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18至19世纪建筑历史.

合集下载

工业革命 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

工业革命 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

*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 1、时代背景2、主要理论与流派3、主要理论家与建筑师霍华德(1850~1928)古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 4、主要建筑雄师凯旋门、伦敦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1、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新材料和新技术初期生铁结构钢铁框架结构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

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

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

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

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正是应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

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新材料和新技术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束,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毕。

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

“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

在整座建筑中,只用了铁、木、玻璃三种材料,随着铸铁业的兴起,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桑德兰桥,全长达236英尺(72米)。

世界近现代建筑风格

世界近现代建筑风格

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英国国会大厦与大本钟 国会大厦的大厅
浪漫主义建筑
3.折衷主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创作思 潮。为了弥补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局限性, 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由组合各种 样式,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权衡的推敲,沉 醉于“纯形式”的美。也称为集仿主义。 如:巴黎歌剧院、圣心教堂、美国1893年芝加哥 的哥伦比亚博览会。
法国巴黎万神庙
法国巴黎凯旋门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
德国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表现 分为两个阶段:
①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追求异国情 调。 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②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 如:英国国会大厦。
巴黎歌剧院 立面是晚期巴洛克风格,加上洛可可的装饰。
巴黎圣心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
圣吉尔斯教堂
(二)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师成为新建筑 思潮的促进者。出现初期功能主义。
初期功能主义代表作品: 巴黎国立图书馆、水晶宫、埃菲尔铁塔、机械馆
三种新结构方法,材料成为推动现代建筑的动力。
水晶宫
水晶宫
1936年11月30日晚毁于火灾
水晶宫特点:
①新材料的大胆应用、②造价和时间的节省、③新奇简洁的造型,这些特点 后来都变成了现代建筑的核心。
2.埃菲尔铁塔——现代建筑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的一个宣言。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艾菲尔铁塔,创 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的新纪录。由工程 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采用高架铁结构,突破了古 代建筑高度;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新结 构和新设备体现了工业化初期大工业生产的强大 威力。

18-19世纪欧洲建筑和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复习提要)

18-19世纪欧洲建筑和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复习提要)

新艺术运动
• 反机械革命,反维多利亚风格,热衷传统 反机械革命,反维多利亚风格, 工艺,效仿自然, 工艺,效仿自然,追求自然形态与个性化 表现的国际化设计运动。 表现的国际化设计运动。
新的建筑流派 新的建筑流派
• 古典复兴: 古典复兴:
– 内部框架结构,外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古典 内部框架结构,外部不同时代、 建筑风格混用。 建筑风格混用。
欧美各国18- 世纪的建筑 欧美各国 -19世纪的建筑
复古思潮为建筑风格提供了古典复兴、 复古思潮为建筑风格提供了古典复兴、 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形态。 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形态。
一、古典复兴
采用古希腊和古主义又称哥特复兴,主要表现为 回避现实、憎恨城市、向往田园、 回避现实、憎恨城市、向往田园、提倡道 崇尚传统。 德、崇尚传统。建筑表现为哥特复兴并带 有异国情调,影响范围较小。 有异国情调,影响范围较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世纪末- 世纪初 世纪末 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促使探索 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的新建筑形式。 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的新建筑形式。 出现了新的建筑流派, 出现了新的建筑流派,产生了高层和超 高层建筑,涌现出了现代派建筑大师。 高层建筑,涌现出了现代派建筑大师。 技术和材料基础: 技术和材料基础: 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应用 新的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陆续出现 各种大跨度建筑和壳体结构相继产生 新型建材不断投入使用 建筑设备快速发展 施工技术提高、 施工技术提高、进度加快 代表作: 代表作:纽约帝国大厦
• 表 现 派:
– 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主观感受和思想情绪 用奇特、 – 代表作: 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代表作:
• 未 来 派:

【外国建筑史】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外国建筑史】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考点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启蒙运动)第二节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水晶宫,英国哥特复兴)第三节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生铁,混凝土)第四节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未出考点现)名词解释折衷主义水晶宫英国哥特复兴:启蒙运动填空题生铁技术产生于什么年代,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于什么中下叶巴黎歌剧院建造时间陆吉耶长老是什么时期的建筑理论家考点背诵名词解释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

19世纪中叶以法国为典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19世纪的巴黎美术血学院是传播折衷主义的中心,20世纪前后由于“新建筑”运动而逐渐衰落。

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上样式上的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1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成各种样式,所以也称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建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它语言混杂,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常沉醉于对“纯形式”美的追求。

但是它在总体形态上并没有摆脱复古主义的范畴,因此在建筑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任然没有得到解决。

代表为巴黎歌剧院,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巴黎的圣心教堂。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思潮,在建筑上得到一定的反应。

产生的原因既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和大工业的生产情绪,又夹杂有消极的虚无主义色彩。

它在要求发扬个性解放,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以前者古典主义抗衡。

浪漫主义共分为两个阶段,18世纪的下半叶的,主要出现在英国,又称为先浪漫主义。

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对于工艺美术运动产生影响,同时还表现为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甚至在园林中出现东方建筑小品。

第二阶段以哥特建筑为主,又称哥特复兴。

建筑不仅用于教堂,并出现在学校,车站,住宅等。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建筑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建筑
– 古希腊柱廊式城门。
– 勃兰登堡门高20 米, 宽 65.5 米, 进深11米, 有5 条通道, 中间的通道宽, 是专为皇家成员通行而设 计的
德国 柏林 柏林歌剧院
德国 战争死难者纪念堂
古希腊复兴:美国 华盛顿 林肯纪念馆,模仿古希腊帕提农神庙
• 美国 国会大厦
– 美国独立以前,建筑造 型多采用欧洲式样,称
为“殖民时期风格”。
– 独立以后,美国资产阶 级在摆脱殖民统治的同 时,力图摆脱建筑上的 “殖民时期风格”,借助 于希腊、罗马的古典建 筑来表现民主、自由、 光荣和独立,因而古典 复兴建筑在美国盛极一 时。
– 美国国会大厦就是一个 典型例子。它仿照巴黎 万神庙,极力表现雄伟, 强调纪念性
• 美国 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
罗马 祖国祭坛: 采用古罗马的科林斯柱式和古希腊的祭坛型制。
新技术的应用
巴黎国立图书馆
结构采用铸铁构 件和新技术,外 观为古典主义风 格。
• 室内地面和隔墙均用铁架 和玻璃构成,既解决了采 光问题,又有很好的防火 性能。
• 阅览室内采用圆形玻璃顶 采光,为室内提供自然光 线。
• 建筑设计从使用功能出发, 带有早期现代主义的特点。
第九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圣保罗大教堂
设计:克里斯托弗·仑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纪念碑
• 英国最大的教堂,古典主 义建筑的代表。
• 拉丁十字式平面 • 中央穹顶直径34米,顶端
离地111米,立面构图
(坦比哀多构图)和巴黎 残废军人新教堂类似,强 调纪念性。
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
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 建筑师个人主义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不满学院派对古典主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 ③理论家:提出建筑创造的七原则:真实,纪念性,服从。 • 拉斯金在《建筑七灯》中说:“我们对任何建筑都要求它有三种良好 的品质 • 一、它服务好,能够用最好的方式做它应该做的事---功能合理 • 二、它说得好,恰当的字眼说它应该说的话---表现思想精神 • 三、它很好看,不论它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它都应该叫我们看起来 喜欢---形式美观 • 一座建筑物,不可能是真实的又是仿古的,拉斯金寻求新风格,但新 风格必须建立在哥特的基础上:结构像哥特建筑那样忠实,装饰自然, 平面和形体自由活泼,像中世纪世俗建筑,特别推崇意大利威尼斯的 哥特建筑-----维多利亚哥特,特别在住宅中成就最大。
• • • • • • • •
B、浪漫主义,19C30G---70G 浪漫主义成为主流。 又称哥特复兴,以哥特风格出现,富于画意和神秘气氛。 真实---避免虚假的使用材料和隐蔽支柱,也不用机器加工而用手工。 纪念性---建筑要为未来而建,因为建筑只有经历风霜,饱含历史联想 之后才会伟大。 顺从---就要忠诚于过去的建筑形式,同时也强调艺术创造性。 ④活动范围: 教堂、学校、车站、住宅,各地区发展不同,英德流行较早,法、意 流行较小。 代表建筑:英国国会大厦,巴雷爵士做的设计原采用古典主义和意大 利文艺复兴混合的手法,在建造过程中,英国女王为了抵抗,在兴起 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强化基督教,提倡哥特式建筑,国会大厦大致对称, 但西南角有一个维多利亚塔高102.4m,西北有一个大钟塔高100.3m, 挂着13T重的大钟,两座灯塔打破了原来的古典主义立面,形成了哥 特式跳跃的轮廓,它沿着泰晤士河的立面,虽然也哥特化了,但是遗 漏着古典主义平稳的构图。
• • • • • •
③ 批判性与古典主义的理性的比较(政治要求不同) 前者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借助于共和时代的罗 马文化,最合乎理性的社会是从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由 思考的社会,反应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后者强调民主,维护君权——帝国时代的罗马文化 ④ 古典复兴的建筑理论——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没有 理由的装饰一律不要 a、建筑的理性是功能,是自然,是真实。 b、强调回归自然,反对古典主义蔑视自然的态度→凡 是自然创造的都是正确的。

欧洲18-19世纪下半叶的建筑

欧洲18-19世纪下半叶的建筑

(4)法国艾菲尔铁塔
(使用新技术的高峰)
艾菲尔铁塔介绍
世界驰名的钢铁建筑,法国巴黎的最高建筑物和游览中心。矗 立在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为1889年庆祝法国大革 命100周年在巴黎举行国际博览会而建,1887年动工, 1889年 举行竣工仪式。以设计人著名法国建筑工程师斯塔夫·艾菲尔 的名字命名。 塔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4座塔墩为水泥浇灌,塔身全 是钢架镂空结构,当时300 名安装工在两年时间中用250万个 铆钉,把重达7000吨的1.8万个金属部件安装成300.65 米的 高塔。据说整个建筑费用为746万法郎。铁塔本身的重量加上 电视天线、4个基座等,总重量为9757吨。全塔共分3层,每层 有平台高栏,从地面到塔顶装有电梯和1710级阶梯。由4座墩 柱支撑的第一层高57米,下面为东西南北4座大拱门,是钢筋 混凝土结构。第二层离地面115米。第三层离地面276米,建筑 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从一侧望去,像倒写的字母“Y”。 艾菲尔铁塔既是名胜,又是个文娱活动场所,演员可以在塔上 演戏,甚至把笨重的大象牵到塔上表演。
(2)、美国国会大厦
美国国会大厦介绍 (是罗马复兴的典型例子)
1、国会大厦是美国国会的办公大楼。始建于1793年, 由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亲自为它奠基。通体用 象征着圣洁的白色大理石建造。 2、巨大的建筑体富丽堂皇,与独立纪念碑、白宫共 处在华盛顿中轴线,用白砂石和大理石建筑的国会 大厦,中央穹顶和鼓座仿照万神庙的造型,因采用 了钢构架,因而外部轮廓显得十分丰美,在中心大 圆顶的上面,竖有一座19.5英尺高的青铜像——“自 由雕像”,顶尖离地有百余英尺之高,成为华盛顿 最引人注目的路标。 3、在国会山的山顶傲视全城,意喻民有、民治、民 享政权的至高无上。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要紧建筑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各种代表建筑及风格〔设计者〕:法国古典〔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凯旋门〔〕。

英国古典〔罗马〕复兴〔不完全〕:英格兰银行。

英国古典〔希腊〕复兴〔重要地位〕:爱丁堡中学〔T.Hamilton〕、不列颠博物馆(SirRobertSmirke)。

德国古典〔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申克尔〕。

美国古典〔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WillianThorntonand〕。

美国古典〔希腊〕复兴:宾夕法尼亚银行〔〕浪漫主义又称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SirCharlesBarry〕哥特风格。

折衷主义也称集仿主义:巴黎歌剧院〔〕巴洛克和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PaulAbadie〕拜占庭和罗马风。

法国的古典复兴:1、净化建筑代表作:巴黎万神庙。

2、帝国风格特点:雄伟壮丽,内部具有东方和洛可可的装饰。

布赖顿英国皇家不墅:生铁构件。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51,帕克斯顿〕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埃菲尔〕“田园都市〞由霍华德提出“工业都市〞由加尼埃提出“带形都市〞由索里亚提出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设计的老实真挚。

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比立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

“新艺术〞运动那么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有机形态装饰构思全然来源于自然。

红屋〔1859~1860,韦布〕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德国:奥尔布里希,贝伦斯。

英国:迈金托什。

西班牙:高迪〔米拉公寓,圣加徒教堂〕。

“装饰即罪恶〞——阿道夫·洛斯斯坦纳住宅〔1910年维也纳,洛斯〕赫尔辛基火车站〔1906~1916,老沙里宁〕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的重要奉献: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根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腊复兴的代表作很多在苏格兰的爱丁堡。爱丁堡被称为新的雅典, 它的卡尔顿山号称新雅典的卫城。山上曾经建造过一座仿帕提农的国 家纪念堂,山南坡是爱丁堡大学的校舍;它的正面展开很宽,正中一 幢围廊式建筑物高踞在台阶上,以山花向前,有点象雅典卫城的山门。 19世纪中叶,希腊复兴潮流在英国衰退。只有格拉斯哥,希腊复兴建 筑才刚刚兴起,直到世纪之末。
罗马复兴
18世纪下半叶,工业资产阶级为了争取选举权,在议 会内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们把法国当时高涨的启蒙思想引了进 来,仰慕古罗马的共和政制,连同它的文化。于是,在城市建筑中 兴起了罗马复兴的建筑潮流,同法国的很相像。意大利中部的古罗 马庞贝城和额尔古兰诺城遗址的发掘提供了许多关于古罗马早期建 筑的知识。但这两座城本是希腊人的居住地,所以建筑也有浓厚的 希腊特色。 罗马复兴最早表现在巴斯城的建设。巴斯本是古罗马的消闲城,还有古罗 马浴场的遗址等,18世纪中叶成为避暑胜地,进行建设。当时的社会思潮, 希望恢复它的原貌。 建筑师大伍德为它设计了广场、宫廷运动场和马戏场,大伍德很有现实感, 并非泥占不化。40年代建造起来的。马戏场”其实是一圆形广场,周围一 圈36所连排住宅,立面是3层叠柱式,恰象一十向里翻转的古罗马马戏场。
巴斯的马戏团广场住宅
英国罗马复兴建筑最后一个 代表是英格兰银行。它的外 面和内院都是罗马复兴式的, 但已经有了希腊复兴的因素, 旧利息大厅的天窗下,16个 少女雕像,完全是雅典卫城 上伊瑞克提翁的女郎柱的仿 制品。这所银行建筑物的重 要意义在于使用了铸铁和大 量玻璃,利用它们刨造了多 种天窗和采光亭的新式样。 利息大厅的天窗就是一个采 用铁构架的玻璃穹顶,基本 上排除了传统的形式,充分 利用丁斩结构的轻盈和崭新 的光线效果。它是冬末的花 妥,骄傲地开放了,虽然寂 寞,却预报了新春的来临。
先浪漫主义
封建贵族一天一天地没落,他们抚争追昔,唱起了美化中世纪的生活和文化的哀 歌、他们在文学艺术中造成丁一小股逃避现实、渲染宗法制农村田园情趣的潮流, 抒发他们“且恋恋,且恹恹”的低沉的幽思。这就是先浪漫主义。 先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表现,主要是在庄园府邸中复活中世纪的建筑。一种模 仿寨堡,侧如伦敦近郊草莓山上哥特式小说首创者渥尔伯尔的府邸);另一种模仿 哥特教堂,流行在18世纪之末,例如封蒂尔和伊登大厦,封蒂尔修道院其实是一 所府邸,它的名称就反映出封建土地贵族的末世情绪。它有一个61m高的塔,是 用木材搭起来的, 被风吹塌了 先浪漫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向 往“东方情调”。1 8世纪下半叶 英国人大量到东方贸易和殖民, 增加丁对东方文化的知识。遥远 的异国,传说中的奇境,正利于 充满幻想的先浪漫主义者寄托幽 情。于是,中国的、印度的、土 耳其的和阿拉伯的建筑被舟绍到 英国。纳许设计的王室厅就是模 仿印度奠卧儿王朝的清真寺的。
英国的建筑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资 产阶级迅速壮大,城市猛烈发展。城市的建筑活动,包括住宅和各 种公共建筑物,从此成了左右潮流的主要力量,成了时代建筑的代 表。不仅宫殿建设基本停止了,由于贵族的没落和农业资产阶级地 位的相对降低,庄园府邸也失去了对建筑发展的领导作用。 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赢过主要的建筑潮流是古典复兴, 在城市建筑中流行,反映着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从18世纪70 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在庄园府邸中流行先浪漫主义,排遣着封建 贵族凄凉的黄昏情绪。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以“复兴”中世纪 哥特式建筑为特征的浪漫主义成了一只重要的的建筑潮流,它包含 封建势力的反动、小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人性觉醒和向 往自由等多种不同因素复杂的反映。同时,建筑中折中主义越来越 突出。折中主义就是一种无原则主义,建筑师可以抄袭欧洲各个时 代的风格样式,也包括伊斯兰、印度中国、埃及等建筑的风格样式, 到后来,甚至把各种建筑手法和局部杂糅在一起。到19世纪,终于 把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一起混合到各种历史风格以及“异国情调” 的东拼西凑中去了。
希腊复兴
1 8世纪中叶,欧洲人对古希腊建筑的知识逐渐丰富,认识逐渐 加深。到1 9世纪初,在奠国兴起了希腊复兴建筑。原因大致是: 第一,当时英国正对拿破仑进行着生死攸关的战争,为了同拿 破仑提倡的古罗马帝国建筑风格对抗,有一些建筑师转向古希 腊}第二,到了20年代,希腊人民的独立解放斗争引起了欧洲资 产阶级先进阶层的同情,尤其引起了正在为完全的政治权利而 斗争的英国资产阶级激进分子的同情。英国杰出的诗人拜仑参 加了希腊独立战争,献出了生命。他写道:“美丽的希腊,一 度灿烂之凄凉的遗迹!你消失了,然而不巧,倾圮了,然而伟 大!” 。第三,英国人在希腊的美术考古工作成绩卓越,向全 世界展现了古希腊建筑Jing人的美。因此,希腊复兴在英国成了 一只有力的潮流。它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希腊式的多立克和爱奥 尼柱式,并且追求体形圆形广场,几 十户连排住宅形成半个圆周,名为“王家新月”(Royal Crescent,1767—1775年),也是3层,用了古典主义手法,底 层是基座层,上两层用爱奥尼巨柱式。“王家新月”同“马 戏场”之问有一条笔直的大路相连,两侧也都是连排住宅。 城市的连排住宅穿上纪念性的外衣,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昂奋的心情还没有过去。
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 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
建筑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建筑事业很活跃,普遍建造了一批 大型公共建筑物。柏林、维也纳、布达佩斯、彼得堡等等城市的中心,都是这时 期形成的,质量相当高。 城市住宅和商业建筑物大量兴建,大城市的面貌迅速改观。同时,豪华的中心区 同劳动人民的贫民窟之间的差别也愈来愈大。 1 9世纪上半叶,欧洲各主要国家都经历着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的影 响日益增长,法匡的革命提高了各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觉悟,一些封建君主们在形 势的压力下不得不改变榜“开明专制”。拿破仑的战争x激发了各国民族主义意识 的高涨。民主运和民族解放运动在欧洲交织成当时先进的思想文化潮流。 另一方面,面对着必不可免的灭亡,封建贵族们或者用沉调子缅怀往昔,或者 利用宗教,对先进的思想文化进行抵制。他们在思想文化中掀起一小股逆流,主 要在英国。各国的思想文化干u相应的建筑交互影响,而都以各种方式同法国发生 密切的联系,跟着政治形势的变化,或者相随,或者相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