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3张PPT)

第一组: 市镇发展: • (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 (2)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
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 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商业贸易的繁荣
2.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第二组: 海外贸易: • (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
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 •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农业的发展
(2)经济作物:
•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 向北推进。
手工业的发展
课堂小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商业繁荣 手工业进步
初步开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 局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随堂测试
1.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A)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 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 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 ,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 之优雅,无与伦比。
手工业的发展
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4)造船业: •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
上居于领先地位。 •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 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
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 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商业贸易的繁荣
2.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第二组: 海外贸易: • (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
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 •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农业的发展
(2)经济作物:
•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 向北推进。
手工业的发展
课堂小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商业繁荣 手工业进步
初步开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 局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随堂测试
1.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A)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 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 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 ,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 之优雅,无与伦比。
手工业的发展
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4)造船业: •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
上居于领先地位。 •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 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
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图文PPT教学课件

花骨朵在阳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②南宋后期,_______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 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越南 占城稻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2)经济作物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南方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②南宋后期,_______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 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越南 占城稻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2)经济作物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南方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40ppt) (共40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北宋时,北方抗击辽、西夏等,长期处于战乱状态。 南宋时,宋金达成协议,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少战乱
北方人民不愿受金人的奴役,纷纷逃往南方。
①政治因素:北方战乱不止,南方 战乱较少。
商业贸易的兴盛促进了农业、手工艺的发展,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增加了收入,丰富、方 便了人们的生活。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海外贸易的发展
① 港口多: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 贸易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③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加以管理。 ④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宋罗衣
宋锦袍
浙江出土的南宋 棉毯
宋朝织机
棉布逐渐成为人 们的主要衣着原料。
二、手工业的兴盛
2.制瓷业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 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 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 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汝窑青瓷
定窑
孩儿枕
景 德 镇 瓷 器
3.造船业
南 宋 谚 语
苏 湖 熟 , 天 下 足 。
——
② 经济作物—茶叶(茶树)
宋代的经济作 物,在南方有很大的 发。 南方各地普遍 种植茶树,产茶的州 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③ 棉花的推广
北宋至南宋初, 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 福建;到南宋后期,棉 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 江淮和川蜀一带。
棉花种植的推广
北宋 广东 福建 南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北宋时,北方抗击辽、西夏等,长期处于战乱状态。 南宋时,宋金达成协议,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少战乱
北方人民不愿受金人的奴役,纷纷逃往南方。
①政治因素:北方战乱不止,南方 战乱较少。
商业贸易的兴盛促进了农业、手工艺的发展,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增加了收入,丰富、方 便了人们的生活。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海外贸易的发展
① 港口多: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 贸易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③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加以管理。 ④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宋罗衣
宋锦袍
浙江出土的南宋 棉毯
宋朝织机
棉布逐渐成为人 们的主要衣着原料。
二、手工业的兴盛
2.制瓷业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 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 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 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汝窑青瓷
定窑
孩儿枕
景 德 镇 瓷 器
3.造船业
南 宋 谚 语
苏 湖 熟 , 天 下 足 。
——
② 经济作物—茶叶(茶树)
宋代的经济作 物,在南方有很大的 发。 南方各地普遍 种植茶树,产茶的州 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③ 棉花的推广
北宋至南宋初, 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 福建;到南宋后期,棉 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 江淮和川蜀一带。
棉花种植的推广
北宋 广东 福建 南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26张PPT)

行业
发展成就
丝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 丝织业 胜过北方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 兴起
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居
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 船坞 。
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 指南针
。
国宝:《耕获图》
国宝:《清明上河图》(局部)
1.请你为同学们简要介绍这件国 1.请你为同学们简要介绍这件
国宝:《定窑白釉孩儿枕》
“望”: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材质、工艺; “闻”:听听它内心的声音; “问”:搜集历史资料进行查证对比; “切”:用专业科技的手段去探究它。
国宝:《定窑白釉孩儿枕》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最能明目益精,至老可读细书。”
“瓷枕同灵气,全胜玳与珊。”
(一)手工业的兴盛
2.此件国宝哪些细节展示了宋代 2.仔细观察国宝,宋代商业的
农业的发展?
发展有哪些新的变化呢?
3.结合教材,宋代农业还有哪些
3.结合教材,商业的繁荣还有 哪些其他表现?
其他表现?
4.从宋代商业的发展中,你能
4.你认为此件国宝有何历史价值? 感受到宋代人民怎样的社会
精神?
国宝:《耕获图》
国宝:《清明上河图》(局部)
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请你为同学们简要介绍这件国 1.请你为同学们简要介绍这件
宝的概况。
国宝的概况。
2.此件国宝哪些细节展示了宋代 2.仔细观察国宝,宋代商业的
农业的发展?
发展有哪些新的变化呢?
3.结合教材,宋代农业还有哪些
3.结合教材,商业的繁荣还有 哪些其他表现?
其他表现?
4.从宋代商业的发展中,你能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授课课件】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幕 逛临安,游夜市
宋人:看大街上多热闹啊!卖书的,卖画 的,卖纸的,商品琳琅满目,目不 暇接!
今人:真的好繁华!那晚上呢?
宋人:晚上店铺都照常开着呢,夜市那叫 一个热闹啊!
夜市
今人:原来人们的夜生活这么丰富啊。
学习任务三
蜀 锦 交 子
泉 州 市 舶 司
第三幕 取商经
今人:怎么发展海外贸易呢? 宋人:要先去四川进货,但那里蜀锦贵,要花好
北宋前期,_四__川___地区出现“__交__子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学习任务三
情景剧《跟着宋人学经商》 第一幕 吃早点
宋人:我们先去吃早点吧!
宋 代
今人:店铺这么早就开张啦?
早 市
宋人:当然,早市规模可大了!
快吃,回头还得去逛临安城。
学习任务三
临安城
学习任务一
【合作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
期,南方基本保持政了治和因平安素定:的北环方境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粮仓。
【答案】D
【解析】苏湖地区成为当时丰饶的粮仓
2.《宋史》在那个记载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南方的人口朝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
C.南方是粮食主产区
D.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答案】D
纺织业
制瓷业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1张PPT)

公元12-13世纪东西方城市人口对比(人)
140万
2万
4万 伦敦 巴黎 10万
威尼斯
50万
124万
大马士革
东京 (开封) 临安
开说封一、说杭,州通市过当比时较的你大发都现市了什么?
1 .都市商贸
西市
东市
夜市 早市
说一说: 宋代都城 与唐代都 城有哪些 不同?
1. 打破“坊”“市”分区 ,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B)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
湖州
重要粮仓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历史的B面
——从经济发展看不一样的宋朝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中】余秋雨
一、农业的发展——表现
1.宋朝时, 水稻
作物首位。
产量跃居粮食
(①苏引湖入熟越,南天的下优足良)品种:_占__城__稻__。
汝窑 景德镇瓷
3 .造船业
①_广__州___、泉__州_____、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③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_指__南__针___。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北宋水浮法指南针
水稻 棉花
?
陶瓷
丝织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表现 1 .都市商贸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王应奎《柳南续笔》
蝴蝶山茶花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湘绣
南宋棉毯
2 .制瓷业
(1)宋代五大官窑
定窑孩儿枕
(2)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 哥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0张PPT)

成著名的瓷都。
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 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手工业
三、造船业
手工业
1、广州、泉州、明州的 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 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配备了先进 的指南针。
概况:
宋代商业的繁荣 超过了前代。商业城 市兴起,货币发展, 海外贸易繁荣。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北宋1045年 赋税
南方诸路 35811000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北方诸路 45095000 14319000
南北比例 44:56 81:19
农业的发展
粮食 1、越南引进占城稻;
作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 仓(苏湖熟天下足);
发展: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三、海外贸易
商港: 广州、泉州是
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贸易范围: 近到朝鲜、日
本,远达阿拉伯半 岛和非洲东海岸。
商业
作用: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
中占有重要地位。
政策支持: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重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朝代
北宋
1045年
南宋
1196年
项目 赋税
课堂小结:
原因
宋
代
农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经
济 的
表现 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发 展
商业:都市贸易、纸币出现、海外贸易
经济重心的南移
谢谢
商业
一、都市贸易
商业
1、城市
区域:
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 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手工业
三、造船业
手工业
1、广州、泉州、明州的 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 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配备了先进 的指南针。
概况:
宋代商业的繁荣 超过了前代。商业城 市兴起,货币发展, 海外贸易繁荣。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北宋1045年 赋税
南方诸路 35811000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北方诸路 45095000 14319000
南北比例 44:56 81:19
农业的发展
粮食 1、越南引进占城稻;
作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 仓(苏湖熟天下足);
发展: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三、海外贸易
商港: 广州、泉州是
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贸易范围: 近到朝鲜、日
本,远达阿拉伯半 岛和非洲东海岸。
商业
作用: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
中占有重要地位。
政策支持: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重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朝代
北宋
1045年
南宋
1196年
项目 赋税
课堂小结:
原因
宋
代
农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经
济 的
表现 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发 展
商业:都市贸易、纸币出现、海外贸易
经济重心的南移
谢谢
商业
一、都市贸易
商业
1、城市
区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4张)(共14张PPT)

②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
宋 朝
蜀 地
织
丝
机
织
品
(2)制瓷业
①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②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 瓷都。
(3)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居世界 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设计科学,配备了指南针。
这是一艘出土于泉州的南宋海船复 原图,船长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 载重量200吨以上,有13个密封的船舱。 船底尖削如刃。
目前发展趋势:电子货币
北宋纸币
南宋纸币
三、经济发展的影响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北方
南方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社会 稳定
北民 南迁
条பைடு நூலகம் 优越
原因
课堂小结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表现
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
影响
3、商业:
(1)兴起许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 开封和杭州
思考:与前代相比,商业都市有
了哪些发展?
(1)营业时间无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贸易由都市延展到乡村,出现了草市。
(2)海外贸易兴盛
阿 拉 伯
非半 洲岛
朝 鲜日
南宋 本
海上丝绸之路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 进行管理。
(宋高宗) 市舶之利(利润) 最厚(丰厚),若措置合宜(措 施得当),所得以百万计,岂不 胜取之于民。
--《新编中国通史》
(3)纸币的出现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
宋 朝
蜀 地
织
丝
机
织
品
(2)制瓷业
①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②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 瓷都。
(3)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居世界 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设计科学,配备了指南针。
这是一艘出土于泉州的南宋海船复 原图,船长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 载重量200吨以上,有13个密封的船舱。 船底尖削如刃。
目前发展趋势:电子货币
北宋纸币
南宋纸币
三、经济发展的影响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北方
南方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社会 稳定
北民 南迁
条பைடு நூலகம் 优越
原因
课堂小结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表现
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
影响
3、商业:
(1)兴起许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 开封和杭州
思考:与前代相比,商业都市有
了哪些发展?
(1)营业时间无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贸易由都市延展到乡村,出现了草市。
(2)海外贸易兴盛
阿 拉 伯
非半 洲岛
朝 鲜日
南宋 本
海上丝绸之路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 进行管理。
(宋高宗) 市舶之利(利润) 最厚(丰厚),若措置合宜(措 施得当),所得以百万计,岂不 胜取之于民。
--《新编中国通史》
(3)纸币的出现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宋代经济的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ong Dynasty
第二单元 第九课
导入新课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北方
南方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一、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 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等,战乱不休。 材料二:北方人民纷纷难逃。据1159年统计,南方人口约为1684万,1179年增到2950万。 材料三:吴越王弘募(召集)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四: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 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打破了唐以来的坊市制度, 1、商业活动打破“市”的空间限制,广布于街衢窄巷中 2 、都市的商业活动辐射到乡镇,出现新的商业区——草市 3 、城市和乡村间的市镇成为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二、表现
(5)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为与铜钱并行的货 币。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二、表现
(3)纸币的出现
(5)商业贸易的繁荣
材料: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 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流通。
—吴泳《鹤林集》 思考: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是什么?会子的出现有何影响?
二、表现
(5)商业贸易的繁荣
材料一: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
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南通一巷……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
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东京梦华录》
思考: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类农别二苏、集州一粮、中、表食湖区宋州作域现代物经济南发方展水的稻表产量现居粮食作物首位,发复种展技术成得到就推广 业 福建经、济成都作平物原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业由南向北推进 (5)商业贸易的繁荣
手 四川、纺江织浙业、海 南岛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③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生产工具和劳动力
二、表现
越南 占城稻
1、农业
(1)粮食作物 ①从越南引进的_______,成熟早,抗旱 力强,北宋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_______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 首位。 _______和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 谚语:“_______熟,天下足”。
二、表现
(2)经济作物
1、农业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_______ ; ②南宋时, _______种植区已向北推 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表现
(2)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①北宋时,南方的_______ 胜过北方, _______ 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②南宋后期,_______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 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材料一:宋高宗说:“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二: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 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思考:宋高宗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支持、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 ,获得丰厚的利润
二、表现
(3)纸币的出现
(5)商业贸易的繁荣
工 业
江西、制江瓷南业地区
广州造、泉船州业、明
州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工具的改进和棉纺织品品种的增加
众多名窑;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世界领先;世界最早的船坞;指南针技术的运用
商 都市杭州商贸 大都市开封和杭州;街市、早市、夜市、草市、市镇等各类商贸区出现
“牵弦以弹棉,令其匀细,卷为小筒,就车纺之,自然抽绪如缫丝状,不劳纫 缉,织以为布。自闽广来者,尤为丽密。”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南宋的棉纺织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二、表现
宋孩儿瓷枕
(3)制瓷业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经成为 我国制瓷业中心
二、表现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3)制瓷业
名窑: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_______。 南宋时,_______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二、表现
(4)造船业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 上最早的船坞
____、_____ 、______的造船业世界领先。还配备了 先进的 _______ 。
二、表现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4)造船业
宋代海船载最大载 重量可达万石。 设置水密隔舱、配 备有指南针
规模大 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二、表现
1、商业都市的发展
(5)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东京汴梁
《南宋皇城图》局部——临 安
二、表现
唐 长安城 平面图
市坊分开
(5)商业贸易的繁荣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 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 官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监控; 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
业 广海州外、泉贸州易 大商港广州、泉州;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川货币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三、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
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 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探究: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三、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北方
南方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宋代经济的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ong Dynasty
第二单元 第九课
导入新课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北方
南方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一、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 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等,战乱不休。 材料二:北方人民纷纷难逃。据1159年统计,南方人口约为1684万,1179年增到2950万。 材料三:吴越王弘募(召集)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四: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 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打破了唐以来的坊市制度, 1、商业活动打破“市”的空间限制,广布于街衢窄巷中 2 、都市的商业活动辐射到乡镇,出现新的商业区——草市 3 、城市和乡村间的市镇成为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二、表现
(5)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为与铜钱并行的货 币。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二、表现
(3)纸币的出现
(5)商业贸易的繁荣
材料: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 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流通。
—吴泳《鹤林集》 思考: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是什么?会子的出现有何影响?
二、表现
(5)商业贸易的繁荣
材料一: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
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南通一巷……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
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东京梦华录》
思考: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类农别二苏、集州一粮、中、表食湖区宋州作域现代物经济南发方展水的稻表产量现居粮食作物首位,发复种展技术成得到就推广 业 福建经、济成都作平物原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业由南向北推进 (5)商业贸易的繁荣
手 四川、纺江织浙业、海 南岛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③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生产工具和劳动力
二、表现
越南 占城稻
1、农业
(1)粮食作物 ①从越南引进的_______,成熟早,抗旱 力强,北宋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_______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 首位。 _______和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 谚语:“_______熟,天下足”。
二、表现
(2)经济作物
1、农业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_______ ; ②南宋时, _______种植区已向北推 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表现
(2)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①北宋时,南方的_______ 胜过北方, _______ 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②南宋后期,_______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 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材料一:宋高宗说:“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二: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 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思考:宋高宗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支持、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 ,获得丰厚的利润
二、表现
(3)纸币的出现
(5)商业贸易的繁荣
工 业
江西、制江瓷南业地区
广州造、泉船州业、明
州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工具的改进和棉纺织品品种的增加
众多名窑;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世界领先;世界最早的船坞;指南针技术的运用
商 都市杭州商贸 大都市开封和杭州;街市、早市、夜市、草市、市镇等各类商贸区出现
“牵弦以弹棉,令其匀细,卷为小筒,就车纺之,自然抽绪如缫丝状,不劳纫 缉,织以为布。自闽广来者,尤为丽密。”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南宋的棉纺织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二、表现
宋孩儿瓷枕
(3)制瓷业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经成为 我国制瓷业中心
二、表现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3)制瓷业
名窑: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_______。 南宋时,_______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二、表现
(4)造船业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 上最早的船坞
____、_____ 、______的造船业世界领先。还配备了 先进的 _______ 。
二、表现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4)造船业
宋代海船载最大载 重量可达万石。 设置水密隔舱、配 备有指南针
规模大 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二、表现
1、商业都市的发展
(5)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东京汴梁
《南宋皇城图》局部——临 安
二、表现
唐 长安城 平面图
市坊分开
(5)商业贸易的繁荣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 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 官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监控; 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
业 广海州外、泉贸州易 大商港广州、泉州;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川货币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三、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
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 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探究: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三、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北方
南方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