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隐藏于消瘦背后的抑郁症
抑郁症的看法和理解

抑郁症的看法和理解答案: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眠、进食障碍和体力疲乏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首先,需要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个人的选择或弱点。
并没有人生来就患有抑郁症,通常是由于基因、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因素引起的。
因此,应该尊重患有抑郁症的人,不要责备或歧视他们,应该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
其次,需要认真对待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不治疗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
因此,当发现自己或他人有抑郁症状时,应及早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并积极配合治疗。
最后,需要加强对抑郁症的预防和宣传。
抑郁症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的锻炼、倾诉和寻求帮助等方式可以减少发生抑郁症的风险。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抑郁症的宣传,增强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和理解,减少误解和歧视,让更多的人能够及早发现并治疗抑郁症,维护心理健康。
延伸: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得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
在中国,大量的抑郁症患者未去求医,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
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种类:1、内源性抑郁症,即有懒、呆、变、忧、虑“五征”(大脑血清素水平相对或绝对不足);2、隐匿性抑郁症,情绪低下和忧郁症状并不明显,常常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3、青少年抑郁症,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4、继发性抑郁症,如有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导致情绪持续忧郁、消沉;5、产后抑郁症,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自卑、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
抑郁症

抑郁症简要定义抑郁症(Depression)指的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
其基本表现是,心境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同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
患者情绪低落,自卑忧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
抑郁症在国外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全世界抑郁症患者约2.5亿人。
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中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在6%-8%之间,患病率女性较男性高2倍。
随着人口的逐步老龄化,抑郁症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将高达20%-50%。
且以社会经济情况较好的阶层患病率较高。
在临床实践中,抑郁症亦多见于社会层次高、经济条件好,及处于剧烈竞争状态中的人,因此抑郁症的发生与社会发展状况有密切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而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面临自杀的危险。
抑郁症在中国的现状在我国,抑郁症的患病者约2600万人,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之中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障碍,在我们的身边很有可能就有抑郁症患者。
但由于当前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低,社会上对精神疾病存有偏见,抑郁症患者的就诊及治疗率较低,得到治疗的患者不到1/3。
以往由于认识上的偏见,总会把轻度抑郁、情感障碍等认为是思想上的问题,不是疾病,因而这类患者很少有人去求诊。
但是随着我国对抑郁症认识的加深,患者求诊的比例增长很快。
目前抑郁症患者已经占到神经系统科室门诊病房总人数的20%-30%,另据专家估计,中国抑郁症患者接受合理治疗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5%上升到2010年的40%。
种类目前普遍将抑郁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内源性抑郁症:具有有懒、呆、变、忧、虑等症状,大脑生物胺相对或绝对不足。
反应性抑郁症:即由各种精神刺激、挫折打击所导致的抑郁症。
在生活中,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事业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抑郁症。
“浑身是病”?当心隐匿性抑郁症

“浑身是病”?当心隐匿性抑郁症作者:柳辉艳来源:《祝您健康》2013年第10期有一类病人,他们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如胃痛、腹痛、胸痛胸闷、头晕乏力、尿频、性功能障碍等,甚至有的觉得浑身都是病,但经详细检查,却查不出器质性病变,找不出病因。
南京市鼓楼医院医学心理科曹秋云主任说,其实这一类病人大多数是患了隐匿性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可能诉说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但由于忽视了心理因素及症状,病人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能力,一旦发展成重度抑郁症,甚至会发生自伤或自杀。
典型病例1张大妈是一位59岁的老人,早年丧夫,独自一人养育了5个儿女,慢慢儿女们都陆续长大成人,各自组织了家庭。
本来这时应该是张大妈开始享福的时候了,但也自从这时开始,张大妈却生病了,她先是觉得心慌、胸闷,后来又添了胃痛,慢慢地她觉得浑身都痛,3年来,儿女们一遍遍地带她上医院检查,但奇怪的是都没查出病因。
一个月前,张大妈甚至已经站不起来了,5个儿女齐齐到场,把母亲带到了南京,挂了南京市鼓楼医院的内科专家门诊,专家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和检查,认为张大妈的病可能是抑郁症所致,推荐张大妈到心理门诊治疗。
果不其然,在心理科曹秋云主任的仔细询问下,终于知道了张大妈的病因,其实是因为儿女都离开她后,她倍感孤独,开心不起来,又不愿与人沟通,便开始有了上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
典型病例2李翠患胃病已5年了,5年来,她看了不下20家医院,写满了整整6大本病历,给她的诊断几乎都是慢性胃炎,药吃了一箩筐,但李翠的症状却好像一天比一天重,人也消瘦了许多,直到有一天她被推荐去看心理门诊,她的病情才出现了转机。
李翠从小家里条件不好,后经人介绍嫁到了条件较好的婆家,前几年丈夫出门打工,李翠留在家里种地,并照顾婆婆和孩子,虽然李翠贤惠勤劳,但婆婆一直嫌弃儿媳妇娘家穷,甚至认为儿子出门打工也是因为儿媳妇娘家穷导致的,常常对她冷嘲热讽。
李翠不敢跟娘家人说,也不敢告诉丈夫,怕丈夫在外不安心,就这样,她把委屈压抑在心底,不开心,又无处诉说,慢慢地她开始胃痛,其实她是患了隐匿性抑郁症。
体重下降过快的原因是什么

体重下降过快的原因是什么肥胖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众多疾病的隐患,因此控制体重就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体重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急速下降,那可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导致体重下降过快的原因,欢迎阅读。
体重下降过快的原因糖尿病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一般体较肥胖,但发病前后重会逐渐下降,且伴有乏力、多尿、多饮,多食等症状,应警惕2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肌肉、脂肪日渐消耗,再加上血糖升高引起的多尿,排出大量的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致使糖尿病患者的体重逐渐下降,造成消瘦。
随着病程发展,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甲状腺功能亢进当你的身体出现食欲亢进与体重明显减轻,两个症状同期并存的时候,要注意甲亢的可能。
本病由于过多甲状腺素的直接作用,胃肠平滑肌兴奋使蠕动增快,易引起消化不良,大便频繁。
一般大便呈糊状,含较多不消化食物,有时伴有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呈脂肪痢。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消瘦主要原因有:一是营养缺乏,长期过度节食,厌食症等引起的营养摄入不足;二是营养吸收不良,主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溃疡等,这类慢性消耗性疾病易引起体重减轻。
传染性疾病 (肝炎)当你感觉体重下降并有食欲下降、倦怠乏力、小便深黄、口干口苦、恶心欲吐、腹胀不适等,可能是患上了肝炎。
特别是有与病毒性肝炎接触史者,应尽快去医院作肝功能检查。
肝炎病毒的侵入,肝脏受到损害,导致消化功能出现障碍,机体蛋白、维生素、脂肪等合成功能障碍,代谢亢进,全身性消耗等,进而会导致体重减轻。
像乙肝病毒携带者体重减轻很有可能是病情恶化的征兆,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体重减轻绝对算其中症状之一。
恶性肿瘤会使机体代谢发生改变,肿瘤组织会从人体固有的脂肪、蛋白质中夺取营养,构建自身,从而机体失去了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由脂肪、蛋白质分解而形成)。
大多恶性肿瘤患者体内氧化过程减弱,氧化不全产物堆积,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以浪费型代谢为主的状态。
常见病人消瘦的原因

常见病人消瘦的原因常见病人消瘦的原因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
1. 消化系统问题:消化系统问题是导致病人消瘦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都可能导致食欲减退、吸收不良和营养摄入减少,从而导致体重下降和消瘦。
2.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引起消瘦的原因之一。
肿瘤患者常常因为癌细胞的高能耗、胃肠道症状、酸中毒、厌食症等因素导致体重减轻。
此外,恶性肿瘤可通过肿瘤以外的方式,例如通过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代谢的改变、激素的释放等,导致机体的消耗增加,从而加重了体重的下降。
3. 免疫系统问题:免疫系统问题也是导致病人消瘦的原因之一。
例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HIV感染等都可能通过机体产生炎症反应、代谢的改变和消耗增加等方式导致体重减轻和消瘦。
4. 内分泌系统问题:内分泌系统问题也是病人消瘦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嗜铬细胞瘤等都可能导致代谢率的增加,从而引起体重下降。
5. 高代谢状态:高代谢状态是病人消瘦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过度运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性厌食症等都会导致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体重下降和消瘦。
6. 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心理问题也是病人消瘦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都可能导致食欲减退、厌食症和身体代谢的改变,从而引起体重减轻和消瘦。
7. 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导致病人消瘦。
例如抗生素、抗癌药物、抗抑郁药物等都可能引起食欲减退、体重降低和消瘦。
总结起来,常见病人消瘦的原因包括消化系统问题、恶性肿瘤、免疫系统问题、内分泌系统问题、高代谢状态、精神心理问题和药物副作用等。
这些原因可能单独或者同时导致病人消瘦,因此在鉴别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潜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抑郁症的身体症状 综合识别判断

抑郁症的身体症状综合识别判断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除了心理上的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身体上的症状。
这些身体症状往往被忽视,容易被误诊为其他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了解抑郁症的身体症状并能够综合识别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抑郁症身体症状,并提供一些识别判断的方法。
一、胃肠道问题抑郁症患者常常出现胃肠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
这是因为抑郁症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当患者出现频繁的胃肠道问题时,应该警惕抑郁症的可能性。
二、睡眠问题睡眠问题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身体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下降等。
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当出现持续性的睡眠问题时,应该考虑是否存在抑郁症。
三、疼痛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痛等。
这些症状常常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与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因此,在排除其他病因的情况下,若患者出现持续性的疼痛问题,应该考虑是否为抑郁症所致。
四、疲劳抑郁症患者往往感到疲劳乏力,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他们可能感到无法集中注意力,缺乏动力,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
这些症状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情绪低落感,使其陷入困境。
综合识别判断抑郁症的身体症状并非易事。
首先,需要与其他身体健康问题进行鉴别,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原因。
其次,需要结合患者的心理症状和心理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患者的个人特征和生活背景,因为不同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身体症状。
在识别判断抑郁症的身体症状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进行身体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其次,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访谈,了解其身体症状的具体表现和持续时间。
然后,结合患者的心理症状和心理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抑郁症。
综合识别判断抑郁症的身体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因为抑郁症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并提高治疗效果。
如何正确识别抑郁症很关键

如何正确识别抑郁症很关键
作者:燕园博思
提到抑郁症我们就会认为它仅仅表现为没有精神、情绪低落。
事实上抑郁症存在许多类型,如何正确识别抑郁症也很关键。
如果早期可以正确识别并进行处理,那么就可以挽救许多患者。
不同类型的抑郁症的表现和原因各不相同,需要我们对症状进行早期的识别。
(1)内源性抑郁症有“懒、呆、变、忧、虑”五大临床特征。
无原因变得疲乏无力,自觉懒散无能,工作或简单家务难以应付;动作减少,思维迟钝,构思困难,记忆力、注意力下降,脑功能减退;性格明显改变;情绪抑郁悲观,对一切无兴趣,精力、体力不足;多思多虑,焦急不安,心神不宁等。
尚有顽固、严重的失眠和躯体不适症状。
(2) 反应性抑郁症即由于各种精神刺激、挫折打击所致的抑郁症。
在生活中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生病、事业挫折等,心理能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抑郁症。
此类抑郁症为“有因而生”,去除病因后能迅速康复。
(3)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许多药物可以诱发抑郁症。
如有的高血压患者用降压片后导致情绪持续忧郁消沉。
(4)躯体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生病急症容易使一些心理素质差的人产生抑郁症状,如心脏病、肺部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热等都可引发这类抑郁症。
(5)隐匿性抑郁症情绪低下和忧抑郁症状并不明显,常有各种躯体不适症状表现,如纳呆、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
中青年和儿童为多见。
以上是5种常见的抑郁症种类,不同类型的患者产生的原因不同,表现也不尽相似。
如果您感觉自己以上描述的症状,但是又无法识别自己是否是抑郁症时,您可以选择寻求专业神经症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
不是越“瘦”越好,“消瘦”可能预示多种疾病

不是越“瘦”越好,“消瘦”可能预示多种疾病作者:康康来源:《分忧》2018年第05期虽然肥胖会影响外形、导致自卑,还会带来健康问题,但是体重过轻却并非完全值得羡慕,因为其中可能隐藏着各种严重的身体问题。
一般来说,体内脂肪与蛋白质减少,体重下降超过正常标准10%时,即称为消瘦。
这里所指的消瘦一般都是短期内呈进行性的,有体重下降前后测的体重数值对照,且有明显的衣服变宽松,腰带变松,鞋子变大以及皮下脂肪减少,肌肉瘦弱,皮肤松弛,骨骼突出等现象。
消瘦与肥胖一样,都是不健康的身体状态。
消瘦的人容易疲劳、体力差,同时免疫力差、耐寒抗病能力差,易患多种疾病。
不同的人群在消瘦时也有不同的表现:消瘦的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消瘦的青年人常伴有肠胃疾病;消瘦的女性易出现月经紊乱和闭经;消瘦的儿童则有营养不良和智力发育的问题。
从生理病理角度来分析,“瘦”可以分为体质性消瘦和病理性消瘦。
有些人多年来一直比较消瘦,并无任何身体心理异常,往往与遗传有关,我们称之为体质性消瘦。
但是如果一个人过于消瘦,还伴有身体不适,或体重在短期内突然莫名下降,应警惕病理性消瘦可能。
那么,病理性消瘦可见于什么情况呢?慢性消化道疾病消瘦的人可能存在慢性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肠炎、慢性肝病等,由于他们的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造成了营养不良性的消瘦。
糖尿病消瘦的人可能患有糖尿病,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时。
所以,当发现自己莫名口干多饮、小便增多、嘴馋多食时,要记得去测一下空腹和餐后血糖。
甲亢消瘦的人可能得了甲亢病,往往还伴有突眼、粗脖子、易激动、易出汗、易心慌、大便增多、女性月经紊乱等现象,当出现上述表现时,要记得去查查甲状腺功能。
结核消瘦可能是结核表现,临床上最多见的是肺结核。
除了消瘦,还可以同时伴有低热、潮热、咳嗽、咳血、盗汗、乏力等表现。
肿瘤消瘦的人特别是进行性消瘦时需要考虑肿瘤可能,不同部位的肿瘤表现并不一样。
除了体重减轻,还往往共同表现为莫名其妙的发热、贫血、局部肿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警惕隐藏于消瘦背后的抑郁症
作者:陈燕琳
来源:《家庭医学》2015年第12期
最近,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被其他医生介绍前来就诊,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消瘦,3个月体重下降10斤左右。
怀疑可能是肿瘤,曾反复到综合性医院就诊,做了胸腹部磁
共振、胃镜、肠镜以及各种肿瘤相关检查,结果并无明显异常。
后到中医科治疗,服用汤剂两月余,仍无明显效果。
检查发现患者面容憔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很多,有些紧张,反复诉说自己体重不明原因下降的困惑和自己就医的经历,问自己得了什么怪病。
详细询问发现,患者在体重减轻之前就有失眠、早醒、胃纳差、乏力、缺乏兴趣等表现。
问患者近来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发生,患者显得很委屈的说:“我没有精神病,子女孝顺,生活顺心,心情没什么不好的。
现在体重下降查不出原因当然担心了,但不知为什么让我来看心理门诊?”其实,他是患上了抑郁症。
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典型的抑郁症患者往往会直接去精神卫生专科诊治,但更多的患者是反复就诊于综合科门诊。
因为患者往往不是以心情“抑郁”为主诉,甚至根本不承认心情“抑郁”,大多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求治。
如上述病例,患者最初出现的失眠、早醒等症状,并没有意识到或主观认为这不是疾病,而临床医生也未给予重视。
双方都关注体重明显下降的可能器质性病因,反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在排除了躯体疾病后又选择中医治疗。
虽然最终到心理门诊就诊,但患者也只是讲述自己的就诊经历和困惑,仅是在医生进一步询问后才暴露出了失眠、早醒等一系列抑郁症的生物学症状。
患者不愿主动暴露内心真实体验,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
一般人认为情绪低沉是精神创伤的一种反应,不认为是一种疾病的表现;而抑郁症病人大多因生活中的应激事件而诱发,更易被认为是“闹情绪”“思想狭隘”。
因此,病人不会因情绪低沉而就医,而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也不会问及情绪方面的表现。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传统本身对于男性的情绪表达不提倡外露,特别是像患者那个年纪,经历过很多坎坷和艰难困苦的岁月,更不会过多表露自己的情感。
同时,中国文化崇尚忍耐和坚强,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如果抱怨心情不好,很有可能被人嘲笑或看不起。
对此,医生要理解患者,如果患者自己不承认情绪低落,那不必让他承认,但要理解和关注他的痛苦。
总之,对于一些反复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的躯体问题,应该警惕可能是心理疾病在作祟,应及时到专科医院或者心理门诊寻求帮助,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