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位置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1,地形: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2,人口: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

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

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中国的地理特征
1,地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9.9%。

2,地貌:中国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3,自然资源: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

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

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扩展资料:
自然灾害状况:
中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气象灾害包括旱涝、台风、寒潮,而地质灾害包括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中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
— 1 —
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 2 —。

中国地理知识

中国地理知识

中国地理知识中国是一个广袤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著名的地理景点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知识。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邻近韩国、日本等国家,西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

北起蒙古国,南界越南、老挝等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14个与周边国家接壤的国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二、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等。

中国的地势主要由西北高、东南低的梯度构成,西部和南部是高原和山地,例如青藏高原、巴山蜀水等;东部和北部是平原和丘陵,例如长江流域和华北平原等。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峡谷长江三峡,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为中国带来了独特的地理风貌。

三、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

中国地域广大,南北长达5000多公里,跨越了多个纬度带。

因此,中国北方较冷,南方较热,气温和降水分布不均匀。

在中国北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而在南方,气候湿润多雨。

中国还是灾害多发地区,常常受到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四、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硫磺、钢铁、铝等矿产资源,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稻谷、小麦和棉花产区。

中国的自然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著名的地理景点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地理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

例如,长城是中国最著名的地标之一,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黄山以其奇特的峰林和云海而闻名;张家界则以其险峻的山峰和石柱而著名;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和独特的植被吸引着众多旅游者。

中国的地理景点丰富多样,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结论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地理知识的国家。

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到自然资源和著名的地理景点,中国都展现了其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通过了解中国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中国的美丽,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感情。

中国的地理特点

中国的地理特点

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从地形、气候、水系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

地理特点一:地形中国的地形十分复杂多样,总体可分为东部平原、西部高原和南部高山地带。

东部平原广袤辽阔,既有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也有辽河平原等;西部高原则包括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地势较为崎岖;南部高山地带则以喜马拉雅山脉和南岭为代表,有着雄伟的山峰和深邃的峡谷。

地理特点二:气候由于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北方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南方则以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多雨,冬季湿润。

西部地区由于高原和山脉的存在,气候则是以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为主,温差较大。

地理特点三:水系中国的水系非常发达,主要由长江、黄河、松花江等众多大中型河流组成。

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和经济功能。

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它为中国南北交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等,丰富了中国的水系。

地理特点四:自然灾害中国由于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台风生成区,经常受到地震、台风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困扰。

地震活动频繁,尤其是四川、青海和云南等地。

台风季节一般在夏秋之交,东南沿海地区频繁受到台风的袭击。

洪涝也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气候多变,有时会导致严重的洪水灾害。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理特点多种多样,既有广袤的平原和高原,也有险峻的山脉和深邃的峡谷。

气候上分布着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水系发达,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

这一切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不仅影响着中国的自然环境,也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北临黄海、东海和渤海,西与14个国家接壤,南濒南海,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北高南低,地势南高北低。

主要地势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

中国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现阶梯状。

1.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包括松花江和辽河平原。

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大量小山丘和丘陵,由商南纵向的山脉和沿海平原组成。

3.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4.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南亚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势复杂,山地多。

5. 中国西北地区地势复杂,有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众多山脉。

6. 中国南部有许多低山丘陵,是湘江、赣江、崇山峻岭,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和盆地。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旱涝频繁,温差大。

温带气候占中国面积的70%以上,热带气候约占2%。

1. 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天气变化大。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雨水多。

3. 西南地区气候多变,风雨无常,气候复杂多样。

4. 西北地区干旱,雨量少,气候干旱,季节明显。

5.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温度极低,雨量较少。

四、水系中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达784.1万平方千米。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市。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其他著名河流还包括长江支流、黑龙江、珠江、淮河、壶口、松花江等。

五、自然资源中国是全球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

中国的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1.66%,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六、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

如长城、敦煌莫高窟、颐和园、泰山等。

同时还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和历史文化。

七、人口和城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也是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特点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特点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多样的国家,拥有多样化的地貌、气候和生物资源。

本文将从中国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濒临太平洋,东临日本海、东海和南海,陆地边界与14个国家相接,包括俄罗斯、蒙古、印度等。

中国东部与韩国、日本相对,西部与中亚、印度次大陆相连,南部与东南亚相望,北部与俄罗斯、蒙古相接。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国在地理上具备了与多个国家交流合作的优势。

二、地貌特征中国的地貌特征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

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分布在西南地区。

丘陵地带主要位于长江和黄河流域,如川渝丘陵和华北丘陵。

平原主要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盆地主要有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这些不同的地貌特征给中国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资源条件。

三、气候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因地理位置的广度而多样化。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冬季漫长且寒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相对较短,以亚热带和季风气候为主。

西南地区气候多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以海洋性气候为主。

这种气候条件为中国的农业、旅游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四、生物多样性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境内有大量的动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多种珍稀濒危物种。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竹子资源,以及丰富的草地、森林和湿地资源。

中国的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熊种——大熊猫、藏北岩羊、华南虎等。

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吸引着数百种候鸟在中国境内停留或迁徙。

总结: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特点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中国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中国的地理位置分析

中国的地理位置分析

中国的地理位置分析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其地理位置独特且复杂,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环境条件。

以下是对中国地理位置的详细分析。

一、经纬度位置中国的地理坐标范围大致在北纬18°至54°,东经73°至135°之间。

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跨越了多个纬度带,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气候类型多样。

二、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洲内陆。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中国既拥有广阔的陆地资源,又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大陆海岸线和海岛海岸线的国家之一。

三、地形地势中国的地形地势极为复杂多样,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

西部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如青藏高原、天山、昆仑山等;中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东部则以低山丘陵和沿海平原为主。

这种地形地势的特点使得中国的气候、植被和动物分布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四、气候特征由于地形地势和经纬度的差异,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到北可以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

这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使得中国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五、自然资源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以及铁、铜、铝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同时,森林、草地、水资源等可再生资源也十分丰富。

这些资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六、地缘政治意义中国的地理位置在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位于亚洲的中心地带,是连接东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枢纽。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历史和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地缘政治地位使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七、战略位置中国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国家地理知识点

中国国家地理知识点

中国国家地理知识点
以下是中国国家地理的一些知识点:
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东临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西南连缅甸、老挝和越南,西北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北部与俄罗斯交界。

2.地形地貌:中国地貌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等。

中国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形成了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同时还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西南丘陵、西北沙漠和草原等。

3.河流湖泊:中国拥有珠江、黄河、长江、淮河、海河、辽河
等众多大中型河流。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以及中国最重要的河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国还拥有很多大湖,如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等。

4.气候:由于地广人众,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

主要有寒冷的
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热带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中国南部气候温暖潮湿,北部寒冷干燥,西北部气候凉爽多样。

5.经济地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东部和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拥有大量的城市和工业区。

西部地区相对较欠发达,尤其是西南和西北地区。

6.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也不均
衡。

东部和沿海地区人口密度高,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都位于这些地区。

西部和西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许多地区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以上是中国国家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辽阔的领土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了其地理位置、边界、地形地势、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一、地理位置中国地处东亚东部,东临东海,辽阔的领土横跨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03′至53°33′,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其东南邻近东海和台湾海峡,南濒南海;西南界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相接;西北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接壤;北界与俄罗斯、蒙古相望。

二、地形地势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横贯东西的京广、沪昆高速公路使中国东、西方便畅通。

中国地理概况中,主要地形特征有东部平原、高原、盆地和高山。

1. 东部平原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包括了华北平原、松嫩平原、长江平原等。

这些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2. 高原中国地理概况中,高原主要指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其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青藏高原有着丰富的草原、湖泊和雪山冰川等自然风光。

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势相对平坦,适宜畜牧业发展。

3. 盆地中国地理概况中的盆地主要指中国西部的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

这些盆地地势低洼,通常被山脉环绕,形成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

4. 高山地带中国地理概况中,高山地带主要指中国西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等。

这些山脉是中国的自然屏障,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

高山地带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珍贵的自然资源。

三、气候中国地理概况中的气候类型多样,受到东亚季风和地形起伏的影响。

1. 季风气候中国东部地区多属于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2. 干旱气候中国的西北部、西南部以及内蒙古地区属于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3. 寒冷气候中国的北部地区属于寒冷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位置特点:
从世界上看——位于从东西半球来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我国位于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为西部高,东部低。

中国地势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土壤肥沃,开发悠久历史。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