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血液的泵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心 脏 壁 厚 的 原 因 教师质疑: 刚才大家通过【探一探】和【画一画】两个环节有 了很多的发现。对于你的这些发现,你还有什么疑问?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测。 观察课件中动画图,总结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 根据实验结果,教师质疑: 1.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到黑板上画出血液 流动的方向。 2.推测血液的流动方向是什么? 3.血液能不能倒流?推测是谁的作用? 4.哪个实验可以证明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 流? 5.为什么心室壁比心房壁厚?为什么左心室壁最 厚? 学生质疑:
小 组
合 作 、 展 开 探 究 小 组 合 作 、 展 开 探 究 归纳总结,延伸拓展 明确心脏四腔几与其相连的血管 尝试画出心脏结构模式简图 【画一画】根据口诀 心脏四个腔的特点:左右相同,上下相同 方向特点:左右相反,上心房,下心室
教师针对有的同学将左右判断错误的情况,引导学 生谈论分析:究竟如何又快又准确地判断出心脏的左 右?
通过这个环节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巧设悬念,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深入探 索的欲望。学生有条不紊地观察、记录心脏的四个腔及 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学生在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过 程中获得了不同的学习体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自主构建心脏的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运用课件进一步 强化,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重要知识识记得更深。
小组合作,完成心脏结构模式简图 学生明白:探究心脏左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心 脏壁的厚薄。厚的一端是左侧,薄的一端是右侧。 教师巧设悬念,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深入探 索的欲望。学生有条不紊地观察、记录心脏的四个腔及 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学生在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过 程中获得了不同的学习体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自主构建心脏的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运用课件进一步 强化,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重要知识识记得更深。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版生物

(二)媒体资源
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心脏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增强对心脏四腔的理解。
2.血液循环图:展示血液循环的路线,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体循环和肺循环。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以心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路线、心脏工作原理等主要内容。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对重点内容的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加强个别辅导。
2.结合课后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同行交流心得,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心脏的结构,即心脏的四个腔室及其功能;心脏的血液循环路线,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心脏的工作原理,即心脏如何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输送血液;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及其保护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路线和心脏的工作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已初步形成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依赖性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血管、血液等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前置知识基础。但在学习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方面,可能存在以下障碍: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问题式教学的反思(2012年)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问题式教学的反思冯明益“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是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内容,该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如何让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我在讲授该节内容时,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思路,人人有目标地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参与解答,效果较好。
譬如:1、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是依靠什么作为动力呢?答:主要依靠心肌的收缩。
2、心脏内有什么结构装血液?答:心脏内容纳血液的结构有四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房。
3、心脏内这四个腔的血液是否一样?答:不一样,左心房和左心室里是动脉血,右心房和右心室内是静脉血,可以概括为“左动右静”。
4、心脏内的血液流向又是怎样?答:由于心脏内左右腔之间有一个完全的隔膜隔开,所以左右腔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四个腔的血液流向是:心房流向心室,具体是左心房中的动脉血只能流向左心室,右心房中的静脉血只能流向右心室。
可以概括:“左右互不相通”、“房流室”。
5、心脏内四个腔中的血液流经路线的距离是不是一样的?答:不一样。
血液流经路线最短的是心房中血液流向心室;血液流经路线不长出不短的是右心室中的静脉血流向肺部;血液流路线最长的左心室中的动脉血流向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人。
6、由此你可以判断心脏四个腔的肌肉壁是不是一样厚?答:可以,流经路线越远,肌肉越多,反之,越少;这样就可以推断出:血液流经路线最长的左心室壁最厚,其次是流向肺部的右心室壁较厚,第三是血液流经路线最短的心房壁最薄。
可以概括为:“房薄室厚”、“左厚右薄”。
课堂上采用老师事先拟定问题,由学生自学课本后回答的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设置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教师重点讲解与点拨,当堂训练后达到掌握新知识的为目的的教方法。
由于这一教学法是带着目标为学习,所以很适合初中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共17张PPT)

(4)血液从A到C,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动__脉__血_, 原因是因为B与D之间进行了[①] 氧气 与 [②] 二氧化碳的交换。
LOGO
祝愿大家: 拥有健康的心脏, 享受快乐的人生!
这种药物? ( A)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人体内某血液循环图解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LOGO 右心室 → A → B → C → 左心房 ①↓↑② D
(1)这是人体的 肺 循环图解。 (2)C、D代表的结构分别是 肺静脉 和 肺泡 。
(3)B与D在结构上的相同之处都是由一层 上皮细胞 构成。
肺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左肺 心静
肺 部 毛
肺 动
右 心
房脉 细 脉
室
血
管
氧 二氧 化碳
肺泡
在肺循环中,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
1、血液循环 动脉血
变成
静脉血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 体循环:心
LOGO
3、血压 概 念: 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正常值:收舒缩张压压为为18—2——1182.7千千帕帕,
测 量: 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高血压:血压持续高于18.7/12千帕 低血压:血压持续低于12/6.7千帕
收舒 缩张 压压
LOGO
达标反馈
填空题
1推、动血血液液循在环__的心__原脏__动__力_和来_自___血____心__管__脏____所__组。成心的脏管的道搏系动
在两条循环路径中,血液的成分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包含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两大部分。
由于内容比较多,可由2个课时来完成。
本节设计为第1课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本课时也可以分成两个重要的部分:心脏的结构和心脏的泵的功能。
心脏的结构这一部分,教材安排了一个“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先观察教师提供的心脏实物或者模型、图片,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心脏壁的厚薄,然后回答有关的讨论问题,以此来激发了学生对心脏结构的思考。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学生注意一些结构,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其功能。
解决本“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很重要,有助于学生对心脏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为讲解心脏的功能作铺垫。
第二部分是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材先提出心脏像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接着引导出心脏其实是由两个泵同时工作的。
那么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教材采用图文解释的,并且图示出心脏工作过程中瓣膜的开和闭情况。
心脏泵的功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还可以借助动画演示或模具演示加以解释。
二、学生分析目前,初一年级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十分有限,现有的储备知识较少,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事物兴趣浓厚,所以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教师恰当的启发、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本节课学习加深学生对心脏——人体这一重要器官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卫生保健,拥有健康的体质。
三、设计思路本节教学依据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并完成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来进一步认识心脏的结构,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推测它的功能;对于心脏是如何工作的这一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动画演示去辅助教学,生动形象、直观的演示效果,有利于营造愉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并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注意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交流汇报。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

一、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观察与思考
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心脏能够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右心房
心脏的组成
心 脏 解 剖 图
02
左心房
04
右心室
07
左心房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防止血液倒流。
上节课我们在讲什么知识时也讲过瓣膜? 静脉瓣有什么作用? 想一想 静 脉 瓣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4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
往下列结构中注水,看看从哪流出?
10
右心房
09
右心室
左心室
左心室
5
左心室——主动脉,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上腔静脉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上房 下室 房静 室动
主动脉
01.
上腔静脉
01.
右心房
01.
右心室
01.
下腔静脉
01.
肺动脉
01.
肺静脉
01.
2、心室收缩
动脉瓣 动脉瓣只能使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
血液流动的方向
Hale Waihona Puke 心脏工作示意图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听课记录

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问候学生并开启课堂:“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心脏。
你们知道吗,心脏被誉为‘输送血液的泵’,它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你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心脏在跳动’?心脏跳动的作用是什么?”3、展示心脏跳动的动画或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心脏的跳动和血液流动。
学生活动:1.学生回应教师问候,并集中注意力。
2.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尝试回答。
3.观看动画或模型,对心脏的跳动和血液流动产生好奇。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和展示动画,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学生对心脏功能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心脏结构介绍:详细讲解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内部结构,包括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瓣膜、心肌等。
2、心脏功能解释:通过动画或图示展示心脏的跳动过程,解释心脏如何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强调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的重要性。
3、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心脏与身体其他器官的关系,如肺部如何为血液提供氧气,身体各部位如何依赖心脏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等。
4、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心脏病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心脏的方法。
5、归纳总结:总结心脏的结构、功能以及与身体其他器官的关系,强调心脏在人体内的核心作用。
学生活动:1.认真听讲,记录教师讲解的关键信息。
2.观看动画或图示,了解心脏的跳动过程和功能。
3.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心脏功能的理解,并提出疑问。
4.听讲案例分析,了解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5.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详细且生动,通过讲解、图示、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心脏的相关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整理一下有收获
• 1.如果血液从右心室出发,你能推出再回到心脏的途径吗?
右心室 肺动脉 肺动脉分支 肺部毛细血管 肺部小静脉 肺静脉 左心房
2.如果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心脏的途径? 左心室 主动脉 主动脉分支 全身毛细血管 全身小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二、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血管所构 成的密闭管道里循环流动, 给组织细胞送去氧气和营养 物质,带走二氧化碳等代谢 废物的过程。
03
上腔静脉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瓣膜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03
右心房 右心室
上 房 下 室 左心房
左心室
房间 地下室
03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肺动脉
主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03
05 心脏是怎样工作的呢?
思考
1. 左右心房收缩,血液泵至左右心室,左右心室 舒张。 动脉瓣:关闭 房室瓣:开放 2. 左右心室收缩,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左右心 房舒张。 动脉瓣:开放 房室瓣:关闭 3. 心房和心室均舒张,血液流回心房。
心
室
脉
脉
房
表示动脉血的流动方向 表示静脉血的流动方向
肺循环
1.物质交换
氧气
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静脉血
动脉血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泡
2.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 静脉→左心房
整理提升
肺静4脉
上、下腔静脉 6
全身各 级静5脉
氧气
肺部毛细 血管3网
肺泡
二氧化碳
右7心房
右1心 室
左心5 房 二氧化碳等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选择题
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图是哺乳动物心脏内部结构及与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③是右心室B.④中的血液流向⑤
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D.②中流的是动脉血
2、某同学用新鲜的猪心脏做灌流实验.他将水从猪心脏的主动脉灌入.该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水从下列哪种血管内流出?()
A.肺静脉B.主动脉C.肺动脉D.下腔静脉
3、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心脏都具有四个腔.其优点在于()
A.能使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
B.能使动脉血和静脉血分离
C.能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
D.能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慢
4、血液在血管和心脏组成的运输线内周而复始的流动。
下列对血液循环叙述错误的是
A. 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B. 体循环的范围比肺循环的大
C. 肺循环使血液含氧气量减少
D. 体循环运送养料和氧气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适应繁重和持久工作的能力是因为
A心脏增大,肺泡数目增多B心肌和呼吸肌的收缩力量增加
C心肌数目增多,肺泡壁变薄D心脏内血流量增多,肺泡外毛细血管增多
6、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7、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
痛。
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A.Ⅰ→Ⅲ→Ⅱ→Ⅳ
B.Ⅳ→Ⅱ→Ⅲ→Ⅰ
C.Ⅰ→Ⅲ→Ⅳ→Ⅱ
D.Ⅳ→Ⅱ→Ⅰ→Ⅲ
8小丽在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注射的葡萄糖到达了舌上味蕾的缘故。
葡萄糖从手臂到达味蕾依次经过?
A肺循环和体循环B体循环和肺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D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9、平静时,长跑运动员的心脏活动表现为
A.心率较快,心肌收缩力强
B.心率较慢,心肌收缩力强
C.心率较快,心肌收缩力弱
D.心率较慢,心肌收缩力弱
10、如图所示①、③代表血管,②代表人体内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方向.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
A.若②代表肺,则①中流动脉血,③中流静脉血
B.若②代表小肠,则①中流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C.若②代表心脏,则①中流静脉血,③中流动脉血
D.若②代表肾脏,则①中流的血液代谢废物明显减少
二、填空
1、如图为人体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所需时间示意图.空白的格子表示舒张,有斜纹的格子表示收缩,每一格表示0.1秒.
(1)a表示,此人的心率为。
(2)某运动员的心率为50次/分,则a应为秒,其中心室舒张期为秒.
(3)此图可以说明心脏不停地跳动,而不疲劳的原因是。
2、人体的循环系统起着运输营养和废物的作用.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D代表心脏的四腔,A为右心房,①~⑥表示血管(或血管网)请回答:
(1)血液中细胞具有免疫作用.
(2)在①~⑥中,属于动脉血管.
(3)用箭头、字母和序号表示出体循环途径;
血液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其原因
是.
(4)①代表部的毛细血管网,请写出一项毛细血管适于物
质交换的特点.
(5)若④代表小肠内毛细血管网,用餐一段时间后,血液流经此
处时发生的成分变化是减少,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