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疾病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结核性腹膜炎病情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结核性腹膜炎病情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处理并发症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腹腔脓肿等,应及时采取相 应治疗措施,如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等,以减轻患者痛苦 并促进恢复。
04
患者管理与教育
传染源控制及隔离措施
传染源识别
及早发现并确诊结核性腹 膜炎患者,对其进行规范 治疗,以减少传染风险。
隔离措施
对确诊患者进行呼吸道隔 离,如佩戴口罩、单独居 住等,以降低结核菌传播 可能性。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C、E以及锌、铁等,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
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支持治疗。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并发症
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措 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分型
根据病理改变,结核性腹膜炎可分为 渗出型、粘连型和干酪型。不同分型 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以及腹痛、腹胀、发热、盗汗等结核性腹 膜炎相关症状。
体格检查
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以及腹部包块、腹水 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常有轻度至中 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稍 偏高。
腹水检查 腹水为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定量较血清蛋白含量高 ,腹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 明显增高。
血沉 血沉加快可见于结核性腹膜炎活 动期。
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结果提示患者近期内有结核 感染。
影像学检查
消毒与通风
对患者居住环境和接触物 品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空 气流通,减少结核菌在空 气中的滞留时间。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等。 ▪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急腹症等。 ▪ 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者:肿瘤,CD
治疗
▪ 一般治疗 ▪ 抗结核治疗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
丁醇 3个月,其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 6 个月。注意耐药问题 ▪ 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治疗 ▪ 大量腹水或结核中毒症状重者可少量用糖皮质 激素 ▪ 手术治疗 适应证范围:肠梗阻,穿孔,肠瘘 难闭合者,探查。
预防
▪ 卡介苗的预防接种 ▪ 积极治疗原发部位的结核病 ▪ 加强身体锻炼和营养
肠结核
定义
▪ 继发于肠外结核,特别是空洞型肺结核 ▪ 结核杆菌所致 ▪ 好发于回盲部 ▪ 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 ▪ 以腹痛、腹泻或便秘、腹部包块和结核中
毒症状为表现
病因
▪ 咽入含结核杆菌的痰液 ▪ 进食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 ▪ 粟粒性肺结核血行播散 ▪ 邻近脏器结核直接蔓延
辅助检查
▪ 血常规、血沉 ▪ 痰液检查和粪便浓缩找结核菌 ▪ X线钡餐或钡灌肠:溃疡型可见激惹征象和
跳跃征象。增生型可见狭窄等。 ▪ 结肠镜检查:纤维结肠镜和病理检查
诊断
▪ 青壮年,肺结核病史或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 ▪ 有发热、盗汗、腹痛、腹泻等结核症状体征 ▪ 右下腹压痛、腹部包块或肠梗阻表现 ▪ X线钡餐有肠激惹、充盈缺损或狭窄 ▪ 肺结核病灶好转,病情反恶化,有腹部体征 ▪ 不典型病例可实验性抗痨治疗2周
治疗
▪ 一般治疗:休息+营养 ▪ 抗结核治疗 ▪ 对症治疗 ▪ 外科手术治疗:完全梗阻,穿孔,难治瘘
管,大出血难止,探查。
诊断
▪ 青壮年,结核病史或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 ▪ 不明原因发热>2W,有结核症状、体征 ▪ 渗出性腹水,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 结核菌素皮试强阳性 ▪ X线有钙化斑、钡餐有肠粘连、CT有腹膜增厚 ▪ 不典型病例需排除其他疾病

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

案例二:老年患者的特殊表现与处理
总结词
老年患者的特殊表现、个体化治疗
详细描述
患者男性,65岁,因食欲不振、消瘦就诊。查体发现腹部有压痛,腹部超声显示腹膜增厚。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沉 加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营养支持、抗结核治疗等。 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避免误诊和漏诊。
04 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
是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 乙胺丁醇等,需根据病情选择合
适的药物组合和剂量。
抗炎药
对于伴有炎症反应的患者,可适 当使用抗炎药,如糖皮质激素,
进行血常规、血沉、结核抗体等实验 室检查,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及结核感 染情况。
影像学检查
通过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 观察腹腔内是否有积液、粘连等情况。
病理学检查
通过腹腔穿刺或手术获取腹膜组织进 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结核性腹膜炎 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
其他腹膜疾病
其他结核病
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需要 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如肠结核、肺结核等,需要根据患者 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鉴 别。
腹腔肿瘤
腹腔肿瘤也可能引起腹痛、腹部肿块 等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 检查进行鉴别。
误诊与漏诊的预防
提高认识
加强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认识,提 高对该病的警惕性。
详细询问病史
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有助于发现结核性腹膜炎的线索。
症状
01
02
03

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接诊处理指南

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接诊处理指南

一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接诊处理指南I常用知识I.1胃肠道结核的好发部位消化道结核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原发性少见。

病灶最常位于回盲部,其他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十二指肠、乙状结肠、直肠、胃和食管。

I.2肠结核的病理分型溃疡型:受累肠壁淋巴组织出现干酪样坏死、进而形成溃疡,边缘不整,深浅不一,可因慢性穿孔形成腹腔内包裹性脓肿或肠瘘,肠管因纤维组织增生可形成环形狭窄。

血管有闭塞性内膜炎,大出血少见。

增生型:多局限在盲肠,肠壁局限性增厚变硬,常有瘤样肿块,可引起梗阻。

混合型:病理所见是上两型的综合。

I.3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分型渗出型:腹膜充血水肿,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物及黄白色或灰白色小结节,腹腔内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积聚,腹水少量至中等量,草黄色、淡血性或乳糜性。

粘连型:腹膜、肠系膜明显增厚,肠袢粘连,常出现肠梗阻。

干酪型:腹腔内脏器间相互粘连,分隔成内有混浊积液的小房,伴干酪样坏死的组织,形成结核性脓肿,可形成窦道可瘘管。

混合型:有两种以上的上述病变并存。

I.4提示肠结核或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青壮年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临床表现腹泻、腹痛、右下腹压痛、腹块、原因不明的肠梗阻、腹水、腹壁柔韧感及原因不明的发热2周以上;X线钡餐有回盲部激惹、肠腔狭窄、肠段短缩、肠粘连征象;PPD试验强阳性;以单核细胞为主的渗出性腹水,一般细菌培养及找瘤细胞均阴性。

I.5结核的确诊条件病变组织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证实有结核杆菌生长;病变中可找到结核杆菌;镜下见有结核结节以及干酪样变化;手术确实发现病灶、采取肠系膜淋巴结活检,证实有结核病变。

临床表现典型者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有效也可确诊。

肠结核的主要并发症II医嘱处理II.1一般检查血、尿、粪常规,粪检结核杆菌;血沉,PPD试验。

II.2病原菌诊断腹水涂片找结核菌及其培养阳性率低。

腹水、瘘口分泌物、大便粘液、活检组织及脓液行结核杆菌PCR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119 结核性腹膜炎

119 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路径一、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ICD-10:A18.314+结核性腹膜炎.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二)诊断依据。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本病,拟抗结核治疗。

①中青年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②长期发热原因不明,伴有腹痛、腹胀、腹水、腹壁柔韧感或腹部包块;③血沉增快,贫血结核菌素试验或T-SPOT试验呈强阳性。

④腹水为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普通细菌培养阴性,ADA(尤其是ADA2)明显增高;腹水的结核菌培养阳性或结核抗体阳性。

⑤腹膜穿刺找到干酪性肉芽肿。

⑥腹腔镜检查发现腹膜弥漫性、散在的粟粒状白色黄白色小结。

⑦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及腹部平片有肠梗阻或散在钙化点;超声波检查或CT检查可协助鉴别腹部包块性质(囊性或实质性)。

⑧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可剖腹探查。

⑨注意排除腹腔和盆腔的良、恶性肿瘤、肝硬化、心血管病变、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脏疾病等其他引起腹水的疾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拟抗结核治疗。

1.支持疗法,应多休息,避免合并其他感染。

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肠道不全梗阻时,应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肠梗阻明显时,应暂禁食,及时就医。

2.按时服药,坚持全疗程治疗;定期随访,评价疗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3.如有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4.外科手术指针:①并发完全性或不全性肠梗阻,内科治疗无好转者;②急性肠穿孔,或腹腔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者;③肠痿经抗结核化疗与加强营养而未能闭合者;④本病诊断有困难,与急腹症不能鉴别时,可开腹探查。

结核性腹膜炎诊疗

结核性腹膜炎诊疗

结核性腹膜炎诊疗R526A1672-5085(2011)5-0238-02【摘要】结核性腹膜炎绝大多数继发于其它器官的结核病变。

本病的感染途径可由腹腔内结核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而来。

前者更为常见,如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输卵管结核等,均可为本病的直接原发病灶。

女性多于男性,可能由于盆腔结核逆行感染所致。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结核病变诊疗一、诊断1.病史儿童及青壮年,有结核病史或伴有腹膜外结核证据者。

不明原因发热达两周以上,乏力、纳差、消瘦伴腹胀、腹痛、腹泻等表现,而白细胞及分类正常或轻度增高,血沉增快者应高度怀疑。

此外。

还应询问患者近期内有无结核病接触史,是否服用过激素或因其他因素造成抵抗力低下等情况。

2.症状和体征体检发现发热以午后低热为主,部分可表现为中、高热。

可伴夜间盗汗。

体重减轻,严重者出现水肿、贫血、舌炎、口角炎、维生素A缺乏等。

腹部触诊呈柔韧感,可有压痛,多无反跳痛。

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块。

约1/3患者腹水征阳性。

合并有肠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者可出现肠梗阻的表现。

对已婚女性患者还应常规进行妇科检查,以排除盆腔结核。

3.实验室检查患者可伴轻、中度贫血,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或稍高。

多数患者血沉增快。

腹穿可抽出草黄色液体,静置后自然凝固,少数呈淡血色,偶见乳糜样。

腹水化验多半为渗出液,部分严重患者因低蛋白血症或合并有肝硬化等疾病可表现为漏出液。

腹水病因学检查阳性率低,浓缩查抗酸杆菌较难。

近年来开展的腹水中结核杆菌PCR检测法大大提高了阳性率,但也可出现假阳性。

结核菌素反应强阳性,血沉增快,腹腔穿刺液为草黄色渗出液,行动物接种结核菌阳性。

4.辅助检查B超和CT检查可提示肠粘连等征象,X线检查可发现肠梗阻、结肠瘘及结肠外包块等征象。

腹腔镜检查具有确诊价值,但仅限于有游离腹水的患者。

腹部X 线平片发现多发性钙化灶。

胃肠钡餐检查有肠结核征象时,均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检查和腹膜活检。

二、治疗1.治疗原则结核性腹膜炎是慢性疾病,治疗原则是争取早期、足量、全程,力求达到治愈,防止复发或并发症,同时注意加强营养,防止过劳。

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

(二)腹痛 早期腹痛不明显,以后可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 也可始终没有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 在全腹。当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时,有阵发性绞痛 。偶可表现为急腹症,系因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腹 腔内其他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病灶溃破引起,也可由 肠结核急性穿孔 所致。 (三)腹部触诊 腹壁柔韧感系腹膜遭受轻度刺激或有慢性炎症的一 种表现,是结核性腹膜炎的常见体征。腹部压痛一 般轻微;少数压痛严重,且有反跳痛,常见于干酪 型结核性腹膜炎。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血象、红细胞沉降率与结核 菌素(PPD)试验病程较长而有活动 性病变的患者有轻度至中度贫血。白 细胞计数多正常,有腹腔结核病灶急 性扩散或在干酪型患者,白细胞计数 可增高。病变活动时血沉增快,病变 趋于静止时逐渐正常。PPD试验呈强 阳性有助本病诊断。
(二)腹水检查 对鉴别腹水性质有重要价值。本病腹水为草黄色渗 出液,静置后有自然凝固块,少数为淡血色,偶见 乳糜性,比重一般超过1.018,蛋白质含量在30g/L 以上,白细胞计数超过500×10~6/L,以淋巴细胞 为主。但有时因低白蛋白血症,腹水蛋白含量减少 ,检测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有助诊断。结核性腹 膜炎的腹水腺苷脱氨酶活性常增高,有一定特异性 。本病的腹水普通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结核分枝 杆菌培养的阳性率很低。腹水细胞学检查目的是排 除癌性腹水,宜作为常规检查。
(二)如有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 减轻症状 (三)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包括:①并发完全性肠梗阻 或有不全性肠梗阻经内科治疗而未见好 转者;②急性肠穿孔,或腹腔脓肿经抗 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者;③肠瘘经抗结核 化疗与加强营养而未能闭合者;④本病 诊断有困难,与急腹症不能鉴别时,可 考虑剖腹探查。
【预防】 •全程督导化学治疗 •病例报告和转诊 •病历等级和管理 •卡介苗接种 •预防性化学治疗 对肺、肠、肠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结 核病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是预防本 病的重要措施。

第节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

第节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

第节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
第节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是一种结核病的类型,它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腹膜感染。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性腹膜炎是结核病的一种罕见形式,仅占所有结核病人的1-1.5%。

症状
患者常常在腹部感觉到持续而隐性的疼痛,而且在体位变换时变化非常明显。

其次是持续的腹泻、恶心和呕吐。

其他症状包括纳差、低烧和消瘦。

没有明显的恶臭感与腹泻,以及明显的疼痛,和结核性肠穿壁。

诊断
病史调查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方法。

病史中要注意是否有过去结核病史或与结核病有近亲史。

体格检查要注意腹部肿块、肿胀、腹水和腹部压痛等指标。

完整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清白蛋白和肝功能测试。

腹腔镜检查或超声检查可确定腹腔内结节和腹水的确认。

结核病的确诊需要通过痰液检测或组织学检查。

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过程需要至少6个月,主要以抗结核药为主。

抗结核药在治疗初期以最高剂量和联合用药方式使用。

泼尼松和腹膜透析也可辅助治疗。

预防
结核性腹膜炎的预防和其他结核病的预防方法一致。

良好的个人卫生和住宿条件是防止结核病传播的首要措施。

结核病疫苗的使用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虽然结核性腹膜炎是一种罕见的结核病的类型,但如果及早发现和治疗,这种疾病的疗效是很好的。

在预防方面,加强个人卫生和住宿卫生是预防结核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性腹膜炎疾病诊疗指南
【病史采集】
1.女性多于男性,尤以青年女性多见。

2.起病可缓急不一,症状轻重不等。

3.主要症状为发热,盗汗,消瘦,腹胀,不同程度腹痛、腹泻等。

【物理检查】
1.全身情况:发热、消瘦、贫血、浮肿。

2.腹部检查:腹壁柔韧感,腹水,弥漫性压痛,不规则腹块。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沉,腹水常规检查及浓缩涂片找结核杆菌和结核杆菌培养。

2.结核菌素试验。

3.特殊检查:超声及X线检查,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检查。

【诊断要点】
1.根据病史及体征,结合辅助检查,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腹胀、腹水者。

2.抗结核治疗有效。

3.腹腔镜检查:结合病理学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1.以腹水为主者,须与肝硬化、卵巢肿瘤、腹膜转移癌、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等相鉴别。

2.以腹痛为主者须与Crohn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慢性盆腔炎等相鉴别。

3.以腹块为主者,应根据腹块的部位,与胃癌、肝癌、结肠癌、卵巢癌等相鉴别。

4.以发热为主者,应与伤寒、败血症、淋巴瘤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必要时给予肠外全营养。

2.抗结核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则、足量、全程治疗。

药物选用及剂量参见肺结核章节。

由血型播散导致严重结核毒血症患者以及渗出型结核患者,在足量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放腹水治疗:大量腹水有压迫症状时,可放腹水。

4.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肠梗阻、肠结核穿孔或肠系膜结核破溃者。

【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者。

2.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者。

3.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出院标准】
凡达到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