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30例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2型糖尿病35例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2型糖尿病35例

1368中医辨证施治治疗2型糖尿病35例刘国安驻马店市新蔡妇幼保健院(463500)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35例,中药组用中医药治疗,西药组口服二甲双胍(每次0.25g,每天3次,餐时口服),疗程3个月。

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与74.29%。

中药组疗效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

中药组能同时防治许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而西药组没有这方面作用。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满意,副作用小,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2型糖尿病;价值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中西医均是以“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浊、尿甜、疲乏为主症。

糖尿病当今己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严重影响病者健康和生活质量。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资料表明,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己超过1亿,并提示发病率有逐年递增、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趋势,且常带来许多严重并发症。

因此,W H O把每年11月14日定为糖尿病日,目的在于提醒人类对本病的认识,加强防治。

当今我国60岁以上糖尿病发病率已高达10%以上,是总人群的3倍。

根据广安门医院林兰教授的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气阴两虚型患者占绝大多数。

从2005年6月~2007年12月,笔者在门诊收治70例2型糖尿病,一组用中药治疗,一组用西药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中药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5~70岁。

病程7~10年,平均5年。

西药组35例中,15例,女20例;年龄40~70岁。

病程8~11年,平均6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O.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 H O)制定的有关诊断标准拟定。

中草药治疗糖尿病30个验方

中草药治疗糖尿病30个验方

中草药治疗糖尿病30个验方1、糖尿病燥热伤肺验方:药方: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糖尿病肾阴虚阳亢验方:药方: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

制用法:水煎服。

3、糖尿病肺热津伤验方:药方: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

任意食用。

4、糖尿病口渴、尿浊症验方:药方: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制用法:水煎。

每日2次,每次半杯。

5、糖尿病尿多、口渴验方:药方:桑螵蛸60克。

制用法:研粉末,用开水冲服,每次6克,每日3次,至愈为度。

6、糖尿病多饮、多食验方:药方: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1具。

制用法: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1剂,3次分服。

7、糖尿病势伤胃津验方:药方:知母、麦冬、党参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元参12克,生地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8、糖尿病肾阴亏虚验方:药方: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9、病糖尿病肾阴亏虚验方药方:蛇床子、莲子须、山茱萸、白鲜皮各10克,益智仁、桑椹、炙黄芪、山药、银花藤各30克,白茯苓15克,五倍子、鸡内金(研末冲服)各6克,三七粉3克(冲服)。

制用法:水煎服。

10、糖尿病血淤证验方:药方:木香10克,当归、川芎各15克,葛根、丹参、黄芪、益母草、山药各30克,赤芍、苍术各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11、糖尿病气阴两虚验方:药方: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各9克,天花粉6克。

制用法:共研为末。

每日3次,每次14克水冲服。

12、糖尿病肾病肝肾气阴两虚夹淤验方:药方:黄精、丹参、生地、元参、麦冬、葛根、天花粉、黄实各适量。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糖尿病从肝脾肾辩证降糖方

糖尿病从肝脾肾辩证降糖方

糖尿病从肝脾肾辩证降糖方
降糖消渴1号方(165例降空腹血糖总有效率72.03%;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总有效率59.69%)
益肾平肝为主,健脾为辅,气阴两补佐以清热祛湿活血。

僵蚕、决明子、熟地、黄芪、丹参、黄连、茯苓。

~~~~~~~~~~~~~
降糖消渴2号方(43例降空腹血糖总有效率64.10%;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总有效率62.86%)
疏肝为主,健脾益肾为辅,气阴两补佐以清热去湿活血。

柴胡、郁金、赤芍、黄芪、山药、生地、黄连、泽泻。

~~~~~~~~~~~~~
降糖消渴3号方(57例降空腹血糖总有效率74.36%;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总有效率61.54%)
健脾为主,疏肝益肾为辅,气阴两补佐以去湿活血。

生晒参、白术、柴胡、熟地黄、山药、仙灵脾、薏苡仁、丹参。

~~~~~~~~~~~~~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北京四大名医糖尿病验方选 +金津玉液汤降血糖中药 +中草药彻底治愈糖尿病30条

北京四大名医糖尿病验方选 +金津玉液汤降血糖中药 +中草药彻底治愈糖尿病30条

北京四大名医糖尿病验方选+金津玉液汤降血糖中药+中草药彻底治愈糖尿病30条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施今墨验方选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

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

每次6g,每日3次。

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

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 合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

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验方选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

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案例分享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案例分享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案例分享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糖尿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通过几个临床案例,分享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和效果。

案例一:张女士,45岁,患有2型糖尿病8年,长期口服降糖药物。

最近一次体检发现血糖控制不稳定,频繁出现高血糖症状。

经中医诊断,张女士属于“糖病多饮型”,主要症状为多饮、多尿、干嘴、口渴等。

针对张女士的症状,中医医生给出了“清热泻火、滋阴降糖”的治疗方案。

首先,采用中药调理,包括采用人参、黄芪、天花粉等滋阴补气的药物,结合苦瓜、黄连等清热泻火的药物,以及降糖的中药组合方剂。

此外,中医医生还建议张女士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糖分和淀粉的摄入。

经过连续3个月的治疗,张女士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相关症状明显改善。

案例二:李先生,60岁,患有1型糖尿病20年。

近期出现眼睛视力模糊、口干、大便稀溏等症状,被确诊为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的前期症状。

李先生的治疗重点是降低血糖并改善身体状况。

中医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清热凉血、益气养阴”的治疗原则。

中药方剂采用了生地、玄参、银花等具有清热凉血作用的草药,同时加入了人参、大枣等益气养阴的药物。

此外,中医医生还建议李先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节,提倡适量运动和良好的心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生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相关症状逐渐缓解。

案例三:王先生,50岁,患有2型糖尿病10年,治疗期间一直依赖于口服降糖药物。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药物疗效不佳,出现心慌、乏力等症状。

基于王先生的病情,中医医生采取了“理气活血、滋阴养肾”的治疗方案。

中药方剂中包括丹参、川芎、黄芪、天花粉等,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并结合人参、麦冬等滋阴养肾的草药,以改善肾功能。

此外,中医医生还建议王先生调整生活习惯,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先生的血糖水平稳定下来,相关症状明显减轻。

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

(2)中消(胃热炽盛证)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多尿,体形 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而 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减。
(3)下消(肾阴亏虚证) 证候: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味有 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 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 ③芹菜饮。常食可滋阴补肾.健脾和胃。
• 阴阳两虚:饮一嗖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阳 痿,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饮食调护原则:宜温阳滋肾固涩。 施膳配方:①芡实煮老鸭;②山药、黄芪粥。常食可补益脾胃,
益气养阴。 饮食宜忌:宜食大豆及其制品、粗杂粮,如莜麦面、养麦面、
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实验 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 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长期服用, 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减少饥饿感。血糖控制较好的病 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橙子、柠檬、桃、李、橘子、 草莓等n]。忌食糖类和含糖高的食品;牛油、羊油、猪油、 黄油、奶油、肥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要特别注意,应该 不用或少用,以防血脂升高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忌 烟酒、暴饮暴食。消渴的饮食调节要满足生理所需。按照规 定食单进食,当吃完规定的食物后还感饥饿,可进新鲜青菜。
中医辨证论治
(一) 无症状期 证候:一般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食 欲旺盛,而耐劳程度减,化验检查一 般血糖偏高,但常无尿糖。应激情况 下血糖明显升高,出现尿糖。 治法:滋阴养肾。 方药:麦味地黄汤加减。
(二) 1.阴虚燥热期 (1)上消(肺热津伤证) 证候:烦热多渴,口干舌燥,尿量繁多, 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30例_罗关靖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30例_罗关靖

收稿日期 :2009-04-08 作者简介 :罗关靖(1963-),男,云南昭通人,副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 :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
162
11 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治疗仍以重补肝肾 精血为主,兼通络脉。 2讨论
中医治疗糖尿病(消渴病)要禀承传统,消渴之 主因为酷嗜炙煿,胃热灼脾,追使脾阴输泄无度。胃 为阳明燥金,脾为太阴脾土,胃需脾阴之濡,脾需胃 阳之煦。若恣食肥甘,或纵欲损泄肾阴,阴虚火炽 以致胃火亢盛,逼追脾阴,使胃失其润,则火益炽,胃 阴伤,胃热盛。胃热则谷消善饥。临床多见热盛伤 阴之证,且阴虚与燥热二因互为因果。阳虚者较少。 故治疗糖尿应以辨证论治为主,方能有效。临床上 要以三消为纲,统畴整体病机,既掌握原则,以要灵 活变通,病初虽有上、中、下三消之不同,其始虽异, 其终则同。病久多见三焦俱病,三消合一之证,晚期 必致阴损及阳,始显阴阳两伤之候。临床多以下消 为主,肺胃肾阴虚以肾阴虚为先,故治疗早期以养 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 ; 中期统用养阴益气为 主,若见大饥大渴,则用药谨防寒凉太过,谨顾脾胃, 末期对阴阳俱虚证应辨证施治。《医学心悟三消》云 :
(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防治脑水肿、调
整血压、脑细胞保护、对证、支持等)。配合复方丹参
注射液 20mL 加入 0.9% 生理盐水 250mL 中,静脉点
滴,每天 1 次。14 天为 1 个疗程,连续观察 2 个疗程。
2.2 治疗组 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中药治疗用步
“三消之证,皆燥热结聚也,大凡治上消者 ; 宜润其 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 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 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 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 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源也。三消之治,不必专执本 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景岳全书》对治消 渴之法也有精辟论述,其云 :“凡治消之法,最当先 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欲耗津液者,但去其 火,则津液自生而消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 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 则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见消败, 益以困矣”。临床中有很多疗效极高的中药 : 如太子 参、苍术、知母以益气养阴健脾,生地、山药、山萸,以 滋阴健脾等等,运用这些有效方法,消渴病的治愈是 很有希望的。◆ 参考文献

糖尿病医案

糖尿病医案

糖尿病医案治疗糖尿病的案例一、郭正杰中医辨证治糖尿病方治糖尿病(脾肾两虚)方处方:熟地、山药、黄芪、扁豆各20克,山茱萸、党参、葛根、白术各12克,当归、肉苁蓉、茯苓各10 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肾。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脾。

肾两虚型。

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量多,腰膝酸软,肢冷,气短懒言,身倦,腹胀便溏,伴浮肿,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阴虚毒蕴)方处方:玄参、麦冬、生地、天花粉、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金银花20克,丹皮、竹叶、白薇各 10克,黄连、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泄热滋阴,清热解毒。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毒蕴型。

多饮、多尿、多食不显著,化验空腹血糖较高,并发多发性疖肿,伴心烦失眠,潮热,舌红苔黄,脉洪或数。

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阴虚肝郁)方处方:熟地、山药、生地、麦冬、白芍各15克,白术、丹参、山茱萸、茯苓、当归、柴胡各10克,薄荷、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生津,舒肝解郁。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肝郁型。

临床症见多饮而渴不止,或多食而善饥,或尿多而味甘,口苦咽干舌燥,心情不畅,两胁胀痛,嗳气脘满,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数。

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血瘀气滞)方处方:柴胡、当归、桃仁、丹参、天花粉、赤芍各 10克,生地、葛根、麦冬各15克,甲珠、红花、甘草各 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

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血瘀气滞型。

症见口渴欲饮,多食易饥,或小便量多而混浊,伴头痛,胸痛,胁痛,舌淡紫黯,脉沉涩或沉滞。

二、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师曹淑芬献方淡竹叶生津止渴治糖尿病淡竹叶,清心除烦之妙药。

夏日以之煎水代茶,可消暑热,宁心神。

治疗妊娠五六月心惊胆怯、虚烦而渴的子烦证,余常用《证治准绳》中的竹叶汤,颇有效验。

方用:人参、麦冬、茯苓、黄芩各5克,淡竹叶10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疗 效 标准 及治 疗结 果
成 为仅 次 于肿瘤 和 心血管 疾病 之后 的第三 大疾病 。笔 者 五年 来通 过对 3 0例本 病 患 者 运 用 中医 辨证 治疗 之
临 床观 察 , 其诊 治 规律初 步探 讨 , 对 现将 其心 得报 告 如
下:
1 临床 资料
本 组 3 患者 均 具 有 口渴 多 饮 、 0例 消谷 善 饥 、 多 尿
维普资讯

8 ・ 0
光 明 中 医 20 07年 5月 第 2 2卷 第 5期
CG T M M y20 .o 2 . J M C a 07 V l 2 5
4 讨 论

陈、 柴胡 、 枳壳 、 白芍 、 草 等 , 气疏 肝 , 甘 行 清热 利 湿 , 解 痉 止痛 , 药共 奏清热 利 胆 , 诸 溶石 排石 之效 。 由于 胆囊 解 剖 和生理 上 的特征 , 胆囊 结石 不易 排 出 , 方针 对这 此
汁入肠 排 出 , 因而此方 在 治疗 胆系结 石 方面 疗效 颇著 。
( 收稿 日期 :0 7 1 8 2 0 —0 —1 )
中 医辨证 治 疗 糖 尿 病 3 O例
徐 建坤 湖北 省石 首 市新厂 卫 生 院(34 0 4 40 )
关键词: 耱尿病, 中医 治疗 3 例 0 糖 尿病 , 中医谓 之“ 渴” 其致 病机 理主 要为 素体 消 ,
中老年 体质 肥胖 者 。 由 于本 病 易 诱 发 其他 严 重 病 症 , 故 对病 人 的健康 危 害较 大 。根 据世 界 卫生组 织有 关 资
料 显示 , 该病 分 布遍 于 世 界 , 呈 逐 渐 增 多 的趋 势 , 并 已
色苍 白无华 , 鸣腰 酸 , 耳 时有 潮 热 盗汗 , 四肢欠 温 , 大便 溏薄 , 便清长 , 早泄 , 淡红 、 体胖 嫩 有齿痕 、 小 阳痿 舌质 舌 苔薄 白或 白腻 , 细或细数 无力 。治宜 滋阴补 阳。方 脉沉 用消渴 方合金 匮肾气 丸加减 。处方 : 附子 1g 肉桂 1g 2, 0,
阴虚 、 食不 节 , 因情 志失调 、 欲过 度所致 , 发 于 饮 复 劳 多
参 1g 人 参 1g 云苓 2 g 淮 山药 2 g 天 花粉 2 g 甘 5, 5, 0, 0, 0, 草 1g 0 。若偏 于上 消 则加 葛 根 2 g 沙 参 2 g 偏 下消 则 0, 0;
加熟 地 2 g 山萸 肉 1g 0, 5。 23 阴 阳两 虚 型 : 型 患 者共 4例 ; 见 形 寒 怕 冷 , . 本 症 面

中医认 为 , 石 症 多 因饮 食 厚 味 、 胆 劳逸 失 宜 、 志 情
失调 等 引起胆 汁郁 积 , 湿热 内蕴 , 液成石 。方 中金 钱 炼
草功擅 清 热 利 湿 , 胆 , 石 排 石 ; 贼 骨 、 贝母 味 利 溶 乌 浙 咸, 能软 坚散结 , 软化 结 石 , 肝 主酸 , 石 因酸 而 生 , 且 结
特点 , 化 一 二 使
小, 小石 更小 , 之 清热 利 胆 排 石 之功 , 后结 石 随胆 加 最
乌 贝可 制酸胜 酸 , 结 石不 复 聚敛 , 使 阻止 生 石 之 源 : 生 大 黄 、 硝利胆 排 石 , 朴 专长 溶石 : 海金 沙 、 郁金 、 内金 、 鸡 川楝 子利 胆 清 热 , 同 金 钱 草 加 强 溶 石 排 石 之 功 : 协 茵
为 阴 阳两虚 型 。
4 讨 论
根 据 中医辨 证论 治原 则 , 其 症状 特点 分为 : 按
2 1 阴虚热 盛 型 : 型 患 者 1 . 本 2例 ; 见 口渴 喜 冷 饮 , 证 消谷 善 饥 , 躁易 怒 , 热心 烦 , 黄赤 , 秘 , 红 苔 急 恶 溲 便 舌
黄 , 弦或滑 数 。治 宜清 热滋 阴 , 选 消渴方 合 玉女 煎 脉 方 加减 。处方 : 生石 膏 ( 煎 ) 0 , 母 1g 麦 冬 2 g 云 先 4g知 5, 0,
降至 <8 3 m l , 后 2 .m o L 餐 / h血 糖 <1 .m o L或 血 糖 00 m l / 较疗 前 下 降 1 %一 2 %者 ; 效 : 3个 月 以上 治疗 , 0 9 无 经 而血 糖 下 降未达 到有 效标 准者 。 32 治 疗 结 果 : 治 疗 3 . 共 0例 。 其 中 显 效 1 9例 , 占 6 .% ; 3 3 有效 1 1例 , 3 .% ; 占 6 7 总有 效 率 10 0 %。三 型 病例 中阴虚 热盛 型疗 效最 好 , 其次 为气 阴两 虚 型 , 再之
2 治 疗 方 法
3 1 疗 效标 准 : 效 : . 显 治疗 后症 状基本 消除 , 腹 血糖 空 降 至 <7 2 m l , 后 2 .m o L 餐 / h血 糖 <8 3 m l .m o L或 血糖 较 /
疗前 下 降 3 % ; 效 : 疗 后 症 状 明显 改 善 , 腹 血糖 0 有 治 空
牛膝 1g 山萸 肉 1g 山药 3g 人参 1g 麦 冬 2g 知母 5, 5, 0, 5, 0, 1g 天花粉 2g玄 参 1g云苓 2g 苍术 1g 5, 0, 5, 0, 5。 以上 3 病例 均为 每 天煎 服 1 , 晚 各 服一 次 , 型 剂 早 3 为 1 0天 疗程 。一 般观 察 1 3 程 。 — 疗
而甜 、 体 渐 见 消 瘦 的症 状 , 经 检 验 确 诊 Ⅱ型 糖 尿 形 且 病, 而排 除其 他 疾 病 者 。其 中男 性 1 8例 , 性 1 女 2例 。 年 龄最 大者 6 岁 , 小者 3 5 最 2岁 , 均 年 龄 4 平 9岁 ; 程 病 最 长者 1 , 短者 2个 月 , 均 为 5 2年 。 6年 最 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