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屿-历史建筑改造方案

合集下载

台湾城整体定位策划方案

台湾城整体定位策划方案

台湾城整体定位策划方案台湾城整体定位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台湾城是一个位于台湾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

由于长期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变革,台湾城的发展和定位存在问题。

为了改善台湾城的形象和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制定了以下整体定位策划方案。

二、定位目标1. 提升台湾城的知名度和形象,使其成为台湾的文化代表之一。

2. 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台湾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繁荣。

三、定位原则1. 保护和传承台湾城的历史文化遗产,注重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结合现代元素,打造独特而现代的台湾城形象。

3. 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四、定位策略1. 文化保护加强对台湾城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其原汁原味的保留。

设立专门的文化保护基金,吸引资金和专业人才参与修复和保护工作。

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管理,禁止破坏和改建,保证历史建筑的完整性。

2. 文化创意鼓励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组织文化创意活动和展览,展示当地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作品,吸引游客参观和购买。

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打造台湾城的独特文化品牌。

3. 游客体验提供丰富多样的游览线路和旅游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

建设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提供舒适便捷的游览体验。

组织定期的文化节庆活动,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金额。

五、推广与营销1. 制作台湾城的宣传册和旅游指南,详细介绍台湾城的历史和文化,并推荐游览路线和景点。

2. 在各大旅游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提升台湾城的知名度。

3. 与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出台湾城的旅游套餐和优惠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4. 在国内外旅游展会上设立展台,展示台湾城的特色和魅力。

六、合作与发展1. 建立与其他旅游景区和文化机构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台湾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2. 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机构和学府来台湾城合作办展,增加台湾城的影响力。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

01
02
03
04
时间安排
项目计划从2023年1月开始, 历时1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2023年1月至6月,进行前期 规划和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整 治方案、设计、预算编制等。
第二阶段
2023年7月至12月,进行主 体整治工作,包括建筑修缮、 环境整治、历史文化挖掘等。
第三阶段
2024年1月至6月,进行后期 收尾工作,包括工程验收、资
旅游容量
在增加旅游设施时,需要考虑鼓浪屿的承载能力 ,避免因过度开发导致岛上环境恶化。
旅游秩序管理
需要加强对旅游秩序的管理,防止因游客流量过 大导致的拥挤和安全隐患。
05
项目评估与反馈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评估与监控
评估内容
01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鼓浪屿整治提升的各项任务进行评估,
包括工作计划、资源分配、施工进度、质量保障等方面。
分工
规划师负责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师负责建筑修缮设计;工程师负责工程实施和 质量控制;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施工和操作;安 保人员负责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理。
04
项目风险管理
建筑保护修缮的风险管理
文物类建筑修缮
针对鼓浪屿上的文物类建筑,需要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法, 确保修缮过程中不改变文物的原始状态和历史风貌,同时 避免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总结词
旅游设施建设应与鼓浪屿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相协调,注重提高旅游体验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旅游业 的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景点,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景观;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节约资源;加强旅游设施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管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等。

一河两岸建筑更新方案

一河两岸建筑更新方案

一河两岸建筑更新方案
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一河两岸的建筑更新方案成为了许多城市改造的重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介绍一个关于一河两岸建筑更新方案的想法。

首先,这个建筑更新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改善河岸边的建筑来增强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我们计划在河岸上建造一系列现代化的建筑,如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文化娱乐设施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期望。

这些建筑将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以确保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其次,我们还计划在河岸边建造一些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和步行街,以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些公共空间将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人群进行规划,并配备各种设施,如休息区、运动场和绿化带。

我们还将保留一些历史建筑,并将其改造成博物馆或艺术画廊,以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

此外,我们还计划在河岸上建造一些环保设施,如太阳能发电站和雨水收集系统。

这些设施将为河岸上的建筑提供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和水源的依赖。

我们还计划采用绿色建筑的概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我们还计划在河岸边建造一些文化艺术设施,如剧院、音乐厅和画廊。

这些设施将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提升城市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品质。

我们还将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人文关怀。

总之,这个一河两岸建筑更新方案将通过改善河岸边的建筑和设施,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通过这个方案的实施,城市将变得更加宜居和具有竞争力,在吸引人才和投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

国家文物局关于潼川古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七一小学南侧地块项目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潼川古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七一小学南侧地块项目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潼川古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七一小学南侧地块项目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24.07.03•【文号】文物保函〔2024〕901号•【施行日期】2024.07.03•【效力等级】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潼川古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七一小学南侧地块项目的批复文物保函〔2024〕901号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关于潼川古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实施佳豪中兴状元坊项目的请示》(川文物〔2023〕131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在潼川古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七一小学南侧地块建设项目。

一、对方案提出以下修改意见:(一)深化前期勘察和文物影响评估。

补充必要的考古工作,明确地下遗存情况。

进一步补充相关规划对拟建区域的管控要求。

补充临近用地范围内城墙的现状调查,明确城墙形制、长度、标高等基本情况。

完善文物影响评估,补充工程施工对文物本体的影响。

(二)优化设计方案。

调整建筑总平面布局,建议取消西南角配套用房。

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建筑总高不得超过7米,从该段城墙内道路标高起算。

建筑风格、色彩等应适当体现当地地域特征,不应采用无关符号,尽可能与文物及周边环境相协调。

施工开挖边界与地下遗存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二倍地下室开挖深度。

排水等相关管线路由应避让保护范围。

细化场地标高设计,避免雨水向城墙处汇集。

完善景观设计,对拟建项目进行必要绿化遮挡。

(三)进一步完善工程措施。

细化文物保护和安全防范措施,补充基坑开挖、施工振动等对文物影响的减缓措施。

制定施工期间文物安全监测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文物安全。

(四)进一步补充完善文本和图纸。

设计依据应补充相关法律法规、文物保护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

补充拟建项目与潼川古城墙空间关系的剖面图。

效果图中城墙及周边环境应修改为现状实景。

(五)城墙断口处改动暂不得实施,应编制专项方案另行报批。

二、请你局指导相关单位根据以上意见对所报项目进行修改、完善,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后实施。

回忆重启·台町印象——鞍山市东山宾馆更新改造方案设计

回忆重启·台町印象——鞍山市东山宾馆更新改造方案设计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引言.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3)1.1课题背景 (3)1.2课题目的 (3)1.3 课题意义 (4)2 国内外酒店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6)2.1 国外酒店建筑发展现状 (6)2.2 国内酒店建筑发展现状 (6)2.3 国内外酒店建筑的发展趋势 (8)3 项目概况 (10)3.1 项目设计条件及设计原则 (11)3.2 酒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1)4 总体规划 (13)4.1 场地规划 (13)4.2 建筑布局 (13)4.3 道路规划 (14)4.4 室外活动场地规划 (14)5单体设计 (15)5.1 功能设计 (15)5.2 平面布局 (15)5.3 流线设计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20)摘要在快速的时代发展中,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酒店建筑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下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建筑,酒店建筑承载了每个地区不同时代的历史记忆并传承了该地区的建筑风貌与历史文脉,它不但有序地结合了每个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的元素而且慢慢过度和演变成为当代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酒店建筑在生活中作为外人熟悉城市的一张名片,它展示了独特的城市建筑风貌与城市历史文化,所以酒店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于整座城市的理解和酒店建筑对于文化传承的作用与意义。

毫无疑问,酒店建筑成为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

在大环境的发展条件下,纵观全局,我国酒店建筑设计行业起步较晚,从上世纪末开始,酒店建筑设计在新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开始不断发展,在从表面上看,国内酒店建筑设计虽然已经与国外酒店建筑设计基本同步,但是当其面对我国现有的一流的景观资源,酒店建筑设计仍没有表现出来它应有的档次和品位。

台湾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容积转移制度实践反思

台湾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容积转移制度实践反思

保护与更新:台湾案例 | 1Reflection on the Practice of FAR Transfer System in the Renewal of Historical Blocks in Taiwan: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of Dadaocheng台湾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容积转移制度实践反思:基于大稻埕的实施评价*张若曦 王茹茹 ZHANG Ruoxi, WANG Ruru历史街区在保护中发展,一直以来是城市更新的难题。

容积转移作为平衡资源保护与市场开发的弹性调控机制,是协调历史街区更新中复杂多元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历史街区的容积转移制度建构和20多年实践分析,对制度整体实施成效进行探讨,重点对台北市大稻埕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容积转移实践进行深入剖析,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客观认识该制度在历史街区更新中的作用、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制度反思与建议,为我国大陆地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提供经验借鉴。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blocks under protection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in urban renewal. As an elasticregulation mechanism to balance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market development, FAR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ns to coordinate the complex and diversified problems in the renewal of historical block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FAR transfer system of historical blocks in Taiwa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the system, focuses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FAR transfer practice in the renewal of the historical blocks in Dadaocheng, Taipei, and provides experi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al blocks in Mainland China.历史街区更新;容积转移;实施评价;台湾;大稻埕historical district renewal; FAR transfer;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Taiwan; Dadaocheng文章编号 1673-8985(2022)04-0001-06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20401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作者简介张若曦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cn 王茹茹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VR 眼动的闽南传统街巷风貌特征识别及保护机制研究”(编号51808472)资助。

加大力度保护和利用好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建议

加大力度保护和利用好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建议

加大力度保护和利用好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建议建议正文:一、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意义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是指1949年以前在鼓浪屿建造的,具有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造型别致、选材考究、装饰精巧的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鼓浪屿建筑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形态,因而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

建筑艺术是鼓浪屿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厦门城市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对其保护是对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要体现。

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已开展的工作2000年厦门市出台《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立法实施保护工作。

2001年形成《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

规划推荐历史风貌建筑207幢,其中重要历史风貌建筑82幢,一般保护历史风貌建筑125幢,另外还有101幢风貌较好的调查建筑。

经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历史风貌建筑40幢,为51幢历史风貌建筑标志挂牌。

完成308幢风貌建筑测绘并建立风貌建筑基础档案。

到目前为止,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缮风貌建筑70幢(其中重要历史风貌建筑25幢、一般保护历史风貌建筑24幢、风貌较好建筑21幢;公房8幢、私房48幢、公私房2幢、单位自管房12幢),修缮建筑门楼62座,围墙68处计2100多平方米。

此外,在鹿礁路集中开辟“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鹿礁片)游览区”,形成风貌建筑专题游览线。

在合理利用方面,有25处历史风貌建筑实行用途转换,开辟为家庭旅馆或其它旅游服务场所。

三、存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保护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保护工作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历史风貌建筑比例较小。

鼓浪屿共有历史风貌较好建筑308幢,仅有40幢建筑(占12.9%)经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70幢风貌建筑(占22.7%)实施修缮工作。

因为历史风貌建筑质量普遍较差,经鉴定为危房的有29幢(其中重点保护8幢,一般保护13幢,调查建筑8幢)。

浅谈厦门岛屿林相改造设计

浅谈厦门岛屿林相改造设计

技术工作总结浅谈岛屿林相改造设计——以火烧屿林相改造工程设计的为例胡卓群(路桥景观艺术)浅谈岛屿林相改造的设计——以火烧屿林相改造工程设计的为例胡卓群(路桥景观艺术)前言市是个多岛屿的美丽城市,周边存在15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大多数岛屿为无人岛,岛上植被多为原始生态林,基本上以相思、木麻黄等乡土树种为主。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岛屿的旅游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视。

在建设园林绿化生态城市的环境下,通过对火烧屿的林相进行改造,将林地从单一的绿色针叶林向多彩的景观阔叶林转变,逐步实现森林彩色化。

本人有幸参与对火烧屿林相改造的工程。

通过对火烧屿林相改造的设计及现场配合,通过对整个工程的参与,结合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1、火烧屿概况火烧屿是西海域中最大的岛屿,水陆面积27公顷,南北长900米,东西宽400米,海拔34.7米,从南角高处向北错落递降,形成三个岬角。

往西看俨如隶书的"山"字,从西往东望,颇像英文字母"M"。

这里岸线曲折岸坡陡峭,地质构造奇特,岩石色彩斑斓,海蚀洞穴各异,滩湾形状多样,是一个美丽的南亚热带小海岛。

火烧屿竖卧海沧大桥腹下,大桥之西塔立于屿之北端,控扼西海之中枢,南有兔屿、猴屿、大屿、鼓浪屿,北有镜台屿、猫屿、宝珠屿。

由于火烧屿位于海沧大桥下,是出入的一个重要绿化节点。

方案设计前期,通过对现场进行多次勘查了解并得出现状如下:火烧屿全景图1-1 树种单一,林相单调,季相变化少火烧屿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主要是相思树、马尾松和巨尾桉等,林相单调,缺乏树形优美、繁茂葱郁的阔叶树,观花、观叶等植物相对较少,从整体景观效果而言缺乏季相变化。

2-2 园林景观质量差岛屿四面环海,岛上多为分化岩,受海水腐蚀严重,土壤贫瘠、盐碱性严重。

整个岛屿经常受台风侵袭,导致整个岛屿林相单调,景观效果差。

道路绿化格调不高,树种选择与搭配也不尽合理,缺乏特色景观植物。

2、林相改造的目的林相改造工程从一般增“绿”,逐步向着“生态、自然、野趣”的新理念转变,建成由树种组成单一向树种多样转变,林分结构简单向乔灌草多层立体结构转变,抗灾和防护效果差的森林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改造,保证其生态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与更新 北侧内街效果图
保护与更新 北侧内街效果图
保护与更新
风貌保护
地产开发
保护与更新
放射状肌理
原生环境 空间尺度 色彩细部
保护与更新 反射状机理 原始肌理
地块范围 建筑现状
保护与更新 反射状机理 原始肌理
红外线文物
不落架保护建筑
落架保护建筑
还原肌理
保护建筑集约布置,形成相对完整的历史建筑群落,营造沉浸式传统街区商业体验。
保护与更新 空间属性分析
红线外文物建筑 入口集散空间 转折引导空间 尽端口袋广场及短暂停留空间 通过型空间 具有话题性的场所
保护与更新 改造程度分析
功能性调整 装饰性调整
02 空间与立面 SPCAE AND FACADE
空间与立面 西南入口广场
功能性改造 装饰性改造 红线外文物建筑 入口集散空间 转折引导空间 尽端口袋广场及短暂停留空间 通过型空间 具有话题性的场所
空间与立面 南侧商业街西段
改造策略: 功能性:1)调整建筑出入口关系,通透的玻璃立面,与对面的新建商业共同营造良好街区氛围; 2)保留历史建筑原有立面构成元素,增设广告、店招等必要的商业元素。
空间与立面 中央商业街
功能性改造 装饰性改造 红线外文物建筑 入口集散空间 转折引导空间 尽端口袋广场及短暂停留空间 通过型空间 具有话题性的场所
7.8M
56.5M
15.0M
8.8M 40.0M
空间与立面 中央商业街
改造前存在问题: 装饰性:1)位于主要商业动线上,商业价值高,但建筑立面过于封闭,与商业主动线关联度不高;
空间与立面 中央商业街
改造策略: 装饰性:1)局部设置通透的玻璃立面,改善建筑采光环境。增加室内外的商业互动;改造部分利用现代材料及形式语言,制造戏剧冲突,打造建筑的网红IP属性。
功能性改造 装饰性改造 红线外文物建筑 入口集散空间 转折引导空间 尽端口袋广场及短暂停留空间 通过型空间 具有话题性的场所
2.2M 17.0M 17.0M
15.0M
空间与立面 南侧商业街东段-口袋广场
改造前存在问题: 功能性:1)建筑界面较实,口袋型适合停留的商业外摆空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 2)柴栏厝形式与商业建筑功能不太匹配。
空间与立面 南侧商业街东段-口袋广场
改造策略: 功能性:1)局部打开建筑面向口袋广场一侧的界面,将广场呐为建筑的外延空间,增强商业氛围。 2)柴栏厝二层出挑部分,用玻璃立面围合,增加商业灵活性。
27.0M 7.0M
空间与立面 南侧商业街东段
改造前存在问题: 功能性:1)空间引导性不足,人流分散。 装饰性:1)建筑立面较为封闭,立面单调。
空间与立面 南侧商业街东段
改造策略: 功能性:1)结合景观构筑物,增强空间引导性。 装饰性:1)立面增设景观橱窗,改善室内采光,丰富商业氛围。
空间与立面 南侧商业街东段-口袋广场
255
住宅停车数
244
社会停车数
125
经济技术指标
单位
备注





1.0以上,1.05以下(包含场地内的保留的有价值古建筑)

40%-55%以下(含55%)
20%以上(含20%)

商业建筑檐口高度≤9米,局部≤12米


1.2辆/百平(新建商业)机动车停车位不小于125个


保护与更新 商业动线分析
缤纷商业之旅
缤纷商业-“水”街 缤纷商业-“花”街 缤纷商业-“梦”街 高水景价值界面 高山景价值界面 高商业价值界面
探寻历史之旅
时光集市 历史小径
保护与更新 保护建筑分类
文物建筑 不落架保护建筑 落架保护建筑 新建建筑
保护与更新 场地高程
12.00标高 11.00标高 10.00标高 8.00标高 7.00标高
空间与立面 中央商业街
空间与立面 中央商业街
空间与立面 陈氏宗祠东侧
功能性改造 装饰性改造 红线外文物建筑 入口集散空间 转折引导空间 尽端口袋广场及短暂停留空间 通过型空间 具有话题性的场所
8.0M 32.0M
3.0M 6.0M
空间与立面 陈氏宗祠东侧
改造前存在问题: 功能性:1)主动线上的空间狭口,通行宽度不到3M,空间较为局促。 装饰性:1)两侧均为连续山墙界面,立面较为单调。
融侨·福州台屿G06地块项目汇报
2018-12
目录
CATALOG
1. 保护与更新
PROTECTION AND RENEWAL
2. 空间与立面
SPACE AND FACADE
3. 立面调整检索
RETRIEVAL
01 保护与更新 PROTECTION AND RENEWAL
保护与更新
保护与更新 南侧沿街效果图
空间与立面 陈氏宗祠东侧
改造策略: 功能性:1)局部内凹形空间,增加了通行宽度,增强了空间引导性。 装饰性:1)景观橱窗的设计,打破了单调的立面形式,提升商业氛围。
空间与立面 南侧商业街东段
功能性改造 装饰性改造 红线外文物建筑 入口集散空间 转折引导空间 尽端口袋广场及短暂停留空间 通过型空间 具有话题性的场所
空间与立面 西南入口广场
空间与立面 西南入口广场
空间与立面 南侧商业街西段
功能性改造 装饰性改造 红线外文物建筑 入口集散空间 转折引导空间 尽端口袋广场及短暂停留空间 通过型空间 具有话题性的场所
8.0M
47.5M
空间与立面 南侧商业街西段
改造前存在问题: 功能性:1)位于主要商业动线上,商业价值高,但建筑立面过于封闭,与商业主动线关联度不高; 2)缺少广告、店招等必要的商业元素。
保护与更新 总图及指标
项目 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其中
容积率 建筑占地面积
建筑密度 绿地率 商业建筑高度 停车位
其中
数值
53884.17
56578
商业建筑面积
20365.50
保留与落架建筑面积 7927.88
住宅建筑面积
28285
1.05
21236
39.41%
15.00%
5米பைடு நூலகம்9米,12米
624
商业停车数
7.0M 44.0M 34.5M
空间与立面 西南入口广场
改造前存在问题: 功能性:1)此处商业价值高,但建筑立面过于封闭,缺少与广场空间的互动; 2)缺少广告、店招等必要的商业元素。 3)广场空间缺乏层次感和空间引导性。
空间与立面 西南入口广场
改造策略: 功能性:1)调整建筑出入口关系,通透的玻璃立面,增强建筑与广场空间的互动,营造良好商业氛围; 2)保留历史建筑原有立面构成元素,增设广告、店招等必要的商业元素。 3)结合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室外空间类型,可作为商业的外摆空间,亦或作为商业活动的举办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