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课后习题测验答案

合集下载

逻辑学(第3版)课后练习题答案(部分)人大出版社-图文

逻辑学(第3版)课后练习题答案(部分)人大出版社-图文

逻辑学(第3版)课后练习题答案(部分)人大出版社-图文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部分)王震14年11月8日整理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2和7: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1.C2.C3.ABCD4.BE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错误2.错误3.正确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错误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

定义过宽。

2.错误。

定义过宽。

3.错误。

“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错误。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1.C2.ABC3.A4.A5.B6.BC7.B8.B9.BC10.AC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1.分别从内涵和外延2.从内涵3.分别从内涵和外延4.分别从内涵和外延5.分别从内涵和外延6.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1.集合2.非集合3.非集合4.集合5.1)集合2)非集合3)非集合6.集合7.集合七、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1.真包含2.全异(反对)3.交叉4.真包含于5.全异6.全异(矛盾)7.全同8.全异(反对)八、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限制与概括。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第⼀章绪论⼀、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式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是三好学⽣。

(这个S是P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动的指南。

?(⾮p,但q)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或p,或q4.如果不努⼒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如果⾮p,那么,⾮q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P2.p←q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

逻辑变项:S,P4.(p∧q)→r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r第⼆章概念⼀、填空:不能任意改变。

⼆、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1.我国⼈⼝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普遍概念)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合概念)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1.⽆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图形表⽰出来:句⼦(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d e b ca他(a),教师(b),⽂学(c),⼩说(d),作家(e).营业性舞厅(a),⼈(b),场所(c),成年⼈(d),标志(e),未成年⼈(f)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①把"森林"限制为"树"。

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篇一: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二、1、真。

2、假。

3、假。

4、真。

5、假。

6、真。

7、假。

8、真。

9、真。

10、真。

11、真。

12、假。

13、真。

14、假。

习题2.2一、1、?(a→b)2、? a→b3、?(a∧? b)4、a∧(b→c)5、a→d∨b6、(a→d)∧(d∨b)7、(a?d)→e8、f→a∨g∨h 9、a→(d→e)二、1、a:甲队获胜;b:乙队获胜。

(b→a)∨(a→b)。

2、a:此地气候潮湿;b:此地天阴;c:此地下雨。

a∧(b∨c)。

另外的答案:(b∨c)→a (大家可以讨论这里合取的意义还是必要条件的意义更为适合)3、a:学习好;b:锻炼身体;c:关心社会;d:成为三好学生。

d→a∧b∧c4、a:人不知;b:己莫为。

a→b5、a:人犯我;b:我犯人。

(? a→? b)∧(a→b)或a?b6、a:我懂的古文;b:我精通古代哲学。

(b→a)→? b7、a:他出门;b:他买书;c:他看电影;d:他的钱多。

(a→b∨c)∧? d8、a:甲上场;b:乙上场;c:丙上场;d:我队失败。

? d→((a∨b)∨c)9、a:他获得奖学金;b:他唱歌;c:他跳舞;d:他抽烟;e:他烦躁;f:他考试不及格;(a? b∧c)∧(d∧e → f)习题2.3一、1、矛盾式。

真值表如下:2、偶然式。

真值表如下:3、偶然式。

真值表如下:14、偶然式。

真值表如下:5、重言式。

真值表如下:6、偶然式。

真值表如下:7、矛盾式。

真值表如下:28、重言式。

真值表如下:二、重言等值的命题对是:2、3、5、6。

它们的真值表如下:2、d∨j和? (? d∧? j)5、b?e和(b∧e)∨( ? b∧? e)6、i→(m→o)和m→(i→o)3三、题二中第一个命题重言蕴含第二个命题的命题对是:2、3、4、5、6、7、8。

四、略。

习题2.4一、略。

二、有效的推论有:1、2、4、6、7、9、11、12。

无效的推论有:3、5、8、10。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第⼀章绪论⼀、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式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是三好学⽣。

(这个S是P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动的指南。

(⾮p,但q)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或p,或q4.如果不努⼒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如果⾮p,那么,⾮q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P2.p←q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

逻辑变项:S,P4.(p∧q)→r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r5.直⾔命题的周延性,是指在直⾔命题中对主词、谓词外延数量的___断定情况___。

6.⽭盾关系是⼀种_____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____的关系。

7.关系命题是断定___事物之间关系___的命题。

8.如果aRb,并且 bRc成⽴,那么aRc也⼀定成⽴,这种关系就是_传递关系__关系。

⼆、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表达命题。

因为这个述句具有命题的"有所述"和"有真假之分"的逻辑特征。

)2.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办。

(表达命题。

因为该述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3.这部电脑为什么⽼出⽑病?(不表达命题。

这是⼀个⼀般的疑问句,它只是提出了⼀个问题,亦⽆所谓真假。

)4.⼈⾮圣贤,孰能⽆过?(表达命题。

(完整word版)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完整word版)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逻辑学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思维的规则和方法。

在逻辑学中,人们通过讨论一些透彻的哲学问题来理解和发展逻辑的结构体系。

题目以下是逻辑学的一些课后练习题以及答案。

这些题目涵盖了逻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关系逻辑等。

命题逻辑1. 下列二元关系中,是等价关系的有()。

A. 父亲与儿子B. 兄弟与姐妹C. 夫妻与妻夫D. 同龄人与老少答案:B2. 下面的推理是否成立?如果成立,给出原因;如果不成立,指出原因。

命题 1:世界上所有女人都要结婚。

命题 2:玛丽是一个女人。

结论:玛丽一定要结婚。

答案:不成立。

推理有误,虽然第一条命题可以推出玛丽是一个女人,但是这不能推出玛丽一定要结婚,所以结论不成立。

谓词逻辑3. 对于下列论域,写出其相应的常量集和谓词。

论域:中国人常量集:李明,小王,张三谓词:是中国人4. 给定以下句子,试使用自然语言来表述,并使用谓词和常量符号来表示它们。

句子 1: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

句子 2:有些人没有宠物。

答案:句子 1:$\\forall x(Cat(x) \\rightarrow Likes(x,Fish))$句子 2:$\\exists x(\ eg Exists(y)Pet(x,y))$关系逻辑5. 写出下列关系的自反闭包和对称闭包。

关系 $\\{\\langle b,a \\rangle,\\langle b,c \\rangle,\\langle a,a \\rangle,\\langle c,c \\rangle,\\langle a,b \\rangle\\}$ 自反闭包:$\\{\\langle a,a \\rangle,\\langle b,b \\rangle,\\langle c,c \\rangle,\\langle b,a \\rangle,\\langle b,c \\rangle,\\langle a,b \\rangle,\\langle c,c \\rangle\\}$对称闭包:$\\{\\langle b,a \\rangle,\\langle b,c \\rangle,\\langle a,a \\rangle,\\langle c,c \\rangle,\\langle a,b \\rangle,\\langle c,b \\rangle\\}$6. 写出下列图形所示的定向图的邻接矩阵。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P6 )1. iSIH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笊的形氏结构及其规律,也田学是研究思细形贰结构及貝规律的H 学。

2. 思细〃K站沟是思英容的存在方衣、取系方IU逻鴉是思维昭氏站沟中的不变部什,它决定思维的也圳容°也厲变顶是思煎形式给构中的可变部分,E容纳思细的貝体容。

规"所有S是P”这一全林肯定命題的思维形貳结构,其中“两有……是……”是也圳站顶,表明该命題貝有“全样肯定”的酬容。

“s”、“P”是逻辑变攻(词嘎变頂),代人不同具体间顶,表达不同的具体思维容,并有負假°ueu -eu果P,朋么Q”逹一充分条件假言俞题的思维形式绪构,其中5果……91……”是世珈帘顶,表明馥命最具有删式的世01容,时件貝则后件貝(“有之必然”),井非前件真面后件假(并非“有之面不広” )。

“P、Q”是逻圳变哎(命體变顶),代人不同的貝IUS,表达不同的貝体思维容,并有貞嘏。

3. 对思叢形衣结构的代人,是借用貝体的词JH或命體替模思并附武给枸中的迴圳变顶,因而便思维形贰给构Mi力有容的具体思想,并貝有貝假値。

5用貝体的凤域“M”和“落时乔木”, 分剧替模"所有S是P”这一全林肯定竝的思滾朋氏第构中的也圳賀项“S”和“P”,回而便思细形贰结构Mi为有容的具体思想“除有M是落叶乔木”,并貝有貝値。

2血用貝体的俞題“过度SU戈森贰”和“僉破坏生态平葡”,分别替换“如果P,那么Q”逹一充分条件很盲命题的思维幣法箔构中的电圳变顶“P”和-Q",因而使思维幣法箔轴成为有容的具体思思-« 果过度JU 戈森M,殆么僉破坏生态平恸”,并貝有貞値。

4. 理代iSVIU^Jt上定艾和说明逻轴规律。

血命題也卅中的也僻规律甬是廉言武(一貝値形貳在命體变顶的什恿一MIK萌卞祁貝),谓词也僻中WiSlOo规律就是普iS有效貳(借一命蝕形KStf-l?释下都借鸟一个貝俞逋)①,传^iSIOi要八容、作用上定义和说明逻圳规律。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逻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与推理的学科,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哲学等领域。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涵盖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等内容。

在学习逻辑学时,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将提供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的部分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供读者参考。

命题逻辑练习题1下列命题中,哪些是真命题?1.草拟籍不屑文凭。

2.所有的本科生都会考研。

3.学习专业课程是为了获取知识,而不是为了考试。

4.饮用开水会引起肾脏疾病。

答案2.所有的本科生都会考研。

练习题2以下命题是否等价?1.如果明天下雨,我就带伞。

2.我一定会带伞或者明天不下雨。

答案是等价命题。

以下命题是否矛盾?1.所有的犬都会飞。

2.没有犬可以飞。

答案是矛盾命题。

练习题4以下命题是否充分?如果人喜欢运动,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答案不充分。

虽然大多数运动员都非常健康,并且人们运动可以帮助保持健康的身体,但运动不是保持健康的唯一途径,也有一些人喜欢运动,但并不拥有健康的身体。

谓词逻辑练习题1表示下列命题的符号化语言:“每个猫都喜欢鱼。

”答案$\\forall x(Cat(x)\\rightarrow Likes(x, Fish))$以下两个量词能否交换位置?$\\forall x\\exists y L(x, y)$答案不能。

意为:“对于所有的x,都存在一个y,使得x和y有关联。

”无法交换位置。

练习题3以下两个量词能否交换位置?$\\exists y\\forall x L(x, y)$答案可以。

意为:“存在一个y,使得对于所有的x,x和y有关联。

”可以交换位置为$\\forall x\\exists y L(x, y)$。

练习题4以下两个命题是否等价?1.$\\forall x(Canine(x)\\rightarrow LivesIndoors(x))$2.$\\forall x(Canine(x)\\wedge LivesIndoors(x))$答案不等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P6)一、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2.思维形式结构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部分,它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

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部分,它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如“所有S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其中“所有……是……”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全称肯定”的逻辑内容。

“S”、“P”是逻辑变项(词项变项),代入不同具体词项,表达不同的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又如“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其中“如果……那么……”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蕴涵式的逻辑内容,即前件真则后件真(“有之必然”),并非前件真而后件假(并非“有之而不然”)。

“P、Q”是逻辑变项(命题变项),代入不同的具体命题,表达不同的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3.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是指用具体的词项或命题替换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并具有真假值。

如用具体的词项“杨树”和“落叶乔木”,分别替换“所有S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S”和“P”,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所有杨树是落叶乔木”,并具有真值。

又如用具体的命题“过度砍伐森林”和“会破坏生态平衡”,分别替换“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P”和“Q”,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如果过度砍伐森林,那么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具有真值。

4.现代逻辑从形式上定义和说明逻辑规律。

如命题逻辑中的逻辑规律就是重言式(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的任意一组赋值下都真),谓词逻辑中的逻辑。

规律就是普遍有效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一个真命题)①,传统逻辑主要从内容、作用上定义和说明逻辑规律。

逻辑规律有特殊和一般之分。

如定义、划分的规则,是特殊的逻辑规律,作用于定义、划分的特殊范围。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是一般的、基本的逻辑规律,概括正确思维形式结构的基本性质和联系,普遍作用于各类思维形式结构,支配各类思维形式结构的特殊规律(规则),对思维具有强制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保证思维的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违反这些规律,会发生逻辑谬误。

5.逻辑矛盾,是指一类思维形式结构,在任意代入下都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

如“有S不是S”、“P并且非P”。

命题逻辑中的矛盾式,指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的任意一组赋值下都假。

谓词逻辑中的矛盾式(不可满足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不能得到一个真命题。

模态逻辑中的矛盾式(不可满足式),指一模态公式在任意模型的任一可能世界上都假。

逻辑矛盾又叫自相矛盾。

狭义的逻辑矛盾指同时肯定一对互相矛盾的命题(如“这是牛,并且这不是牛”)。

广义的逻辑矛盾还包括同时肯定一对互相反对的命题(如“这是牛,并且这是马”),因为同时肯定一对互相反对的命题,相当于同时肯定两对互相矛盾的命题(如“这是牛,并且这不是牛”与“这是马,并且这不是马”)。

6.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是正确的思维形式结构所具有的普遍、必然的性质和联系。

有特殊和一般之分。

特殊的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指各类思维形式结构的特殊规则,如定义、划分的规则,只在各自的特殊范围内起作用。

一般的、基本的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概括正确思维形式结构的基本性质和联系,普遍地作用于各类思维形式结构,支配着各类思维形式结构的特殊规则,对思维具有普遍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保证思维的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违反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会发生逻辑谬误。

7.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推理及其有效性的判定。

即回答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如何判定。

有效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逻辑规律。

逻辑学研究、运用逻辑规律,发现、排除逻辑矛盾,使推理的形式结构正确,即合乎逻辑。

8.语言、思维和逻辑这三者的关系,是研究对象与研究学科之间的关系。

逻辑学以思维为研究对象,而思维与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思维是人类认识以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方式反映世界的活动和过程,是无声无息、看不见听不到的抽象心理活动,注定要与语言这种有声有息、看得见听得到的物质存在相结合。

语言是思维的实现和载体,是思维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壳。

思维的成果用语言记载和巩固,用语言进行交流和交际。

逻辑学自然要以语言为中介,借助于语言的手段,研究思维及其形式结构。

9.语言的第一个构成要素是基本符号,即素材,如汉语的字库和标点符号。

第二个构成要素是语形规则,即语法,决定一符号串在该语言中是否合式(成立)的标准。

第三个构成要素是语义规则,即对合乎语法的语言进行解释,赋予意义。

10.自然语言是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表达日常思维的语言。

它通常有歧义,同一语词、语句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含义。

人工语言是为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定义方式创立的语言。

逻辑学运用的人工语言,称为符号语言。

符号语言区别于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是排除歧义。

形式语言是高度抽象和严格定义的符号语言。

用形式语言构造逻辑的形式系统。

二、1.一切真知都是来源于实践的。

5.一切交通事故都是违章造成的。

都是全称肯定命题,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公式是:所有S是P2.一切鸟都是卵生的,一切蝙蝠都不是卵生的,所以—切蝙蝠都不是鸟。

7.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所以一切奇数都不是偶数。

都是直言三段论第二格的AEE式,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公式是: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3.只有水量合适,水稻才能丰收。

8.只有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才能实现。

都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公式是:只有P,才Q6.如果被告已经死亡,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现在被告已经死了,所以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9.如果溶液是酸性的,就能使试纸变红,这瓶溶液是酸性的,所以它能使试纸变红。

都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公式是:如果P,那么QP所以,Q三、1.如果两个思想的表达具有相同的思维形式结构,则(C.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常项)。

2.“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3.下列命题具有相同逻辑形式的有(A.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D.如果你有空,请立即回信。

C.要是寒潮到来,气温就会下降。

D.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都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共同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

4.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D.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L只有发烧,才患肺炎。

都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共同的逻辑形式是:只有P,才Q)。

第二章概念(P20)一、1.错误。

正确的应为: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和对象间具有的关系,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2.错误。

正确的应为: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并且仅仅为该类对象具有的属性。

3.正确。

4.错误。

空概念的外延是空类,并非没有外延。

5.错误。

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因而可以有不同的正确定义。

6.错误。

对正概念下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但对负概念下定义可以使用否错误。

7.只有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外延之间,才存在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二、1.不正确。

定义过宽。

2.不正确。

定义过宽。

3.不正确。

“勇敢”和“勇敢的战土”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不正确。

“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1.C 2. ABC 3 .A 4 .B 5.B 6 .BC 7.B 8. B 9. BC 10 .A C四、1.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2.从内涵方面。

3.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4.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5.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6.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五、1.“美术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中国工人阶级”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六、1.集合意义2.非集合意义3.非集合意义4.集合意义5.(1)集合意义(2)非集合意义(3)非集合意义6.非集合意义7.集合意义七、1.属种关系2.相关不相容:对立关系3.交叉关系4.种属关系5.不相关不相容关系6.相关不相容:矛盾关系7.全同关系8.相关不相容:对立关系八、1.C DA B2.A B C3、BA D4、D BAC5.D A BC九、1. AB CD2.AB EC D3.A BC4.DA BC5. A CB6.A BC7. A CB8.DAC B9.A B C D十、1、限制为“教授”,概括为“劳动者”2、限制为“七律”,概括为“文学形式”3、限制为“公牛”,概括为“哺乳动物”4、限制为“美国”,概括为“国家”5.限制为“发动机”,概括为“工业产品”。

6.限制为“中国历史学”,概括为“科学”。

十一、1.限制正确,概括错误。

因为“学生”不是“知识分子”的种概念,例如,小学生不是知识分子。

2.限制错误,概括正确。

因为“勇敢的人”是实体概念,“勇敢”是属性概念,二者不具有种属关系。

3.限制正确,概括错误。

因为并非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二者不具有种属关系。

4.限制错误,概括正确。

因为“军队”和“人民战士”不具有属种关系。

5.限制和概括均错误。

6.限制和概括均正确。

十二、1.错误。

不具有属种关系。

2.“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概括为“中国最大的城市”错误,因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并不一定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二者不具有种属关系。

其余正确。

3.错误。

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4.“洪秀全”限制为“青年时代的洪秀全”错误,因为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其余正确。

十三、1.错误。

定义过宽。

2.错误。

定义过窄。

3.错误。

定义不能使用比喻。

4.正确。

5.错误。

循环定义。

十四、1.错误。

定义过宽。

2.错误。

定义过窄。

3.错误。

定义过窄。

4.错误。

定义过宽。

十五、1.错误。

定义过宽。

2.错误。

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

3.错误。

定义过宽。

十六、1.是。

2.是。

3.不是4.是。

十七、1.不是划分,是分解。

2.是划分。

3.是划分。

4.不是划分,是分解。

十八、1.不都正确,有“子项相容”的错误。

例如,“长篇小说”“现代小说”两个子项相容。

2.错误。

划分过宽,祖父母、兄弟、姐妹均不属于直系亲属。

3.错误。

子项相容。

4.正确。

十九、1.答案是B。

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和死于艾滋病菌的人数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概念,不能把它们作为同一概念使用,题干的反驳正是指出了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