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周海平
【期刊名称】《《中国果业信息》》
【年(卷),期】2009(26)7
【摘要】根据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历年生产和近20年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桂林市银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订保护银杏古树的条例,推广了能够促使百年银杏古树恢复生机、幼树生长旺盛、新建果用银杏林丰产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提倡合理开发利用银杏古树资源,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5页(P18-22)
【作者】周海平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J], 周海平
2.桂林市桂花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J], 黄霞;黄莹
3.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J], 周海平
4.浅谈桂林沙糖橘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J], 张欣; 唐艳; 黄春红; 钟佳丽; 邓崇岭
5.桂林市灵芝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J], 黄春红;周宾;李家文;周思菊;赵晓美;叶小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杏产业调研报告

银杏产业调研报告

银杏产业调研报告银杏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银杏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银杏产业的市场前景和潜力,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网络调研: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了解银杏产业的相关信息,包括产业链、市场规模、企业情况等。

2. 实地考察:选择了位于浙江金华的银杏种植基地,对该基地进行考察,了解银杏种植的过程和技术。

三、银杏产业的现状1. 市场规模:银杏产业在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银杏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2. 产业链:银杏产业的产业链包括银杏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其中种植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

3. 企业情况:银杏产业涉及到很多企业,从小规模的种植户到大型的加工企业,存在着企业规模不一、产能不齐的情况。

四、银杏产业的市场前景1. 国内市场: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银杏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银杏的相关产品如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果酒等在健康食品、保健品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2. 出口市场:银杏作为中国特有的植物资源,在国外市场也有较大的潜力。

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开始将银杏产品出口到东南亚等地,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五、银杏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挑战1. 种植技术不足:由于银杏是一种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的植物,种植技术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

目前一些农民的种植技术还不够成熟,对银杏的养护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银杏产品种类繁多,竞争激烈,一些小规模的企业难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导致市场份额被大型企业占据。

3. 缺乏品牌和营销渠道:大部分银杏产品还缺乏知名的品牌,营销渠道不畅,导致产品的推广和销售面临一定的困难。

六、发展建议1.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大对银杏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加产量和品质。

2. 建立银杏产业协作组织:促进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统一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银杏发展前景和营林措施初探

银杏发展前景和营林措施初探

银杏发展前景和营林措施初探银杏树又称为白果树,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资源,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庭院绿化的树种,还可以作为药材、食品和木材进行利用。

而且,银杏树在我国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有关银杏的种植和利用记载了。

银杏树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能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银杏树的种植范围也非常广泛,几乎遍布了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而且,在许多地方,银杏树都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尽管银杏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它们在我国的种植规模和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所以,关于银杏树的发展前景和营林措施,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考虑和探讨。

一、发展前景1. 市场需求大目前,我国的银杏树的种植规模和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天然、绿色的健康产品的需求也将会越来越大。

而银杏又被誉为“植物之王”,因此它在保健品、药品、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潜力非常巨大。

2. 生态价值高银杏树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植物资源,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银杏树的枯叶具有很高的有机物含量,可以作为肥料进行利用,有助于改善土壤的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而且,银杏树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固沙防风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3. 技术支撑强目前,银杏树种植和利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在许多地方还有很好的技术支撑。

比较有名的有:江西、四川、陕西、广西、山东等地的银杏资源比较丰富,相继建立了银杏科研所,对银杏的研究工作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研发出了一系列关于银杏种植、养护、病虫害防治、资源开发等技术成果。

二、营林措施初探1. 加大科研力度在银杏树的种植和利用中,科研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科研,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银杏树,发现银杏树的更多潜力,解决银杏树种植过程中的难题。

发展更多适合不同地域的银杏品种,提高银杏的产量和品质,改进银杏树的栽培技术等。

2. 加大人才培养要想更好地发展银杏树,我们还需要加大银杏树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

银杏产业实施方案

银杏产业实施方案

银杏产业实施方案一、产业现状分析银杏是我国的特产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银杏产品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目前我国银杏产业存在着生产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制约了银杏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1. 扩大银杏种植规模,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加强银杏产品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建设银杏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4. 打造银杏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发展策略1. 支持政策:制定银杏产业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农民种植银杏。

2. 技术支持:加强银杏种植技术研究,推广优质种苗和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3. 加强加工:引导企业投资兴建银杏产品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

4. 产业园区建设:政府引导资金投入,建设银杏产业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5. 品牌建设:加强银杏产品宣传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银杏品牌。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政策: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银杏产业扶持政策,明确资金支持和政策措施。

2. 技术推广:加强银杏种植技术培训,推广优质种苗和栽培技术,提高种植效益。

3. 加工引导:鼓励企业投资兴建银杏产品加工厂,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4. 园区建设: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推动银杏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土地和基础设施支持。

5. 品牌推广:加强银杏产品宣传推广,组织参加各类展会和交流活动,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风险防范1. 市场风险:加强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产业发展战略。

2. 技术风险: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银杏种植和加工技术水平,降低技术风险。

3. 政策风险: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策略,降低政策风险。

六、总结银杏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将有力地推动银杏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023年银杏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银杏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银杏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银杏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行业概述银杏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和园林树种,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功效。

在我国,银杏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一带,其中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是主要的银杏种植区域。

银杏叶和银杏果实对于中药材加工、食品添加剂、保健品等领域都有很大的需求。

二、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银杏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2019年,我国银杏行业市场总产值约为5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000亿元。

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中药材和保健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三、市场需求1. 中药材需求:银杏叶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是许多处方药的重要原料。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银杏叶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2. 食品添加剂需求:银杏果实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用来制作各种食品添加剂,比如银杏果油、银杏果汁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银杏果实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3. 保健品需求:银杏叶和银杏果实都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记忆力、促进血液循环等。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保健品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银杏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

四、市场竞争目前,我国银杏行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主要原因是银杏种植区域较为集中,供应链比较长,而且银杏树生长缓慢,种植周期长,这导致了市场供应量紧缺,价格较高。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研人员的努力,银杏行业市场竞争态势有所改变。

一些企业开始采用大规模种植、科学养护、高效加工等方法,提高了银杏的生产效率和产量,降低了成本,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

五、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我国银杏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几年,银杏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银杏行业将会继续发展壮大,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元。

银杏产业发展趋势

银杏产业发展趋势

银杏产业发展趋势银杏树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古老树种,被称为“活化石”,是我国的特产之一。

银杏树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饮食、木材和园林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的兴起,银杏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将从产业现状、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对银杏产业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银杏产业现状分析1.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意识的增强,对于保健品和药材的需求不断增加。

银杏叶、银杏籽和银杏木等产品在药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旺盛。

2.资源丰富:中国是银杏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广西、湖南、山西、四川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银杏树的基地。

同时,银杏树的生长条件不苛刻,适应性强,种植技术也相对成熟,因此资源丰富。

3.技术支持先进:我国在银杏栽培、加工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不断引进和推广国际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提高了银杏产业的发展水平。

4.政府支持力度大:银杏产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之一,对于其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提供补贴和扶持政策等,为银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银杏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加强产品研发: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于银杏产品的需求也开始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未来的银杏产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开发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银杏产品。

2.提高品质和安全性:银杏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的银杏产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强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管理,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发展银杏旅游:银杏树具有观赏价值,每年秋季,金黄色的银杏树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因此,未来的银杏产业将更加注重旅游开发,通过打造景区和推出相关旅游产品,进一步促进银杏产业的发展。

4.加强国际合作:银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的银杏产业将加强与国外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通过技术交流和产品推广,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2023年银杏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银杏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银杏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银杏是一种古老而又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树种,被誉为“活化石”,其叶子、果实和种子等部位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银杏经过了长期的栽培、繁育和开发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品林业产品和医药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一、银杏行业市场现状1.市场需求银杏叶及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银杏叶粉、银杏酸、银杏甙、银杏油等)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银杏叶的保健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同时,银杏叶提取物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成为一种重要的保健品和医药原料。

2.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传统中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银杏这种药用价值丰富的植物,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银杏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银杏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银杏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

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繁育方法,将成为银杏行业发展的关键。

2.加强规范管理银杏是一种药用植物,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银杏的生产、销售、加工和质量监管等方面,需要加强管理,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三、银杏行业的发展机遇1.技术创新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银杏的生物技术、繁育技术、提取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以提高银杏的品质、保证其药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银杏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市场扩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银杏行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银杏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如医药、食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未来,银杏行业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四、结论综上所述,银杏行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和发展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和规范化管理,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桂林地区银杏栽培与养护情况研究

桂林地区银杏栽培与养护情况研究

桂林地区银杏栽培与养护情况研究
桂林地区是银杏的适生区之一,银杏在当地已经有较长的种植历史,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以下是对桂林地区银杏栽培与养护情况的简要研究:
1.地理环境:桂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
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适合银杏的生长。

2.栽培技术:桂林地区银杏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良种、合理密
度、合理疏枝、及时修剪、适时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养护管理:银杏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养护管理,包括定
期浇水、修剪枝叶、防治病虫害、及时清理落叶等。

4.产量与品质:桂林地区银杏的生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主要
有银杏叶、银杏果、银杏根等多种产品,其中银杏叶的采摘和
加工是当地银杏产业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桂林地区银杏栽培与养护情况较好,主要得益于当地适宜的气候环境和科学的栽培技术与养护管理。

同时,当地银杏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摘要根据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如古银杏树分布状况、历年生产情况以及近20年发展情况,分析了桂林银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银杏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广西桂林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4-0381-03桂林是全国银杏重点产区之一,年产银杏种核6 000t左右,位居全国第2。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历时20年间,银杏种核价为40~50元/kg,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银杏树成了产区农民群众的“摇钱树”、“致富树”[1,2]。

为发展银杏生产,扩大银杏产业,振兴地方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桂林银杏产区营建了银杏果用林2.67万公顷,由于在造林时,个别乡镇只追求发展速度和面积,不注重林地、品种的选择,造林后树势生长差,投产率低,加上造林后不到3年的时间银杏种核价下降,极大地影响了群众对银杏林的管理。

同时,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各种类型的绿化大树,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桂林产区的灵川海洋和兴安高尚一带,近年已出卖古银杏树500多株,并有上升趋势。

为了保护百年古银杏树,使银杏大树和新建的银杏果用林生长旺盛,促其丰产稳产,增加经济效益,现将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分述如下。

1银杏产业现状1.1古银杏树分布状况桂林的古银杏树,主要是指祖先们遗留下的百年生以上的老树,这些古银杏树水平分布于北纬24°45′~26°15′、东经109°45′~110°00′之间,以海洋山系西南麓为主,地处越城岭与海洋山之间的灵川县海洋、潮田、大境、大圩、灵田,兴安县高尚、崔家、白石、漠川、湘漓,全州县安和、蕉江、大西江,垂直分布于海拔200~800m之间。

经调查,这些老树在桂林产区有6 000hm2,计7万余株,有4个类型、18个栽培品种[3],4个类型分别为佛手类、梅核类、马铃类、圆子类,18个栽培品种分别是:佛手类长柄佛手、金果佛手、圆枣佛手、圆锥佛手、黄皮果、青皮果、华口大白果;梅核类梅核果、棉花果;马铃类海洋皇、大马铃、圆底果、李子果;圆子类垂枝银杏、算盘子、皱皮果、葡萄果、桐子果。

经调查分析认为,在桂林产区表现较好的是大马铃、华口大白果、海洋皇、大佛手4个品种[4],这4个品种均具有粒大、质优、早实、丰产等优良特性,其中大马铃、华口大白果、大佛手,2005年由广西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被认定为林木良种的品种,可作为林木良种品种推广应用。

桂林银杏大树主要栽于房前屋后,这些地方人畜活动频繁,土层深厚、土质肥力高,排水条件好,向阳背风,温暖而湿润,适宜银杏生长,且树势旺盛,寿命长,连年丰产稳产。

如兴安县漠川乡财金村有1株500余年的银杏大树,树高21m,胸径1.12m,冠幅14.7m×18.4m,年产银杏种核450~650kg,最高年产值3万元(1996年)。

1.2历年生产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前,桂林银杏产区群众习惯用根蘖苗种植,种植后至少需要15~20年才能开始挂果,30~40年进入盛果期,群众视银杏树为“公孙树”。

采用根蘖苗造林,苗木品种不一,产量低、质量差,造林成活率也低,在结果大树下取根蘖苗,只能得到少量苗木,不能适应大面积的发展生产。

因此,建国前,桂林银杏生产发展较慢、产量低,年产银杏种核300~400t。

建国后,群众对银杏树管理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加大了对银杏树的施肥管理,树势得到了恢复,产量也得到提高,1952年银杏种核产量达1 000t。

在1958~1960年由于全国先后掀起“大炼钢铁”和“开荒造田”的高潮,砍去大批银杏树炼钢铁和造农田,银杏年产种核降至300~500t,至1980年桂林产区保留银杏大树73 880株,面积约6 000 hm2。

改革开放以后,银杏产品成了名、特、优出口创汇产品,银杏种核身价以3~4倍上升,产区群众加强了对银杏树的管护,尤其是林业和农业等部门针对当时银杏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银杏的良种选育、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人工授粉等丰产稳产技术研究,使银杏大树恢复了生机,树势生长旺盛,连年挂果累累,产量大幅度上升和逐年提高,1980年银杏种核产量达1 500t,年产值180万元;1985年银杏种核产量2 000t,年产值1 000万元;1990年银杏种核产量2 500t,年产值7 500万元;1995年银杏种核产量3 200t,年产值1.152亿元;1998年银杏种核产量达3 400t,年产值达1.360亿元。

1.3近20年发展情况20世纪90年代初,桂林银杏产区十分重视银杏生产的发展,早在1992年原桂林地区行署作出了调整林种结构、改造低产林、大面积营建名特优产品创汇基地的决定,在桂林山区规划营造银杏果用林2.67万公顷不到2年时间,桂林产区就发展银杏2.86万公顷,成为全国银杏果用林最大面积的省区之一。

大面积的银杏果用林营建后,由于技术普及不到位,一些部门只顾单一的面积、数量,忽视了品种、林地选择,造林后3~4年未见挂果,大大地影响了生产的发展[5]。

因此,为了促进大面积银杏果用林的早实丰产,从1996年秋开始在桂林产区的灵川、兴安、全州3个县31个乡镇开展“2000hm2银杏速生早实丰产示范”项目,项目要求建立“百场千万元果园工程”示范园100个,平均挂果株率达到70%以上,平均株产种核2.5kg。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有关部门组织林业、农业等部门的专家实地调查银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成立2 000hm2银杏速生早实丰产示范项目攻关小组,攻关小组成员由科研院所、场站的有关技术骨干组成。

经过6年实施,超额完成了项目要求的各项指标。

完成示范林2 100hm2,建立“百场千万元果园工程”示范园159个,面积670.86hm2。

至2002年6月,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示范园进行现场验收,其结果为:平均挂果株率为91.92%、平均株产种核2.65kg、平均产量1 192.5 kg/hm2 、159个示范园总产量达800.01t,为桂北银杏产区大面积的银杏果用林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通过样板促生产、带动推广,使桂林银杏产量连年增产,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产银杏种核为3 800t、4 000t、4 100t、4 200t、4 700t、5 200t、5 600t、5 800t、6 000t。

2银杏产业存在的问题2.1古银杏树存在的问题2.1.1缺乏抚育和施肥,植株生长衰弱。

在产区的低丘地带生长的植株,由于近年银杏种核价格下降,群众对大树没有进行抚育、施肥,造成植株基部土壤板结,树体长势差,产量下降,产品质量低劣[6]。

一些长期丢荒的植株,连年不抽新梢,不开花结果,个别立地条件差的低洼地带因积水而造成根系腐烂,全株死亡。

2.1.2养分消耗过量,抗病虫害能力下降。

前些年由于银杏种核在市场上畅销,价格高、效益好,群众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加大植株的挂果量,对银杏大树精心管理,大量施入农家肥,使银杏生长旺盛,连年挂果累累,丰产稳产。

近年来银杏种核价格下降,群众放弃了对银杏大树的施肥管理工作,每年只是施少量化学肥料,不能满足植株生长的所需养分,而造成植株树体衰弱,抗病虫害能力差,出现叶枯病、超小卷叶蛾、家白蚁等危害[7],一些受害严重的树干空心、大枝干枯、全株死亡。

2.1.3产品价格下降,大量出售银杏大树。

百年生银杏大树,是产区的“祖宗树”,是地方的古树。

在20 世纪80 年代初至90 年代末,银杏种核市场价格高,群众视银杏树为“致富树”、“宝树”[1,2]。

近年来由于银杏种核价格下降,群众看的是眼前利益,将100年、200年、300年的银杏古树砍头留干卖到他方,有的植株在挖移时因伤根严重,缺乏大树的移植管理技术,移植后不到2年全株死亡。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桂林产区的灵川海洋和兴安高尚一带,近年已出卖古银杏树500株以上,并有上升趋势。

2.2近20年建立的银杏园存在的问题2.2.1种植实生苗,生长势差。

在建园时采用实生苗定植,定植后没有进行嫁接,管理粗放,每年只是施少量化学肥料,树势生长较差,8~9月叶片转黄,10月叶片全落。

2.2.2品种低劣,无经济效益。

这类银杏园主要是由于在种植时没有注意品种选择,见苗就栽,种植7~8年后均未见挂果,或挂果后产量低,品质差。

2.2.3立地条件差,植株生长不良。

在种植时由于园地选择不当,土层瘠薄,低洼排水不良,而造成银杏植株长势差,提早落叶。

2.2.4植株已挂果,经济效益差。

现已挂果投产的银杏园,产量低、效益差,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农户认为银杏种核价格低,没有管理的价值,放弃对园地的管理,造成植株严重缺肥。

2.2.5园地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差。

新建的银杏园,品种选择不当,定植后3~4年可结果,5~7年可投产。

园地投产后,一些果农没有注意对园地的管理,每年只是施少量化学肥料和人工授粉,从而造成银杏园开花株率低、种核粒小、浮水核粒多,经济效益低。

3发展对策银杏产业的发展应从4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古银杏树的抚育施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旺盛;尽快制定保护古银杏树的条例,合理开发利用古银杏资源。

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现有银杏园管理水平,积极开展低产园改造。

三是加强病虫害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无公害银杏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提高单产和产品质量。

四是调整品种结构,加快培育银杏绿化树,定向培育银杏大径材。

从这4方面进行银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山区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桂林银杏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1加强古银杏树的抚育施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旺盛对古银杏树缺乏抚育施肥、生长衰弱和濒临枯死的植株,要采取适当的复壮措施。

复壮措施是:在11~12月间,距植株主干1.0~1.2m 处向外至树冠投影外缘1.0m处的基盘上,全面松土深15~20cm,撒施土杂肥(堆肥)150~250kg,施肥后盖土10cm,并将基盘筑成龟背形。

次年4月中旬以植株主干为中心至树冠投影外缘止挖放射沟,施入硫酸钾复合肥(15-15-15),每株施肥1.5~3.0kg[6];5月中旬将基盘全面锄松,施入人粪尿与桐麸沤制的肥液(人粪尿100 kg+桐麸10~15kg,浸泡封盖30~40d),每株施入沤制的肥液80~100 kg,如肥液过浓,必须先稀释后再施入,施肥后立即用肥土覆盖。

在7~9月的高温干旱季节,先将基盘松土后用杂草覆盖,间隔7~10d淋水1次,保持基盘疏松湿润。

第2年仍按此方法进行管理,经过2~3年的施肥管理,植株可恢复生长。

3.2制定保护古银杏树的条例,合理开发利用古银杏资源大力宣传银杏古树的价值和保护银杏古树的意义,提高人们对银杏古树的生态环境意识,当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保护古银杏树的法规和条例,对贩卖古银杏树的不法分子,依照法律条款严肃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