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刀与负极板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电外科基本概念

电外科基本概念

十月份考试卷1.高频电刀工作原理:2.单极:3.双极:4.5.纯切:6.凝血:7.混合模式:不是把和模式的电流混合,而是修正其输出的时间。

当由混切1调至混切3,其输出时间递减为80%,60%,50%。

输出时间越少,越利于止血。

所以,混切1可切割组织并带有一点止血作用,而混切3的切割效率下降,止血效果较好。

8.单极电外科模式选择(1)电切模式:①纯切:适用于任何组织的精细无损伤切割,如,。

②混合切割1:切割同时具有轻度凝血作用,适用于,,。

③混合切割2:切割的同时有较强的凝血作用,可广泛用于、、、等手术。

④混合切割3:切割的同时具有更强的凝血作用,可用于、、、、等手术。

⑤低电压切割:适用于。

(2)电凝模式:①低压接触式凝血:适用于和手术凝血。

②非接触式凝血:可广泛用于普外胸外骨科泌尿妇科等手术止血。

③喷射式凝血:用于。

(3)双极电外科选择模式:①精确双极:用于外科和外科。

②标准双极:可用于外科和双极电凝手术。

③宏双极:用于外科手术。

8.负极板的正确使用:高频电刀用负极板的目的是使电流分散地流回电刀。

如果负极板材质不良、粘贴表面或,都将大大降低负极板粘贴处电流密集,以致。

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手术者摆放好病人体位后,在粘贴负极板。

②尽量粘贴在、靠近手术部位的。

③要粘贴在。

④避免粘贴到身体不规则有以及有的部位。

⑤尽量使用带有的负极板。

⑥儿童使用专用的负极板,不可。

⑦尽量避免压迫负极板粘贴部位。

9.医生用刀笔接触止血钳凝血时,可能医生接触到病人形成了电流回路密集,有时会被“打手”。

其原因:①使用凝血键电压。

②过早地击发电刀笔,导致接触时打火。

③握止血钳的手离电刀笔,并虚抓。

④手接触到病人,形成了。

为使这种危险降到最低,建议:①使用的电刀笔。

②以设定值,在内产生所需的止血作用。

③在用刀笔接触止血钳止血时,不要依靠或,以免形成回路。

④尽可能多地,这样可在较大面积上分散电流,减少打手的可能。

浅谈电刀的原理及安全使用

浅谈电刀的原理及安全使用

浅谈电刀的原理及安全使用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有人问:电刀有什么好谈的,我们天天在用,也没见发生什么危险。

也是,电刀已经成为手术室最普遍,最基础的电外科设备。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它叫作高频电刀,是一种大功率、高频、高压且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电子设备。

存在着安全使用问题,若操作不当,会引起灼伤,干扰心脏起搏,甚至发生燃烧或爆炸等危害。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启2002年至2011年11月共收到有关高频电刀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316份,表现为患者伤害的有96份,占30.38%。

主要有病人非手术区皮肤灼伤、电击伤、手术野燃烧等。

统计表明,在报道的高频电刀烧伤事故中,70%是由于负极板没有接好或者老化而引起的。

一、高频电刀的基本原理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

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电切是高密度电流使细胞温度迅速上升超过100摄氏,细胞内液体气化的压力,导致细胞膜被撑裂。

因此无需机械力量就可以精准切割,切割的同时产生止血作用。

电凝是相对缓慢气化细胞内外液体,使细胞收缩凝固,封闭血管壁止血,无须单独缝扎血管。

对于肿瘤细胞来讲,同样的道理血管会封闭,肿瘤细胞就会失活。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叫电凝,而不叫电止血。

我们常用的是电频率50Hz,50Hz的低频电流作用于人体时,会造成人体的神经刺激、肌肉刺激、疼痛感,严重时可致心脏停止危及生命。

低频电流电与人体神经传导的频率极为相似,因此会引起刺激并会中断神经系统的传导即“法拉第效应”。

但当电流频率达到100KHz以上时,法拉第效应明显减少,对电流变化的反应就不那么敏感了,当频率高于300KHz时可忽略不计。

因此高频电刀利用的正是超过300KHz的安全频率,这样高频电流传递到人体组织是不会切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不会造成电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单极技术,需要连接负极板,形成回路后频率大于200kHZ的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热能和放电对组织进行切割、止血。

高频电刀原理及其操作说明(两篇)

高频电刀原理及其操作说明(两篇)

引言概述:高频电刀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本文旨在探讨高频电刀的原理以及详细的操作说明,以提供给读者更深入的了解和操作指导。

正文内容:一、高频电刀的原理1. 高频电刀的基本构造高频电刀主要由发生器、手持电极和返回电极三部分组成。

发生器产生高频电流,手持电极将电流传输到患者体内,返回电极则将电流回流到发生器。

2. 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高频电刀采用射频电波的原理,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使细胞膜产生渗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细胞膜破裂。

同时,高频电刀还能产生局部的热效应,用于止血和凝固组织。

3. 高频电刀的电流传导路径高频电刀的电流传导主要经过患者的组织,包括切割组织、周围组织以及返回电极回流路径。

电流的传导路径直接影响高频电刀的切割效果和止血效果。

4. 高频电刀的主要参数高频电刀的主要参数包括输出功率、频率、波形、尖端电阻和电流密度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高频电刀的切割效果、止血效果以及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

5. 高频电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高频电刀适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如切割、凝固、止血和肿瘤切除等。

然而,由于高频电刀产生的电热效应,存在一些禁忌症,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和靠近重要神经等。

二、高频电刀的操作说明1. 准备工作在使用高频电刀前,需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手持电极和返回电极的连接牢固可靠。

还应检查刀头的尖端是否锋利,避免给患者过多的创伤。

2. 切割操作切割是高频电刀的主要应用之一。

在切割操作中,应选择适当的功率和波形,确保切割的准确性和创面的光滑。

同时,要避免过度切割,防止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 止血和凝固操作在止血和凝固中,高频电刀的功率和波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较小的出血血管,可以选择较低的功率和较短的操作时间;对于大规模出血的情况,需要使用较高的功率和较长的操作时间。

4. 防止热损伤使用高频电刀时,需要注意控制电流密度和操作时间,以避免对周围组织产生过多的热损伤。

高频手术电刀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高频手术电刀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图 1 高频 手术 电刀与人体 的连接 示意图
极板 ) 与人体 组 成一个 闭 环 回路 。电 阻 R l表示 电 刀头 与 人 体 之 间 的 接 触 电 阻 ,该 电 阻 相 对 较 大 ( 或很 大 ) ,高频 电流 通 过 时 ,在 其 上 面 产 生 很 大 的 热 量 , 切 开 人 体 组 织 。 阻 R2 示 人 体 电 即 电 表
开封 ,多 片包装 阴极 板应 用完 一包 再开 一包 。 3 1 熟练 掌握 电刀 正常 工作状 况 ,严禁 把有 故 障 .2 的 电刀用 于人体 ;根据手 术 医生要 求 ,适 当调整 输 出模式 ( 电切 、电凝 、混 合 ) 和输 出功 率 。 3 1 在手术 过 程 中 ,当手术 医生 突然要 求增 加 电 .3 刀 输 出功率 时 ,应立 即检 查 阴极 板 粘贴 情况 ,因为
在 电外科 手术 中 ,引起 病人 肌 肉组 织 的意外 损 伤分 为 高频 电灼伤 、压 力 坏死 、机 械性 损伤 和 化学 刺 激 等 。其 中高 频 电灼 伤 ( 电 刀 灼 伤 病 人 ) 最 即 为常 见 和突 出 。所 谓电刀 灼伤 ,指 的是 电刀 阴极 板 ( 负极 板 )与人 体 接触 处 的皮 肤及 组 织 被 灼 伤 。造
3 使 用 注意 事项
31 熟悉 电刀用于人体 的基本原理 及使用方 法 , .
阴极板 接触 不 良可 导致手 术 医生感 觉 电刀输 出功 率
如接 触 面积过 小 、导 电胶 变质 、电参数 不符 合要 求
等等 ,致 使 导 电 性 能 不 良;使 用 人 员 ( 术 巡 回 手
护 士 ) 的责 任 心 不 强 或 专 业 水 平 不 足 ,导 致 在 使
用 阴极板 的过 程 中 出现 技术 性 问题 。

高频电刀的原理与基本结构

高频电刀的原理与基本结构

高频电刀的原理与基本结构一、电刀分类目前,高频电刀主要有三种形式:火花式振荡电刀、电子管振荡电刀、固体振荡式电刀。

火花式振荡电刀是利用钨合金电极间的空隙放电和LC振荡回路组成衰减振荡,它输出的是间断的高频减幅波,如图1-1-1a所示。

电子管振荡电刀通常由大功率高频电子管与LC振荡回路组成,振荡比较稳定。

若振荡管板极由直流供电,则输出如图1-1-1 b所示的连续高频等幅波。

若板极由50Hz交流电供给,则输出如图1-1-1c所示的间断的、幅度变化的高频振荡波。

固体电刀则是利用晶体管、集成电路组成振荡器和控制电路,其输出的是连续波(图1-1-1 c)或间断波(图1-1-1 d),或二者的组合波形。

二、工作原理根据医用物理学的原理,当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由于每一振荡的电脉冲时间极短,离子很难引起迁移,仅仅在富有粘滞性的体液中振动,因摩擦而生热。

高频电刀就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机体的这种热效应而制成的。

高频电切割时,通常应用针形或刃形电极,有效面积很小,而电极下组织中的电流密度却很大,因而可以在一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把电极下的组织爆发性地蒸发掉,分裂成一个不出血的、窄而平坦的、深几毫米的切口,而且还可以使血管中的血液凝固到一定的深度,代替结扎,完成切口止血工作。

为了避免低频电流引起不需要的神经刺激和减少交流漏电,高频电刀一般使用0.3~5MHz的振荡频率。

由于高频电刀是大能量的输出外科器械,如果能量集中在切口之外的地方,则易产生烧伤。

特别在大功率使用单极的情况下,应特别小心。

三、基本结构如图1-1-2高频电刀一般是由高压电源、低压电源、振荡单元、功率输出、电切、电凝选择等单元组成。

电源单元包括电源变压器等,初级输入220V,次级输出高压和低压两路。

震荡单元包括震荡线圈、电容,电子管或晶体管等(早期的火花式电刀无电子管或晶体管)。

其功能是用来产生高频电流。

功率输出单元包括晶体管(电子管)及输出功率调节电路。

其作用是来将高频电流作功率放大并将其输出到电刀部件;电切、电凝选择单元主要是选择临床需要的电切和电凝的功率,通过专用刀柄,就可以完成切、凝的临床任务。

高频电刀的原理及使用须知

高频电刀的原理及使用须知

高频电刀原理:高频电刀是利用机内高频振荡电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通过刀笔作用到病患部位,利用刀笔尖端部位对所接触的组织产生瞬间烧灼现象,以达到电切或电凝的效果。

电切和电凝的区别在于高频电流波形的不同:电切的电流波形为连续的高频波形,电流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极高的温度,这种温度使细胞组织汽化从而使组织分离,电切的电压低但波形密集能量高;而电凝是间歇型脉冲型的高频波形,瞬间产生的热量少,温度低,不足以使组织汽化而仅仅产生烫伤的效果,电凝的能量低但电压高。

混切的波形则介于两者之间。

高频电刀作用到人体的电流,必须经过回路流回高频电刀内部,形成完整的回路,才能完成电切或者电凝功能,单极电刀是通过负极板使电流流回电刀形成回路,而双极电刀则无需负极板,因为他的双极镊子一个头为输出路,另一个头使电流返回电刀,相当于负极板的作用。

高频电刀主要有:火花间隙式电刀、电子管振荡式电刀、晶体管振荡式电刀以及微电脑控制晶振电刀。

现广泛使用的是微电脑控制晶振电刀。

使用高频电刀的优点:1、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切口齐,操作简单、安全方便。

2、与传统采用机械手术刀相比,在临床上采用高频电刀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从而降低并发症及手术费用。

3、与其他电外科手术器(如激光刀、微波刀、超声刀、水刀、半导体热凝刀等)相比高频电刀适应手术范围广,容易进入手术部位,操作简便,性能价格比合理等优越性。

但如果不能正确使用高频电刀,可能对人体产生以下危害:(1)电击。

由于电刀外壳带电使不慎触摸到的人受到电击伤害。

(2)烧伤,又分为极板性灼伤和非极板性灼伤。

极板性灼伤:极板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太大,导致接触点发热灼伤。

非极板性灼伤,就是人为原因使电刀外系统接地,使高频电流在各个结点之间产生环流造成电击灼伤。

(3)火花低频火花低频是高频电刀中危险性最大的因素,火花低频往往造成的不是灼伤的问题,火花低频更容易对病员的生命产生危险。

高频电刀一般均对低频漏电流作了严格限制,仪器本身也不应该输出低频电流,因为其危险性比高频要大的多,特别是机器外接电缆接触不良打火造成的低频电流的危险是致命的。

高频电刀与负极板基本原理

高频电刀与负极板基本原理

高频电刀与负极板基本原理高频电刀是利用RF(Radio Frequency)射频原理,将高频和高压的电流,通过刀笔,作用到病患部位,利用刀笔尖端部位对所接触的组织产生的瞬间烧灼现象,以达到切割或凝血的效果。

而作用到人体的电流,则必须经过回路负极板流回高频电刀内部,以形成完整的回路。

回路负极板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电流有下列特性:第一:必须形成完整的回路。

第二,通过最近的,电阻最小的途径。

假如没有连接回路负极板,则刀笔所作用到病体的电流,将对负极(地)产生势垒电位,功率越高,越易对替代回路产生放电。

所谓替代回路,则有可能是做手术的医师(因为手握刀笔,刀笔在对病体放电不畅的情况下,更易将医师视做回路。

而且容易触碰病体,也易将电流引入己体)。

也有可能是手术床或其他有可能触碰病人的金属物体(手术支撑架,心电监护电极,手术器械,内窥镜,被夹等)。

甚至湿的手术床单,都有可能将高频高压电引入我们意想不到的部位。

不管怎样,所有的替代回路,都不会比回路负极板有更好的,更安全的导电效果。

早期的电刀,是非浮地式的,是同市电相连接的,它们易将大地做为回路,更易产生意外的烧伤和烫伤,这已被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和AAMI(美国医疗器材安全协会)所禁止。

现在的电刀高频输出都是隔离的浮地式的,高频电流不再将大地作为回路,而是要通过负极板流会电刀以形成完整的回路,因而大大减少了替代回路的发生,因此也更加安全.频电刀负极板的种类和特点回路负极板又称对极板,也有称肤肌板或去活化电极(Inactive Electrode,Patient Plate,In-different Electrode,Neutral Electrode,Dispersive Electrode,Grounding Plate/Pad,Return Electrode)等。

其作用与电刀,刀笔,人体和负极板组成一个完整的高频电流回路,从而使高频电刀工作.早期的回路负极板采用胶皮或金属板等替代材料,用布带绑在大腿等部位使用。

手术室高频电刀操作规程

手术室高频电刀操作规程

高频电刀操作规程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

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高频电刀是由主机和电刀刀柄、负极板、双极镶、脚踏开关等附件组成的,有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单极和双极。

(一)单极电刀(monopolarelectricalcautery)【工作原理】利用RF射频原理,使其输出的300〜500HZ高频电流释放的热能和放电对组织进行切割、止血。

其理论基础是焦耳定律。

电流在电刀的刀尖形成高温、热能和放电,使接触的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血液凝固,实现分解组织和凝血作用,达到切割、止血的目的。

人体组织吸收的热量和温度升高与电极和组织的接触面积成反比。

【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患者是否佩戴金属首饰及手表,有无金属植入物,是否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等。

患者身体是否接触手术床及其他装置的金属部分。

手术台上的敷料是否干燥,手术床垫是否干燥、绝缘。

(2)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检查电刀附件是否齐全。

(3)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仪器完成自检。

(4)连接电极板,将负极板黏贴于肌肉丰富处,长方形负极板的长边与身体纵轴垂直。

(5)选择合适的输出功率及输出模式,一般手术输出功率为30~70W0(6)洗手护士将单极电刀固定于手术台,勿缠绕固定在金属器械上,主机接口端传递给巡回护士将其插入高频电刀对应插口。

(7)术中应及时用电刀清洁器清除电刀头上的焦痂;暂时不用时,将电刀头放置于绝缘的保护套内;发现电刀头功能不良时应及时更换。

(8)手术结束后先关主机电源开关,拔出单极电凝线,按正确方法撕除电极板,再拔电源线,清洁整理电刀设备。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电极板:使用分散电极;使用高质量的电极板;电极板一次性使用;尽可能使用软极板;体重15kg以下的小儿,应选择婴幼儿电极板或新生儿电极板;禁止裁剪,且要求黏性强并容易撕脱;应使用双箔负极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电刀与负极板基本原理
高频电刀是利用RF(Radio Frequency)射频原理,将高频和高压的电流,通过刀笔,作用到病患部位,利用刀笔尖端部位对所接触的组织产生的瞬间烧灼现象,以达到切割或凝血的效果。

而作用到人体的电流,则必须经过回路负极板流回高频电刀内部,以形成完整的回路。

回路负极板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电流有下列特性:第一:必须形成完整的回路。

第二,通过最近的,电阻最小的途径。

假如没有连接回路负极板,则刀笔所作用到病体的电流,将对负极(地)产生势垒电位,功率越高,越易对替代回路产生放电。

所谓替代回路,则有可能是做手术的医师(因为手握刀笔,刀笔在对病体放电不畅的情况下,更易将医师视做回路。

而且容易触碰病体,也易将电流引入己体)。

也有可能是手术床或其他有可能触碰病人的金属物体(手术支撑架,心电监护电极,手术器械,内窥镜,被夹等)。

甚至湿的手术床单,都有可能将高频高压电引入我们意想不到的部位。

不管怎样,所有的替代回路,都不会比回路负极板有更好的,更安全的导电效果。

早期的电刀,是非浮地式的,是同市电相连接的,它们易将大地做为回路,更易产生意外的烧伤和烫伤,这已被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和AAMI(美国医疗器材安全协会)所禁止。

现在的电刀高频输出都是隔离的浮地式的,高频电流不再将大地作为回路,而是要通过负极板流会电刀以形成完整的回路,因而大大减少了替代回路的发生,因此也更加安全.
频电刀负极板的种类和特点
回路负极板又称对极板,也有称肤肌板或去活化电极(Inactive Electrode,Patient Plate,In-different Electrode,Neutral Electrode,Dispersive Electrode,Grounding Plate/Pad,Return Electrode)等。

其作用与电刀,刀笔,人体和负极板组成一个完整的高频电流回路,从而使高频电刀工作.
早期的回路负极板采用胶皮或金属板等替代材料,用布带绑在大腿等部位使用。

这种方式存在着导电效果不好,容易产生烧伤或烫伤事故等缺点,现以被一次性粘性金属箔回路负极板所逐步取代,其基体材料大多采用泡沫海绵,导电胶采用氯化钾或氯化锰等导电盐成份,个别的品种在胶冻中甚至掺有特殊的药物,以利热量的传导。

单极负极板与双极负极板
单回路负极板:这是大多数回路负极板所采用的形式。

导电金属箔为一个整体,通过连线接到电刀中。

而电刀根据电容效应进行检测,如发现没有连接回路负极板,则产生报警。

但这种形式最大的缺点是只能检测到是否连接回路负极板,而无法判断负极板是否有效地连接到皮肤。

相关链接:为什么单极负极板是不安全的
双回路负极板:为可靠地监测负极板是否时时有效的连接到皮肤,现在的电刀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双回路负极板。

这种负极板中间的导电箔分为两部分,中间有5mm左右的间隔。

当这种负极板帖到皮肤上后,电刀中的回路检测系统RAM会检查接触面积的质量,如果接触面积不够(电阻过大,大于135Ω),或有短路现象(电阻小于5Ω),电刀都会有声光报警,同时停止输出。

所以这种形式的采用,为我们的电刀安全使用提供了保证。

负极板连线(接头):常见负极板连线同电刀之间的接头为两种,即方形(三只脚,VALLEYLAB兼容系列)和圆头(德式),一般方头使用双回路负极板的居多,圆头使用单回路负极板的居多。

连线一般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个别厂家也采用铜线连接,但一般用在附线的负极板上。

高频电刀负极板好坏的判断
A.导电性能良好。

对于双回路负极板,当对折后,电阻应接近为零,可以模拟成单回路负极板状态。

B.胶体均匀柔软。

负极板表面胶体厚度应保持一致,不应有气泡状疤痕的出现,否则会有电流传导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C.粘紧在肌肤上,3分钟后撕下时,不应有残余胶体滞留在肌肤上。

D.负极板连线部位应有绝缘体的保护,以避免电流在负极板根部直接同肌肤接触。

高频电刀负极板的使用方法
1.选择血管丰富最接近手术部位肌肉处(建议于动脉的上臂及大腿处)粘贴避免贴放于骨骼,皮肤干燥,关节及人造植入金属部位或靠近心电图电极线位置以避免电流回路不良。

2.先刮除毛发再以酒精去除皮肤上油脂粉等待拭干后再粘帖回路板。

3.在尚未准备好安放皮肤电极之前,切勿打开包装。

要检视电极和导线。

如果产品有过期或不安全之疑,切勿使用。

检查一下印在包装盒上的失效日期。

4.待确定病患手术粘贴位置,避免手指接触导电胶面并拉开小心平贴压紧四个边角。

5.确定回路板确实完全结合牢固。

6.使用附线回路板:将回路线接在附接头上,并确定副接头确实插入回路插孔座。

使用不附线回路板:检视回路线是否良好,打开夹头置放回路贴片后确实夹紧再轻拉以确定不会松脱,将接头插入回路插座上。

7.使用时其双回路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同时启动,若采用其他厂牌时必须遵照其他安全监控系统操作。

9.将回路板垂直粘贴于来自操作位置的电流方向上。

10.电极板尺寸选择标准:不论成人,儿童或婴儿应尽量使用所有可能粘贴的最大尺寸回路板。

如果回路板粘贴位置是上臂或大腿,应避免不致发生自身碰触或重叠的回路板。

使用负极板时可能存在的危险
负极板的原理.如上图,负极板的作用是将由高频电刀刀笔流入人体的密集电流分散引出人体回高频电刀,以形成完整回路.当负极板面积越大,负极板与人体连接越好时,如左图,则流经负极板与人体连接界面的电流密度越小,其电流热效应也越弱,则对病人越安全.反之,如右图,则热效应越强,负极板温升就越高,病人烧伤的可能性越大.而一旦病人与负极板之间有类电极物体存在,则电流完全聚集到类电极上,此时其热效应与电刀刀笔相同,将对病人形成烧伤.
1.负极板面积越大,则电流密度越低。

较小的接触面积会使组织的温度升高。

实验表明,当电流密度超过每平方厘米10mA此时,就可以导致对组织的伤害,在骨骼突出处,只要达到每平方厘米50mA,就会发生烫伤。

因此在粘贴负极板时要小心,要尽可能使负极板与病人的皮肤接触面积最大,要尽可能保证负极板与病人之间没有没有电极,铁导体,杂物或其他种种可能产生电流聚集的情况发生.
2.一般而言,电刀导致的烧伤较为常见,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依电流强度和接触时间而定,重者可使组织坏死。

发生电烧灼的部位的组织会变硬呈透明焦黑状。

皮肤在受伤后,最早出现苍白外观。

经过24小时后,才会完全显现伤害范围。

受伤部位会有红晕并且会很疼,最终会变成焦痂。

但电烧灼一般恢复较慢,必要时需要清创或植皮,然后方可缓愈。

3.过大的电流(功率)通过组织会产生热量,这也是产生烧伤或烫伤的隐患原因。

个别电刀可以根据不同部位阻抗的变化,自动进行功率的调节(P0-LAR技术),这里给出电刀的特性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功率(35W)下,不同的阻抗下的功率保持一致性,但在300瓦时,随着电阻的增加,功率明显有所减小。

为安全起见,医师可以向厂方索要电刀的特性曲线图。

4统计表明,70%的电刀灼伤都与负极板的连接有关.因此,要想避免因负极板连接而引发的烧伤风险,我们必须加强负极板的风险意识,严格按操作方法粘贴负极板,而最重要的防范方法是尽可能地使用双极性负极板,尽可能地使用一次性负极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