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合集下载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生物的分类(课件)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生物的分类(课件)
门 动物界 界
可以看出,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马属—马科— 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马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
同样的,植物界的生物也可以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 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分类。
例如,在植物界之下可以细分为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等;
在被子植物门之下又可以细分为单子叶植 物纲、双子叶植物纲;
自然条件下,在很多生物类群中,同“种”生物之间 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 生物之间一般不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原因:
因为不同“种”的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 方面存在差异,所以生殖过程往往发生在同““种” 生物之间,也正因为如此,同“种”生物才能保证其 自身的特征不受其他“种”的干扰而代代相传。
如果你想了解蝉的生长发育和行为,在下列几种书中,你会选择哪一种?
• 你在不经意中已经应用了生物分类的方法。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都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0 生物分类的依据 1
通过比较生物的特征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比较各种细菌和真菌,我们 发现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而真菌的细胞有成 形的细胞核,据此将细菌和 真菌划分为两个类群。
它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注意
1.分类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各生 物间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2.分类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各生物间 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0 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 3
➢ “种”维持自身特征的稳定
不同“种”生物的差异,既表现在这些生物的形态 结构上,也存在于它们的生殖过程中。
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说课稿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说课稿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说课稿1 说教材及学情1.1教材解析“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的第1、2节内容。

第13章共有4节内容,本节在整个第四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学过的地面上的生物、水中的生物、空中的生物和土壤里的生物等内容,都为学习本节作了铺垫,本节内容也是对前面所学的各类生物的回顾、总结。

同时本节为第3、4节学习作了适当的铺垫,为后面将要学习的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本质、意义打好了基础。

第1节内容从学生所熟悉的生物的俗名入手,让学生体会到生物俗名的不科学性,引起认知冲突,进而介绍生物的学名;第2节内容安排上是从超市分类摆放的商品引到生物的分类,进而引出科学的分类,再给自己熟悉的动植物的分类。

两节内容都注重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的第八个一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具体内容标准“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确定第2节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学习生物已有近一年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对生物的命名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如生物的俗名,校园中植物标牌上的学名等)。

但是,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并不是按照分类系统来学习的,其次,大多数学生将来并不从事生物学专业工作,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掌握生物分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而是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1.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说出生物命名的重要性;说出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及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和“种”在分类阶层中的生物学意义;说出可被当做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依据。

(2)能力目标:识别生物的俗名和学名;尝试根据动物和植物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能够在网络上查找并提取有用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小组合作交流中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成因:依据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的分类PPT

生物的分类PPT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鱼
节肢动物
环节动物
4、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动物分类依据: 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课堂练习
1、有几种生物:艾滋病病毒、樟树、小猪、大肠杆菌、酵母菌,请
根据下面的检索图,将各生物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生物
葫 芦 藓
肾厥
水绵
向日葵
玉 米
油松
讨论: 5、能否把上述植物的所属类群按一定顺
序排列(如从简单到复杂)?
藻 类 植 物
苔 藓 植 物
蕨 类 植 物
裸 子 植 物
被 子 植 物
植物的分类依据:
根据植物的根、 茎、叶、花、 果实、种子的 相似的地方和 不同的地方进 行分类。
二、动物的分类:观察与思考
分类意义
以弄清不同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分类依据
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分类单位
基本单位是种
3 植物的分类 1.观察 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 亲缘关系 。 征,从而确定它们的___________ 2.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
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果实 和_____ 在被子植物中,花、_____
4、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 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C ) A. 被子植物茎秆的质地 B.叶子的大小和形状 C.花或果实及种子的特征
二、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仔细观察下列六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尝试着对它们进行分类:
向日葵 肾蕨 水绵 玉米
葫芦藓
油松
植 物 玉米、向日葵、油松 种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 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1)

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1)

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1)千阳县南寨镇中学课改实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班级:姓名:组名: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给生物命名的重要性;2.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3.能说出学名在使用上的优点,知道学名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学习难点: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第110—1116页,完成下列各题:1、人们习惯使用的生物名称通常叫做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提出一种生物命名法---;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名称叫,从而确保了物种的名称不相混淆。

是一种科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学名由组成,用,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表示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和产地,2、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使用的是生物的俗名,它的优点是,缺点是3、生物学家对每种生物进行命名,是根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的。

对生物进行科学命名是为了避免生物____________的混乱,便于更好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合作探究】1.生物的俗名俗名是指人们对生物的名称。

生物的俗名有以下两种情况:⑴:如不同地区称呼的红薯、山芋、地瓜都是指同一生物。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2.生物的学名⑴双名法的创立者:,他在里提出了双名法。

⑵双名法的组成: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⑶双名法的表示文字:,写法上要求⑷双名法的优越性体现在:3.一个种就是一个,任何已定名的物种都能确定它在各个分类阶层中的位置,这就是该物种的4.玉米的学名:Zeamay,其中Zea是,may是;甘薯的学名是:Ipomeabatata__________是属名,___________是种名;桃的学名是Prunuperica,则perica是桃的__________名。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教师寄语: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辩,放飞梦想!七年级生物下册(苏科版)1⑵:如杜鹃(杜鹃花和杜鹃鸟)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千阳县南寨镇中学课改实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班级:姓名:组名:【达标检测】1.下列有关学名正确的是()A.同一种生物有时会有几个不同的俗名和学名C.通常种名是名词,而属名是形容词B.学名有两个词组成,而前一个词表示该生物的种名D.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2.景葵科和睡莲科中各有一个叫芙蓉的植物,该现象是()A.同物异名B.同名异物C.同一物种D.俗名错误3.中药处方中经常会出现的“山栀子”、“栀子”、“枝子”、“枝子”、“水栀子”等药材名称,经研究,他们实际是同一种植物,这种现象属于()A.同物异名B.同名异物C.笔误D.读音误解4首创用“双名法”命名植物的学者是()A.达尔文B.林奈C.胡克D.弗莱明5.梅的学名是Prunumume。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4章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你认识下列生物吗?
俗名的缺点
1、同物异名
例如:西红柿/番茄 麋鹿/驼鹿/四不像 红薯/山芋/地瓜 马铃薯/土豆/ 洋芋 /
potato (英语)/patata (西班牙语)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李白
杜鹃
杜鹃
俗名的缺点
2、 异物同名

苏州市
门 工业园区


星浦学校 七年级



1班 第一组 **座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门 纲

目 科 属 猫属 种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犬科
豹属
犬属
灵长目 猩猩科 人科
猩猩属
人属
目前采用的分类系统的七个主要等级
界 门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 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相互
高纲 目

之间共同特征越少;分类 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 种类越少,生物相互之间
生活中的分类
一、小组活动——尝试分类
(提示从多个角度进行)
二、科学分类
科学家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 生理、发育、习性、遗传等方面的特 征,将生物分门別类。
这样的分门別类的工作叫做
分类
生物分类等级
对生物进行分类时是根据生物的特征 按照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来划分的。人们 将生物分为若干“界”,在“界”以下又 增加了低一级的分类单位,称为“门”, 同一个“门”内的生物又根据一些不同的 特征分成不同的“纲”……这样,分类的 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 科、属、种。
特征或产地
红头啄木鸟学名的由來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3章生物的定名和分类第一节生物的定名一、教学目标1、常识目标(1)能说出生物定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定名的重要性,说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2)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别。

(3)能说出学名在使用上的长处,知道学名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

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3、情感态度与价值不雅目标(1)对周围的生物好奇及发生兴趣,对所处的环境赐与关心。

(2)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二、重点说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三、难点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四、教学方法不雅察法、讨论法、讲述法五、教学过程(一)讨论生物的俗名活动1、材料筹办:筹办好一些学生熟悉的生物的图片,比方:马铃薯、西红柿、甘薯、月季等。

2、活动的组织:让学生讨论平时生活中对图片上生物的叫法,并了解其他国家对这些生物的叫法。

从而让学生清楚俗名存在的短处。

3、总结生物俗名的错误谬误:由于世界上国家,民族众多,语言习惯各不不异,所以同一生物的俗名也各不不异,这样造成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

(二)生物的学名1、学名创立的必要性:由于俗名存在的短处,所以全世界的生物学家都迫切但愿能有一个统一生物名称。

2、学名的创立: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一种生物定名法----双名法。

3、双名法的组成:属名+种名,〔用斜体拉丁文暗示,第一个字母大写〕,就象人的姓名一样,属名相当于人的姓,种名相当于人的名。

4、学名的长处:统一了动植物的名称,便于交流,有利于学术开展。

六、讨论题1、人们平时喜欢用俗名而不喜欢用学名,为什么?答:因为俗名形象、生动,简洁,而且是大师约定俗成的,使用便利;而学名是拉丁文的,懂得的人不多。

2、一种生物的俗名是多种多样的,而学名确实统一的,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答:生物俗名虽然形象、生动、简洁,但往往以内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和读音误解等,引起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所以生物名称的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除了原核生物外,其余四个界的生物都具有真正的细 胞核,称为真核生物。 原生生物再分别演化出真菌界、植物界及动物界三界 。
病毒—介于生物与非生物间
不具备细胞基本构造,不算生物。 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两 部分组成 绝对寄生,在宿主细胞外不展现生 命现象。(唯一生命现象:复制) 不属于生物五大界的任何一界
生物的命名

定距式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 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排列。如:
蔷薇科四亚科检索表(P94)
1.果实开裂,蓇葖果;心皮常为5,离生,多无托叶……………绣线菊亚科 1.果实不开裂;具托叶 2.子房上位
3.心皮通常多数,分离;聚合瘦果或聚合核果;多为复叶………蔷薇亚科
§3.植物分类的等级

例如:黄连
界 植物界 Regnum vegetabile 门 种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 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eae 亚纲 古生花被亚纲 Archichilamydoneae 目 毛茛目 Ranales 科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属 黄连属 Coptis 种 黄连 Coptis chinesis Franch.

Japalura swinhonis
(斯文豪氏攀蜥)

Japalura polygonata
(黄口攀蜥)
生物的分类


为何要分类?
便于应用、研究


分类依据—
型态 构造 生理 演化关系
分类阶层


林奈提出生物分类的阶层性 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是人为的工作,分类阶层可以 增加更多、更精细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4章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课时)课时练习(含解析) 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4章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课时)课时练习(含解析) 苏科版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一、选择题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A.种B.科C.纲 D.界2.植物的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A.门、纲、目、科、属、种B.种、属、科、门、纲、目C.种、属、科、目、纲、门D.科、种、属、目、纲、门3.生物分类的依据是()A.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B.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C.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D.体内有无脊柱等结构4.根据生物的用途进行分类,玉米属于()A.家畜 B.作物 C.宠物 D.家禽5.(2013•某某)长兴的白果(银杏种子)和德清的枇杷是我市的特产,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枇杷树属于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A.白果与枇杷的甜度 B.叶的形状C.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D.白果与枇杷的颜色6.林耐的双命名规定一种生物的学名组成依次是()A.种名和属名B.属名和种名C.界名和种名D.种名和界名7.根据林奈的物种命名法则,以下选项中属于同一个属的一组生物是()A. Cucurbitamoschata(南瓜)和Brassicapekinensis(大白菜)B. Rosarugosa(玫瑰)和Cucurbitamoschata(南瓜)C. Solanumtuberosum(马铃薯)和Solanummelongena(茄)D. Solanummelongena(茄)和Lycopersicunesculentum(番茄)8.林奈创立的双名法规定生物的科学命名由两部分组成,其第一个部分为生物的()A.属名B.种名C.学名D.俗名二、综合题9.下面是某同学在植物园里面看到的一棵大树的标牌.你能帮助他解释其中的含义吗?(1)标牌上“银杏”是植物的名称,标牌上的外文是_________文,Ginkgo是此植物的_________名,biloba是_________名.Ginkgo biloba Linn表示该植物的_________. (2)这种植物命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_________提出的生物命名法﹣﹣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玫瑰花 Rosa rugosa
学名可以看出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狮 Panthera leo
桃 Prunus persica
虎 Panthera tigris
李 Prunus salicina
豹 Panthera pardus
梅 Prunus mume
一种生物的俗名是多样的,而学名却是统 一的。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生物俗名的优点 生动形象
南瓜 (金瓜) 牵牛花(喇叭花) 四季豆(刀豆) 杜鹃鸟(布谷鸟)
俗名的缺点
地区或语言的不同,同一种生物可能有
不同的俗名
大家叫我蟑螂,看到我,
日本叫我油虫
通常大家会赶快拿起拖鞋, 准备攻击我!
四川人叫我 “偷油婆”
我还叫---小强
英文名字是 cockroach
山西人爱说“山药蛋宝中宝, 顿顿饭离不了”。
生活中的分类
如果你去书店买一本《中考作文》, 你会去哪个区域买呢?
文史类 教辅类 美术类
家庭保健类 经济类
尝试分类

家燕

灵芝
蜗牛
金鱼
郁金香
蝙蝠
大肠杆菌
分类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特征。
动物:家燕、金鱼、蜗牛、蝙蝠; 植物:郁金香、油菜; 微生物:灵芝、大肠杆菌。
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生物的生存环境
水中生活的:金鱼; 陆地上生活的:灵芝、郁金香、
统一了生物的命名方法,避免了生物名称 的混乱,排除了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的许多障 碍,为科学分类和检索奠定了基础,所以是一 个很大的进步。
练一练 (请拿出PAD)
勤思考
当我们面对几百万种生物时, 因为数量庞大,对我们的科研交流 等依然造成不便,想想有什么办法 能解决?
三、生物的分类
走进一个不熟悉的超市,在种类繁多的商品中,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呢?
俗名的缺点(3):读音误解
jīng yú 鲸鱼
jīn yú 金鱼
俗名的缺点(4):会使人发生误解
我不是鱼类! 我属于软体动物
章鱼
它们都是鱼吗?
章鱼 鳄鱼 墨鱼 娃娃鱼 鲍鱼 鲸鱼
二、生物的学名
自主学习课本第111页,思考:
1. 生物学名的创立者。 2. 生物学名的命名法。 3. 双名法使用的语言是什么? 4. 用双名法确定的学名是如何组成的? 由几部分组成?分别代表什么?有哪些 特征?
生物的主要特征或者产地。
例如月季花的学名是: Rosa chinensis
Rosa 为属名 ,即蔷薇属 Chinensis为该物种的一个特有形容词,即种加词,意为 “中国的”。两者合起来,中国的蔷薇“就是月季花的学名
2. 科学名称(学名)——双名法
玉米:Zea mays 属名 种名
斜体的拉丁文字
义务教育教科书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十四章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北外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 徐美琴
生物圈中有许多的生物,每一种生物 都有他们特有的名字。
如:
这些名字方
便我们沟通
康乃馨
荷花
或交谈,称
为“俗名”。
青蛙

一、生物的俗名
人们在认识生物的历程中,对于已 经知道的生物都要给予一定的名称,这 种人们习惯使用的名称叫做俗名。
1. 创立者——林奈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 确立了一种生物命名法——双名 法,一直沿用至今。
“分类学之父”
பைடு நூலகம்
2、生物的命名
双名法:
生物的学名由两部分构成:属名+种名(都必须使用 拉丁文斜体,且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第一个词是属名,相当于“姓”,词性:名词 第二个词是种名,相当于名,词性:形容词,主要表示
人:Homo sapiens
属名
种名
(意为智慧的)
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
属名
种名 命名者
(意为中国的)
红头啄木鸟的学名
啄木鸟
红头的
Melanerps erythrocephalus
属名:melanerps 啄木鸟 种名:erythro 红色
cephalus 头
月季花 Rosa chinensis
你知道“山药蛋”是指什么吗?
生物俗名的缺陷
马铃薯
•江浙一带俗名洋山芋 •东北一带俗名土豆 •山西、云贵一带俗名山药蛋 •英语称potato
俗名的缺点(1):同物异名
番茄
西红柿
甘薯
红薯、山芋、 地瓜、番薯
生物俗名的缺陷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俗名的缺点(2):异物同名
杜鹃(花)
杜鹃(鸟)
油菜、蜗牛; 空中飞行的:家燕、蝙蝠; 无处不在的:大肠杆菌。
分类依据是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可食用的:油菜、蜗牛。 可药用的:灵芝、郁金香、油菜。 可观赏的:金鱼、家燕、蝙蝠。
对人类有利的:家燕、金鱼、蝙蝠、 灵芝、郁金香、油菜。
对人类有害的:蜗牛、细菌。
小结
1.双名法的确定、组成以及意义。
2.初步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