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药
低价药品供应管理制度

低价药品供应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低价药品的采购、存储和使用,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效益,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相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低价药品:指依据国家相关规定价格较低的药品。
第二章低价药品采购管理第四条低价药品采购应当遵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
第五条低价药品采购应当依据医院的临床需求进行,采购过程中应当加强数据分析和评估,充分了解市场行情,确保采购的药品符合病患需求和治疗要求。
第六条低价药品采购应当进行公开招标,招标过程中应当公示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以及药品供应商的资格要求,确保药品供应商的合法性和信誉度。
第七条低价药品采购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药品的品种、数量、质量要求、价格、交货方式和支出方式等条款,确保合同的履行。
第八条低价药品采购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采购评审机制,由专业人员构成评审小组,对招标结果进行评审和监督,确保采购的药品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
第九条低价药品采购资金应当严格管理,通过预算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并及时进行结算和支出。
第三章低价药品存储管理第十条低价药品的存储应当符合药品存储管理规范,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一条低价药品的存储室应当具备防潮、防霉、防火、防尘、防虫等条件,确保药品的保管环境符合要求。
第十二条低价药品存储室应当依照药品的类别和质量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并订立相应的标志和记录。
第十三条低价药品存储期限应当进行合理掌控,过期药品应当及时清理销毁,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低价药品存储室应当设置标准化的货架、柜子和储物箱,对药品进行整齐、清洁、易于取用的存放。
第十五条低价药品存储室应当设置有效的温湿度掌控装置,确保药品保管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符合规定。
第四章低价药品使用管理第十六条低价药品的使用应当严格依照临床指南、标准和规程进行,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
第十七条低价药品的使用应当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遵从合理用药原则,严禁滥用和虚用。
常用低价药清单品种及政策

常用低价药清单品种及政策
常用低价药清单品种:
1. 青霉素: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2. 双唑泰:用于治疗阴道滴虫感染。
3. 头孢灵: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4. 维生素C:补充人体维生素C的需求,预防和治疗维生素C 缺乏症。
5. 氯霉素眼药水:用于治疗眼部细菌感染。
政策:
1.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带动药品价格下降: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通过大规模采购,推动药品价格下降,包括一些常用低价药品。
2. 监管部门对药品价格进行严格监管:国家药监局等监管部门对药品价格进行监管,打击药企涨价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3. 公立医院规范用药和医保支付标准:公立医院规范用药,推广使用低价药品,同时医保支付标准中也纳入一些低价药品,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4. 鼓励药品仿制和研发:政府鼓励药品仿制和研发,增加市场竞争,降低药品价格。
5. 在特定情况下允许进口低价药品:对于一些特定疾病无法满足需求的药品,政府可以允许进口低价药品,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低价药短缺情况汇报

低价药短缺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低价药短缺的情况愈发严重,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低价药短缺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也给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低价药短缺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和汇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低价药短缺的主要原因。
1. 市场供求失衡,一些低价药品由于市场供求失衡,导致生产企业不愿意生产,或者生产数量不足,从而导致了低价药短缺的情况。
2. 价格低廉,低价药品价格低廉,利润较少,一些药品生产企业不愿意生产,导致了低价药短缺的情况。
3. 生产成本高,一些低价药品的生产成本较高,企业生产难度大,从而导致了低价药短缺的情况。
二、低价药短缺的影响。
1. 患者治疗困难,低价药短缺导致了一些患者难以获得必需的药品,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
2. 医疗机构压力增大,低价药短缺也给医疗机构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患者的用药问题。
3. 药品生产企业面临困境,低价药短缺也给药品生产企业带来了困难,一些企业由于低价药短缺而面临着停产的情况。
三、解决低价药短缺的对策。
1.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些政策来支持低价药品的生产和供应,鼓励企业生产低价药品。
2. 提高低价药品的定价,可以通过适当提高低价药品的定价,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激励企业生产低价药品。
3. 加强监管和调控,加强对低价药品市场的监管和调控,防止市场供求失衡,保障低价药品的供应。
四、结语。
低价药短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情况汇报,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寻求解决低价药短缺的有效途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低价药和基药的区别是什么

低价药和基药的区别是什么 近⼗年以来,降低药品价格⼀直是药品价格管理的主旋律,且常⽤低价药品供应不⾜甚⾄断供的现象时有发⽣。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低价药和基药的区别,希望会对⼤家有所帮助! 低价药和基药的区别 1.1药品是全球公认的特殊商品,世界各国对药品的管理相⽐⼀般商品都要严格。
为了便于管理,通常要按照不同的标准把药品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专利药和⾮专利药、处⽅药和⾮处⽅药等。
国家发展改⾰委在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实践中,依据⽇均费⽤将药品分为低价和⾮低价两种。
由国家发改委《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856号)可见,现阶段低价药品⽇均费⽤标准为: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
基于此,在尚未对绝⼤多数药品取消定价或最⾼零售限价时,国家发改委就率先取消了低价药品的最⾼零售限价,允许在⽇均费⽤标准内由⽣产经营者根据药品⽣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
此外,还有相关⽂件提出要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员主动节约成本、优先使⽤低价药品的积极性等,促进低价药品的临床使⽤。
1.2基本药物制度:概念和框架 WHO基本药物⽬录诞⽣30年以来,得到了⼴泛的认可。
WHO193个成员国中,巳经有156个制定了基本药物⽇录,有些同家还建⽴了省级或州级的基本药物⽬录。
许多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童基⾦会)和⾮政府组织都采纳了基本药物的理念,国际红⼗字和新⽉联盟、英国药学会、国际制药联盟等专业组织也根据WHO的基本药物⽬录来提供药品,基本药物⽬录在药品采购和供应、医疗保险报销、药品捐赠和⽣产等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
2002年基本药物的概念有了⼀个巨⼤发展,基本药物是“能满⾜⼈们基本的健康需要,根据公共卫⽣的现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通过成本-效果⽐较的证据所遴选的药品。
其在任何时候均有⾜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
”这个概念强调了基本药物遴选过程中循证的原则,使得遴选过程更加透明、公正,具有科学性。
安徽省低价药品清单

82
91
蓝芩口服液
49
91
100
小儿咽扁颗粒
50
93
102
新清宁胶囊(片)
51
95
104
银蒲解毒片
52
96
105
玉叶解毒颗粒
53
97
106
粘膜溃疡散
54
99
112
银黄胶囊(口服液)
55
101
114
连花清瘟胶囊
56
102
115
清肺抑火丸(片)
57
104
117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
58
118
135
龙胆泻肝丸(颗粒、胶囊、片)
乳膏剂、软膏剂
173
975
1073
联苯苄唑
外用溶液剂、乳膏剂、软膏剂
174
976
1074
莫匹罗星
软膏剂
175
977
1075
曲安奈德益康唑(别名“益康唑曲安奈德”)
乳膏剂
176
979
141
酮康唑
乳膏剂
177
980
1077
益康唑
乳膏剂、软膏剂、栓剂
178
982
1080
硫磺
软膏剂
179
984
1082
二硫化硒
复方角菜酸酯
栓剂
131
759
830
二甲硅油
片剂
132
760
831
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
片剂
133
760
831
复方颠茄铋镁
片剂
134
760
831
复方颠茄氢氧化铝
低价药品采购制度

低价药品采购制度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费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逐步降低医疗费用,国家推行了一系列降低药价的政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实行低价药品采购制度。
定义低价药品指的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价格低于同类常规药品的药品。
低价药品采购制度是指在国家、地方双重领导下,通过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统一管理等方式,降低药品的采购成本,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
实施方式统一招标为了保证低价药品质量和保障采购的透明度,国家和地方政府会采用统一的招标方式来开展低价药品的采购。
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在公开招标的过程中,需要采购人按照事先定义的品种、规格、质量、技术标准、服务水平和采购数量,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比较和评判,并最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药品供应商。
集中采购在招标过程中,政府会将所有中标药品的供应商进行统一管理,集中采购,以达到效率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的目的。
政府会通过组织竞争性谈判、竞价等方式尽量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确保供应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保障。
统一品种在低价药品采购制度中,政府会对采购的药品进行统一品种管理,依据经济、疗效、安全等因素,筛选出适合大众使用、价低质优的药品进行采购。
这样有利于降低药品购买成本,同时也方便人民群众使用、管理和维护。
集中配送低价药品采购制度在采购之后,还需要统一进行配送。
政府会整合供应商、仓储企业等资源,通过建立强大的物流系统进行配送,确保药品的及时、准确地到达各地医疗机构和药店。
目标与作用目标低价药品采购制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招标、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的方式,以降低药品采购成本为手段,最终实现降低药品价格,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用药需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作用低价药品采购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药品价格。
政府采取统一招标、集中采购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药品的采购成本,最终让群众得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质优、安全、有效的药品。
低价药物采购管理制度

低价药物采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对低价药物的采购管理,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并提高医院采购效率。
2.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药品采购管理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对低价药物的采购管理。
第三条定义1.低价药物:指药品市场价低于同类药物平均价格的药物。
2.采购管理:指医院对低价药物的采购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采购流程第四条采购需求确定1.各临床科室依据临床需要和患者用药情况,提出低价药物的采购需求。
2.科室负责人提出的采购需求需包含药物名称、规格、数量等认真信息,并提交给药品采购部门。
第五条供应商选择和发布采购公告1.药品采购部门依据采购需求,参考市场情况和供应商信誉,通过公开招标或合作采购的方式选择供应商。
2.药品采购部门需在医院内部或有关媒体发布采购公告,公告内容应包含采购药物的名称、规格、数量、投标截止时间和联系方式等。
第六条供应商资格审查和投标评审1.供应商须提交相关资质证件和产品质量保证文件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资格要求的供应商方可参加投标。
2.药品采购部门组织评标小组对投标供应商的价格、产品质量、交货期等进行评审,确定中标供应商。
第七条合同签订和履约管理1.药品采购部门与中标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合同应明确采购药物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等内容。
2.药物采购部门负责对中标供应商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合同的执行。
第八条药物验收和质量监控1.药品采购部门依据合同商定,对采购的药物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2.药品采购部门应建立药物质量监控系统,定期对低价药物的质量进行抽检和监测。
第九条采购记录和报告1.药品采购部门应做好采购工作的记录,包含采购需求、供应商选择、投标评审、合同签订等环节的记录。
2.药品采购部门应定期向医院管理层供应低价药物采购的相关报告,包含采购情况、质量掌控、采购效果评估等内容。
常用低价药清单品种及政策

常用低价药清单品种及政策引言在医疗保健领域,药品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高昂的药价常常成为患者负担的一大障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国家制定了政策来推广和使用低价药品。
本文将介绍中国常用的低价药清单品种以及相关政策。
低价药清单品种下面列举了一些中国常用的低价药清单品种:1.非处方药:包括感冒药、退烧药、止咳药等常见的非处方用药。
2.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
3.消化系统用药:如胃酸抑制剂、抗溃疡剂等。
4.心血管系统用药:如降压药、心脏病治疗药物等。
5.糖尿病治疗用药:如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物等。
这些低价药清单品种涵盖了许多常见病和慢性病的治疗药物,对于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低价药政策为了推广和使用低价药品,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1.药品价格管控:政府通过制定药品价格目录和参考价格,对药品价格进行管控。
这使得一些常用的低价药品能够以较为合理的价格销售。
2.药品招标采购:政府通过招标采购方式,选定供应商提供低价药品。
这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并将低价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3.药店销售优惠:政府鼓励零售药店销售低价药品,并给予一定的销售补贴。
这样可以增加患者获得低价药物的便利性。
4.增加仿制药生产:政府支持和鼓励国内医药企业生产仿制药。
仿制药通常价格较低,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
这些政策旨在降低患者用药的经济负担,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政策效果评估上述政策的实施对于推广和使用低价药品产生了一定的效果:1.药品价格下降:通过价格管控和招标采购等手段,一些常用低价药品的价格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购买药品的负担减轻。
2.患者用药便利性提高:政府鼓励零售药店销售低价药品,并给予销售补贴,使得患者更容易获得低价药物。
3.医保支付范围扩大:通过将低价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医保报销。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有些地区仍然存在低价药品供应不足的情况;部分患者对于仿制药存在误解和抵触情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价药
概述
2014年4月,为鼓励药企生产低价药积极性,减轻患者使用高价药的负担,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保障常用低价药生产供应的政策,对化学药、中成药日服费用不超过3元或5元的,取消最高零售限价,允许药企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
5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清单》,其中包含化学药品种283个、中成药品种250个,共533个品种1154个品规。
目录
什么是低价药
低价药的现状
低价药的消失
质疑一:医生不愿用?
质疑二:药企不愿产?
质疑三:药店不愿卖?
政策解读
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限价不会导致价格普涨
不覆盖、不代替医保和基药目录
市场影响
市场竞争格局难改
部分品种‚起死回生‛
高效低价的药品引重视
什么是低价药
目前国内的药品大致分为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虽然都是政府招标采购,但后者被层层加码,价格一路飙升,前者却面临利薄无人生产的尴尬境地。
因此加大医改力度,完善定价机制和政府招标采购机制,以真正保障老百姓利益。
基本药物制度确要求,基层医院只允许用基本药物。
而根据卫计委统计,目前仅国家层面的530个低价药和2012版的《国家级药目录》中的520个品种,其中有273个是重叠的,占比为54%。
但‚530低价药清单‛中剩余的257个品种,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基层医院。
低价药的现状
政府已经屡次‚出手‛降低药价,虽然对这股药价虚火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但是也有人指出,降药价导致了一些低价药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那些既便宜又管用的‘小药’越来越少了,无论在医院药房还是零售药店都很难找到它们的踪影‛,一位网友在微博中说道。
低价药的‚消失‛
质疑一:医生不愿用?
近几年,‚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单就‚看病贵‛这一条来说,药价就占了很大一部分。
‚如今看个小感冒都要花上一两百块钱‛,类似的‚抱怨‛比比皆是。
多年来,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一直被认为是医院药价居高不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有评论指出‚在‘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医院依然需要靠卖药而不是‘出售技术’来赚钱,以保证经营目标和合理利润。
‛低价药利润低,在目前的薪酬机制下,医生不能合理地从医疗技术劳务中获得报酬,仍然需要开贵药、多开药,确保医院为其发工资、发奖金,同时获得一些灰色收入。
如果存在与低价药目录种类相同但高价的品种,医生仍然会给患者开价格高的药品。
质疑二:药企不愿产?
药企不愿生产低价药被认为是低价药被‚退市‛的另一个原因。
综合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报道,记者归纳,所谓药企不愿生产大概基于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医院。
有报道指出,根据国家规定,医院可在购进药价之上最高加价15%卖给患者,由于一些廉价药利润低,因而医院会考虑进价格更高的药品,从而获得更大的绝对利润。
这也就造成廉价药被生产出来后没有市场。
另一方面的压力则来自于同行的恶性竞争。
一些中小药企往往在招标过程中过分压低药价,甚至以牺牲药品质量为代价,报出远低于药品成本的价格,导致大型主流药企退出竞争,无法将其生产的一些低价基本用药推向市场。
而中小药企一旦竞标成功后,又无法保量供应,往往只生产一段时间,就不再供应该种低价药,最终的结果就是低价药短缺。
从药企方面来说,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像一些便宜的、利润低的药,有些药企宁愿不再生产。
质疑三:药店不愿卖?
归根结底,药店以盈利为主。
去药店买药,经常会有售药员推荐高价药品以获得‚提成‛,称高价药品‚疗效更好‛。
即使低价药与‚高价药‛药效一致,但在一些媒体报道中仍会提到售药员把低价药藏在货架不起眼的位臵:低价药大多被放在了背向入口的货架上,而且是靠近中下层的位臵。
政策解读
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限价不会导致价格普涨
取消低价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后,将加强价格行为监管,防范企业滥用定价权,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通知》提出了三方面措施。
一是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做好相关药品生产成本和实际购销价格监测工作,密切跟踪低价药品市场价格变化,督促企业按照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原则形成价格。
二是对低价药品价格变动频繁或变动幅度较大的,价格主管部门要开展专项调查,重点监管企业不合理提价
行为。
三是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
鼓励社会各界对医药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价格主管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患者合法权益。
不覆盖、不代替医保和基药目录
‚低价药的清单包括品种和剂型,不具体到规格,它不覆盖、不代替医保目录和基药目录。
这张清单是按照客观的费用标准计算列出的,它不同于医保目录和基药目录,不涉及问题评审。
因此,只要产品价格达到规定费用标准,就要列入低价药清单,超过的就必须从清单退出。
清单公开透明,还可进行动态调整。
‛发改委相关人员指出,低价药日均费用标准,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文件,以及综合考虑现阶段成本费用变化等情况确定的。
这个费用标准是可以根据市场发展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的。
市场影响
市场竞争格局难改
在化药品种中,抗生素药物、循环系统药物入选品种较多,占到15%左右,妇科、骨科用药等也有一定占比。
而此前征求意见稿虽未纳入抗肿瘤药物,但最终公布的品种也新囊括了白消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3个抗肿瘤药物。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低价药目录的公布意味着政府在药品价格管制方面迈出了市场化的一步,未来在低价药目录之外的产品上可能更多采用市场化的机制定价。
但是放开价格管制并不意味着涨价,大部分低价药的价格是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形成,市场化定价不会改变药品的竞争格局。
部分品种‚起死回生‛
发改委取消280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这就意味着药企可以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将保障药企能够有利润,将提高药企生产低价药的积极性。
同时,对于患者来讲,许多物美价廉的低价药‘死而复生’,不仅增加了用药选择,同时也减轻了使用高价药的负担。
‛
高效低价的药品引重视
以麝香保心丸为例,30年临床实践和疗效评价表明,麝香保心丸在心血管疾病急救及治疗方面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
作为国家基本药物,麝香保心丸的日治疗费仅为1.81~3.62元/天,远低于同类药品,且急救效果显著。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麝香保心丸以快速缓解胸闷心痛症状、使用安全方便得到广泛应用,并以‚最快30秒起效,83.4%的患者5分钟内缓解症状‛的急救效果成为赫赫有名的‚救命药‛。
在全国近万家各级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为中国产销量最大的微粒丸品种。
近年来,以麝香保心丸为代表的中成药得到国际医疗的重视。
类似这类的高效低价药还有很多。
实行医改的根本目的还是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
业
内人士分析,低价药目录政策的出台一方面让有品牌的低价药有一定的利润做更多的推广,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使用低价药;另一方面也让药企有动力和空间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升级换代,尤其是中成药更需用现代科技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