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统使用说明
PCS1800控制系统用户手册V1.2-2选型手册

入,包括 0~5V、0~10mA、1~
CT1213 5VDC、4~20mA、热电偶(B、
E、J、K、S、T)、0~20mV,
0~100mV 等信号类型
CT1215
实现热电阻信号输入,包括 Cu50 和 Pt100 两种信号类型。
CT1223
实现模拟量信号输出,包括 0~10mA、4~20mA 两种信号
文档导航
您关心的问题或许如下 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如何判断组件功耗,确定电源配置? 系统模块选型步骤如何? 选型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问题答案或许在此 2.产品列表 3.电源选型 4.模块选型 4.模块选型
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
PCS1800 分布式控制系统用户手册-选型手册
目录
PCS1800 分布式控制系统 用户手册
第二篇 选型手册
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PCS1800 分布式控制系统用户手册-选型手册
版权
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保留全部版权。 在未得到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书面许可的情况下,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均不得以 任何形式,用任何电子或机械方法复制或传递本手册的任何部分。 声明 中自®、Chitic>中自®的字样及徽标均为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我们尽量保证本手册所叙述的内容与实际的软硬件相符,因为差错难免,我们无法保证完全 一致。但我们会对本手册内容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对错误或升级部分予以必要更正,欢迎用户提 出宝贵意见。
安装机架
用于安装控制模块、I/O 模块和通讯模块
6 槽机架 10 槽机架
CT1111A CT1111B
270*150*18 mm,小型机柜安 装 405*150*18 mm , 19”/27” 标准机柜安装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简介演示

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DCS也开始与这些技术结合,实现数据存 储、分析和处理的云化。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可以实现数据挖掘、预测分析、优化控制等功能,为 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总结词提高发电效率,保障电力全详细描述在电力行业中,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主要用于协调控制发电机组、输配电网络和负载,实现高效发电和电力 安全。通过DCS,电力公司能够实时监控和管理电力生产过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发电效率,同时确保电网的 稳定运行。
化工行业应用案例
总结词
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简介演 示
汇报人: 2024-01-10
目录
• DCS概述 • DCS的体系结构 • DCS的主要功能 • DCS的发展趋势 • DCS的案例分析
01
DCS概述
DCS的定义
01
DCS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简称, 是一种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相结 合的控制系统。
02
它由多个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 、通信网络和人机界面等组成, 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软件体系结构
01
02
03
04
实时操作系统
提供多任务调度、任务间通信 、内存管理等机制。
控制算法库
提供各种控制算法和策略,如 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人机界面软件
提供操作员界面,支持多种显 示和控制功能。
系统管理软件
负责系统配置、维护和管理。
网络体系结构
通讯协议
采用标准的通讯协议,如 EtherNet/IP、Modbus等。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设计与应用实例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设计与应用实例1. 引言1.1 概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是一种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其设计和应用对工业生产的高效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DCS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厂生产线、建筑智能化控制和能源管理系统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与特点以及架构。
然后探讨DCS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重点介绍系统模块划分、数据通信机制设计以及容错与安全性设计等方面。
接下来将通过实际案例,详细展示DCS在工业生产自动化、建筑智能化控制和能源管理系统方面的应用实例。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对主要观点和发现进行总结,并展望分布式控制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介绍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通过实例展示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DCS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架构,并了解到如何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同时,对于工业生产自动化、建筑智能化控制和能源管理系统等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实例了解到DCS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最后,本文还将展望分布式控制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思路。
2. 分布式控制系统概述2.1 定义与特点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是一种将控制功能集中在中央处理器上,并通过网络将其连接到各个分散的现场设备的自动化系统。
它通过分布在整个工厂或建筑物内的现场设备,收集和传输数据以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操作。
DCS具有以下特点:- 灵活性:DCS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可扩展和定制,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应用。
- 实时性:DCS能够快速响应并传递准确的数据,以确保实时监测和控制。
- 通信能力:DCS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使得信息可以即时传递。
- 可靠性:DCS采用冗余设计,确保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工作,并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
极道 Alamo 分布式存储 管理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极道Alamo分布式存储管理系统使用手册极道Alamo分布式存储 (1)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1)概要 (9)管理方式 (10)快速开始 (11)域管理 (11)域列表 (11)创建域 (11)添加域成员 (12)高可用双控制器管理(双控选) (12)配对列表 (12)配对探测 (13)创建配对 (13)磁盘管理 (13)磁盘列表 (13)硬盘清除 (14)硬盘初始化 (14)管理磁盘池 (16)列硬盘池 (16)创建硬盘池 (17)添加SSD读写缓存(可选) (17)添加元数据加速盘(可选) (18)管理卷 (18)创建卷 (18)启动卷 (19)查看卷状态 (19)数据管理(可选) (19)开启数据管理 (19)配额管理(可选) (20)开启配额 (20)设置配额 (21)查看配额 (23)设置soft-limit在hard-limit的百分比 (25)设置全局EQUOTA超时时间 (25)设置特定目录EQUOTA超时时间 (26)关闭配额 (27)快照管理(可选) (27)新建快照 (27)root-squash管理(可选) (29)开启root squash (29)设置no- root-squash-clients (30)关闭root squash (30)管理虚拟IP区域 (30)创建IPZone (31)添加IPZone调度资源 (31)IPZone状态 (31)DNS管理(可选) (32)初始化DNS (32)添加DNS记录 (32)查看DNS记录 (32)修改DNS属性 (33)提交DNS配置 (34)客户端挂载 (34)NFS挂载 (34)原生客户端挂载 (34)子目录挂载白名单,黑名单 (34)NTP管理(可选) (36)NTP 服务器添加 (36)NTP 服务器查看 (37)审计日志(可选) (37)开启审计日志 (37)修改审计日志文件操作类型 (37)查看审计日志文件操作类型 (38)修改审计日志文件路径 (38)查看审计日志文件路径 (38)web查看审计日志 (38)SAMBA/CIFS服务(可选) (39)开启samba (39)添加samba local用户和组 (40)加入AD域 (42)添加共享 (44)设置共享 (44)用户权限 (45)特权用户 (48)审计日志 (49)日志管理(可选) (51)告警日志 (51)日志服务器 (53)详细描述 (54)管理员登录和授权 (56)命令行密码登录管理系统 (56)获取免密码登录密钥 (56)授权管理员和设置密码 (56)非特权账号客户端 (57)xtorcli du:快速du (57)xtorcli fsstat:查看整个卷的使用状况 (57)xtorcli quota: 管理卷配额 (57)alamocli (61)WEBUI登录管理系统 (62)管理任意存储节点 (62)网络管理 (63)查看网络接口列表 (63)查看网络接口信息 (64)断开网络接口 (64)连接网络接口 (65)删除网络接口 (65)重置网络配置信息 (65)添加IP地址 (65)删除IP地址 (67)设置DNS (68)设置网关 (69)绑定网络接口 (70)解除网络接口绑定 (71)域管理 (72)域列表 (72)创建域 (73)删除域 (74)添加域成员 (75)删除域成员 (76)高可用双控制器管理 (77)配对列表 (77)配对探测 (79)创建配对 (79)硬盘管理 (79)硬盘列表 (79)硬盘清除 (81)硬盘初始化 (82)硬盘定位 (85)磁盘池管理 (86)硬盘池列表 (86)硬盘池创建 (87)硬盘池删除 (89)硬盘池扩容 (90)添加热备硬盘 (92)添加SSD读写缓存(可选) (92)硬盘池检错扫描 (94)硬盘池硬盘替换 (94)硬盘池成员列表 (95)硬盘池状态 (96)卷管理 (97)创建卷 (97)启动卷 (98)设置卷属性 (99)显示卷的配置和状态 (100)卷扩展 (102)卷的数据平衡 (103)停止卷 (104)卷删除 (105)配额管理 (106)root-squash管理 (107)开启root squash (107)设置no- root-squash-clients (108)关闭root squash (108)修改root-squash默认uid/gid (109)虚拟IP区域管理 (110)查看IPZone的详细资源信息 (111)销毁IPZone (113)查看存在的IPZone (113)添加IPZone调度资源 (113)移除IPZone调度资源 (114)IPZone状态 (114)DNS 管理 (115)初始化DNS (115)添加DNS记录 (115)查看DNS记录 (116)删除DNS记录 (117)WEBUI示例: (117)修改DNS属性 (117)提交DNS配置 (119)NTP管理 (119)时间设置 (119)NTP 服务器添加 (119)NTP 服务器删除 (120)NTP 服务器查看 (121)SNMP管理 (121)SNMP配置查看 (121)Trap添加 (122)Trap删除 (123)Trap级别设置 (123)Moniter管理 (124)SAMBA/CIFS服务 (125)创建samba集群 (126)配置共享目录 (126)共享内部挂载目录 (128)添加节点 (129)启动服务 (129)创建支持AD的SAMBA集群服务 (131)node加入AD域(join_ads) (132)SAMBA服务配置AD (133)修改历史1.211230 增加 xtorcli 及quota 的使用方式2.220420 更新disk pool 跨jbod配置方式概要极道Alamo系列分布式存储系统由独立的多个存储设备组成,为了便捷、统一的管理大规模存储集群,极道设计了Alamo分布式存储管理系统,使集中、可靠的配置、管理和监控大规模Alamo存储集群变得异常简单。
数据库分布式系统的说明书

数据库分布式系统的说明书一、引言数据库分布式系统是一种基于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将数据和计算任务分散到多个节点上进行并行处理,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与可扩展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库分布式系统的原理、架构以及应用场景。
二、原理与架构1. 分布式数据存储数据库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通常被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每个节点负责管理一部分数据。
这样的分布方式可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容错性,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
2. 分布式数据访问为了实现对分布式存储的数据的高效访问,数据库分布式系统采用了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如数据划分、数据复制、数据分片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查询效率和负载均衡能力。
3. 分布式事务处理在分布式环境下,事务处理变得更加复杂。
数据库分布式系统通过引入分布式事务协调器来协调多个节点上的事务执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 分布式查询与计算数据库分布式系统支持将查询和计算任务分发到多个节点上进行并行处理,从而提高系统的查询性能和计算能力。
常用的分布式查询与计算技术包括MapReduce、Spark等。
三、应用场景数据库分布式系统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大规模数据分析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分析任务,传统的单机数据库往往无法满足性能要求。
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并使用分布式查询和计算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速度。
2. 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需要支持大规模用户的数据存储和查询需求,因此数据库分布式系统是其基础设施之一。
通过将数据库分布在多个物理节点上,可以提供高可用性和扩展性的数据服务。
3. 实时数据处理对于实时数据处理场景,数据库分布式系统可以通过数据的并行处理和分布式计算来实现对实时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
这在金融、物联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数据库分布式系统是一个基于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的数据库架构,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分布式存储系统详解

传统SAN架构
FC/IP
孤立的存储资源:存储通过 专用网络连接到有限数量的 服务器。
存储设备通过添加硬盘框 增加容量,控制器性能成 为瓶颈。
第3页
分布式Server SAN架构
虚拟化/操作系统 InfiniBand /10GE Network
InfiniBand /10GE Network
Server 3
Disk3 P9 P10 P11 P12
P2’ P6’ P14’ P18’
Disk4 P13 P14’ P15 P16’ P7’ P11’ P19’ P23’
Disk5 P17 P18’ P19 P20’ P3’ P12’ P15’ P24’
Disk6 P21 P22 P23 P24 P4’ P8’ P16’ P20’
第10页
FusionStorage部署方式
融合部署
指的是将VBS和OSD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中。 虚拟化应用推荐采用融合部署的方式部署。
分离部署
指的是将VBS和OSD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中。 高性能数据库应用则推荐采用分离部署的方式。
第11页
基础概念 (1/2)
资源池:FusionStorage中一组硬盘构成的存储池。
第二层为SSD cache,SSD cache采用热点读机制,系统会统计每个读取的数据,并统计热点访问因 子,当达到阈值时,系统会自动缓存数据到SSD中,同时会将长时间未被访问的数据移出SSD。
FusionStorage预读机制,统计读数据的相关性,读取某块数据时自动将相关性高的块读出并缓存
到SSD中。
数据可靠是第一位的, FusionStorage建议3副本配 置部署。
如果两副本故障,仍可保障 数据不丢失。
分布式和生成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分布式和生成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分布式和生成式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两个重要而广泛研究的主题。
分布式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系统。
生成式模型则是一种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学习数据的分布模式,能够生成与原始数据相似的新样本。
本文将对分布式和生成式的定义、原理以及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分布式系统的定义和原理。
分布式系统是建立在网络上的一组独立计算机的集合,这些计算机可以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和协调,以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标。
分布式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分布式系统的特点。
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度的并发性、透明性和可靠性。
并发性指的是系统中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透明性表示用户对分布式系统的感知是完全透明的,可靠性则是指分布式系统能够通过冗余和容错机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然后,我们将探讨分布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分布式系统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分布式数据库等领域。
云计算是指通过网络提供各种IT资源和服务,大数据处理则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而分布式数据库则是将数据存储在多个计算机上,提供高可用性和扩展性。
接着,我们将介绍生成式模型的定义和原理。
生成式模型是一种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学习训练数据的分布模式,能够生成与原始数据相似的新样本。
生成式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学习数据的分布,能够生成具有相似特征的新数据。
然后,我们将探讨生成式模型的应用。
生成式模型广泛应用于图像生成、文本生成、语音合成等领域。
例如,生成式对抗网络(GAN)被用于生成逼真的图像,循环生成模型(RNN)则被用于生成连贯的文本。
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总结分布式和生成式的联系与区别,并展望它们的应用前景。
分布式和生成式在不同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它们将为计算机科学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讨论分布式和生成式。
Servotest Pulsar分布式数字伺服控制系统说明书

The distributed high-performance, real-time digital servo-control system for test and motion simulation, Pulsar provides a powerful yet flexible platform for creating controller configurations tailored to your needs.Contents• PULSAR – Distributed Digital Servo-Control• PULSAR in Action• PULSAR Solution Framework• PULSAR Connectivity• Typical PULSAR Configurations• PULSAR SpecificationsAt the core of every Servotest system, Pulsar provides a powerful and flexible digital servo-control platform• Pulsar hardware is distributed and configured to suit individual test requirements • Pulsar software provides a framework combining Servotest & industry-standard software to deliver easy-to-use, customer-specific operator interfacesFrom a single actuator through to complex multi-axis systems, Pulsar enables you to design, execute & monitor tests your way.• Optional analogue nodes for analogue input & output signals • Up to 12-channels per node• Accelerometer conditioning & DC power for transducers • Thermocoupleconditioning modules also available• DIO and hydraulic safety interface box• Pilz E-stop safety interface • 24V PSU • Relay outputs for switching of hydraulic power supply, manifoldsand other ancillaries• Up to sixteen node box connections per hub • Powerful central DSP for primary control tasks • Loop-closure, modal coordinate transforms & real-time control • Standard USB connection to operator PCworkstation• Local processing & 3rd- stage valve loop-closure by DSP-enabled actuator nodes• Valve drive and feed- back signal conditioning as required• Local data acquisitione.g. acceleration, pressure, temperature• Tough IP-ratedactuator-mounted node boxes• Signals digitised at actuator• Short analoguecable runs minimise analogue signalnoise pick-up• Affordable and effective per- actuator dual-speed manual set-point adjuster option• Add adjusters to key actuator control nodes as required• Single Optostar fibre-optic cable per node box simplifies & tidies installation • Noise-immune 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des & hub • DC power to hub & safety loop-backPulsar combines a powerful distributed hardware platform with a flexible software framework• Program test sequences • Import dataPREPARE• Set limits & actions• Define safe ‘start’ and ‘park’ positions • Select control modes •Iterate drive-filesEXECUTE• On-screen controls • Scope & meter displays • Data logging & controlAUTOMATE• Nest & loop sequences • Internal & external triggers • Calls to 3rd-party programsANALYSE• Manipulate & analyse data• Export to 3rd-party software for analysis or reportingEXPAND• C# programming• Real-time user-DSP using socketsPulsar accepts a broad array of Servotest and industry-standard connections to system components via its distributed actuator, analogue and hydraulic safety nodes. Node data is communicated digitally via fibre-optic cables to a central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hub.The Pulsar hub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executes all real-time calculations, coordinating servo-drive and feed-back signals asrequired for multi-channel test rig control. The hub is connected via a standard USB interface to an operator PC workstation for operator interface, data display and storage.System functionality is defined by a Pulsar 'database'. Tailored to each customer's specific requirements, this defines test signalprocessing, control loop operation and geometric transformations between actuator and test rig coordinates. Setup is downloaded to the hub DSP prior to test execution, enabling Pulsar to be reconfigured as required.Operator-interface is via test-specific Schematic displays,presenting test controls and data in an intuitive layout. Full or partial automation of test sequences can be set up using EZFlow and optional single-click Action-Runners embedded into Schematic displays.Pulsar is a powerful yet versatile platform that is not onlyeasy-to-use but also tailored and optimised for each unique test system configuration.• Solutions tailored to each customer’s requirementsCUSTOMER-SPECIFIC SCHEMATIC DISPLAYSPulsar combines Servotest programs with industry-standard applications for data analysis & reportingElastomeric component static & dynamic testPULSAR LimitsDSP• Capabilities are selected, combined and presented in a tailored Schematic operator interface specific to each unique customer application• This modular approach, ensures long-term supportability as both PCs andoperating systems evolveActuator configuration examples• SCM control & status• HPS control & status (optional)High-Force Preload Actuator• Preload stage for static load support • Dual high-flow 3-stage servovavles • Backlash-free Cardan universal jointsCardan jointr P stabilisationMAST tablePreload servovalve (2-stage)Temposonic actuator displacement transducer (internal)To preload accumulator3-stage servovalve (2-stage pilot)Preload pressure transducer3-stage servovalve (2-stage pilot)Local signal connection with digital communication• On-rig servo-drive command generation & feed-back signal conditioning using task-specific actuator & analogue node modules• Hydraulic supply control, rig safety & digital I/O connections via a robustproject-specific hydraulic control & safety node6m x 6m, 100 ton, 6 degree-of-freedom MAST table for civilstructural and seismic qualification testing Long-stroke high-performance motorsport 7-post test rig with aerodynamic down-force simulationSpecimen data a cquisition using analogue nodes Single digital connection per nodeTotal digital I/OsMax # digital outputs 6Nominal # digitalinputsMax # digitalinputsDigital I/O boards# Relay outputboards2410142411322012321256302656236440246424Hydraulic Control and Safety Node• Rugged enclosure• Digital IO interface to hub, connection via single Optostar cable • Positively-guided relay outputs • Pilz E-stop safety circuit •24V power supplyPULSAR Specifications2-stage servovalveDrives up to 4x 2-stage servovalves (common drive) with auxiliary pressure-switch input3-stage servovalve (2 slots) consists of: • 2-stage servovalve drive for pilot • Spool LVDT conditioner Drives a single 3-stage servovalve ...per 2-stage valve above ...per actuator LVDT belowLVDT actuator position transducer10kHz (nominal) carrier signal, variable gain, transducer ID availableTemposonic actuator position transducer Start/Stop digital interface, dedicated 24V DC transducer supply, max iteration rate 1.2-5.2 kHz (transducer stroke dependent), TEDS 7 requiredAC load cell (paired with external 2305 calibration module)AC-coupled for maximum noise-rejection, 10kHz (nominal) carrier signal, full-bridge (2305), TEDS 7 chip requiredDC load/torque cellDC-coupled, full-bridge, ±2.5 or ±5V excitation, variable gain (x1, x100, steps to x1,000), TEDS 7 chip optional, external calibration resister2-channel analogue input (with built-in transducer power supply)• Differential input with 16-bit ADC, 500Hz 4-pole (24dB/Oct) Butterworth low-pass anti alias filter (optional defeat) per channel• Input ranges ±10, 5, 2.5, 1.25 & 0.625 volt, selectable on a per-card basis• Constant-current supply (4.7mA) from isolated 24V DC bias voltage with AC coupling, for ICP®/IEPE® accelerometers• ±15V DC transducer power supply (max 33mA) for DC-powered transducers including MEMS & force-balance/servo accelerometers 2-channel analogue output ±10 volt into a 600 Ω load2-channel thermocouple signal conditionerJ- & K-type as standard (1,000 or 1,250°C max temp ranges selectable) , N-type as specialDigital encoder inputProgrammable to accept ‘incremental’ (AB signal) or ‘absolute’ (14-/16-bits or SSI) encodersNode Box ModulesSystem PerformanceHub Configurations# hubs# hydraulic nodes# actuator/analogue nodes 1Standard 1 1 15Extended 2 2131Analogue Node Box• Light-weight instrument chasis typically for data acquisition signals • 150MHz node DSP for local tasks • 6x node module slots, modules availalble include:• Dual-channel analogue input • Dual-channel thermocouple input • Dual-channel analogue output • DC transducer power supply configured as required for:• DCDTs, DWTs or similar DC-powered devices • ICP® or IEPE® type accelerometers • MEMS - or servo-type accelerometers • BNC connectors as standard, multi-pin connectors (e.g. 12-pin D) orother options available at customer request• Single Optostar fibre-optic connection to Pulsar hub 5 •DC-powered via Optostar connectionActuator Node Box• Rugged box, sealed to IP65, mounted on or close to actuator • 150MHz node DSP for local tasks 3 • 6x node module slots 4 for servovalve drive & feed-back signals • Integral AC carrier signal for transducer excitation• Short analogue cable lengths, tidies installation & minimises noise pick-up • Single Optostar fibre-optic connection to Pulsar hub 5 •DC-powered via Optostar connection1 Actuator or analogue nodes, actuator count may vary with detailed configuration:• 2x actuators per node box possible for 2-stage valve, load & stroke • 2x node boxes may be required for actuators with multiple 3-stagevalves or pre-load2 Custom configurations with >2 hubs & >31 node box connections available using SCRAMNet® reflected memory3 Includes loop-closure for 3rd stage of 3-stage valves4 4x with AC carrier5 Includes DC power for node, safety connection & digital communication6 Digital outputs can be reconfigured as digital inputs7 TEDS = Transducer Electronic Data Sheet ...Servotest-specific configurationNotesPOW ER STAT USRatesMain hub processorTexas Instruments TMS320C6718B DSP, 300MHz clockLocal node processor TI TMS320VC5402A DSP, 150MHz clock Primary control loop update rate • 5kHz nominal max • 2kHz multi-channel typicalLocal node control loop update rate• 10kHz nominal maxData acquisition (DAQ)• Main DAQ rate selectable as an integer divisor of the selected loop update rate • Multiple DAQ processes available• Optional high-speed DAQ logger - 20kHzResolution Primary transducer channels• 19-bit maximum, 16- to 18-bit typical• 16-bit max for Temposonic• 5th -order polynomial calibrationAnalogue input• 16-bit typical• Selectable input voltagerangeConsult Servotest for recommended configurations• Headline specificatio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系统使用说明
2016.8.17
目录
一.系统的大致结构 (2)
服务器master端 (2)
服务器slave节点 (2)
二.任务下达前的准备工作 (2)
2.1 移动硬盘的挂载卸载和分享 (2)
2.1.1 新加入的移动硬盘的挂载方法 (2)
2.2.2系统的启动 (4)
三.任务的下达方式 (5)
四.当前已知的需要改进的问题 (6)
一.系统的大致结构
服务器master端
当前的服务器的master节点ip地址为192.168.100.203
master节点的主要任务是提供web服务,用户访问服务器web页面进行任务的下达服务器slave节点
slave节点当前有一台,ip地址是192.168.100.233
slave节点的主要作用是执行分发的任务,这里举例第三种任务Snhoo的解图任务,下达的任务
是指定的根目录,其目录下所有子文件夹中的视频都会被解析,而每一个视频就是一个子任务,
子任务会轮询地分发到各个slave节点分布式执行
二.任务下达前的准备工作
2.1 移动硬盘的挂载卸载和分享
2.1.1 新加入的移动硬盘的挂载方法
使用sudofdisk–l命令来读取硬盘信息:
在图示的示例中,添加的移动硬盘是/dev/sda,使用命令sudo parted /dev/sda print来获得分区信息
根据这个输出的分区信息,知道sda中ntfs文件系统所在的位置是/dev/sda2
将硬盘的文件系统挂载到/media/disk 目录下:
执行命令:sudo mount –t ntfs /dev/sda2 /media/disk
如果因为nfs已经启动的原因导致挂载失败,可以考虑如下方式找出占用资源的进程:
可以发现这一情况是由于将之前已经在这个位置挂在了硬盘,其还未被卸载
/media/disk 和/mnt/task_scheduler_source两个文件夹是bind起来的,因为每个slave节点挂载的是/mnt/task_scheduler_source文件夹,而我们将硬盘挂载在/media/disk下并且进行文件夹绑定
为了完全卸载之前的硬盘,执行sudoumount /media/disk和sudoumount /mnt/task_scheduler_source
关闭nfs服务的命令是:sudo service nfs-kernel-server stop (在出现device is busy 的时候可以尝试暂时关闭服务)
在把之前占用的设备卸载之后,挂载好硬盘到/media/disk目录下
然后对文件夹进行绑定,使得/mnt/task_shceduler_source访问新挂载的/media/disk
执行命令sudo mount –-bind /media/disk /mnt/task_scheduler_source
挂载绑定之后开启nfs服务,执行sudo service nfs-kernel-server start
到这里移动硬盘就成功地挂载到nfs分享的/mnt/task_shceduler_source目录下了
从slave节点访问挂载的/mnt/task_shceduler_source目录,验证可以访问到该硬盘:
卸载硬盘的时候按照先关闭nfs服务再卸载硬盘的顺序即可
2.2 系统的启动
2.2.1. master节点的服务启动:
首先使用ps aux | grep service.py和ps aux | grep flower查看有没有已经启动后台进程
这里示范将原来的服务进程杀死再重启:
在~/task_shceduler文件加下启动web服务
执行命令nohup python3 service.py 1>/dev/null 2>/dev/null &
和nohup flower celery –-broker=’192.168.100.233’1>/dev/null 2>/dev/null &来分别启动web服务和flower提供的任务监控服务
通过jobs可以看到后台正在执行这两个程序:
2.2.2 slave节点的服务启动:
首先使用ps aux | grep celery 看时候已经存在,有的话可以杀死进程来重启
在~/task_shceduler目录下执行命令nohup celery –A proj worker 1>/dev/null 2>/dev/null &来启动celery 准备接受任务
同样的可以用jobs来获取刚刚启动的celery程序
三.任务的下达方式
使用浏览器访问192.168.100.203:8888 根据页面提示填写任务的位置并进行任务提交
这里以/mnt/task_shceduler_source/160811赵一鸣测试/test 测试,提交任务之后,在对应地址的5555端口访问flower服务可以看到任务状态:
等State变为SUCCESS即表示任务结束,但是如果之前传入的参数不对或者因为文件权限等问题导致任务失败的话,有可能State显示success但是得到的结果不正确,即因为权限不够或者路径不存在导致的任务直接结束。
四.当前已知的需要改进的问题
首先当前每次只能挂载一个硬盘,如果需要挂载过个硬盘的话需要到slave节点上进行而外的挂载操作,正在替代的寻找解决方案
Get_images_from_video调用的程序unpack_video的指定特定帧的新功能还没有集成,另外需要修改为先拷贝到本地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