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2.小明家安装了新的家用监控摄像头,小明对监控摄像头的镜片产生好奇,于是拆下旧监控摄像头的镜片进行观察。
关于监控摄像头的镜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B.中间薄、边缘厚的不透明镜片C.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D.中间厚、边缘薄的不透明镜片3.下列各图是小明所画的光经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后的折射光路,其中是凸透镜的是()A.B.C.D.4.关于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说法,正确的是()A.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没有焦点B.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C.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D.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5.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常用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它相当于一个()A.反光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透镜6.如图所示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B.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L一定大于透镜的焦距C.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D.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束光射向凸透镜,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B.从焦点处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平行主光轴C.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D.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8.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9.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①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①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①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①①正确C.只有①①正确D.只有①正确二、填空题10.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入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甲是透镜,乙是透镜。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解答)(考题形式:闭卷 试题共四大题34小题卷面分数:100分 考题时限:90分钟)考生注意:请将试题解答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用铅笔将这个选项的字母矩形方框涂满.每小题2分,计30分.)1.下列器材中利用凸透镜制成的是A .楼道里仪表镜B .投影仪的反光镜C .照相机的镜头D .汽车的后视镜2.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可以B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C .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而虚像一定是正立的D .实像一定是缩小的,而虚像一定是放大的3.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没有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距有何关系D .凸透镜是否能成像5.一滴水落在书页上,透过水珠发现书页上的字被放大了,这个现象的原理与下列哪一个的原理相同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都有可能6.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B .幻灯机、照像机的镜头都是凸透镜C .物体放在焦点和透镜之间时成虚像D .放大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某班同学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拍出来的照片A .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B .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C .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D .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8.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离凸透镜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离透镜30cm 处,则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填空题1.有以下五种光学镜子: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其中对光线发生反射的有___,对光线发生折射的有_____;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_____,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有____.2.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水珠(直径为5mm),双手平拿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3.小明同学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他先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 cm时,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则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然后他将凸透镜调到距烛焰25cm的地方,则他观察到的像应是看到的是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4.眼球相当于一个,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视网膜相当于____.眼球和照相机不同的地方在于: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不变的,而眼球中的“凸透镜”的焦距是___.5.物体从焦点处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的像越来越,像到凸透镜距离越来越.6.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___.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睛成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实验前,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为了_____.(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的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____.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B.李大爷戴的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小明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厚D.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3.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景物在照相机内所成的像是实像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不一定比物体大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4.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5.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主光轴上的()A.焦点以内B. 焦点上C. 焦点以外,两倍焦距以内D.2 倍焦距以外6.关于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拍摄远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B.拍摄近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C.晴天拍摄景物时,应开大光圈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缩短曝光时间7.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8.如果我们将眼球里的晶状体比做凸透镜,那么眼的调节就是改变()A.晶状体与观察物体间的距离B. 晶状体与视网膜间的距离C. 晶状体的焦距D. 观察物视网膜间的距离9.照相机拍摄近的景物后,再来拍摄远景,则应调节调焦环,使()A.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近一些D. 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远一些10.用凸透镜、光屏、蜡烛做成像实验,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A.一定是倒立的实像B.一定是倒立的虚像C.一定是正立的实像D.一定是正立的虚像11.把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A.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 10cmB.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 10cmC.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 5 cmD.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 5 cm12.利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看到的()A.一定是放大的实像B.一定是放大的虚像C.放大的像一定是虚像D.可能看到倒立的像13.有一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5倍集中的地方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当物距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移动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B.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比物体小的实像C.在光屏上不可能得到像D.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物体大的虚像三.实验题1.桌上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个,用下列指定的方法把它们判断出来.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方法一:从透镜的结构特点来判断方法二: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来判断方法三:从透镜成像的规律来判断2.没有放大镜,你能利用其他物体代替放大镜来观察地上的蚂蚁等小昆虫吗?。
透镜及其运用测试题.docx

《透镜及其运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 潜望镜B.平血镜C.凹透镜D.凸透镜2、 下列关于眼睹和眼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眼睛相当于凹透镜 B.近视看远处的物体清晰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3、 日常牛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影”,如“做手影游戏”、“看电影”、“湖中树的倒 影”、“用照相机摄影”等。
以上词语中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彩——光的折射B.倒影——平面镜成像C.摄影——光的反射D.电影——光的直线传播4、 如图1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 • •5、 (08潍坊市)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 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人的实像C.光屏上有正立等人的虚像D.光屏上没有像6、 (08广东佛山)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牛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 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 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阳光通过凸透镜町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7、 (08广西)把高2 cm 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 成了 4 cni 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 7. 5 cmB. 12・ 5 cmC. 4. 5 cmD. 10 cm8、 (08荆州)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川,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 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止确的是()A. 尢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B. 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C. 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D. 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 )9、给某人拍照,先拍全身像,再拍半身像,应当()A.人离镜头近些B.人离镜头远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C.照相机离人近一些,暗箱缩短一些D.人离镜头近一些,暗箱拉长一些10、(08山东荷泽)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而运川人脸识别系统如图2所示,人们进 入场馆距门口 0. 5〜1. 2m 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 进行快速核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2.“爱护眼睛,你我同行”。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3.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5.当物体距凸透镜16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固定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向远离光屏方向移动4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A.6厘米<f<12厘米B.8厘米<f<10厘米C.6厘米<f<8厘米D.12厘米<f<20厘米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7.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8.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其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
A. 强B. 弱C. 不变D. 无法判断2.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光线会()。
A. 汇聚B. 发散C. 保持不变D. 无法判断3. 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物镜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凹透镜D. 无法判断4.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凹透镜D. 无法判断5.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的是()。
A. 倒立的实像B. 正立的虚像C. 倒立的虚像D. 无法判断6. 照相机的镜头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7. 放大镜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8. 近视眼需要佩戴()来矫正。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9. 远视眼需要佩戴()来矫正。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10.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不会形成像,因为光线()。
A. 发散B. 平行C. 汇聚D. 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凸透镜的中心点称为________。
12. 凹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的。
13. 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____。
14.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15.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像。
16.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像。
17. 近视眼的矫正原理是利用凹透镜的________作用。
18. 远视眼的矫正原理是利用凸透镜的________作用。
19.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外时,成的是________像。
20.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外,且距离焦点越近,成的像越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请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光学成像中的主要区别。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4.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6、图3-2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7.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8、下面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B、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投影机、照相机的镜头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D、放映投影时,在屏幕上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10.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 ,如图4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 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成的C .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 .蜡烛放在b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 点成的像大11.小明在东钱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45分钟)
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考古学家经常用放大镜观察出文物,他们看到的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用凸透镜、光屏、蜡烛做成像实验,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
A.一定是倒立的实像
B.一定是倒立的虚像
C.一定是正立的实像
D.一定是正立的虚像
3.以下看到的是物体实像的事例是:
A.在岸边看水中的游动的鱼
B.在平面镜中看自己的像
C.在电影院看银幕上的画面
D.用放大镜看邮票上的字
4.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A. 100mm以外B. 50mm以内
C. 略大于50mmD. 恰为50mm
5.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下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 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 使烛焰位于b点时,成缩小的实像
D. 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6.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7.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图3 甲图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的像,则幻灯片应与图乙中哪种插法一致()
A B C D 甲
乙
8.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 .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 . 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 .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9.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8 cm ,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则该幻灯机镜头的焦距可能是: ( )
A. 10 cm
B. 20 cm
C. 30 cm
D. 40 cm
10.物体距凸透镜20 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距凸透镜35 cm 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 )
A. 放大的
B. 缩小的
C. 等大的
D. 虚像
11.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12.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 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13.如右图示,纸筒A 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 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为了在A 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 、B 间的距离,这时( )
A. 眼睛应对着B 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 观察近处时要减小A 、B 间的距离
C. 应把A 端朝着明亮的窗外,B 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 观察远处时要减小A 、B 间的距离
二.填空题:(14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格1分,共29分)
14.有以下五种光学镜子: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 凹透镜.其中对光线发生折射的有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 。
15.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处。
16.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该点间的距离为6cm 。
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6cm 。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___、_______立的_____像,利
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
18.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
明的饮料塑料瓶的。
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9.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把物体由距透镜30 cm 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则在距透镜____________cm 处像开始比物大,在距透镜___________cm 处像由倒立变为正立。
20.如图所示,甲图是一个眼球前放置一个凹透镜后的情况,该眼睛是 ,通过透镜和眼球中晶状体的综合作用,使得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比裸视时焦距
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乙图是一个眼球前面放置一个凸透镜,该眼睛是 。
17.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 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目镜的综合作用,可增大我们观察物体的_______,从而看得更加清楚。
1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为了探究在不同物距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定好凸透镜位置后应先调节_______到适当位置,再调节_____观察成像的特点。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 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 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 的 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 。
三.作图题:(每个图2分共16分)
19.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20.请你在图中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出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能够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甲 乙
21.为某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 是物体,MN
是AB 的像,试在图上的适当位置画上合适的透镜,并大致表出其焦点的位置.
22.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蜡烛经凸透镜所成的大致图像
6分,共16分)
2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请写出两个)
(1)
(2)
24.小华在学习了《透镜》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平行光通过厚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凸透镜
A 、
B 、
C ,并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根据小华的实验现象,应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现有一块透镜,不用手摸,请你用两种不同的办法,来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方法一: 方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