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3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3章-PPT课件

3.7 小结 词汇
• 1、有关贸易模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生产 可贸易品的机会成本。
• 2、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 容。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 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 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 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 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 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 分工的好处。
• 4、假设德国准备在香焦生产上自给自足,甚至出口。为 了完成这些目标,政府给予那些复香焦生产进行投资的企 业以税收激励。很快,德国的香焦业变得有竞争力且可以 在世界任何地方以最低价格销售。德国具有比较优势吗? 为什么?对于德国整体经济的后果是什么?
第二部分 国际贸易
•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 马云成中国新首富(南方都市报 )
4件 B国(3时 2单位时 1单位时 间总量) 间/件 间/件
A国(3时 间总量)
3件
0
6件
B国(3时 间总量)
0
3件
绝对利益说结论
• 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在某一 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 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 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 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 ,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 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
教材第37页指出:
• 重商主义:18世纪统治整个经济思想的国 民经济体系。强调出口的作用大于进口, 将出口作为获取军队和国家建设项目资金 的主要方式。
• 国家经济主义:重商主义在今天的表现和 发展。
• 它们的主要错误:认为贸易是一种零和博 弈。
3.1.2生产和贸易的简单模型
• 亚当·斯密模型和大卫·李嘉图模型 • 假设: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投入
国际经济学[3]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3]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d105dd7cd184254a35359c.png)
而获得了一个经济学家所能获得的所有荣誉:第一
个克拉克奖章获得者(1947年);第二个诺贝尔经
济学奖获得者(1970年);他曾是美国经济学会会
长(1961年),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51年),国
际经济学会会长(1965——1968年)以及其他许许
多多奖励和荣誉。
2021/2/8
-
42
萨缪尔森为人谦逊,曾把前辈们比喻为 牵引他的火车头。他学识渊博,精通经济学、 数学、历史等,是第一个对经济学进行定量 分析的经济学家,并对其他学科也有自己独 到的见解。萨缪尔森充满活力、才华横溢, 到1938年发表的文章数量达到每年5篇,这 样断断续续地维持了半个世纪。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
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
2021/2/8
-
3
一、两个基本概念
(一)要素禀赋(fa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 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判断一国要素禀赋有两种方法:
2021/2/8
-
24
思考题
1.要素禀赋的差异会使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 形状不同。
(1)还有什么其他因素会导致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有不同的形状?
(2)在赫_俄模型中,赫和俄做了哪些假设来防止 (1)中的情形发生?
(3)在无贸易条件下,还有什么其他可能的原因会 导致两国相对商品价格产生差异?
2021/2/8
2021/2/8
Paul A. Samuelson,
-
1915-2009
41
人物介绍: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1915-)
萨缪尔森于1915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获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三章

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美国经济学家保 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从规模经济的 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对国际贸 易的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该理论被称为 “新贸易理论”。( )
二.如果两国之间不存在比较优势,两国之间绝不 会发生贸易。( )
25
根据贸易理论,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 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 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 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 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 。( )
21
三、标准产业内贸易指数
Ti=1- ———————— Xi和Mi代表某特定产业中特定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X和M代表某国家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 Ti=0,不存在产业内贸易 Ti=1,存在最大化的产业内贸易
○ ∑│(Xi/X)-(Mi/M)│ ○ ∑│(Xi/X)+(Mi/M)│
22
表2.8 1993年
15
封闭条件 下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E点相对价格 线(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 不是相切,这是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 经济,所以X部门厂商所面对的相对价格 要高于社会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的 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在均衡状态时,社 会福利则由通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 社会无差曲线表示。
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
14
图6-1
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 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性边界 向外凸的“张力”,而规模 经济则生产一种将生产可能 边界向内凹(机会成本递减) 的“吸力” 。假设规模经济 的影响超过了要素密集度的 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 状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TT‘。
来自于实践的经验积累就比较显著了,因此,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 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二.如果两国之间不存在比较优势,两国之间绝不 会发生贸易。( )
25
根据贸易理论,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 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 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 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 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 。( )
21
三、标准产业内贸易指数
Ti=1- ———————— Xi和Mi代表某特定产业中特定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X和M代表某国家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 Ti=0,不存在产业内贸易 Ti=1,存在最大化的产业内贸易
○ ∑│(Xi/X)-(Mi/M)│ ○ ∑│(Xi/X)+(Mi/M)│
22
表2.8 1993年
15
封闭条件 下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E点相对价格 线(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 不是相切,这是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 经济,所以X部门厂商所面对的相对价格 要高于社会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的 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在均衡状态时,社 会福利则由通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 社会无差曲线表示。
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
14
图6-1
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 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性边界 向外凸的“张力”,而规模 经济则生产一种将生产可能 边界向内凹(机会成本递减) 的“吸力” 。假设规模经济 的影响超过了要素密集度的 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 状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TT‘。
来自于实践的经验积累就比较显著了,因此,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 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国际经济学第3章

• 因此劳动是一种流动要素,每个部门都需要使用劳动。 因此劳动是一种流动要素,每个部门都需要使用劳动。 • 同时,土地和资本都是特定要素,各自只用于一种产品 同时,土地和资本都是特定要素, 的生产。 的生产。
– 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12
特定要素模型
– 如何确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呢
• 特定要素模型使贸易影响收入分配。 特定要素模型使贸易影响收入分配。
4
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能够从贸易中受益 但是国际贸易的现实是, 但是国际贸易的现实是,对于进口产品的 竞争,各国都会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竞争,各国都会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对本国的不同产业进行保护。 对本国的不同产业进行保护。
5
矛盾: 矛盾 一方面,贸易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一方面,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各国限制的政策的存在
16
特定要素模型
图 3-1:制造品的生产函数
产出, 产出 QM QM = QM (K, LM)
劳动投入, 劳动投入 LM
17
特定要素模型
– 生产函数的曲线反映了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 生产函数的曲线反映了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
• 增加一个工人(资本总量不变)意味着每个工人操作的 增加一个工人(资本总量不变) 资本量减少。 资本量减少。 • 因此每一单位相继增加的劳动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都比上 一个要少。 一个要少。
一国的劳动资源配置 (AA)
制造品的生产函数
制造部门的劳动投入, 制造部门的劳动投入 LM (增加 ) 增加
QM =QM(K, LM)
20
特定要素模型
三、价格、工资和劳动配置 价格、
– 各部门分别会投入多少劳动呢
• 要回答这一问对于劳动的需求取决与本部门产品的价 格和工资率, 格和工资率,工资率取决于制造品和粮食两部 门对劳动的总需求
– 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12
特定要素模型
– 如何确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呢
• 特定要素模型使贸易影响收入分配。 特定要素模型使贸易影响收入分配。
4
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能够从贸易中受益 但是国际贸易的现实是, 但是国际贸易的现实是,对于进口产品的 竞争,各国都会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竞争,各国都会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对本国的不同产业进行保护。 对本国的不同产业进行保护。
5
矛盾: 矛盾 一方面,贸易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一方面,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各国限制的政策的存在
16
特定要素模型
图 3-1:制造品的生产函数
产出, 产出 QM QM = QM (K, LM)
劳动投入, 劳动投入 LM
17
特定要素模型
– 生产函数的曲线反映了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 生产函数的曲线反映了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
• 增加一个工人(资本总量不变)意味着每个工人操作的 增加一个工人(资本总量不变) 资本量减少。 资本量减少。 • 因此每一单位相继增加的劳动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都比上 一个要少。 一个要少。
一国的劳动资源配置 (AA)
制造品的生产函数
制造部门的劳动投入, 制造部门的劳动投入 LM (增加 ) 增加
QM =QM(K, LM)
20
特定要素模型
三、价格、工资和劳动配置 价格、
– 各部门分别会投入多少劳动呢
• 要回答这一问对于劳动的需求取决与本部门产品的价 格和工资率, 格和工资率,工资率取决于制造品和粮食两部 门对劳动的总需求
第三章图表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一是以实物单位定义。如美国的可用总资本和总 劳动比率TK/TL>英国的TK/TL,那么美国就是资 本丰裕的国家,英国是相对劳动丰裕的国家。
二是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如美国的资本租用价 格和劳动时间价格的比率r/w<英国比率r/w,那么 美国就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英国是相对劳动丰裕 的国家。
精品课件
(三)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假设小麦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同时假设美国
精品课件
7.两国中的两种产品、两种要素的市场都是完全 竞争的。
8.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移动,但在国际间不能 自由移动。
9.不计运输成本,实行自由贸易。 10.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精品课件
(二)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的是生产某种产品
时所使用的两种要素的比率的大小程度。
这一定理也可以称为收入分配定理。由定理可知,一国 的出口部门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出 口使其价格上升,原本低价的生产要素价格现在上升。 而原本价格昂贵的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实际报酬则下降。
精品课件
二、特定要素模型
(一)短期中的生产要素——特定要素 特定要素(Specific-factors Model)是指一种要素
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而假设布是劳动密集型的产 品,同时英国又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在以上的假设条件下,我们可以推定,美国可 以比英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小麦;而英国可以比美 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布。通过这样的推定,我们基 本上可以知道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每 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会偏向生产中密集使 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轴。
1.12
1958-1962 0.79(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
二是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如美国的资本租用价 格和劳动时间价格的比率r/w<英国比率r/w,那么 美国就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英国是相对劳动丰裕 的国家。
精品课件
(三)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假设小麦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同时假设美国
精品课件
7.两国中的两种产品、两种要素的市场都是完全 竞争的。
8.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移动,但在国际间不能 自由移动。
9.不计运输成本,实行自由贸易。 10.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精品课件
(二)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的是生产某种产品
时所使用的两种要素的比率的大小程度。
这一定理也可以称为收入分配定理。由定理可知,一国 的出口部门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出 口使其价格上升,原本低价的生产要素价格现在上升。 而原本价格昂贵的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实际报酬则下降。
精品课件
二、特定要素模型
(一)短期中的生产要素——特定要素 特定要素(Specific-factors Model)是指一种要素
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而假设布是劳动密集型的产 品,同时英国又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在以上的假设条件下,我们可以推定,美国可 以比英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小麦;而英国可以比美 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布。通过这样的推定,我们基 本上可以知道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每 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会偏向生产中密集使 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轴。
1.12
1958-1962 0.79(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
国际经济学课程第三章课件

有效保护率的几种情况
情况三:进口投入品的份额。 当进口投入品占总产品的比例从50%上升 到80%时。 进口皮包40%关税,1400日元,进口皮革 20%关税,960日元,关税结构时的国内增 加值为440日元,自由贸易时的国内增加值 为200日元,保护国内增加值的增加比例为 (440-200)/200=120%
有效保护率的几种情况
案例:日本自由贸易时的皮包价格为1000日元,进口皮革 为500日元,则日本进口皮革生产皮包的国内增加值为 500日元 情况一:当最终产品的关税率超过投入品的关税率时,有 效保护率超过了名义保护率。进口皮包40%关税,1400日 元,进口皮革20%关税,600日元,关税结构时的国内增 加值为800日元,自由贸易时的国内增加值为500日元, 保护国内增加值的增加比例为(800-500)/500=60% 情况二:当投入品的关税率超过最终产品的关税率时,有 效保护率低于名义保护率。进口皮包30%关税,1300日元, 进口皮革40%关税,700日元,关税结构时的国内增加值 为600日元,自由贸易时的国内增加值为500日元,保护 国内增加值的增加比例为(600-500)/500=20%
关税是重要的国内收入再分配方式(静态 效应的总结) 关税增加国内垄断的程度,减少国内企业 竞争精神,其造成了国内福利净损失是不 可估量的。这可以理解为关税国内效应的 动态效应
关税对出口国的影响。在进口国是大国的 条件下,商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出 口国为进口国部分支付关税,生产商受损, 虽然消费者受益(出口国内该商品价格下 跌),但出口国作为整体受损。
实例: 欧盟的情况:产业内的专业化生产
怎样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现象上看,一些东盟 国家比较紧张,中国国内的宣传也比较少。东盟国家的一 些产业遇到很大的挑战,出现萎缩。怎样评估这个自由贸 易区的净贸易效应?
黄卫平 国际经济学 第二版 第三章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PPT课件

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A国对Y品需求因价格上升 而下降,导致供大于求,
A国 Y品价格下跌;
最终国际贸易价格回到原
O
X3 X1 X2 X
来均衡点。
提供曲线的价格自动恢复机制图解
国 际
经 济 学
提供曲线及其分析
(三)提供曲线的理论基础:一般均衡论
提供曲线的理论核心是建立在边际效用理论基础 上的,本质上解释的是价格决定而非价值决定。 供求是影响价格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忽视价格 背后价值的决定。
L
HB
生产相对于E点 消 费相对于原点 国内 价格线Ta 、Tb Ta = Tb = OT
X产品:
A国出口FD=B国进口
X
LH Y产品:
B国 A国进口CJ=B国出口 国际G交M换比率:
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Tb
OT斜率 =LH/GM =FD/CJ
国 际
经 济 学
提供曲线及其分析
四、对提供曲线的评价
(一)提供曲线理论的三个条件(供求决定价格)
国 际
经 济 学
T4 T3T2 T1
提供曲线及其分析
Y O
按同样方法,令生产扇与 另一条效用无差异曲线Ⅱ 相切,同时向右上方移动, 可以画出第二条贸易无差 异曲线。
同理,可得出T1、T2、 T3……。
在第一和第四象限同样画
X
出一族贸易无差异曲线。
两族贸易无差异曲线方向
正好相反。
经济含义:针对不同福利 水平的进出口组合情况。
国 际
经 济 学
相互需求方程式
价格射线离哪个国家的国 内价格比率线越近,则该 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 益便越小。
射线离哪国的国内价格线 越远,则该国加入国际贸 易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国际经济学 保罗克鲁格曼 中文版教师PPT 第3章

特定要素模型
表3-3: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粮食的生产函数 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 QF (increasing 1'
F
)
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PP)
QF =QF(K, LF)
Q2
2' 3'
粮食部门的劳动 投入, 投入 LF (increasing )
L2F 1 2 3 AA L2M
Q2 M
斜率 = - (PM /PF)1
Q1 F 1 Q2 F 2 斜率 = - (PM /PF) 2 PP
Q1 M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Q2 M
制造品产量, 制造品产量 QM
Slide 3-22
特定要素模型
图 3-9: 相对价格的确定
制造品的相对价格, 制造品的相对价格 PM /PF RS
(3-2)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3-6
特定要素模型
充分就业要求各部门投入的劳动之和等于制造品和
粮食生产的总的劳动力需求量: LM + LF = L (3-3)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等式来推出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
界。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第三章 特定要素和收入分配
本章结构
简介 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初步介绍 小结 附录:对特定要素的进一步分析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五种主要的区域贸易协定是什么?其主要特征分 别是什么?
• 8、评论家们对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世界银行有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列举几种主要的 反对意见。
• 9、金德尔伯格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研究后认为市 场经济有时候是不稳定的,一国经济会长期深陷低 迷状态,其他经济学家则不愿苟同。假设你不同意 金德尔伯格的观点,并且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稳 定的。你怎样看待需要国际制度来解决教材表2.5中 所列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先复习第2章
词汇
• 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 Conference) • 统一外部关税(common external tariff) •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 多哈发展议程(Doha Development Agenda) • 多哈回合(Doha Round) •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 搭便车(free riding) •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
第三章预习题:
• 1、解释即使不是每个人的福利都得到改善,一国仍能从 贸易中获利。这是矛盾的吗?
• 2、发达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者担心国际贸易正在毁灭其 国内经济。一个常见的抱怨是贸易协定开放了一国的经济, 使其增加了与那些工资收入仅为本国工人工资一半的国家 之间的贸易。解释这种观点的错误逻辑。
• 3、很多人认为国际贸易的目标应该是创造就业。因此, 当他们看到由于企业没有能力与更便宜且更优质的进口商 品相竞争而造成失业时,他们就假设贸易对经济肯定是有 害的。这种假设正确吗?为什么?
Fund,IMF) • 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 • 最惠国待遇(most-favored nation status,UFN
status) • 国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 • 非减少性(nondiminishable)
• 非竞争性(nonrival) • 部分贸易协定(partial trade agreement) • 公共品(public goods) • 配额(quota) • 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RTA) • 主权(sovereignty) • 贸易集团(trade bloc) •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 • 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 • 贸易回合(trade rounds) • 乌拉圭回合(Uruguar Round)
•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 area)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 IMF贷款条件(IMF conditionality) • 制度(institution)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 比较优势: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 成本低于其贸易伙伴,则该国在此产品上 Nhomakorabea有比较优势
教材第46页说明
• 贸易利得:国际相对价格-国内机会成本( 即国内贸易价格)
• 4、假设德国准备在香焦生产上自给自足,甚至出口。为 了完成这些目标,政府给予那些复香焦生产进行投资的企 业以税收激励。很快,德国的香焦业变得有竞争力且可以 在世界任何地方以最低价格销售。德国具有比较优势吗? 为什么?对于德国整体经济的后果是什么?
第二部分 国际贸易
•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 马云成中国新首富(南方都市报 )
• 难点:绝对优势模型、相对优势模型、生 产可能性曲线
• 重点:绝对优势模型、相对优势模型
教材第40-41页案例说明什么?
3.1 引言:贸易利得
• 通过预习,请同学解释一下以下两个概念: • 比较优势: • 贸易利得:
教材第47页指出:
• 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 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 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 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 ,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
• 目前阿里巴巴的股权分割状况如下:雅虎 :占有约 39% 的股份比例.日本软银:占有 约 29.3% 的股份比例。阿里巴巴:占有约 31.7% 的股份比例。
• 讨论:阿里巴巴融合了全球的那些资源优 势?
3 比较优势和贸易利得
• 学习目的:了解比较优势和贸易利得的基 本概念,理解生产和贸易的简单模型,掌 握绝对生产率优势和相对生产率优势理论。
• 4、什么是公共产品?其与私有产品有什么区别? 分别举例说明。
•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WTO的主要任 务和作用是什么?
• 6、当各国签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后,它们的关税被 限制在现有水平或者更低。关税限制意味着除了特 殊情况外,一国不会提高关税。解释关贸总协定中 的关税限制在全球经济低迷时如何阻止搭便车行为?
复习题
• 1、什么是制度?举例说明什么是正式制度和非正 式制度,并解释制度和组织的区别。
• 2、支持国际组织的观点是什么?反对国际组织的 观点是什么?你认为那种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 3、自由贸易协定的好处和害处分别是什么?如果 美国、中美国家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签订自由贸易协 定对孟加拉国(亚洲)有什么影响?
• 中国第一大电商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成功上市,成 为本周全球热议的话题。阿里巴巴以最高融资 250 .2亿美元的融资额成就了史上最大规模IPO。 马云本人,也以创始人身份,以8 .9 %的持股比 例坐享阿里巴巴14 9亿美元市值,以2 18亿美元 的总净资产成为中国新首富。某种程度上,身穿 前面写着“梦想是一定要有的”、后面写着“万 一实现了呢”T恤的马云,已成为全世界的财富 新偶像。马云并非中国首位首富,也肯定不是最 后一位。他和其他们勇于造梦、勇于创富的精神 值得点赞,因为他们靠的是头脑和实践。2019919
• 8、评论家们对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世界银行有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列举几种主要的 反对意见。
• 9、金德尔伯格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研究后认为市 场经济有时候是不稳定的,一国经济会长期深陷低 迷状态,其他经济学家则不愿苟同。假设你不同意 金德尔伯格的观点,并且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稳 定的。你怎样看待需要国际制度来解决教材表2.5中 所列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先复习第2章
词汇
• 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 Conference) • 统一外部关税(common external tariff) •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 多哈发展议程(Doha Development Agenda) • 多哈回合(Doha Round) •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 搭便车(free riding) •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
第三章预习题:
• 1、解释即使不是每个人的福利都得到改善,一国仍能从 贸易中获利。这是矛盾的吗?
• 2、发达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者担心国际贸易正在毁灭其 国内经济。一个常见的抱怨是贸易协定开放了一国的经济, 使其增加了与那些工资收入仅为本国工人工资一半的国家 之间的贸易。解释这种观点的错误逻辑。
• 3、很多人认为国际贸易的目标应该是创造就业。因此, 当他们看到由于企业没有能力与更便宜且更优质的进口商 品相竞争而造成失业时,他们就假设贸易对经济肯定是有 害的。这种假设正确吗?为什么?
Fund,IMF) • 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 • 最惠国待遇(most-favored nation status,UFN
status) • 国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 • 非减少性(nondiminishable)
• 非竞争性(nonrival) • 部分贸易协定(partial trade agreement) • 公共品(public goods) • 配额(quota) • 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RTA) • 主权(sovereignty) • 贸易集团(trade bloc) •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 • 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 • 贸易回合(trade rounds) • 乌拉圭回合(Uruguar Round)
•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 area)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 IMF贷款条件(IMF conditionality) • 制度(institution)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 比较优势: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 成本低于其贸易伙伴,则该国在此产品上 Nhomakorabea有比较优势
教材第46页说明
• 贸易利得:国际相对价格-国内机会成本( 即国内贸易价格)
• 4、假设德国准备在香焦生产上自给自足,甚至出口。为 了完成这些目标,政府给予那些复香焦生产进行投资的企 业以税收激励。很快,德国的香焦业变得有竞争力且可以 在世界任何地方以最低价格销售。德国具有比较优势吗? 为什么?对于德国整体经济的后果是什么?
第二部分 国际贸易
•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 马云成中国新首富(南方都市报 )
• 难点:绝对优势模型、相对优势模型、生 产可能性曲线
• 重点:绝对优势模型、相对优势模型
教材第40-41页案例说明什么?
3.1 引言:贸易利得
• 通过预习,请同学解释一下以下两个概念: • 比较优势: • 贸易利得:
教材第47页指出:
• 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 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 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 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 ,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
• 目前阿里巴巴的股权分割状况如下:雅虎 :占有约 39% 的股份比例.日本软银:占有 约 29.3% 的股份比例。阿里巴巴:占有约 31.7% 的股份比例。
• 讨论:阿里巴巴融合了全球的那些资源优 势?
3 比较优势和贸易利得
• 学习目的:了解比较优势和贸易利得的基 本概念,理解生产和贸易的简单模型,掌 握绝对生产率优势和相对生产率优势理论。
• 4、什么是公共产品?其与私有产品有什么区别? 分别举例说明。
•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WTO的主要任 务和作用是什么?
• 6、当各国签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后,它们的关税被 限制在现有水平或者更低。关税限制意味着除了特 殊情况外,一国不会提高关税。解释关贸总协定中 的关税限制在全球经济低迷时如何阻止搭便车行为?
复习题
• 1、什么是制度?举例说明什么是正式制度和非正 式制度,并解释制度和组织的区别。
• 2、支持国际组织的观点是什么?反对国际组织的 观点是什么?你认为那种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 3、自由贸易协定的好处和害处分别是什么?如果 美国、中美国家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签订自由贸易协 定对孟加拉国(亚洲)有什么影响?
• 中国第一大电商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成功上市,成 为本周全球热议的话题。阿里巴巴以最高融资 250 .2亿美元的融资额成就了史上最大规模IPO。 马云本人,也以创始人身份,以8 .9 %的持股比 例坐享阿里巴巴14 9亿美元市值,以2 18亿美元 的总净资产成为中国新首富。某种程度上,身穿 前面写着“梦想是一定要有的”、后面写着“万 一实现了呢”T恤的马云,已成为全世界的财富 新偶像。马云并非中国首位首富,也肯定不是最 后一位。他和其他们勇于造梦、勇于创富的精神 值得点赞,因为他们靠的是头脑和实践。201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