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_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二课时课件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5光的反射和折射课件34张PPT

A′ ? ? AB
C
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了什么?
未燃蜡烛处放置一块光屏 ,直接观察光屏,
A′
B 光屏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了什么?
结论一:物体通过平面镜成虚像,
A
像和物大小相等 。
AO=OA′,说明了什么?
M
N
MO
N
结论二: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A A′⊥MN,说明了什么?
结论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当蜡烛B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
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经过三次试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
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四、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两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饮赏自己的全身像,
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C)
1.一个人逐渐走近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像是如 何变化? (大小不变,靠近平面镜)
2.如图所示MM’是一平面镜S是点光源,A是 空间某一点,请在图中画出由点光源S发出的 光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线。
归纳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想一想 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因为平面镜不透光,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原理
物体发出的光,一部分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 产生视觉,人感到这些光好像是从像上发出的。
C
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了什么?
未燃蜡烛处放置一块光屏 ,直接观察光屏,
A′
B 光屏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了什么?
结论一:物体通过平面镜成虚像,
A
像和物大小相等 。
AO=OA′,说明了什么?
M
N
MO
N
结论二: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A A′⊥MN,说明了什么?
结论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当蜡烛B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
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经过三次试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
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四、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两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饮赏自己的全身像,
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C)
1.一个人逐渐走近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像是如 何变化? (大小不变,靠近平面镜)
2.如图所示MM’是一平面镜S是点光源,A是 空间某一点,请在图中画出由点光源S发出的 光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线。
归纳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想一想 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因为平面镜不透光,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原理
物体发出的光,一部分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 产生视觉,人感到这些光好像是从像上发出的。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光的反射和折射》完美课件2

实验序号 1
2
34
入射角 20° 40° 60° 80°
折射角 13° ⑴________ 35° 41°
【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⑵________(选填“成正比”或 (“不成正比”)。【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⑶________
【答案】 25°;不成正比;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时,折射角增大值小于入射角增大值(合理即可)
例21:(2017年金华卷)3.对下列几种常见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通常情况下可以辨别物体之形状和存在,是由于光的漫射之故。 例16:(2018年台州卷)9.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知识点三: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 会发生改变。其中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定律
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
例14:(2018年嘉兴卷)6.
(凹面镜实像与物体在同一侧,虚像与物体在异侧)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有关光的折射:【虚像】
水中筷子“断了” 海市蜃楼 插鱼时往鱼的下部插 池水“变浅” 放大镜 投影仪 照相机 眼镜 从家里门上的猫眼看外面的人 从水中看岸上的景物比实际位置高 日出之前的光和日落之后的晚霞 星光闪烁
海市蜃楼
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 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答案】 D
例6:(19年绍兴卷)24.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 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 否成正比呢?
2.5_光的反射与折射(第二课时)

M A
B N
第一步:画垂线
M A A` 第二步:标直角 第三步:找等距
第四步:标符号
第五步:画虚像 B N B`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绘制:
作光路图要注意的几点: (1)实线、虚线要画正确(“三实”、“三虚 ”) “三实”:光线、物体、实像要画实线
“三虚”:光线反向延长线、法线、虚像要画虚线 (2)箭头要画准;(光线的箭头要画在 中间;物体的箭头要画在线端。) (3)光路要完整。(要满足光的反 射定律,即:三线共面、二线分居、 二角相等。)
想一想:
1.8m高的人站在平面镜前,
距镜面0.5m,他在镜中的 像高____m. 1.8 当他后退0.5m 1.8 , 时,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m 1 。 像距镜面___m
①图1中一台钟在镜子里的时刻是1点25分, 那么这台钟的实际时刻是10点35分 。 ②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 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 身像是图中哪一个?
下面de图可能是真的吗?
(2)
平面镜成像
二、平面镜
1、定义:表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举例:生活中的镜子、玻璃、 光亮的地板、平静的水面等
谈谈你照镜子的发现:
1)你站在镜子前,看到什么? 2 )镜子里的你是真实的你吗?在像的位置放
一张纸,能看到纸上有你吗? 3)你的像与你大小相同吗? 4 )你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关系如 何? 5 )当你面向镜子,向镜子走去(若以每秒 1 米的速度),则像怎样?
A
B
C
D
1:你认为平面镜有哪些应用? ⑴可以成像; ⑵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为什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呢? 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的,成像的原理是光 的反射定律
B N
第一步:画垂线
M A A` 第二步:标直角 第三步:找等距
第四步:标符号
第五步:画虚像 B N B`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绘制:
作光路图要注意的几点: (1)实线、虚线要画正确(“三实”、“三虚 ”) “三实”:光线、物体、实像要画实线
“三虚”:光线反向延长线、法线、虚像要画虚线 (2)箭头要画准;(光线的箭头要画在 中间;物体的箭头要画在线端。) (3)光路要完整。(要满足光的反 射定律,即:三线共面、二线分居、 二角相等。)
想一想:
1.8m高的人站在平面镜前,
距镜面0.5m,他在镜中的 像高____m. 1.8 当他后退0.5m 1.8 , 时,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m 1 。 像距镜面___m
①图1中一台钟在镜子里的时刻是1点25分, 那么这台钟的实际时刻是10点35分 。 ②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 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 身像是图中哪一个?
下面de图可能是真的吗?
(2)
平面镜成像
二、平面镜
1、定义:表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举例:生活中的镜子、玻璃、 光亮的地板、平静的水面等
谈谈你照镜子的发现:
1)你站在镜子前,看到什么? 2 )镜子里的你是真实的你吗?在像的位置放
一张纸,能看到纸上有你吗? 3)你的像与你大小相同吗? 4 )你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关系如 何? 5 )当你面向镜子,向镜子走去(若以每秒 1 米的速度),则像怎样?
A
B
C
D
1:你认为平面镜有哪些应用? ⑴可以成像; ⑵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为什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呢? 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的,成像的原理是光 的反射定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5《光的反射和折射》课件-(共22张PPT)

60 120
0 相反
如左图所示,画出反射光线。
45°
45°
60 °
练习1:
(1)中画出反射光线;(2)中画出入射光线 (3)中画出镜面。
(1)
(2)
(3)
4、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5 、右图所示,要使这束光照亮井 底的 A 点,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光 路图。
练习2:
1、有一束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5°,则反 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若入射光 线与镜面的夹角从25°增大到90°,则反 射角从 变化到 。 2、一束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成30°角射来, 为了使反射光线水平行进,则需把平面镜 放到与水平面成多大的角度的方向上?
2、光的反射定律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练习3:
雨后天睛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 有经验的人往往这样做: (1)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所以 千万别往上踩; (2)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所以千 万别往上踩。
orz14msr
年了肯定能带娃儿们回来吗?而那个很讨人喜欢的花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不可能为了一个没有影子的事情干等下去……可怜的刘 氏没商没量的,大半天儿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去门外转转,又磨蹭回屋里来,不知道该怎么和丈夫,尤其是大壮说这事情。那天吃晚 饭时,二壮和妞儿都很高兴,早早就吃完了。二壮第一个放下了饭碗,对刘氏说:“娘,俺找青山和青海打扑克去了!”刘氏说:“去哇, 早点儿回来啊!”二壮答应着跳下地来走了。妞儿也放下碗说:“耿兰说好了,今儿个晚上要教俺绣花呢,俺去了耶!”不等娘回答,她 就拿上一个新粘垫好的白粗布面儿鞋垫连蹦带跳地出门儿去了。刘氏怜惜地看着坐在炕沿前高凳子上闷头喝粥的大壮,把他平日里最爱吃 的凉拌三丝往前推了推,怯怯地小声对坐在对面炕沿边上吃饭的丈夫说:“俺侄儿今儿个下午来送鲜果子了……”董家成奇怪地抬头看看 刘氏,说:“俺知道啊,已经看到鲜果子了!这娃儿每年都是过节前一两天送过来的啊!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哇?”“哦,不不,俺没 有不舒服。俺是想说……”“那就说啊,看你吞吞吐吐的胆怯样子,就好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让儿子看了,还以为是俺厉害你呢!”刘 氏依然怯怯地小声说:“谁说你厉害俺了!俺是想说,这壮子他叔怎么,怎么还不带娃娃们回来啊!俺这心里可真是有些着急了呢。”看 看丈夫没有接她的话,刘氏犹豫了一刻之后,更加小声地说:“耿英是个多好的女娃呀,俺也待见得很呢;可是,这么多年了再没有音讯, 俺是想啊,壮子这岁数也不小了……”没等刘氏把话说完话,大壮就很不高兴地放下了饭碗。他埋怨地看了娘一眼,小声说:“娘,你说 什么呢!”董家成看不下去了,赶快为儿子说话,略带点儿呵斥意味儿地对妻子说:“俺说他娘啊,快好好地吃你的饭哇,瞎胡念叨些啥 呢!耿兄弟那一年带娃娃们走之前不是说好了嘛,最多十年肯定回来的,这不还没满十年嘛。等着哇,他们肯定会回来的!”刘氏轻轻地 叹了一口气,说:“唉,谁说不是呢,可这不已经九年了嘛。除了第二年头上接到一封书信,就再也没有一点儿讯息了……前年儿咱壮子 不还去那个张大哥家打探过吗,那张大哥一家不……唉,这出门在外的人……”没等刘氏说完,大壮又狠狠地把碗端起来,猛喝下一大口 粥,大声说:“俺叔吐口唾沫一个钉,满十年了肯定就回来了!”刘氏可怜巴巴地说:“俺也盼着这一天哪!俺是寻思啊,这人要没有事 儿,那肯定是会回来的,只是……”董家成不高兴了,这个闷葫芦第一次对妻子发了火。只见他用筷子指着刘氏的鼻子大声呵斥说:“听 俺说,你能不能闭上你这张臭烘烘的乌鸦嘴!”没有想到刘氏的拗劲儿也给上来了,赌气似地说:“那要是满十年了还不回来
光的反射和折射课件

选项 B 中光路虽然正确,但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零度,
测不出折射率,只有选项 D 能比较准确的测出折射率, 角度如下图所示,其折射率:n=
n=ssiinn
r i
• 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跟入射光线相对 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入射角 θ1 和折射角 θ2,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n=ssiinn θθ12.
实验器材: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方 木板,白纸,图钉(若干),大头针 四枚,直尺,量角器,铅笔. 实验步骤:(1)如图13-1-1所示, 将白纸用图钉钉在平木板上.
成正比
B.根据ssiinn θθ12=n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
成反比
C.根据 n=vc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光在该介质中的光 速成反比
● D.同一频率的光由真空进入某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
●
成反比
● 解析 介质的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介质本身和光的频率共同决定,与入 射角、折射角无关,故选项A、B均错;由于真空中的光速是个定值,故n与v成反比是正确的,这 也说明折射率与光在该介质中的光速是有联系的,选项C正确;由于v=λf,当f一定时,v与λ成正 比,又n与v成反比,故n与λ也成反比,选项D正确.
●(2)关于常数n:入射角的正弦值跟折射角的正弦值之 比是一个常数,但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常数,说明常 数反映了该介质的光学特性.
(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介质的折射率跟光在其中的传播 速度 v 有关,即 n=vc,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大于 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 n 都大于 1,因此,光从真空斜射入任何介质中时,入射角均 大于折射角.而光由介质斜射入真空中时,入射角均小于 折射角.
光的反射和折射PPT课件

光射入小孔实验(用投影机灯光替代太阳光)
1、小孔大小约为1厘米。观察形成的光斑形状。
结论1:孔较小时,或距离较远时,
不管透光孔的形状如何, 光斑总是圆形的。
2、小孔大小约为5厘米。观察形成的 光斑形状。用一张硬纸片遮去一部分, 再观察光斑形状,直到圆形光斑为止。
结论2:
当孔较大时,或距离较近时, 光斑形状与透光孔的形状相同。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画出反射光线。如上图
强调:法线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不 是光实际通过的路线,应用虚线表示。
例: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0夹角, 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NLeabharlann 步骤:90O O1、根据已知条件作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2、画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 即法线ON。
2、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现象 说明光在均匀 物质中是沿直 线传播的。
你能说一下小孔成像的像的性质(正立还是 倒立、虚像还是实像、放大还是缩小)吗?
U
V
1、所成像是倒立的(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①像由实际光线形成
2、所成像是实像 ②像可以在屏中呈现 3、所成像大小由物距(U)与像距(V)的大小决定
(3)排直队要看齐
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为什么井底观天比在井外观天范 围小呢?并用光路图表示。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蛙在井底时, 外界进入的光被井壁挡住了一部分, 使观察者的视角减小了,观天范围小。
一、什么是光源 自身会发光的(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二、光的传播 光能在透明物质或真空中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根据法线与反射面垂直,画出镜面。
二、反射类型 1、镜面反射
如图所示,反射面为水平面时,若入射光是 一束平行光,则反射光也为一束平行光。
光的反射和折射 课件

(6)移去玻璃砖,在拔掉P1、P2、P3、P4的同时分别记下 它们的位置,过P3、P4作直线O′B交bb′于O′.连接O、 O′,OO′就是入射光线AO在玻璃砖内的 折射光线 的 方向.∠AON为入射角,∠O′ON′为折射角. (7)用量角器量出 ∠AON 和 ∠O′ON′的度数.查出它 们的正弦值,并把这些数据填入记录表格里.
(2) 为 了 测 出 玻 璃 棱 镜 的 折 射 率 , 需 要 测 量 的 量
是
,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 . 解析 (1)光路图如图所示,画出
通过P1、P2的入射光线,交AC于 O,画出通过P3、P4的出射光线交 AB于O′,连接OO′,则光线OO′就是入射光线P1P2 在三棱镜中的折射光线.
1.折射率
sin θ1
(1)定义式:n= sin θ2 .
c
(2)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n= v .
2.对折射率n的理解
(1)由于c>v,故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 大于(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1.
(2)折射率n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 介质本身及入射光的 频率 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 大小 无关 . (3)θ1为真空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一定为入射角; 而θ2为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不一定为折射角,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路的可逆性. (4)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必然联系.
分被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C )
A.75°
B.90°
C.105°
D.120°
解析 则sin
θ2如=图si所nn示θ1=,s根in据425折°=射12定,律θ2ss=iinn3θθ012°=,n,反
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θ=180°-45°-30°
最新七年级科学下册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二课时课件

F
F
凹面镜(内反)会聚作用 太阳灶等 凸面镜(外反)发散作用 后视镜等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7
A
M
A’
B C
B’
C’
N
Ex7、已知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中画出平 面镜的位置。
A
Ex1、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1米,那么他在平 面镜中的像高为 1.70米 ,他跟像之间的距离为___2_米__,
他跟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1米 ;若他向远离平面镜 的方向移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不变 。(填
Ex6、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 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B ] A、8点20分 B、3点40分 C、2点40分 D、9点5分
面镜
平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会聚作用
(聚光)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 聚在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面镜的焦 点.
凸面镜
发散作用
(扩大视野) 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变大、变小或不变”)
Ex2、猴子发现前面有个池塘,塘中一轮明月, 如果已知池中水中的深度为2米,则月球在池中
的像,属于平面镜 成像,这个像是_虚____像(填 虚或实),像到水面的距离约为 3.8×108 米(月地
距离为3.8×105千米)
ex4、如下图所示,小猫在平面 镜前欣赏自己,此时它所看到的 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C )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
s
s'
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不能在光屏上呈像;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 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A
B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P69-71,独立思考 完成以下内容(5分钟)
1、所谓“平面镜”包括哪些? 2、理解什么是虚像/实像? 3、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过程。 4、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十字内容); 5、平面镜成像作图。
1、定义:表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
镜子 平面镜的符号:
平静的水面
改变光路方向
平面镜的作用
成像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①像和物体的大小,②像和物到 镜面的距离?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
建立猜想:...... 设计实验:制定实验表格(小组讨论) 器材:镜子(玻璃)、塑料板、白纸、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 1、搭装置; 2、找到像; 3、比大小(物体、像); 4、记位置(物体、像、玻璃板); 5、填表格;
凹面镜
会聚作用
(聚光)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 聚在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面镜的焦 点.
凸面镜
发散作用
(扩大视野) 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F
F
凹面镜(内反)会聚作用 太阳灶等 凸面镜(外反)发散作用 后视镜等
体的箭头要画在线端。) (3)光路要完整。(要满足光的反射定律,即
:三线共面、二线分居、二角相等。)
完成平面镜成像作图
A
M
A’
B C
B’
C’
N
Ex7、已知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中画出平 面镜的位置。
A
Ex1、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1米,那么他在平 面镜中的像高为 1.70米 ,他跟像之间的距离为___2_米__,
第一步:画垂线 A` 第二步:标直角
第三步:找等距 第四步:标符号 第五步:画虚像
B`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绘制:
➢作光路图要注意的几点:
(1)实线、虚线要画正确(“三实”、“三虚 “三实”:光线、物体”、)实像要画实线
“三虚”:光线反向延长线、法线、虚像要画虚线 (2)箭头要画准;(光线的箭头要画在中间;物
1:为什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呢?
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的,成像的原理是光 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
s
s'
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不能在光屏上呈像;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 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A
B N
M A
B N
距离为3.8×105千米)
ex4、如下图所示,小猫在平面 镜前欣赏自己,此时它所看到的 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C )
Ex6、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 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B ] A、8点20分 B、3点40分 C、2点40分 D、9点5分
面镜
平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他跟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1米 ;若他向远离平面镜 的方向移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不变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Ex2、猴子发现前面有个池塘,塘中一轮明月, 如果已知池中水中的深度为2米,则月球在池中
的像,属于平面镜 成像,这个像是_虚____像(填 虚或实),像到水面的距离约为 3.8×108 米(月地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和物左右相反。
正立、虚像 等距 等大
垂直 反向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在光屏 上呈现。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 实像 ),能呈
现在光屏上。 虚像: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实验表格的制定
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容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距和像距 相等/不相等
物、像的大小 物像的连线与镜 面的位置关系
相等/不相等 是否垂直?
Q1:本实验中,用玻璃板而不用镜子,为什么? Q2:本实验中,玻璃的厚度是厚的效果好还是薄的效果好? Q3:实验时,对两个物体有什么要求? Q4:实验时,玻璃板应如何放置? Q5:实验时为何要将玻璃板前的物体改变几次位置进行实验? Q6:如何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与小孔成像不同。
阅读课本P69-71,独立思考 完成以下内容(5分钟)
1、所谓“平面镜”包括哪些? 2、理解什么是虚像/实像? 3、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过程。 4、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十字内容); 5、平面镜成像作图。
1、定义:表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
镜子 平面镜的符号:
平静的水面
改变光路方向
平面镜的作用
成像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①像和物体的大小,②像和物到 镜面的距离?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
建立猜想:...... 设计实验:制定实验表格(小组讨论) 器材:镜子(玻璃)、塑料板、白纸、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 1、搭装置; 2、找到像; 3、比大小(物体、像); 4、记位置(物体、像、玻璃板); 5、填表格;
凹面镜
会聚作用
(聚光)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 聚在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面镜的焦 点.
凸面镜
发散作用
(扩大视野) 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F
F
凹面镜(内反)会聚作用 太阳灶等 凸面镜(外反)发散作用 后视镜等
体的箭头要画在线端。) (3)光路要完整。(要满足光的反射定律,即
:三线共面、二线分居、二角相等。)
完成平面镜成像作图
A
M
A’
B C
B’
C’
N
Ex7、已知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中画出平 面镜的位置。
A
Ex1、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1米,那么他在平 面镜中的像高为 1.70米 ,他跟像之间的距离为___2_米__,
第一步:画垂线 A` 第二步:标直角
第三步:找等距 第四步:标符号 第五步:画虚像
B`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绘制:
➢作光路图要注意的几点:
(1)实线、虚线要画正确(“三实”、“三虚 “三实”:光线、物体”、)实像要画实线
“三虚”:光线反向延长线、法线、虚像要画虚线 (2)箭头要画准;(光线的箭头要画在中间;物
1:为什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呢?
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的,成像的原理是光 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
s
s'
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不能在光屏上呈像;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 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A
B N
M A
B N
距离为3.8×105千米)
ex4、如下图所示,小猫在平面 镜前欣赏自己,此时它所看到的 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C )
Ex6、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 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B ] A、8点20分 B、3点40分 C、2点40分 D、9点5分
面镜
平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他跟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1米 ;若他向远离平面镜 的方向移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不变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Ex2、猴子发现前面有个池塘,塘中一轮明月, 如果已知池中水中的深度为2米,则月球在池中
的像,属于平面镜 成像,这个像是_虚____像(填 虚或实),像到水面的距离约为 3.8×108 米(月地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和物左右相反。
正立、虚像 等距 等大
垂直 反向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在光屏 上呈现。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 实像 ),能呈
现在光屏上。 虚像: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实验表格的制定
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容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距和像距 相等/不相等
物、像的大小 物像的连线与镜 面的位置关系
相等/不相等 是否垂直?
Q1:本实验中,用玻璃板而不用镜子,为什么? Q2:本实验中,玻璃的厚度是厚的效果好还是薄的效果好? Q3:实验时,对两个物体有什么要求? Q4:实验时,玻璃板应如何放置? Q5:实验时为何要将玻璃板前的物体改变几次位置进行实验? Q6:如何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与小孔成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