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各区县社区基本情况分布(2014年4月)

合集下载

铜川市情复习资料

铜川市情复习资料

铜川市情复习资料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南距西安市区60公里,咸铜、梅七两条支线铁路与陇海大动脉相连,是关中-天水经济带北部的重要节点城市。

【行政区划】铜川市下辖4个行政区县,3个区(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1个县(宜君县),另有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市政府驻耀州区正阳路。

面积3881.1平方公里(其中耀州区含新区1608.4平方公里、王益区156.1平方公里、印台区608.7平方公里、宜君县1507.9平方公里),人口86万。

【自然地理】铜川市位于东经109°29′至108°35′、北纬35°35′至34°48′之间的鄂尔多斯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1132米。

铜川市东南邻渭南市,西南靠咸阳市,北接延安市。

东西最大横距82.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6.6公里,辖区面积3881.1平方公里。

铜川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呈倾斜状,境内沟壑纵横、梁茆相间、川塬山丘交错。

铜川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月季变化明显。

春季气温回升快,月升温超过5℃;夏季稳定,变化幅度为全年最小,7月属全年最高;秋季下降迅速,10-11月降温7℃左右,最为严重,降温高于春季的升温幅度;冬季严寒干燥,最冷为1月。

年平均日照2345.7-2412.5小时,年均降水量555.8-709.3毫米,年均气温8.9-12.3℃,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铜川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巨大,境内含煤面积占到34%,石灰石、耐火黏土、陶瓷黏土、油页岩等储量均居陕西省首位。

铜川市现有耕地面积7.4万公顷,林地面积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4.5%。

拟建地地表植被为杂生灌草,植被稀少单一。

评价区域自然植被覆盖率较低,主要是半灌丛和草群;乔木大多是人工栽植的,主要为杨、刺槐、泡桐等;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是苹果等。

【城市名片】铜川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工业基地,被列为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成员城市,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优质甜樱桃之都"。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14]44号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14]44号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正文:----------------------------------------------------------------------------------------------------------------------------------------------------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14〕4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机构:为贯彻落实6月24日全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市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高度重视,切实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环境近年来,我市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各种农用机械及其他机动车拥有量骤增,群众出行增多,交通违法突出,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我市经济发展成果,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二、加强领导,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乡镇参与、村组联手”的社会化管理机制,区县、乡镇(街道办)、村(社区)“三级网络”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形成区县有机构、乡镇(街道办)有部门、村(社区)有协管的工作格局。

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负总责;区县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责任主体。

各区县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定期分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要督促所辖乡镇政府(街道办)设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设专(兼)职主任,有专门办公场所,配备专职人员;要督促所辖乡镇、社区,配备与辖区道路交通安全任务相适应的专(兼)职人员;要在每个行政村(社区)聘请1名交通安全协管员,1―3名交通安全宣传员、劝导员;要统筹安排乡镇(街道办)专、兼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人员的待遇及相关工作经费,每年所需经费列入区县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王益区

王益区

龙源期刊网
王益区
作者:
来源:《西部大开发》2014年第08期
王益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是铜川市经济、金融、文化、商贸中心。

现辖三个乡镇和四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8万。

总面积162.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灰石、耐火黏土、陶瓷黏土等10多种,已形成以煤炭、服装、化工、机电、建材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

本区现有区属企业67个,其中铜川市化工厂的省优产品硫酸铝产量位居西北前列;铜川市飞童制衣厂的服装行销海外;铜川市轻机厂的钢门窗不仅占领了铜川市场,而且行销陕北、关中。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以果业、畜牧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建成了“鲜干果经济林、畜牧养殖、乡村旅游”三大农业产业基地,累计栽植鲜干果6.79万亩。

该区赵家塬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塬畔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孟姜女传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产服务后发赶超。

王益区人文自然景观遍布,有记载的文物古迹49处,大多沿铁路、公路干线分布。

起源于唐,兴盛于宋,素有“十里窑场”之称的耀州窑遗址、耀州窑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专题性古陶瓷博物馆。

周边有药王山、香山、玉华宫等著名旅游景点,又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

经济发展加速跨越,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2009年荣获全省城区
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第一名,2010年荣获全市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优秀单位。

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达53.69亿元,增长16.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7.89亿元,增长19.8%。

铜川市耀州区情况介绍

铜川市耀州区情况介绍

铜川市耀州区情况介绍耀州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置县历史2160多年,2002年10月撤县设区,是连接关中和陕北的交通要道,铜黄高速、210国道、包茂高速、咸铜铁路、梅七铁路穿境而过,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8镇3个街道办事处,178个行政村。

耀州是一圣四杰故里。

古属京畿之地,沿革两千余年,文化积淀深厚,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被称为“医学论之父”,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自创柳体纳入中小学生研习字帖,与颜真卿齐名,享有“颜筋柳骨”之美誉;唐代史学家令狐德棻主持修编了著名的《周书》,参与了《二十四史》中的八史修编;西晋哲学家傅玄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重大影响;北宋山水画派领袖范宽创作了《溪山行旅图》等不朽杰作,这五位被后人尊称“一圣四杰”。

耀州是千年佛教圣地。

“三峰耸翠、碧色秀气、殿宇轩昂”,说的就是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佛教圣地——大香山。

相传妙善公主于此修身成佛,以菩萨灵异闻名遐迩,是我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

据史书记载,在前秦时期(351—394),这里就有佛事活动,至今每逢节会,游客络绎不绝,踏青赏景、祈福平安。

耀州是西北革命摇篮。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上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在此点燃了西北革命的烽火。

如今的照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新型优美小镇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和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

耀州是能源建材基地。

境内石灰石储量40亿吨,以秦岭、满意、凤凰、药王山等知名品牌为龙头的水泥企业19家。

煤炭储量18亿吨,以陈家山煤矿、下石节煤矿、照金矿业有限公司、秀房沟煤矿等骨干矿井为主的国有、地方煤炭企业16家。

此外铁矿、高岭土矿、油页岩矿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耀州是苹果、花椒、核桃、酿酒葡萄、中药材的优生区,是陕西省优质外销果、加工专用果、奶牛、肉牛、强筋小麦、饲料饲草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耀州区

耀州区

龙源期刊网
耀州区
作者:
来源:《西部大开发》2014年第08期
铜川市耀州区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是铜川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素有“北山锁钥”、“关辅襟喉”之美誉。

全区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

辖8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

资源丰富,耀州区是陕西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

境内石灰石储量40亿吨,以秦岭、满意、凤凰、药王山等知名品牌为龙头的水泥企业10余家,2012年全区水泥、熟料产能达到2027万吨。

煤炭储量18亿吨,以陈家山煤矿、下石节煤矿、照金矿业有限公司、秀房沟煤矿等骨干矿井为主的国有、地方煤炭企业20家,2012年产量达到1274万吨。

三产服务后发赶超,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曾是上古阴康氏的治地,是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一圣四杰”的故里。

境内药王山、大香山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等享誉海内外。

2013年上半年旅游实现新突破,全区接待游客262.7万人次、综合收入17.6亿元。

经济发展加速跨越,201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90.69亿元,增长16.8%。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7.8亿元,增长21.3%。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82亿元,增长37.4%。

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3亿元,增长30.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14元,增长18.5%。

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887元,增长17.3%。

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铜政发[2014]3号

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铜政发[2014]3号

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正文:---------------------------------------------------------------------------------------------------------------------------------------------------- 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铜政发〔2014〕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机构: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明电〔2013〕58号)要求,2013年11月以来,我市对2008年10月1日以后全市各级政府、政府组成部门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公告如下:一、根据《陕西省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一般为5年。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于2008年10月1日以前(含10月1日)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除程序性规定、技术规范和实施法规、规章外,原则上一律废止,确需继续使用或修改的,按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重新制定发布。

二、废止的规范性文件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执行。

铜川市人民政府2014年1月21日附件1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日期1铜川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7号2008.1.222铜川市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9号2008.1.223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铜政发〔2008〕8号2008.2.34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水煤浆的实施意见铜政发〔2008〕24号2008.6.275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铜政发〔2008〕25号2008.6.306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重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铜政发〔2009〕55号2009.11.67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校方责任险的通知铜政办发〔2008〕27号2008.3.118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派驻煤矿安全监督员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08〕30号2008.3.219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08〕67号2008.6.3010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进一步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铜政办发〔2008〕71号2008.7.411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今冬明春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92号2009.10.2812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96号2009.11.1213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10〕1号2010.1.1214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10〕142号2010.12.17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日期15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铜政办发〔2011〕70号2011.7.2216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铜政办发〔2011〕75号2011.8.1617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迎接国家评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2012〕7号2012.2.618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57号2012.5.3119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91号2012.9.11附件2需修改后重新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日期1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障试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1〕13号2011.3.7附件3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布日期1铜川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试行办法市政府令第22号1999.12.132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通知铜政发〔2008〕37号2008.9.103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铜政发〔2009〕7号2009.4.14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和铜川市民生工程财政资金审计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09〕34号2009.6.165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铜政发〔2009〕35号2009.6.266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09〕57号2009.11.147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残疾人优惠政策若干规定的通知铜政发〔2009〕59号2009.11.208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集雨节灌工程的决定铜政发〔2010〕26号2010.5.259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铜政发〔2010〕29号2010.6.2210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铜政发〔2010〕32号2010.7.1611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地方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征收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铜政发〔2010〕34号2010.7.1612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0〕56号2010.11.913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0〕58号2010.11.25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日期14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铜政发〔2010〕63号2010.12.3015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级非税收入收支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铜政发〔2011〕17号2011.4.816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铜政发〔2011〕27号2011.6.1717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实施意见铜政发〔2011〕28号2011.6.22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铜政发〔2011〕29号2011.6.2719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铜政发〔2011〕30号2011.6.3020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1〕38号2011.8.1221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铜政发〔2011〕45号2011.10.1422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规范公务员医疗补助的实施意见铜政发〔2011〕57号2011.12.723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收缴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27号2012.4.16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铜政发〔2012〕44号2012.7.1625铜川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市政府令第2号2012.7.2026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粮食应急预案的通知铜政发〔2012〕47号2012.7.2327铜川市老年人优待服务办法市政府令第3号2012.7.2328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城乡特困人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49号2012.8.729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防雷减灾实施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51号2012.8.1430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待遇实施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52号2012.8.16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日期31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59号2012.10.832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64号2012.11.1233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促进企业上市融资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65号2012.11.1234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66号2012.11.2835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卫生先进单位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72号2012.12.736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74号2012.12.737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75号2012.12.1038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铜政发〔2012〕76号2012.12.1139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政府债务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2〕82号2012.12.3140铜川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5号2013.5.1041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3〕34号42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公共场所控烟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3〕38号2013.7.943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实施方案的通知铜政发〔2013〕45号2013.8.1444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丧葬费补贴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3〕46号2013.8.2045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人民政府网民留言办理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3〕52号2013.9.646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发〔2013〕59号2013.11.2647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川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铜政发〔2013〕69号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日期48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08〕91号2008.10.2849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电子公文传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08〕105号2008.12.850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民生工程财政资金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11号2009.2.951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强煤炭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管理使用意见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35号2009.5.452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36号2009.5.553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的通知〔2009〕43号2009.5.1554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关于财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意见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44号2009.5.1855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09〕51号2009.6.2056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关于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和铜川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71号2009.8.557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已婚育龄妇女孕产妇健康检查及免费住院分娩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74号2009.8.1258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09〕78号2009.8.1959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市级行政许可项目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82号60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市直单位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83号2009.9.1161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经委、人行铜川市中心支行关于铜川市诚信企业评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87号2009.10.10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日期62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生育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铜政办发〔2009〕93号2009.10.2863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95号2009.11.1064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地方煤矿实行安全等级评定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102号65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地方煤矿入井作业人员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104号2009.12.966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工程项目建设等各项资金管理监督的意见铜政办发〔2009〕105号2009.12.967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的意见铜政办发〔2009〕108号2009.12.1568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市种粮农民四项补贴资金管理的意见铜政办发〔2009〕109号2009.12.1569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111号2009.12.1870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铜政办发〔2009〕113号2009.12.2171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意见铜政办发〔2010〕4号2010.1.2172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10号2010.2.1173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10〕29号2010.4.674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铜川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28号2010.4.775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30号2010.4.876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32号2010.4.9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日期77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33号2010.4.978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学生托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42号2010.4.3079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43号2010.5.580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71号2010.7.2181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72号2010.7.2182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安全督查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75号2010.8.983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及使用的意见铜政办发〔2010〕79号2010.8.1784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气象洪涝地质灾害预警联动机制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81号2010.8.2685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10〕84号2010.8.3186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铜政办发〔2011〕6号2011.1.2687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的意见铜政办发〔2011〕13号2011.2.1888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住房保障工作评价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11〕48号2011.5.1689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人防易地建设费减免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11〕54号2011.5.2490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铜政办发〔2011〕58号2011.6.291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市级部门(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铜政办发〔2011〕61号2011.6.892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组工作规则的通知铜政办发〔2011〕66号2011.7.1493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铜政办发〔2011〕88号2011.9.6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日期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集中解决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的通知铜政办发〔2011〕107号2011.10.2895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廉租住房实物配租(配售)资格轮候实施细则的通知铜政办发〔2011〕123号2011.12.1296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煤矿瓦斯防治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1号2012.1.997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25号2012.3.1698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安全生产警示预报制度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38号2012.4.2999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安全生产情况通报制度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39号2012.4.29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54号2012.5.16101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56号2012.5.31102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卫生局等部门铜川市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62号2012.6.19103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77号2012.7.30104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加快地下弱电管网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78号2012.8.7105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食品药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111号2012.12.10106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116号2012.12.28107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102号2012.12.30108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铜政办发〔2013〕25号2013.5.3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日期109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人民政府公众意见收集处理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13〕37号2013.6.1110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公开规定的通知铜政办发〔2013〕39号2013.6.1111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人民政府政务会议开放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13.6.1112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消防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13〕44号2013.6.9113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服务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13〕50号2013.6.21114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办发〔2013〕58号2013.7.30115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13〕64号2013.9.4116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铜政办发〔2013〕80号2013.11.26117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实施《陕西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铜政办发2013.11.26 ——结束——。

铜川市建成区面积排名,耀州区最大,宜君县最小,来了解一下?

铜川市建成区面积排名,耀州区最大,宜君县最小,来了解一下?

铜川市建成区面积排名,耀州区最大,宜君县最小,来了解一下?铜川市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中部,西安市北部地区,处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交界地带,延西高速和包茂高速,贯穿其境,是关中地区进入陕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铜川市地理位置图铜川市地形复杂多样,有平原、黄土台原、山地等,沟壑众多。

总的地形是西北部高,东南部低。

铜川市地形图铜川市总共管辖了3个区、1个县,还有一些新区或开发区,这些属于功能区不是行政区,不在这里介绍。

到底哪个地方城区规模最大呢?铜川市卫星地图今天我们通过测量各地的建成区,来了解各地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状况,建成区面积包括了商业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面积,本次测量仅供参考。

耀州区耀州区是铜川市的市区,是铜川市新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

城区建在沮水河两岸的平原上,河流穿城而过。

在河流西岸,建设有新城区,新建了很多高楼大厦,非常繁华。

由于市区位于辖区的南端边界处,所以这样不利于行政管理。

实测建成区面积为27.3平方公里。

主要景点有药王山风景区、锦阳湖生态园、照金香山旅游景区等等。

耀州区建成区范围图王益区王益区位于铜川市中部地区,是铜川市的老城区,以前的政治、经济中心。

城区建在两条河流两岸的河谷中,由于周边多山,开发不易,扩建较难,所以房屋依山傍水建设,呈现v字型分布。

实测建成区面积为7.8平方公里。

主要景点有姜女故里秦人村落等等。

王益区建成区范围图印台区印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区,是铜川老市区所在地。

城区建在一河谷中,河流穿城而过,由于河流两侧地势陡峭,所以房屋只能沿着河流修建,呈现一字型分布,显得非常狭长,即南北方向长,东西方向窄。

实测建成区面积为4.3平方公里。

主要景点有金锁关石林景区、唐玉华宫风景名胜区等等。

印台区建成区范围图宜君县宜君县位于陕西省的中部,铜川市北部地区。

因境内有宜君水,所以得名为宜君县。

城区建在一山谷中,房屋依山傍水建设,城区显得非常狭长,呈现条状分布。

实测建成区面积为1.3平方公里。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行政区划与地名【发文字号】铜政办发[2014]49号【发布部门】铜川市政府【发布日期】2014.09.05【实施日期】2014.09.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铜政办发〔2014〕4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机构:为做好我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陕政发〔2014〕23号)和《陕西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陕西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地名普查组发〔2014〕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通知如下。

一、普查目的与原则(一)普查目的。

查清我市地名基本情况,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我市市、区县两级国家地名数据库,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推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地名管理和地名服务水平。

(二)普查原则。

以国务院、省地名普查工作要求为依据:一是自上而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二是立足自身,部门配合;三是立足现有基础,着力查漏补缺;四是明确各级责任,层层把关。

二、普查的范围全面采集我市各类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共分为11大类。

(一)陆地水系类:河流、湖泊、瀑布、泉;(二)陆地地形类: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重要陆地景观及其他;(三)行政区域类:市、区县、乡镇(街道);(四)群众自治组织类: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五)非行政区域类:农、林、牧、渔、矿区、工业区、开发区、军事区、地区、区片;(六)居民点类: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工矿点,农、林、牧场点;(七)交通运输设施类: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城镇交通运输、交通运输附属设施及其他;(八)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类:井、蓄水区、排灌设施、堤堰、水电设施、通讯设施;(九)纪念地、旅游景点类:纪念地、遗址、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十)建筑物类:房屋、亭、台、碑、塔、场、城堡、墙;(十一)单位类:党政机关、民间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军事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川市主要社区简介(截止2014年4月)注:耀州区数字包含铜川新区(铜川经济开发区)所辖2街道和坡头镇。

一、王益区(行政代码:610202)王益区位于铜川市中部。

总面积162.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02万人。

现辖黄堡、王益二个乡镇和王家河、红旗、桃园、七一、青年路五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包含各类社区17个。

1、红旗街道办事处红旗街道办事处位于铜川市红旗街120号。

始建于1958年9月,1980年4月5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命名。

行政区域南至川口桥,北到陕煤建司俱乐部,东临漆水河畔,西靠王益乡十里铺村。

地势北高南低,呈狭长带状,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

辖区从北向南有4个社区翠溪社区、育才社区、红旗社区、川口社区,共有居民14338户54848人。

辖区驻有区委、区政府、铜川军分区、铜川矿务局以及金融、电信、学校等60多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是王益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红旗社区位于铜川市红旗街中心地段,是一个“板块型社区”。

社区北起红旗桥,南至污水处理厂,东临漆水河,西靠利民巷,沿红旗街到西山,与王益乡相邻,总面积0.4平方公里。

辖24个单位和两个居民小组(新风、红旗),四个家委(煤机厂、煤技校、燃料公司、桃园矿西山居民点),二个小区(红旗小区、中兴小区),共有居民3327户,12672人,其中党员(包括地区单位)1325人,拥有市、区文明单位16个,文明市民20个,五好家庭85个,十星级文明户50户。

工作人员6名,社区雇佣人员2名,片长8名,信息员72名。

社区内环境整洁、治安良好,各类服务广泛,居民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是一个文明祥和、设施完善的新型社区。

川口社区位于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铜川北市区南部地带,面积约0.8平方公里。

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12个,2个居民小组(川口、老虎沟),2个家委(供应处、桃园)一个市场(招商),2个小区(梅苑、兴业),私营企业3个,沿街个体工商户124户,辖区内现住居民4237户,总人数13209人。

组建以来在红旗街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和领导下,建立健全了服务网络,实现了人员、经费、机构、场地、制度和服务六到位,建立了档案室,医疗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依托辖区单位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社区党支部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保障站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先进劳动保障工作站”,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计生先进社区”,综合治理工作被王益区评为“安全社区”,档案工作被王益区档案局评为“先进单位”。

育才社区成立于2002年5月,东临红旗街,西至西山,与王益乡相邻,北起苗圃路,南到利民巷,面积0.2平方公里,属板块型社区,辖胜利、新建、团结、育才四个居民小组,15个驻地区单位,2个家委,1个小区,共有住户3225户、13252人,党员1267人,社区直管党员16人。

翠溪社区成立于2002年5月。

位于铜川市红旗街中心繁华地段,是一个板块型社区。

社区南起红旗桥,北至矿务局多经公司,东临漆水河,西至市委党校,总面积0.3平方公里。

所辖41个企事业单位和两个居民小组(翠溪、虎头山),两个家委(建安公司、桃园矿),一个新建小区(翠溪小区),共有居民3390户,12911人。

其中14至35周岁青年702人,未成年人2600人。

社区内环境整洁,治安良好,居民生活便利,便民服务体系广泛,是一个文明、祥和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2、七一路街道办事处七一路街道办事处位于铜川市王益区七一路二厂巷内,辖区范围东起大同桥,西至体育桥,南自大同沟,北至二厂巷,地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余人。

办事处下辖3个社区云梦堤社区、大同路社区和建乐社区。

辖区内科级以上单位11个,工业企业5个,商业企业9个,服务业企业3个,社会事业企业8个。

大同路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办公地点现设在王益区大同路一组35号,社区管理范围南起市第二建筑公司,北与青年路老科沟相接,东起王益乡小豆村,西至漆水河,总面积约0.7平方公里。

现有29个企事业单位,3个居民小组,2个家委,居住居民2964户,总人口为9676人。

社区成立了社区党支部、劳动保障工作站,医保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残疾人协会等工作机构,为社区内广大居民创作了良好的服务环境。

我社区党支部曾被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社区曾荣获“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市城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及省级促进就业“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

云梦堤社区成立于2002年5月,位于王益区七一路衣食巷内,南起六十九煤台,北至大同桥老庙巷,东与王益乡相邻,西至王益村。

辖区总面积约0.9平方公里,下设三个居民小组,驻区单位43家,共有住户4407户13950人。

社区现有七十岁以上老人1025人,残疾人234人,空巢老人28人,留守儿童18人。

辖区共有党员787人,其中社区党员74人,社区干部5人,工作人员7人。

建乐社区位于王益区七一路中心地段,东临王益区二队,西靠体育场后门,南起二建司家属区,北至食品公司。

社区下设两个居民小组(包括建乐居民小组和后山居民小组),十一个党政企事业单位,总面积约0.4平方公里,住户2039户6072人。

社区共有党员20人,工作人员10人,(其中:主任3人,劳动保障协管员1人,医保协管员2人,公益性岗位4人)。

社区组织机构健全,作风过硬,思路明确,成效显著。

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模范社区”、“春风就业先进社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调委会”、“科普文明社区”、“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社区”,区级“治安安全社区”、“文明社区”、“青年文明号”、“敬老模范社区”、“民主法治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

3、桃园街道办事处桃园街道办事处地处铜川市北市区南大门,北起七一桥,南至骊山水泥厂,东与王益乡相邻,西以漆水河为界,总面积2.5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43个企事业单位,党组织39个,党员2021名,共辖4个社区居委会(新川社区、光明社区、建工路社区、新兴社区),9个居民小组,6个基层党总支部,共有党员167名,辖区常住居民8000余户31000余人。

新兴社区成立于2002年5月,位于红旗街二马路中心地段,南起红旗桥、北至七一桥、西临漆水河、东接王益乡,占地面积约0.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2个企事业单位、一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626户,总人数1983人,社区有十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主任一名、副书记、副主任二名、社区委员四名、劳动保障协管员一名、医保工作人员二名、残疾委员一名。

有一个党支部,共有13名党员。

建工路社区地处铜川市王益区南大门,南起陕西高速集团铜川所,北至市化工厂,东以王家河河道为界,西与王益乡川口村相邻,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

辖区内有两个居民小组和21个企事业单位,常住人口2165户,总人口为6384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工作人员共8人,共有党员16人,1名预备党员。

光明社区成立于2002年5月。

2004年5月社区党支部被桃园街道党委批准建立党总支部委员会,社区总支部下设5个支部,共有党员65人。

地处铜川市王益区中心地带,北起红旗桥,南至宜园桥,东与王益乡宜古村相邻,西以漆水河为界,总面积1.2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共有19个企事业单位,1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3327户,总人口9992人。

现在职干部6人。

新川社区北起宜园桥,南到一道桥,东与王益区宜古村相邻,西以漆水河为界,占地面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0余户,5000多人,辖区内共有五个企事业单位,一个居民小组。

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位于新川俱乐部院内,负责辖区党建、民政、计生、综合治理、城建,劳动保障、妇联、工会等工作。

社区居委会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规范,档案规范健全。

建有一个党支部,班子成员由一名书记、一名主任、两名副主任组成。

4、王家河街道办事处王家河街道办事处位于王益区西北部。

辖3个社区(小街社区、柿树沟社区、东风社区)和周家河、冯家河、常家河、王家河、炭科沟、杨树沟、赵家塬、南雷、圪堵9个行政村。

办事处驻王家河北路。

G65西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气候为高原沟壑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

富有苹果之乡的美称。

5、青年路街道办事处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位于铜川市王益区北端,与铜川市印台区三里洞街道办事处印台乡接壤,地域面积2.8平方公里。

辖区有住户8772户、23693人,下辖社区3个,为史家河社区、青年路社区、五一社区。

驻辖区内科级以上单位45个,其中部、省属单位6个,有省级文明单位4个,市区级文明单位20个。

漆水河、铜王铁路穿街而过,将区域分割为东西两块。

6.黄堡镇:南寺社区、新乐社区7.王益乡:新城社区二、印台区(行政代码:610203)铜川市印台区现辖7镇3个街道办事处,107个村委会、387村民小组、23个社区,面积629.54平方公里。

区政府驻地城关街道同官80号。

1、城关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3个村委会(河东村、杨家贬村、城关村)。

3个社区(南苑、北街、鑫光)鑫光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8日,位于铜川市北市区二马路。

南起硫磺沟,北至铝厂,东于河东村相邻,面临漆水河,辖区分为2个居民小组,铝厂和河东居委,隶属于印台区城关街道办事处,有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8个,辖区内共有常住户2040户,人口7155人,面积1.03平方公里。

北街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8日,地处我市北市区一马路,南起东街口,北至姜女祠,东临漆水河,西连印台乡,由3个居民小组和2个家委会组成。

区内有企事业单位24个,居民1943户、人口5241人。

社区自成立以来,按照“服务优质、卫生健康、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稳定和谐”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先后被评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工作先进劳动保障工作站”、“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城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市促进就业先进社区”、“计划生育自治社区”、“陕西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城市社区建设和谐社区”、“社区教育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南苑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位于铜川市印台区中心地带。

北起北关东街,南至市自来水公司,东以漆水河为界,西至印台乡杨贬村,隶属于印台区城关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分三个小组分别为:西山居委、南街居委、南关居委。

有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23个,住宅小区14座,辖区内共有常住户2496户,人口6828人,面积1平方公里。

2、三里洞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延安路、芳草、新建)芳草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总面积0.48平方公里,驻地单位18个,共有5个居民小组,1个家委会,共有2800户8200人。

社区党支部有党员35名。

社区党支部由5人组成,居委会由3人组成,有2人兼职。

2009年10月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10年6月被陕西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示范社区党组织;2011年4月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全市社区“三有一化”工作先进社区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