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13 运动的快慢练习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3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组卷(10)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1.3 运动的快慢》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一.选择题(共22小题)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运动,10s内通过20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 的速度是()A.5m/s B.10m/s C.20m/s D.40m/s2.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如果战斗机在加油时,2s内飞行了0.4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A.50m/s B.100m/s C.200m/s D.400m/s3.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2m/s D.5m/s4.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l:2 B.2:1 C.2:9 D.9:25.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骑马以25.2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6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km。
则()A.三人速度一样大 B.小李速度最大C.小王速度最大D.小张速度最大6.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9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A.36km/h B.60m/h C.82km/h D.108km/h7.为宣传“绿色出行,地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8.下列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中,等效于用速度作为评价标准的是()A.排球B.半程马拉松C.撑杆跳D.标枪9.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搀着孩子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孩子共走了110步,则速度快的是()A.一样快B.大人C.小孩D.无法确定10.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2.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与s、t 有关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4.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秒的路程为40米,那么在第8秒时的速度是()A.5m/s B.10m/s C.12.5m/s D.62.5m/s15.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 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 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16.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17.以下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5km/hB.对人体最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0℃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D.家用挂壁式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1.2kW1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 s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 s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19.小明是一位九年级学生,下列是与他的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A.他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B.他上楼梯的功率约为1.2WC.他两只手之间的电阻值约为120ΩD.他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20Pa2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20~3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两物体在3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2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图3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6秒甲、乙间的距离小于3米,则()A.甲的s﹣图象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bC.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b D.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c22.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A.乙车速度是20km/s B.4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是60mC.甲车速度是72km/h D.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足60km二.多选题(共1小题)23.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三.填空题(共6小题)24.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车里,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为3min,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为4km,则v=km/h,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2.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3.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 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B.关卡3C.关卡2D.关卡1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9页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 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A.跳远B.跳高C.铅球D.长跑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C.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 /s8.一短跑运动员5s 内跑了50m 的路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 /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 /h ,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运动员、羚羊、汽车B.羚羊、运动员、汽车C.运动员、汽车、羚羊D.羚羊、汽车、运动员9.火车的速度为72km /h ,汽车的速度为21m /s ,则( )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图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是( ) A. B. C. D.11.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辆汽车运行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象,有关两辆汽车的速度比较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比乙车大B.乙车速度比甲车大C.两车速度一样大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2.图A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图B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 ______ 有关.13.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前30s运动较快的是 ______ 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______ 车.三、计算题14.小明骑自行车经过一坡道,路程标志以及小明骑车经过标志的时刻如图所示,求(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C2.C3.B4.C5.A6.D7.C8.D 9.B 10.A 11.A1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13.甲;乙14.解:(1)由图可知,前半程的路程,s1=300m,t1=9:1:20-9:0:0=1min20s=80s,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1===3.75m/s;(2)由图可知,后半程的路程,s2=300m,t2=9:2:00-9:1:20=40s,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2===7.5m/s;(3)由图可知,全程的路程,s=600m,t=9:2:00-9:0:00=2min=120s,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5m/s.答;(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3.75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7.5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解析】1. 解: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9页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C.(1)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s-t图象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3)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4s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这是一道图象题,由物体的s-t图象,我们可以求:①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路程,②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③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④求物体的运动速度.2. 解: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甲的运动速度为v===10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D错误;故选C.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准确分析图象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解: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由v=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t1===4.5s<5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4s,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t2=t1+t=4.5s+4s=8.5s,5s+2s<t2<5s+2s+5s,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t3=t2+t=8.5s+4s=12.5s,5s+2s+5s<t3<5s+2s+5s+2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计算到达各个关卡的时间与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对比,得出结果.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计算出小强到每个关卡所用的时间.4. 解:A、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本题是基本的读图问题,从图象的形状、斜率等方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数学知识进行解答.5. 解:A、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刚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根据v=可知,小刚跑得较快,故A正确;BC、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刚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BC错误;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根据v=可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1)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据此对A做出判断;(2)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据此对BC做出判断;(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据此对D做出判断.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9页去进行比较.6. 解:据课本可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所以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长跑.故选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知道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 解: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确;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确.故选:C.(1)根据图象可知6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2)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8. 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由此可见,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羚羊、汽车、运动员.故选D.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9. 解:火车的速度V火=72km/h==20m/s,汽车的速度为V汽=21m/s,所以V火<V汽,火车速度小于汽车速度.故选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的还有km/h,先把火车的速度换算为以m/s为单位,然后再比较火车与汽车的速度大小.物理量间比较大小时,应先统一各量的单位,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单位不统一,无法比较各量的大小.10. 解:A、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化,不是匀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和B图一样,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选项中的照片,分析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经过的路线是否是直线,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取一时间值,则有s乙<s甲,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路程大的速度大,故v甲>v乙;故选A.看清纵坐标轴和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用取值的方法判断出甲乙谁的速度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也可以直接算出速度进行比较.12. 解:由图A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初中物理试卷第8页,共9页由图B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有关.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少或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物理学中常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13. 解:(1)由图可知,甲、乙两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在30s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900m,乙车通过的距离为750m,所以甲车运动的快;(2)由图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是:甲;乙.(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二是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用时长短;(2)分析汽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汽车的运动状态.该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14.(1)已知前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2)已知后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3)已知全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求物体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进行求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247)

D.无法判断.
7.(2 分)火车车厢长 20 m,某乘客以 2 m/s 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当火车向前匀速行驶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用 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B.乘客用多于 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C.乘客用少于 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D.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可能多于 10 s 也可能少于 10 s.
时 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
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
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25.(3 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 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经过 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
A.0
B.2 m/s
C.3m/s
D.6m/s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2.(0 分)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s B.4s~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30.(6 分)有一辆小车,从 A 点到 B 点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起初 1 分钟内运动了 30 米,若 A 点到 B 点的距离为 90 米,问小车到达 B 点,还需要用几秒钟?小车到达 B 点后的速度 为多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3运动的快慢同步考试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1米/秒B.15米/秒C.2米/秒D.1.5米/秒3.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4.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5. 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 1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 2 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A. B. C. D.7. 张琳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张琳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 3.21 m/sB. 2.25 m/sC.1.92m/sD.1.35m/s8. 下列对初三学生小刚活动中的物理量估测最贴近实际的是A.小刚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约为60km/hB.小刚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50mmC.小刚上一层楼所做的功约为1500JD.小刚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5×10 3 Pa9. 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跑到50m时速度大小是9.5m/s,在10秒末到达终点冲刺时,速度大小为11.5m/s,这名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 11.5m/sB. 10.5m/sC.10m/sD.9.5m/s10. 小刚家距学校1200米,上学时,前半段用了6分钟,后半段用了10分钟.问:小刚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A.1.25m/sB.2m/sC.7.5m/sD.0.83m/s二、填空题11. 小明同学从家乘公交车上学,车以54km/h合___________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了10分钟,到达了目的地,汽车行驶了_______________km。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3节《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1.3《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v与s成正比 B v与t成反比 C s与t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辆长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 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 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A.140 mB.170 mC.200 mD.230 m3、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8 s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A.6.25m/s B.6.25 km/h C.400m/s D.0.16m/s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
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6、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千米/时7、右下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二、填空题8、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第3秒内的距离是6m,第4s内的距离是8m,这物体是______运动.9、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m/s。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号__________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学__________ 班:校:1. 赛车的速度比公交车的速度大,这说明( )A.通过相同的路程赛车比公共车运动的时间长B.相同时间内赛车比公共车通过的路程长C.运动时赛车比公共车用的时间短D.运动时,赛车比公共车通过的路程长2.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B.0∼t2时间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C.0∼t2时间内,甲车做加速运动D.0∼t2时间内,乙车做加速运动3. 甲、乙两车在粗糙程度不变的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乙车受的牵引力比甲车大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甲乙两车的v−t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是平行与v轴的两条直线4. 火车的速度为70k m/h,成都地铁的速度为20m/s,则( )A.火车的速度大B.两者速度一样大C.地铁的速度大D.无法确定5.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6.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B.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C.运动越快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D.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7. 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 m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小明骑车速度是20k m/hD.百米世界纪录是9.58s8. 下列运动物体中速度最大的是( )A.褐海燕飞行速度可达5k m/minB.奔跑中的猎豹可达144k m/hC.海中的旗鱼,每秒能游30mD.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速度可达100k m/h9.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4B.4:3C.1:1D.1:310. 如图所示的s−t图象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甲、乙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11. 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60m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 m/s,这个物体在第5s内的速度是________m/s,前1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12. 我们在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0m决赛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快些,这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的;而裁判员认定,牙买加选手博尔特获得冠军,这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的.13. 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3:2,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若两车速度相同,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则两车所需要的行驶时间之比为________.1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A、B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 _____ .15. 小明同学在环形健康步道上锻炼身体,第一圈跑步,第二圈步行,s−t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步行的速度是________m/s,小明在这两圈的运动中,平均速度是_______ _m/s.16.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5秒内移动了15m,它在第三秒的速度是________,它20秒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它运动30m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17. 甲、乙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甲同学的速度为________m/s,8s末,甲、乙同学相距________m.18. 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l04k m),我国高铁的安全运行速度可达300k m/h,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5k m.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________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建一条“地月高铁”,以300k m/h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________h.19. 如图所示,甲、乙和丙三人同时同地同向运动,且v甲>v乙>v丙,前三秒甲通过的路程________米,第三秒甲通过的路程________米,前三秒内甲乙通过的路程差为___ _____米。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练习题1、速度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
某物体的运动速度为h54,合Km/m/s。
2、起重机将一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1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 m/s= Km/h。
3、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如图1所示,则汽车从图中位置行驶到南京还需 h.—图1 图24、小明在跑百米赛跑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
5、一列长200米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穿越1800米长的山洞,则火车完全穿越山洞所用的时间是秒。
6、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已知小明家与学校的距离为4Km,小明所用时间为16min40s,则小明的平均速度为 m/s。
7、甲乙两人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两人中的速度更大,乙的速度为 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的。
8、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 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多少它以这样的速度行驶10分钟通过的路程是多少'9、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国产动车组开始正式投入营运,下表是空调动车组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时刻表。
里程车次序号车站时刻到达时间》开车时间D517 1 北京当日————06:25 《…求: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运动的快慢参考答案1、物体运动快慢; 152、3;3、4、)5、1006、47、甲; 4; 运动8、解:(1)s m s mt sv /5.2602300=⨯==(2)m s s m vt s 15006010/5.2=⨯⨯== 9、解:s t 660050:125:0615:08==-=s m s mt s v /97.416600277000===。
2024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练习学校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2.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选手夏雨雨(毕节人),在田径项目女子10000米决赛中以33分48秒35的成绩夺得冠军。
如图所示,是她比赛时的照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雨雨在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C.比赛过程观众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D.猎豹奔跑速度可达100km/h,比夏雨雨比赛时的平均速度小3.下列有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速度v=st 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由速度v=st可知,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则路程越大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能由公式v= st计算4.如图所示是四个物体运动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5.(多选)如图为物体运动的s−t,v−t图像,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6.(多选)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由东向西步行,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s~12s,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同时同地出发C.4s~12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第8s时,甲、乙的速度相等二、填空题7.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1h内行驶了60km,甲的速度V甲=km/h,乙在1min内行驶了1200m,乙的速度V乙=m/s,两车速度V甲V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物体路程之比为2 :1,运动速度之比为3 :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