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

合集下载

世界近现代建筑风格

世界近现代建筑风格

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英国国会大厦与大本钟 国会大厦的大厅
浪漫主义建筑
3.折衷主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创作思 潮。为了弥补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局限性, 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由组合各种 样式,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权衡的推敲,沉 醉于“纯形式”的美。也称为集仿主义。 如:巴黎歌剧院、圣心教堂、美国1893年芝加哥 的哥伦比亚博览会。
法国巴黎万神庙
法国巴黎凯旋门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
德国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表现 分为两个阶段:
①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追求异国情 调。 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②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 如:英国国会大厦。
巴黎歌剧院 立面是晚期巴洛克风格,加上洛可可的装饰。
巴黎圣心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
圣吉尔斯教堂
(二)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师成为新建筑 思潮的促进者。出现初期功能主义。
初期功能主义代表作品: 巴黎国立图书馆、水晶宫、埃菲尔铁塔、机械馆
三种新结构方法,材料成为推动现代建筑的动力。
水晶宫
水晶宫
1936年11月30日晚毁于火灾
水晶宫特点:
①新材料的大胆应用、②造价和时间的节省、③新奇简洁的造型,这些特点 后来都变成了现代建筑的核心。
2.埃菲尔铁塔——现代建筑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的一个宣言。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艾菲尔铁塔,创 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的新纪录。由工程 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采用高架铁结构,突破了古 代建筑高度;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新结 构和新设备体现了工业化初期大工业生产的强大 威力。

D08第十一、十二章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第十三章欧美各国18-19世纪建筑

D08第十一、十二章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第十三章欧美各国18-19世纪建筑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帝国风格
三、帝国风格
2、军功庙(抹大拉教堂)(1807-1842年)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总结回顾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一、历史背景 二、创作革新
1、波尔多剧院 2、巴黎万神庙 3、王室盐场城规划 4、维莱特城关和农村公安队宿舍 5、牛顿纪念堂和伟人像陈列馆
门洞内景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帝国风格
三、帝国风格
1、雄师凯旋门(1806-1836年)
外 国 建 筑 史
《马赛曲》→
(吕德,1836年)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帝国风格
三、帝国风格
1、雄师凯旋门(1806-1836年)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帝国风格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主要历史时期及建筑概况

罕帕顿宫(Hampton Court,1689年)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主要历史时期及建筑概况

格林尼治大建筑群(Greenwich Hospital,1696-1715年)
外 国 建 筑 史
1、雄师凯旋门(夏格林,1806-1836年)
雄师凯旋门位于 戴高乐广场(明星广 场),12条放射形大 道的中心。 • 体积方正高大,约 49.4m×44.8m×22.3 m; • 构图简单,分划少; • 墙面浮雕尺度大; • 庄严雄伟,浑厚有 力。
外 国 建 筑 史
第十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帝国风格

工业革命 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

工业革命 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

*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 1、时代背景2、主要理论与流派3、主要理论家与建筑师霍华德(1850~1928)古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 4、主要建筑雄师凯旋门、伦敦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1、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新材料和新技术初期生铁结构钢铁框架结构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

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

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

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

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正是应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

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新材料和新技术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束,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毕。

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

“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

在整座建筑中,只用了铁、木、玻璃三种材料,随着铸铁业的兴起,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桑德兰桥,全长达236英尺(72米)。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星形广场凯旋门

英国的罗马复兴不活跃,代表作品为英格兰银行。 希腊复兴建筑在英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爱丁堡 中学、不列颠博物馆等。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1823-1847)
德国以希腊复兴为主,代表作有柏林勃兰登堡门、申克尔 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年)、柏林老博物馆 (1824~1828年)等。 柏林勃兰登堡门是从雅典卫城山门吸取的灵感。


古典复兴建筑在各国的发展有所不同。大体上法国以罗马 式样为主,英国、德国以希腊式样较多。
【特别提示】
18世纪古典复兴建筑的流行,主要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由于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特别提示】 采用古典复兴的建筑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政权与社会生活服 务的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设施,还 有纪念性建筑;对一般住宅、教堂、学校等建筑类型影响较小。
柏林勃兰登堡门(1789~1793年)

古典复兴在美国盛极一时,尤其是以罗马复兴为主。如 1793~1867年建的美国国会大厦,仿照巴黎万神庙的造 型,极力表现雄伟的纪念性。
【特别提示】
美国独立以前, 建筑造型为“殖民 时期风格”。独立 后,美国资产阶级 借助于希腊、罗马 的古典建筑来表现 民主、自由、光荣 和独立,古典复兴 建筑盛极一时。
巴黎国立图书馆
2、市场

市场建筑中出现了巨大的生铁框架结构的大厅。如1824 年建于巴黎的马德莱娜市场,1835年在伦敦建造的亨格 尔福特鱼市场、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等。 百货商店最先出现 于19世纪的美国, 是在仓库建筑形式 的基础上发展的。 如纽约华盛顿商店 (1845年),它的 外观保持着仓库建 筑的简单形象。
法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 纪初是古典复兴运动的 中心。 法国大革命前后,建造 了古典复兴建筑--巴黎 万神庙,还出现了企图 革新建筑的先驱,如部 雷和勒杜。

欧洲18至19世纪建筑历史.

欧洲18至19世纪建筑历史.

希腊复兴的代表作很多在苏格兰的爱丁堡。爱丁堡被称为新的雅典, 它的卡尔顿山号称新雅典的卫城。山上曾经建造过一座仿帕提农的国 家纪念堂,山南坡是爱丁堡大学的校舍;它的正面展开很宽,正中一 幢围廊式建筑物高踞在台阶上,以山花向前,有点象雅典卫城的山门。 19世纪中叶,希腊复兴潮流在英国衰退。只有格拉斯哥,希腊复兴建 筑才刚刚兴起,直到世纪之末。
罗马复兴
18世纪下半叶,工业资产阶级为了争取选举权,在议 会内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们把法国当时高涨的启蒙思想引了进 来,仰慕古罗马的共和政制,连同它的文化。于是,在城市建筑中 兴起了罗马复兴的建筑潮流,同法国的很相像。意大利中部的古罗 马庞贝城和额尔古兰诺城遗址的发掘提供了许多关于古罗马早期建 筑的知识。但这两座城本是希腊人的居住地,所以建筑也有浓厚的 希腊特色。 罗马复兴最早表现在巴斯城的建设。巴斯本是古罗马的消闲城,还有古罗 马浴场的遗址等,18世纪中叶成为避暑胜地,进行建设。当时的社会思潮, 希望恢复它的原貌。 建筑师大伍德为它设计了广场、宫廷运动场和马戏场,大伍德很有现实感, 并非泥占不化。40年代建造起来的。马戏场”其实是一圆形广场,周围一 圈36所连排住宅,立面是3层叠柱式,恰象一十向里翻转的古罗马马戏场。
巴斯的马戏团广场住宅
英国罗马复兴建筑最后一个 代表是英格兰银行。它的外 面和内院都是罗马复兴式的, 但已经有了希腊复兴的因素, 旧利息大厅的天窗下,16个 少女雕像,完全是雅典卫城 上伊瑞克提翁的女郎柱的仿 制品。这所银行建筑物的重 要意义在于使用了铸铁和大 量玻璃,利用它们刨造了多 种天窗和采光亭的新式样。 利息大厅的天窗就是一个采 用铁构架的玻璃穹顶,基本 上排除了传统的形式,充分 利用丁斩结构的轻盈和崭新 的光线效果。它是冬末的花 妥,骄傲地开放了,虽然寂 寞,却预报了新春的来临。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主要建筑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各种代表建筑及风格〔设计者〕:法国古典〔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J.G.Soufflot〕、凯旋门〔J.F.Chalgrin〕。

英国古典〔罗马〕复兴〔不彻底〕:英格兰银行。

英国古典〔希腊〕复兴〔重要地位〕:爱丁堡中学〔T.Hamilton〕、不列颠博物馆(Sir Robert Smirke)。

德国古典〔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nghans〕、柏林宫廷剧院〔申克尔〕。

美国古典〔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Willian Thornton and trobe〕。

美国古典〔希腊〕复兴:宾夕法尼亚银行〔trobe〕浪漫主义又称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Sir Charles Barry〕哥特风格。

折衷主义也称集仿主义:巴黎歌剧院〔J.L.C.Garnier〕巴洛克和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Paul Abadie〕拜占庭和罗马风。

法国的古典复兴:1、净化建筑代表作:巴黎万神庙。

2、帝国风格特点:雄伟壮丽,内部具有东方和洛可可的装饰。

布赖顿英国皇家别墅:生铁构件。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51,帕克斯顿〕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埃菲尔〕“田园城市〞由霍华德提出“工业城市〞由加尼埃提出“带形城市〞由索里亚提出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设计的老实真挚。

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比拟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

“新艺术〞运动如此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装饰构思根本来源于自然。

红屋〔1859~1860,韦布〕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德国:奥尔布里希,贝伦斯。

欧美18~19世纪下半叶建筑

欧美18~19世纪下半叶建筑

它的重要成就之一是结构空 前地轻,墙薄、柱子细。建筑 结构的科学性明显有了进步。 原来中央大穹顶下面也由细细 的柱子支承,后来因为地基沉 陷,引起基础裂缝,才把柱子 改成4个墩子。又因施工不精、 选材不严引起裂缝,于是加大 墩子,但它们仍比同类教堂的 都要小得多
万神庙正立面直接采用 古罗马庙宇正面的构图, 柱廊有六颗19米高的柱子, 上面顶戴着山花,下面没 有基座层,只有十一步台 阶。它的形体很简洁,几 何性明确。下部是方形的, 上部是圆柱形的,对比性 很强,但是构图没有必要 的呼应,加以四臂太长, 所以整体性比较差。
巴黎万神庙
巴黎万神庙本来是献给巴黎 的守护神圣什内维埃芙的教 堂,后来用作国家重要人物 公墓,改名为万神庙。又 名先贤祠。它是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前夜最大的建筑物, 启蒙主义的重要体现者
万神庙位于不高的圣什 内维埃芙山上,平面是 希腊十字式的,宽84m, 连深深的柱廊一起长 110m。
穹顶有3层,内径20米, 中央有圆洞,可以见到 第二层上画的粉彩画。 外层穹顶也用石砌,下 缘厚70cm, 上面只有 40cm。鼓座的结构模仿 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党。 穹顶和鼓座的外形也是 仿它的,采用坦比哀多 式。穹顶顶端采光亭的 最高点高83米。
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的宗教中心,建筑 为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是世界第二大圆顶 教堂,17世纪末建成。教堂是文艺复兴 风格,覆有巨大穹顶,高约111米,宽约 74米,纵深约157米,穹顶直径达34米。 这座宏伟建筑设计优幽完美,内部静谧 安详,是建筑大师莱恩最优秀的作品。塔 顶是眺望伦敦市区的绝佳地点。1981年 举行过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礼大 典。
建筑风格
巴黎凯旋门是帝国风格的代 表建筑。此种风格的崛起和 拿破仑的倡导有着不可分割 的关系。它的兴盛与衰败始 终都与拿破仑的命运紧紧联 系在一起,这些建筑都是以 罗马帝国雄伟庄严的建筑为 灵感和样板。它们尺度巨大 ,外形单纯,追求形象的雄 伟、冷静和威严。巴黎凯旋 门以古罗马凯旋门为范例, 但其规模更为宏大,结构风 格更为简洁。整座建筑除了 檐部、墙身和墙基以外,不 做任何大的分划,不用柱子 ,连扶壁柱也被免去,更没 有线脚。凯旋门摒弃了罗马 凯旋门的多个拱券造型,只 设一个拱券,简洁庄严。

外国建筑史-11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外国建筑史-11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 西面钟塔:哥特式立面+巴洛 克式手法 • 穹顶构图:坦比哀多式
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礼
2)府邸
18世纪上半叶,英国君主立宪的内阁制确立,王权削弱, 国王的大批土地落到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手里,兴起庄园府邸。 A、大型府邸:勃仑南姆府邸,平面是宽阔的三合院 B、中小型府邸:帕拉第奥风格
一、17世纪中叶-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建筑
帝国风格代表建筑2 雄师凯旋门 • 凯旋门为纪念拿破仑 1806年的战争胜利而 建,虽然以古代罗马 的凯旋门为原型,但 规模是罗马时代难以 比拟的
已学的 君士坦丁凯旋门
• 建筑高近50m,宽近 45m,进深方向22.3m,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纪念 性建筑。 • 虽然遵循了古罗马凯旋 门的型制,但在立面构 图上更简单、明确 • 取消了壁柱,以巨型雕 刻(高有5-6米)作为立 面的主要构成要素。 “起义”、“抗战”、 “胜利”、和“和 平”为主题
• 雕刻
• 凯旋门内部结构
一、17世纪中叶-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建筑
1.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二、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建筑
1. 2. 3. 希腊复兴建筑 罗马复兴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
(俄罗斯除外)
三、19世纪中叶的欧美建筑
1. 折衷主义盛行
3)建筑特点
A、古典复兴:a、受古罗马共和时期和古希腊建筑的影响增强,建 筑趋向简洁、严峻。 代表作: 波尔多剧院、巴黎万神庙 b、帝国风格:追求建筑的纪念性,形体高大、风格 雄伟,是拿破仑帝国的代表性建筑风格。 代表作:巴黎军功庙、雄师凯旋门 B、创作革新:建筑体现自由平等与博爱;此外,资产阶级为夺 取政权,强调英雄行为,倡导的建筑物希望能引 起激动情绪,体现英雄主义 代表作:农村公安队宿舍、伟人像陈列馆(都是 设计,还未能够实现)264-265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 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下半叶 和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




资本主义社会的巩固,欧洲建筑活动非常活跃,普遍建 造大批公共建筑,柏林、维也纳、布达佩斯、彼得堡相 继形成中心。城市建筑、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 筑大量兴建,大城市面貌迅速改观。 19世纪上半叶,拿破仑战争摧垮各国封建主义,激发各 国民主意识,都开始了资本主义改革,经济水平不断提 高,对建筑的全面革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英国是掀起新一轮建筑改革高潮的国家,庄园和府邸建 筑宣告结束。在18世纪下至19世纪中叶,最先发起希腊 复兴和罗马复兴。 19世纪30—70年代,浪漫主义在英国形成潮流,另外 折衷主义也越来越突出。这段时期主要潮流包括了希腊 复兴、罗马复兴、哥特复兴和折衷主义等形式。
13.1 英国的建筑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主要建 筑潮流:古典复兴

先浪漫主义 “复兴”哥特建筑的



英国引进了法国启蒙主 义,仰慕古罗马共和政 治,城市规范也被采用, 成为一潮流。 罗马复兴最早表现在巴 斯城的建设,由大伍德 (约翰.伍德)设计的巴 斯城圆形广场,广场立 面是三层叠柱式,恰似 一个向内翻转的古罗马 斗兽场。 右图为巴斯城,中下部 是象征太阳的圆形广场, 上半部为象征月亮的皇 家新月楼(小伍德), 两者之间由布鲁克大街 连接。
俄罗斯帝国式样(或称“后古典主义”)是俄罗斯古典式风格的顶峰。 在保罗一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期,圣彼得堡修建了一个个整齐的街区 和宏伟的建筑群,使圣彼得堡充满帝国的气概。在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 古典式让位于所谓的折中式或历史式,其实质在于模仿古罗斯的艺术、哥 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最著名的是大克里姆林宫、救世主大教堂。


大楼虽是哥特式建筑,但融合了匈牙利民族风格。主要的厅室里都用 匈牙利历史名人的肖像和雕塑及表现匈牙利历史大事的巨幅壁画装饰。 另外还有圣母壁画、圣母像及葛布兰织布等装饰的美术陈列展示。

特色在于除了哥特复兴外,还揉进罗 马复兴的穹顶构图中心。最奇之处是 鼓座上都加了飞扶臂,估计是为了支 撑穹顶侧推力而设的结构。
巴斯城——圆形广场

圆形广场共有 528个各不相 同的有关艺术 和科学的徽记 和雕塑,分布 在绵延整个圆 形广场旁的街 屋上、石柱上, 都是约翰· 伍 德亲自设计并 由他的儿子在 1754年完成。
巴斯马戏场(罗马复兴的代表)
同一屋檐下的三栋多层建筑整齐环列而成, 环抱着一个直径92米的圆形广场。
圆形广场
二、希腊复兴建筑



英法战争中,为与法国提倡的古罗马风格对抗, 英国把思想倾向转向希腊。希腊复兴追求的核 心理论是重新发现陶立克柱式的粗狂美和爱奥 尼克柱式的华丽优美,崇尚古典建筑的形体简 单和纯洁高贵。 英国发端的希腊复兴,最终在整个欧洲兴起并 传到美国,一直延续约30年。复兴的第一座建 筑是汉密尔顿设计的爱丁堡中学。大英博物馆 是希腊复兴的重要作品。 其他国家主要作品有奥地利的维也纳国会大厦 、 美国纽约海关大厦、伯明翰市政厅等。

立面柱梁结构与山花

内部空间与装饰
爱 丁 堡 大 学
三、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 先浪漫主义: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年代。
• 追求中世纪田园甚或的情趣与意识,追求非凡的趣味和 异国情调。 • 实例: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也是生铁框架建筑的代 表。
• 浪漫主义(后浪漫主义,哥特复兴):19世纪30 年代~70年代。

外观与局部装饰
钟塔高97米。

负责钟塔工程的人叫做本杰 明·霍尔,人们便以他名字 的爱称尊称这座时钟塔楼为 “大本钟”。但最初这个名 字只是赋予塔中那座13吨重 的大钟,如今却已成为整个 塔楼的名字了。每隔15分钟, 钟声便会响彻四方。一到夜 晚,大钟在灯光的照耀下, 静静地浮在夜空中,从对岸 观望更觉壮观。
大厦中间部分是 纯正的希腊式建 筑,柱式为科林 斯式。

两翼建筑 却是混血 的建筑风 格,墙面 是文艺复 兴柱式, 墙体的上 中下三部 分是法国 古典主义 特征,窗 及窗框则 是米开朗 基罗德山 花式窗口。

女 神 雕 塑 与 局 部

雕 塑 局 部
四、哥特复兴
1872~ 1883年 建造,结 构及主要 材料:砖、 石、铁、 拱及木结 构。

维也纳市政厅

建筑的哥特风格主要来自于由塔形成的竖向构图、尖券拱廊和镂空窗。 但从建筑考古学角度看,所使用的哥特元素并不十分准确,建筑的立面 还采用了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装饰元素。总的来说,维也纳市政厅虽 然以新哥特风格为主调,但同时也显示出了折衷主义建筑的倾向。
外观与局部装饰
科隆主教堂
哥特复兴建筑 双塔
13.3 俄国的建筑

1、背景 绝对君权下的建筑

冬宫
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大帝建 成了专制政体。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克服俄罗斯的落后状态,彼 得大帝采取了激烈的改革措施,大 力提倡向当时先进的西欧学习。

2、彼得堡 3、宫殿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彼得大帝学习西欧,俄罗斯建筑西欧化.这 一时期在彼得堡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和冬宫.彼得堡要塞建在涅瓦河进入 彼得堡的入口处,其中的一所平面为拉丁十字式的教堂,带有西方建筑的 印记.教堂金色尖顶高达34米,与周围水面和房屋、围墙构成强烈对比. 冬宫是巴洛克建筑的范例,为沙皇宫殿.其规模宏大,房屋千间,平面为 长方形,中心有内庭院.建筑按外立面划分为上下两部分,采用混合式柱 式,上部柱式两层通高.内部为大厅,细部的巴洛克手法应用壁柱、窗框 和各式山花、雕像、花瓶等装饰,节奏复杂,效果丰富而强烈.18世纪 下半叶,俄国的城市建设活跃.因受法国影响,建筑形式趋向简化,追求 单纯的几何形式,主要是古典主义的形式.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枢密院是 这时期的代表作.在彼得大帝统治初期,单调舒适的古典风格占了上风, 而在末期,开始盛行豪华的巴洛克式建筑。后来,时兴豪华、壮丽、盛典 的建筑,并带有古典式、巴洛克式和洛克克式的特点。叶卡捷琳娜二世喜 欢古典式,这是世界建筑艺术中最吸引人的一种式样:线条严整、造型柔 和。两个首都有了庄严雄伟的面貌。

周边有西敏寺(塔高110m)等建筑,既存的高高低低的塔和议会建筑的 著名钟塔(高97m)一起,形成了建筑群丰富的上部轮廓线。议会建筑的 屋顶全面采用了铁质结构,体现了英国建筑在材料技术方面的迅速进步。

规模最大、最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建筑群中央部位是 八角形的大厅以及十个中庭,采用的是亨利五世时期的 哥特垂直式。

小伍德设计的新月楼强调纪念性和连续感,把法国古典 主义的分割手法和文艺复兴的巨柱式结合。
英格兰银行


罗马复兴建筑最后 一个代表作品,其 外面和内院都是罗 马复兴式的,也具 备希腊复兴的语汇。 该建筑全新意义在 于使用铸铁和大量 玻璃。

休息厅的天窗 采用铁架构的 玻璃穹顶,基 本排除了很多 传统的形式, 充分利用新材 料新结构的轻 盈,创造崭新 的建筑局部的 形式。这是新 建筑出现的前 兆,虽然还未 开花,但预示 着建筑新时代 的到来。
• 以哥特风格为主。 • 实例:英国国会大厦。
先浪漫主义



主要是庄园府邸 建筑,摆脱了帕 拉迪奥主义,不 强求对称,不划 定外形框框,不 死守任何格式。 府邸平面自由, 房间大小、形状、 朝向、相互联系 根据实际功能 向往东方情调
浪漫主义

又称“哥特复兴”,19世纪30—70年代极盛时期。它要求发扬个性 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用中世纪的自然形式反对工业产品及与古典艺 术抗衡。和其他古典复兴建筑一样,并没有在所有建筑类型中去的真 谛。主要流行在英国德国,其他地区也有一些代表性建筑。最著名的 是英国国会大厦白金汉宫。
巴斯城——皇家新月楼

是座长达184 米的弧形建筑, 也称凯姆敦月 牙(Royal Crescent)。 新月楼是巴斯 最为气势恢弘 的大型古建筑 群,建立于 1767~1775 年,由连为一 体的30幢楼组 成,采用意大 利式装饰,共 有114根圆柱。

新月楼的道路与房屋都排列成新月弧形,优美的曲线令人陶醉,尽显 高雅贵族之风范,被誉为英国最高贵的街道。附近是皇家公园,公园 里古树参天,绿草茵茵,树木没有刻意地修剪,一切都那么顺应自然。

博物馆的立面单层的是爱奥尼克柱,端丽典雅,整个建筑 雄伟壮观,真正体现了古希腊建筑的纯净,柱式也是极纯 正的古希腊柱式。


在规模上,大英 博物馆与柏林皇 家美术馆相仿。 现存建筑中的直 径为42m的铸铁 结构的穹顶,是 在1854年以后 建造的,反映了 工业革命对建筑 结构材料的影响。 图为穹顶内部
三、 其他
维 也 纳 国 会 大 厦

大厦恍如白色希腊神殿,是1843年由雅典执教的丹麦人奥菲尔.冯.汉森 建造,是民主主义的象征,是模仿雅典的风格设计的,大厦前耸立的大 理石典雅女神,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女神脚下的群像,象征着当时哈 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伏尔塔瓦河等河流。

英国布莱顿皇家别墅 (印度伊斯兰礼拜寺风格)
英国国会大厦

依泰晤士河而建 的议会大厦是英 国的政治中心。 它不仅外表雄伟 壮观、内部装饰 华丽,而且其建 筑结构和内部设 计也能充分地体 现世界上最古老 的君主立宪政体。 是19世纪中期英 国最主要的哥特 式建筑。
英国议会大厦白金汉宫


1836—1860年建 造,设计者Sir Charles Barry和 Augustus Welby Pugin,结构及主 要材料:砖、石及 铸铁结构。 外立面以哥特风格 的小尖塔为基本构 图元素并以此决定 了建筑的外观特征。 建筑的沿泰晤士河 立面长285m,包 含1100余个房间, 光楼梯就有100余 处,规模空前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