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

大陆性气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由 于降水较少,主要依靠灌溉,农业生产和布局受水资源限制 较大。同时,大陆性气候也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问题 。
大陆性气候的利弊分析
优势
大陆性气候下的夏季日照时间长,太 阳辐射强,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 生长;冬季寒冷干燥,有利于杀死病 虫害和减少农业害虫的繁殖。
劣势
由于降水较少且集中,容易造成春旱 和夏涝等自然灾害;同时,大陆性气 候也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等问题 ,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04
中国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与特点
形成
中国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和山地地区的地 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大,导致气候的多样性。
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是气温低、降水少、日照时间短、风力强等。在高原地区 ,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昼夜温差大;在山地地区,由于地形 复杂,气候变化多端,垂直气候差异明显。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总结词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
详细描述
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 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公转、太 阳辐射等天文因素,以及台风、厄尔尼诺等 自然灾害。而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等。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季风气候的分布与影响
季风气候的分布
中国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此外,在南部沿海地区 和东北地区也有季风气候分布。
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 此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的重要种植区 。同时,季风气候也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为 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然而,季 风气候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如洪涝、干旱等自然 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风险。
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共33张PPT)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3、旱涝灾害
(三)中国常见气象灾害
4、华北地区的春旱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5、长江流域的伏旱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
一、中国的气温
二、中国的降水
三、中国的气候
四、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等温线图的分析 1、根据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二)季风性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 小,使得喜温农作物(比如水稻)在我国纬度较高 的东北地区也可以种植。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1、寒潮
冷空气入 侵使气温 在24小时 内下降10 摄氏度以 上,而且 最低气温 降至5摄氏 度以下。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二、中国的降水
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充足的水汽 ②气流上升或气温下降 ③足够的凝结核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给我国
吐鲁番
带来降水的夏季 风在由东南向西 北推移的过程中, 水汽逐渐减少。 且地势西高东低。
措施:修建跨
流域调水工程。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原因:我国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季风气候显著, 降水集中在夏 秋两季,降水 变率大。
中国分区地理之中国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但需注意防涝和防旱。
亚热带季风气候
定义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特点。
形成原因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 交汇,形成降雨集中的梅雨季节;冬季则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较为温和。
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考虑气候因素。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 区。
气候特点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方面, 需要合理安排作物种植和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降水 主要集中在夏季。
干旱气候
02
中国东部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定义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出现在中国东北部、华北和华东地区,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 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
形成原因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北上与北方南下的冷空 气交汇,形成降雨集中的梅雨季节;冬季则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的沙漠地区。
气候特点
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 风力强。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干旱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 现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方面,需 要采取节水措施和保护生态环境。
04
中国特殊地区气候
青藏高原气候
01
青藏高原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 高寒气候。该地区气温低,日温差大 ,降水较少且集中,风力强劲。
02
青藏高原气候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中国气候(ch4)

大气环流还影响气温和降水,例如冬季冷空气南下 时会3
洋流是指海洋中的大规模水流,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中国东临太平洋,受太平洋暖流和寒流的影响。暖流 可以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寒流则会导致气候变冷。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青稞、牦牛等高原特色作物。
03
中国气候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高低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进而影响气温和降水。中国跨 纬度较广,因此气候类型多样 ,从热带到寒带的气候都有分 布。
纬度因素导致中国不同地区热 量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影响植 被分布和农业生产方式。
纬度因素还影响中国气候的季 节变化,例如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分布改变
02
中国降水的地区和时间分布都在发生变化,一些地区出现持续
的干旱或洪涝灾害。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03
随着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加剧,中国境内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
洪涝、干旱、台风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中国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荒漠化加剧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导致中国一些地 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加剧,尤其是西北 干旱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雷州半岛和云南的西双 版纳地区。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温差较小 。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橡胶、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高原山地气候
02
01
03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地 区。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分区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分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这些地理和气候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本文将讨论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分区,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分为六大板块:东部沿海平原、华北平原、西南丘陵和盆地、青藏高原、华南丘陵和岛屿、以及西北高原和盆地。
1. 东部沿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是中国最广阔的地理板块之一,涵盖了大部分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这个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因此,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同时也是人口最为密集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2.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北临黄河,南界太行山。
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和土地沙化等问题,这个地区在近年来面临一系列的环境挑战。
3. 西南丘陵和盆地西南丘陵和盆地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贵高原、川西高原和西南盆地等地貌。
这里的山峰起伏,河流纵横,地势较为复杂。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较为困难,但也因为山水秀丽而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
4.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的最大高原。
这个地区分布有大量的高山、高原和湖泊,其中包括中国最长的江河长江和黄河。
青藏高原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对中国的气候和生态具有重要影响,并且这里储存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锡、锌等。
5. 华南丘陵和岛屿华南丘陵和岛屿位于中国的南部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
这里地势较为起伏,以山地和岛屿为主,气候湿润,植被繁茂。
这个地区农业发展较为便利,同时也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和地产开发地区。
6. 西北高原和盆地西北高原和盆地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等省份。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53张PPT)

平 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雨 洋 水,也有来自__印__度_洋的
__西__南__季风。
原因之二: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
低气压
低气压
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远__离__海___洋__和__山__脉___阻__挡__。
太
平 洋
印度 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2、 降水的时间分布 ①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4_、__5_、__6_、__7_、__8_、_月9 ,武汉为 _4__、__5_、__6_、__7_、__8月,北京为__7_、__8月,哈尔滨为___7_、__8月。 ②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夏___秋__多__,__冬___春__少___, 明显的差异是____越__往__北__雨___季__越__短__,___降__水__集__中___程__度__越__高_。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③等温线较稀疏,南 北温差小;除青藏高 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④高温极值在吐鲁番 盆地。低温极值在青 藏高原
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小?
①纬度: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 大但白昼短,南北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②夏季风(大气环流):南方受夏季风影响大,阴雨 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
一、中国的气温
1、根据数值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一、中国的气温
2、根据等温线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然植被
林
林
林
地理中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气候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世界上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国家之一。
由于地势高低不平和纬度跨度广大,中国的气候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下面将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气候影响因素、气候变化等方面对中国的气候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位置中国地处东亚大陆,东临太平洋,南临东海和南海,依次与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朝鲜、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总长约2.98万千米。
中国地形复杂,东部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中部为高原地区,西部为高山地区。
中国横跨东亚、南亚和中亚三个大洲板块,因此气候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二、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中等偏北地区季风气候、寒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广西、广东、湖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份,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干燥;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的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南部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干燥;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全年降水充沛,气温适中;中等偏北地区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寒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北部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降水稀少。
三、气候影响因素中国的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
纬度是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南北跨度广大,纬度不同,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也不同。
地形是影响中国气候的重要因素,中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不平,地形对气候有明显的阻挡和隔离作用。
海洋是影响中国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洋的温度、盐度和温压场对中国的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一、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经度位置:中国东西跨经度较大,东临太平洋,西至帕米尔高原,西北达额尔齐斯河上游,西南至雅鲁藏布江以西。
二、地形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中国地形包括高山、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五种类型,山区面积广大。
2.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第一阶梯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三、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多样:中国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垂直气候等。
2.季风气候显著: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3.雨热同期:中国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降水空间差异大:中国降水空间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导致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5.干湿差异显著:中国分布着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干湿差异显著。
四、主要自然地理现象和问题1.自然灾害: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如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2.环境保护:中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3.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需要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
4.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大,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地理区域与地理界线1.地理区域: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地理界线:中国地理界线主要有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
上海
海口
乌鲁木齐
最高气温(ºC):7月份,28 ºC 最低气温(ºC):1月份,18 ºC 降水较多的月份:5、6、7、8、9 降水较少的月份:12、1、2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夏季降水较
北京
上海
海口
乌鲁木齐
最高气温(ºC):7月份,20 ºC 最低气温(ºC):1月份,-13 ºC 降水较多的月份:7、8 降水较少的月份:10~次5月份 气候特点:全年少雨,冬冷夏热
北方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 暖空 暖 暖
南方
注意观察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冷气流
五月南岭一带 五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远离海洋和山脉 _______________ 。 阻挡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2)影响我国的夏季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风,既有来自
东南季 太平 _____洋的_____
风,也有来自
印度 洋的西南 ______ _____
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3)季风区和 非季风区大致
冈底斯山
• 分界线:大兴安岭 —阴山山脉—贺兰 迎多 背少
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 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西部平原, 以种植业为主 2,完成6~8题。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
山麓缓坡地带, 适林业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 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 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热带 C.③地 D.④地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太平洋的东南 自_____ _____季风, 温暖湿润 _____________ ,为我
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 雨水.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1、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原因之二: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 主要原因是
中国气候
复习提问:
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气温、降水.
形成气候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②大气环流 ③下垫面(地形.海陆位 置. 洋流) ④人类活动.
中国气候
一、气温和温度带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三、气候特征及评价 四、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
1
一、气温和温度带 1、冬季气温的分布
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 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
山地, 适林业
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 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樟树林——林业
红色的曲线表示气温。
• 最高温:7月份,28º C • 最低温:1月份,14º C 蓝色的柱状图表示降水。 • 降水最多:5~8月份
• 降水最少:11、12、1月
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 大约是多少? 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 多少? 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 特点及其成因? 0°C等温线大致经过 哪些地区?
1、冬季气温的分布
漠河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暖 北___ 寒 ①南___ 大 ②南北温差____. (2)成因:
西沙群岛
小于南方,北 ①纬度因素:北方太阳高度_____ 短 ,日照时间_____ 少 ,获得 方白昼比南方_____ 少; 的太阳热量____ ②冬季风的影响 ③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冬季风有阻挡作用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区
800㎜
半干旱区
400㎜
半湿润区
降水量<蒸发量:
湿润地区
③半干旱区 ④干旱地区
⑶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 800㎜等降水量线 400㎜等降水量线 200㎜等降水量线
2、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⑵四类干湿地区:
思考:
干旱地区
200㎜
半干旱区
400㎜
800㎜
半湿润区
①新疆西北部有 半干旱区分布原 因是 受来自北冰洋和大 ____________ 西洋的气流影响 ②黑龙江西北也 有湿润区原因是 纬度高. 蒸发 __________ 小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夏秋多,冬春少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 ____________,
明显的差异是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空气 气 冷空气 空气 气 冷空气 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2、夏季气温的分布 黑龙江最北部7月气温 大约是多少? 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 大约是多少? 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大约 多少? 归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 特点及其成因?
2、夏季气温的分布 ⑴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全国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2)成因:
西沙群岛
①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大于 南方 ②北方昼长_____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 4、5、6、7、8、9 月, 3、4、5、 6、7、8 月,北京为______ 7 、 8 月, 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为_____ 7、8 月。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
北京
上海
海口
乌鲁木齐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什么共同特点?
特征二: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 性质:寒冷干燥 • 风向: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 来源:蒙古—西伯利亚
夏季风
• 来源:太平洋 • 性质:温暖湿润 • 风向: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阴山
• 季风区主要指夏季 风常年到达的区域 。
湿润地区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 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 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 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雨
六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七· 八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2003 金华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
九月南撤到长江以南地区 九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等值 线的 特征 疏 大 密
疏密 数值大小及变化 延伸方向 小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 台湾岛 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 D.大气环流 低 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 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北京
上海
海口
乌鲁木齐
最高气温(ºC):7月份,26 ºC 最低气温(ºC):1月份,-4 ºC 降水最多的月份:7、8 降水最少的月份:11、12、1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
上海
海口
乌鲁木齐
最高气温(ºC):7月份,29 ºC 最低气温(ºC):1月份,5 ºC 降水较多的月份:5、6、7、8 降水较少的月份:11、12、1、2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2、夏季气温的分布 我国7月气温最高的地区在哪儿?原因?
吐鲁番盆地 青藏高原
盆地地形, 沙漠广布吸 热快,晴天 多日照强
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原因?
3、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⑴积温:≥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
⑵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暖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
高原气候区
亚热带
热带
降水的类型
非 季 风 区
大兴安岭 、 以________ 阴 山、 贺兰 ___ ____山、 巴颜喀拉 __________山、 冈 底 斯 山为 _________
界。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
1、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广州 武汉 、北京 _____、_______ _____ 、哈尔滨 _______。
结 论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9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开始迟 北方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6月
开始早 南方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2、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⑴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 ⑵四类干湿地区 : 降水量>蒸发量:
干旱地区
200㎜
高
小
大
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 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台风雨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地形雨
降水 类型
对流雨 锋面雨
× × × √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 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 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