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磷灰石多孔材料的研究概况
羟基磷灰石研究进展

羟基磷灰石研究进展摘要:由于羟基磷灰石( HA) 不但与人体骨骼晶体成分和结构基本一致,而且其生物相容性、界面生物活性均优于医用钛、硅橡胶及植骨用碳材料等植入医用材料,另外有极好骨传导性和与骨结合的能力, 无毒副作用, 无致癌作用,所以被广泛用作硬组织修复材料和骨填充材料的生理支架以及疾病、意外事故中的骨修复材料。
同时,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特殊的晶体化学特点,是较好的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目前,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方法有等离子喷涂法、激光熔覆法、电结晶液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等。
对于制备要求较高、具有表面活性的吸附材料羟基磷灰石而言,溶胶- 凝胶法是较为合适的方法,本文羟基磷灰石涂层进行了研究。
主要从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制备,复合材料涂层种类及HA涂层影响因素,应用等方面对羟基磷灰石进行介绍,并对其进行研究展望。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制备复合材料涂层研究进展前言羟基磷灰石是一种磷酸钙生物陶瓷, 与人体自然骨和牙齿等硬组织中的无机质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是一类重要的骨修复材料,分子式为Ca10 ( PO4) 6 ( OH ) 2 , 简写为HA 或HAP,Ca/ P 物质的量比理论值为1. 67, 属磷酸钙陶瓷中的一种生物活性材料。
从分子结构( 如图1) 可以看出, 它易与周围液体发生离子交换。
HA 属六方晶系, 空间群为P63/m。
其结构为六角柱体, 与c轴垂直的面是一个六边形, a、b 轴的夹角为120 °, 晶胞常数a= b= 9. 324 A , c= 6. 881A 。
单位晶胞含有10 个[ Ca]2+、6个[ PO4]3-和2个[ OH]-, 这样的结构和组成使得H A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磷灰石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磷酸钙盐矿物,根据其结构通道中存在的阴离子的种类,可分为氟-、氯-、羟磷灰石等不同亚种矿物。
其中,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缩写为HA或HAp)的研究和应用最广泛。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_制备及发展前景_于方丽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制备及发展前景于方丽1 周永强2 张卫珂3 马景云1(1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咸阳 712081) (2温州大学制笔重点实验室 325035) (3山东大学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济南 250061)摘 要 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较好的生物陶瓷材料。
笔者论述了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生物陶瓷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概述,重点研究综合性能优越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陶瓷材料 研究现状 制备 发展前景The Present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Hydroxyapatite Bioceramic MaterialsYu Fangli1,Zhou Yongqiang2,Zhang Weike3,Ma Jingyun1(1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yang,712081)(2Wen zhou University Main Laborotary,325035)(3Collegeofmaterial Science&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061)Abstract:Hydroxyapatite has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tissue bioactivity and is hydroxyapatite bioceramic materials.This paper su m marizes the study situati on and the various preparation methods of hydroxyapati te bioceramic materials.The keys are enhancement and preparation and develop ment prospect of the synthesization of the composite bioceramic materials.Key words:Hydroxyapatite;Bioceramic materials;Research situation;Preparation;Develop ment prospect前言20世纪,生物材料学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无机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十分活跃,其中备受关注的是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或HAP)活性陶瓷材料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多孔羟基磷灰石HA的电化学合成及形成机理的开题报告

多孔羟基磷灰石HA的电化学合成及形成机理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羟基磷灰石(HA)是一种钙磷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牙科等领域。
普通的HA材料通常具有致密的晶体结构,其孔隙率非常低,不利于细胞的生长和生物大分子的渗透。
为了改善其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需要通过控制其孔隙结构来实现。
多孔羟基磷灰石(PHA)是一种新型的HA材料,其孔隙结构可以通过电化学沉
积方法进行调控。
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电化学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控性好等优点,且可以实现对PHA孔隙结构的精确调控。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电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并探究其形成机理。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电化学合成多孔PHA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多孔PHA材料,研究合成条件对其孔隙结构的影响,包
括电位、电解液成分、电沉积时间等参数。
2.表征多孔PHA
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合成的PHA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包括其晶体结构、孔隙结构等方面。
3.研究PHA形成机理
结合电化学合成实验和表征分析结果,深入探讨PHA的形成机理,包括电化学
反应过程、晶体形态演化等方面。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电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多孔PHA,并探究其形成机理。
通过对PHA 的精细控制,可以实现其孔隙率、孔径大小等多个细节参数的调控,从而实现对PHA
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调控。
此外,通过深入探究PHA的形成机理,可以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纳米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 : 2010- 08- 30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 2009CB930300) 作者简介 : 赵勤富 ( 1986- ), 男 ( 汉 族 ), 辽 宁沈 阳人 , 硕士 研究 生 , E m ail zqf021110505@ 163. com; 王 思 玲 ( 1962 - ), 女 ( 汉族 ), 辽宁沈阳人 , 教授 , 博 士 , 主要从事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研究 , T e.l 024- 23986348, E m ail silingw ang @ ho t m ai.l com
[ 19] [ 18]
250 nm的中空开口棒状 HA, 并且上面有 1 15 nm 的枸橼酸层。球型的和 棒状 HA 的 BET 结果分 别为 66 11 m g 和 116 8 m g ; 孔体积分别 3 -1 3 - 1 为 0 471 0 cm g 和 0 358 1 cm g 。由于棒 状的比表面积较大, 与传统 HA 相比有更大的载 药量, 而且棒状 HA 表面有一层枸橼酸能够进一 步提高药物的载药量。在以万古霉素作为模型药 的载药实验中, 球型和棒状的 HA 载药量质量分 数分别为 16 01% 和 24 14 % , 在加入阳离子聚合 高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氨化铵 [ po ly( di m eth yldia lly l amm on ium ) chlorid e , PDDA ] 时 , 带有枸橼 酸外壳的棒状 HA 载药量上升至 35 8 % 。在体外 溶出实验中未加 PDDA 时 , 万古霉素在弱酸中的 释放速度较慢, 而在 p H = 7 4 的磷酸缓冲盐溶液 中 , 药物的释放速度明显加快。但加入 PDDA 后, 万古霉素在 pH = 7 4 的磷酸缓 冲盐溶液中释放 速度非常缓慢, 而在 pH = 5 4 的弱酸溶液中的释 放速度显著提高。因此, 外层有枸橼酸的棒状多 孔 HA 可以作为一种 p H 控制的载药系统用于靶 向给药。 Sun 等 在 HA 混悬液中加入 NH 4H CO3, 利 用喷雾干燥过程中产生的 CO2 和 NH 3 制成中空 开口的 HA 微球 , 比表面积和总的孔体积分别为 80 m g 和 0 411 cm g , 并且在 SBF 模拟人 工体液中浸泡 21 天能够自然降解。在以胰岛素 作为模型药物时 , 药物在 p H = 7 4 的磷酸缓冲盐 为溶出介质的体外溶出实验中表现出缓释释放特 征 , 并能显著减少药物的突释效应, 药物在 7 h 的 [ 23 ] 累积释放率达到 96% 。 M izush i m a 等 用 CaCO3 煅烧生成的 C aO 和 H 3 PO4 在中性条件下生成羟 基磷灰石的胶浆 , 并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出孔隙率 为 58 % , 直径在 5 m 左右的多孔开口球型 HA。 这些球型 的 HA 微 球可 用于 载干 扰素、 庚酸 睾 酮、 环孢菌素 等大 分子 药物 用于注 射给 药。因 此 , 喷雾干燥法制备的中空多孔 HA 可以作为蛋 白类和亲脂性大分子药物用 于注射缓释给药 的 载体。 3 2 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载体用于缓释给药 用模板法制备具有稀土元素掺杂的具有发光 特性的多 孔 HA, 并用 于载 布洛芬 药物 的研 究。 Y ang 等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羟基磷灰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材料之一。
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骨科和牙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1.羟基磷灰石的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主要有湿法合成和干法合成两种方法。
其中湿法合成又包括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几种方法。
而干法合成主要有高能球磨法等方法。
1.1 湿法合成共沉淀法:羟基磷灰石的共沉淀法制备过程中利用钙、磷两个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共沉淀作用,形成了羟基磷灰石。
共沉淀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但是其产品具有较大的晶体粒径和不稳定等缺陷。
溶胶-凝胶法: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过程中,通过到达成熟态的化学缓慢水解发生反应,羟基磷灰石在凝胶中形成。
该方法得到的羟基磷灰石晶体粒度分布小,晶体形态好,内部结构均匀致密等优点。
但是该方法的制备过程复杂,且需要较长时间,成本较高。
水热法:在水热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过程中,通过水热反应来形成羟基磷灰石。
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但是制备效率较低且羟基磷灰石的结晶度较低,易形成杂多晶和非晶态。
1.2 干法合成高能球磨法:在高能球磨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过程中,通过高能钨钢球的强制研磨来形成羟基磷灰石。
该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但是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球的大小,否则会影响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粒度和分布。
2.羟基磷灰石的应用2.1 骨科领域羟基磷灰石可作为一种生物陶瓷,应用于骨科领域。
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使得其能够与人体骨组织相容性良好。
在人工骨替代和组织修复中,羟基磷灰石能够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提高骨修复的质量。
2.2 牙科领域在牙科领域,磷酸羟基磷灰石可以用于制备牙科修补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好,与人体牙齿组织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磷酸羟基磷灰石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口腔修复质量。
3.羟基磷灰石的未来展望随着骨科和牙科行业的飞快发展,羟基磷灰石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医用材料》期末论文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唐敏2010年6月20日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材料与化工学院07材料科学与工程卢仁喜摘要:羟基磷灰右是一种优质的医用生物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和医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在综合了一些文献的基础上,对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上做了总结和概括,并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羟基磷灰石生物医用材料进展1.引言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对生物体进行治疗和置换损坏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
随着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材料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在分子水平上去认识材料和机体问的相互作用,力求使无生命的材料通过参与生命组织的活动,成为有生命组织的一部分。
其中金属材料、生物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材料。
近年来,常用的骨骼替代品是金属、塑料以及陶瓷等,其中以钛和钛合金为主。
但是由于它们的惰性,它们不能很好的与生物体本身产生相容性,作为硬组织植入材料,它们与骨之间只是一种机械嵌连的骨整合,而非化学骨性结合,致使植入后与骨组织之间结合较差,常引起植入失效。
同时金属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差,腐蚀产牛的离子会对人体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生物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潜力的人体硬组织替换材料。
但是HA的力学性能较差,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指标均低于人体致密骨,限制了它们单独在人体负重部位的使用。
但是由于它本身的特点,以及自然界再也找不出与它具有类似生物相容性的陶瓷材料,同时他又可以同多种材料进行复合来改变它在某一方面的劣势。
所以,近年来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物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2.羟基磷灰石及特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一种微溶于水的弱碱性磷酸钙盐,它是脊椎动物骨和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在人骨中约占72%,齿骨中则高达97%,其生物相容性及活性良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可增强骨愈合作用,能与自然骨产生化学结合,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人工齿及人工骨的替代材料。
羟基磷灰石医用材料

羟基磷灰石医用材料
摘要:
一、羟基磷灰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二、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三、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与工艺
四、羟基磷灰石产品的市场现状与前景
正文:
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种生物活性无机材料,化学式为
Ca5(OH)(PO4)3,它是人体和动物骨骼的主要成分。
在生物医学领域,羟基磷灰石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羟基磷灰石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能与机体组织在界面上实现化学键结合。
其在体内有一定的溶解度,能释放对机体无害的离子,参与体内代谢,对骨质增生有刺激或诱导作用,能促进缺损组织的修复,显示出生物活性。
在生物医学领域,羟基磷灰石主要用于制备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制品,包括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热喷涂涂层、电泳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
此外,羟基磷灰石也可用作高纯试剂。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如湿化学法、干化学法、沉淀法、水热法等。
其中,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能耗低、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在市场应用方面,羟基磷灰石产品在我国医疗、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羟基磷灰石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
拓展。
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企业致力于羟基磷灰石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积极推动其在医疗、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之,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无机材料,在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羟基磷灰石晶体

羟基磷灰石晶体羟基磷灰石晶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的独特结构和性质使其成为医学、生物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结构、特性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羟基磷灰石晶体属于磷酸盐陶瓷材料的一种,化学式为Ca10(PO4)6(OH)2。
它的晶体结构由磷酸根离子(PO4)和羟基离子(OH)组成,钙离子(Ca2+)嵌入其间。
羟基磷灰石晶体具有多孔性和高比表面积的特点,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羟基磷灰石晶体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作为人工骨替代材料用于骨缺损修复。
由于其与骨组织有相似的成分和结构,羟基磷灰石晶体可以促进骨细胞的附着和增殖,促进骨再生。
它可以用于填充和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折愈合,有效改善骨组织的功能和力学性能。
其次,羟基磷灰石晶体还可以用作药物缓释载体。
由于其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羟基磷灰石晶体可以吸附和储存药物,并在体内逐渐释放。
这种缓释方式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因此,羟基磷灰石晶体在药物控释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用于治疗骨疾病、肿瘤等疾病。
此外,羟基磷灰石晶体还可用于生物工程和组织工程领域。
它可以用于细胞培养的支架材料,提供细胞附着和生长的基质。
通过与细胞相互作用,羟基磷灰石晶体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在组织工程中可用于构建人工组织和器官。
羟基磷灰石晶体可以与干细胞或其他种类的细胞相结合,形成三维支架结构,提供生长环境和支持。
这种结构可以促进细胞的定向分化和组织形成,实现组织工程的目标。
此外,羟基磷灰石晶体还具有生物活性,可以与体内的生物液体发生反应,并与组织形成化学结合。
这种特性使得羟基磷灰石晶体在骨修复和植入材料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与周围组织相融合,促进新骨生成,并最终实现材料与组织的无缝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羟基磷灰石晶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羟基磷灰石多孔材料的研究概况摘要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是指可对机体组织进行诊断、修复、治疗,替代与再生损坏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和骨创伤事故的频繁发生对人造齿、人造骨的需求越来越大。
多孔支架材料应用于骨修复和骨植入成为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重点[1]。
骨组织用多孔支架的选材关键是材料是否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适合微观孔结构比[2],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等,是修复和替换活性硬组织的关键材料[3]。
1 羟基磷灰石简介1.1羟基磷灰石理化性质羟基磷灰石(HA)是磷酸钙盐的一种,它的化学式Ca10(PO4)6(OH)2。
其属于六方晶系,密度为3.16g/cm3,它是一种含有羟基的钙磷盐,Ca/P比为1.67。
微溶于水,呈弱碱性,易溶于酸,难溶于碱。
羟基磷灰石是脊椎动物体内骨骼、牙齿等硬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
相关资料表明:羟基磷灰石是人体骨的矿物相,而胶原纤维是骨的主要有机相,成熟骨主要由羟基磷灰石晶体紧密嵌入胶原基体中构成。
并且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
因此,羟基磷灰石(HA)是目前人体硬骨组织的最佳选择。
1.2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干法合成和湿法合成两大类。
干法合成主要为机械化学法、高温固相合成法、微波固相合成法等,湿法合成包括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超声波合成法及微乳液法等。
1.3 多孔羟基磷灰石的性质孔的结构包括孔隙率、孔径的大小、孔连通程度以及支架的比表面积。
多孔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添加造孔剂法、机泡沫浸渍法、气体发泡法和模压成型法等[4、5]。
研究表明,多孔羟基磷灰石中含有适当尺寸孔隙并占有一定体积分数,对材料与组织相互作用有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孔径在100µm以上能使骨细胞在孔洞内游移;200µm以上具有较优的成骨效应。
多孔羟基磷灰石植入后能短时间内与软骨组织紧密结合并无外体反应,且多孔结构能为纤维细胞和骨细胞的生长提供通道及空间,增大组织液与HA接触表面积从而加快反应进行,相互连通的孔隙有利于组织液的微循环并为HA深部的新生骨提供营养,使界面的软硬组织长入空隙,形成纤维组织和新生成骨组织交叉结合状态[6]。
2骨组织工程支架介绍目前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人工合成材料,如钙磷陶瓷、生物活性玻璃、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等;另一类是天然生物衍生材料,目前研究较多的有胶原、珊瑚骨及天然骨等[7、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采用多种天然高分子材料与人工合成材料复合作为骨组织工程框架材料。
如:金属/羟基磷灰石骨替代材料,有机合成高分子/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天然高分子/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等。
3羟基磷灰石多孔材料3.1 HA/SF多孔性复合材料天然骨主要由羟基磷灰石(HA)和胶原蛋白复合而成。
人工合成的HA脆性大,不能满足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的要求,人工提取的胶原蛋白则易引起炎症等免疫反应。
桑蚕丝素蛋白(SF)来源广泛,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
基于HA和SF的优异性能,吕银洁等人[9]模拟天然骨的组成和结构,以纳米HA作为基体,以SF作为增韧体,二者共混后并经过冷冻干燥制得了HA/SF多孔性复合材料。
用共混法制得的HA/SF复合支架呈多孔结构,孔径在200—250µm之间,能够满足成骨细胞长入的需要,并有利于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长期输送,适用于组织工程。
3.2磺酸化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李绍群,唐玉斌[10]等人将羟基磷灰石与磺酸化丝素蛋白混合,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具有较好性能的多孔支架,结果表明当SSF:SF 比例为1:1-0:1、羟基磷灰石浓度为5-10 %时,制备出的多孔支架的孔径及孔参数均较好,可以满足骨组织工程的要求。
创新地将丝素蛋白进行磺酸化修饰,不仅可提高材料的亲水性,也可增加材料对细胞的刺激性,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提高材料的生物学性能,丰富生物材料的种类,为制备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提供基础。
3.3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传统的合成羟基磷灰石的方法是煅烧羟基磷灰石和有机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11]。
在煅烧过程中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并气化,最终在陶瓷上留下孔隙[12],泡沫凝胶技术是一种新的制作三维完全相互交通结构的合成羟基磷灰石材料的方法[13]。
姜岩[14]采用改良的技术制备互联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材料,动物实验表明,多孔羟磷灰石陶瓷表现出较好的成骨诱导性,可见孔隙里形成了新生骨。
结果提示改良的羟基磷灰石支架能够在骨组织工程上应用,有望成为新型的改良品。
3.4HA/PA6多孔支架熔体发泡法能快速便利且较经济地制备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聚合物多孔材料。
周松,李玉宝等[15]采用注射成型法以AC为发泡剂制备了HA/PA6多孔支架。
与常规的人工骨聚合物支架制备方法相比较,注射成型更易于将材料加工为形状和尺寸各异的多孔支架,是一种快速而经济的制备方法,为模拟制备更加复杂的人工骨多孔材料和HA/PA6支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探索性研究。
4结论与展望本文就羟基磷灰石多孔材料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发现该类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待提高,以及与生物体的相容性等生物工程方面的问题等。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进程的进一步加剧,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越来越严峻,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自体、异体骨移植骨源有限给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和风险。
因此,制备出高生物学活性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成为治疗骨组织疾病的首要任务之一。
进一步寻找具有更好生物学活性的支架材料,制备具有更加优良性能的在支架材料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1] Vacanti CA. Bonassar LJ.An overview of tissue engineeredbone[J].Clin 0rthop Relat Res,1999,367 Suppl:S375—81[2]吴常生.尹玉姬.杨悦.姚康德.骨组织工程中大孔支架材料制备的研究[J].中国临康复.2004,8(5):114—117[3] Karen J.L.Burg,Scott Porter,James F.Kellam .Bioma—terial development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J].Biomate—rials,2000,21;2347—2359[4] Nam Y.S.,Park T.G..Porous biodegradable polymeric scaffoIds prepared by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J].J Biomed Mater Res., 1999,47(1):8—17[5]HE Feng. LIU Changsheng.Preparation of porous glass—ceramic with controlIed pore size and porosity by addingporosifier[J].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in Chinese),2004,19(6):1267一1276[6]韩姗姗.何文.张旭东.闫顺璞.杜晓水.闵丹丹. 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研究概况[J],山东陶瓷,2011,34(2)[7] Zou N.Artificial synthesized scaffold materials of bonetissue engineering[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8,1 2(23):4481-4484.[8]Chen L,Wang D.Research status and applied difference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9,13(25):4901-4904[9]吕银洁.多孔性羟基磷灰石/丝素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1:1-67[10] 李绍群.唐玉斌.颜辉.磺酸化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的制备及评价[D],江苏:江苏科技大学,2013:1-142[11] 施咏毅.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研究[J].研究与技术,2010,10(10)[12] Jose MV, Thomas V, Johnson KT, et al. Aligned PLGA/HA nanofibrous nanocomposite scaffold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Acta biomaterialia.2010;5(1):305-315[13] Mastrogiacomo M, Scaglione S, Martinetti R, et al. Role of scaffold internal structure on in vivo bone formation in macro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bioceramics. Biomaterials. 2011;27(17):3230-3237[14] 姜岩,新型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的制备与性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03(12)[15] 周松.李玉宝.注射成型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多孔支架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J].功能材料,2011,6(42)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以羟基磷灰石为基的多孔材料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优点以及研究进展。
针对目前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该类材料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