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静电消除器

合集下载

人体静电消除器 范围

人体静电消除器 范围

人体静电消除器范围人体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用于消除人体静电的设备。

静电是指物体之间因摩擦或接触而产生的电荷积累现象。

当人体积累了静电荷,当与其他物体接触时,就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产生明显的电击感。

这种电击感不仅使人感到不舒服,还可能对电子设备等敏感物体造成损害。

因此,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人体静电消除器通过释放相反电荷来中和人体上的静电荷,从而防止静电放电。

它通常使用金属导体和高压电源来产生电场,通过接触或电离空气中的分子来中和静电荷。

人体静电消除器可以分为直接接触型和非接触型两种。

直接接触型人体静电消除器是将金属导体接触到人体上,通过导体与人体之间的电接触来中和静电荷。

这种消除器通常是带有手柄的金属导体,人们可以将手柄握在手中,使导体与人体接触,从而释放静电荷。

此外,还有一种直接接触型消除器是将金属导体嵌入到地板或椅子等物体中,使人体与导体接触,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非接触型人体静电消除器则是通过电场感应来消除静电荷,不需要直接接触人体。

这种消除器通常是通过放置在人身边的电场感应器来检测人体上的静电荷,一旦检测到静电荷的存在,就会自动释放相反电荷来中和静电荷。

非接触型人体静电消除器更加方便,不需要人们主动操作,可以自动工作。

人体静电消除器广泛应用于需要防止静电放电的场所,比如电子工厂、医院手术室、实验室等。

在这些地方,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或其他敏感物体的损害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人体静电消除器的使用是必要的。

除了人体静电消除器,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放电。

首先是保持环境湿度的适宜水平,因为湿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其次是穿着适合的衣物和鞋子,避免使用带有静电的材料,比如尼龙和聚酯纤维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抗静电剂来减少静电的积累,将抗静电剂喷洒在衣物或地面上,可以有效地中和静电荷。

人体静电消除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设备,可以有效地消除人体上的静电荷,防止静电放电。

防静电标识牌

防静电标识牌

触摸式静电消除器,它的外观是由不锈钢管和不锈球制成,它适用于化工、冶金、军工、油田、电脑机房、高级宾馆、高级办公室等易燃易爆场所。

电路原理和其它基本相同,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在-50~100℃正常工作。

静电消除时间符合ESD标准使用与安装方法:只需用手指触摸一下上面的金属球0.1s即可消除人体的静电。

底座式静电消除球,:先将螺丝穿过底座拧在不锈钢管底部螺母上,接地线最好用不小于0.3平方多股导线接到地线的引线上.无底座式静电消除球:首先将球体静电消除器一头埋入地下至少需要400mm,另一头球体朝上,这样就安装完毕了。

维护保养:钢管内不进入杂物,特别是金属物,因为内有电路原件,如果进入金属物电路不能正常工作.触摸式除静电器|南京除静电球|南京人体消除静电器|人体消除静电球又名人体静电消除器,消除人体静电设备,导走人体静电装置,触摸式静电消除器,静电球。

它的外观是由不锈钢管和不锈钢球制成,它适用于化工、冶金、军工、油田、烟花爆竹、电脑机房、高级宾馆、高级办公室等易燃易爆场所。

电路原理和其它基本相同,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在-50~100℃正常工作。

医学研究证实:人体蓄积静电危害健康:有的人皮肤过敏、心律失调、头痛失眠、和烦躁不安等症状,还有的人毛发坚立,精神紧张。

害怕接触金属物体。

另外,当人体积蓄静电时触摸电脑会使电脑死机,电子产品元器件击穿,易燃物点燃等危害。

人体的体电阻率一般常被我们所忽略,因为它是视而不见的,但是也就是由于这些隐患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与伤害。

所以人体静电消除器它综合了静电积聚、静电放电、火花放电、电晕放电刷形、放电场致发射放电静电导除原理所研制的一种新型产品。

它防止静电产生、对已产生的静电得到限制,使其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其次使产生的电荷尽快泄漏或导除,从而消除电荷的大量积聚。

当人员进入防静电区域时,直接触摸导静电消除球,通过导静电金属线直接把电流直接导入大地.人体静电消除球它可以与仪器连接使用,达到一个双重消除静电功率,同时具有独立的操作功效,它适合用于室外操作。

人体静电消除器原理

人体静电消除器原理

人体静电消除器原理
静电是指物体上存在的静止电荷。

当两个物体摩擦或分离时,电子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导致两个物体上的电荷不平衡。

其中一个
物体带有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带有负电荷。

这种静电电荷在物体表面积累,并且可以导致不舒适的电击感觉。

离子风机由一个电击器和一个风扇组成。

电击器产生高压电荷,将电
子注入空气中,形成负离子。

负离子带有负电荷,被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

风扇将带有负离子的空气吹向人体,以中和人体表面的正电荷。

这种中和
作用有效地消除了人们身上的静电。

离子风机的电击器通常是由驱动电源和电极组成。

驱动电源提供高电
压电荷,电极则用于释放电子。

当电击器启动时,高压电荷通过电极产生
和积累电子。

这些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负离子,并被加速到风扇周围
的空气中。

当负离子接触到人体表面时,它们会吸附在人体上,并与人体表面的
正电荷中和。

当静电电荷得到有效释放后,人们就不会经历静电击电的感觉。

此外,有些人体静电消除器还具有防御功能。

它们通过释放大量的负
离子来吸引和中和空气中的微尘和细菌,从而提供更清洁的空气质量。

总的来说,人体静电消除器通过释放负离子来中和和消除人体表面的
正电荷,以减少因静电而引起的不适和电击。

它使用的原理是静电现象和
电荷平衡原理,并结合了离子风机的工作机制。

%97%B4安全经验分享:人体静电消除器的作用

%97%B4安全经验分享:人体静电消除器的作用

腈纶厂中试车间
谢 谢!
腈纶厂中试车间
腈纶厂中试车间
安 全 经 验 分 享
医学研究证实:人体积蓄 静电会出现皮肤过敏、心律失 调、头痛、失眠和烦躁不安等 症状,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还 有的人毛发竖立,精神紧张, 害怕接触金属物体。更为重要 的是,当人体携带静电进入化 工生产易燃易爆装置区域,此 时如静电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很 易发生火灾爆炸重大危害事故。 还有人体积蓄静电触摸电脑会 使电脑死机,电子产品元器件 击穿等事故。
腈纶厂中试车间腈纶厂中试车间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种款式色彩艳丽的服装和内衣不断满足和丰富着人们生活和精神需求人们穿着更加的考究和多样化通过衣着充分展示每个人的个性
安 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 验 分 享
人体静电消除器作用
在我们车间原料贮罐围堰 外和聚合间装置门前,安装了 一个锃亮的金属棒,很多人开 始对这个东西感到很陌生,不 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但只要你 细心的去看就会知道这是个本 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那它是 做什么用的呢?告诉你,它的 用途可是大了!
腈纶厂中试车间
安 全 经 验 分 享
安全环保部门根据我车间装置新产 品开发的实际情况给我们配置了两台人 体静电消除器。
腈纶厂中试车间
安 全 经 验 分 享
在进入装置作业前只要用手触 摸一下静电消除器顶端的黑塑胶棒, 瞬间就会消除作业人员人体和衣着 静电,而且消除静电时人体没有感 觉,也没有任何危害,防止了静电放 电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和事故。给我 们操作人员带来了安全感和安全保 障。 特别提醒一句,到我们车间进 行电气仪表维护和检修的作业人员, 进入聚合间和原料罐区,别忘了用 手摸一下静电消除器的黑塑胶棒, 它会减少危害,保证您的人身安全!

人体静电消除器

人体静电消除器

《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技术资料大连东强防静电技术有限公司二00八年十一月125《目录一、概述···································································二、人体静电·······························································1、人体静电带电方式 (2)2、人体静电参数 (3)3、人体放电的危害和管理指标 (3)4、典型气体引燃能量 (3)5、人体静电的标准规定 (4)(1)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4)(2)GB13348-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5)(3)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5)(4)静电安全指南(日本)1988 ··············································(5)英国 BS 5958第 2 部分 1991 《防静电技术规范》 (9)(6) 大型浮顶储罐安全设计、施工、管理暂行规定》 (10)三、DQJ-5 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10)1、试验对比 (10)2、产品应用情况 (14)3、产品规格与安装位置 (14)4 产品设计依据. (17)5 人体静电消除器产品推荐建议 (18)四 附件 (19)1、DQJ-5-Ⅰ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0)2、DQJ-5-Ⅱ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2)3、DQJ-5-Ⅲ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4)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一、研发背景与必要性石油化工介质处理现场,多数处于可燃气暴露或存在气体泄露的高危场所,如装车、装船操作,油罐采样、测温、检尺操作,装置区采样操作,容器气体置换或吹扫清洗操作等等。

消除静电的装置

消除静电的装置

除静电装置都有哪些
除静电装置是由离子风棒、离子风枪、离子风机、离子风咀/风嘴、离子风蛇等一系列的设备组成,它们可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流,可以将物体上所带有的电荷中和掉。

当物体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们就会吸引气流中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们就会吸引气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掉,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那么除静电装置都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个人除静电设备:接触式手持式个人静电消除器,接触式手持式个人静电消除器是指用手持设备去接触全属物体将人体上或全属物体上的静电消除的设备。

使用方法:手持设备去接触其它物体携带方法:因体积小可随时随身携带(便携式)组成材料:合金加塑料加电子元器件
第二,手持式个人静电消除器,又名接触式静电消除器或全自动个人静电消除器,全自动个人静电消除器是指自动探测周围环境中的静电,然后自动将周围环境中的静电消除设备。

使用方法:手持设备去接触其它物体。

携带方法:因体积小可随时随身携带(便携式)
第三,离子风棒:离子风棒是一种固定式消除静电设备,具有铜质外壳、坚固美观、风力强劲、除静电除灰尘迅速快捷特点,适用于自动除静电除灰尘装置。

作用原理:离子风棒可产生大量的带正负电荷的气团,可以将经过它的离子辐射区的物体上所带的电荷中和掉。

当物体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辐射区内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辐射区内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1/1。

人体静电放电模型和人体静电消除器参数分析

人体静电放电模型和人体静电消除器参数分析

如 图 3所 示 , 开 关 S闭 合 前 , 电容 C已充 电 , 其 电压 “ =V o 。开 关 闭合 后 , 电容 储 存 的 能 量 将 通 过 电阻 以热能 形式 释 放 出来 。根 据基 尔 霍 夫 电
压 定律 可得 :
R —Mc=0
高度 要 比其宽 度 和厚度 大得 多 , 球体半径 r 取H I 2
总 电容 为这 两 部 分 电 容 的 并 联 , 即: C =C +C 。 其中 , C : : ( p r )
肤 干燥 、 洁净、 无 损伤 时 , 皮肤 电阻可 高达 4 O一1 0 0
k Q, 而 当皮肤 处 于潮湿 或受 损状 态 时 , 则 会下 降到 1 0 0 0 Q 左右 , 通常情况下一般为 1 0 Q。 内部 电 阻与表 面 电阻相 比 , 可忽 略不计 。
见表 1 。
表 1 仃 T时 刻 电 容 电 压 值
上述 计 算 结 果 与 G B 1 2 1 5 8—2 0 0 6 《防止 静 电
C = 4 v r s 人体 静 电模 型 放 电过 程 的 分 析 , 可 视 为 对 R C电路零 输入 响 应 的分 析 ( 图3 ) , 也 即动 态 电路 在 没 有外 部 激 励 时 由电路 中动态 元 件 的初 始储 能
引起 的响应 。
2 人体 静 电放 电过程 分析
式 中, A — —两 个鞋 底 的总 面积 , c m t — — 鞋底 的厚 度 , c m。
计算 C 时需 把人 体等 效为 形状 较为 规则 的导 体, 通 常采用 球体 来 等 效 , 球 的半 径 一 般取 人 体 身 高 的一 半 , 得:
计 。决定 人 体 电 阻 的 主要 因 素是 皮 肤 电阻 , 一 般

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工作原理

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工作原理

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工作原理
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释放电荷来消除人体积聚的静电。

静电主要是由于人体与周围环境摩擦而产生的,例如穿着衣物与身体接触、走在地毯或塑料地板上等。

人体静电消除器通常包含一个静电放电装置,它可以通过将电荷引到地面来消除静电。

装置中包括两个电极,一个是人体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电极,另一个是地球电极。

当人体积聚了静电时,装置中的电荷感应系统会检测到电量的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电荷的大小和极性,产生相应的电流信号,将电荷引导至地球电极。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引入一个电离空气的装置来实现,例如电离器或离子风机。

这种装置可以将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成正负电荷,使得电荷更容易通过空气传递。

当电离器产生的正离子碰撞到人体表面上的负离子时,它们会中和并释放出电荷。

同样,当电离器产生的负离子碰撞到人体表面上的正离子时,也会中和并释放出电荷。

这样就能消除人体表面的静电。

人体静电消除器还可能包含一些额外的功能,例如静电检测、自动调节电离器的电流信号等,以确保静电消除效果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技术资料大连东强防静电技术有限公司二00八年十一月目录一、概述 (1)二、人体静电 (2)1、人体静电带电方式 (2)2、人体静电参数 (3)3、人体放电的危害和管理指标 (3)4、典型气体引燃能量 (3)5、人体静电的标准规定 (4)(1)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4)(2)GB13348-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5)(3)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5)(4)静电安全指南(日本)1988 (5)(5)英国BS 5958 第2部分1991 《防静电技术规范》 (9)(6)《大型浮顶储罐安全设计、施工、管理暂行规定》 (10)三、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10)1、试验对比 (10)2、产品应用情况 (14)3、产品规格与安装位置 (14)4产品设计依据 (17)5人体静电消除器产品推荐建议 (18)四附件 (19)1、DQJ-5-Ⅰ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0)2、DQJ-5-Ⅱ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2)3、DQJ-5-Ⅲ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4)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一、研发背景与必要性石油化工介质处理现场,多数处于可燃气暴露或存在气体泄露的高危场所,如装车、装船操作,油罐采样、测温、检尺操作,装置区采样操作,容器气体置换或吹扫清洗操作等等。

在这些作业中,人体活动静电是现场作业不可避免的隐患源。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石化企业人体静电事故的高峰期。

如北京某炼厂1971年“5.3”航煤槽车采样爆炸,北方某加油站1976年3月、5月和1977年4月测温爆炸,上炼1981年“5.28”甲苯罐测温爆炸,抚油二厂1985“10.15”航煤罐采样爆炸等。

这期间国外同类事故报道亦较多,如日本1961年4月二甲苯采样爆炸,1972年“1.8”苯罐采样爆炸,1976年1月苯罐采样爆炸等。

针对人体静电事故频发现象,各国都制定或修改了原静电管理规定,并开发了导静电绳、防静电工作服等相应产品,与人体作业相关的静电事故明显减少。

但最近一个时期国内类似事故又有所增加,如2000“12.12”、2002年“2.2”陕西永坪炼厂汽油罐采样着火事故,2002年“3.19”大连石化调和油罐闪爆事故,2004年9月泰州石化装置区采样着火事故,2005年春季济南某厂上罐采样着火事故等。

这个现象在国外也有类似事故报道,如日本消防厅披露,在1982~1991年曾发生86国石油设备协会(HPE)披露,1992~2005年曾发生162起汽车加油事故,其中85%的事故与人体静电或设备接地不良有关。

中石化安监局2002年通过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做了10个炼厂静电隐患调查,表1是上罐采样调研数据,这个统计从管理侧面上暴露了当前事故现象的背景:1、随着作业频率的增加,人们对以往事故教训和管理规定有些淡忘。

如10个企业在现场作业演示中,采样绳不做接地的占90%,作业后没释放静电就盖采样口的占100%。

2、市场防静电产品质量失控,企业也没有定检制度,现场管理有时失控。

如大连石化“3.19”事故后,对刚买的89根20m长采样绳进行复其中严重不合格的约有39%(见表2)3、现有规范或规定有漏洞,且以限制操作为主,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较差。

例如(GB/T 4756-1998)手动采样要求作业后在采样口上风方向1m外摸一下金属物后再盖采样口盖,其漏洞有三:①按规定,采样口1.8m半径内均属防爆场所;②罐上所有金属物均涂复油漆,不能有效泄放人体静电;③当导静电绳失效或没有良好接地时,人体作业很容易积聚静电,作业中一旦触摸周围金属物,容易产生引燃性的火花放电。

以上是目前事故增加的主要漏洞,在设备操作和管理上的其它漏洞有时也会恶化人体静电的危险。

这些漏洞为:①没有穿戴合格的防静电鞋和服装;②提拉、投放速度过快;③现场没有导静电绳专用接地端子;④采样口附近没有允许泄放人体静电的专用接地器或消电器,等等。

综上所述,石化企业的采样、测温、检尺作业和槽车灌装作业场所是人体静电放电几率最高的危险场所,单靠现场管理制度已不能有效限制人体静电引燃的危险性。

因此,弥补上述漏洞而研发适合防爆场所使用的人体静电消除器,抑制当前事故趋势和改变人体静电的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DQJ-5本安性人体静电消除器即是为适合上述要求而研发的,于2006年8月9日取得专利授权(ZL5X)。

二、人体静电简介1、人体静电带电方式(1)接触-分离或活动带电人体行走、投放采样绳、摩擦滤布、塑料桶倾倒粉体或石油产品、清釜作业等,人体会积聚静电。

(2)感应带电粉体下料包装或传送塑料薄膜、橡胶带、无纺棉,以及汽车或容器未接地装卸介质等,附近人体会感应带电。

(3)吸附或捕集带电,触摸带电介质带电在静电喷涂、蒸汽吹扫、水雾喷射、粉尘飞扬、喷溅加油等场所作业,人体会捕集荷电“微粒”带电;当人体接触传送带等荷电介质或未接地容器时,也会带电。

2、人体静电典型参数(1)作业人体静电电压值人体行走静电电压:1~3kV;一般作业人体静电电压:2~5kV。

(2)人体静电能量计算关于人体静电能量的计算,国外标准均按“导体”来定义。

1CV2人体静电能量计算公式推荐:W=2式中:C—人体电容,平均200PF(多数情况下100~400 PF,少数可达1000 PF)V—人体静电电压作业人体静电能量(2~5kV、200 PF):0.4~2.5 mJ。

人体有电击感的临界电压:≥3 kV,放电能量≥0.9 mJ。

3、人体放电的危害和管理指标人体放电形式主要为:(1)带电人体与接地体的放电,多数为火花放电。

(2)带电介质与人体的放电,多数为刷形放电。

(3)人体与人体之间的放电,多数为火花放电。

4、典型气体引燃能量表3列出了几种典型气体的闪点和引燃能量。

表3 典型气体燃爆参数5、防止人体静电的相关规定(1)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6.5 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6.5.1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和1区,且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25mJ以下时,工作人员穿防静电鞋、防静电服。

当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时,可穿棉工作服。

6.5.2静电危险场所的工作人员,外露穿着物(包括鞋、衣物)应具防静电或导电功能,各部分穿着物应存在电气连续性,地面应配用导电地面。

6.5.3禁止在静电危险场所穿脱衣物、帽子及类似物,并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

6.5.4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和1区工作时,应佩戴防静电手套。

6.5.5防静电衣物所用材料的表面电阻率<5×1010Ω,防静电工作服技术要求见GB 12014。

6.5.6可以采用安全有效的局部静电防护措施(如腕带),以防止静电危害的发生。

(2)GB13348-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4.7 防止人体带电4.7.1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及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且应配置导电地面(参见GB 12014和GB 4385)。

4.7.2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3)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4.2 储罐4.2.5为消除人体静电,在扶梯进口处,应设置接地金属棒,或在已接地的金属栏杆上留出一米长的裸露金属面。

4.2.6与储罐管线相连接的法兰,如需防杂散电流和电化学腐蚀时,可选用电阻为104Ω~106Ω的绝缘法兰连接。

4.4 铁路栈台与罐车4.4.3在操作平台梯子入口处,应设置人体静电接地金属棒。

每个鹤位平台处应设置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宜用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直接相连。

罐车及储罐用带有接地夹的软金属线与接地端子连接。

4.5 汽车站台与罐车4.5.2在操作平台梯子入口处或平台上,应设置人体静电接地棒。

4.6 码头4.6.4在船位陆上入口处,应设置消除人体静电的接地装置。

(4)静电安全指南(日本)19884.3.2.1掌握人体的带电人体带电时,会成为气体蒸气和粉尘的引火源或者会有成为电击原因而发生火花放电的危险性。

4.3.2.2泄漏电阻的管理指标人体泄漏电阻的管理指标如下:(1)防止带电所需的泄漏电阻,一般来说为108Ω以下。

但是在下列情况下,最好为107Ω以下。

(a)氢、乙炔和二硫化碳等最小引燃能量为0.1mJ以下的气体蒸气有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危险时。

(b)因氧气泄漏和异常状态而产生氧气以及助燃性气体的氧浓度有增大的危险时。

(c)组装、检查半导体元件时。

(2)考虑到接触低压电线等而产生电击危险的情况,在满足上述(1)的同时。

泄漏电阻最好在105Ω以上。

4.3.2.3带电电位的管理指标人体的带电电位一般在100V以下。

但若是在4.3.2.2(1)中(a)~(c)所示的数值时,带电电位最好在10V以下。

第五章采用接地防止导体带电5.1 接地的基本事项5.1.3接地的对象接地的对象,是指因产生静电和静电感应等而有带电的可能性,而其带电又是发生静电故障和灾害原因的一种导体。

但一般来说,下面所示的导体也就不必再采用防止带电的接地了。

(1)已被用来作为避雷、接地保护、计量仪器和其他目的接地的金属物体以及与这些金属物体进行焊接、螺栓紧固等机械、电气牢固连接的金属物体,其泄漏电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低于1000Ω。

(2)埋入地下的金属构造物、金属配管、建筑物的钢筋等以及与此焊接、螺栓紧固等机械、电气连接的金属物体,其泄漏电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低于1000Ω。

(3)当导体为金属以外的导电性材料时或者为用导电性材料与大地等进行电气连接时,其泄漏电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低于106Ω。

(4)采样导电性鞋和导电性地板时,其导体是泄漏电阻低于108Ω或低于107Ω的人体。

5.1.4接地电阻使导体接地时,因静电作用而流入大地的电流值,一般为10-5A以下。

如果泄漏电阻低于105Ω时,就可以达到充分的防止带电的效果。

因此,对于防止带电的接地,在任何情况下其泄漏电阻要确保低于106Ω。

而接地电阻最好为1000Ω以下。

第7章防止操作人员带电7.1 防止操作人员带电的基本事项7.1.1防止操作人员带电的目的人员是静电的导体。

如果带电就会很容易成为产生各种静电事故和灾害的原因。

因此当存在静电事故和灾害的危险时,使人体接地,以防止人体带电。

而人体穿的衣服等(以下简称身上衣服等)如果带电时,也是产生事故和灾害的一种原因。

所以首先防止人体带电,然后还要防止身上的衣服带电。

7.1.2操作人员带电的概述因人体是静电的导体,如果接地便不带电。

若使用绝缘覆盖物和地板与大地绝缘时人体就带电。

操作人员的带电是由下面的原因产生的。

7.1.2.1由于操作人员的行动而产生的带电由于操作人员的行动而使身上穿的衣服等产生带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