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解一元一次方程(提高篇)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运动到3秒钟时,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运动速度比之是3∶2(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1)求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2)A、B两点运动到3秒时停止运动,请在数轴上标出此时A、B两点的位置;(3)若A、B两点分别从(2)中标出的位置再次同时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运动的速度不变,运动的方向不限,问:运动到几秒钟时,A、B两点之间相距4个单位长度?【答案】(1)解:设点B的速度为2x个单位长度/秒,则点A的速度为3x个单位长度/秒,根据题意得:3×(2x+3x)=15,解得:x=1,∴3x=3,2x=2,答:动点A的运动速度为3个单位长度/秒,动点B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2)解:3×3=9,2×3=6,∴运动到3秒钟时,点A表示的数为﹣9,点B表示的数为6;(3)解: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A、B两点向数轴正方向运动时,有|3t﹣2t﹣15|=4,解得:t1=11,t2=19;当A、B两点相向而行时,有|15﹣3t﹣2t|=4,解得:t3= 或t4= ,答:经过、、11或19秒,A、B两点之间相距4个单位长度.【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动点A、B的运动速度比之是3∶2,因此设点B的速度为2x个单位长度/秒,则点A的速度为3x个单位长度/秒,根据两点相距15,列方程,求解即可。

(2)根据两点的运动速度,就快求出A、B两点运动到3秒时停止运动,就可得出它们的位置。

(3)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分两种情况:当A、B两点向数轴正方向运动时;当A、B两点相向而行时,分别根据A、B两点之间相距4个单位长度,列方程求出t的值。

2.下列图表是2017 年某校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九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的10 名男生跑1000 米和 10 名女生跑 800米的成绩.(1)按规定,女生跑 800 米的时间不超过 3'24"就可以得满分.该校九年级学生有 490 人,男生比女生少 70 人.请你根据上面成绩,估计该校女生中有多少人该项测试成绩得满分? (2)假如男生 1 号和男生 10 号被分在同组测试,请分析他俩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测试的过程中能否相遇。

【精选】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精选】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20,(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____;(2)|5-3|表示5与3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x-3|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的点与表示有理数x的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①:若|x-8|=2,则x =________.②:|x+12|+|x-8|的最小值为________.(3)动点P从O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当t=________,A,P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4)动点P,Q分别从O,B两点,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Q点以P点速度的两倍,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当t=________,P,Q之间的距离为4.【答案】(1)﹣12(2)6或10;0(3)1.2或2(4)3.2或1.6【解析】【解答】(1)数轴上B表示的数为8-20=﹣12;(2)①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同,所以由│x-8│=2可得x-8=2或﹣(x-8)=2,解得x=6或10;②因为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所以│x+12│+│x-8│的最小值是0;(3)根据│A点在数轴上的位置-t秒后P点在数轴上的位置│=A、P两点间的距离列式得│8-5t│=2,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同,所以8-5t=2或﹣(8-5t)=2,解得t=1.2或2;(4)根据t秒后Q点在数轴上的位置-t秒后P点在数轴上的位置│=t秒后P,Q的距离列式得│﹣12+10t-5t│=4,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同,所以﹣12+10t-5t=4或﹣(﹣12+10t-5t)=4,解得t=3.2或1.6.【分析】(1)抓住已知条件: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20,且点A表示的数是8,就可求出OB的长,从而可得出点B表示的数。

最新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最新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运动到3秒钟时,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运动速度比之是3∶2(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1)求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2)A、B两点运动到3秒时停止运动,请在数轴上标出此时A、B两点的位置;(3)若A、B两点分别从(2)中标出的位置再次同时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运动的速度不变,运动的方向不限,问:运动到几秒钟时,A、B两点之间相距4个单位长度?【答案】(1)解:设点B的速度为2x个单位长度/秒,则点A的速度为3x个单位长度/秒,根据题意得:3×(2x+3x)=15,解得:x=1,∴3x=3,2x=2,答:动点A的运动速度为3个单位长度/秒,动点B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2)解:3×3=9,2×3=6,∴运动到3秒钟时,点A表示的数为﹣9,点B表示的数为6;(3)解: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A、B两点向数轴正方向运动时,有|3t﹣2t﹣15|=4,解得:t1=11,t2=19;当A、B两点相向而行时,有|15﹣3t﹣2t|=4,解得:t3= 或t4= ,答:经过、、11或19秒,A、B两点之间相距4个单位长度.【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动点A、B的运动速度比之是3∶2,因此设点B的速度为2x个单位长度/秒,则点A的速度为3x个单位长度/秒,根据两点相距15,列方程,求解即可。

(2)根据两点的运动速度,就快求出A、B两点运动到3秒时停止运动,就可得出它们的位置。

(3)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分两种情况:当A、B两点向数轴正方向运动时;当A、B两点相向而行时,分别根据A、B两点之间相距4个单位长度,列方程求出t的值。

2.如图,数轴上 A、B 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 a 和 b,且(a+5)2+|b﹣7|=0.(1)求 a,b;A、B 两点之间的距离.(2)有一动点 P 从点 A 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 1 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到 2019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3)在(2)的条件下,点P在某次运动时恰好到达某一个位置,使点P到点B的距离是点 P 到点 A 的距离的3倍?请直接写出此时点 P所对应的数,并分别写出是第几次运动.【答案】(1)解:∵(a+5)2+|b﹣7|=0,∴a+5=0,b﹣7=0,∴a=﹣5,b=7;∴A、B两点之间的距离=|﹣5|+7=12;(2)解:设向左运动记为负数,向右运动记为正数,依题意得:﹣5﹣1+2﹣3+4﹣5+6﹣7+…+2018﹣2019=﹣5+1009﹣2019=﹣1015.答:点P所对应的数为﹣1015(3)解:设点P对应的有理数的值为x,①当点P在点A的左侧时:PA=﹣5﹣x,PB=7﹣x,依题意得:7﹣x=3(﹣5﹣x),解得:x=﹣11;②当点P在点A和点B之间时:PA=x﹣(﹣5)=x+5,PB=7﹣x,依题意得:7﹣x=3(x+5),解得:x=﹣2;③当点P在点B的右侧时:PA=x﹣(﹣5)=x+5,PB=x﹣7,依题意得:x﹣7=3(x+5),解得:x=﹣11,这与点P在点B的右侧(即 x>7)矛盾,故舍去.综上所述,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11和﹣2.所以﹣11和﹣2分别是点P运动了第11次和第6次到达的位置.【解析】【分析】(1)由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可得a与b的值,相减得两点间的距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下列图表是2017 年某校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九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的10 名男生跑1000 米和 10 名女生跑 800米的成绩.(1)按规定,女生跑 800 米的时间不超过 3'24"就可以得满分.该校九年级学生有 490 人,男生比女生少 70 人.请你根据上面成绩,估计该校女生中有多少人该项测试成绩得满分? (2)假如男生 1 号和男生 10 号被分在同组测试,请分析他俩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测试的过程中能否相遇。

若能,求出发多长时间才能相遇;若不能,说明理由.【答案】(1)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x+70)人,由题意得:x+x+70=490,解得:x=210,则女生x+70=210+70=280(人).故女生得满分人数: (人)(2)解:不能;假设经过x分钟后,1号与10号在1000米跑中能首次相遇,根据题意得:解得又∵∴考生1号与10号不能相遇。

【解析】【分析】(1)通过男生、女生的人数关系列出方程,得出女生的人数;(2)根据题意表达出1号跟10号的速度,两位若相遇,相减的路程为400米,得出的时间为4.8, 但是4.8分钟大于3分钟,所以两位在测试过程中不会相遇。

2.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2,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写出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0?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A点B和点P(点P在原点)同时向右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2、1、1个长度单位/分,问:多少分钟后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解:∵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2,∴AB=6,∵点P到点A. 点B的距离相等,∴P到点A. 点B的距离为3,∴点P对应的数是−1(2)解:存在;设P表示的数为x,①当P在AB左侧,PA+PB=10,−4−x+2−x=10,解得x=−6,②当P在AB右侧时,x−2+x−(−4)=10,解得:x=4(3)解:∵点B和点P的速度分别为1、1个长度单位/分,∴无论运动多少秒,PB始终距离为2,设运动t分钟后P点到点A. 点B的距离相等,|−4+2t|+t=2,解得:t=2【解析】【分析】(1)根据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结合数轴可得答案;(2)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P在AB左侧时,②当P在AB右侧时,然后再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可得无论运动多少秒,PB始终距离为2,且P在B的左侧,因此A也必须在A的左侧,才有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设运动t分钟后P点到点A、点B 的距离相等,表示出AP的长,然后列出方程即可.3.一根长80厘米的弹簧,一端固定,如果另一端挂上物体,那么在正常情况下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可使弹簧增长2厘米。

解一元一次方程提高篇

解一元一次方程提高篇

解一元一次方程(提高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高篇)【要点梳理】要点一、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变形名称具体做法注意事项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分子是一个整体的,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1)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2)不要弄错符号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记住移项要变号)(1)移项要变号(2)不要丢项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bxa=.不要把分子、分母写颠倒要点诠释:(1)解方程时,表中有些变形步骤可能用不到,而且也不一定要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有些步骤可以合并简化.(2) 去括号一般按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方程的特点按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3)当方程中含有小数或分数形式的分母时,一般先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分母变为整数后再去分母,注意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而分母化整的依据是分数的性质,两者不要混淆.要点二、解特殊的一元一次方程1.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此类方程关键要把绝对值化去,使之成为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化去绝对值的依据是绝对值的意义.要点诠释:此类问题一般先把方程化为ax b c+=的形式,分类讨论:(1)当0c <时,无解;(2)当0c =时,原方程化为:0ax b +=;(3)当0c >时,原方程可化为:ax b c +=或ax b c +=-.2.含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此类方程一般先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 =b ,再分三种情况分类讨论:(1) 当a≠0时,b x a=;(2)当a =0,b =0时,x 为任意有理数;(3)当a =0,b≠0时,方程无解. (2) 【典型例题】类型一、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1.解方程:(1)25332xx -=+; (2)15.4320.6x x +=-. 【答案与解析】解:(1)25332xx -=+. 移项,合并得186x =. 系数化为1,得x =48. (2)15.4x+32=-0.6x . 移项,得15.4x+0.6x =-32.合并,得16x=-32.系数化为1,得x=-2.【总结升华】方法规律: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移项:即通过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在等式的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常数项)放在等式的右边.(2)合并:即通过合并将方程化为ax=b(a≠0).(3)系数化为1:即根据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系数a,即得方程的解b=.xa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3x+2=7x+5解:移项得3x+7x=2+5,合并得10x=7,系数化为1得7x=.10【答案】以上的解法是错误的,其错误的原因是在移项时没有变号,也就是说将方程中右边的7x 移到方程左边应变为-7x,方程左边的2移到方程右边应变为-2.正确解法:解:移项得3x-7x =5-2, 合并得-4x =3,系数化为1得34x =-. 类型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2. 解方程:112[(1)](1)223x x x --=- 【答案与解析】解法1:先去小括号得:11122[]22233x x x -+=- 再去中括号得:1112224433x x x -+=- 移项,合并得:5111212x -=- 系数化为1,得:115x = 解法2:两边均乘以2,去中括号得:14(1)(1)23x x x --=- 去小括号,并移项合并得:51166x -=-,解得:115x = 解法3:原方程可化为:112[(1)1(1)](1)223x x x -+--=- 去中括号,得1112(1)(1)(1)2243x x x -+--=- 移项、合并,得51(1)122x --=- 解得115x =【总结升华】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时,一般方法是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逐层去括号,但有时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灵活恰当地去括号,以使计算简便.例如本题的方法3:方程左、右两边都含(x-1),因此将方程左边括号内的一项x 变为(x-1)后,把(x-1)视为一个整体运算. 3.解方程:1111111102222x ⎧⎫⎡⎤⎛⎫----=⎨⎬ ⎪⎢⎥⎝⎭⎣⎦⎩⎭.【答案与解析】解法1:(层层去括号)去小括号111111102242x ⎧⎫⎡⎤----=⎨⎬⎢⎥⎣⎦⎩⎭, 去中括号11111102842x ⎧⎫----=⎨⎬⎩⎭, 去大括号11111016842x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5168x =,系数化为1,得x =30.解法2:(层层去分母)移项,得111111112222x ⎧⎫⎡⎤⎛⎫---=⎨⎬ ⎪⎢⎥⎝⎭⎣⎦⎩⎭, 两边都乘2,得1111112222x ⎡⎤⎛⎫---= ⎪⎢⎥⎝⎭⎣⎦, 移项,得111113222x ⎡⎤⎛⎫--= ⎪⎢⎥⎝⎭⎣⎦,两边都乘2,得1111622x ⎛⎫--= ⎪⎝⎭移项,得111722x ⎛⎫-= ⎪⎝⎭,两边都乘2,得11142x -=, 移项,得1152x =,系数化为1,得x =30. 【总结升华】此题既可以按去括号的思路做,也可以按去分母的思路做.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111116412345x ⎧⎫⎡⎤⎛⎫--+=⎨⎬ ⎪⎢⎥⎝⎭⎣⎦⎩⎭. 【答案】解:方程两边同乘2,得1111642345x ⎡⎤⎛⎫--+=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1162345x ⎡⎤⎛⎫--=- ⎪⎢⎥⎝⎭⎣⎦, 两边同乘以3,得1116645x ⎛⎫--=-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1045x ⎛⎫-= ⎪⎝⎭, 两边同乘以4,得1105x -=, 移项,得115x =,系数化为1,得x =5.类型三、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4.解方程:4 1.550.8 1.20.50.20.1x x x----= 【思路点拨】先将方程中的小数化成整数,再去分母,这样可避免小数运算带来的失误. 【答案与解析】解法1:将分母化为整数得:40155081210521x x x ----= 约分,得:8x-3-25x+4=12-10x 移项,合并得:117x =-. 解法2:方程两边同乘以1,去分母得: 8x-3-25x+4=12-10x移项,合并得:117x =-. 【总结升华】解此题一般是先将分母变为整数,再去分母,如解法1;但有时直接去分母更简便一些,如解法2. 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0.40.90.30.210.50.3y y++-=. 【答案】解:原方程可化为4932153y y ++-=. 去分母,得3(4y+9)-5(3+2y)=15. 去括号,得12y+27-15-10y =15.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y =3. 系数化为1,得32y =. 类型四、解含绝对值的方程 5.解方程:3|2x|-2=0【思路点拨】将绝对值里面的式子看作整体,先求出整体的值,再求x 的值. 【答案与解析】解:原方程可化为:223x = 当x ≥0时,得223x =,解得:13x =, 当x <0时,得223x -=,解得:13x =-,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 =13或x =13-. 【总结升华】此类问题一般先把方程化为ax b c +=的形式,再根据(ax b +)的正负分类讨论,注意不要漏解. 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x-2|-1=0. 【答案】解:原方程可化为:|x-2|=1,当x-2≥0,即x≥2时,原方程可化为x-2=1,解得x =3;当x-2<0,即x <2时,原方程变形为-(x-2)=1,解得x =1. K]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 =3或x =1.类型五、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 6. 解关于x 的方程:1mx nx -= 【答案与解析】解:原方程可化为:()1m n x -=当0m n -≠,即m n ≠时,方程有唯一解为:1x m n =-; 当0m n -=,即m n =时,方程无解.【总结升华】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时,先化为最简形式ax b =,再根据x 系数a 是否为零进行分类讨论. 举一反三:【变式】若关于x 的方程(k-4)x =6有正整数解,求自然数k 的值. 【答案】解:∵原方程有解,∴40k -≠原方程的解为:64x k =-为正整数,∴4k -应为6的正约数,即4k -可为:1,2,3,6∴k 为:5,6,7,10答:自然数k 的值为:5,6,7,10.巩固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x 的方程3x+5=0与3x+3k =1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 ).A .-2B .43C .2D .4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7x =4x-3移项得7x-4x =-3B .由213132x x --=+去分母得2(2x-1)=1+3(x-3)C .由2(2x-1)-3(x-3)=1去括号得4x-2-3x-9=4D .由2(x-1)=x+7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53.将方程211123x x ---=去分母得到方程6x-3-2x-2=6,其错误的原因是( )A .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找错B .去分母时,漏乘了分母为1的项C .去分母时,分子部分的多项式未添括号,造成符号错误D .去分母时,分子未乘相应的数4.解方程4530754x ⎛⎫-= ⎪⎝⎭,较简便的是( ). A .先去分母 B .先去括号 C .先两边都除以45 D .先两边都乘以455.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11222y y -=+■,怎么办呢?小明想了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53y =,于是小明很快补上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完成了作业.同学们,你们能补出这个常数吗?它应是( ).A .1B .2C .3D .46. (山东日照)某道路一侧原有路灯106盏,相邻两盏灯的距离为36米,现计划全部更换为新型的节能灯,且相邻两盏灯的距离变为70米,则需更换的新型节能灯有( )A .54盏B .55盏C .56盏D .57盏7. “△”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其意义是2a b a b ∆=-,若(13)2x ∆∆=,则x 等于 ( )。

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数轴上,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且满足;(1)求,的值;(2)若点以每秒个单位,点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同时出发向右运动,多长时间后,两点相距个单位长度?(3)已知从向右出发,速度为每秒一个单位长度,同时从向右出发,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设的中点为,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其值;否则说明理由.【答案】(1)解:∵|a+6|+(b﹣12)2=0,∴a+6=0,b﹣12=0,∴a=﹣6,b=12(2)解:设x秒后A,B两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根据题意得:|(2x+12)﹣(3x﹣6)|=2,解得:x1=16,x2=20.答:16秒或20秒后A,B两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3)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M对应的数为t﹣6,点N对应的数为2t+12.∵NO的中点为P,∴PO= NO=t+6,AM=t﹣6﹣(﹣6)=t,∴PO﹣AM=t+6﹣t=6,∴PO﹣AM为定值6.【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求出a、b的值即可;(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含绝对值方程的解;(3)根据题意得到点M对应的数为t﹣6,点N对应的数为2t+12,再由NO的中点为P,得到PO、AM的代数式,得到PO﹣AM的值.2.下列图表是2017 年某校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九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的10 名男生跑1000 米和 10 名女生跑 800米的成绩.(1)按规定,女生跑 800 米的时间不超过 3'24"就可以得满分.该校九年级学生有 490 人,男生比女生少 70 人.请你根据上面成绩,估计该校女生中有多少人该项测试成绩得满分? (2)假如男生 1 号和男生 10 号被分在同组测试,请分析他俩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测试的过程中能否相遇。

若能,求出发多长时间才能相遇;若不能,说明理由.【答案】(1)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x+70)人,由题意得:x+x+70=490,解得:x=210,则女生x+70=210+70=280(人).故女生得满分人数: (人)(2)解:不能;假设经过x分钟后,1号与10号在1000米跑中能首次相遇,根据题意得:解得又∵∴考生1号与10号不能相遇。

七年级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提高篇附答案

七年级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提高篇附答案
4一队学生去军事训练走到半路队长有事要从队头通知到队尾通讯员以18米分的速度从队头至队尾又返回已知队伍的行进速度为14米分
七年级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提高篇附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提高篇
1、某班做一次行军训练,限定在3.5小时内完成,其间休息21分钟,去时速度为每小时5公里,回来时速度为每小时4公里,问学生最远走多少公里?
12.甲、乙两人由A地出发去B地.甲骑自行车以6米/秒的速度先行,10分钟后,乙骑摩托车以15米/秒的速度追赶.设乙行驶的时间为t秒,乙出发后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为S米.
(1)当t为何值时乙追上甲?
(2)求S的值(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当t为何值时,S为900米?
13、水资源透支现象令人担忧,节约用水迫在眉睫.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重庆市政府和环保组织进行了调查,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1)据环保组织调查统计,全市至少有
个水龙头、
个抽水马桶漏水.若一万个漏水的水龙头一个月能漏掉a立方米水;一万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漏掉b立方米水,则全市一个月仅这两项所造成的水流失量是多少?
(2)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市政府将制定居民用水标准:规定每个三口之家每月的标准用水量,超过标准部分加价收费.若不超标部分的水价为每立方米3.5元;超标部分为每立方米4.2元.某家庭某月用水12立方米,交水费44.8元,请你通过列方程求出我市规定的三口之家每月的标准用水量为多少立方米.
张老师每月收入是相同的,且1999年第四季度交纳个人所得税99元,问张老师每月收入是多少元?
10、.小张在水中逆流游泳,于A处所带水壶丢失。8分钟后发觉水壶丢失,此时壶正顺流而下,立即追赶,在A处下游320米处将水壶追到,求水流的速度
11、.摄制组从A市到B市有一天的路程,计划上午比下午多走100千米到C市吃午饭.由于堵车,中午才赶到一个小镇,只行驶了原计划的三分之一,过了小镇,汽车赶了400千米,傍晚才停下来休息.司机说,再走从C市到这里路程的二分之一就到达目的地了.问A、B两市相距多少千米?

(word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综合提高题(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综合提高题(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综合提高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综合提高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综合提高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解一元一次方程》综合提高训练姓名1.已知x= 一1是关于x 的方程7x 3一3x 2+kx+5=0的解,则k 3+2k 2-11k —85= .2.方程0)104(21)25(32)5020(61=+-+++x x x 的解为 ; 解方程0333)321(212121=-⎭⎬⎫⎩⎨⎧-⎥⎦⎤⎢⎣⎡--x ,得x= .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a(x 一1)=(5一a)x+3b 有无数多个解,那么a = ,b = 。

4.和方程x 一3=3x+4不同解的方程是( ).A .7。

9x —4=5.9x —11B .0231=++x C .(a 2+1)(x 一3)=(3x+4)(a 2+1) D .(7x 一4)(x —1)=(5x 一11)(x 一1)5.已知a 是任意有理数,在下面各题中(1)方程ax=0的解是x=1 (2)方程ax =a 的解是x =1(3)方程ax=1的解是x =a1 (4)方程a x a =的解是x =±1 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 .0B .1C . 2D .3 解:a=0时,(3)无解6.方程231)153(123661-=⎥⎦⎤⎢⎣⎡+--x x x 的解是( ) A .1415 B .1415- C .1445 D .1445- 7.已知关于x 的一次方程(3a+8b )x+7=0无解,则ab=( ) .A .正数B .非正数C .负数D .非负数8.解关于x 的方程:(1)ax-1=bx(2). 4x+b=ax-8(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高篇)【要点梳理】要点一、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变形名称 具体做法注意事项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1)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分子是一个整体的,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1)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2)不要弄错符号移 项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记住移项要变号)(1)移项要变号(2)不要丢项合并同类项 把方程化成ax =b (a≠0)的形式 字母及其指数不变 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得到方程的解b x a=.不要把分子、分母写颠倒要点诠释:(1)解方程时,表中有些变形步骤可能用不到,而且也不一定要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有些步骤可以合并简化.(2) 去括号一般按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方程的特点按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 (3)当方程中含有小数或分数形式的分母时,一般先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分母变为整数后再去分母,注意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而分母化整的依据是分数的性质,两者不要混淆.要点二、解特殊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此类方程关键要把绝对值化去,使之成为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化去绝对值的依据是绝对值的意义.要点诠释:此类问题一般先把方程化为ax b c +=的形式,分类讨论:(1)当0c <时,无解;(2)当0c =时,原方程化为:0ax b +=;(3)当0c >时,原方程可化为:ax b c +=或ax b c +=-.2.含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此类方程一般先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 =b ,再分三种情况分类讨论: (1) 当a≠0时,b x a=;(2)当a =0,b =0时,x 为任意有理数;(3)当a =0,b≠0时,方程无解.(2)【典型例题】类型一、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1.解方程:(1)25332xx-=+;(2)15.4320.6x x+=-.【答案与解析】解:(1)253 32xx-=+.移项,合并得18 6x=.系数化为1,得x=48.(2)15.4x+32=-0.6x.移项,得15.4x+0.6x=-32.合并,得16x=-32.系数化为1,得x=-2.【总结升华】方法规律: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移项:即通过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在等式的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常数项)放在等式的右边.(2)合并:即通过合并将方程化为ax=b(a≠0).(3)系数化为1:即根据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系数a,即得方程的解bxa =.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3x+2=7x+5解:移项得3x+7x=2+5,合并得10x=7,系数化为1得710x=.【答案】以上的解法是错误的,其错误的原因是在移项时没有变号,也就是说将方程中右边的7x移到方程左边应变为-7x,方程左边的2移到方程右边应变为-2.正确解法:解:移项得3x-7x=5-2,合并得-4x=3,系数化为1得34x=-.类型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2. 解方程:112 [(1)](1) 223x x x--=-【答案与解析】解法1:先去小括号得:11122[]22233x x x-+=-再去中括号得:1112224433x x x-+=-移项,合并得:5111212x-=-系数化为1,得:115x=解法2:两边均乘以2,去中括号得:14(1)(1)23x x x--=-去小括号,并移项合并得:51166x-=-,解得:115x=解法3:原方程可化为:112 [(1)1(1)](1) 223x x x-+--=-去中括号,得1112 (1)(1)(1) 2243x x x-+--=-移项、合并,得51(1)122x--=-解得115 x=【总结升华】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时,一般方法是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逐层去括号,但有时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灵活恰当地去括号,以使计算简便.例如本题的方法3:方程左、右两边都含(x-1),因此将方程左边括号内的一项x变为(x-1)后,把(x-1)视为一个整体运算.3.解方程:111111110 2222x⎧⎫⎡⎤⎛⎫----=⎨⎬⎪⎢⎥⎝⎭⎣⎦⎩⎭.【答案与解析】解法1:(层层去括号)去小括号11111110 2242x⎧⎫⎡⎤----=⎨⎬⎢⎥⎣⎦⎩⎭,去中括号1111110 2842x⎧⎫----=⎨⎬⎩⎭,去大括号111110 16842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5168x=,系数化为1,得x=30.解法2:(层层去分母)移项,得11111111 2222x⎧⎫⎡⎤⎛⎫---=⎨⎬⎪⎢⎥⎝⎭⎣⎦⎩⎭,两边都乘2,得1111112 222x⎡⎤⎛⎫---=⎪⎢⎥⎝⎭⎣⎦,移项,得111113 222x⎡⎤⎛⎫--=⎪⎢⎥⎝⎭⎣⎦,两边都乘2,得11116 22x⎛⎫--= ⎪⎝⎭移项,得111722x⎛⎫-=⎪⎝⎭,两边都乘2,得11142x-=,移项,得1152x=,系数化为1,得x=30.【总结升华】此题既可以按去括号的思路做,也可以按去分母的思路做.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11111641 2345x⎧⎫⎡⎤⎛⎫--+=⎨⎬⎪⎢⎥⎝⎭⎣⎦⎩⎭.【答案】解:方程两边同乘2,得1111642 345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1162 345x⎡⎤⎛⎫--=-⎪⎢⎥⎝⎭⎣⎦,两边同乘以3,得11166 45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10 45x⎛⎫-=⎪⎝⎭,两边同乘以4,得110 5x-=,移项,得115x=,系数化为1,得x=5.类型三、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4.解方程:4 1.550.8 1.2 0.50.20.1 x x x----=【思路点拨】先将方程中的小数化成整数,再去分母,这样可避免小数运算带来的失误.【答案与解析】解法1:将分母化为整数得:40155081210 521x x x----=约分,得:8x-3-25x+4=12-10x移项,合并得:117x=-.解法2:方程两边同乘以1,去分母得:8x-3-25x+4=12-10x移项,合并得:117x=-.【总结升华】解此题一般是先将分母变为整数,再去分母,如解法1;但有时直接去分母更简便一些,如解法2.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0.40.90.30.210.50.3y y++-=.【答案】解:原方程可化为4932153y y++-=. 去分母,得3(4y+9)-5(3+2y)=15.去括号,得12y+27-15-10y =15.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y =3.系数化为1,得32y =. 类型四、解含绝对值的方程5.解方程:3|2x|-2=0【思路点拨】将绝对值里面的式子看作整体,先求出整体的值,再求x 的值. 【答案与解析】解:原方程可化为:223x = 当x ≥0时,得223x =,解得:13x =, 当x <0时,得223x -=,解得:13x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 =13或x =13-.【总结升华】此类问题一般先把方程化为ax b c +=的形式,再根据(ax b +)的正负分类讨论,注意不要漏解.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x-2|-1=0. 【答案】解:原方程可化为:|x-2|=1,当x-2≥0,即x≥2时,原方程可化为x-2=1,解得x =3; 当x-2<0,即x <2时,原方程变形为-(x-2)=1,解得x =1. K]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 =3或x =1.类型五、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6. 解关于x 的方程:1mx nx -= 【答案与解析】解:原方程可化为:()1m n x -=当0m n -≠,即m n ≠时,方程有唯一解为:1x m n=-; 当0m n -=,即m n =时,方程无解.【总结升华】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时,先化为最简形式ax b =,再根据x 系数a 是否为零进行分类讨论.举一反三:【变式】若关于x 的方程(k-4)x =6有正整数解,求自然数k 的值. 【答案】解:∵原方程有解,∴ 40k -≠ 原方程的解为:64x k =-为正整数,∴4k -应为6的正约数,即4k -可为:1,2,3,6 ∴k 为:5,6,7,10答:自然数k 的值为:5,6,7,10.巩固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x 的方程3x+5=0与3x+3k =1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 ). A .-2 B .43 C .2 D .4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7x =4x-3移项得7x-4x =-3B .由213132x x --=+去分母得2(2x-1)=1+3(x-3) C .由2(2x-1)-3(x-3)=1去括号得4x-2-3x-9=4D .由2(x-1)=x+7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5 3.将方程211123x x ---=去分母得到方程6x-3-2x-2=6,其错误的原因是( ) A .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找错B .去分母时,漏乘了分母为1的项C .去分母时,分子部分的多项式未添括号,造成符号错误D .去分母时,分子未乘相应的数 4.解方程4530754x ⎛⎫-= ⎪⎝⎭,较简便的是( ). A .先去分母 B .先去括号 C .先两边都除以45 D .先两边都乘以455.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11222y y -=+■,怎么办呢?小明想了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53y =,于是小明很快补上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完成了作业.同学们,你们能补出这个常数吗?它应是( ).A .1B .2C .3D .46. (山东日照)某道路一侧原有路灯106盏,相邻两盏灯的距离为36米,现计划全部更换为新型的节能灯,且相邻两盏灯的距离变为70米,则需更换的新型节能灯有( ) A .54盏 B .55盏 C .56盏 D .57盏7. “△”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其意义是2a b a b ∆=-,若(13)2x ∆∆=,则x 等于 ( )。

A .1 B .12 C .32D .28.关于x 的方程(38)70m n x ++=无解,则mn 是 ( ) A .正数 B .非正数 C .负数 D .非负数二、填空题9.(福建泉州)已知方程||x 2=,那么方程的解是 .10. 当x= _____ 时,x -31x+的值等于2. 11.已知关于x 的方程的3322x a x -=+解是4,则2()2a a --=________.12.若关于x 的方程ax+3=4x+1的解为正整数,则整数a 的值是 .13.已知关于x 的方程32()mx x m +=-的解满足230x --=,则m 的值是____________.14.a 、b 、c 、d 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 b ad bc c d =-,那么当241815x =-时,则x =______.三、解答题15.解下列方程: (1) 521042345102y y y --+-=-+. (2) 111233234324x x x x ⎧⎫⎡⎤⎛⎫----=+⎨⎬ ⎪⎢⎥⎝⎭⎣⎦⎩⎭. (3)0.150.1330200.30.110.07300.2x x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