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系统淋巴结清扫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主动脉 右房
右上肺静脉
中叶及下叶支 气管
右下肺静脉
右室 左室 左房 左下肺静脉 降主动脉
主肺动脉窗
左房
10
右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喉返神经
迷走神经 膈神经
肺动脉
#1、#2、#3、#4、#3a、#3p的清扫
11
右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食管
迷走神经 膈神经
奇静脉
食管 下肺静脉
下叶 下肺韧带
#7的清扫
#8、#9的清扫
#2 Paratracheal #3 Pretracheal,retrotracheal or
posterior mediastinal(#3p),anterior mediastinal(#3a) #4 Tracheobronchial #5 Subaortic or Botallo’s #6 Paraaortic #7 Subcarinal #8 Paraesophageal #9 Pulmonary ligament #10 Hilar #11 interlobar #12 Lobar #13 Segmental #14 Subsegmental
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不符合肺癌的手术根治原则
18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渡边洋宇 日胸 1999;52:895-900
早期肺癌(I期)的淋巴结予以微小转移的检测 普通病理检测为阴性的淋巴结---实际存在转移的
阳性率并不低
132例病例 :发生微小转移的肺门淋巴结 7例 纵隔淋巴结 29例
5年生存率---N2 55.6%
须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N0 77.7%
19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随访观察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要求术中将纵隔 淋巴结连同周围的脂肪组织连续、整块 切除,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
中山医科大学肺癌研究中心 1989-1995年期间 随机分组法前瞻性研究
20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随访观察
320例I-IIIA期NSCLC 研究组(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160例,
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9.49个; 对照组(单纯行肺门淋巴结清扫)160例,
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3.63个。
21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随访观察
表1 320例I-IIIA期NSCLC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累积生存率
12
左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膈神经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 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
肺动脉
#2、#3a、#5、#6的清扫
食管
#4、#7的清扫
13
胸骨正中切开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喉返神经 颈内静脉 迷走神经
颈总动脉 头臂干
甲状腺
颈内静脉 迷走神经 颈总动脉
喉返神经 奇静脉
无名静脉
头臂干
左无名静脉
#1的清扫
#2、#3、#4、#7的清扫
右无名静脉
左无名静脉 主动脉弓
升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肺动脉干 右主支气管
左上肺静脉
左主支气管 左下肺动脉
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脉弓上缘
奇静脉
隆突
降主动脉
9
肺部的淋巴系统
上腔静脉
升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上叶肺静脉 主动脉弓
右上叶支气管
右肺动脉干 左上肺静脉
左上叶支气管
左下叶支气管
主动脉弓下缘
肺门
降主动脉
上腔静脉 奇静脉
升主动脉 降主动脉
Botallo韧带
左肺动脉 左主支气管
左下肺静脉
主 动 脉
迷走神经 右主支气管
食管
左上纵隔
左下纵隔
8
肺部的淋巴系统
右无名静脉
头臂干
气管
胸骨 左无名静脉 左颈总动脉
升主动脉 上腔静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右主支气管
食管
椎体
奇静脉
胸廓入口
胸骨
肺动脉干 右肺动脉干 左上肺静脉 左肺动脉干
食管 降主动脉 椎体
隆突上
14
淋巴结钳
15
肺部的淋巴回流
羽田圆城 日胸 1985;44:17-24
16
肺癌 纵隔 淋巴 结转 移的 临床 观察
Maassen W. Surgery 1985;1:42-53
LL LU RL RM RU
0%
67%
79%
95%
74%
20%
91% 40%
60%
33%
21% 5%
26%
同侧上纵隔/隆突下 对侧纵隔
5
肺部的淋巴系统
食管
头臂干
气管
左主支气管




迷走神经
气管 奇静脉 右主支气管
右上肺静脉 右下肺静脉
奇静脉
食管
右上纵隔
右下纵隔
6
肺部的淋巴系统
左无名静脉 左锁骨下动脉
食管
迷走神经 半奇静脉
左肺动脉 韧带
降主动脉 左主支气管
左左上上纵纵隔隔
7
迷走神经 膈神经
肺部的淋巴系统
左锁骨下动脉
气管 食管
病期 分组 病例数 1ysr 2ysr 3ysr 4ysr 5ysr 9ysr 统计分析 I 研究组 62 91.80 88.52 86.85 83.38 81.44 74.19 long Rank 6.04 对照组 62 88.71 77.39 72.45 67.31 58.49 52.07 p=0.0140 II 研究组 64 77.78 69.49 59.32 53.76 47.56 39.37 long Rank 0.19 对照组 64 83.62 70.00 58.05 48.68 42.60 32.37 p=0.662
大多数局部晚期或M1期患者---姑息治疗 中早期的患者----首选外科治疗
3
中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
首选外科治疗 5年生存率仍在30~40%之间 治疗失败 主要是术后复发和转移
术后辅助性化疗或放疗 ? 术前新辅助化疗?
4
肺部的淋巴系统
#1 Superior mediastinal or highest mediastinal
80%
9% 100%
17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小柳津毅 日胸 1999;52:890-4
NSCLC手术2342例---pN2 462例(19.7%) 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
右上叶:#3(59%);#4(53%) 右中叶:#3(39%);#7(78%) 右下叶:#3(37%);#7(76%) 左上叶:#4(38%);#5(69%) 左下叶:#4(25%);#5(25%);#7(67%) 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无肺门淋巴结转移的N2) 文献报道在16.6~53.8%左右 本组95/462(20.6%)---5ysr 31%/非跳跃性转移N2—5ysr19% 右上叶 30.1% ;右中叶 34.8% ;右下叶13.3% 左上叶 18.6% ;左下叶 13.3%
肺癌外科治疗中的系 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1
肺癌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发病率 高达11.85%/年的速度不断增长 2000年我国居民肺癌死亡率为19.44/10万 病程发展较快,预后较差 (80%的患者在
确诊后1年内死亡 )
2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制定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方案 主要依据:分期、患者的一般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