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基本构成要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考试复习资料3.园林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四项工作;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5.园林隶属关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寺观园林7.园冶论造园相地以―山林地‖为第一12.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全盛期(隋唐)成熟期(两宋到清初)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对山水植物这些构景要素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力求山水花木三造园要素有机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甚至把后者转化为前者。
三.诗画的情趣诗情,不仅在于把前人诗中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形象浮现出来,或运用景名.匾额.12.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的主要建筑物是台。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园前十一世纪,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园圃是第三个源头13.囿用于栽培圈养,台用于通神望天14影响着园林向风景式发展的三个重要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15.贵族园林中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两处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17.始皇―大咸阳计划‖内容:1信阳宫与渭北的咸阳宫构成南北呼应的格局。
2按天上的星座的布列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布局―天人合一‖的体现3以咸阳宫为中心,具有南北中轴线的大宫苑集群。
19西汉众多众多宫苑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
20汉代的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1上林苑是一个天然山水环境2疏朗的随意的―集锦式‖布局。
3上林苑是一多功能园林21建章宫的总体布局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它的园林一区是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22铜雀园内铸有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是一座兼军事坞堡功能的皇家园林。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风景园林的历史发展
起源:古代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演变: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 程
分类:不同风格的分类和特点
意义:风景园林在现代社会中 的意义和价值
自然要素
地形
定义:地形是指地表上由于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分类: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
作用:影响景观的视觉效果、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水文和排水等
意境营造
自然美与艺术美 的结合
运用象征、隐喻 等手法
注重空间感和层 次感
强调文化内涵与 精神内涵
生态要素
生态平衡
生态要素:植物、 动物、微生物等
生态平衡:各要 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和作用
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保持生态平 衡的必要条件
生态保护:保护 生态要素和生态 平衡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
植物多样性:包括各种植物的种 类、分布和特点
灯光
定义:灯光是风景园林中的人工要素之一,通常指通过照明设备或自然光线来照亮园林 空间的光源。
作用:灯光在风景园林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提供照明、营造氛围、突出景观重点等。
类型: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特点,灯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泛光灯、射灯、地灯等。
设计原则:在风景园林中,灯光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与景观协调、避免过度 照明等,以营造出舒适、自然的照明环境。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风景园林概述 3 自然要素 4 人工要素 5 文化要素 6 设计要素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风景园林概述
园林构成要素

园林构成要素摘要:园林是现代化城市中绿化规划的主要手法之一,目前我国园林的设计理论大都来自于中国古典园林。
不同风格的园林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山水结合,融山予水是布置园林的主要内容。
园林的的美是通过各种要素的组合,协调来表现的。
关键词:园林、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一座园林,可以多些山水成分,或者侧重于植物造景,或者建筑密度较大,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这四者的结合。
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边便相应地成为了造园的四大要素。
一、园林的地形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园林地形是人为风景的艺术概括。
不同的地形、地貌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它影响园林布局和园林风格。
有了良好的地形,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
因而地形成为园林的造景基础。
地形地貌主要有一下功能: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园林中各种活动内容很多,景色也要求丰富多彩。
地形应满足各种要求。
如有人集中地地方和体育活动的场所要平坦;登高远眺要有山岗高地;划船、游泳、养鱼、栽藕需要河湖。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利用地形起伏,改善小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
3、解决排水问题可利用地形排除雨水和各种人为的污水、淤积水等。
利用地面排水节约地下排水设施。
地面排水坡度大小,应根据地表情况及不同土壤结构性能来决定。
4、分隔空间利用地形可以有效地、自然地划分空间,使之形成不同功能或景色特点的区域。
5、控制视线地形能在景观中将视线导向某一特定点,影响某一固定点的可视景物和可见范围,形成连续观赏或景观序列,以及完全封闭通向不悦景物的视线。
6、美学功能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常常都以地形作为依托。
凸、凹地形的坡面可作为景物的背景,通过视距的控制保证景物与地形之间具体良好的构图关系。
山石和假山作为园林要素中的主要部分。
中国的古典园林中,最具特色的苏州园林里就布置了不少的山石。
山石的作用不仅是供游人观赏,也可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山石的外形设计,不是纯粹的造型设计,也可以适当地赋予一定的人文意义。
第四章 园林构成要素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第一节自然景观要素一、山岳风景景观山岳是构成大地景观的骨架,构成雄、险、奇、秀、幽、旷、深、奥等形象特征。
1.山峰:包括峰、峦、岭、崮、崖、岩、峭壁等不同的自然景象,因岩质不同而异彩纷呈。
山峰既是登高远眺的佳处,又表现出千姿百态的绝妙意境。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22.岩崖:由地壳升降、断裂风化面形成的悬崖危岩。
3.洞府:洞府构成了山腹地下的神奇世界,著名的咯斯特地形石灰岩溶洞,仿若地下水晶宫,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曼、石花、石床、云盆各种象形石光怪离奇;地下泉水,湍流更是神奇莫测。
4.溪涧与峡谷:涧峡是山岳风景中的重要因素,它与峰峦相反,以其切割深陷的地形、曲折迂回的溪流、湿润芬芳的花草而引人入胜。
5.火山口景观:火山活动所形成的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台地、火山熔岩等。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36.高山景观:高山风景包括冰川世界,如云南的玉龙雪山,被成为我国冰川博物馆,高山冰塔林水晶世界景观,高山珍奇植物景观,如雪莲花、风毛菊、点地梅等。
7.古化石及地质奇观:古生物化石是地球生物史的见证者,是打开地球生命奥秘的钥匙,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质资源的依据。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4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5二、水域风景景观水是大地景观的血脉,是生物繁衍的条件。
水景是自然风景的重要因素,广义的水景包括江河、湖泊、池沼、泉水、瀑潭等。
1.泉水:泉是地下水的自然露头。
¾因水温不同而分:冷泉和温泉,包括中温泉、热泉、沸泉等;¾因表现形态不同而分:喷泉、涌泉、溢泉、间歇泉、爆炸泉等;¾从旅游资源角度分:饮泉、矿泉、酒泉、浴泉、蝴蝶泉;¾按不同成分分:单纯泉、硫酸盐泉、盐泉、矿泉等。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62.瀑布:瀑布是高山流水的精华所在,它的大小、形态各异,气势非凡。
所有山岳风景区几乎都有不同的瀑布景观,瀑布是人们造园的蓝本,以其飞舞的雄姿,使高山动色,使大地回声,给人们带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舒怀和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包括山、水、植物、建筑和匾额、楹联与刻石等。
这些要素在园林的建造过程中被有意识地改造和组合,以创造富有诗意和美学价值的空间。
1. 山: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可以用于构成园林的骨架和支撑。
山景的设计要考虑到意境和美学效果,以达到“虽不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
2. 水:水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用于营造园林景观的脉络和意境。
水景的设计要注意水的流动和形态,以及倒影和光影的效果。
3. 植物: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营造园林景观和创造意境。
植物的设计要根据不同季节和形态进行选择和搭配,以达到四季皆景的效果。
4. 建筑:建筑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联系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创造园林的意境。
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到园林的整体规划和美学效果。
5. 匾额、楹联与刻石:匾额、楹联和刻石是园林中增加诗意和美学效果的重要元素。
这些元素可以用于园林的景点命名、题字和装饰,以达到人文景观的效果。
中国园林建筑六大要素

★地形、园路、山石、园水、植物、建筑共同组成造园的六大要素。
一、地形园林地地形貌是指园林用地范围内的峰、峦、坡、谷、湖、潭、溪、瀑等山水地形外貌。
它是园林的骨架,是整个园林赖以存在的基础。
按照园林设计的要求,综合考虑同造景有关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貌,统筹安排景物设施,对局部地形进行改进,使园内与园外在高程上具有合理的关系。
这个过程叫做园林地貌创作。
园林地貌的创作原则可概括为:1、因地制宜。
园林地貌处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山则山,宜水则水。
以利用原地形为主,进行适当的改造。
中国有不少古典园林是因地制宜造园的佳例。
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原称瓮山)是北京西山的余脉。
在修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以前,山南地势低洼,附近的玉泉和龙泉泉水汇集,形成瓮山泊,乾隆十五年(1750)兴修清漪园时,结合兴修水利进行了地形改造工程,加以浚深,并向东、西拓宽。
挖出的湖土除留筑湖上三岛和东、西堤外,部分增筑于瓮山东麓。
又在瓮山北麓挖出一条河(原称后溪河,即今后湖),所出土方沿北园墙堆筑了一列土丘。
原来单调的地形经过这些改造,顿然改观,形成山环水抱之势。
2、师法自然。
园林地貌创作要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掇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3、顺理成章。
在布置山水时,对山水的位置、朝向、形状、大小、高深,山与山之间,山与平地之间,山与水之间的关系等,作通盘考虑。
全园山水地貌的曲折变化,高低错落要符合自然规律。
地貌创作要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确定山体或水体岸坡的坡度,使之稳定持久。
4、统筹兼顾。
园林地貌除注意本身的造型外,还要为园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设施创造合适的场地,施工时注意保留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长。
在造景方面,地貌同其他景物要相互配合,山水须有建筑、植物等的点缀;园中建筑及其他设施也需要山水的烘托。
二、园路园路作为园林的脉络,是联系各景区和景点的纽带,在园林中起着较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园路起到导游的作用,它组织着园林景观的展开和游人观赏程序。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 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 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 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整理ppt
• 明清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 明人计成在 《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 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 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 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
整理ppt
• 颐和园西堤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拙 政 园 中 部 水 景
整理ppt
整理ppt
3、破。
• 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 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 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 竹野藤、朱鱼翠藻,虽是一洼 水池,也似有深邃山野风致。
整理ppt
整理ppt
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pt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 一:山 • 二:水 • 三:植物 • 四:建筑 • 五:书画墨迹
整理ppt
一、山
• 山是园林的骨架。 • “一拳则太华千寻”。 •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
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 人为造山的先例。
整理ppt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 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 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猪
整理ppt
整理ppt
云蔚松鹤亭------夏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叠石问书径------秋
第七章 中国古代园林(复习资料)

第七章 中国古代园林一、中国古代造园的基本观念 1. 世界园林体系:1) 自然式——中国古代园林 2) 几何规则式——西方2. 中国古代造园的基本观念:1)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2) 布局自然,所造假山池沼,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 表现名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筑山理池 植物➢ 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 动物 建筑匾额、楹联、刻石 铺地 (一) 筑山1. 发展:2. 《园冶》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
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计成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所以在《园冶》中,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趣的内容很多。
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
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经过艺术剪裁,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又不露斧凿的痕迹。
春秋战国时代,功能由娱神发展成娱人最典型的是“上林苑”(建于西汉)士人园林的勃兴,士人园林的特点(了解)园林,尤其是皇家园林景观体系格局趋于成熟,唐代宫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纪念碑,规模建制宏大,是明清园林无法比拟的追求“咫尺重深”、“以小见大”、“巡回数尺间,如见小蓬瀛” 典型:苏州园林、上海豫园; 明代出现园林专著——《园冶》(计成)2)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又高于自然。
3)例:a)在园林中叠山,就“最忌居中,更宜散漫”。
b)在厅堂前置山,“耸起高高三峰,排列于前”,那就是败笔。
(二)理池1.水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因素2.理池的方法:“掩”、“隔”、“破”(要会区分)(三)植物➢中国古代园林对植物的处理:1)讲究姿色美2)讲究颜色美3)讲究香味4)讲究象征意义A.松柏象征坚强、长寿B.莲花象征洁净无瑕C.兰花象征幽居清高D.牡丹象征荣华富贵E.石榴象征多子多孙F.紫薇象征高官厚禄G.岁寒三友:松、竹、梅H.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四)动物➢功能:1)观赏娱乐2)隐喻长寿3)借以扩大和净化自然境界(五)建筑1.功能:1)可行、可观、可居、可游2)点景、隔景作用3)移步换景、以小见大、渐入佳境2.建筑形式:1)厅堂:园林中的主体建筑,通常坐北朝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体
(三)理水原则与手法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地 形
地
(3)山体
形
地 形
地
(4)凹地
形
地 形
地
(5)谷地
形
地 形
地
(6)坪
形
地
(7)坞
形
地
(8)假山
形
地
形
2、地形的功能作用
(1)骨架作用
地 形
地 形
地 形
地 形
(2)构成空间作用
地 形
地 形
(3)背景作用
地 形
地
(4)景观功能
形
二、水体
水
体
(一)、水体的类型和景观特征
水 体
(2)池、塘
水 体
水 (3)潭 体
水 (4)沼 体
水
2、动水 (1)河流、溪、涧及渠
体
水 体
水 体
水 体
水 体
水
体
(2)瀑布、跌水、叠水
跌水设计——伊拉·凯勒水景广场
水 体
水
体
(二)水体的作用
1、创造景观
水 体
水 体
水 体
水 体
2、
园林基本构成要素
基
□ 地形
本
□ 水体 □ 植物
构
□ 石材
成
□ 园路
要
□ 建筑
□ 园林小品
素
□ 动物
一、地形
地
形
1、地形的类型与景观特征
地形是园林的骨架
地形影响园林的形式、空间构成、空间感受 影响审美特性、植物分布、给排水、小气候等
地
(1)平地
形
坡度小于3%
地 形
地 形
(2)坡地 坡度为3%——12%
动——静
水声、倒影、水流的形状都是水景的组成部分
水
1、静水
体
“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
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
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
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
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
水 体
水 (1)湖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