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区更新城市设计的研究
城市老旧街区更新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城市老旧街区更新设计的可行性研究城市老旧街区是城市发展中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这些老旧街区往往面临着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诸多问题。
然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尽可能地保留街区的历史韵味和文化特色。
本文将探讨城市老旧街区更新设计的可行性。
一、老旧街区的价值和挑战老旧街区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风貌。
保留和修复这些老旧街区可以增加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并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优雅而独特的环境。
然而,老旧街区的更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古建筑维修成本高、土地使用权纠纷、市政设施更新等问题。
二、老旧街区更新设计的原则和技术1. 尊重历史和文化:老旧街区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新设计应尊重这些传统,并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特色,以保留街区的独特魅力。
2. 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古建筑是老旧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是更新工作的关键。
采用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技术,注重细节和原汁原味的保留,以最大程度地还原建筑的历史面貌。
3. 提高基础设施和环境:老旧街区往往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和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通过改善街区的排水、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加大环境卫生的改善力度,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4. 形成完整的功能体系:更新设计不仅仅是修复建筑和改善环境,还需要将老旧街区真正融入城市的运行体系中。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老旧街区形成完整的功能体系,提供居住、商业、文化等各种需求。
5. 合理的土地使用:老旧街区更新设计需要解决土地使用权纠纷和整合问题。
在保留原有地块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批量拆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三、老旧街区更新设计的调查研究在实施老旧街区更新设计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街区的历史、人文景观、建筑状况、土地使用权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合理的更新方案和决策非常有帮助。
调查研究不仅仅是取得一些表面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和体验老旧街区的文化内涵和居民的生活。
商业街设计现状及策略研究

一、街道设计的概述(一)街与路。
街市通常是指商贩在街道两侧经商、艺人在街头卖艺,以及城市居民在街上交易、围观及休闲散步等活动所形成的市场[1]。
现代街是指两边由房屋围合出来的城市空间,通常指开设商铺的地方。
路即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
综上所述,街既可以通行又是交往空间,主要强调交往性,而路主要起到交通功能,强调通过性。
(二)街道设计的意义。
街道是一个功能复合的空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交通,二是交往。
作为城市交通空间,承担城市交通功能,为城市道路连接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最重要的沟通空间,首先它可以增强街区的活力,激发经济活力。
其次作为人们最喜欢的空间可以促进交流,承载历史,寄托情感,传承人文。
二、张家口武城街案例分析(一)现状。
(1)区位。
武城街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是张家口著名的商业街,也在市中心。
这条街的平均宽度是8米,北窄南宽,建筑秩序较混乱。
建筑尺度也是北面小,南面大。
(2)现状。
武城街现状一共有四条主要街道,南北向武城街,步行街,桥西大市场周边,展览馆入口处。
武城街商业活力最好,人流量最多。
其他的几条街道人较少,商店也比较冷清。
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健全,但是秩序混乱,没有和商业街有机配合。
节点空间也比较缺乏,街道活力较低,景观较少,没有特色与吸引点。
建筑质量好坏都有,风格也相差很多,色彩风格也相差甚远,缺乏当地特色。
周边道路比较混乱,人流量较大,所以很危险,但有些设施值得学习。
在商业街中严重缺乏停车场,导致了很多安全问题,现在很多人因为没有停车地方所以不去武城街,而选择大商场,因此减少了很多客流量。
(二)存在问题。
第一,车辆影响较大,降低了人们的逛街体验。
虽然在街头结尾设置了限制车辆进入的障碍物,但是停车场的严重缺乏和管理不善,严重影响了商业街的客流量和街道美观。
第二,休闲空间缺乏。
武城街是一个商业街,但是却没有一个可以休憩的空间,景观也缺乏,完全没有观赏性,纯粹购物吃饭,这样会降低人们的参与性和舒适感。
商业街区工程改造方案

商业街区工程改造方案一、前言商业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集中地。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的改变,一些商业街区逐渐显得陈旧和拥挤,失去了吸引力,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因此,对商业街区进行工程改造,提升其品质和形象,已成为各城市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商业街区工程改造方案。
首先,对商业街区进行整体分析,确定改造的目标和方向,然后对具体的改造措施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完善的管理和维护措施,以保证改造效果的持久性。
二、商业街区状态分析1. 商业街区的现状商业街区位于城市中心,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吸引了大量商业和人流。
然而,由于建筑老化、设施陈旧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商业街区的形象受损,市民对其吸引力逐渐减弱。
2. 商业街区存在的问题(1)建筑老化:商业街区的一些建筑年代久远,外观陈旧,内部设施老化,无法满足现代商业的需求。
(2)街区环境脏乱差:商业街区存在大量乱堆乱放的垃圾和公共设施难以维护的现象,给行人带来不便。
(3)交通拥挤:商业街区的交通流量大,道路狭窄,车辆行驶不畅,严重影响了商业街区的形象和环境。
3. 改造目标和方向根据商业街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改造目标和方向:(1)改善商业环境:提升商业街区的整体环境品质,包括建筑外观、街道整洁度、公共设施等,增加商业街区的吸引力。
(2)优化交通组织:调整和优化商业街区的交通组织结构,提升交通流畅度,减少交通事故。
(3)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商业街区管理机制,加强对商业街区的管理与监督,确保改造效果的持久性。
三、商业街区工程改造方案1. 建筑外观改造(1)立面装饰:对商业街区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采取合理的装饰材料和设计风格,提升建筑的外观品质。
(2)照明设计:合理设计街区的照明系统,夜间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增加商业街区的夜间吸引力。
2. 街道景观改造(1)绿化美化:增加绿化带和花坛,装饰街道景观,提升商业街区的自然氛围。
城市更新中历史特色商业街区设计探析

城 市 更 新 中 历 史 特 色 商 业 街 区设 计 探 析 ★
张 骏 饶 望
摘
武 彤
1 5 0 0 0 6 )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9 0 2 ; . 哈尔 滨工 业大学建 历史商业街 区为例 , 基于城市更 新的时代背 景 , 介 绍 了该街 区的现 状、 设 计 目标 以及 策略 , 探讨 了
. 4 建构 形式 多元 的 商业 空间 的文脉肌理相结合是商业街区设计 的重 点 , 创造 全天候 的欧洲风 1 随着经济 的不 断发展和居 民消费 的提高 , 休 闲与购物 相结合 情商业街是该项 目的设计 目标。
一站式购物” 作为一种全新 的购物理念 , 逐 渐被人 们接受 。今 随着经济的发展 , 我们在追求经济 利益的 同时却忽 略了对具 的“ 天 的消费者对 购物场 所 的挑剔 , 已摒 弃 了对单 纯卖 场 的推崇 , 商 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的保护 , 项目 期 望将该历 史街 区在 商业化 开发的同时保 留其特色 、 活力与场所感 。
闲适 , 为城市创造 出一个 集商业 、 休 闲、 娱乐、 商务 等功 能相 结合
的复合 型商业 空间。
_ 3 创 造 亲切 宜人 的街 道尺 度 品质 , 能够 提高 对城 市形象 的认 同感 , 提 高城市 的可识别性 , 增 强 1 商业街要 特别 强调平易近人 , 这样才 能吸 引人群 。该 项 目通 城市建筑 的可读性 。在 我 国, 城 市更新 已经 在多个 城 市展 开 , 其
协调 、 原有建筑立面遭到破坏 、 绿化不 够等 问题 。
1 . 2 形成 欧洲风 情 式商业 走廊
作为传统 的商业 中心 , 应传 承传 统的城 市 街 区及建 筑特 色 , 进行 因地制宜 的改造 与更新 。
传统商业街区更新改造案例研究——以西安市康复路商业街区改造为例

存 在 很 大 的安 全 隐患 内部 街 道 宽 度 最 宽 达 到 米 沿街 店 铺扩 延 后大概 剩 不 到 4 米 的 路 面 在 这 样 狭 小 的 空 间 里 三 轮 货 运 车 和人 流 穿 行 特 别 拥挤 缺乏 管理 没 有
, ,
,
。
。
,
他 城 市 的 旧 区 中 的 商业 区 改造 问 题提 供参 考和 借 鉴
,
, ,
、
,
,
退等 城 市 问 题
改 造 方式
,
。
本 文 从 城 市更 新 改 造 的 角度入 手
,
,
对西 安市的
,
面变得拥挤不堪
6
,
康 复 路 商 业 街 区 的 改造 进 行 深 入 的 探 讨 和 研究
分析 研 究 了 其 以 期 对 传 统 商 业 街 区 改 造 研究 有所稗 益 为 国 内其
城市 规划
·
「 O RUM
、 、
传统商 业街 区更新 改造案 例研 究 以 西 安 市 康 复路 商业 街 区 改 造 为 例 —
张 思雨 雷
,
青
( 西 北大 学城 市 与 环境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 1 0 1 2 7 ) 摘 要 : 城 市 在 不 断 地 更 新 发 展 造 成 一 系 列如 城 市 环 境 不 断 恶 货 运 量 较 大 人 流 量 多 是 最大特 点 但 目前 没 有 一 处 正 规 的停 劣 城 市 交通 拥 堵 城 市 历 史 特 色不 断 消 失 城 市 功 能 不 断 衰 车 场 大 部 分私 家 车和 小 货 车都 是 沿 路停 车 使 本 来 就 窄 的路
饮服 务 和 休 闲 服 务 设 施 极 度 缺 乏
街区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街区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街区改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街区改造旨在通过规划设计、基础设施更新等手段改善城市街区的生活环境和居住品质,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城市街区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其街区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具体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为后续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街区改造的必要性分析1.城市化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率逐渐提高。
而城市的产业结构、交通状况、居住环境等问题也随之凸显,需要通过街区改造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发展水平。
2.旧城改造需求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以及历史原因,许多城市的老旧街区存在着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也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亟需进行街区改造来提升城市品位。
3.城市可持续发展街区改造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交通组织等方面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街区改造的可行性分析1.政策支持当前,我国对城市街区改造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如《城市更新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为街区改造提供了政策保障。
2.资金支持对于街区改造项目,政府会提供一定的投资支持,并且可以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降低政府财政负担。
3.社会接受度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市民对街区改造持支持态度,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城市环境。
4.技术手段在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创新技术和手段,如BIM技术、可持续设计理念等,可以有效地支持街区改造的实施。
四、街区改造的具体方案基于街区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我们提出如下的街区改造方案:1.街区规划设计:通过对现有街区的规划设计,优化其空间布局、提升绿地比例、改善交通组织,并且规划设立更多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商业中心、文化设施等。
关于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特色商业街区是城市商业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消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市委政研室对我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到长沙、苏州、无锡等地考察学习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我市特色商业街区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把推动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作为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老街区改造升级、新街区规划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消费环境,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特色商业街区。
全市现有特色商业街区*个。
一批特色商业街区通过丰富经营业态、打造消费场景、策划商业活动等,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外来游客,成为热门打卡地。
今年以来,*古城、*、*接待游客量分别达到*万、*万、*万人次,*古城被抖音大数据平台评为“第一热门汉服打卡地”。
同时,我们也发现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规划布局不够科学。
我市特色商业街区规划建设以县区为主,市级层面尚未出台专门的指导性文件。
由于缺乏统筹谋划,一些特色商业街区分布较为散乱、联动发展不足,导致聚客能力弱、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还停留在“点”或“线”上,没有形成“面”上消费。
比如,有的商业街区虽自身人气火爆,但在规划中并未与周边商圈一体考虑,导致发展受制于空间,客流量明显超出其承载能力,消费者体验感下降,也未能产生良好溢出效应。
比如,有的商业街区周边2公里内有多个著名景点,完全具备系统打造特色商业片区的条件,但目前因为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很好地形成联动发展和规模效应,造成游客流动不畅、街区冷热不均,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文化特色彰显不足。
我市正按照“老城区漉河区明清风、西工区民国风、涧西区苏援风、洛龙区新唐风”的思路,着力打造不同文化风格的特色商业街区。
但目前特色商业街区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文化特色还不够突出,有分量有影响的文化IP较少。
一是外观风貌缺乏文化特色。
部分特色商业街区的建筑风格与所在地区的整体风貌不协调,或风格特色不明显,识别度不高。
上海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空间职能更新——保护更新与商业开发设计案例研究

@ 牟华
摘要 : 本文通过对现代城 市历史建 筑保 护更新 发展 轨迹入 手, 并借 助对上海城市文化建筑更新的设 计案例调研 , 主要基于在城 市保 护 与更 新的典型案例实践及其更新理念 带来 的社会 影响进行分析 ; 希 望在城 市 更新与保护得到启发 , 指 出了上海在城市保护 与更新在 尊重传 统建筑及
2 、 “ 许 多城市把保护遗产简单 看做恢 复历史遗存 , 重 修古建筑 , 热衷 于盖庙 、 修塔 , 大建仿古复古建筑。 ” 3 .“ 许 多城市对遗产 的保护缺乏必要的保护资金 。 ” 4 .“ 保护历史遗产是 为了纯粹的经济 目的和发展旅游 。 ” ( 四) 上海城 市历史 街区保 护与更新现状 、 亟须解决 的问题 :
宅建筑 内部作 了较彻底的改造 , 加固建筑结 构, 增加现代化设 备设施 , 同 时对原有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外貌和里弄建筑的空间环境 予以保 留。 ( 2 ) 空间职能转换 : 将居住功能调整为文化休 闲和商业功能 , 同时随 着太平桥规划的实施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中共一大会 址周围 的里弄 建筑 内部相继调整作商业和文化展览等公共设 施 , 街坊 内步行街的 空间
现状 :以 2 0 0 3年在 “ 上海市历史风貌文化 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 例” 公布 ; 2 0 0 4年 8月韩 正市长强调 了“ 开发新建是 发展 ,保护 改造也
( 3 ) 通道 、 交通组织 : 为引入淮 海 中路 的人流 , 在 区域 中部 由北 向南 新辟 步行街 , 与南北两街坊 的 中心 广场 串联在 一起 , 并 通过东 西 向的弄 堂和兴业路步行街 , 将进入新 天地 的人流 引向太平桥人 工湖与大 型绿地
约1 . 2 万平方米 , 保留和保护性 改造 的旧建筑 约 3 . 4万平方米 , 占原有建 筑 面积的 7 4 %, 降低 了城 市密度 , 同时保 持了原有街坊 的历史风貌 的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街区更新城市设计的研究摘要:随着岳阳楼景区和汴河街竣工以来,洞庭湖风光带成了岳阳市民、游客关注的焦点,也是旧城改造的又一典型案例。
以岳阳楼风景区“鱼巷子街区”为例,阐述旧城街区改造存在的问题,探讨滨水旧城更新中应采用的城市设计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旧街区;鱼巷子;更新;城市设计;湘楚建筑Abstract:WiththecompletedofYueyangTowerscenicspotandBianheStreetAr ea,theDongtinglakescenicspotbecomeafocus,attracttheattentionofYueyang citizenandtourists.It'salsoanothertypicalcasefortransformationoftheoldcity. ThisarticletaketheprojectofYueyangTowerscenicspot-"Yuxiangziarea"asane xample,exploretheproblemwhichexistintransformationoftheoldcityquarter, expoundtheprinciplesandmethodsforwaterfronturbanrenewalandurbande sign.Keywords:oldcityquarter;yuxiangzi;renew;urbandesign;theArchitectur eofXiangchu中图分类号:TU98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099-061鱼巷子区城市设计的基础研究洞庭湖风光带三期工程是衔接一期的古典、二期的明清风韵仿古街,为以后的沿湖风光带做铺垫的重要工程。
是岳阳城市改造的典型范例。
巴陵广场兼有集散、交通、休闲等功能。
规划的前期首先对三期工程从整体上进行了研究并作了概念性设计方案,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岳阳楼洞庭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从宏观上来把握巴陵广场的定位。
在此基础上规划局又进行了三期工程(巴陵广场——街河口)修建性规划设计。
巴陵广场北接洞庭湖风光带三期工程,南至鱼巷子,西临洞庭湖,东抵洞庭南路,总用地面积4.85万m2。
定位为历史文化广场的巴陵广场分为广场区和滨湖景观区。
广场部分由入口广场(交通、集散广场)、过渡广场、市井活动广场和文化主题广场四部分组成。
市井广场包括市井广场和活动广场,市井广场内建设反映市井文化的雕塑、小品,将突出鱼巷子街区入口商业氛围气氛的营造。
本文仅对鱼巷子街区进行分析阐述这一区域的更新与城市设计。
1.1把握鱼巷子街区的基本特色岳阳楼三期工程岳阳巴陵广场中鱼巷子街区,曾经是明清时期岳阳最繁华的综合性商业街区之一,如何突出这一地段的历史特点、地域特点,重新发展更新这一地段就要根据这一地区的基本特色,分析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整合资源激发活力。
1.1.1其功能为居住、农贸市场及办公。
1.1.2鱼巷子街区形成发展以自然曲线形态为主要形式,现存房屋多为民国时期及以后的建筑,布局零散且无特定规则可循。
1.1.3鱼类批发、商业零售、旅游集散的多功能、多目的的混合空间形态是鱼巷子街区的文化特色,现存院落多为南北朝向为主东西也有房屋建筑的功能混合封闭院落式。
1.1.4建筑形式多样化,但以三层以下房屋为主,现有建筑产权大致分为三类:公房、企业用房及少量私房。
现有建筑总面积7.5万m2。
其中96%的建筑为现代砖混或框架建筑,布局拥挤,环境较差,无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1.1.5具有历史价值的元素有:石板路、街巷格局、街巷空间尺度以及巷名、传说故事、鱼市交易等。
1.2鱼巷子街区存在的主要问题1.2.1经营种类的单一,缺乏活力的经营形态,逐渐萎缩的商业。
12.2现代气息的匮乏,历史遗存的消失。
1.2.3私建乱建的混乱空间关系,模糊不清的肌理,消失殆尽的街巷亲和气息。
1.2.4由增建、改建造成的建筑风貌特征不明确,没有整体感可言。
1.3机遇与挑战1.3.1优势:鱼巷子是岳阳老城区重要的传统商业街区之一,承载着岳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至今仍保留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
古代此处一直为商业繁华、市井氛围浓厚之地段,俗称“北城南市”。
鱼巷子为历史上形成的商业街巷,保留着传统石板路和传统空间特征,其卖鱼的功能至今还在盛行不衰。
1.3.2劣势:经过分析调研发现,本区域虽然年代久远建筑繁多,但是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数量较少,整体建筑质量差,建筑风貌不统一且存在很多私建乱建的违规建筑。
商业形态的单一和本身特点造成街区脏、乱、差的现状,消费人气得不到发挥,消费者可以旅游、参观、体验的项目几乎没有,使得商业呈现出萎靡的状态。
1.3.3机会:旅游经济、历史遗存、曾经的繁荣一时是鱼巷子地区所独有的特征,有着唯一性不可复制性。
在现代人追忆过往,重现繁荣,再现巴陵盛状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手段对该地区进行城市设计改造。
重塑古街风貌,恢复商业活力。
鱼市口独特的魅力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该地区有着很大的发展机会和无穷的潜力。
2鱼巷子街区城市设计2.1鱼巷子街区设计目标通过鱼巷子街区城市设计,强化街区的五个特点,整治现状,营造出适合现代商业氛围的滨水区历史文化综合街区。
2.1.1自然性目标鱼巷子街区的形成及发展都是一种自然的过程,由于依靠在洞庭湖边,其自然的肌理与清新的味道是鱼巷子所独有的,所以在改造过程中突出其自然性,强调街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2.1.2历史性目标鱼巷子街区附近的码头,曾经是岳阳最大的货物集散,贸易场所。
至此通洞庭、入长江,是湖湘贸易枢纽地区。
古老的码头、会所、集市多集中在此区域,南正街作为岳阳曾经最繁华的地段其商业价值和历史作用被深入挖掘。
洞庭湖边岳阳楼、慈氏塔和鱼巷子街区在一条轴线上,再现历史上繁重的集市和洞庭景象。
2.1.3地域性目标摆脱千篇一律的仿古建筑造型,追求地域性特色,展现湘楚文化的深厚底蕴。
结合当地现状实现建筑形式的突破。
2.1.4整体性目标整合资源,将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
整合建筑风格,将凌乱的建筑风貌统一起来。
这片区域的规划突出保护原有的街巷格局和城市肌理。
2.1.5亲水性目标鱼巷子街区的形成及发展都以水为媒介,洞庭湖的旖旎风光又成为鱼巷子的景观来源,把湖面的景观引入街区,在街区可以感受到洞庭千百年来“水”的文化是这次改造的目标之一。
原有的鱼巷子石板路都予以保留与恢复,并拉通通向湖岸的巷子。
2.2设计原则2.2.1保护先行的原则尽可能多地保留历史遗存、文化遗存,将历史文化信息尽量完整的传承,留给后人更多可以鉴赏、学习感受的东西,引导营建符合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区环境。
2.2.2开发为主的原则开发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没有想到的、没有采取的、没有开发好的资源整合起来,做到尽可能的挖掘土地内涵,利用土地价值,实现土地的增值和文化的增值。
2.2.3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人的商业模式应用到具有传统意味的街区巷道中来,让人们从小街巷中回忆曾经的岳阳风貌,构建当代价值取向和现代尺度、当代模式的商业形态。
2.2.4活力营造的原则调整街区的商业形态,重新梳理街区的肌理形态,注入更多新鲜元素,将传统销售、集散批发、特色餐饮、文化休闲、度假娱乐、戏曲舞蹈、客栈体验等能够吸引消费者,人流密集程度高的业态形式引入到街区中来,人气的提升带动整个街区的活力,从而激发街区的商业活力。
2.2.5操作机制弹性化的原则由于多种商业共存商业形态多样化的要求,在延续街区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功能及环境的创新,张弛有度的发展,制定出适合鱼巷子设计的弹性化机制和操作方法。
2.3鱼巷子街区的整体功能及形态2.3.1按规模功能划分依照地块现状整个规划包含的几个功能划分出三个区域:广场区、鱼巷子区、滨湖景观区。
基地呈不规则四边形状,为湖滨地貌,东北高西南低,面向湖面逐渐跌落。
基地最大高程为41m,基地最低高程为24m,最大高差达17m。
百年一遇的洪水位(98年)为33.98m(黄海高程)。
2.3.2现状空间布局明确功能分区巴陵广场沿湖风光带三期工程位于中心城区主干道巴陵大道西尽端是沿湖风光带三期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商业、历史文化、湖滨景观的重要载体。
基地北接沿湖风光带二期工程,南至街河口,西邻洞庭湖,东抵洞庭路。
总用地面积8.1万m2(121.5亩)鱼巷子区是整个三期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鱼巷子区本身规划的建筑根据位置的不同,功能各有侧重。
①临巴陵广场的南侧设置茶楼区,主要为茶楼及会馆,建筑面积6814m2。
②临洞庭湖为餐饮区,主要为特色餐饮,以吃鱼为主,建筑面积9122m2。
③下鱼巷子西侧为商品零售区,主要为经营岳阳特色的土特产品,为旅游服务,建筑面积8351m2。
④综合市场,主要以鱼类产品批发交易为主的综合市场(含菜市场),临街门面为鱼需产品零售与批发,建筑面积2.3万m2。
2.4保护街区传统风貌的现代表达设计中延续了鱼巷子地区特有的典型市井商业形态,突出“市”的意味,重新梳理传统地区的城市肌理、街巷格局、空间形态及建筑风格等,构建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既有时尚风貌又有文化内涵的商业区。
2.4.1完整的原有地区肌理、格局、街巷。
设计中对街区现有的肌理进行了延续和继承的处理方式,虽然建筑基本上为新建,但“巷”的风格延续了下来,而且将湖的水景延续进巷,巷的延伸方向通向湖边,隐约中能窥探到的湖光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街巷的交织、纵横,构建人性化的步行系统。
2.4.2宜人的尺度现代人的尺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巷”对于现代人既是亲切的回忆又是全新的体验,适合现代人尺度的街巷空间尤为重要。
较之以前,这里的距离——新的街巷变得宽敞,但不显得空旷。
保持特有韵味的同时,注重现代人的交往模式与空间尺度的把握。
2.4.3院落的形式集合的院落,开敞的街巷,院落在这里不是简单的围合、封闭,而是一种开敞的态度与引入周边环境,吸引人流的状态。
2.4.4节点设计街巷的节点设计突出营造活力空间的概念,以开放的形态为主,街巷节点为三种类型:第一,街巷的交叉点,第二,街巷与外界重要历史建筑的节点,第三,院落开放地带的节点。
2.4.5街区风貌的保持控制这一地区的街区风貌:①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②建筑高度的控制③整体风貌协调的同时注重各不同性质地块的风貌差异2.5建立层级鲜明的公共空间以鱼巷子为主的几条主要街巷为骨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街、巷、院子三个等级的街区公共空间,形成完善和层级鲜明关系清晰的街区公共空间体系。
2.5.1多变的公共空间街道空间形态不宜太狭窄,太局促。
活力不等于拥挤,但活跃的街市必定是有人聚集的场所。
每条街巷有自身的特点,街巷内平民化特点的商业和形态决定了这一空间应富余变化,避免出现单一整齐的空间,广场与街道节点的公共空间为人们聚集、游玩、休憩的场所,营造开敞、开阔、不封闭的的环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