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中国地理的详细介绍

中国地理的详细介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东方大国。
地理环境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地理环境多样丰富,山川河流交错,气候多样变化,地理条件极为复杂,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地理环境最为丰富、多样的国家之一。
一、地理位置中国地理位置位于东亚,地处北半球的东经73°34'至135°11',北纬18°03'至53°33'之间。
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西邻阿尔泰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北接蒙古国、俄罗斯。
地域界定上,中国包括内地和海洋两个范畴。
内地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六大地区;海洋面积广阔,辐射范围广泛,东、南、北三面临海,海岸线绵延3.58万公里,拥有11个海港。
二、地势地形中国地大物博,地势变幻,地形多样。
在地势上,中国大致呈现出四大地形形态:青藏高原、广大的内陆盆地、雄伟壮观的大山区、丰富的丘陵和平原区。
青藏高原为世界最大高原,覆盖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绵延2500多公里。
高原地势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内地盆地广泛分布,有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盆地等,盆地总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
大山区包括东北山地、大别山区、秦岭巴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山脉众多,呈南北走向,蜿蜒数千里。
丘陵和平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形成了中国的主要农业区。
三、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中国气候分带特征明显: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次大陆型气候、西北干旱气候。
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地域广泛,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与珠江流域,气候温和湿润。
青藏高原寒冷干燥,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西北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气温变化较大。
四、水系地貌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湖泊、河流和海洋。
中国的经度范围和纬度范围

中国的经度范围和纬度范围中国的经度范围和纬度范围:1、经度:东经73°47'至134°05',即73.783333°至134.083333°。
2、纬度:北纬3°37'至53°33',即3.616667°至53.550000°。
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西部与南亚洲和中亚接壤,东部与日本和菲律宾接壤,东南濒临太平洋,跨越五个时区,地域辽阔,经度和纬度范围也十分宽广。
根据地理学研究,中国的经度范围为东经73°47'至134°05',即73.783333°至134.083333°,纬度范围为北纬3°37'至53°33',即3.616667°至53.550000°。
已知中国自西向东的总长度为五万多公里,北至南的总距离可达六千多公里,面积驰名于世,国土面积在全球处于比较前列,占世界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这种宏伟规模的面积范围更需要一个较宽的经纬度范围来支撑。
由此可见,中国的经度范围和纬度范围分别从东经73°47'至134°05',即73.783333°至134.083333°,和北纬3°37'至53°33',即3.616667°至53.550000°,显示出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空间结构。
中国的西部与南亚洲和中亚接壤,因此,中国的西部边界以东经73°47'至约80°为最西端,由此可见,中国的经度范围超过了东经73°47'。
西至东,呈弧形被台湾分隔,台湾的经度粗略在东经121°至126°之间,由此及绕过中国的千岛群山以及赤道附近的两岸分界时,中国的经度范围才可达到西至东的134°05',因此,中国的经度范围总体来讲是从东经73°47'至134°05',即73.783333°至134.083333°。
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边界

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边界中国地理位置与边界中国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国家,东临太平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下面将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地理位置中国地处东亚和西南亚之间,东经73°23'到135°05',北纬18°10'到53°33'之间。
其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国家。
从地理上看,中国位于世界东部、亚洲东部位置较为靠前,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辐射着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总体上东部沿海,中部河流丘陵地带,西部高原山脉,南部热带地区,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各异。
二、边界中国的边界线主要包括陆地边界和海洋边界两部分。
陆地边界涉及到14个国家,总长度为2.2万多千米;海洋边界则为沿海各省(区)计算,总长约2.8万千米。
陆地边界:1. 东北部:中国与俄罗斯、朝鲜、蒙古三国接壤。
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约4300千米,其中陆地边境约3400千米,大部分处于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与俄远东地区之间。
东北边界还与朝鲜、蒙古相连。
2. 西北部: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八国接壤。
西北地区是中国与多个中亚国家接壤的地区,边界线长度约6380千米,大部分处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括与蒙古的边界、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等。
3. 西南部:中国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老挝、越南六国接壤。
西南地区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接壤的地区,边界线和边境线相加总长度约6630千米,大部分处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西等地区。
4. 南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接壤。
中国南海边界基本符合国际法公认的九段线,中国在南海拥有的岛屿、岛礁和海域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海洋边界:中国拥有比较长的海岸线,北起辽宁省丹东市,南至海南岛,包含东海、黄海、南海等海域。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 ,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1)填图:在右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
(2)濒临的海洋: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D 南 。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国土辽阔,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 自然资源种 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 ,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 ,且 国防回旋余地大 ,利于国防安全。
(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 ,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
(5)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小部分位于热带 ,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 ;南北跨纬度广 ,气候复杂多样 , 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陆上 14 个、隔海 6 个 5.行政区划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 ,其中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我国的疆域和地形海(|地势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1 .特征〈|地形 :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三、我国的四大高原 、 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 ,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 ,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
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 :1 .四大高原人文地理特征000m 以上;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 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 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 脉 ; 雪 山 连 绵 , 冰 川 广 地 ;人口稀少布; 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青藏 高原a 天山—阴山、 昆仑山—b 秦岭、南岭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f 台湾山脉g 祁连山、阿尔泰山 h 贺兰山、横断山脉i 喜马拉雅山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地形 位置与范围区自然地理特征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 42.四大盆地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
一、中国地理政区、地形

陆 东面 上 邻 北面 国 西面
西南面
南面
隔海相望的国家
朝鲜 蒙古、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缅甸、老挝、越南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 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
请说出 图中34 个省级 行政单 位的全 称、简 称、分 布位置 及行政 中心
浙闽丘陵:浙江省杭州以南、福建全省和广东省东部低山、 丘陵的总称。海拔在200-1000米之间。地形破碎,流 水切割强,形成峡谷急流。
两广丘陵:广东、广西两省区大部分低山、丘陵的总称。 丘陵海拔多在200-400米之间。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位置的确定
1、相对位置——我国主要地形区的边界、范围和相邻区域 如黄土高原相对位置的掌握: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主要特征
5、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江南丘陵 东南沿海丘陵
江南丘陵
两广丘陵
我国主要的丘陵
辽东丘陵:分布辽河平原的东侧,海拔500米左右,有千 山等名山。
山东丘陵:在山东的中部和东部。由古老地块久经侵蚀而 成。海拔200-500米,
江南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云贵高原 以东的低山、丘陵地总称。海拔多在200-600米之间, 低山、丘陵间多河谷盆地,适宜发展农业和亚热带经济林 木。
青藏高原
内蒙古 高原
四大高原的特点及分布
名称
分布
特点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 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
①海拔高气候寒冷,雪山连绵 ②面积大,我国最大高原 ③多高大山脉高原面起伏和缓
主体位于内蒙境内, 含内蒙古的大部分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复习(填空)

第 1 部分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一、中国的疆域1、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⑴半球位置:;⑵海陆位置:;⑶纬度位置:。
2、我国领土的面积和四端(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为,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在海南省曾母暗沙,最北端:在 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我国因东西跨经度广—东西时间差异大(跨 5 个时区,相差 4 个多小时);我国因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农业发展多种经营,农产品丰富多样。
3、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②,③,④;海峡:⑤,⑥(内海);岛屿:⑦,⑧;陆上邻国:A,B,C, D , E ,F 缅甸,G 老挝,H 越南;隔海相望的国 家: a,b,c,d 印度尼西亚 e 马来西亚。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共有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熟记下面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及省区形状、位置。
编号 行政单位 简称 行政中心 编号行政单位 简称 行政中心172839410511612编号 行政单位 简称 行政中心 编号行政单位 简称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之最 最早见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 ; ,行政中心三、中国的人口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有哪些

中国的时区跨度约为60度, 是世界上时区跨度最大的国 家之一
叁 中国的地形特点
地形地貌类型
山地:中国山地面积广大,如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等 平原:中国平原面积较小,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丘陵:中国丘陵面积较大,如江南丘陵、辽东丘陵等 高原:中国高原面积较大,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盆地:中国盆地面积较小,如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沙漠:中国沙漠面积较小,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
山脉和河流的影响:中国的山脉和河流对气候、生态、经济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如 长江流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而喜马拉雅山则是中国与南亚地区的天然屏障。
高原、平原和盆地
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等,特点是地势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
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特点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西邻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阿 富汗,巴基斯坦
海洋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海岸线漫长,约1.8万公里 拥有多个岛屿和半岛,如台湾岛、海南岛等 濒临多个海域,如南海、东海、黄海等
时区
中国位于东半球,属于东八 区
东八区的时间比协调世界时 (UTC)早8小时
中国的时区范围从东经76度 到东经135度
谢谢观看
汇报人:XXX
沙漠等
山脉和河流
山脉:中国的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这些山脉形成了中国地 形的骨架。
河流:中国的河流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这些河流是中国地形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中国的重要水资源。
山脉和河流的分布:中国的山脉和河流分布广泛,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如高原、 盆地、平原、丘陵等。
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特点是地势低洼、气候湿润、资源丰富。
中国经纬度的范围

中国经纬度的范围中国位于东亚,东经73°33' ~ 135°05',北纬3°51' ~53°33'之间。
其经度和纬度范围巨大且多样,涵盖了广袤的国土和多样的地理特征。
中国的东部地区纵贯南北,包括沿海地带和江、河流域。
东北地区属于寒温带,其南部为温带,地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
东海和黄海的沿岸是青岛、上海和福州等主要港口城市。
中国东部的经度范围大约在118° ~ 123°之间,纬度范围多在31° ~ 42°之间。
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以沿海城市如上海、杭州和南京为主要代表。
这一地区的经度范围大约在118° ~ 124°之间,纬度范围在29° ~ 34°之间。
从华东地区向南延伸,是中国的华南地区。
香港、广州、深圳等城市位于此区域,其经度范围大约在109° ~ 117°之间,纬度范围在19° ~ 25°之间。
华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具有较长的夏季和短暂的冬季。
华南地区向西北方向延伸,经过云贵高原,进入中国的西南地区。
这一地区以重庆、成都和贵阳等城市为代表,其经度范围大约在96° ~ 108°之间,纬度范围在23° ~ 34°之间。
西南地区的地形多山,气候湿润,雨量充沛。
从西南地区向更西方移动,进入中国的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份。
其经度范围大约在73° ~ 98°之间,纬度范围在33° ~ 49°之间。
这一地区气候干燥,有着广袤的戈壁和沙漠地形,同时也拥有雄伟壮丽的天山和祁连山等山脉。
中国的最南端是海南省,位于南海岸边,经度范围大约在108° ~ 117°之间,纬度范围在18° ~ 21°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达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
祝各位同学新年快乐!考试顺利!
第一章
1. 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和大洲、大洋位置(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半
球地图中说出)
2.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 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4. 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什么(结合地图)
5.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6. 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
7. 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8.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轮廓特征及位置(结合我国政区图) 9. 我国人口总数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10. 会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图,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原因 1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及其基本内容
12. 人口地理分界线及其两侧在面积、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差异 13. 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和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14. 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15. 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16.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及民族政策
17. 我国民族分布的总的特点,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第二章
1. 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 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和对经济的影响
4.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三大丘陵的分布
5. 我国四大高原的自然景观的差异
6. 认识主要山脉的分布和走向
7. 我国冬季气温特点和夏季气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8. 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9. 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10.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其依据(结合图)
11. 不同温度带的水果、作物成熟次数以及民居建筑特点的差异 12.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13. 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14. 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及其依据(结合图)
15. 不同干湿区的植被、建筑、农业类型、饮食习惯的差异 16.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17.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18. 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9. 我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20. 我国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 主要的内流河与外流河并在图中认识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布 22. 咸水湖和淡水湖的分布
23. 我国从南到北雨季的长短与河流汛期的关系
24. 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海洋
25. 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及三个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 26. 黄河上、中、下游忧患的体现及其治理措施 27. 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海洋
28. 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及三个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
29. 长江上游水力资源的开发,中游荆江的治理,下游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
第三章
1. 自然资源的特点、分类并举例
2.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 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土地日
4.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
5. 结合我国土地类型分布图、季风非季风区图、干湿地区图和地形图说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
和未利用土地的分布 6.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7. 掌握我国土地类型的构成比例 8. 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配比特点 9. 我国土地资源破坏的表现及行为
10. 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地区 11. 有关土地资源的国策 12. 合理利用土地的做法
13. 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种类及数量 14. 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状况 15. 我国水资源特点
16. 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并举例说明
17. 根据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说出南水北调的路线,分别缓解哪些地区的水资源缺乏问题 18. 各行业节约用水的措施
第四章
1. 交通、农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会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3.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
4. 我国铁路的骨架“三横五纵”
5. 例举我国综合交通枢纽
6. 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
7. 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
8. 我国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的地区分布差异 9.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四大原则,分别对应哪些自然条件 10.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1. 了解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
12. 了解一般的工业流程,学会绘制工业生产联系图 13.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 14. 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
15. 说出辽中南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的优势和特点 16.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