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第5课 隐私受保护

合集下载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第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第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在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 尊重
*我们的习惯用语:你多大了?你多重? 谈恋爱了吗?每月收入是多少? 不尊重 *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 所以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 不尊重
尊重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
*进他人房间先敲门。
尊重
上述行为哪些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哪 些是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
二、依法维护隐私权
因为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了侵害,干扰了自己的正常学习和 生活。 小旺的理由不合法。他的行为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因为小松的身体疾病是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都 负有不得侵害他人隐私的义务,即未经他人同意不得传播、 扩散他人隐私。小旺在班上传播小松隐私的行为尽管不是 出于恶意,但有过失,是侵害小松隐私权的行为。
4、在我国报道未成年人的案件时,皆用方格阴影隐去未成年人的 头像,这是保护他们的( B ) A、肖像权 B、隐私权 C、人身权 D、姓名权
问答题: 1、如何做到尊重他人隐私? 2、如何做到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为此,我们树立 隐私意识就要(B) (1)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 (2)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 (3)不传播别人的私人信息 (4)尽量少交往,防止隐私泄露 A、(1)(2)(3)(4) B、(1)(2)(3) C、(2)(3)(4) D、(1) (3)(4)
结论: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
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中学生小旺到新转来的同学小松家串门,无意中听到小松父母 的谈话,得知小松在上初一时曾因患肝炎休学一年。后来小旺在与 同学聊天时,将小松这一秘密告诉大家,同学们知道后议论纷纷, 不少人因此疏远小松。小松为此感到孤独、痛苦。 小松要求小旺赔礼道歉,但小旺觉得小松生病休学是真事,并 非他捏造出来的,自己没有错。小松则认为,小旺的行为泄露了自 己私人秘密,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他找到班主任,要求老 师主持公道。 是什么原因导致小松如此委屈、痛苦?小旺的想法有道理吗?

【八年级】第5课隐私受保护课后训练题:八年级下学期政治

【八年级】第5课隐私受保护课后训练题:八年级下学期政治

【八年级】第5课隐私受保护课后训练题:八年级下学期政治1.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于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个性与人性的社会里,必须高度重视对()A.个人隐私的保护B.技术发展的保护C.社会治安的保护D.国家安全的保护2.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我国公民隐私权的是()A.父母查看子女储存在电脑上的电子邮件B.班主任老师长期扣留学生信件C.公安人员因国家安全需要对出境信件予以检查D.村干部拆阅劳教人员给家属的信件3.(2021浙江温州模拟) 张某未经同学小王的同意,擅自把小王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和其他个人资料公布在网络上。

张某的做法侵犯了小王的()A.荣誉权B.姓名权C.个人隐私权D.名誉权4.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人出于好奇,经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

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A.荣誉权B.名誉权C.姓名权D.隐私权5.(2021福建福州模拟) “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防止客户的个人账号、储户密码等信息被泄露而采取的防范措施。

这一措施维护了公民的()A.肖像权B.荣誉权C.姓名权D.隐私权6.小红的父母在她上小学六年级时离婚了,小红一直不想告诉别人。

但是在一节心理课上,老师在一个活动中要求每个学生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

小红十分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认为她应该()A.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状况B.始终保持沉默,用沉默对抗老师C.一言不发地离开教室D.不说,因为这属于个人的隐私,课下和老师解释清楚以上就是政治网为大家整理的第5课隐私受保护课后训练题:八年级下学期政治,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同步练习题1.每个人总有一些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

它包括( ) ①私人信息②个人私事③私人领域④社会交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受法律保护。

下列对隐私的认识正确的是( )A.隐私都是见不得人的、不健康的东西B.隐私不危及社会和他人,纯属个人的秘密C.有隐私的人肯定是思想不健康的人D.凡是正派的人都不应该有隐私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这样有利于( )①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②人们做错了事可以隐瞒③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④人们能够做一切想做的事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 如图,图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名誉权B.姓名权C.隐私权D.肖像权5.下图漫画中学校老师的行为( )A.维护了学校的正常秩序B.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C.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D.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6.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包括( )①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②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搜查③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住宅都不准搜查④任何人、任何机关都无权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7. 如图漫画中,网上信息发布者的行为侵犯了“我”的( )A.姓名权B.荣誉权C.隐私权D.名誉权8.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

这一规定说明( )①隐私作为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不容他人侵犯②凡是公民自己的事情都受到法律的保护③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禁止他人非法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④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③④9.下列关于隐私权的真谛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保护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②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③保护内心世界不被侵扰④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0.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思想品德:第五课《隐私受保护》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思想品德:第五课《隐私受保护》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1、报纸应不应该在私生活上做文章?
作为大众传媒,只要依据事实,一般而言不应设置报道禁区。 有关个人私生活的报道要慎重,首先不能侵犯隐私权,其次注意正确 导向。如果为了猎奇、吸引大众眼球、找经济卖点,就错了。如果个 人私生活涉及社会利益、民众关切,那么,在不侵犯隐私权的基础上, 可以做文章。
2、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 权?侵犯何种权利?
隐 私 与 隐 私 权
什么是隐私?
读阅教材P46材料,想一想:假如你 是小红,你又该怎么做?
小红没有告诉同学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住址等信息,是有隐私 意识的表现,是合法维护自己权利的正确行为,并不是所谓的不合群、 不开朗。公民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隐私,这些隐私与公共利益、集 体利益无关,是个人私事。小红的家庭电话号码、父母职业属于私人 信息,她的家属于私人空间。因为隐私关系自己的利益、生活的安宁, 因此不想让他人知道。同学在不太熟悉的情况下打听别人的隐私,是 对别人的不尊重。
阅读教材P47相关链接,结合上 面图片:想一想,我们还有隐私吗?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 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 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这是 因为人人有隐私,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 之于众,人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 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照医嘱应该少吃海鲜,您还要换一款吗? 男:你又是怎么知道我的体检结果的? 女:根据您的来电,我们即可从各大医院得知您的就医记录。
男:那,那要一个杂菜pizza吧! 女:先生,根据您本年3月15日在星星餐馆用餐
记录,您是不吃青瓜的,杂菜pizza中有青瓜, 您要换一款吗? 男: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你说了算了 女:好的,先生,根据您的饮食喜好和您最近 的医疗记录,我们餐厅的田园pizza最适合您 男:随便吧,快点送来。 女:先生,请允许我提醒您,您的银行帐户中 只有20元,信用卡欠帐5000元,已达信用额, 不能使用,所以请您准备好现钞,货到付款。 谢谢。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一、单项选择题2013年5月12日下午,在位于北京CBD地区的腾讯汇里,“腾讯大学安全学院”的第一堂课选择了隐私和安全这个话题。

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对隐私认识正确的是( )①指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②人人都有隐私③隐私就是与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④个人社会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也属于隐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属于公民隐私的有( )①个人收入②银行卡密码③某官员接受贿赂的清单④身体缺陷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2013年3月17日,全球领先的手机安全厂商网秦在海龙电子城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手机安全知识,为保护隐私支招。

这样做( )①可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②使个人的私人信息都能拿出来共享③有利于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④不让每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空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④4.一项有关“18岁时,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的调查显示,70%的青少年“想拥有一间真正独立的房间”。

这表明青少年特别渴望维护自己的( )A.肖像权B.隐私权C.生命健康权D.名誉权5.小红的父母在她上小学六年级时离婚了,小红一直不想告诉别人。

但在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

小红十分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认为她应该( )A.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B.始终保持沉默,用沉默对抗老师C.一言不发地离开教室D.不说,因为这属于个人的隐私,课下和老师解释清楚6.陈某家住海南陵水县,因村里发扶贫肥料一事与一村民发生矛盾,他竟持刀夜闯民宅。

2013年1月,检察机关以陈某犯非法侵入住宅罪,向陵水县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2013年4月陵水县法院一审判决,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

这说明( )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B.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C.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保密D.公民可以利用自己的隐私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7.2013年3月7日,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重庆警方在全市开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案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打掉违法犯罪团伙5个。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校本作业试题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校本作业试题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对“隐私权“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公民对自己的个人隐私应不向任何人透露C.进犯别人隐私权的行为,就是违法犯罪D.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2、尊重公民个人隐私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以下行为表达尊重公民个人隐私权是〔〕A.宣传栏中张贴优秀学生的照片3、截止2021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打破6亿人,微博、微信的用户已超过3亿人,每天在微博上发布和转发的信息超过2亿条。

如此庞大的信息平台,虽让我们受益,但也存在个人信息被披露、兜售、拍卖的问题。

披露、兜售、拍卖个人信息的行为进犯了公民的〔〕4、尊重和维护隐私就要做到〔〕①为别人不愿意公开的任何事情保密②不干预别人的私人空间③不打听别人的私事、传播别人的机密④强化责任意识和信誉意识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许某从肖某的抽屉中翻到一本日记和一本相册,偷看其中的内容,并在同学中到处传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对此,肖某的正确维权方式是〔〕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②忍了,都是同学③要求许某澄清事实,消除影响④要求许某赔礼抱歉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6、八年级〔1〕班的女生小琳因忌妒同寝室的小华,用手机HY了小华在寝室的各种生活照片,并将这些照片发到了的论坛上,而且还在同学沼分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给小华精神上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运用你所学的本单元知识,分析答复:〔1〕小琳的行为损害了小华的哪些合法权利?请分别加以说明。

〔2〕假如你是小华,你该怎么办?7、小敏是一个农民工子弟,不久前,她的父母把她转到城里的一所初中上学。

班上的同学对这位新转来的同学非常感兴趣,经常围着小敏问这问那:“你父母详细做什么工作?〞“你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你如今住在哪里?〞“你以后想做什么?〞……小敏知道有的同学也是好心,可是她不愿把这些都告诉同学。

渐渐地同学们都疏远了小敏,有的人还说小敏锐乖僻,有的甚至还说小敏家肯定有见不得人的丑事。

最新精选人教版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七十三篇

最新精选人教版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七十三篇

最新精选人教版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七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 )A、以牙还牙揭露对方隐私B、忍气吞声,不理不问C、依法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D、对侵权人诉诸武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的《中看不中用》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A、安全权B、依法求偿权C、知情权D、自主选择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张敏和李某因工作发生矛盾,李某就用手机多次向同事发侮辱张敏的短信,张敏无法忍受李某的行为,向法院起诉李某。

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对这一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B、用手机发短信就会扰乱社会秩序C、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D、起诉是解决此类矛盾的唯一方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公民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 )A、法律B、诉讼手段C、道德D、非诉讼手段【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八年级学生小梅学习成绩差,家庭贫困,妈妈打算让她外出打工,贴补家用。

小梅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①孝敬父母,辍学打工②与妈妈说“法”,进行劝阻③据理力争,离家出走④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A、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3年5月17日《广州日报》讯:单位组织员工体检,李明(化名)被检测出是乙肝携带者,之后单位竟将他和其余11名乙肝患者的姓名公之于众。

李明认为单位侵犯其隐私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本案经白云区法院一审后,判决涉案单位赔偿李明5 000元精神抚慰金,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赔礼道歉。

这说明( )①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②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后要依法维权③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事件非常普遍④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请求司法保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多选题】王刚是你最好的朋友,可最近他总是受到校外一些社会青年的勒索,这时你不应该( )A、马上远离他,省得小青年也来找我的麻烦B、找几位要好的同学,下决心好好教训一下那些小青年C、跟老师或家长反映一下,请他们来帮忙解决D、偷偷从家里拿些钱来,帮王刚给那些小青年,省得把事情闹大【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最新精选初中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篇

最新精选初中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篇

最新精选初中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权利的是( )①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决回校学习②小何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③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文找哥哥“教训”那个同学④做生意的父亲在小伟督促下及时交足税款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许某从肖某的抽屉中翻到—本日记和一本相册,偷看其中的内容,并在同学中到处传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据此回答下题。

许某侵犯了肖某的( )①肖像权②隐私权③姓名权④名誉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肖某的正确维权方式是( )①造谣反击②忍了,都是同学③要求许某澄清事实,消除影响④要求许某赔礼道歉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唯一正确的方法是( )A、找一些人向侵权者进行报复B、向单位领导汇报情况C、张贴大字报进行控诉D、用法律武器与非法侵害者进行坚决地斗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A、向人民法院起诉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邯郸市民给儿子买了一个棒棒糖没想到儿子吃后发生意外,呼吸不畅,引起严重的过敏反映,经过抢救才转为安。

在给儿子治疗的同时,张女士走上了维权的道路,你认为张女士维权不可行的办法有( )A、向工商部门举报B、到法院起诉,要求依法赔偿C、请求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节D、带领亲朋好友到生产厂家闹一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针对很多商家勾兑假酒欺骗消费者的做法,你怎么看(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多选题】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一、选择题(1—15题为单选题,16—20题为多选题)1.甲同学偷看乙同学日记,并传播日记内容,甲同学的行为侵犯了乙同学的 ( )A.荣誉权B.名誉权C.隐私权D.姓名权2.下列行为,属合法搜查的有()A.侦查人员出示搜查证对某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B.商场怀疑某顾客有偷窃行为,对其身体进行搜查C.企业害怕产品失窃,保安人员对下班出厂的工人都要进行搜身检查D.小张怀疑同学小李偷了他心爱的钢笔,对小李进行搜身检查3.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这样做的好处是()A.能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B.有利于树立人的威信C.能使隐私成为真正的隐私D.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4.某晚上,小张看到小曾鬼鬼祟祟地从邻居家走出来,边走边把一些东西往口袋里塞,而此时邻居家却没有人在。

第二天,小张把他所看到的告诉了邻居。

小张的做法 ( )A.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隐私权B.合法且应提倡,因为有利于保障邻居家的财产安全C.合法但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是爱管闲事的表现D.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名誉权5.某校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 )A.人身自由B.隐私权和通信自由C.名誉权D.社会经济权利6.个体医师李某于2005年6月应某制药厂要求,为该厂提供曾在他诊所看病的方女士等6名患者的姓名、电话、住址、所患病及治疗效果等资料。

此后该厂不断向她们寄发宣传资料并派人多次上门推销药品,致使左邻右舍议论纷纷。

方女士等人得知真相后愤然起诉,要求李某停止侵害并赔偿每人精神损失费2000元。

对本案的正确理解是()A.公民依法享有名誉维护权 B.李某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C.李某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D.李某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7.小红近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来往频繁。

班主任怀疑小红在“早恋”,便私拆了小红的信件,并在班上公开批评小红“早恋”,告诫同学们要正确处理男女同学的交往,专心学习。

该班主任的做法()A.是关心学生的表现,合情合理B.是在行使班主任的权利,虽有不妥,但未违法C.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D.是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具体表现8.当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B.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对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的,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9.初中生晓微喜欢上了高年级的男生,并有了一定的交往。

她很苦恼,向自己的同班好友冰冰倾诉了这份感觉。

这时,冰冰比较适合的做法是()①征得晓微的同意,以适当的方式向老师汇报②不管晓微是否同意,向她的父母汇报③直接向晓微作劝导,中学生当以学业为重④直接找该男生,劝阻他同晓微的交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0.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

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A.名誉权B.荣誉权C.人身权D.隐私权11.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 )A.邮递员怀疑某人信件有问题,进行扣压B.某领导对怀疑私藏枪支的职工家进行搜查C.在电话机上安装窃听器,偷听他人电话D.父母适当限制未成年子女的通信自由12.下列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①在银行柜台前设置1米线。

②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全信息公司。

③警方为尽快抓捕犯罪嫌疑人,将某通缉犯的照片、姓名及相关信息,通过媒体进行公开。

④进别人房间要先敲门。

⑤为防止各类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某市在大街小巷装了许多电子摄像头。

⑥小林的妈妈偷看他的日记。

A.①③⑥B.②⑥C.①④⑥D.②④⑤13.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这是为了 ( ) ①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②不让每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空间③保证人们能自由舒畅地生活④使个人的私人信息都能拿出来共享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④在2008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国内短信群发业务公司老大——分众无线传媒技术有限公司被重点曝光,该公司被指日发数亿条垃圾短信,手握全国5亿多手机用户中一半用户的个人信息。

2亿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收入高低居然被一家商业公司弄得清清楚楚,这家公司怎么就能搜罗到如此海量的个人信息?找准相关部门“花钱,用关系”、打包购进资料才是数据库建立的根基。

显然,垃圾短信的根本支撑在于个人信息买卖。

据此完成14—15题。

14.相关部门买卖公民个人信息()①是不尊重公民个人隐私权的表现②对个人信息安全构成巨大威胁③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④有利于个人信息共享,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相关部门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A.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但不是违法行为B.既不违反社会道德,也不违反我国的法律C.既不承担道德责任,也不要承担法律责任D.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16.我们要树立隐私意识,就要做到 ( )A.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B.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C.做透明人,不要有隐私D.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秘密17.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

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有 ( ) A.私拆别人信件,揭露别人隐私B.恫吓、殴打他人,擅自搜查顾客身体C.诽谤、诬陷他人,挖苦、讽刺获得荣誉称号的人D.拐卖、残害妇女、儿童18.在网络发展的今天,少数人为达个人企图,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电子邮件并加以散播。

此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B.姓名权C.名誉权D.隐私权19.下列行为中,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 )A.父母偷看子女的日记B.公安人员因国家安全的需要对出境信件予以检查C.老师长期扣留学生信件D.小丽在公众场合恶意诋毁小王20.为保护隐私,我们上网时要掌握网络安全知识。

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碰到陌生人询问个人资料不说谎B.拒绝接受任何信息C.把电子邮件加密后发送D.定期更换密码和更新安全设置二、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题蕴含的道理)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现象:未经同意,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级的信件。

拆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管理的权利。

三、简答1.去年5月的一天,山东省章丘市某学校学生到镇医院例行体检。

当轮到八年级(4)班的女生佳佳透视时,医生看到屏幕上有阴影显示、这是由于佳佳的衣服上别了一个卡子造成的,医生也没问什么。

然而这一切都被站在一旁的同学小虎看到了。

调皮的小虎大笑着告诉向学们,佳佳肚子里有个小孩,引起了佳佳的一顿怒骂,事后也就没在意。

然而从医院回到学校后,同学们都议论佳佳怀孕了。

仅一天时间,谣言已遍及校园的每个角落。

佳佳终于忍受不了,把此事告诉了班主任范老师。

范老师一再向同学们强调:那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不是真的。

但并没有什么效果。

谣言飞进了佳佳所住的村子,佳佳的父亲找到学校要求严肃处理此事。

然而,因为过几天学校就要放麦收假,校方决定把此事放一放。

但随后谣言越传越走样,人们甚至纷纷猜测孩子的父亲是谁?有的说是她爷爷,有的说是她爸爸。

佳佳及其家人,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再次找到学校。

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学校召开师生大会避谣,而且对小虎也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佳佳一家人生活在极度的痛苦之中.问:(l)佳佳父亲把小虎和学校一起告上了法庭,理由分别是什么?小虎:学校:(2)他们分别在这场官司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2.张某在与他人斗殴的过程中,导致他人重伤并不治而亡,张某也失去了一根手指。

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他远走他乡隐姓埋名,靠在建筑工地打工维持生活。

后来,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追捕逃犯的“扫黑”行动,公安部门在网上公布了张某的照片以及他的一些体貌特征,特别是他少了一根手指的事实。

建筑公司的一名职工在网上看到消息后,就向公司领导反映了情况,公司领导就向当地公安部门举报了张某,最终张某落入了法网。

张某在被捕的时候心里很不服气。

他认为公安部门在网上公布,建筑公司的领导、职工向他人泄漏他缺少了一根手指的事实,都是对他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1)张某有没有隐私权?为什么?(2)公安部门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吗?为什么?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一、选择题(1—15题为单选题,16—20题为多选题)1.甲同学偷看乙同学日记,并传播日记内容,甲同学的行为侵犯了乙同学的 ( )A.荣誉权B.名誉权C.隐私权D.姓名权2.下列行为,属合法搜查的有()A.侦查人员出示搜查证对某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B.商场怀疑某顾客有偷窃行为,对其身体进行搜查C.企业害怕产品失窃,保安人员对下班出厂的工人都要进行搜身检查D.小张怀疑同学小李偷了他心爱的钢笔,对小李进行搜身检查3.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这样做的好处是()A.能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B.有利于树立人的威信C.能使隐私成为真正的隐私D.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4.某晚上,小张看到小曾鬼鬼祟祟地从邻居家走出来,边走边把一些东西往口袋里塞,而此时邻居家却没有人在。

第二天,小张把他所看到的告诉了邻居。

小张的做法 ( )A.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隐私权B.合法且应提倡,因为有利于保障邻居家的财产安全C.合法但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是爱管闲事的表现D.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名誉权5.某校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 )A.人身自由B.隐私权和通信自由C.名誉权D.社会经济权利6.个体医师李某于2005年6月应某制药厂要求,为该厂提供曾在他诊所看病的方女士等6名患者的姓名、电话、住址、所患病及治疗效果等资料。

此后该厂不断向她们寄发宣传资料并派人多次上门推销药品,致使左邻右舍议论纷纷。

方女士等人得知真相后愤然起诉,要求李某停止侵害并赔偿每人精神损失费2000元。

对本案的正确理解是()A.公民依法享有名誉维护权 B.李某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C.李某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D.李某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7.小红近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来往频繁。

班主任怀疑小红在“早恋”,便私拆了小红的信件,并在班上公开批评小红“早恋”,告诫同学们要正确处理男女同学的交往,专心学习。

该班主任的做法()A.是关心学生的表现,合情合理B.是在行使班主任的权利,虽有不妥,但未违法C.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D.是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具体表现8.当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B.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对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的,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9.初中生晓微喜欢上了高年级的男生,并有了一定的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