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直线运动学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5、3 直线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了解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尝试用图像来描述物体的简单运动,体会用图像法来研究问题;3、通过探究体验,感受自然界的运动之美。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掌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及计算。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及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P113-115,完成“自主学习”;2、用红笔标出重点内容,用黑笔标出有疑问的内容;老师在你身边我们一起预习有关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识。

3、【课后拓展】中带★号题为选做题。

【自主学习】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举出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举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3、图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 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一)学生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蜡块的运动规律(1)长约1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放有一蜡块;(2)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蜡块的运动情况;(3)如何测出蜡块通过20cm、40cm、60cm和80cm所用的时间?(4)将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路程s/cm20406080时间t/s速度v/ms-1(5)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下图的坐标上画出s—学以致用★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书本P120(附表格)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的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分析过程:解答过程:【方法点拨】画图像时先描点再描线。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5.3 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5.3 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一、观察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现象实验器材:长约1m的玻璃管、水、橡皮塞、抹布展示实验器材,动手实验。

取内径约1cm,长约1m的玻璃管一根,用橡皮塞塞住一端。

用烧杯向玻璃管中注水,注满水后,在管中留一小气泡,塞上橡皮塞。

使玻璃管翻转放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观察现象讨论交流二、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器材:长约1m的玻璃管、秒表4块、刻度尺、水橡皮塞、橡皮筋、红墨水、坐标纸、铅笔用铅笔在玻璃管上做20cm的等间距标志;向玻璃管中注入清水后,滴入少许红墨水,摇匀,两端用橡皮塞塞好,留一小气泡。

加入红墨水有利于对气泡运动现象的观察和测量。

使玻璃管翻转放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多次观察,记录观察现象。

组织讨论,提出问题:小气泡通过相等的间隔所花的时间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结论进行猜想。

实验方案:四个同学各拿一块秒表,小气泡运动时同时开始计时,小气泡运动到第一标志线时,第一位同学停止计时,依此类推,得到小气泡到达各道标志线时的时间。

时间记录表格:实验次数第一表第二表第三表第四表123小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记录:观察现象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数据收集与整理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路程/cm1020 30 时间/s 速度/ms -1在方格纸上作坐标轴,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将表格中时间与路程对应的点标在方格上。

用线段连接各点。

所得到的图线为气泡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线。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路程/cm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时间/s 速度/ms -1图线称为气泡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图象。

图像分析可知: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速度近似是不变的。

气泡(物体)沿直线的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讨论交流阅读理解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 直线运动(第一课时)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直线运动(第一课时)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直线运动(第一课时)学案苏科版【学习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通过对比,认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规律。

2、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3、能根据观察气泡运动时的记录数据,画出气泡运动的s-t 图像。

认识用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物体运动的规律。

4、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判断方法3、知道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难点:用图像法分析和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课前预习】1、是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变速直线运动。

2、举出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长签字教师评价【新知导学】(一)直线运动播放光盘《动画素材库》中的动画5、6(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结论: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是按照物体运动的路线区分的。

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就是直线运动。

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就是直线运动。

例:百米赛跑,过山车,打乒乓球,汽车火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月球地球运行轨道属于直线运动的是:属于曲线运动的是:(二)活动5、7“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演示:将1m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思考:①从气泡在直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可知,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②气泡在管中运动的快慢变不变化?③我们又是如何才能知道它的运动快慢变不变化?讨论:实验中我们既要记下气泡运动的各段路程,又要测出运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如果两项测量同时做会很不方便,也很难做到精确,那我们能采取什么方法解决这个矛盾?提示:测出气泡通过相同路程,如: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

5.3直线运动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直线运动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1、知道直线运动的两种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直线运动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明确现实中真正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

了解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3、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了解速度公式和变形公式的应用。

能熟练的运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学习重点匀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其规律.学习难点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路程无关学习过程【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演示:将1m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思考:①从气泡在直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可知,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②气泡有一定的大小且启动时速度是慢慢增加的,因此测量零点放在何处?;③实验中我们既要记下气泡运动的各段路程,又要测出运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如果两项测量同时做会很不方便,也很难做到精确,那我们能采取什么方法解决这个矛盾?④书本上实验所用的管子,每隔10 cm测一次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测怎么办?⑤怎么准确确定气泡通过的是20 cm、30 cm、40 cm等的位置?⑥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每隔10 cm测一次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测怎么办?目标二:能够根据特点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认识平均速度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分析苹果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议一议:为什么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呢?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结论:变速直线运动:(1)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复杂,在粗略描述其运动情况时,仍可使用v=s/t表示速度,但这个速度是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目标三:认识平均速度,明白题目所说的是哪一段路程注意: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程度,它只表明一种平均“快慢程度”,所取路程、时间不同,平均速度也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 直线运动导学案苏科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导学】1、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2、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3、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快慢时,仍用速度公式求它的速度,这个速度称为【课堂探究】【要点1】匀速直线运动【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5)在一根内径约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留一小气泡、(6)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3、讨论: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4、学生实验: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把测量结果记录到表格。

路程s/cm010203040时间t/s5、学生绘图: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轴上画出图像来。

6、规律: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改变/不变)的。

1、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总结】【要点2】变速直线运动观看课件演示:播放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录像,记录比赛成绩。

苹果下落的过程A、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2、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快慢时,仍用速度公式求它的速度,这个速度称为〖总结〗例题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穿过一条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时108 s。

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课堂达标】1、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判定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2、某班同学用皮尺和秒表测量平均速度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小红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时的时间,如右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下列平均速度路程10m20m30m40m时间2、5s4、6s6、5s8、5s⑴从起跑点至10m处平均速度是m/s⑵从10m处到30m 处平均速度是m/s ⑶从30m到4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5.3直线运动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直线运动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 直线运动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质点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明确直线运动的类型。

2.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图表和实例分析,探究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加速度的初步理解: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认识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在直线运动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直线运动的特点,掌握速度时间图线的分析方法,理解加速度对直线运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数学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其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加速度与速度变化关系的理解。

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速度时间图线的解读和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物理实验器材(如小车、计时器等)、黑板。

学具:学生实验记录本、笔、计算器、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体育比赛中直线跑道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解释匀速和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展示速度时间图例,讲解图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3. 教材内容讲解详细讲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通过例题展示如何应用速度时间图线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实验与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小车直线运动实验,测量并记录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5. 知识深化讲解加速度的概念,分析加速度对直线运动的影响。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和解释加速度。

6. 随堂练习提供几个与直线运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即时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应简洁明了地呈现直线运动的核心内容,包括:直线运动的类型及特点速度时间图线的解读方法加速度的定义及其对直线运动的影响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线,并解释图线中的各个点代表什么物理意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主要包括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直线运动类型。

具体内容包括:1. 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 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 常见的直线运动类型:(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

(2)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增加相同的量。

(3)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减少相同的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直线运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直线运动类型的判断,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类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视频播放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如运动员百米赛跑,引导学生关注直线运动。

提问: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是进行什么样的运动?引出直线运动的定义。

2. 知识讲解:(1)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3)常见直线运动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3. 例题讲解:例题: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问在1小时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答:由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所以在1小时内汽车通过的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60km/h 1h = 60km。

4. 随堂练习:练习题:一辆自行车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问在3秒内自行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答:由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3直线运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3直线运动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5.3直线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五章第三节“直线运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类型。

具体内容如下:1. 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进行的运动。

2. 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即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即非匀速直线运动。

3. 直线运动的类型:(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

(2)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增加,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3)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减小,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直线运动的类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直线运动类型的判断。

2. 教学重点: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类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汽车的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2. 知识点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三章的学习内容,复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教师讲解直线运动的定义、特点和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判断下列运动中,哪些是直线运动?哪些是非直线运动?例题1:火车在铁轨上匀速行驶。

例题2:篮球在空中做抛物线运动。

(2)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判断下列运动中,哪些是匀速直线运动?哪些是非匀速直线运动?练习题1:公交车在市区道路上匀速行驶。

练习题2: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速度逐渐加快。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进行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直线运动学案苏科版
姓名重点难点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定及其规律。

难点:通过图象认识匀速直线运动。

集备部分自备部分预习导学
1、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2、举出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研讨在物理上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理的运动快慢,那么速度公式是什么?那么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它的速度会不会变化呢?如果变化的话,是怎样变化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1、活动
5、7“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
5、7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请学生阅读书本第117页实验的具体做法,然后对实验细节提出问题:
1、气泡有一定的大小,因此测量零点放在何处?
2、书本上实验所用的管子,每隔10 cm测一次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测怎么办?
3、怎么准确确定10 cm、20 cm等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具体的实验方案。

教师讲解实验的具体做法:
1、在内径约为1厘米、长约100厘米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2、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3、量出20cm、40 cm、60 cm、80 cm的准确位置,并扎上橡皮筋做好记号。

测出管内气泡通过20cm、40 cm、60 cm、80 cm 时所用的时间。

填入表格内。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2040608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区间s/cm0~2020~4040~6060~80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m、s-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满足这种要求的运动是不多见的,一般我们只能取物体运动的某一段路程,或者是近似地把物体的运动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举例: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的运动,可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播放视频:刘翔110米跨栏。

问题:这110米运动过程中做的(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例题讲解一列长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108s。

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1)
已知:火车长S1=360m ,隧道长S2=1800m,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t1=108s求:火车的运行速度V解: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S= S1 +S2=360m+1800m=2160m由公式:
==20m/s(2)
已知:火车长S1=360m ,隧道长S2=1800m,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t1=108s求: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t2解:
S3=S2360m=1440m由公式可知:
t2=s2/v==72s答:(1)火车运行的速度为20m/s;(2)
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72s、巩固拓展
1、下列物体中可以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草坪上滚动的足球
B、沿平直轨道出站的列车
C、从阳台上掉下来的花盆
D、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纸箱
2、下面哪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
A、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快慢保持不变
B、火车从甲站出发,沿直铁轨运动,到乙站停止
C、火车在直铁轨上运动,某段时间内快慢保持不变
D、百米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运动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 )
A、速度越大,路程就越长
B、时间越长,速度就越小
C、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小
D、速度不受路程、时间影响
4、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 s内通过的路程是20 m,则第4 s的速度是 ( )
A、4 m/s
B、5 m/s
C、9 m/s
D、无法确定
5、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它在每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所做的运动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6、甲、乙两地相距80 km,某同学从甲地骑自行车到乙地,他骑自行车先以20 km/h的速度行驶了前一半路程,后一半路程行驶的速度为10 km/h,求该同学从甲地到乙地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
7、自xx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下表:南昌-上海南上海南-南昌运行距离D92次8:34开13:49到D93次15:31开20:39到840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列车由南昌到上海南路段的平均速度、(2)假如列车用以上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全长6172m的大桥,D92次特快列车有11节车厢
共长228m,求列车经过大桥所需时间、收获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存在哪些疑惑?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