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镦钢的技术要求
冷镦钢的技术要求

冷镦钢的技术要求
冷镦钢盘条一般为低、中碳优质碳素结构钢和优质合金结构钢,用来冷镦
成型制造各种机械标准件和紧固件。
合格的冷镦钢线材盘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化学成分
对于合金结构钢而言,O、P、S容易造成夹渣物,造成冷顶锻裂纹,所以
应以中下限为宜。
2、表面质量
冷镦钢盘条要求很严,尺寸公差为±0.15mm;不圆度≤0.10mm;表面裂纹、划痕最深≤0.07mm。
3、脱碳
冷镦钢盘条直径≤14mm,铁素体全脱碳层深度≤0.015mm,不完全脱碳层总深度≤0.10mm;直径16-24mm,铁素体全脱碳层深度≤0.02mm,不完全脱碳层总深度≤0.12mm;直径27-42mm,铁素体全脱碳层深度≤0.03mm,不完全脱碳层总深度≤0.15mm。
4、非金属夹杂
冷镦钢盘条要求B类夹杂物距表面2mm之内应不大于15μm。
B类和D类夹杂物一般控制在2级内。
5、金相组织
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粒状珠光体。
理想的组织是珠光体晶粒大小相近并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
6、低倍组织
冷镦钢盘条低倍不应有缩孔、分层、白点、裂纹、气孔等缺陷,对中心疏松、方框偏析不允许大于2级。
7、晶粒度
10.9级以上螺栓晶粒度在7-8级较佳,保证成品强度外,其余级别冷锻钢线材的晶粒度可控制在5-7级。
8、冷镦性能
冷镦钢盘条的断面收缩率应不小于50%、屈强比应不大于70%,同时冷加工强化系数越低越好,这样不易产生加工硬化。
冷镦工艺对金属材料的要求

冷镦工艺对金属材料的要求1、冷镦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根据冷镦工艺特点,对钢材机械性能提出如下要求:1)屈服强度Re以及变形抗力尽可能低,这样可使单位变形力相应减小,以延长模具寿命;2)材料的冷变形性能要好,既材料应有较好的塑性,较低的硬度,在大的变形程度下不致引起开裂。
如冷镦高强度螺栓时,即可使用含碳量较高的碳素钢,又可使用含碳量较低的低合金钢。
如果增加含碳量,就会使硬度提高,塑性降低,使冷变形性能变坏。
但是在含碳量较低的钢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如添加少量硼10B21、10B33钢),即可显著提高钢材强度,从而满足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同时又不损害其冷变形性能;3)材料的加工硬化敏感性能越低越好,这样不致使变形过程中的变形力太大。
材料的加工硬化敏感性可用变形抗力--应变曲线的斜率来反映。
斜率越大,则加工硬化敏感性越高。
如不锈钢0Cr18Ni9(SUS304)的曲线斜率最大。
这种材料的加工硬化敏感性就比较剧烈,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变形抗力急剧上升。
钢材的机械性能不但表现原始坯料的Rm、Re、A、Z 及硬度等指标,不但受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宏观组织、微观组织等方面的影响,还受到材料准备过程中的拉拔及各道工序之间的热处理影响。
2、化学成分的要求⑴碳(C)碳是影响钢材冷塑性变形的最主要元素。
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越高,而塑性越低。
含碳量每提高0.1%,其屈服强度Re提高27.4MPa,抗拉强度Rm提高(58.8-7 8.4MPa),而伸长率A则降低4.3%,断面收缩率Z降低7. 3%。
当钢的含碳量<0.5%、含锰量<1.2%、断面收缩率Z =80%时,单位冷变形力P与钢材含C、Mn量之间的近似关系如下:P=1950C+500Mn+1860(MPa) (1)可见,钢中含碳量对于钢材的冷塑性变形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实际工艺过程中,冷镦挤压用钢的含碳量大于0. 25%时,要求钢退火成具有最好的塑性组织——球状珠光体组织。
SWRCH22A冷镦钢检验标准

SWRCH22A冷镦钢检验标准
SWRCH22A冷镦钢盘条检验标准
SWRCH22A冷镦钢牌号属于日标(JISG3507-2005),在国标(GBT28906-2012)中牌号为ML20MnAl,按使用状态属于表面硬化型冷镦钢。
参考值:抗拉强度≤580MPa断面收缩率≥45%。
3.冷顶锻
冷镦钢热轧盘条应进行1/2普通级冷顶锻实验。
冷顶锻实验不得出现裂纹。
冷顶锻性能分为:
高级……1/4;较高级……1/3;普通级……1/2。
4.非金属夹杂物
如有需要,可由供需双方来确定。
5.低倍组织
如有需要,可由供需双方来确定。
6.表面质量
盘条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夹杂、耳子和折叠以及影响其他使用的缺陷。
盘条表面允许有深度不超过公差之半的个别划痕和麻点,以及深度不超过0.1mm的个别发纹。
7.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
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4981—2009标准相应规定(B级),直径允。
冷镦技术要求

冷镦技术要求
1. 冷镦技术要求可不能马虎呀!就比如说在制造螺丝的时候,如果冷镦的压力不够,那螺丝能牢固吗?肯定不行呀!
2. 冷镦的精度很重要啊!设想一下,要是冷镦出来的零件尺寸偏差大,能装到设备里正常使用吗?绝对不行的啦!
3. 对材料的选择也得严格呀!你想想,用了不合适的材料进行冷镦,会有好结果吗?那不是浪费功夫嘛!
4. 冷镦模具也得精心维护呀!这就好比战士手中的武器,要是模具不行了,冷镦还能顺利进行吗?
5.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得高呀!难道随便一个人来操作冷镦就能成功?那可太天真了!
6. 冷镦的工艺参数要精准设置呀!这就像给车设定速度,不合适的话能跑得快又稳吗?
7. 冷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不能松啊!要是不严格把关,最后生产出一堆废品,那不悲催了呀!
我的观点结论:冷镦技术要求的每一个方面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必须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SWRCH22A冷镦钢检验标准

SWRCH22A冷镦钢盘条检验标准SWRCH22A冷镦钢牌号属于日标(JIS G3507-2005),在国标(GBT28906-2012)中牌号为ML20MnAl,按使用状态属于表面硬化型冷镦钢。
1.化学成分
表1 ML20MnAl化学成分(参考国标)
2.力学性能
盘条一般不做力学性能检验。
如有需要,可由供需双方来确定.
参考值:抗拉强度≤580 MPa 断面收缩率≥45%。
3.冷顶锻
冷镦钢热轧盘条应进行1/2普通级冷顶锻实验。
冷顶锻实验不得出现裂纹.冷顶锻性能分为:
高级……1/4;较高级……1/3;普通级……1/2。
4。
非金属夹杂物
如有需要,可由供需双方来确定。
5.低倍组织
如有需要,可由供需双方来确定。
6.表面质量
盘条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夹杂、耳子和折叠以及影响其他使
用的缺陷.盘条表面允许有深度不超过公差之半的个别划痕和麻点,以及深度不超过0。
1mm的个别发纹。
7。
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
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4981—2009标准相应规定(B级),直径允许偏差为±0。
25mm,不圆度要求≤0。
40。
冷镦钢轧制技术分析与生产控制

冷镦钢轧制技术分析与生产控制刘建萍(江西萍钢安源分公司生产部)1 前言萍钢公司自开发冷镦钢以来,遇到的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有:产品表面冷镦开裂,材质的硬度和强度偏高。
经实践检验和研究论证表明,当冷镦钢盘条的表面产生了严重的划痕、折叠、裂纹、麻点和组织应力等质量缺陷时,冷镦容易开裂,开裂的形势表现为:有规律性的裂纹,“裂边”有时呈波浪状、裂缝颜色发黑、冷镦接触面有扩展裂纹线、裂口有时并不深入本体内部;裂纹杂乱呈黑色头发状、规律出现,偶尔会有45º角的组织应裂。
因此,搞好冷镦钢轧制技术分析与控制是提高冷镦钢合格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2 技术分析冷镦钢轧制技术分析主要可以分为工艺方面和设备方面。
工艺方面主要从孔型优化、张力控制、料型调整等工艺操作上进行分析;设备方面主要从换辊换槽、三线两平、导卫精装等设备操作上进行分析。
2.1 孔型优化孔型系统设计是轧钢生产的基础工作,包括断面孔型设计、轧辊孔型设计和导卫孔型设计三方面工作。
轧制冷镦钢的孔型系统要满足“各道次的孔型都要有足够宽展余量,防止料型出现耳子而形成折叠等表面质量缺陷”。
因此,要选择合理的孔型系统,针对生产中各道次孔型的压下量、宽展量和延伸量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校核。
尤其要注重校核圆孔型的宽展,圆孔型“出耳敏感性”要远远大于椭圆孔型,必要时要加大圆孔型的扩展角度等措施来优化孔型。
2.2 张力控制张力是连轧轧制中重要因素,两机架间的轧件往往受到张力影响。
机架间的张力可以增大上游轧件的变形时前滑和下游轧件变形时的后滑。
因此,机架间的张力造成两机架间轧件宽展的减少,一旦机架间的张力消失,轧件的宽展则会增大,所以形成了轧件的头尾料型宽度偏大(甚至出耳子)而中部料型宽度偏小的现象。
张力对轧件料型的均匀性是有负面影响的,在工艺操作上,要求粗中轧实行“微张力轧制”,预精轧和精轧工序实行“无张力轧制”,并且采用活套等设备来消除张力,尽量减小或消除由张力造成的轧件头尾部的耳子缺陷。
冷镦钢线材的工艺要点

冷镦钢线材的工艺要点冷镦钢线材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紧固件和工具等领域。
下面是冷镦钢线材的工艺要点。
1. 材料选择:冷镦钢线材所使用的材料通常为低碳或中碳钢。
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能,适用于制造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中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制造要求较高的紧固件。
2. 热处理:冷镦钢线材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热处理,以使材料具有合适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退火可以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和晶界碳化物,改善加工性能;正火可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淬火可以使材料达到最大硬度并增加强度;回火可消除淬火后的材料内部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
3. 冷拉:冷拉是冷镦钢线材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环节。
通过冷拉可以使材料的直径变细,并在拉伸过程中改变材料的晶粒结构和力学性能。
冷拉操作时需要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拉伸速度,以确保拉伸过程中材料的变形均匀和不产生裂纹。
4. 弯曲:冷镦钢线材在制造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弯曲操作,以满足零件的设计要求。
弯曲工艺需要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确定适当的弯曲半径和角度,以避免材料的破裂或变形。
5. 加工精度控制:冷镦钢线材的加工精度对于零件的装配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控制每个环节的加工尺寸和几何形状,以确保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6. 表面处理:冷镦钢线材在制造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酸洗、电镀、镀锌和涂装等。
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艺要求和使用环境。
7. 检测和质量控制:冷镦钢线材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检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合格。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等。
综上所述,冷镦钢线材的工艺要点包括材料选择、热处理、冷拉、弯曲、加工精度控制、表面处理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等。
这些要点在冷镦钢线材的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各国冷镦钢标准对照

各国冷镦钢标准对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各国冷镦钢标准对照冷镦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机械制造领域。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冷镦钢的标准也各有不同。
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各国冷镦钢的标准。
1. 中国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T 699-1999《普通碳素结构钢》是对于冷镦钢的主要标准,其中包括不同牌号的冷镦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要求。
GB/T 699-1999中规定的冷镦钢牌号有Q195、Q215、Q235等。
3. 欧洲标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了EN 10263-2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冷镦钢以及其他冷加工用的钢材。
EN 10263-2中规定了不同冷镦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要求。
4. 日本标准:日本标准JIS G 3507制定了冷镦钢的标准,主要包括SWRCH6A、SWRCH12A等不同牌号的冷镦钢。
JIS G 3507中规定了冷镦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要求。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冷镦钢的标准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注重了冷镦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关键指标。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冷镦钢材料,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各国冷镦钢标准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一、中国标准1. GB/T 3077-1999《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2. GB/T 699-199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3. GB/T 8162-2008《结构用无缝钢管》4. GB/T 1220-2007《不锈钢棒》二、美国标准1. ASTM A108-13《冷加工无缝钢棒标准规范》2. ASTM A29 / A29M-20《普通要求的钢材和合金钢产品的标准规范》3. ASTM A304-16《不锈钢和热加工合金棒材标准规范》4. ASTM A510/A510M-18《通用要求的冷加工高碳合金钢线标准规范》三、德国标准1. DIN EN ISO 683-17 2014《热轧和锻造钢材中高碳非合金钢、低碳合金钢和合金钢的质量要求》2. DIN EN 10083-3:2006《热轧技术要求的结构用钢》3. DIN 17100-1980《结构钢半成品技术条件》4. DIN 17200-1991《高碳钢棒棒瓦技术条件》四、日本标准1. JIS G 3507-1:2005《钢线棒相对于强度的冷镦股螺纹钢》2. JIS G 4051-2009《碳钢芯条》3. JIS G 4311-1991《不锈钢钢棒》4. JIS G 4319-1991《不锈钢钢线》以上是对一些主要国家的冷镦钢标准进行的对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冷镦钢标准,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上都遵循国际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镦钢的技术要求
冷镦钢盘条一般为低、中碳优质碳素结构钢和优质合金结构钢,用来冷镦
成型制造各种机械标准件和紧固件。
合格的冷镦钢线材盘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化学成分
对于合金结构钢而言,O、P、S容易造成夹渣物,造成冷顶锻裂纹,所以
应以中下限为宜。
2、表面质量
冷镦钢盘条要求很严,尺寸公差为±0.15mm;不圆度≤0.10mm;表面裂纹、划痕最深≤0.07mm。
3、脱碳
冷镦钢盘条直径≤14mm,铁素体全脱碳层深度≤0.015mm,不完全脱碳层总深度≤0.10mm;直径16-24mm,铁素体全脱碳层深度≤0.02mm,不完全脱碳层总深度≤0.12mm;直径27-42mm,铁素体全脱碳层深度≤0.03mm,不完全脱碳层总深度≤0.15mm。
4、非金属夹杂
冷镦钢盘条要求B类夹杂物距表面2mm之内应不大于15μm。
B类和D类夹杂物一般控制在2级内。
5、金相组织
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粒状珠光体。
理想的组织是珠光体晶粒大小相近并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
6、低倍组织
冷镦钢盘条低倍不应有缩孔、分层、白点、裂纹、气孔等缺陷,对中心疏松、方框偏析不允许大于2级。
7、晶粒度
10.9级以上螺栓晶粒度在7-8级较佳,保证成品强度外,其余级别冷锻钢线材的晶粒度可控制在5-7级。
8、冷镦性能
冷镦钢盘条的断面收缩率应不小于50%、屈强比应不大于70%,同时冷加工强化系数越低越好,这样不易产生加工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