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作物不育系的鉴定全解
种子生产学试题名词解释

1.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2.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3.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4.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5.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
6.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7.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
8.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9.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10.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1.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2.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3.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14.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15.职务育种: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育成的品种。
16.植物新品种的新颖性: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在申请日前改名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被销售,或者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一年;在中国境外销售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6年,销售其他植物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
17.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18.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19.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农作物品种及不育系田间考察鉴定试行办法

农作物品种及不育系田间考察鉴定试行办法农作物品种及不育系田间考察鉴定试行办法第一条为科学、规范地开展农作物品种及不育系的田间考察鉴定活动,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申请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引种审查及不育系鉴定的田间考察鉴定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申请田间考察鉴定活动的,应具备下列条件:1、申请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应至少结束一个生产周期的品种区域试验,且试验结果达到品种审定标准。
2、申请认定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应至少结束两个生产周期的品种比较试验,且试验结果达到品种认定标准。
3、申请引种审查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应正在进行品种引种试验(正式试验)。
4、申请鉴定的水稻等作物的不育系,应至少有一个配组品种结束一个生产周期的品种区域试验,且试验结果达到品种的审定标准。
水稻两系不育系,应提供中国水稻所或华中农业大学出具的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且鉴定结果达到不育系的审定标准。
第四条申请田间考察鉴定活动的品种(不育系),需向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品审办”)提供以下材料:1、第一选育单位(个人)的申请报告(简要说明建议考察的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等);2、品种(不育系)的选育报告;3、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报告;4、申请认定的品种应提交比较试验的汇总报告;5、水稻两系不育系,应提供人工气候箱的鉴定结果;6、省品审办或专业组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五条品种田间考察鉴定活动的申请单位(个人),应提前安排好考察现场。
现场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集中选择种植现场。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引种审查的考察现场,应集中安排在当年相应作物的省级新品种展示示范点的周围,每品种的连片种植面积为5亩以上。
具体地点由各申报单位在播种前与省品审办联系确认。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的考察现场,应安排在该作物的主产区,具体地点应交通便利。
2、合理安排播期。
按照熟期,省品审办对各作物每年组织1—2次集中考察鉴定。
具体为:早稻在7月中旬、中稻在9月上旬、晚籼在10月中旬、晚粳在10月下旬,油菜在5月上旬,小麦在5月中旬,玉米低山平原在7月下旬、二高山在8月下旬,棉花在9月中旬,春大豆在7月中旬、夏大豆在9月下旬,西瓜保护地栽培在6月中旬、露地栽培在7月上旬。
作物育种各论题库

作物育种各论题库水稻部分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花粉败育)的品系或者自交系——S(rr)。
(2) 保持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具有保持其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
(3) 恢复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正常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S(RR)。
(4) 二系水稻:由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育成的杂交水稻,此法实现了一系二用,省去了保持系。
(5) 三系水稻:由三系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制备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制成杂交种水稻。
(6) 太空育种:利用航天工具搭载种子进入太空,利用其高真空、微重力、强的宇宙射线使种子发生诱变从而育种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7)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由光照和温度主导其育性的转换,在其低温短日条件下可育高温长日条件下核不育的水稻。
(8) 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的表现受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控制与花粉(配子体)身的基因无关。
(9) 配子体不育:是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配子体形成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身基因型控制。
因此配子体基因为不育时花粉表现不育,配子体基因为可育时花粉表现正常。
(10)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生的方法诱导作物发生变异,再经过人为选择育成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11) 变异体:没有经过人为施加压力使作物自然发生变异经过选择形成的变异个体。
(12) 突变体:经过人为的施加压力使作物发生变异筛选出的无性系变异。
(13) 原生质体:是指没有细胞壁的、裸露的、具有生命力的原生质团。
(14) 胞质杂种:是指在原生质体融合的前提条件下,是其中之一的细胞核有目的消失形成的细胞质杂交的种。
(15) 广亲和性基因:是指一些中间型水稻与籼稻和粳稻都能杂交成功,这种水稻称广亲和性水稻,这种水稻所具有的基因称为广亲和性基因。
(16) 垩白大小:垩白的投影面积占整个米粒投影面积的百分比。
(17) 垩白率:具有垩白米粒占整个供试验米粒的百分数。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垩白质:是松散的淀粉,易碎,外观差2、糊化温度:即在米饭蒸煮时,稻米淀粉粒加热吸水膨胀至不可逆时的温度。
此时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失去双折射现象,所以也称双折射终点温度。
3、糙米率:稻谷去除果皮后的%4、精米率:糙米去除种皮、胚后的%5、整精米率:去除碎米后的整米%14、短日高温生育性15、雄性不育系16、雄性不育保持系17、雄性不育恢复系18、孢子体不育19、配子体不育20、光敏核不育性二、填空题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但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 %以上。
2、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3、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
4、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53°27’N 。
5、我国水稻育种史上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两大事件被誉为水稻的绿色革命。
6、50年代标志着我国水稻矮化育种新纪元的3个里程碑式的矮杆品种是矮脚南特、广场矮、台中在来1号。
7、我国水稻区划分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8、江苏属于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按照本省的水稻区划又可分太湖稻作区、镇宁扬丘陵稻作区、沿江稻作区、里下河稻作区、沿海稻作区、徐淮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9、根据江苏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适合本省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等4个熟期类型。
10、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11、生产上栽培的水稻品种千粒重一般为 18 至34 g。
农学:种子生产学考试题库二

农学:种子生产学考试题库二1、单选(江南博哥)玉米先从苞叶中抽出的花丝一般位于果穗的()。
A.顶部B.中上部C.中下部D.上部答案:C2、名称种子质量解析:指农作物的种植材料或繁殖材料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的特性是指事物本来就有的特征。
如:一致性、稳定性;良好的播种品质等。
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或期望”。
3、问答种子生产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解析:(1)自然条件好气候条件适宜;便于隔离;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病虫害轻;耕作管理方便,又不易受家畜为害;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交通便利;农民有一定的种子生产技术。
(2)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较好一般应选择农业生产尤其科技水平较高的地方,交通方便。
关于经济状况,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往往不利于种子生产的优质高效。
但经济太落后,不利于组织领导,有碍种子生产的产业化。
(3)领导干部和群众积极性高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事情就好办;群众文化水平高,通过培训,便可形成当地的种子生产的技术力量。
4、问答胡萝卜采种方式。
解析:1、成株采种法2、半成株采种法3、小株采种法5、问答种子生产的内容。
解析:(1)常规品种的原种种子生产(2)常规品种的大田用种生产(3)杂种品种亲本的原种种子生产(4)杂种品种F1的大田用种生产6、问答杂交水稻的三系。
解析:不育系:雌蕊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或无花粉),不能自交结实,育性受遗传基因控制的品系称为雄性不育系(用A表示)。
雌性器官可以接受外来花粉而受精结实。
保持系:用来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当代结实且继续保持其雄性不育的品种(系),称为雄性不育保持系(用B表示)。
保持系与相应的不育系在遗传上是同型系。
恢复系:用来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当代结实,且使F1群体每个植株恢复雄性可育能力的品种或自交系,称为雄性不育恢复系(用R表示)。
7、判断玉米果穗行数一般是奇数。
答案:错8、判断玉米花粉保持生活力比花丝长,所以制种时,“宁愿父等母,不可母等父”。
(整理)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自交不亲和:是指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
2、近等基因系:具有相似遗传背景、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许多品种。
3、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
4、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即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要选育出的品种应具有哪些优良性状以及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指标。
5、稳产: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
6、经济系数: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7、引种:广义的引种(crop introduction)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新植物、新作物、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或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材料。
从生产的角度讲,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新作物或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8、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通过性状鉴定、选择,再经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驯化则是人类使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过程10、间接鉴定:根据性状间的相关变异的原理,借助于与目标性状有高度相关的性状的表现来对目标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间接鉴定。
11、直接鉴定:根据性状的直接表现对其进行鉴定的方法称为直接鉴定。
12、田间鉴定: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对有关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田间鉴定。
13、室内鉴定:品质等生理生化性状则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借助于某些实验仪器设备才能进行鉴定。
14、自然鉴定:(当被鉴定的性状在自然条件下能正常、充分地表现时)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其进行的鉴定,这就称为自然鉴定。
15、诱发鉴定:在人工诱发条件下所进行的鉴定称为诱发鉴定。
16、杂交育种:不同品种之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纯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各种农作物实验

实验一水稻杂交育种程序参观一目的要求了解水稻育种的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二材料和用具本院水稻育种科研试验田全部材料,笔记本,铅笔。
三内容说明水稻育种方法很多,主要参观杂交育种程序。
(一)原始材料圃种植水稻育种原始材料的地段叫原始材料圃,主要是种植国内外搜集来的原始材料。
每年不断地引入新种持,丰富基因库。
通过系统观察、细致研究,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具有单一的或综合的优良性状的亲本。
种植的方法按类型(高杆矮杆、粳稻、灿稻)种植。
每份种20-30株,重点材料应每年种植,严防机械混杂,严格保纯,一般材料一室内贮藏能保持其发芽力的情况下,每年分批轮流种植。
每年从原始材料圃选出若干材料作亲本的种于新本圃。
亲本圃应根据需要分期播种调节花期,加大行距,便于操作。
(二)选种圃种植杂种后代的地段为选种辅圃1.杂交一代(F1)(1)F1的播种:由于杂交所得种子数量少,加之又是米粒,故杂交种子发芽不好,易腐烂。
所以杂交种子最好播在塘瓷盘中育苗,然后载于试验田。
每一组合栽成一区,一般F1种10-20株左右,复合杂交则F1应有100株以上。
在每一个杂交种附近应种亲本和对照品种,均有单本植。
(2)观察记载:记载各重要性状,特殊性状以及有无及杂种优势。
(3)去假杂种:在生长期中,着重去假杂种,去杂假种根据父本的指示性状进行。
(4)收获脱粒:一般按组合分虽收获脱粒,但如假杂种的真伪尚不能准确鉴定时,要分株收获脱粒。
2.杂交二代(F2)(1)F2的种植规模:由于F2是变异范围最大的一代,一般每个组合种植2000-10000株,以组合为单位种植。
行长5尺,行距8-10寸。
种植行数依组合要求总株数而定。
每20或50行加入两个亲本或对照品种。
种扦一行作为比较的标淮,一律采用单本植。
(2)观察记载:F2的分离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如某一组合没有出现分离现象则可能是假杂种应淘汰。
对株型,生育期,穗部性状,抗病性等重要性状的分离进行描述和评价,作为组合取舍和个体选择的依据。
农学:种子生产学试题及答案

农学:种子生产学试题及答案1、判断(江南博哥)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光照时数缩短生育期延长。
答案:错2、问答大豆良种生产防杂保纯方法。
解析:1、株选法(正向选择);2、片选法(负向选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授粉方式。
3、判断杂交水稻制种中,下午3.00后对母本喷施硼肥可提早开花。
答案:对4、问答种子生产技术的概念。
解析:狭义的种子生产:将育种家选育的优良品种,根据其繁殖方式,采用科学的方法保持品种的优良种性,是在田间条件下繁育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生产杂交种的过程。
广义的种子生产: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遗传变异特点,是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在保证优良种性的前提下,生产出符合数量、质量要求的种子的过程。
5、填空杂交水稻制种时花期良好相遇的标准是()、()和()花期全遇。
解析:头花不空;盛花相逢;尾花不丢6、单选不属于玉米自交系特征的是()。
A.群体整齐一致B.个体基因纯合C.生活力衰退D.比杂种产量高答案:D7、单选父母本生育期相同的杂交组合,制种田播种时要求()。
A.同时播种B.选播母本4-5天,后播父本C.选播父本4-5天,后播母本D.选播母本10天,后播父本答案:A8、问答常规稻种子贮藏要点。
解析:1.严格控制水分:水分13.5%以下。
水分在14%,到次年6月籼、粳稻种子发芽率均有下降趋势,15%以上到次年8月份种子发芽率几乎全部丧失。
试验认为含水量6%、0℃贮藏可长期存放而不降低发芽率。
籼稻比粳稻安全水分低1%。
2.入仓时不要直接踩在种子上。
3.不要趁热进仓,以防结露早稻种子温度高,晚稻水分高,秋后易出现种子堆表面结露。
4.防地面返潮。
5.防虫:马拉硫磷纯度90%,最低10ppm;杀螟松纯度为94%,5ppm,配好后按种子量的0.2%喷于种子上;或用背负式喷雾器按种子量的1%喷洒种子上。
拌匀堆好半年不生虫。
用背负式喷雾法杀虫,种子水分比安全水分降低1-2%,种子用剩了,要经3个月以后才能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2、雄性不育系花粉育性镜检鉴定
(2)制片 将花药分别置于戴玻片上,用镊子轻轻捣碎
,滴上一小滴I-KI溶液染色,去掉药壁后,盖好 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I-KI,待镜检观察。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2、雄性不育系花粉育性镜检鉴定
(3)镜检:将制好的玻片,置于100倍显微镜下仔 细观察。每片各选择有代表性的视野2—3个观察 花粉粒的形状和染色反应,正常花粉因有较多淀 粉粒,遇I-KI呈紫黑色,不正常花粉则染色浅或 不染色。数计每个视野内不育花粉粒的数量,并 计算不育花粉的百分率。
100
>80 50-80 10-50
正常可 育 <20
<10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表20-6 玉米雄花育性分级标准
级别
雄花育性
育性分类
0 花药不外露,无花粉或花粉败育
全不育
1 花药外露5%左右,花药干瘪,花粉败育
高不育
2 花药外露25%以下,花药小,半开裂,有少量可育花粉
半不育
3 花药外露50%以下,花药稍小,半开裂,有较多可育花粉
半可育
4 花药外露75%左右,花药饱满,正常散粉,有少量败育花粉
,有的略弯
状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油菜不育系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三、所需用品和操作方法
(一)用品
水稻、玉米、油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 恢复系生长的植株,扩大镜、显微镜、镊子、载 玻片、盖玻片、回形针、羊皮纸袋、标签、吸水 纸,1% I-KI 溶液。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一、目的
学习和初步掌握作物雄性不育系的植物学 形态特征和花粉育性鉴定技术。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二、内容说明
定义: 作物雄性不育系是指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 ,无花粉,或虽有花粉但不具有受精能力,而雌 性器官发育正常,能接受外来正常花粉受精结实 。当前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方法主要有雄性不育 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三系配套 ,以及雄性不育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两系配套。 特点: 一个优良的雄性不育系必须具有不育性稳 定,且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农艺性 状好,且整齐一致,柱头外露率高,开花习性良 好,以利提高制种产量。在植株形态、花粉育性 等方面与正常作物有不同(表20-1)。 鉴定:一般采用植株形态、花粉育性镜检和套袋 自交鉴定等方法。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表20-2 根据观察断定几个主要作物的 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或恢复系)
作物
行号 (钵号)
是否 不育系 性状1
断定理由
性状2 性状3 性状4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2、雄性不育系花粉育性镜检鉴定
(1)取样 分别从不育系、保持系(或恢复系)中随机
选取即将开花的穗或花序2-4个,挂上标签,带 回室内。从中选择花药已伸长达颖壳(或花蕾) 2/3的花朵3—4个,剥开内外颖(或花瓣),从每 朵花中取花药3个左右作镜检制片。
无花粉或花粉败 育,不散粉
花粉量很多,散粉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油菜雄性不育系与雄性不育保持系植株形态比较
性状
不育系
保持系
花蕾 花瓣
瘦小,色浅
肥大饱满,色 深
较小,基部较细,色浅 大,色深
花药 雌蕊
短小,约为正常的二分 长 而 肥 大 , 鲜 之一,顶端无钩,白色 黄色
短,呈短颈瓶状,色浅 长 , 呈 长 颈 瓶
系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3. 雄性不育系套袋自交结实性鉴定
套袋自交是鉴定育性最准确、最可靠的方法。即 在不育系中选择刚抽穗或尚未开花的花序10个,每 穗或花序5朵花,套上羊皮纸袋,用回形针固定让其 自交结实。15天后取掉纸袋,分别统计其自交结实 情况。凡套袋的株(穗)只有一粒结实的就为结实 株(穗)。再计算不育株(穗)率和不育度。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2、雄性不育系花粉育性镜检鉴定
最后根据不育花粉率,判定花粉不育等级(表20-3 )。并将取样观察结果列于表20-4。
表20-3 水稻花粉不育性分级标准
不育等级
正常可 育
低不育
半不育
高不育
全不 育
不育花粉 率(%)
<50
50—69 70—94
>95
100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用品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二)主要作法
1.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植株形态特征观察和识别 在不育系繁殖田或杂交制种田对不育系及其
保持系(或恢复系)进行逐行逐株观察比较:株 型、株高、分蘖、叶色、抽穗开花时间、花药形 态、颜色、开裂等情况和开颖角度等形态区别, 断定其是否不育系,并选择你认为区分最明显的 3-4个性状填入表中,以此证实观察结果。若是 利用盆钵植株展示的,则按盆钵编号,逐钵观察 ,将结果填于表20-2。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3. 雄性不育系套袋自交结实性鉴定
最后根据不育度,确定不育度等级(表20-5,表 20-6)。将鉴定结果填入表20-7,并指出其不育株率 和不育度等级。
表20-5 水稻、油菜不育系不育度分级标准
不育等级
水稻不育度 %
油菜不育度 %
全不育 高不育 半不育 低不育
100 90-99 50-89 20-49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玉米雄性不育系与雄性不育保持系植株形态比较
性状 雄穗 小穗着生 颖花开放
花药形态
花粉不育系 保持系不 Nhomakorabea达发达,松散
在主轴上着生稀 而扁平
饱满而个体大
关闭,不开放 开放,花丝伸长
短小,干瘪 ,浅 大而饱满,黄绿色
褐色,不伸出颖 ,开花时伸出颖片 片外,不开裂 ,开裂散粉
实验20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水稻雄性不育系与雄性不育保持系植株形态比较
性状 株型 分蘖
不育系
较紧凑,植株 较矮
分蘖力较强
保持系
较松散,植株 较高
分蘖力较弱
抽穗开花时间 较长,较分散 有明显高峰期
穗颈
有包颈现象 正常
花药形态、色 泽、开裂情况
瘦小、干瘪 、白
色或淡黄色水渍状 ,不开裂
肥大、饱满、 鲜黄色、开裂
2、雄性不育系花粉育性镜检鉴定
最后根据不育花粉率,判定花粉不育等级(表20-3 )。并将取样观察结果列于表20-4。
表20-4 水稻、油菜不育系和保持系(或恢复系)花粉育性镜检鉴定结果
作 物
样 品 号
每视野花粉粒数
123
平 均
每视野不育花粉粒数
123
平 均
不育 花粉
%
水1
稻
2 3
油1
菜
2 3
是否 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