医生和护士应该鼓励病人积极参与自己的治疗过程。
他们可以向病人介绍治疗方案和选项,并尊重病人的决策权。
通过鼓励病人的积极参与,可以增强病人的责任感和对治疗的持久性。
6. 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医生和护士与病人沟通的基石。
医生和护士应该积极表达他们对病人的关注和关心,并遵循保密原则,确保病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得到保护。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病人才会更愿意与医疗团队合作,分享他们的病情和需求。
7. 尊重病人的情绪: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情绪的波动,医生和护士应该尊重并接纳这些情绪的存在。
他们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和安慰,或者与病人分享相关的心理资源,帮助病人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医患沟通——如何与难缠的病人沟通(5篇范文)

医患沟通——如何与难缠的病人沟通(5篇范文)第一篇:医患沟通——如何与难缠的病人沟通医患沟通案例分析你作为一名医生,如何与“难缠”的病人(家属)进行医患沟通?1.保证有益的氛围:学会营造氛围,在住院病房或手术大楼里专门设置医患沟通的谈话室,谈话室里面很温馨,有柔软的沙发,让病人很舒适地坐在那里。
在这个私密的环境下,免除干扰(电话铃声,手机响),让所有人就座,给患者或家属倒水或沏茶。
在会谈中,医生应热情地欢迎所有的人,先做自我介绍,目光亲和,称呼得体并询问每个人的名字以及同患者的关系,拉些家常来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背景。
2.积极倾听:患者说话时,医生不要思考自己接下来该说些什么,而是静心倾听,了解患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弄清患者的意图和不满之处,对患者的担忧及抱怨情绪表示理解。
表示出对病人的重视和关切,急病人之所急,感病人之所痛。
3.温和耐心地解释,建立伙伴关系:耐心地对患者想要了解的情况进行解释,从自身(医生、护士、院方)找原因表示对患者的歉意,对患者的处境表示同情,同时安慰病人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会及时核实和处理病人所反映的情况。
4.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增加患方主动性:解释完患者病情后,应与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未来的生活和治疗计划,并进一步保持密切的医患接触,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有被尊重和重视的感觉。
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情况及期望及医院的综合情况,运用询证医学证据,给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给患者讲明每个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对患者介绍尽量不要下肯定的治疗,强调有效的部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对患者家属,强调对患者的关心和鼓励,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讲述清楚,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5.帮助家属融入医院:鼓励病人和家属把疑问、忧虑、医护的名字以及所有可能有用的信息写下来。
让患者写下有用的信息后,能帮助他理解各种头衔的含义,也对医院环境更加熟悉。
鼓励病人及家属写下问题和参与制定治疗计划有助于防止混乱和分歧的产生。
如何加强医患沟通(精选6篇)

如何加强医患沟通(精选6篇)如何加强医患沟通篇1l 注意运用心理学知识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病人, 随时随地注意察言观色, 通过和病人的谈话, 根据病人的不同反映, 准确判断病人需要什么, 想干什么, 有什么要求, 有什么顾虑,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心理状态, 以利疾病的痊愈。
2 尊重病人、平等待人医护人员在实施治疗方案时, 无论病人的年龄、性别、长相、收入、职业、城里人、乡下人, 也无论患什么疾病, 经济状况, 社会地位如何, 都要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 尊重病人, 特别是在对同一病房的病人查房和治疗时,不经意的一句话, 一个举动都可能导致病人的心理变化, 而影响其治疗效果。
3 善于运用通俗易懂、保护性的语言医护人员在与病人沟通时, 还要注意不能一味地使用医学专业语言, 以免病人听不懂或闹出笑话, 最好用普通话, 特殊情况下可用方言。
此外要注意使用护性语言, 以免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4 医护人员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如真诚的微笑, 信任的眼神、适当时的一个搀扶动作, 轻拍肩膀的鼓励等等, 这些看似小小的动作会拉近与病人的距离, 增进与病人的感情, 减少医患之间的误会, 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5 要善于倾听在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 还要随时注意倾听病人的谈话, 而且要专注、耐心、有兴趣, 特别是对有心理疾病者, 注意地听他讲述自己的病痛和苦闷, 本身就是对他的安慰和鼓励, 更有利于全面了解病情和与病情有关的内容, 只有全面了解病情, 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
如何加强医患沟通篇21.批判性思维训练医生需具有悟性,包括反省、思索、推理等。
反省,其核心是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习惯。
现代医学是实践性学科,在不断发展中。
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的风险大,医生的观点要不断更新。
需要质疑,才能提高。
沟通也需要不断学习。
虽然终日忙碌,但是需要静下心来,镇定思索。
通过批评性思维,对国内及国外医疗剧及医疗记录片中,医患沟通细节进行反思、挑错,探寻更适合的沟通方式,也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法。
如何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如何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与病人沟通是医护人员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病人的需求和感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一些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帮助医护人员与病人建立有效的沟通:1.倾听:倾听是与病人沟通的关键。
当病人表达自己的问题和感受时,医护人员应该全神贯注地倾听,避免打断或中断病人的发言。
倾听可以让病人感到被关注和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病情。
2.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医学术语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医护人员应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如果必须使用术语,应该在解释时进行解释,确保病人理解。
3.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表达,非语言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该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传递出友好和关心的信号。
此外,适度的眼神接触和轻拍病人的手臂等肢体接触也能传递出安慰和关怀。
4.尊重病人的意见和选择:病人在决策自己的医疗问题时应该是平等的参与者。
医护人员应该尊重病人的意见和选择,给予他们权力和自主性。
医护人员应该提供详细的信息,解释不同的治疗选择和可能的风险,并尊重病人的决定。
5.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与病人沟通的基础。
医护人员应该以真诚和善意的态度对待病人,给予他们安全感。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回答病人的问题,提供准确的信息,并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求。
6.激发病人的积极性: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望。
医护人员应该积极激发病人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医护人员可以与病人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7.耐心和同情心:与病人沟通需要耐心和同情心。
病人可能会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情绪,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同情。
医护人员可以适当地安慰和安抚病人,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照顾。
8.解答问题和提供信息:病人和他们的家属经常有很多问题和疑虑。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回答问题,并提供准确的信息。
提高医生患者沟通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提高医生患者沟通能力的方法与技巧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医生对患者的理解,还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加强病人的依从性,提高医疗效果。
然而,由于医患双方的背景和经验差异,沟通时常出现一些困难。
下面将介绍一些提高医生患者沟通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1. 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是医患关系的基石。
医生需要通过友好、关怀和尊重的态度来建立信任。
首先要学会主动倾听,理解患者的需求和关切。
其次,医生要表达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同情,向患者传递积极的态度。
最后,医生要保持医疗信息的透明度,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避免隐瞒或误导患者。
2. 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医生常常面对各种文化背景的患者,因此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
如果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医生要给予足够的解释和概念定义,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同时,医生还应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强沟通效果,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真诚和关注。
3. 提倡共同决策患者在医学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医生应该倡导共同决策的理念。
医生可以向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选择,并解释每个选择的优缺点。
同时,医生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价值观和意愿,在他们能够自主作出决策的情况下,给予他们最终的决策权。
通过共同决策,不仅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还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
4. 注重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沟通外,非语言沟通也是医患沟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生应该学会观察和解读患者的身体语言和情绪表达,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医生的肢体语言也很重要,要注意传递积极、自信和专业的形象。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使用插图、图片和视频等辅助工具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治疗过程和方法。
5. 清晰明了的沟通目标医生在每一次沟通中都应设定明确的目标。
医生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期望,以便患者能够理解和配合。
同时,医生还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信息传达,确保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准确的认识,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或误解。
如何有效地与病人交流与沟通

如何有效地与病人交流与沟通在医疗领域,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和需求,同时也可以让病人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然而,由于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可能不稳定,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困惑或害怕,这就需要医生运用一些技巧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首先,医生需要倾听病人的需求和关注点。
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病情和痛苦,他们希望能够被理解和支持。
因此,医生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在聆听的过程中,医生应该保持专注和耐心,不要打断病人的发言,而是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来展示自己的关注和尊重。
其次,医生需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医学术语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医生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可以让病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此外,医生还可以使用图表、图片或模型等视觉辅助工具来帮助病人更好地理解。
第三,医生需要展示同理心和关怀。
病人通常会感到害怕和焦虑,他们需要医生的安慰和支持。
医生可以通过亲切的语气、温暖的微笑和轻柔的触摸来传递关怀和安抚。
此外,医生还可以询问病人的家庭和社交支持系统,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照顾和支持。
第四,医生需要鼓励病人参与决策过程。
病人对自己的健康有最直接的了解,因此他们应该参与到治疗决策中来。
医生可以向病人提供不同的治疗选择,并解释每种选择的利弊,然后与病人一起讨论并共同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种共同决策的过程可以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医生需要注意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除了语言表达外,非语言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都可以传递出他们的态度和情感。
医生应该保持开放的姿态,避免交叉手臂、低头或瞪视病人,这可能会让病人感到不受欢迎或被忽视。
相反,医生应该保持身体的面向性,微笑和眼神交流可以传递出友好和关怀的信息。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_演讲与口才_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既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同时更是一门艺术,在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很广,如何运用好这一技巧是我们护理人员应倍加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护理人员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下面小编整理了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011. 善于引导病人谈话临床调查证明,护士对病人是否有同情心,是病人是否愿意和护士谈话的关键。
对于病人来说,他认为自己的病痛很突出;而对于护士来说,病人有病痛是正常的事。
如果护士的情感没有“移入”病人,就会缺乏对病人的同情心。
如果病人感到护士缺乏同情心,他就不能主动和护士交谈。
即使谈也是仅限于病患护理的技术性内容,而不流露任何情感和提出对护理工作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往往包括医疗护理的意见,对自己病情的理解、担心和自我心理状态的描述等等。
这样就失去了进行心理护理的基础资料。
所以,护士只有取得病人的好感,才能引导病人说话;病人说了话,就有了心理护理的依据,才可以对症进行心理护理。
此外,对谈话内容感兴趣,也是使谈话成为可能的前提。
特别是在引导那些沉默寡言的病人说话时,一方面要着意找出病人感兴趣的事件,另一方面在谈话开始时,对任何话题都要表示出相当的兴趣。
但也要注意,和病人闲聊,对病人热过度,也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国外医院在患者入院时,会为患者建一个建议的卡片,在上面设立一些题目,如“你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你的职业?”“你的业余爱好?”“你的家庭情况?是否单身?是否有孩子?”“你最感兴趣的话题?”等等,不一而足。
通过患者的填写,护士会对患者的情况有个基本认识,可以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或家庭情况寻找话题,更利于护士取得患者的好感,为进一步的有效沟通打下基础。
曾经一位在病房里很受欢迎的责任护士介绍自己与患者沟通的经验,她有一个“神秘的小本”,上面记着她负责的所有患者的特点、爱好、家庭情况、用药、治疗等等,相当于她自己给每位患者建了一个简易的档案,在去每位患者的病床前先看看小本,针对其个人情况选好合适的话题,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自然地跑出话题,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感觉到被关怀,被了解,患者自然更加信赖护士,形成了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
医患沟通的技巧【优秀6篇】

医患沟通的技巧【优秀6篇】医患沟通的技巧【优秀6篇】医患沟通的技巧篇一1、内心要充分尊重患者人生而平等,医护人员首先要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生命。
另外,也要尊重患者对疾病和诊疗的认识观点,即使这种认识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也不要强行要求患者去改变,而是要适当适时的进行引导、解释、建议,给患者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2、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患者是最了解自己病情的人,患者的倾诉是医生采集病情信息的重要手段,而病情信息采集是否全面准确也直接关乎着诊疗的效果。
一个不能耐心听取患者诉说的医生,是无法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的,其疗效很难说是会好的。
3、关注患者医疗费用开支医生除了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外,还要十分关注患者可能承受的医疗费用开支,考虑患者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
“过度医疗”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徒增医疗资源耗费。
4、客观如实反映治疗效果人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迄今还有许多疾病难以攻克,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医生应向患者客观如实地反映当前的治疗现状,避免夸大自己的诊疗效果,所谓“神医”是不存在的。
5、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不少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痛的困扰,心理精神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要多一些安慰、疏导,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必要时,多和家属沟通,取得理解和帮助。
6、应用通俗易懂语言医生要注意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尽可能避免使用患者不懂的专业术语,讲解病情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医患沟通的的有效方法篇二首先,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医患沟通非常重要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
可使医患双方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
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活动,还能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整个病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握和提高临床护理中与病人
沟通的方法和效果
临床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方法,对病人进行的全方位护理。
护理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病情及治疗的效果和医院的形象等,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护理当成是一种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简单而直接的交谈,不注重方法和技巧,导致沟通的效果不佳。
下面就如何才能提高与病人沟通的效果谈一谈我的两点体会。
一、对病人应做到的几点原则:
1、尊重原则在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中,首先是礼节式的沟通,体现在护士一方面就是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得到病人的信任,让病人乐于与护士沟通,才能达到有效的护士与病人的沟通。
如一位75岁老大妈,患脑肿瘤,入院时病情较重,我几次与她谈话,她都
用很简单地几句话回答我,但通过一周的治疗和护理,尤其是我每次查房时都能主动地说:“大妈您好,你今天感觉如何。
”,而且天天坚持“一针见血”地给她输液,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慢慢的我们交谈的内容逐渐多了起来,老人和我无话不谈。
在一次通话中老人说了这样一句话:“银护士,我没有事,就是想和你聊聊,才感觉心理舒服些。
”出院前我们相互留了电话。
我认为这已由礼节性的沟通上升到陈述事实的沟通,是一个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应以自身的审慎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情操感染病人,使沟通逐渐上升到高层次。
2、平等原则无论患者地位、收入、职业,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也无论他有何种疾病,我们都应把他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
有人说对艾滋病人要进行特殊的关爱,这是相对目前社会的偏见和歧视而言。
我说正确平等的做法就应该是把艾滋病病人当成普通的病人一样,既不歧视,也
不过分关注。
美国迪斯尼游乐园要求员工接待残疾游客时,不仅要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还不能让他们意识到别人注意到了他们的残疾。
“无痕迹服务”,才是平等待人的最高境界。
3、保密原则病人出于治疗疾病不得不暴露某些个人的隐私,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医德。
治病救人是医德,为病人保密更是医疗道德的范畴。
珍视这种信任,或者说把病人对自己的信任作为对自己的奖赏来珍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依托。
绝不能将病人的隐私,无论这种隐私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不齿,也不能作为谈资、笑料向别人传扬。
要想到一旦失去病人对你的信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如果你没有为别人保密的习惯,最好不要去打听别人的隐私,否则会铸成大错,后悔莫及。
4、灵活原则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一种事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处理会有不同
的效果。
因此,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灵活的处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我们病房的作息时间,要求病人晚9点半熄灯,但周末及节假日期间就要灵活掌握,否则就不近人情。
二、与病人沟通应掌握的几点方法:
1、沟通要抓住、抓准机会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二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
护士也是一样,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在谈到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时,首先是护士要更新观念,每每谈到收集资料,和病人交谈,我们的护士就理解成要有一定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正式地和病人交谈。
病人能否接收呢?是否愿意和我们沟通呢?我们常常见到病人和医生的交谈,目的性非常明确,采集病史、根据症状和体征合理的用药,在病人看来这种沟通是正常的,也是病人期待的。
但病人认为护士就是打针、发药的,你想和他们沟通,他们会用一种
不理解的目光看待你,有时还包含着不信任。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病人,在住院当天,医生查体、问诊时他配合得非常好,而我和他接触时,他总是不多讲话。
当我发现他家里给他带的菜中有咸菜时,就抓住这个机会主动向他介绍饮食中限制钠盐的目的及意义,他听后,他开始认真听我的介绍并表示接受。
以后他有问题就及时地向护士反映,还能主动咨询有关所患疾病的预后保健问题。
其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沟通要随时观察病人,抓住机会交谈。
整体护理是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要使病人了解护理工作不是只管打针、发药,还包括许多健康教育的内容。
与病人沟通就要针对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沟通的时机,随时随地的有目的地进行。
与病人沟通还要抓准机会。
护士每天都要和病人接触,细心观察每个病人的心理变化,选择时机和病人交流。
临床中,经常可以遇到许多儿女因工作忙没能按探视时间来看望
病人,当同病室病友的子女坐在病人身旁时,有些家属没来的病人就独自一人落泪,查房中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
因此,每当探视时间我们就主动坐在他(她)们的床边,耐心地安慰他(她)们,同其他探视的子女一样,和他(她)们聊天,还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教会他(她)们如何准确地数自己的脉搏,肿瘤病人如何进行自我保健等。
这样既消除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又抓住了与病人沟通的契机。
因此,我体会到护士应会“察颜观色”才能抓准机会与病人沟通。
2、与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沟通要抓住不同的契机我们的病人来自四面八方,年龄的差异,文化程度的不同,要求我们每名护士在护患沟通中要对病人有所了解,才能采取不同的方法,抓住契机和病人进行沟通。
在临床护理中,经常能遇到很多患同样疾病的病人,但由于文化程度的不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差距非常大,这是因为,文化层次高的病人,经常阅读自身所患疾病的书籍,而且他们对自己所服药
物的作用、副作用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对每日更改治疗药物非常敏感,护士应抓住这一时机,给这类病人讲解所更改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并且就病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回答。
然而,对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在与病人沟通中,抓住病人对所患疾病不了解,不知道经常诱发疾病的原因,及更想知道自己预后的这一心理,耐心地给病人讲解一些病人能接受的医学知识,引导病人提问,针对病人提问,进行回答,让病人树立良好的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回答病人提问题时,应以事实求是的态度,知道多少回答多少,不知道的,查阅有关资料后再回答。
从而,也获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
3、病人亲属是与病人沟通的桥梁在沟通中,还应重视与病人家属的沟通,护士应该尊重病人的亲属,通过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病人需要哪一类的心理支持,并鼓励病人与自己所喜欢的人接触。
往往这些来自亲人和好友的心理支持,对病人有信心接受治疗和护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处理与家属的关系时应做到和气、耐心、主动,以表现出护士良好的修养并体现出护理工作的艺术性,力求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使之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从而得到家属对护士工作的帮助和支持,共同为病人解除思想负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提高语言和肢体语言交流的能力常言道“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甜言美语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语言,不虚伪,不做作,用这种话来打动病人的心,让病人感到温暖。
比如,病人入院时我们面带微笑迎上前去热情主动地将病人送入病房,一迎一送表现出热情。
然后对病人说:“您的床位在这里。
放好东西,随我来测体重。
我再给您介绍环境。
”而另外一种是面无表情机械地指指病床:“就是这张床!东西放好,跟我来过称!”试想一下如果你来到一个新环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气和态度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此外,还要注意沟通的及时、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让患者易于接受,便于问题的解决。
注意与患者的正常交流不应受个人情绪影响。
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是最直观的。
常用和最有效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
真诚的微笑对病人极富感染力。
病人焦虑的时候,我们面带微笑与其交谈,本身就是一种安慰。
病人恐惧不安,我们镇定、从容不迫的笑容会给病人安全感。
恰当的眼神会调节医患双方的心理距离。
比如医生查房、护士做临床时如果一进病房环顾每位病人,并说一声“大家好”,这样的眼神不但表达出你的平等待人,让每位病人都感到了你的关切。
而且赢得病人对你的普遍尊重。
当某个病人非常认真地向你倾诉时,你的眼睛要注视对方,不能东张西望,心不在焉。
否则不仅显示出你对病人的不尊重,同时也会失去病人对你的信任。
肢体语言用手势配合语言会提高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是护理工作经常使用的技巧。
当病人行动无力时一个搀扶的动作体现出你的体贴和关爱。
当病人伤心落泪时及时递过一张纸巾;当病人高热时,在询问的同时用手触摸一下病人的前额;当你经过病人床旁,顺手帮病人盖盖被子等都能体现出你关切的情感。
当病人大声喧哗影响其他人时,用手指压唇的手势比斥责、批评更易被接受。
这些小小的动作会拉近和病人的距离。
有了这些感情基础,我们的医疗纠纷是不是会减少一些呢。
5、学会用幽默与患者沟通幽默是一种才华,也是一种力量。
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笑声。
生病住院是件枯燥的事,有时病房里的气氛会非常压抑,作为床位护士,除了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以外,还要了解每位病人的性格,与不同性格的病人交谈就要用不同的方式。
让我们用笑脸送走烦恼,用幽默增加患者的活力。
交流与沟通的技巧是我们以病人为中心,创人民满意医院的必修课。
在我们沟通的实践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治病救人,还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银荣花
200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