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尿液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各种体液、骨髓的采集方法

一、消化液的采集(一) 唾液1. 直接抽取法在急性实验中,可用吸管直接插入动物口腔或唾液腺导管抽吸唾液,此法非常简单,但从口腔抽吸唾液会有杂质混入。
2. 制造腮腺瘘法在慢性实验中,收集狗的唾液,要用外科手术方法将腮腺导管开口移向体外,即以腮腺导管为中心,切成一直径约2~3cm的圆形粘膜片,将此粘膜片,与周围组织分开,穿过皮肤切口引到颊外,将带有导管开口的粘膜片与周围的皮肤缝合,腮腺分泌的唾液就流出颊外。
这种方法可以收集到较纯净的唾液。
(二)胃液1. 直接收集胃液法急性实验时,先将动物麻醉,将插胃管经口插入胃内,在灌胃管的出口连一注射器,用此注射器可收集到胃液,此法适用于狗等大型动物。
如是大鼠,需手术剖腹,从幽门端向胃内插入一塑料管,再由口腔经食道将一塑料管插入前胃,用pH7.5、35℃左右的生理盐水,以12ml/h的流速灌胃,收集流出液,进行分析。
2. 制备胃瘘法在慢性实验中,收集胃液多用胃瘘法,如全胃瘘法、巴氏小胃瘘法、海氏小胃瘘法等。
制备小胃是将动物的胃分离出一小部分,缝合起来形成小胃,主胃与小胃互不相通,主胃进行正常消化,从小胃可收集到纯净的胃液。
应用该法,可以待动物恢复健康后,在动物清醒状态下反复采集胃液。
(三)胰液和胆汁在动物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对胰总管和胆总管的插管而获得胰液或胆汁。
狗的胰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在紧靠肠壁处切开胰管,结扎固定并与导管相连,即可见无色的胰液流入导管。
大鼠的胰管与胆管汇集于一个总管,在其入肠处插管固定,并在近肝门处结扎和另行插管,可分别收集到胰液和胆汁。
有时也可通过制备胰瘘和胆囊瘘来获得胰液和胆汁。
二、脑脊液的采集(一)狗、兔脑脊液的采集通常采取脊髓穿刺法:穿刺部位在两髂连线中点稍下方第七腰椎间隙。
动物轻度麻醉后,侧卧位固定,使头部及尾部向腰部尽量弯曲,剪去第七腰椎周围的被毛。
消毒后操作者在动物背部用左手姆、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腰穿刺针垂直刺入,当有落空感及动物的后肢跳动时,表明针已达椎管内( 蛛网膜下腔),抽去针芯,即见脑脊液流出。
宠物疾病实验室诊断—尿液检查

在高倍视野下尿沉渣中红细胞数量达4-5个/HPF,表明泌尿 道有出血,出血可能为炎性或外伤性的。
尿沉渣中的大量红细胞(碘染色)
3.红色、葡萄酒色或褐色 常见于血尿、血红蛋白尿、肌 红蛋白尿、卟啉尿或药物尿。 4.绿色尿
见于用美蓝防腐的尿、胆绿色素尿和吖啶黄素尿。 5.乳白色尿
见于尿中含有乳糜、脓细胞、大量磷酸盐和尿酸盐时。
二、透明度
动物正常的新鲜尿液是清亮的,放置时间稍长有结晶 盐形成沉淀而变得浑浊。但正常马属动物的新鲜尿液中, 因含有大量碳酸钙结晶和黏液,故浑浊不透明。对有些犬 猫而言,云雾状尿液可能是正常的。
模块上含有酸碱指示剂(四溴酚蓝pH为3.2),缓冲剂
及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条件下(pH为3.2)指示剂产生
阴离子,与尿中带阳离子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
结合产生颜色变化,即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
三、尿糖
✓ 尿糖是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多少, 可直接反映患者糖尿病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患者血 中葡萄糖大于9.0mmol/L时,尿糖测定呈阳性,与血中葡 萄糖含量成正比。其测定原理为,干化学试纸带膜块中 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色源等物质。膜块内 的葡萄糖氧化酶与尿中葡萄糖反应,产生葡萄糖醛酸和 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氧化色源产生颜 色变化。
六、脂肪滴
是一种具有折光性强、大小不一的物体,由于它总浮在 表面,镜检时总不能和其它沉渣在一个焦点上同时见到。 可染成桔黄色至红色。正常猫尿中含有脂肪滴,其它动物 则否,如有发现,要么由于人工导尿所致,要么存在甲状 腺机能降低、糖尿病等。
动物样品采样方法及采样中常见的问题

2 . 2 . 1 内脏
采集 动物 的 内脏组 织 ,如 已死 亡 的动 物应
尽快采 集 ,夏 天应 不超过2 h ,冬天不 超过6 h ( 还要 视具体
温度) 。采集 的动 物病料必 须新鲜 ,尽 可能减少 污染 。用 于微 生物学检验 的 内脏组织 块不必太 大 1 - 2 c m ( 如有少量
般用 一次性 采血器 或注 射器 ,吸 出后 放试管 内或 直接
用针 头( 一般用 三棱 针) 穿刺 静脉 后 ,将 血 液滴 到直 径为 3 - - 4 m m( 可用 人用 的一次性输 液 管) 塑料 管 内( 长度一 般为 5 c m) ,将 口封好 ,竖立存放 。
2 . 1 - 3 保存 如用全血样 品 ,样 品中加 抗凝剂( 在采血前
山东畜牧兽医
2 0 1 7年第 3 8卷
动物样 品采样方法及采样 中常见 的问题
刘 玉才 ( 山东省五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中心 2 6 2 3 0 0 )
中图分类号 :¥ 8 5 1 . 3 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 0 0 7 . 1 7 3 3 ( 2 0 1 7 ) 0 1 . 0 0 4 8 . 0 2 直接加 入) ,并充 分摇匀 ;如用血清样 品 ,则血 液不加抗
{f:f:f: t: :‘
能剧烈震 荡 ,要注意 缓冲放 置 ,所 有样 品都要 贴上 能标
;f:0:0: f:r: :I:I
系 ,政府 的财政 负担减 轻 ,社 会 主体 的投 资风 险减小 。
经验证 明P P P 模 式 比较适用 于这一 公益性较强 的废弃物处
有序 、相互协 调 、运 行高 效 的畜牧业绿 色发 展部 门协调 联动推 进机制 ,进一 步提 高政府 各部 门服务 质量 和工作 效率 ,推 动畜牧业 转型升 级 ,提高劳 动生产 率 和资源利 用率 ,形成 生态畜 牧业 、清洁 畜牧业 、循 环畜牧业 的发
动物实验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4
小香猪
第四节 实验动物血液和尿液的采集
一. 动物血液的采集方法 实验动物血液的采集方法有很多。
(一) 按采血部位不同可分为: 眼部采血、耳部采血、心脏采血、大血管采
血及尾部采血等。
45
(二)按采血使用的手段不同可分为: 鼠尾刺血、剪尾采血、眼眶静脉丛采血、
心脏采血、断头采血、颈静(动)脉采血、腹主 动(静)脉采血、耳缘剪口采血、耳静脉采血、 后肢外侧小隐静脉、前肢内侧皮下头静脉采血、 翼下采血等。
二、 尿液采集 (一)、 代谢笼采集 代谢笼的特点是能
将动物排泄的大小便分开,达到采集尿液的 目的。此法常用于大鼠、小鼠、豚鼠、兔等 中小型动物的尿液采集。 (二)、导尿法采集 在动物的尿道或输尿 管内插一根塑料导管采集尿液。此法适用于 兔、犬、猫等。
56
二、尿液的采集 实验动物的尿液常用代谢笼采集,也可通过其他装置来采集。 (一)用代谢笼采集尿液 代谢笼用于收集实验动物自然排出的尿液,是一种特别设计的为采集实验动物各种排 泄物的密封式饲养笼,有的代谢笼除可收集尿液外,又可收集粪便和动物呼出的CO2 。 一般简单的代谢笼主要用来收集尿液。防在代谢笼内饲养的实验动物,可通过其特殊 装置收集尿液。 (二)导尿法收集尿液 施行导尿术,较适宜于犬、猴等大动物。一般不需要麻醉,导尿时将实验动物仰卧固 定,用甘油润滑导尿管。对雄性动物,操作员用一只手握住阴茎,另一只手将阴茎包 皮向下,暴露龟头,使尿道口张开,将导尿管缓慢插入,导尿管推进到尿道膜部时有 抵抗感,此时注意动作轻柔,继续向膀胱推进导尿管,即有尿液流出。雌性动物尿道 外口在阴道前庭,导尿时于阴道前庭腹侧将导尿管插入阴道外口,其后操作同雄性动 物导尿术。 用导尿法导尿可采集到没有污染的尿液。如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收集到无菌尿液。 (
犬、猫尿液的采集方法及化验分析

膀胱可能造成犬猫健康的下泌尿道发生感染 。在那 些原先存在尿道感染的病例中医源性 的细菌感染的
危险更大。送导尿管时太用劲 可能导致患病犬猫的 尿道或膀胱破裂。操作错误也会导致正常的尿道和 膀胱破裂。导尿时,存在 的伤 口会使尿样 中的红细 胞、 蛋 白质 和上 皮 细胞增加 。 膀胱穿刺可 以避免尿道 口、 阴道 、 阴茎包皮和会 阴污染 物的污染 ,会引起附近尿道的尿液 回流和前 列腺素进人膀胱尿液 ,而且用穿刺采到 的尿样可能 显示 出不正常的成分。 如 果 尿道 发生 阻塞 ,最 近 进行 过 膀 胱 切 开术 或
中的非尿道污染减少到最小和在正常尿液 中含最少
的白细胞 。主要 的缺点是针孔造成的外伤在吸气 时 可能引起 医源性 的血尿 。当要进行细菌培养或证实 用其他方法检测出的蛋白尿和细菌尿 时 ,必须采用
养 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8
时出现的酸性血或碱性血 r 关 或 尢 关 ,故 不 1 i 巨 作 为 机体酸碱平衡 的指针 ;⑤ 液酸化剂和碱化剂 可以 改变 p H值 ; ⑥应激引起的 F 吸性碱 中毒。
膀胱驰缓 , 严重的膀胱外伤或膀胱失去活力 , 不 能用 该方法进行常规的尿样采集 。膀胱穿刺可 以使尿样
1 克 葡萄糖可使 比重上升大约 0 . 0 0 4 。每百毫升 1 克 蛋白质可使 比重上升大约 0 . 0 0 3 。一定程度的尿液浓 缩常见于正常的脱水 的犬 、 猫。尿液浓缩的程度随食
物的湿度含量和食物 中需要肾脏排泄 的溶质的量而
改变 。
的污染情况 。 如果该方法不成功, 就准备收集其所排的 尿液 。通常动物在膀胱触诊后, 关在笼子里时排尿。
.
如果完全有可能 ,就在服用药物或进行液体治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教案--动物实验的常用实验技术动物血液的采集方法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第三篇动物实验的常用实验技术第一章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第一节实验动物的编号大鼠和小鼠的编号一般都用不同颜料涂染皮毛的方法来标记,常用的涂染化学品如下①涂染黄色用3~5%苦味酸溶液;②涂红色用0.5%品红溶液等。
前者最常用。
在动物固定的不同部位涂上苦味酸斑点表示不同号码。
一般习惯在左前腿上为1,腰部为2,在左后腿上为3,在头部为4,在正中为5,在尾基部位6,在右前腿为7,在右侧要不为8,在右后退上为9,不涂染鼠为10。
如果试验时动物编号超过10,可在动物同一部位上再涂染另一种涂染剂。
标记方法如图。
第二节动物的捉持和固定一、小白鼠的捉持:捉拿时可先用右手抓住并提起鼠尾,置于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后颈背部的皮肤,将鼠置于左手心中,拉直后肢,以无名指及小指按住鼠尾或小鼠的左后肢即可。
二、大白鼠的持:大白鼠的捉拿时,可戴上手套。
实验者可用右手捉住鼠尾,放在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左手掌面向鼠背,食指和中指压住鼠的头顶,拇指和无名指分别从鼠的两腋下插入,将鼠的两前肢卡住;或拽紧鼠后颈及后背皮肤即可。
三、家兔的捉持:用一手抓住家兔颈背部皮肤,将兔提起,另一手托其臀部,使兔呈坐位姿势。
第三节常用动物的给药方法一、小鼠、大鼠常用的给药方法1、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一般的给药量小鼠为0.1~0.3ml/10g,大鼠为1~2.0ml/100g。
2、皮下注射(sc): 常在背部皮下注射。
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一般给药量小鼠为0.1~0.20ml /10g,大鼠为1ml/100g。
3、腹腔注射(ip): 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一般给药量小鼠为0.1~0.3ml/10g,大鼠1~2.0ml/100g。
4、肌内注射(im):多注射后肢股部肌肉。
兽医临床诊断学(卞建春)实验9尿液常规检验

实验九尿液常规检验一、目的要求掌握尿液化学检验方法及尿沉渣的检查方法,并能认识某些沉渣及管型。
二、实验内容(一)尿液酸碱反应的测定1.器材广范pH试纸。
2.方法取一条广范pH试纸浸于被检尿中,数秒钟后取出试纸条,根据试纸的颜色改变与标准色板比色以判定尿液的pH值。
3.正常值健康家畜尿液的pH值为:马7.2~7.8,牛7.7~8.7,羊8.0~8.5,猪6.5~7.8。
4.临床意义草食动物尿液变为酸性,杂食动物的尿液显著偏酸或偏碱,都是不正常的,见于某些热性病、长期食欲不振、某些营养代谢病等。
(二)尿中蛋白质的检验1.原理蛋白质遇酸类物质,可发生凝固或沉淀。
2.器材中试管,滴管,试管架等。
3.试剂35%硝酸。
装入滴瓶中备用。
4.方法取中试管1支,滴加35%硝酸1~2ml(20~40滴),再沿试管壁缓缓滴加尿液,使两液重叠,静置5min,观察结果。
两液重叠面产生白色环者为阳性反应。
白色环愈宽,表示蛋白含量愈高,可用1~3个“+”号表示之。
5.注意事项马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因此应事先加入适量10%醋酸液使尿呈酸性,尿液透明,便于观察结果。
6.临床意义健康动物的尿中含有微量的蛋白质,用一般方法难以检出。
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炎、大多数急性热性传染病(如猪瘟、猪丹毒、流感等)和某些传染病。
(三)尿中潜血的检验健康家畜的尿液中不含有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尿液中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叫做潜血(或叫隐血),可用化学方法进行检查。
1.原理尿液中的血红蛋白或红细胞被酸破坏所产生的血红蛋白,有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但并非为酶,因为被煮沸后仍有触媒作用),它可以分解过氧化氢而产生新生态氧,使联苯胺氧化为蓝色的联苯胺蓝。
2.器材与试剂小试管,滴管,联苯胺,冰醋酸,过氧化氢溶液3.方法联苯胺法:取联苯胺少许(约一刀尖),溶解在2ml冰醋酸中,加双氧水2~3ml,混合。
混合后,加入等量尿液,如果液体变绿色或蓝色,表示尿中有血红蛋白存在。
大鼠尿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鼠尿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观察不同药物对大鼠尿液的影响,分析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3. 掌握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雄性大鼠10只,体重200-250g。
2. 实验药物:某药物(剂量:10mg/kg体重)。
3.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恒温恒湿箱、尿液分析仪、离心机、离心管、移液器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给药:实验组大鼠按照10mg/kg体重给药,对照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给药后观察:给药后观察大鼠的行为、活动、食欲等变化,记录给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尿液量。
4. 尿液收集:将大鼠放入代谢笼中,收集给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尿液,分别标记。
5. 尿液检测:使用尿液分析仪对收集的尿液进行检测,包括尿量、尿比重、尿蛋白、尿糖等指标。
6.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尿量、尿比重、尿蛋白、尿糖等指标的均值、标准差、t检验等。
四、实验结果1. 尿量:实验组大鼠给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尿液量分别为(10.5±1.2)ml、(12.3±1.5)ml、(15.6±1.8)ml、(18.2±2.1)ml、(20.5±2.4)ml、(22.8±2.7)ml、(24.6±3.0)ml、(26.1±3.3)ml、(27.8±3.6)ml;对照组大鼠给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尿液量分别为(8.5±1.0)ml、(9.8±1.2)ml、(11.3±1.5)ml、(12.8±1.8)ml、(14.2±2.1)ml、(15.6±2.4)ml、(16.9±2.7)ml、(18.1±3.0)ml、(19.4±3.3)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尿液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关键词:尿液采集操作规程
目的:采集各种实验动物的尿液,以用于实验
主体内容:
常用的采集方法较多,一般在实验前需给动物灌服一定量的水。
(一)代谢笼法:此法较常用,适用于大、小鼠。
将动物放在特制的笼内。
动物排便时,可以通过笼子底部的大小便分离漏斗将尿液与粪便分开,达到采集尿液的目的。
由于大、小鼠尿量较少,操作中的损失和蒸发,各鼠膀胱排空不一致等原因,都可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一般需收集5小时以上的尿液,最后取平均值。
(二)导尿法:常用于雄性兔、狗。
动物轻度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
由尿道插入导尿管(顶端应用液体石蜡涂抹),可以采到没有受到污染的尿液。
(三)压迫膀胱法:在实验研究中,有时为了某种实验目的,要求间隔一定的时间,收集一次尿液,以观察药物的排泄情况。
动物轻度麻醉后,实验人员用手在动物下腹部加压,手要轻柔而有力。
当加的压力足以使动物膀胱括约肌松驰时,尿液会自动由尿道排出。
此法适用于兔、狗等较大动物。
(四)输尿管插管法:动物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
剪毛、消毒,于耻骨联合上缘之上在正中线做皮肤切口(长约3~4cm),沿腹中线切开腹壁及腹膜,找到膀胱翻出腹外。
辨认清楚输尿管进入膀胱背侧的部位(膀胱三角)后,细心地分离出两侧输尿管,分别在*近膀胱处穿线结扎。
在离此结扎点约2cm 处的输尿管近肾段下方穿一根丝线。
用眼科剪在管壁上剪一斜向肾侧的小切口,分别插入充满生理盐水的细塑料管( 插入端剪成斜面),用留置的线结扎固定。
可见到尿滴从插管中流出( 头几滴是生理盐水),塑料管的另一端与带刻度的容器相连或接在记滴器上,以便记录尿量。
在适用过程中应经常活动一下输尿管插管,以防阻塞。
在切口和膀胱处应盖上温湿的生理盐水纱布。
(五)膀胱插管法:腹部手术同输尿管插管。
将膀胱翻出腹外后,用丝线结扎膀胱颈部,阻断它同尿道的通路。
然后在膀胱顶部避开血管剪一小口,插入膀胱漏斗,用丝线做以荷包缝合固定。
漏斗最好正对着输尿管的入口处。
注意不要紧贴膀胱后壁而堵塞输尿管。
下端接橡皮管插入带刻度的容器内以收集尿液。
(六)穿刺膀胱法:动物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在耻骨联合之上腹正中线剪毛,消毒后进行穿刺,入皮后针头应稍改变一下角度,以避免穿刺后漏尿。
(七)剖腹采尿法:同穿刺法做术前准备,皮肤准备范围应大一点。
剖腹暴露膀胱,操作者的左手用无齿小平镊夹住一小部分膀胱,右手持针在小镊夹住的膀胱部位直视穿刺抽取尿液。
可避免针头贴在膀胱壁上而抽不出尿液。
(八)反射排尿法:适用于小鼠,因小鼠被人抓住尾巴提起时排便反射比较明显。
故需采取少量尿液时,可提起小鼠,将排出的尿液接到带刻度的容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