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

合集下载

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

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

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然而,单一药物可能无法有效地控制血压,因此联合用药方案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策略。

本文将介绍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的优势、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以及注意事项。

优势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强的降压效果。

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作用于不同的机制和途径,联合使用可以同时干预多个血压调节环节,从而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此外,联合用药方案也可以减轻单一药物的副作用,因为联合使用可以使用较低剂量的每种药物,降低了副作用的风险。

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ACE抑制剂/ARB与钙通道阻滞剂这是一种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

ACE抑制剂和ARB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或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来降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通道来放松血管,降低血压。

这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因此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提供更强的降压效果。

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来降低血压,而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来减慢心率和心脏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联合使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以同时减少血容量和心脏负荷,提供更强的降压效果。

利尿剂与酮利尿剂这是一种强力降压的联合用药方案。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来降低血压,而酮利尿剂通过阻断肾小管钠排泄来增加尿液中的钠含量,进一步减少血压。

联合使用这两种利尿剂可以产生强力的利尿效果,从而迅速有效地降低血压。

注意事项在使用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医生的指导:只有医生才能确定正确的联合用药方案。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来服药,并及时告知医生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2. 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可能对药物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联合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3. 副作用:降压药物在联合使用时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患者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高血压联合用药指南

高血压联合用药指南

联合用药推荐组合
下图显示,在联合用药方面,新指南推荐5种联合用药方案为首选组合:噻嗪类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联合钙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不推荐联合使用ACEI类药物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联合用药推荐组合
图注:虽然临床上与有时会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用于改善永久性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但一般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只可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联合使用。

推荐治疗方案小结
治疗策略与推荐用药
抗高血压临床试验中主要药物组合
下表数据显示,除了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钙拮抗剂(从未系统应用于临床进展试验),所有联合用药都在至少一个对照试验中被验证有效。

对比不同组合的试验,每一种联合用药或多或少都在患者人群中得到应用,且疗效没有显著差异。

不过,有两项试验例外,这两项试验中大部分患者接受“ACEI+利尿药”或“钙拮抗剂+ACEI”联合治疗,结果发现,这两种联合用药在减少心血管事件方面均优于“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联合疗法。

毋庸置疑的是,其他几项研究中,“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组合疗效不劣于其他联合疗法,并有三项研究证实该组合疗效优于安慰剂组。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易感人群中,“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组合引起的新发糖尿病病例多于其他组合。

抗高血压临床试验中主要药物组合
表注:ACE-I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BB=beta受体阻滞剂;CA=钙拮抗剂;CHD=;CV=心血管;D=利尿的;ISH=单纯收缩期高血压;LVH=左心室肥大;NS=无显著性;RA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其中5种被推荐,3种不常规推荐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其中5种被推荐,3种不常规推荐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其中5种被推荐,3种不常规推荐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楚雄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联合应用降压药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使用。

哪些人群需要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通常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或者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人群需要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如果血压高于140/90mmHg也可考虑小剂量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如不能达标,可能需要3种甚至4种以上的降压药联用。

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用,其作用机制应该有互补性,同时具有相加的降压作用,并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以下五种用药方案是国内各指南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其优点介绍如下:1、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这种联合的优点是具有协同作用,同时,ACEI或ARB可致血钾轻微升高,而氢氯噻嗪可致血钾降低,两者联用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

2、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CCB具有直接扩张动脉,而ACEI或ARB既可扩张动脉,也可扩张静脉,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长期应用CCB可能有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ACEI或ARB可抵消这种不良反应,另外,ACEI或ARB 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可减轻CCB导致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3、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CCB有增加心率的作用,恰好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减慢心率的作用。

另外,CCB的外周扩张血管也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外周缩血管作用。

4、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可减轻CCB可能导致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

5、三种降压药联用以这种方案最为常见,即是: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如还不能达标,可在原药基础上增加剂量,或者联用第四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或中枢降压药(如可乐定)。

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

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

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1. 引言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有效控制高血压,多种药物方案被提出。

其中,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的相关信息。

2. 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概述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是指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药物来控制高血压。

这三种药物通常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治疗靶点,通过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3. 三种常用的药物类型3.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

常用的ACEI药物包括卡托普利(Captopril)和依那普利(Enalapril)等。

副作用包括咳嗽、低血压等。

3.2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血管收缩,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用的CCB药物包括氨氯地平(Amlodipine)和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

副作用包括心动过速、水肿等。

3.3 利尿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减少体液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和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副作用包括电解质紊乱、尿频等。

4. 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的选择选择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ACEI/CCB/利尿剂•ACEI/ARB/利尿剂•CCB/ARB/利尿剂其中,ACEI与CCB的联合可发挥血管收缩和舒张的双重作用,一般适用于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

ACEI与ARB的结合可以提供更强的抗血管紧张素效果,适用于具有高血压肾病和左室肥厚等并发症的患者。

CCB与ARB的结合可提供更强的血管扩张作用,适用于有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患者。

5. 三联用药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高血压三联用药方案通常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

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

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是管理高血压的重要策略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降压药物分类及其联合用药方案。

降压药物分类降压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和袢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降低血压。

2. β受体阻滞剂:阻断β受体,减少心率和心排血量,从而降低血压。

3. 钙通道阻滞剂:阻断钙通道,降低血管紧张度,使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5.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降低血压。

联合用药方案联合用药方案是指将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有以下几种:1.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可以降低血容量,减轻心脏负担;-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 联合使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降低血压,效果明显。

2. 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 利尿剂减少血浆容量,钙通道阻滞剂降低血管紧张度,两者协同作用可以迅速降低血压。

3. 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 钙通道阻滞剂降低外周血管阻力,ACEI/ARB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达到降压效果。

4. β受体阻滞剂+ACEI/ARB:-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和心排血量,ACEI/ARB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降低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联合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同时,联合用药也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风险,患者在使用联合用药方案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和药物副作用,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用某些药物。

结论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策略之一。

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

高血压三联药物方案

高血压三联药物方案

高血压三联药物方案简介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口的健康。

高血压病的主要特点是长期血压偏高,容易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有很多,其中三联药物方案是目前常用的一种。

高血压三联药物方案的原理高血压三联药物方案是通过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以不同的机制作用于体内,以达到控制和降低高血压的目的。

常见的三联药物方案包括以下几种药物的联合使用:1.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成血管收缩剂,从而使血管放松,增加血管的通透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常用的ACEI有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Enalapril)等。

2.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够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达到降压的效果。

常用的ARB 药物有氯沙坦(Losartan)、缬沙坦(Valsartan)等。

B(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能够阻断钙离子的进入细胞,减少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

常用的CCB药物有硝苯地平(Nifedipine)、氨氯地平(Amlodipine)等。

高血压三联药物方案的优势与单一降压药物相比,高血压三联药物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降低副作用:相比较单一药物,三联药物的剂量可以降低,从而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

例如,通过联合使用ACEI和ARB,可以减少角质酸代谢异常和咳嗽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2.协同作用:三联药物方案中的不同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体内,相互协同,增强降压效果。

例如,ACEI和ARB通过相同机制作用于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增强了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效果。

3.适应症广泛:高血压三联药物方案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

因此,三联药物方案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注意事项使用高血压三联药物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降压药的联合用药方案

降压药的联合用药方案

降压药的联合用药方案首先,对于一般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常规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ARB、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压,有着良好的降压效果。

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进行联合用药,比如钙通道阻滞剂和ACEI、ARB的联合用药方案。

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增强降压效果,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其次,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即单一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需要考虑采用多种降压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

这些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原因导致的高血压,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降低血压。

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进行联合用药,比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的联合用药方案。

这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地降低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对于伴有其他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联合用药方案。

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他疾病的治疗需求,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既能降低血压又能改善其他疾病的药物进行联合用药,比如ACEI或ARB、钙通道阻滞剂的联合用药方案。

这样可以兼顾多种疾病的治疗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降压药的联合用药方案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策略之一。

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疾病的治疗需求,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对降压药的联合用药方案有所帮助,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高血压联合用药8种方案

高血压联合用药8种方案

高血压联合用药8种方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控制高血压,许多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就是高血压联合用药。

下面我们将介绍8种常见的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希望对患者们有所帮助。

第一种方案是钙通道阻滞剂与ACEI/ARB的联合用药。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而ACEI/ARB则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少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第二种方案是β受体阻滞剂与ACEI/ARB的联合用药。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脏的耗氧量,而ACEI/ARB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或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降低血压。

第三种方案是利尿剂与ACEI/ARB的联合用药。

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液潴留,而ACEI/ARB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减少血管紧张素的作用,降低血压。

第四种方案是钙通道阻滞剂与利尿剂的联合用药。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而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液潴留,从而协同降低血压。

第五种方案是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的联合用药。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脏的耗氧量,而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液潴留,协同降低血压。

第六种方案是ACEI/ARB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联合用药。

ACEI/ARB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少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醛固酮的作用,降低血压。

第七种方案是ACEI/ARB与中度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联合用药。

这种联合用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减少血管紧张素的作用,降低血压。

第八种方案是ACEI/ARB与直接血管舒张剂的联合用药。

这种联合用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总的来说,高血压联合用药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联合用药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联合用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患者在服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及时就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AB/CD(AS)治疗方案
高血压AB/CD(AS)治疗方案
参照英美国家高血压成人防治指南和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用药指导意见,并结合国内知名专家经验,针对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群,推出不同层次的AB/CD(AS)高血压治疗方案。

1、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的AB/CD规则
<55岁≥ 55岁
第1步用 A(或B) C或D
第2步用 A(或B) + C 或D
第3步用 A(或B) + C + D
第4步加α-阻滞剂或螺内酯或其它利尿剂
A、B、C、D的含义:
A:ACEI 或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

ARB类推荐药物: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ACEI类推荐药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
B:β-阻滞剂。

推荐:卡维地洛、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
C:钙通道阻滞剂。

推荐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群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
维拉帕米(本品不能与β-阻滞剂合用,因都抑制心肌收缩)
D:利尿剂(噻嗪类或噻嗪样),推荐吲达帕胺、氢氯噻嗪。

呋噻米、螺内酯(保钾利尿药不宜与ACEI合用)。

AS:A--指阿司匹林;S—指他汀类调脂药。

注意:涉及B(β-受体阻滞剂)和D(利尿剂)的联合治疗比其它的联合治疗可致更多新发糖尿病。

α-阻滞剂:特拉唑嗪、哌唑嗪、多沙唑嗪。

2、具体用药方案:
2-1、基层患者(低收入患者),每月费用约需10元钱。

<55岁≥ 55岁
第1步用卡托普利尼群地平或吲达帕胺
第2步用卡托普利 + 尼群地平或氢氯噻嗪
第3步用卡托普利 + 尼群地平+氢氯噻嗪
第4步加α-阻滞剂或螺内酯或其它利尿剂
2-2、普通患者(中等收入患者),每月费用约需50--100元钱。

<55岁≥ 55岁
第1步用依那普利(或厄贝沙坦) 硝苯地平缓释片或吲达帕胺
第2步用依那普利或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或吲达帕胺
第3步用依那普利或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吲达帕胺
第4步加α-阻滞剂或螺内酯或其它利尿剂
2-3、中产阶层患者,每月费用约需100--200元钱。

<55岁≥ 55岁
第1步用替米沙坦或缬沙坦或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或吲达帕胺
第2步用替米沙坦或缬沙坦或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或吲达帕胺
第3步用替米沙坦或缬沙坦或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吲达帕胺
第4步加α-阻滞剂或螺内酯或其它利尿剂
3、AB/CD系统规则说明:
1)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须用一种以上药物控制血压。

临床试验清楚显示AB/CD治疗规则系统使血压控制好于现在临床实践中的其它治疗方案。

2) AB/CD规则系统的理论基础是: 高血压可概括的分为“高肾素” 或“低肾素”二类。

小于55岁的人一般有较高的肾素浓度,因而开始治疗选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两类降压药中之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或β阻滞剂(B)). 一般来说A 或B类药作为最初的降压药治疗比C或D类药更有效。

3)对于年龄≥ 55岁的人一般肾素浓度较低,C或D类药是更有效的一线药。

在大多数严重或有并发症的高血压, 逐步加药至血压被控制。

如果血压明显下降到理想水平之下,以后治疗可减少剂量。

4)如果须要两种药, 合理的联合是 (A或B)+ (C或D), 其后如果血压仍不能充分控制,则建议(A或B)+ C+ D. 当固定剂量的联合达到要求的治疗计划, 则可减少用药的剂量. 如果高血压仍对治疗抵抗,则A+B+ C+D或加一种α阻滞剂或小剂量的螺内酯, 可能有效。

5)在AB/CD规则系统中, B在括弧里, 是强调这样的事实: 最近一些试验结果已报告,病人用B 或D药物治疗比用A或C药物治疗,会使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 我们建议当应用B、D时要小心,尤其是当B和D联合应用于有高危发生糖尿病的患者时---例如, 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 糖耐量减退,代谢综合征的表现的人。

4、药物剂量:理想的降压药是一天一次给药,24小时有效且血压维持平稳,应至少观察4个星期视其完全的药物效应. 药物剂量应根据药品说明由低剂量逐渐向上调整。

5、高血压患者的其它药物(AS):
5-1、一级预防:
5-1-1. 阿斯匹林: 如果患者≥45岁,血压控制150/90mmHg以下, 并且靶器官损害,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10年危险≥20%, 每天用75--150mg。

5-1-2. 他汀类: 如果患者预期年龄达到至少80岁, 心血管疾病10年危险≥20% 应用充分剂量到目标。

5-1-3. 维生素: 末显示益处,勿处方。

5-2二级预防:
5-2-1. 阿斯匹林: 除非有禁忌症, 所有患者均应使用。

5-2-2. 他汀类: 如果患者年龄预期达到至少80岁, 而总胆固醇(TC)≥3.5mmol/L者。

5-2-3. 维生素: 末显示益处,勿处方。

6、提要:
6-1. 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临界高血压患者或高正常血压者均应改进生活方式。

6-2. 如果收缩压持续≥160mmHg, 或舒张压持续≥100mmHg, 均应开始药物治疗。

6-3. 如果持续的收缩压为140-159mmHg, 或持续的舒张压为90-99mmHg, 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靶器官损害存在, 或者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20%, 考虑开始药物治疗。

6-4. 非糖尿病患者: 理想的血压治疗目标是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85mmHg.。

最小的可接受的控制水平(审计标准)建议为150/90mmHg。

6-5. 糖尿病患者: 如果收缩压持续140mmHg, 或舒张压持续≥90mmHg, 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6-6. 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理想的血压目标是收缩压130mmHg, 舒张压80mmHg。

6-7.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须要至少两种降压药以达到目标值。

6-8. 低剂量的阿斯匹林,(75-150mg/日)建议用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以及年龄大于50岁、其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20%,其血压控制达标者的一级预防。

6-9. 对所有高血压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论其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基础浓度如何,均建议用他汀类药。

他汀类也建议用于高血压患者其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20%者的一级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