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教案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教学课件PPT

贷:制造费用
80
(2)在产品盘亏、毁损的处理:
1)审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2 000
2)审批后,分原因进行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1 500
营业外支出
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 000
3.2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 用的方法
3.1 核算在产品的数量
一、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关系
【广义在产品】是就整个企业而言的,它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 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车间加工的 在制品和已经完成某一个或多个生产步骤,但还需要继续加工 的自制半成品,虽经装配而未验收入库的产品以及返修的废品 等。
【狭义在产品】是就某一车间或某一生产步骤而言的, 仅仅指尚在该车间或该生产步骤加工中的在制品。该 车间或生产步骤 已经完工的半成品不包括在内。
本; • 5、运用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分配本月生产
费用; • 6、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案例导入
小李是山东某大学会计专业的学生, 2012年利用暑假的时间到山东浪潮集团实习。 9月30日,他到生产车间随同成本核算员一起 进行盘点工作,他发现在盘点中除了对原材 料、低值易耗品、产成品等进行盘点外,还 要盘点在产品数量和产成品的完工程度。小 李很纳闷,他想:盘点原材料、在产品、产 成品是为了计算物料的消耗量,盘点中成药 的完成程度,又有什么作用呢?你是否也有 这样的疑问?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能对你有 所帮助。
第二道工序完工程度=(12+24×50%)÷60×100%=40%
第三道工序完工程度=(12+24+24×50%)÷60×100%=80%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归集和分配教案

对于单一用途的材料消耗,我们只需要将金额对 应记入费用成本账户即可。如:行政部门领用材料 1000元,就记作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原材料 1000
但是当领用材料被用于多种产品时,我们 就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分 配。下面就介绍最常见的三种分配方法。
一、质量比例分配法: 以产品的重量为标准 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耗用材料与产 品重量有密切关系的 产品。
项目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在大规模的生产企业中,除了基本生产单位以外, 往往还存在为企业提供辅助产品和劳务的生产部门, 如供水、供电等,名曰“辅助生产车间”。它们的存 在使我们必须对其消耗和产出进行成本核算,以量化 其对基本生产车间产品及其他部门日常消耗的影响。
辅助生产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基本生产、管理部门 或辅助生产本身提供产品或劳务。也可以对外销售, 但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一)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 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利用“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以 下内容: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 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参考答案
甲、乙产品动力费分配率
= 32500/(6400+3600) =3.25(元/小时)
甲产品应分配动力费
=3.25×6400=20800(元)
乙产品应分配动力费
=3.25×3600=117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0800
--乙产品 11700
贷:应付账款
32500
第一节 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_一本书学会做会计(图解版)_[共15页]
![第一节 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_一本书学会做会计(图解版)_[共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424a4a2e0242a8956aece43a.png)
第一节 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一、主要科目
1.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 括 生 产 各 种 产 品 ( 包 括 产 成 品 、 自 制 半 成 品 等 )、 自 制 材 料 、 自 制 工 具 、 自制设备等。企业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的 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 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生产成本”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如 图7›1所示。
贷:制造费用 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图7›2 “制造费用”科目账务处理
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 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 借:库存商品等科目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图7›1 “生产成本”科目账务处理
第七章 产品成本的核算 163
2.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 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企业可按不同的生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进行 明细核算。主要账务处理如图7›2所示。
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 借:制造费用
Hale Waihona Puke 贷:原材料等科目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制造费用
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成本会计学(第九版)课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将各月的生产费用全部计入完 工产品。
本月
完工产 品成本
=
本月 生产费用
适用于在产品生产周期较短,月末没有在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 量很少的企业或车间。如发电企业、采掘企业。
➢(2)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年内各月末在产品成本固定不变地按年初数计算,年终 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计算确定在产品成本。
【例4-8】 假定例4-7中的甲产品本月完工200件。第一道工序的
在产品10件,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20件,第三道工序的 在产品30件。
根据各工序月末在产品的数量和各工序的完工率,分别计算各工序月 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及其总数。如表4-4所示。
②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 ————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
方法一:加权平均法
【例4-6】 采用例4-5中某产品在各工序的直接材料消耗定额,
但直接材料在各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计算过程和结果如表4-3所示。
完工率的测定和约当产量的计算
方法一:平均计算法 ✓一律按50%作为在产品的完工率。 ✓适用于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都相差 不多的情况下采用。
方法二:各工序分别测定完工率法
➢(4)约当产量比例法
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 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数量与在产品约当 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之间变化也较大, 同时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比重相差不多 的产品。
①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和约当产量的计算
盘盈
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第38讲_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2)

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及账务处理根据表7-4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21000000——第二车间 9000000管理费用4000000销售费用2000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2000000——供电车间24000000【例题1·单选题】(2015年)甲公司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14年1月供电车间供电80000度,费用120000元,供水车间供水5000吨,费用36000元,供电车间耗用水200吨,供水车间耗用电600度,甲公司采用直接分配法进行核算,则2014年1月供水车间的分配率是()。
A.7.375B.7.625C.7.2D.7.5【答案】D【解析】供水车间的分配率=36000/(5000-200)=7.5(元/吨)【例题2·判断题】(2018年)直接分配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答案】√【例题1·判断题】(2015年)交互分配法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通过一次分配即可完成,减轻分配工作量。
()【答案】×【解析】交互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交互分配和直接分配两次分配。
【例题2·单选题】(2014年)某企业有甲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某月交互分配前,甲乙车间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分别为75000元和90000元。
甲车间向乙车间交互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500元,乙车间向甲车间交互分配辅助生产费3000元。
当月,甲车间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为()元。
A.75000B.74000C.75500D.72500【答案】C【解析】甲车间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75000-2500+3000=75500(元)。
编制下列会计分录:(1)按计划成本分配: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18120000—第二车间 7720000管理费用—行政部门3360000—其他 5120000销售费用 1680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2000000—供电车间24000000理解提示:第一种处理方式,只调整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与管理》项目二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步骤五:计算各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 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 800×4=19 200(元) 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7 200×4=28 800(元)
材料费用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耗费原材料、燃料、 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而发生的费用
模块一 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直接用于基本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材料
制造费用
模块一 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由一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由几种部品共同耗用的各种费用都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分 配计入成本对象
模块一 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
步骤三: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材料费用分配率=21 600÷(8 600+5 800)=1.5 步骤四: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材料费用 A产品:8 600×1.5=12 900(元) B产品:5 800×1.5=8 700(元)
模块一 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
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
成本核算与管理
项目二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模块一 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 模块二 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费用 模块三 归集与分配人工费用 模块四 归集与分配折旧费用 模块五 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模块六 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 模块六 归集与分配损失性费用
项目一
模块一 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
一、材料费用的概述
练一练
模块一 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
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
企业产品成本的归集 分配和结转的方法

企业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的方法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品种法、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和作业成本法。
品种法也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深受它们的青睐。
1、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如果企业规模较小,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时,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3、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江西南昌凡林教育,专注会计实操和会计人员的输送,学会计找江西凡林,聘会计找凡林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中,企业的生产活动基本上是根据定货单位的订单签发工作号来组织生产的,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与按定单计算产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定单法。
它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主要包括:1.单件、小批生产的重型机械、船舶、精密工具、仪器等制造企业。
2.不断更新产品种类的时装等制造企业。
3.新产品的试制、机器设备的修理作业以及辅助生产的工具、器具、模具的制造等,亦可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江西南昌凡林教育,专注会计实操和会计人员的输送,学会计找江西凡林,聘会计找凡林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连续加工的先后顺序,根据生产步骤所汇集的成本,费用和产量记录,计量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骤之间移动而顺序结转的一种方法。
江西南昌凡林教育多步骤复杂生产的大批量生产企业可以运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具体说有下列企业:1、半成品可对外销售或半成品虽不对外销售但须进行比较考核的企业。
如:纺织企业的棉纱、坯布,冶金企业的生铁、钢锭、铝锭,化肥企业的合成氨等半成品都属于这种情况。
2、一种半成品同时转作几种产成品原料的企业。
如:生产钢铸件、铜铸件的机械企业,生产纸浆的造纸企业。
第53讲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3)资料文档

第七章管理会计概述第三节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考点5】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制造费用的归集借:制造费用—××车间—××车间贷:原材料、周转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2.制造费用的分配一般应先分配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将其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然后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将其中应由基本生产负担的制造费用计入基本生产的制造费用,最后再分配基本生产的制造费用(重点)。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贷:制造费用—××车间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通常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或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或生产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
制造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例7-17】假定甲制造业企业20××年5月基本生产车间P产品机器工时为50000小时,S产品机器工时为40000小时,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900000元。
按照机器工时总数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900000÷(50000+40000)=10(元/小时)P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0×10=500000(元)S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00×10=4000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P产品500000—S产品400000贷:制造费用900000【例题·单选题】(20××年)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年10月生产车间发生费用为: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15万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万元,车间生产设备折旧费9万元,该企业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本月甲、乙产品耗用工时分别为100小时、50小时,不考虑其他因素,甲产品应该分配的制造费用为()万元。
A.8B.18C.4D.9【答案】A【解析】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9)/(100+50)×100=8(万元),选项A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第三十四条企业所发生的费用,能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应当按照所对应的产品成本项目类不,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由几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应当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企业应当依照生产经营特点,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
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依照产品的生产特点和治理要求结转成本。
解读:企业应当依照生产经营特点,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
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依照产品的生产特点和治理要求结转成本。
企业的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既存在共同的规律和原则,又体现了较大的差异。
第三十五条制造企业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能够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应当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否则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需耗用A种材料,采纳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甲、乙产品A材料消耗定额分不为7.2公斤和6公斤。
4月初,企业无在产品,4月份投产甲产品1200件,乙产品800件,实际耗用A材料12902.4公斤,每公斤实际单价45元。
【要求】(1)计算材料成本的分配率。
(2)分不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额。
【解析】(1)材料成本分配率=(12902.4×45)÷(1200×7.2+800×6)= 43.2(元/公斤)(2)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1200×7.2×43.2=373248(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12902.4×45—373248=207360(元)借:生产成本—差不多生产成本—甲产品 373248 生产成本—差不多生产成本—乙产品 207360贷:原材料—A材料 580608 制造企业外购燃料和动力的,应当依照实际耗用数量或者合理的分配标准对燃料和动力费用进行归集分配。
生产部门直接用于生产的燃料和动力,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生产部门间接用于生产(如照明、取暖)的燃料和动力,计入制造费用。
制造企业内部自行提供燃料和动力的,参照本条第三款进行处理。
【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纳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甲、乙两种产品的外购动力消耗定额分不为6度和7.5度。
3月初企业无在产品。
3月份企业投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200件。
实际耗电4320度,其中行政治理部门耗电400度,差不多生产车间耗用照明电59度,耗用动力电3861度,每度电实际单价2元。
假定当月电费暂欠。
【要求】(1)分不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外购动力费金额。
(2)编制企业当月分配电费的会计分录。
【解析】(1)外购动力费分配率=(3861×2)÷(400×6+200×7.5)=1.98(元/度)甲产品应分配的动力费=400×6×1.98=4752(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动力费=200×7.5×1.98=2970(元)差不多生产车间照明分配电费=59×2=118(元)(2)行政治理部门应废品电费=400×2=800(元)借:生产成本—差不多生产成本—甲产品 4752生产成本—差不多生产成本—乙产品 2970制造费用118治理费用800贷:应付账款 8640 制造企业辅助生产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劳务和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应当参照生产成本项目归集,并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互相提供的劳务、作业成本,应当采纳合理的方法,进行交互分配。
互相提供劳务、作业不多的,能够不进行交互分配,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受益单位。
解读一、需要进行交互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一)交互分配法采纳这种方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应先依照各辅助生产内部相互供应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成本分配率(单位成本),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成本(即交互分配前的成本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按对外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个益单位或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例题】某企业有A和B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纳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不开设“制造费用”科目。
5月份有关资料如下表所列:【要求】(1)分不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对内交互分配的分配率和分配额。
(2)分不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额。
(3)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向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4)编制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
(5)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所示)。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20××年5月单位:元【解析】(1)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对内交互分配的分配率和分配额:A车间交互分配率=150 000÷10 000=15B车间交互分配率=84 000÷4 200=20B车间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60×15=5 400(元)A车间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480×20=9 600(元)(2)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额:A车间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150 000 + 9 600—5 400=154 200(元)B车间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84 000 + 5 400—9 600=79 800(元)(3)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向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A车间对外分配率=154200÷(9100+540)≈16B车间对外分配率=79800÷(3700+20)≈21.45差不多生产车间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9100×16+3700×21.45=224 965(元)行政治理部门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54200-145600+79800-79365=9035(元)(4)编制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对内分配(即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A车间 9 600——B车间 5 400贷:辅助生产成本——A车间 5 400——B车间 9 600 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224 965治理费用 9 035贷:辅助生产成本——A车间 154 200——B车间79 800 (5)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20××年5月单位:元(二)打算成本分配法打算成本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差不多上按劳务的打算成本进行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转入的费用)与按打算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纳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治理费用。
这种方法便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
但成本分配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打算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
【例题】某企业有甲和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按打算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不开设“制造费用”科目。
4月份有关资料如下表所列:【要求】(1)分不计算当月各项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差异。
(2)编制企业当月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
【答案】(1)甲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差异=(159900+5700)—162600=3000(元)乙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差异=(98000+12600)—110700= —100(元)(2)借:辅助生产成本—甲5700辅助生产成本—乙 12600制造费用183000治理费用 72000贷:辅助生产成本—甲 162600辅助生产成本—乙 110700 借:治理费用 2900贷:辅助生产成本—甲 3000辅助生产成本—乙100(红字)(三)顺序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其特点是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
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例题】某企业有甲、乙、丙三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纳顺序分配法核算辅助生产费用。
各辅助生产车间除向差不多生产车间和企业行政治理部门提供服务外,也向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5月份各辅助生产车间受益由少到多排列的顺序依次为乙、甲、丙。
则当月下列各受益部门中,应负担甲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有()。
A.乙辅助生产车间B.行政治理部门C.丙辅助生产车间D.差不多生产车间【答案】BCD【解析】顺序分配法下,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分配的费用。
(四)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的特点是先依照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依照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此方法有关费用的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也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因此,本方法适用于差不多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例题】企业有供热、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纳代数分配法核算辅助生产费用。
5月份供热车间共归集辅助生产费用40000元,提供热蒸汽5000吨,其中向供电车间提供热蒸汽500吨。
供电车间共归集辅助生产费用23720元,供电10000度,其中向供热车间供电1000度。
则当月每度电应分配费用为()元。
A.2.372B.2.8C.3.092D.2.56【答案】B【解析】设每吨热汽应分配费用为X,每度电应分配费用为Y。
则有:(1)40000+1000Y=5000X(2)23720+500X=10000Y联立求解,得Y=2.8(元)。
即每度电应分配费用2.8元。
二、不进行交互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采纳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即不通过辅助生产成本的交互分配,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例题】某企业有供电和供热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纳直接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不开设“制造费用”科目。
2013年6月有关资料如下表所列:【要求】(1)分不计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2)分不计算有关受益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额。
(3)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
【解析】(1)电费分配率=46080÷(12960—160)=3.6(元/度)供热费分配率=97200÷(10900—100)=9(元/吨)(2)差不多生产车间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0600×3.6+7800×9=108360(元)行政治理部门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200×3.6+3000×9=34920(元)(3)借:制造费用 108360治理费用3492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6080—辅助生产成本—供热车间97200第三十六条制造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