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优秀教案演示教学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海底两万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快速阅读”的阅读方法,掌握“快速阅读”方法的知识要点。
2.能力目标:通过速读《海底两万里》,了解作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读全文。
教学难点: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导入多媒体展示片段: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做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走进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年—1905年),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被称作“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代表作】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三、阅读方法指导(一)什么是快速阅读速读可以使你更快地阅读资料,在短期记忆中你可以掌握更多,所以也会理解得更好。
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是,每一段读更多的文字,减少读每一段的时间,使用指示物和减少回读。
(二)速读的基本要求1.避免发声。
2.减少注视点。
3.缩短眼停时间。
4.避免回视。
(三)速读的主要方法1.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
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2.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公开课教案_25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路线,概述航行主要事件。
2.掌握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1.了解“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路线,概述航行主要事件。
2.掌握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和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圈点勾画法课前准备:PPT课件阅读检测材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学习目标(一)情境导入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这个人就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海洋三部曲”之一《海底两万里》。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路线,概述航行主要事件。
2.通过圈点勾画法,掌握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
二、检查阅读情况,了解本书内容1.正确理解书名“海底两万里”: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而不是“在海底两万里深处旅行”。
2.连线理清人物仆人尼摩捕鲸手阿龙纳斯法国博物学家康塞尔潜水艇“诺第留斯”号船长尼德·兰3.旅行路线(根据书目看地图)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根据“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路线,概述航行主要事件。
三、快速阅读指导及训练(一)快速阅读方法指导:1. 抓住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挑重要、感兴趣的内容跳读;2. 集中精力,高度专注;3. 采用默读,每分钟不少于400字;4. 视域要宽,不回读;5. 圈点勾画标识,再读可提速;(二)快速阅读训练课文P158—1601. 快速阅读本章,预计8分钟左右;2. 圈点勾画标识有用信息(数字、工具、重要事件);3.完成速读检测环节一跳读课文P158—160,完成速读检测环节二4.阅读后能简要复述本章内容并对“我”进行简要点评;5.师生交流阅读感受。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5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快速阅读,给他们提供快速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的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学生的“读书笔记”;师生共读的一本书《海底两万里》。
(一)展示导入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同学们,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让我们明白: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感谢亲爱的学校,展开了“名家名作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2.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卡,教师作简短的点评。
3.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卡(读《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并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地方。
(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二)实践阅读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阅读了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
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已经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这部科幻小说,有的同学已经快要阅读完整本书了是不是?请大家再次阅读文本(2分钟),之后老师考考你,并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谈谈是什么理由让你尽情地去阅读的。
(1)出示“人物和身份”的连线。
人物身份康塞尔渔叉手之王尼德·兰教授的仆人尼摩教授(2)生说喜欢阅读的理由。
(生自由发表见解)师总结:①这部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真可谓大胆至极。
②我很喜欢《海底两万里》,是因为它有众多的知音。
③凡尔纳所描绘的那些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也是令我十分敬佩的。
④海底的世界非常奇妙。
⑤《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极其惊险的氛围,给我们以视觉上的享受。
2.快速阅读指导,具体方法:①下面我们实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书。
同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要注意读书的质量,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决不能三心二意。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三篇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跳读方法,搜索有效信息2.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文本内容3.精读片段,感知人物形象4.激发学生阅读科幻作品的热情,开启幻想之旅。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并运用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激发学生阅读科幻作品的热情,开启幻想之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兴趣1866年,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
阿罗纳克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内德•兰,受美国海军部的邀请,参与清除“海怪”的活动。
结果三人却成为“怪物”俘虏。
原来“海怪”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潜水艇。
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
他们便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今天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阅读《海里两万里》,进行一次科学与幻想之旅。
二、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1、假如你在深海里航行,你会遇到哪些海洋生物?2、跳读《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第十四章,用笔圈画出你所读到的海洋生物3、出示胭脂鱼、海鳗、白头虾虎鱼图片,请学生根据特征猜测名称。
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1、打开目录,用笔圈出目录中出现的海域2、请同学在地图中指出航海的路线3、在不同海域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发生?4、跳读第二部分第十六章思考:尼摩艇长带领我们来到南极洲,在南极洲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尼摩船长用了怎样的办法?四、神秘莫测的人物精读第二部分第十六章,看看大家是怎样在大章鱼面前化险为夷的,解读尼摩船长的为人。
阿罗纳克斯教授评价:“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伸张正义的人,一个不折不扣的复仇天使。
”若想深入了解他为何被称为“复仇天使”请课下继续阅读。
五、科学梦幻的精彩旅程1、出示“鹦鹉螺”号图片,并讲解: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艘核潜艇,请大家猜猜它的名字叫什么?出示核潜艇的大小、时速、动力系统等数据。
2、快速阅读第一部分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比较“鹦鹉螺”号的前世今生有哪些相似之处?3、出示资料并思考科学与幻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开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优质课教案_3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读书交流展示活动课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用不同的形式交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收2、了解《海底两万里》主要内容,认识主要人物,理解主题思想,欣赏艺术特色。
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3、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活动重点:1、快速阅读的方法2、小说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活动过程导语:一艘潜水艇,一个神秘的船长,一个学富五车的科学家,一年的时间,纵横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展现出一幅幅画面,气象万千,引人入胜。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畅游《海底两万里》活动一:故事情节展示柴佳玥讲故事《冰山封路》肖量天张天恩航海日记活动二:人物形象交流巨冰冰贾清琼《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介绍尼莫船长活动三:丰富的知识性方令人组的知识竞赛宇佳旻的航海地图绘制讲解活动四:片段朗读《神秘的海底世界》朗读者:赵晟普《神奇的鹦鹉螺号》朗读者:段星宇活动五:精彩的场面描写史诗韵组展示王子睿主持快速阅读方法介绍:边塞视频讲解:史诗韵《勇斗章鱼》结语:本节课大家用不同的形式交流展示了自己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后的收获体会,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在活动中锻炼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希望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特别是读整本书的能力!附:快速阅读方法1、速泛读就是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
自己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读书定额,其定额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切实可行,可多可少。
例如每天读40页,一个学期以18周计算,你就可以读完4320页的书,以每本书约200页计算约为21本专业书籍,这样读书量可不得了哦。
2、计时阅读你在课余要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
计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
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阅读完毕,记下“止读时间”,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
随手记下,长期坚持,必定收到明显效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六、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部优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六、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部优教案《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与惊险刺激;2.研读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分析看似完美的他却“不快乐”的原因;3.了解读文、读人、读己的阅读方法,逐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安排】一课时一、导入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因为一本有趣的书而相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有趣的书——《海底两万里》,一起走进一段奇妙的旅程!二、读文、读人、读己1.活动一:畅游海底世界假如给你一次随鹦鹉螺号在海底遨游的机会,你最想体验的是书里提到的哪个情节呢?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漫步海底世界、收集贝类标本、穿用海洋里的生物为原料做成的衣服、游览海底沉船、勇斗土著人、海底狩猎、海底采珍珠、观赏海底火山喷发、智斗大章鱼、感受鹦鹉螺号的神奇之处、去海底挖煤矿、与抹香鲸搏斗、南极历险等相关的情节……小结:这里有好看的海底美景、好吃的海洋美味、好玩的海底活动,还有惊险刺激的海底冒险,简直是一趟完美的旅程!2.活动二:聆听人物心声美景需要有人共赏,美食最好和人分享,惊险时刻更需要有人帮忙。
在这次难得的海底探险中,你最想与书中的哪个人物为伴呢?为什么?预设1:博学的阿龙纳斯,忠诚的康塞尔,勇敢的捕鲸手尼德兰,神秘、正义、博学多才、向往自由的尼摩船长。
追问:毫无疑问,同学们选的这四个各有所长的人都会是我们这趟旅途中不可多得的好伙伴,但如果说其中有一个人几乎具备了这四个人的所有优点,他可能是谁?(学生:尼摩船长)尼摩船长何其幸运,在他的身上既有着阿龙纳斯的博学多才,也有着康塞尔的对人忠诚、更有着尼德兰的勇猛无畏,况且还富可敌国,每天驾驶着亲自设计并建造的世界上最厉害的潜水艇鹦鹉螺号自由遨游在美丽的海底,还能偶尔扮演英雄的角色,救人于水火,他的人生堪称完美,这个坐拥一切的人,肯定每天都过得快乐而又幸福!你们同意老师的观点吗?预设2:他并不总是快乐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教案《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教案《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快速阅读,给他们提供快速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的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学生的“读书笔记”;师生共读的一本书《海底两万里》。
(一)展示导入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同学们,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让我们明白: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感谢亲爱的学校,开展了“名家名作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2.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卡,教师作简短的点评。
3.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卡(读《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并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地方。
(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二)实践阅读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阅读了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
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已经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这部科幻小说,有的同学已经快要阅读完整本书了是不是?请大家再次阅读文本(2分钟),之后老师考考你,并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谈谈是什么理由让你尽情地去阅读的。
(1)出示“人物和身份”的连线。
人物身份阿龙纳斯船长康塞尔渔叉手之王尼德兰教授的仆人尼摩教授(2)生说喜欢阅读的理由。
(生自由发表见解)师总结:①这部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真可谓大胆至极。
②我很喜欢《海底两万里》,是因为它有众多的知音。
③凡尔纳所描绘的那些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也是令我十分敬佩的。
④海底的世界非常奇妙。
⑤《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极其惊险的氛围,给我们以视觉上的享受。
2.快速阅读指导,具体方法:①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书。
同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要注意读书的质量,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决不能三心二意。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了解小说的大致情节和主要人物。
培养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特点。
概述小说的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小说的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第二章:小说背景介绍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2.2 教学内容介绍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小说中对科技元素的描绘。
讲解小说中的海洋生物和地理环境,增加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3 教学方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背景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第三章:人物关系和角色分析3.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3.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以及其他重要人物的特征和关系。
探讨人物之间的冲突和合作,以及他们对冒险旅程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人物描写和对话。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的看法和理解。
第四章:故事情节概括4.1 课程目标让学生能够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的发展和转折点。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阅读小说中的重要章节,概括故事情节。
分析故事中的高潮和结局,理解作者的叙事技巧。
4.3 教学方法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整理故事情节。
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汇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五章:主题探讨和启示5.1 课程目标让学生思考《海底两万里》中的主题,探讨其对现实世界的启示。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科技与自然、人与自然的主题。
讨论小说对环境保护、探索精神等方面的启示。
5.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主题的思考和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优秀教案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掌握“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通过专题探究等方式,掌握《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重要情节。
3.通过阅读精彩片段,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讲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2.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通过对名著的了解、探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索的热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并运用快读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了解作品内容,掌握相关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潜水艇”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有关潜水艇的知识信息)早在潜水艇发明之前,已有一位作家对它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不仅是对潜艇的外形、功能,甚至包括它在海底的经历都完整地写了下来。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这就是科幻作品的魅力。
在真实的事物还未出现时,我们已经预见了它的样子。
更不可思议的是,如今现实中的潜艇和那位伟大作家的描述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这部作品就是儒勒·凡尔纳笔下的《海底两万里》。
二、作品介绍1.作家介绍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部长篇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读者。
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气球上的五星期》《环游世界八十天》等。
2.内容概览《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叙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
其实这怪物并非独角鲸,而是一位叫尼摩的船长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还到达了南极,一路饱览了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海底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并将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3.主题思想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反对殖民压迫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
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4.主要人物形象阿龙纳斯:从他积极参与政府的远征考察活动中,可以看出他热爱科学考察事业,具有正义感,希望造福人类;从他敢于跟尼摩船长乘坐潜水艇作海底两万里的探险旅行和在海底的感悟中,可以看出他有渊博的知识、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康塞尔:一位对主人忠诚的小伙子,老实本分、性格开朗,对分类学非常入迷。
他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跟随主人参与捕鲸行动;看到主人落水后,勇敢地跳下去抢救;在南极缺氧的时候,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主人。
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仆人。
尼德·兰:他是跟随阿龙纳斯去捕“巨鲸”的捕鲸手。
经验丰富,百发百中,是一个比较原始的人,性情火暴,野性十足。
尼摩船长:从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反抗压迫的战士;从南极冰山脱险中,可以看出他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中,可以看出他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从击退土著人袭击中,可以看出他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性(在船扶手上装高压电),遇事沉着冷静;从含泪掩埋同伴中,可以看出他虽外表冷郁但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义;从潜艇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和躲避敌人、迫害者中,可以看出他是个神秘、孤独的人和他追求自由的心理。
5.艺术特色(1)科学与幻想完美结合,故事叙述详尽,自然环境描写精彩优美。
(2)故事情节曲折紧张,跌宕起伏,充满悬念,扣人心弦,场面描写波澜壮阔。
(3)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4)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读书方法指导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读者尽快地把握全书的内容。
但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加以训练。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集中精力,专心致志。
要全神贯注地读,尽快弄清作品中发生了哪些故事,有哪些人物等,对小说有个概括的了解。
(2)以默读为主。
要培养默读的习惯,并达到一定的速度。
初一阶段,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应不少于400字。
可以拿《海底两万里》中的某一章做一个试验,测测自己的阅读速度。
(3)眼睛的视域要宽。
读的时候尽量不回视,尽量扩大扫描的范围,在短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内容收揽眼底。
可以从少到多进行扩大视域的训练,如从一眼扫几个字过渡到扫一行字,再从一行字扩大到多行或全段,这样速度就能不断提高。
(4)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
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对涉及他的语段就需要格外关注。
而对文中大量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或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和个人兴趣补充阅读。
四、针对训练(一)填空题。
1.儒勒·凡尔纳是________(国家)科幻小说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二,第一部是《________》,第三部是《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________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________和捕鲸手________,跟随________乘坐这艘潜艇在________做了一次充满惊险的旅行。
3.《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______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________发电。
故事中的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临绝种的________,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4.《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包含了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知识。
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5.《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还在于它是______和______巧妙结合的成果。
7.请用一句话评价《海底两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尼摩船长在海底用()做的笔写字。
A.鲸鱼骨头B.鹅毛C.塑料2.“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
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
”这两句话是()说的。
A.阿龙纳斯B.尼摩船长C.尼德·兰3.人们在托雷斯海峡遇到什么危险?()A.鲨鱼B.撞上一块暗礁,搁浅C.被炸弹轰炸4.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A.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B.因为珊瑚地很美丽。
(三)简答题。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一行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其中的几次险情。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一行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3.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4.《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象出来的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答案:(一)1.法国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2.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尼摩船长海底3.尼摩船长海洋鲨鱼儒艮 4.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 5.人类进步得实在是太慢了 6.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幻想7.科学与梦想之旅(二)1.A2.B3.B4.A(三)1.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2.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到达南极。
3.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
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和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
4.①示例: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②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
③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
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不只是让读者感受主人公丰富多彩的历险,从中摄取各种知识,它还在启发我们的心灵: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科幻就只能沦为空想;但如果连想象都没有,就更不可能有人类科学的进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学修养的提高,相信同学们几年后再读这部作品,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