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
《我国气候主要特点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我国气候主要特点》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我国气候主要特点》。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是地球表面大气层中气温、降水、湿度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今天我们将进修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二、目标1. 了解中国气候的分类和特点;2. 掌握中国气候带的分布和特点;3. 能够分析中国气候的影响因素。
三、知识讲解1. 中国气候的分类和特点中国气候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寒带气候四种类型。
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气温适中;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东北地区,夏季雨水充沛,冬季干燥寒冷;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等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暖。
2. 中国气候带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带主要分为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四个带状分布区。
热带气候带主要位于中国的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亚热带气候带主要位于中国的中部,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多雨;温带气候带主要位于中国的中部和东部,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寒带气候带主要位于中国的北部,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
3. 中国气候的影响因素中国气候受地形、纬度、海洋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地形升沉使得中国气候类型多样,纬度决定了中国气候的整体特点,海洋调节了中国气候的变化。
此外,人类活动也对中国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工业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等。
四、实践操作1. 观察当地的气候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气候类型划分;2. 制作中国气候分布图,标注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3. 分析当地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地形、纬度、海洋等。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包括气候的分类和特点、气候带的分布和特点、气候的影响因素等内容。
气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需要不息进修和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气候资源。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域多样的国家,拥有着多种气候类型。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统计出的一种气象现象,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中国的气候特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的气候吧。
一、中国气候的划分1. 中国气候区划中国气候大致按照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可分为东部季风气候、西部干旱气候、西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等多种类型。
每种气候类型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独特的气候特征。
2. 主要气候类型(1)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多雨。
(2)华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3)东北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4)西北地区属于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5)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多雨,植被丰富。
二、中国气候特点1. 季风气候影响中国的季风气候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风受到高压控制,导致西北部干燥,夏季风受到低压影响,带来了丰富的降水。
2. 地形地貌影响中国的地形地貌对气候起着重要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存在导致了西部地区高原气候,形成了“雪域高原”景观;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多山丘陵,气候温暖湿润;东北平原地势较低,气候干冷。
3. 水系湿润作用中国拥有着众多的江河湖泊,水系众多对气候产生着显著的影响。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
三、中国气候的变化及应对1. 气候变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中国的气候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气温升高、干旱频发等现象。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2. 防灾减灾中国气候多变,季风影响明显,很容易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加强气象监测、提前预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少损失,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结语:气候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环境因素,中国作为一个气候多样的国家,各种气候类型的存在丰富了国家的自然资源和风土人情。
《气候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气候》导学案一、导入气候是地球上气象现象长期统计而得出的平均结果,是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气候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你知道气候和天气有什么区别吗?气候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二、观点诠释1. 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平均的气象状况,是通过长期统计得出的结果;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天的气象状况,是短期内的气候表现。
2. 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受到地理位置、海洋影响、地形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纬度、季风等气候特征;海洋影响使得靠拢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和海拔高度会导致气候在同一地区内的差别。
三、气候类型1.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温暖,降水充沛,气温变化不大。
2. 温带气候:位于赤道和极地之间,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适中。
3. 寒带气候:位于极地附近,寒冷干燥,气温极低。
4. 季风气候:在亚洲大陆东部,季风交替,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四、气候变化及其影响1. 气候变化:气候会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包括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或减少等现象。
2. 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扰动,影响生物的发展和迁徙,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影响。
五、活动与思考1. 观察当地的气候特点,了解气候对当地的影响。
2. 讨论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候和天气的区别,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珍爱地球故里。
参考资料:1. 《气候与气候变化》教材2. 《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钻研报告3. 《地球气候与环境珍爱》专业书籍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气候的理解,为未来的环境珍爱事业做出贡献。
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
中学地理中国气候教案

中学地理中国气候教案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冬、春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夏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成因2、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培养阅读和分析等温线、等降水量线、气温年变化曲线、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区图的能力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及其特特征、影响、划分5、认识我国气候资源的有利条件以及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学习重难点】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我国气候的成因分析【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一)原因:我国地域地跨众多的和加之地形地势增加了我国气候的1、我国的气温分布与温度带①气温分布特点(1)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南方越往北气温越原因:a冬季太阳直射在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白昼得到太阳光热b我国北方地区邻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南方受影响 (2)夏季:南北普遍原因:夏季太阳直射与南方相比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但白昼时间得到的热量不比南方少②温度带(1)划分:根据多少划分为、、、、、(2)概况温度带分布范围作物熟制主要作物寒温带中温带暖热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2、我国降水时空分布和干湿地区①降水分布规律(1)地区分布:从向逐渐减少(2)季节变化:多少②干湿地区(1)划分:根据与关系划分为、、、(2)概况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天然植被农业类型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3、我国主要气候类型①气候类型的分布东部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区:西部高山区:海南、台湾南部、雷州半岛、云南南部:②气候类型多样的优越性(1)有利于繁殖生长使我国的资源比较丰富(2)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各业发展(3)有利于丰富多彩使我国发展各具特色二、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二)1、成因: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之间形成巨大的差异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3、概况季风冬季风夏季风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对气候影响4、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①地区影响:②季节影响:③夏季风强弱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夏季风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会出现④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课本P37阅读材料5、大陆性特征①原因由于中国陆地面积伸入亚洲内陆受影响明显②主要变现气温和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夏季明显偏三、多特殊天气1、寒潮①定义:②发生时间:③带来的天气现象:④入侵路线:⑤危害(1)长江以南地区:(2)草原牧区:(3)干燥地区:2、梅雨①发生时间:②发生地区:③天气特征:④危害:3、台风①概念:②发生时间:③危害:④好处:4、沙尘暴①概念:②发生时间:③发生地区:④危害:四、旱涝灾害1、洪涝①发生时间:②发生地区:2、干旱①发生时间:②发生地区:春旱:初夏干旱:伏旱:秋旱:冬旱:【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较多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3、我国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得益于A气候复杂多样B雨热同期C季风气候显著D多特殊天气4、关于我国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B我国季风气候显著C我国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D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5、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1)图A中7月的平均气温约是℃降水量约是毫米(2)如果A、B两图分别代表上海和北京则A是判断的依据是(3)读图可知上海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冬季更多初二地理教案请点击。
《气候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气候》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你知道什么是气候吗?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
气候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
今日我们就来进修一下气候的相关知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分类;2. 精通气候形成的原因;3. 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分类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
依据不同的气候特征,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2. 气候形成的原因气候的形成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热带气候主要是由于赤道周边的地区受到阳光直射,温度较高;而寒带气候则是由于地区遥离赤道,受到阳光斜射,温度较低。
3.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影响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等。
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带来极端天气现象,如干旱、洪水等,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
四、进修方法1.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了解气候的基本知识;2. 观看相关视频,深度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3. 参与小组谈论,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
五、教室练习1. 请描述一下你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2. 你认为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六、拓展延伸1.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2. 跟踪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关注气候变化对举世的影响。
七、总结反思通过今日的进修,你对气候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吗?气候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我们需要不息进修和关注气候变化的状况,为保卫地球环境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本次《气候》导学案的内容,期望大家能够勤勉进修,加深对气候的熟识。
祝大家进修进步!第二课时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顾一下上节课进修的内容,什么是气候?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气候是地球表面上长期的平均气象因素的统计结果?2. 请同砚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我国气候主要特点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我国气候主要特点》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我国的气候有哪些主要特点吗?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是地球表面大气层对气象因素的综合表现。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特点也不尽相同。
今日我们就来进修一下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二、探究1. 中国气候总体特点我国气候总体上呈现南热北冷、西干东湿的特点。
南方气候暖和潮湿,北方气候寒冷干燥,西部气候干旱,东部气候潮湿。
2. 中国气候分区依据气候特点,我国可以分为亚热带、温带、寒带和高原气候四大区域。
其中,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原地区。
3. 中国气候季节变化我国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夏季气温高,多雨;秋季气温下落,秋高气爽;冬季气温低,寒冷干燥。
4. 中国气候影响因素中国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季风等。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洋对气候有调整作用;地形对气候有阻挡作用;季风导致气候季节性变化。
三、拓展1. 中国气候变化趋势随着举世气候变暖,我国气候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包括气温提高、降水量增加、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
应该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应对措施,缩减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中国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中国气候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能源消耗等方面。
我们应该依据气候特点合理规划生产和生活,做好气候适应工作。
四、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包括总体特点、分区特点、季节变化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气候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和珍爱好我们的气候,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作业请同砚们结合自己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写一篇短文,描述该地的气候特点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四节 气候学案

第四节气候学案一、气温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季节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冬季1月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7月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①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
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二、降水1、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基本特点(规律)原因影响名称内容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时间变化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年际变化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降水的南北差异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气候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气候》导学案一、导入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的统计。
它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太阳辐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现象之一。
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气候的知识,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我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形成原因;2. 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气候现象。
三、进修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分类;2. 气候形成的原因;3.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四、进修方法1. 听讲和笔记:认真听老师讲解,做好笔记;2. 讨论和合作:与同砚讨论进修内容,共同解决问题;3. 实践和观察:观察周围的气候现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五、进修过程1. 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30年以上)的天气状况的统计。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
2. 气候的分类:根据气候特征和分布,气候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几种类型。
3. 气候形成的原因:气候形成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太阳辐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气候差别。
4.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增多、生态系统受损、粮食产量下落等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 实践活动:观察当地的气候现象,记录每天的气温、湿度和降水量,分析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了气候形成的原因,认识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采取行动珍爱环境,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七、作业1. 思考:你认为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2. 实践:每天观察当地的气候现象,记录气温、湿度和降水量,分析气候变化的趋势。
八、拓展1. 了解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探讨气候变化对举世的影响;2. 参与环保活动,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对气候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考点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图1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6分)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分)
考点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2
.(2014北京卷)读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果园
耕地 居民点 公路及桥梁
河流 等高线及高程
400m
200
图2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12分)考点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3.(2015•北京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
(8分)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2)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8分)
考点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比及其影响
4.(2014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图中锋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
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1)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12分)
2824100°104°
108°
第4题图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参考答案
1.
(1)(6分)
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2)(12分)
冬季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2分);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2.(12分)(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
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
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12分)
3.【答案】
(1)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75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2米/秒以下。
(2)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开发生物能。
【解析】
(1)联系图示,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从积雪量、风速角度去分析。
(2)联系清洁能源,结合当地条件分析,可发展太阳能、水能和沼气。
考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气候、能源
4.(1)安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
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