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视图与轴测图的比较
02第二章 投影法三视图和轴测图

投影中心、投影线、投影面、投影四要素构成了一个投 影体系。 投影是我们在投影面上得到的图形,不是一个动作。 定义:在投影体系中,在投影面上得到投影的方法 叫做投影法。
一、投影的分类及方法
(二)、投影法的种类
中心投影
正投影和三视图
平行投影
斜投影
正投影
1、中心投影法——所有投影线都通过一个投影中心 2、平行投影法——投影线相互平行
正投影和三视图
物 主 左 俯
视 视 视
后 前 后 体 图 图 图 — — — —
前
上 下 下 下 右 左 左 前 前 右 前 右 后 后 后
上 上 左
上 右 下 后
上 前 下
左
后
左
前
右
俯视图和左视图: 远离主视图是前方位, 靠近主视图是后方位。
上 右 下 后
上 前 下
左
后
左
前
右
主视图:长 高 俯视图:长 宽 左视图: 宽 高
正投影和三视图
这样,我们得 到了物体的三视图 ,要把三个视图画 到一张图纸上,它 们的位置是怎样的 呢?
二、物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展开 V面保持不动, H面绕OX轴向下转 90°,W面绕OZ轴 向后转90°。使它 们 与 V 面展 开 成一 个平面,得到物体 的三视图。(线框用 来表示投影面,在 投影图中不必画 出。)
斜投影原理
如何利用正投影原理、斜投影原理来画轴测图
?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一、轴测图的形成 正投影原理绘制轴测图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一、轴测图的形成 正投影原理绘制轴测图
p
利用正投影原理,在一个投影面上,同时获得物体三 个相互垂直面的投影,称为正轴测投影图。
三视图与轴测图的识读与绘制—模型空间和布局出图

优点:出图时,图纸比例值容易得到;
模型空间出图方式
布局空间出图方式
02.比例出图三剑客
问题导入: 1.CAD出图图纸比例该怎么确定; 2.不同的图纸比例标注参数该怎么设置; 3.图中标注文字打印出来字高是多少mm ; 4.用CAD 画出的图打印出来会是多大;
02.比例出图三剑客
一.画图比例: 在实际测绘中量取300mm,就在电脑上画长300mm的线,这就是1:1的 画图法,1:1画图法也是我们首选;
二.图纸比例:在图名旁边标出1:3,表示图上(打印后的图纸)量取1mm;代表实际 3mm ; 三.打印比例:在CAD上绘制长594 ×宽420一个图框包括里面的图形,打印在一张297mm ×210mm 的A4的图纸上,那打印比例是1:2;
设计行业
A3 420×297 840×594 1260×891 1680×1188 2100×1485 2520×1782 4200×2970 6300×4455 8400×5940 10500×7425 12600×8910 16800×11880 21000×14850 25200×17820 33600×23760 42000×29700 63000×44550 84000×59400 105000×74250 126000×89100 147000×103950 168000×118800 189000×133650 210000×148500 420000×297000
A4 297×210 594×420 891×630 1188×840 1485×1050 1782×1260 2970×2100 4455×3150 5940×4200 7425×5250 8910×6300 11880×8400 14850×10500 17820×12600 23760×16800 29700×21000 44550×31500 59400×42000 74250×52500 89100×63000 103950×73500 118800×84000 133650×94500 148500×105000 297000×210000
第三视图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第三视图和正等轴测图的画法第三视角投影在欧美、日本及港台等地区的教学、设计、生产和商贸中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随着与国际社会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第三视角投影在我国的应用日渐广泛。
例如我们毕业生前往就业的外资企业(鸿准、富士康、台积电等)以及对外做出口订单的国内企业大多采用第三视角。
而我们对该方法的学习了解相对匮乏。
本文将结合范例对第三视角的投影和作图规则进行介绍及归纳总结,作为对机械制图知识的补充,以便大家查阅和更为深入的研究。
⑴认识第三视角的空间由来水平投影面H和正立投影面V将三维空间分割为如下第一组图的四部分,可以构成四组投影体系。
如图可以分辨出第三视角投影面位置。
⑵投影面及展开如果将第三视角的两个H和V平面取出,再辅助一个侧立投影平面P,那么就构成了第三角投影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物体位于三个平面包裹着的内部。
所以,投影平面总是在人和物体之间。
三个投影面得到投影后可以旋转到与V共面的位置。
下面是一个实例的投影三视图,观察方向分别是:下面是它的展开视图:在主视图中反应的是长和高,右视图中反应的是高和宽,俯视图中反应的是长和宽。
⑶投影规律分析第三视角三视图的仍然符合主和俯视图长对正,主和右视图高平齐,俯和右视图宽相等的“三等”投影规律。
⑷正等轴测图的画法第三视角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为120度,轴向变形系数都是按照1来近似绘制。
其正等轴测图符合轴测投影规律即:一、实物中与投影轴平行的轮廓线,在轴测图中仍与轴测轴平行;二、实物中相互平行的轮廓线,在轴测图中仍相互平行。
绘制过程中要按轴向1:1进行测量进行。
椭圆和圆角的画法与第一视角的画法并无区别。
总结:第三视角三视图和正等轴测图和第一视角的三视图和正等轴测图在画法操作上并没有多少本质的区别。
但是在看图方向和投影方向是不一样的。
第一视角是人(观察者)->物体->投影平面;而第三视角是人(观察者)->投影平面-> 物体。
在绘制正等轴测图中强调显示的是前视、顶视和右视三个表面。
三视图轴测图

自学课本p133案例分析,总结作图过程 自学课本p133案例分析,总结作图过程 练习课本p135“马上行动” 练习课本p135“马上行动”
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形体的三 视图。画形体的顺序:一般先实(实形体) 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 (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画每个 形体时,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并从反映 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 他两个视图。
三投影面体系 我们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平 面,叫做三投影面 面,叫做三投影面 。这三个平面 将空间分为八个部分,每一部分 叫做一个分角 叫做一个分角 ,分别称为 Ⅰ 分 角、 Ⅱ 分角…… Ⅷ 分角,如下 分角…… 图所示。我们把这个体系叫三投 图所示。我们把这个体系叫三投 影面体系 ,世界上有些国家规定 将形体放在第一分角内进行投影。 也有一些国家规定将形体放在第 三分角内进行投影 , 我国国家标 准《机械制图》 (GB4458.1–84) 机械制图》 (GB4458.1– 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例题
棱柱的三面视图 画图步骤: 画图步骤: 1)选择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分析各表面的投影特征, 绘制底稿。 • 画对称中心线,轴线和基准线 • 画反映形体特征的俯视图 • 根据正六棱柱的高和“长对正”,画主视图 • 根据“高平齐、宽相等”画左视图 2)检查底稿、加深图线。画完底稿后,一般应检查各 视图是否符合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是否符合方位对应关 系和视图间的投影对应关系,尤其要注意俯、左视图的宽度 应相等。还要检查是否多线、漏线,以及可见性等,最后加 深图线
比较上表中四种投影图以及它们的特点,可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多面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多面 正投影图虽然立体感差, 正投影图虽然立体感差,没有通过一定训练 和学习的人不易看懂。但它能准确、 和学习的人不易看懂。但它能准确、完整地 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且作图简便, 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且作图简便,度 量性好。因而在工程上被广泛采用。 量性好。因而在工程上被广泛采用。
轴侧图

19
5. 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平行于各个坐标面的椭圆的方位
Z1
平行于H面的椭 平行于 面的椭 圆长轴⊥ 圆长轴⊥Z1轴 平行于V面 平行于 面 的椭圆长轴 ⊥Y1轴
Y1
平行于W面的椭 平行于 面的椭 圆长轴⊥X1轴 圆长轴⊥
X1
d
1.22d
0.58d
0.82d
x
y
d
x
0.7d
y
各方向的椭圆
采用简化系数后
请观察正等测 图形成过程!
10
0.2 正等轴测图
2、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
轴向伸缩系数: 轴向伸缩系数:p = q = r = 0.82 伸缩系数 简化轴向伸缩系数: 简化轴向伸缩系数:p = q = r ≈ 1 伸缩系数
Z1
O1 X1 Y1
轴间角: 轴间角: 120° ∠X1O1Y1 = ∠ X1O1Z1 = ∠ Y1O1Z1 = 120°
三点法与菱形法相比,短轴没有变,但长 轴加长了,故三点法作图比较准确。
B
C
E
°
O
G
F
H A
例6:画圆柱的正等轴测图 :
27
三种方向正等轴测圆柱的比较
28
也可用更为简便的移心法 移心法画出。这时只画出顶 移心法 面椭圆,而底面椭圆的各圆弧圆心和连接点根 据圆柱高度将顶面椭圆的下移得到。
移 心 法
12
4. 坐标法绘正等测轴测图的基本步骤
(1) 在视图上建立坐标系
(2) 画出正等测轴测轴
(3) 按坐标关系画出物体的轴测图
13
坐标法
边长20;高10
51 b1
Z1
例1:画正六棱柱的正等轴测图 Z′ X′ O′
PROE 5.0中三视图和轴测图导出方法

三维软件中导出三视图和轴测图方法刘礼贵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内容提要:关键词:引言在制图教学中、在编写制图教材和练习册时,经常要快速的绘制出三视图和立体感很强的轴测图,有的轴测图上还必须标所有完整的尺寸。
AutoCAD中三视图绘制不能从三维立体中快速得到,这点很不方便。
而“等轴测捕捉”下绘制的正等轴测图有明显优点也有缺点。
(1)平行于坐标轴方向的线好绘制,且尺寸具有1:1可测量性。
(2)简单的几何体、组合体的轴测图还比较容易画。
圆弧、圆、回转体之间相贯线的绘制麻烦,在轴测图上标注半径、直径尺寸没有可测量性。
(3)绘制复杂的组合体轴测图就不适合用AutCAD。
用软件从事机械、结构、产品设计的人都清楚,AutoCAD2010以后版本才在参数化设计方面有所改进,在此之前的例如AutoCAD2008要绘制一个少许复杂点零件的三维图都非常不方便,即使费劲绘制出来三维立体,可是要修改它的尺寸都不方便、不能直接导出三视图。
不过AutoCAD在二维工程制图方面的强大处理能力是任何三维造型软件比不了的。
大多数人是这样用CAD软件的,把三维造型软件与AutoCAD联合起来各自发挥它们的长处。
在CAD/CAM软件中比较快速完成复杂形体的三维形体制作,再导出轴测图和三视图,到AutoCAD 中编辑线型标注尺寸文字等等。
本文研究用三维软件Pro/E5.0快速得到复杂形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然后探究将图导出AutoCAD专用格式的方法,再在AutoCAD 中标注组合体轴测图上尺寸的步骤。
一、零件的三视图和轴测图在Pro/E5.0中生成方法1、AutoCAD中的三视图需要自己手工作图工具来完成AutoCAD经典模式菜单中的“视图”→“视口”→“四个视口”可以快速地在一个屏幕上的四个区域分别放置三维模型的三视图和轴侧图。
各视图可以有不同的比例和显示样式(着色、线框、消隐线)。
但是这不是我们理想中要的工程三视图,能看不中用。
人们咋一看以为这很不错,立即将这主俯左三个“视图”拷贝到一个AutoCAD空文件里,其实你拷过去的是三个立体图的线框模式,所有的线成为一个整体,不可以单独修改任何一条线,失去了可编辑性。
三视图与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正等轴测图
¢40
Z
Z
X
O
Y
50 45°
25
X
导航线 Y
正等轴测图
Z
O
水平线 30°
30°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25√3
25√3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20
O
20 40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Z
O
Y X
正等轴测图
三视图
45°
导航线
三视图
45°
导航线
三视图
Z
X
O
制图-投影图和轴测图

总目录 返 回
轴测图的绘制
1、轴测图的基本概念 轴测图是将物体和空间坐标系一起按照 一定的投影方向,用平行投影的方法投影 到一个轴测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其特 点是在一个投影面上能反映物体长、宽、 高三个方向的情况,图形易看易懂。
2022/3/23
总目录 下一页
轴测图又是分为:正轴测和斜轴测 图两大类,而各自又分为三种。下 面以正等轴测图为例,介绍轴测图 的画法。
(2)检查电器安全装里的灵敏和可靠 程度。
(3)观察各传动部件的温升、声向及 震动等 情况。
(4)时刻检查床身和升降台内的柱塞油 泵的工 作情况 ,当 机床在 运转中 而指示 器内没 有油流 出时, 应及时 进行修 理。
(5)发现工作台纵向丝杠轴向间隙及传动 有间隙 ,应按 说明要 求进行 调整。
(6)主轴轴承的调整。
2022/3/23
总目录 返 回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钻床和铣床的区别
钻床和铣床的区别
钻床系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 机床。 通常钻 头旋转 为主运 动,钻 头轴向 移动为 进给运 动。钻 床结构 简单, 加工精 度相对 较低, 可钻通 孔、盲 孔,更 换特殊 刀具, 可扩、 锪孔, 铰孔或 进行攻 丝等加 工。铣 床是用 铣刀对 工件进 行铣削 加工的 机床。 铣床除 能铣削 平面、 沟槽、 轮齿、 螺纹和 花键轴 外,还 能加工 比较复 杂的型 面,效 率较刨 床高, 在机械 制造和 修理部 门得到 广泛应 用。
(2)检查电源开关外观和作用是否良好 ,接地 装置是 否完整 。
(3)检查各部件螺钉、像目、手柄、 手球及 油杯等 有无松 动和丢 失,如 发现应 及时拧 紧和补 齐。
(4)检查传动皮带状况。 钻铣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线、轴线等。
⒊ 叠加法 例:已知三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三、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平行于坐标面上的圆,在正等测图中变成了椭圆。
⒈ 平行于各个坐标面的椭圆的画法
平行于W面的椭 圆长轴⊥O1X1轴
Z1
平行于H面的椭 圆长轴⊥O1Z1轴
平行于V面的椭 圆长轴⊥O1Y1轴
X1
Y1
2 四心法画坐标面上的圆的轴测图
三视图与轴测图的比较
5-1 轴测图基本知识
1.正轴测图的形成
投影面 Z
Z1 O1 X1
V 在物体上Z' 建立三根相互垂 直X'的坐标O' 轴Z,使三根轴相
对于投影X 面都处于相同倾 角(35°16')O用Y正投影法作
出物体的投影。
X
O
Y
Y1
H
O
注:坐标轴一般设置在物体本身某一特
X
Y 征位置的线上,可以是主要棱线、对称
二、平行于各坐标面的圆的画法
☆ 平行于V面的圆仍为圆,反 映实形。
☆ 平行于H面的圆为椭圆,与X 轴的夹角为7°10'。
☆ 平行于W面的圆为椭圆与Y 轴的夹角为7°10'。
斜二轴测图的最大优点: 物体上凡平行于V面的平面都反映实形。故斜二轴测
图常用于单方向出现复杂图形时。
例:已知两视图,画斜二轴测图。
第五步:定后端面的切点A2、B2、C2 第六步:作公切线 第七步:加深
5-3 斜二轴测图
Z1
P
Z1
90° Z1
r=1
Z
135°
X1
O'
X
X X1 1
p=1
O
O1 45°45°
Y1
O Y
135°
Y1
Y1
q=0.5
轴间角: X1O1Z1 = 90° X1O1Y1 = Y1O1Z1 = 135°
轴向变化率:p = r = 1 ,q = 0.5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9
Z轴上的EF点到O点的距离仍然为半径!且过E、F两点向XY轴上
的四个端点做连线d ,相交则得到四个圆心。
Z
E
D
BX
aa
bx
O
A
CY
F c
☆ 画圆的外切正方形并搬到轴测图中变成菱形 ☆ 确定四个圆心和半径 ☆ 分别画出四段彼此相切的圆弧
例:画圆柱正等轴测图 Z轴上的EF点到O点的距离仍然为半径!
ZZ E D
O
X B
X
O x
Y
A
CY
F
例 切口圆柱体正等测图画法
Qv L Rv O1
Pv O2
O
h
h
●
L
●
●
种方向正等轴测圆柱的比较
圆角的正等测图画法
B2 ●
A2● 11 A1●
C2 ● O C5● 1● O●
2
21 D● 1
B ●
1
O● 3
O ●
1
第一步:截取 11A1= 11B1= 21C1 = 21D1=圆角半径R 第二步:分别过A1、B1、C1、D1作垂线,求得交点O1 、 O2 第三步:分别以O1、 O2为圆心,O1A1、O2C1为半径画圆弧 第四步:定后端面的圆心,画后端面的圆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