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分析比重“连环”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也是很多考生重点攻克的对象。

要想在资料分析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答题策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对于常见的统计术语和概念,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必须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这些术语是我们解读数据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例如,增长率可以分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要清楚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区别。

其次,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是提高答题速度的关键。

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以及比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等,要做到烂熟于心,能够在看到题目时迅速反应并运用。

二、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阅读材料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学会有针对性地阅读,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有重点地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数据。

在阅读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时间范围,避免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

同时,要善于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总结,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和整理,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三、高效的计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往往是比较耗时的环节,因此掌握一些高效的计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答题速度。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忽略一些次要的数字,快速得出近似的结果。

例如,计算 12345÷125,可以将 12345 近似看作 12500,那么计算就变成了 12500÷125 = 100,与实际结果相差不大,且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2、直除法直除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直接除以除数的首位数字来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比如,计算 3456÷45,先看 34 除以 4 商 8 余 2,所以商的首位数字是 8。

国考资料分析比重问题三种考查方式运算技巧总结

国考资料分析比重问题三种考查方式运算技巧总结

国考资料分析比重问题三种考查方式运算技巧总结京佳教育荆嘉行测考试作为一种具有倾向性的非准确性测试,试题全部为客观题,并且考试时间紧、题量大.,而资料分析部分由于处于行测第五个模块,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考生做到该部分的时候考试所剩余时间也已不多,加之该部分涉及计算比较麻烦,致使众多考试在考场中对该部分内容放弃,造成无谓的丢分。

其实试题难度不大,只要考生能够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就能事半功倍,现京佳教育资料分析老师将该部分常用的快速计算方法简要叙述总结。

纵观近十年国考资料分析部分试题,我们发现考察最多是为增长率,增长量,比重三个知识点,这三个知识点涉及的计算量都较大,今天就对比重问题中涉及到的常用公式总结如下:考查形式比重即在总体中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对于比重的考察,在资料分析中有集中考察方式:(1)去年某产业产量为A,其中一部分产量为B,求总体中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为:比重=100%。

这种类型的较为简单。

(2)由今年数据求去年某部分在去年总体中的比重。

一般表述方式为某产业今年的产量为A,同比增长a,其中一部分产量为B,同比增长b,问去年这部分在去年产量中占的比重。

即,只要我们大概估算出A/B的值,在结合与1的关系结合选项就能迅速秒杀了。

其实也就是比较a与b的大小。

如果a>b,则整体数值大于A/B,如果a<b,则整体数值小于A/B。

(3) 某部分在整体中今年比重与去年比重的大小比较。

只需将上式进行变形因此,对比重的比较就转化为对a、b的比较。

如果a<b,,那么,即今年该部分在总体中的比重下降了。

如果a>b,,那么即今年该部分在总体中的比重上升了。

换言之,与前期相比,增长速度变大的部分在总体中比重变大,增长速度下降的部分在总体中比重下降例1:(2011年国考)2010年1~5个月,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76.4%,去年同期为下降35.4%。

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1319亿元,增长1.67倍,去年同期为下降75.8%;炼油行业利润326亿元,下降25.7%,去年同期为增长1.8倍。

行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比重变化量

行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比重变化量

⾏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重变化量 ⾏测作为公务员的考试科⽬之⼀,有些题型需要你充分发挥想象能⼒,这让许多考⽣很是摸不着头脑,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重变化量”,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重变化量 在⾏测考试中,基本上都会涉及⾏测的考查,⽽在⾏测的考查中资料分析是⾮常重要的⼀个部分。

资料分析由于核⼼考点⽐较少,主要是增长、⽐重、倍数和平均数,从⽽使得资料分析相对来说⽐较容易复习且提分⽐较快,所以同学们⼀定要重视资料分析。

那么今天⼩编带⼤家来学习资料分析中⼀个常见考点——计算⽐重的变化量。

例.2015年3⽉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54875.4亿元,同⽐增长12%;负债总额685766.3亿元,同⽐增长11.9%;所有者权益合计369109.1亿元,同⽐增长12.2%。

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554658.3亿元,同⽐增长10.5%;负债总额363304亿元,同⽐增长10.4%;所有者权益为191354.4亿元,同⽐增长10.7%。

问题:2015年3⽉末,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占国有企业总体⽐重⽐上年同期约:A.下降0.7个百分点B.下降1.5个百分点C.上升0.7个百分点D.上升1.5个百分点 【答案】A。

解析:本题中求解的是2015年3⽉末,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占国有企业的⽐重⽐上⼀年(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占国有企业的⽐重)上升还是下降了⼏个百分点?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2015年的⽐重减去2014年的⽐重来求解,⽽2015年的⽐重是现期⽐重,2014年的⽐重是基期⽐重,因此所求就是计算⽐重的变化量=现期⽐重-基期⽐重,我们就得到了计算⽐重变化量的公式。

将数据代⼊公式可列式为,观察算式10.7%-12.2%=-1.5%<0,所以算式计算结果⼩于0,确定是下降,排除C、D。

由于为现期⽐重,故结果⼩于1,因此整个算式结果的绝对值应该是⼩于1.5个百分点的。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一、百分数、百分比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1. 区分“降低(增加)了a%”和“增长(降低)为a%”“降低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 ,“降低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增加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增加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示例一】2.区分“占”、“超”、“为”、“比”“XX占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占AA的a%;“XX超过AA的a%”即AA是100,XX是100+a,则XX超过AA的a%;“XX为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为AA的a%;“XX比AA增长了a%”即AA为100,XX为100+a,则XX比AA增长(100+a-100)%=a%。

【示例二】3.拉动……增长……百分点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

【示例三】二、比重比重是公务员考试当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

比重即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比重一般都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2.间接求比重(1)已知A占B的比重为a%,B占C的比重为b%,则A占C的比重为a%×b% 。

【示例二】 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723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占高等学校总数的87%,独立学院占普通高等学校数的14%。

求独立学院占高等学校的比重。

解析:根据以上公式,所求为87%×14%=12.2%。

(2)已知总量为A,B占A的比重为b%,C占B的比重为c%,则C=A×b%×c% 。

【示例三】201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占比为53.1%,一般贸易出口额占货物出口的比重为45.7%,求一般贸易出口额。

行测资料分析之两期比重比较和计算

行测资料分析之两期比重比较和计算

行测资料分析之两期比重比较和计算方法不对路,速度没法提。

在争分夺秒的行测考试中,掌握-定的技巧才能突破重围。

今天跟着中公教育专家一起熟悉一下广东省考资料分析中考查频次极高的考点:两期比重。

一、题型识别两期比重类题目往往有明显的特征,其在提问时会涉及到两个时间及比重。

比如: 2019年A占B的比重与2018年相比上升还是下降。

二、解题技巧第一步:题干如果只是让我们判断比重.上升还是下降,只需要找到这个比重分子,分母的增长率。

将分子增长率标记为a,分母增长率标记为b。

当a>b时,比重上升;当a< b,比重下降;当a=b,比重不变。

(注: a, b带符号比较) 第二步:若题干中不仅需要判断比重的升降,还进一步问具体变化了几个百分点,在国联考中仅仅需要在判断升降之后,大胆选绝对值最小的选项,简称为大胆选最小。

例1.2015年2月,全国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中,有效申诉量为23.4件,对企业1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75.13件,环比增长48.0%,对企业2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2.56件,环比增长55.0%,对企业3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1.86件,环比增长140.0%,对企业4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17.81件,环比增长36.0%。

2015年2月对四家企业每百万件快递业务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率2015年2月4家企业中,有几家企业的投递服务中有效申诉量占该企业当月有效申诉量的比重高于上月水平:A.1家B.2家C.3家D.4家中公解析:判断题型。

两个时间:2015年2月比上月。

一个比重:投递服务中有效申诉量占该企业当月有效申诉量的比重。

由于只需要判断比重的升降,先在表格材料中找到这四家.企业的投递业务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率分别为a1=53.0%、a2=44.0%、a3=139.0%、a4=41.0%。

再找到四家企业的总有效申诉量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b1=48.0%、bz=55.0% 、b3=140.0%、b4=36.0%;由于题干要求比重上升,则只要a>b即可。

行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比重和变化率

行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比重和变化率

⾏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重和变化率 今天⼩编为⼤家提供⾏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重和变化率,请⼤家仔细阅读本⽂,熟悉相应的⽅法这样在考试中遇到就不怕了! ⾏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重和变化率 在省考当中,虽说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桥,却也是⼈多⾁少马上要考试的同学们,相信你们对考试的内容已经有了⼀定程度的了解,资料分析题量⼤,却不是很难。

中公教育相信有很多同学对于资料分析当中的基期⽐重(倍数,平均数),⽐重(平均数)变化量,⽐重(平均数)变化率,已经是傻傻分不清楚了,可是你们越分不清楚,考试考的越欢实,基本每年都会有题⽬让你去求⽐重,倍数,平均数的基期,变化量,变化率等等。

不过不⽤着急,⼩编相信你们在看完这些东西之后,⼀定能够让你的⼩脑⽠转⼀转,会转明⽩的。

对于倍数,⽐重,平均数⽽⾔,我们会发现倍数=分⼦/分母,⽐重=部分/整体,平均数=总量/份数。

其实都是⼀个分数形式,在⽐重当中,我们可以亲切的称部分为分⼦,整体为分母。

当然了,在平均数当中,总量就是分⼦,份数就是分母。

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在记忆过程当中只记住求分数形式的基期,分数的变化量或者分数的变化率地公式就可以了。

那⼤家现在是否能想起我们的公式呢?(任意的分数形式,分⼦⽤A表⽰,分⼦增长率⽤qa表⽰,分母⽤B表⽰,分母增长率⽤qb表⽰) 求分数的基期=A/B*(1+qb/1+qa) 求分数的变化量=A/B*( qa-qb/1+qa) 求分数变化率=qa-qb/(1+qb) 好了,回忆了公式,接下来就告诉⼤家⼀种⽐较简单的判断⽅法,来分清我们到底应该应⽤哪个公式: 1. 看时间,假设材料当中的时间给了2016年,题⽬⼀出现却问的2015年的指标,那可以肯定的是问的为基期,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看⼀眼指标,咦,正好问的是分数形式,这个时候⼤家就可以⼼⾥⼀喜,直接套⽤求分数的基期公式即可。

2. 第⼆条呢,当然也是看时间(时间相当重要)当题⽬当中出现2016年某指标相较于上⼀年怎么样了(变化了,增长了)等相似描述时,不要慌,接下来看选项,发现给的是量的概念,那这个时候呢,万事具备了,发现是在问两个时间相⽐较的变化量,那⽆⾮就是我们学的增长量或者变化量。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题技巧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题技巧详解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多以计算为主,因此计算题是资料分析的必考题型之一,这些题目中有的列式难度偏大,有的计算难度偏大,数据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对考生分析资料、提炼有效数据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多个数据间的计算,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和正确选项之间有偏差。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将介绍几种常见计算题。

一、求增长的计算题求增长的计算题在资料分析中是最常见的,其中增长包含同比增长量、环比增长量、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等,提问方式却各不相同。

1.常见提问方式求增长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与上年同期相比,XX 约增长了多少”、“XX 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多少”、“上年同期XX 的量是多少”、“上个月XX 的量是多少”等等。

2.高频考查方式:求增长量求增长量的问题,在国考和地方考试中出现频率均较高。

在各类考试中常给出“本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

【例题1】 2010年1-6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148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3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其中,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9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比重提升到68.55%,增加了3.24%;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1366.5亿元,比重下降到31.45%。

2010年1-6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

A.2476.7亿元B.2619.6亿元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C.2972.0亿元D.3180.2亿元3.特殊考查方式:求跨年增长率求增长率的问题很多,但是一般都是已知“本期量和增长量”或者“本期量和上年同期量”来计算,2011年国考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新的考查形式即求跨年的增长率,下例中求跨年的增长率无需利用本期量和上期量,只需已知两期的增长率即可。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比重计算技巧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比重计算技巧

通过最新吉林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吉林中公教育整理了吉林
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百分数、百分点和比重是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在公务员考试中时
有出现,考生需重点掌握百分数百分点的考查形式,比重的含义,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
的基础上熟练解资料分析题目。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讲解最简便方法。

一、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
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吉林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资料分析比重“连环”解题技巧
公务员资料分析题有什么规律呢?为大家提供行测资料分析:比重“连环”解题技巧,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你能好好掌握!
行测资料分析中,有很多常考的公式,回顾近几年的试题,发现题目越来越灵活,基础公式使用的越来越少。

其中,比重这个考点近年来考察的形式就非常的多样,题目很活,比重套比重,导致学生只学习了基础公式,仅学习比重=部分值/整体值之后,还很难应对题目。

那么下面将带你去学一学,比重中还有比重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怎么办?
1.xx年全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9.9万元,其中城镇完成88.2%(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区的66.6%)。

问题:xx年全年,城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城镇的比重为多少?
2.xx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7.4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占4
3.2%(住户存款余额中人民币余额99.1%)。

问题:xx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中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所占比重为百分之几?
通过对于例题的仔细研究和共性的查找,不难发现这几道题目中有一些规律。

首先,题中所求为比重;其次,涉及到的部分值和整体值题干中没有全部给出;最后涉及到的部分值和整体值都与题干中的比重有关系。

这种比重套比重的题目,各位同学拿到肯定是开始是
没有思路的,认为题目难度较大。

接下来,将用常规办法和技巧办法分别解决,将比重“连环问题”解决掉。

常规办法:
1.从问题出发,所求比重中,部分值为城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后用城区替代),整体值为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后用城镇替代)。

城区出现在比重66.6%中,是部分值,故城区为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

城镇出现在比重88.2%中,也是部分值,故城镇为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

用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则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掉后,公式成:66.6%/88.2%即可。

2.从问题出发,所求比重中,部分值为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整体值为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出现在比重99.1%中,是部分值,故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为住户存款余额*99.1%。

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出现在比重4
3.2%中,是整体值,故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住户存款余额/43.2%。

用住户存款余额*99.1%/(住户存款余额/43.2%),则住户存款余额约掉后,公式成:99.1%*43.2%即可。

以上是常规办法,不难发现,其过程比较繁琐,记忆起来也没有什么规律,接下来,用技巧办法来解答一下我们来看一下。

技巧办法:
1. 从问题出发,所求比重中,部分值为城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后用城区替代),整体值为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后用城镇替代)。

城区出现在比重66.6%中,是部分值,城镇出现在比重88.2%中,也是部分值。

两者在不同比重中所处的位置相同,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既然位置相同,就将两个相除(因比重小于等于1,所以小数除以大数)即可。

2. 从问题出发,所求比重中,部分值为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整体值为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出现在比重99.1%中,是部分值,全部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出现在比重4
3.2%中,是整体值。

两者在不同比重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这时我们将两个比重相乘即可。

技巧办法的解决步骤:1.判断所求为比重;2.所需部分值和整体值没有全部给出具体数值,而是出现在两个比重中,并判断其在各自比重中的“角色”;3.若“角色”相同,则相除,“角色”不同,则相乘。

2018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0万亿元,名义增速为9.69%,其中广东省凭借97300万亿名列第一,占全国GDP 的10.8%,江苏省和山东省紧随其后。

在广东省各地市中,“深圳速度”一点没有慢下来,以占全省11.3%份额的成绩位居首位。

问题:广东省排名第一的地市占全国的比重为多少?
【解析】1.判断所求,为比重;2.所需的深圳GDP和全国GDP没有全部给出,而出现在了两个比重中,并且在各自比重中,深圳GDP 为部分,全国GDP为整体;3. “角色”不同,相乘即可,10.8%*11.3%。

想必各位参加2019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在备战公考过程中会
发现资料分析这个专项,在掌握所有公式和考点后,觉得它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专项,但是有一个困惑的点,花费的时间长但正确率却不高,此时你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在计算中是不是列出一个式子来就埋头
苦算,这样别人可能已经做了三四个题了,你最后还是把它算错了...那我们 * 算得既快又能保证正确率呢?接下来就此问题给大家提一
些可行性的指导建议:
选项在行测中是很好的工具,用好了事半功倍,在资料分析中,我们既准又快的列出式子后,我们一定不要着急着去算,而是去观察选项,选项差距告诉你应该用哪一个方法估算更合适,算到哪一步即可。

当选项差距比较大时(一般选项第一、二位不同时),我们可能随便估算一下也就能确定出正确选项;当选项差距比较小(一般来说,当选项第三位才有差距时),为了保证精度,应该尽量精算。

方法:直接快速估算或结合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适当估算
【例2】7125×17.8%=( )
A.1167
B.1215
C.1235
D.1268
【答案】D。

解析:观察选项,B、C、D选项第三位才不同,选项差距小,尽量精算避免误差,列式乘法可用运算拆分,原式7125
×17.8%=7125×(20%-2%-0.2%)=1425-142.5-14.25=1268,故选择D 选项。

通过以上几个例题,大家会发现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数据都国家 * ,确实比较大,但是很多题目都是不需要算或者通过简单估算就可以确定正确选项的,所以大家在平时练习或者考试中,要有能不算尽量不算的意识,结合选项尽量简化运算,从而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题目做完,并且保证正确率,才不会在最后的考试中留下遗憾,相信大家通过练习,能够熟练运用咱们平时所教的方法、技巧,最终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岗位!
:中公教育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