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
(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应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B. 差异性C. 准确性D. 可比性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B. 水平C. 能力D. 差异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B. 诊断测评C. 配置测评D. 开发测评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B. 诊断性测评C. 配置性测评D. 开发性测评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B. 考察C. 诊断反馈D. 应用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B. 教育C. 个性倾向性D. 个性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
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B. 可靠性C. 差异性D. 基础作用性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 选拔性B. 诊断性C. 配置性D. 开发性10、“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选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2023年4月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全国]》试题
![2023年4月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全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2993f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d.png)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是以鉴定或验证是否具备素质或者具备程度为目的的人员素质测评
A. 考核性测评
B. 选拔性评测
C. 配置性评测
D. 诊断性评测
2. 我国的人员素质测评在 A. 建国初期
可以把面试分为压力面试和非压力面试
A. 面试目的
B. 面试者构成
C. 面试进程
D. 控制方式
20.
是面试官对被面试者的一种主观的、片面的认识和态度
A. 晕轮效应
B. 文化噪音
C. 序列位置效应
D. 偏见与定式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A. 十分制
B. 百分制
C. 二级判断计分
D. 行为判断计分
11. 文件筐实验的进行一般需要
A.30 分钟
B.45 分钟
C.1-2小 时
D.2-3 小时
12. 文件筐实验的测评结果评价不包括[自考书院]
A. 考官培训
B. 评分表设计
C. 评价结果的内容
D. 评价结果的判断
13. 角色扮演法的主要测评要素不包括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
指一个人的能力的大小。
27. 人员素质测评的
功能主要体现在测评结果反映的是他人和组织对被评价
者的看法。
28.
是指测评工具所测到的是否反映了测量目标的程度。
29. 卡特尔的智力模型认为
浙江省202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10X1’=10’)1.同一个体的各种素养、同一素养的各种成分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体现了素养的综合性。
2.素养测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
3.公正性原则:即整个素养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要求都是一样的,不是对某些人特殊严格而对另一些人却很随意,测评者必需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
4.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养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之素养的真实差异。
5.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常常须要运用配置性测评。
6.类别量化:就是把素养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中去,然后给每个类别均给予不同的数字。
7.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是指在素养测评标准体系中,一般在素养测评目的下规定测评内容,在测评内容下设置测评目标,在测评目标下设置测评项目,在测评项目下设置测评指标。
8.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9.实力倾向本身是一种尚未接受教化训练所存在的潜能。
10.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是运动技能倾向测验。
11.看法型品德特征:诚恳,主动,勤劳,虚心,圆滑、虚伪、消极、懒散、傲慢。
12.公文处理是评价中心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测评形式。
二、多选(5X2’=10’)1.素养测评的主要功用:a.评定;b.诊断反馈;c.预料。
2.下列对人员素养测评量化表述正确的是:BDE3.心理测验是指:ABCDE。
4.从记忆层次测评学问有两种基本方式:a.回忆法b. 再认法。
5.品德包括特性倾向与特性心理特征。
6.特性倾向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
7.面试的特点:a.对象的单一性;b.信息的复合性;c.沟通的干脆互动性;d.内容的敏捷性;e.推断的直觉性。
8.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a.公文处理;b.小组探讨;c.管理嬉戏;d.角色扮演;e.面谈模拟;f.事实推断;g.书面案例分析。
9.效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关联效度。
三、填空(10X1’=10’)1.素养的可塑性:个体的素养是在遗传、环境与个人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具有可塑性。
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卷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素质冰山模型”的最早提出者是()。
A.理查德·博雅特兹B.弗雷德里克·泰勒C.麦克利兰D.埃德加·沙因2.五因素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情绪稳定性B.外倾性C.亲和性D.责任心3.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让处于同等地位的被测评者就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从而考察被测评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概括或总结能力、发言的积极性和反应的灵敏性等的问题是()。
A.开放式问题B.操作性问题C.多项选择问题D.资源争夺性问题4.要求被测评者根据刺激说出自己联想的内容的投射测验方法是()。
A.联想法B.构造法C.构成法D.表达法5.人员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具体的个体进行测量,因此必需的信息是()。
A.其他个人信息B.年龄和性别C.学历D.姓名或代号6.易于焦虑、抑郁、有内疚感、自尊心差、紧张、喜怒无常和情绪易于波动等特质体现了艾森克三因素理论中的()。
A.精神质B.神经质C.外倾性D.情绪性7.将行为类型以一定顺序的数字形式确定下来,由观察者选择最适宜的数字来说明被评定的行为的评定量表被称为()。
A.标准评定量表B.数字评定量表C.描述评定量表D.检选量表8.一个人能够顺利和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完成活动的质量、效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通常被称为()。
A.能力B.性格C.知识D.品德9.下列确定测评指标权重的方法中,将专家的经验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是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的是()。
A.德尔菲法B.专家咨询法C.层次分析法D.多元分析法10.面试官之间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提示他人,从而诱导他人的思想、行为与其预期相符合,这体现了面试误差中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暗示效应D.趋中效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以下属于人格的主要特征的有()。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历年试题

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测评被测者的:心理素质2.等距量化不但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强弱,大小,先后等顺序的关系,而且要求任何两个素质测评对象间的差异:相等3.指某一时间内个体所负担的一个或数个责任的集合的是:职位4.相对权数是指某个测评指标作为一个单位,它在总体中的:比重值5.观察法是由有经验的人记录被观察者某一时期的工作内容,原因和方法而不干扰其工作的活动,它主要采取:间接观察6.“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非常稳定的是人的:气质7.1938年默瑞与摩尔根编制的投射测验是:主体统觉测验8.明尼苏达办事员能力测验属于:文书能力测验9.吉尔福特编制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人的:创造力10.主要用于测量人的性格的心理测验是:卡特尔16种个性因数测验11.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分析法12.生活特性测评主要测评个体的:动机水平13.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形成职位工作规范和职位说明书14.绩效考评是指考评主体通过一系列测评方法来测量和评价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与工作效果15.下列测评方式中,信息沟通渠道最多的是:面试16.在评价中心的活动中,主试人进行观察评定的试要求考生表现出来的:行为17.在工作情境模拟测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测评形式试:评价中心18.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或变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19.素质测评结果报告的方式,按形式分常见的有口头报告,分数报告,等级报告和:评语报告20.在测评活动中直接得到的分数叫做:原始分数21.所有测评指标的绝对权数之和为总分,而所有测评指标的相对权数之和为:122.工作分析活动的实质就是要从不同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活动的调查入手,顺次分析工作者,职务,职位,职责,任务与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工作的性质要求与:任职条件23.比例量化不仅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顺序等距关系,而且还要存在:倍数关系24.面试测评被测者素质时主要观察被测者的:行为25.观察法是由有经验的人记录被观察者某一时期的工作内容,原因和方法而不干扰其工作的活动,它主要采取:隐蔽观察26.卡特尔16因素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人的:个性27.绩效考评是指考评主体通过一系列测评方法来测量和评价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与工作效果28.比奈一西蒙量表主要用于测量人的:智力29.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的编制者是:吉尔福特30.韦克斯勒量表主要用于测量人的:智力31.等矩量化要求任何两个素质测评对象间的差异:相等32.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认为:人才就是:绅士33.下列心理测验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墨迹测验34.卡特尔16中个性因素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人的:性格35.在中高层领导选拔和聘用中,常用的测评报告形式是:评语报告36.素质测评结果报告的方式,按形式分常见的又分数报告,等级报告,评语报告和口头报告37.下列项目不属于导出分数的是:登记频数名词解释38.一次量化:是指对素质评价的对象进行直接的定量刻画39.信度:即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结果反映测量对象实际情况的可信程度40.角色扮演:是一种以评价被测评在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41.察举制:是指在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的选拔人才的制度42.考核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或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43.区分度:是反映测评工具区分应试心理特征水平的指标44.气质:是指个体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45.专业知识笔试:又称深度考试,是针对专业人才对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测评考核46.二次量化:是指对素质评价对象进行间接的定量刻画47.关键事例法:是一种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特别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者行为的简短描述来调查与分析工作的一种方法48.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因分科取士,故称科举49.专业知识笔试:又称深度考试,是针对专业人才对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测评考核判断题50.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在测评理论,方法与技术上是相同的.正确的5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相互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生理,性别和外貌,而且还更多地体现在知识能力方面:改:知识能力方面—心理上52.典型的结构化面试的目的是要把被试考倒,以此考察其机智程度,应变能力,压力承受能力以及情绪稳定性等心理素质:改:结构化面试—压力面试53.管理游戏是一种以完成某项“实际任务”为基础的标准化的模拟活动。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应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B. 差异性C. 准确性D. 可比性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B. 水平C. 能力D. 差异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B. 诊断测评C. 配置测评D. 开发测评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B. 诊断性测评C. 配置性测评D. 开发性测评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B. 考察C. 诊断反馈D. 应用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B. 教育C. 个性倾向性D. 个性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
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B. 可靠性C. 差异性D. 基础作用性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 选拔性B. 诊断性C. 配置性D. 开发性10、“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选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最新《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2分)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能力A.文书倾向B.运动技能倾向C.机械倾向D.技能技巧答案D2.(2分)在胜任力模型中,常用于关键工作模型建构的是()。
A.单一工作胜任力模型B.通用胜任力模型C.多种工作胜任力模型D.特殊胜任力模型答案A3.(2分)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选拔性B.诊断性C.配置性D.开发性4.(2分)20世纪初,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B.麦克米兰C.马克斯·韦伯D.亨利·法约尔答案A5.(2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适用于()岁以上的成人。
A.15B.16C.17D.18答案B6.(2分)在选拔驾驶员、飞行员时,较为常用的是()。
A.文书能力测试B.机械能力测验C.创造力倾向测验D.一般能力测验答案B7.(2分)工作分析活动的实质就是要从不同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活动的调查入手,顺次分析工作者、职务、职位、职责、任务与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工作的性质要求与()。
B.任职条件C.工作描述D.责任答案B8.(2分)认知测验可以按其具体的测验对象分为成就测验、智力测验和()测验。
A.知识B.技能C.品德D.能力倾向答案D9.(2分)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这反映了素质的()。
A.系统性B.稳定性C.基础性D.可塑性答案C10.(2分)1938年,默瑞与摩尔根编制了投射测验之一的()测验,简称TAT。
A.主体统觉测验B.智力测验C.因素测验D.墨迹测验答案A11.(2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包括()个分量,其中语言类量表()个,操作量表()个。
2023年4月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贵州]》试题
![2023年4月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贵州]》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3f855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8.png)
机密★启用前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代码0609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侧重于针对员工的发展需要的测评属于A.选拔性测评B.诊断性测评C.开发性测评D.配置型测评2.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不包括A.直接性B.相对性C.代表性D.客观性3.关于人员素质测评间接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人员素质测评是直接测量B.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C.间接测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D.不可以通过外在行为进行间接推测4.“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被称为“七观法”,提出者是A.周文王B.孔子C.诸葛亮D.刘昭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第1页(共4页)5.对心理测验发展描述正确的是A.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弘扬在美国B.孕育在英国,诞生在法国,弘扬在美国C.孕育在美国,诞生在法国,弘扬在英国D.孕育在英国,诞生在美国,弘扬在法国6.可以通过个体行为特征来推断个体的内在素质特征,是因为素质的A.差异性B.可塑性C.稳定性D.外在性7.关于冰山模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自我形象属于显性素质B.知识属于潜在素质C.社会角色属于潜在素质D.内驱力属于显性素质8.根据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银行出纳员的职业性向是A.社会型B.企业型C.常规型D.现实型9.提出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的是A.阜南B.斯皮尔曼C.霍兰德D.冯特10.履历项目内容筛选的原则不包括A.公平性B.岗位相关性C.可检验性D.简单性11.履历总分汇总所用公式中,评价最为宽松的是A.乘法公式B.加法公式C.混合公式D.除法公式12.关于面试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面试官必须和蔼可亲B.面试官必须一视同仁C.面试氛围可根据需要设定D.面试官必须公正公平13.有的考官不喜欢激进的应试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卷(课程代码 06090)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本大题共10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配置性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素质测评方式,配置性测评的目的是A.选拔优秀人员B.人事合理配置C.开发人员素质D.服务于了解素质现状或素质开发中的问题2. 目前,人员素质测评方法被广泛地用于招聘、选拔、考核、培训、晋升等领域,素质测评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其主要作用有A.促进与形成B.激励与强化C.导向作用D.以上全部正确3. 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拔高个”,该俗语反映了选拔性测评A.测评标准刚性最强B.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用C.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D.整个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4. 有些岗位的人员招聘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飞行员的招聘,绝不能因为一时找不到合格的人员而降低标准要求,这反映了配置性测评的A.针对性B.客观性C.严格性D.准备性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必须是结构化的面试过程,其设计过程包括A.开发面试题库B.明确评分标准,设计面试评分表C.选择合适的面试考官D.包括以上全部过程6. 测评指标权重的数量表示即为权数,相对权数是指某个测评指标作为一个单位,它是在总体中的A.积B.差C.和D.比重值7. 在管理人员选拔中,常常将“优秀管理者”作为测评的A.同时效度B.观念效标C.预测效度D.行为效标8. 在以下关于素质测评的功能与素质测评的作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素质测评的功能与素质测评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概念B.素质测评的功能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是不稳定的C.功能是素质测评活动中作用与外在环境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D.素质测评的功能是潜在机制,素质测评的作用是外在效应9. 美国心理学家E.L.Thorndike根据心理实验的结果发现,当评估者根据被评估者的一种特征得出总体印象时,就容易出现A.晕轮效应B.首因效应C.定势效应D.求同效应10.在胜任力结构模型数据收集方法中,如果要挖掘当事人的胜任力特别是其所隐藏的潜能,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为A.专家小组法B.问卷调查法C.全方位评价法D.行为事件访谈法11.在人员招聘中有许多的方法可以使用,有一些方法常常是要求被试者根据听过的音乐来编撰出一段故事,这属于投射技术中的A.联想投射B.构造投射C.完成投射D.表演投射12.某指标的测量数据为17、16、14、19、13、15、20,其中位数是A.14B.19C.16D.2013.在面试中,招聘单位如果主要是想了解被试者的工作经验,可以这样问A.你大学毕业后的一个职业是什么B.你大学学的是什专业C.你喜欢什么运动D.请谈谈你现在的工作情况14.特殊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量独特于某一职业的能力,典型方法有明尼苏达办事员能力测验,该测验属于A.运动技能倾向测验B.机械倾向测验C.技能技巧测验D.文书倾向测验15.面试时,考官常常一见到被试者就觉察出他的某一素质特点,但反躬自问,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这说明面试具有的特点的A.协调性B.逻辑性C.事实性D.直觉性16.当被测试者因为刚回答的一个问题没答好而情绪低落时,下列最适宜说的一句话是A.“你可以走了”B.“别失败,小心点”C.“我觉得你的实力可能不止于此,要争取把潜力发挥出来”D.“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好,后面就更不用说了”17.很多企业都要对应聘者的创造力进行测评,下列测验属于创造力测评的是A.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B.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C.威廉斯创造力测验系统D.以上全部正确18.将心理测验分类时,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按测验的目的分类A.描述性B.智力性C.预测性D.诊断咨询19.在胜任力结构模型中,与“冰山模型”相比,“洋葱模型”更加突出其A.层次性B.动机性C.技能性D.知识性20.选拔“德”、“才”兼备的管理干部,若认为两者同等重要则等额赋分各50分或加权分数0.5(若测评总分为100)。
若强调能力,则可以“德”30分或加权分数0.3,“能”70分或加权分数0.7。
这种确定测评指标权重的方法是A.主观经验法B.专家加权法C.德尔菲咨询法D.简单比较加权法21.以下对话时属于面试过程中的哪一阶段主考官:你是看到广告还是朋友推荐来的?被试者:我一直敬仰贵公司,这次是从广告上看到而来的A.导入阶段B.确认阶段C.关系建立阶段D.结束阶段22.评价中心是一种以测评被测人员管理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它是A.一种程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B.既是一种程序也是一种具体的方法C.既不是一种程序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D.不是一种程序单却是一种具体的方法23.在测试中,小组成员各被分配一定的任务,并且相互间必须合作才能较好地完成,例如购买、供应、装配或搬运等。
通过被试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来测评被试者的素质,这种方法是A.工作模拟B.管理游戏C.角色扮演D.公文处理24.某个人在素质测评中,某项指标Z分数为0,说明这个人在指标上处于全体人员A.最前面B.中间C.最后面D.以上都对25.根据被试应聘的或在职的工作岗位设计的各类相关情景模拟技术被认为是评价中心经常使用的技术与方法,在情景设计时应注意一下几点A.相似性B.典型性C.主题突出D.以上全部包括26.在以下选项中,不是用于数据整体差异分析的有A.两极差B.平均值C.标准差D.方差27.评价中心是一种包含多种测评方法和技术的综合测评系统。
一般而言,评价中心主要是用于选拔A.操作人员B.高级管理人员C.技术人员D.质量鉴定人员28.素质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以下哪两个方面A.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B.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两个方面C.能力素质与健康素质两个方面D.品质素质与道德素质两个方面29.在某省的公务员面试中,考官向被试者提出了一个非常微妙而又棘手的情境性题目,这主要是考察被试者的A.应变能力B.情绪控制能力C.语言表达能力D.综合分析能力30.研究表明,公文处理用于人员素质测评,其信度A.相当低B.较低C.相当高D.较高31.对主观性测评指标进行计量时,一般采取A.转变成客观性指标B.进行模糊计算C.用文字表达D.以上都不是32.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尚未出现过的例子,是衡量理解的标志。
因此,理解有三种不同的水平,即直接理解、迁移理解与理解。
A.间接B.差异C.运动D.类同33.某企业只给考生一个调研任务,面对于调研的途径、方法与对象都没有提及,这属于情景设计的A.典型性B.逼真性C.相似性D.灵活性34.对学习能力的测评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最为简单有效的是A.心理测验B.面试C.情境测验D.试用35. 与经验效标方法是品德测评问卷编制中可以选择的三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方法。
A.工作分析、内容效度B.观察理解、因素分析C.评价中心、环境测评D.因素分析、内容效度36.在下列品德测评方法中,特别注意“蝴蝶效应”的方法是A.问卷法B.OSL品德测评法C.投射技术法D.FRC品德测评法37.在一次公务员面试中,要求考生就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谈谈自己的见解,这是在考察A.综合分析能力B.知识记忆能力C.逻辑概括能力D.关系处理能力38.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对人在职业领域中具有的测评,是对认知活动的深层次测评。
A.水平B.现实能力C.潜在能力D.程度39.如果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形,最常见的方法是A.文字描述B.数据表格C.直条图D.线条图40.在Z分数中,分数分布区间集中在和之间。
A.-3,+3B.-5,+5C.-1,+1D.-∞,+∞41.在下列测评方法中,属于团体智力测验的是A.瑞文标准推理测验B.韦氏智力测验C.成人智力测验D.以上全不是42.当出现“鹤立鸡群”或“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现象时,会给“鹤”或“红”过高的评价而给“鸡”或“绿”过低的评价源于A.错觉误差B.逻辑误差C.接近效应误差D.对比效应误差43.作为Z分数的一种改进形式,T分数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A.-1,+1B.-∞,+∞C.0,+∞D.20,8044.问卷是人员素质测评研究中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在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时,当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数达到即可认为问卷是可接受的。
A.0.5B.0.6C.0.7D.0.945.在测评实践中,常常把定量测评结果转化为优、良、中、差或优、良、中、可、差等形式,即为A.Z分数B.百分位数C.等级转换D.合格分数46.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是指A.行业技术胜任力B.组织内部胜任力C.元胜任力D.概念胜任力47. 只能有限地用于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而大多数情况下用于临床心理诊断。
A.职业兴趣测试B.职业能力测试C.职业人格测试D.投射测试48.将被测评者在各个指标上的实际得分相加,而获得其素质综合分的方法是A.累加法B.层次分析法C.平均综合法D.加权综合法49.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个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避免权威、职称、职务、人数优势等因素对确定权重的干扰,应使用A.主观加权法B.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C.简单比较加权法D.层次分析法50.基于胜任力的人才测评技术所选聘的人员有时会出现“人才水土不服”的现象,以下哪一选项可以做出合理解释A.选聘预测效度的分析结果存在错误B.有可能是组织环境造成的C.胜任力模型仅仅适用于理论分析而无实用价值D.以上全不正确51.以下选项中,关于人员测评与人事决策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由于人员测评是经过科学设计的,因此可以替代人事决策B.由于人员测评具有不完整性,因此对人事决策毫无帮助C.人员测评是为人事决策提供参考信息D.以上全不正确52.某一测试问卷中有一道“你对Java语言的掌握程度如何?”的题,选项为“A精通;B善于;C尚可”。
这里,“精通”、“善于”、“尚可”是指A.标度B.指标C.标记D.标准53.“你有什么业余爱好?”是结构化面试中的A.经验性问题B.情景性问题C.压力性问题D.背景性问题54.在投射技术中,要求被试者捏面团是属于A.创作投射B.游戏投射C.联想投射D.构造投射55.下列选项中,哪个选项属于品德的生理学测评A.哈梅诚实测验B.认知测验C.使用测谎器D.以上全不是56.为了挑选哪些人适合流水线的工作,可使用A.机械能力测评B.明尼苏达办事员能力测评C.一般文书能力测评D.操作能力测评57.在素质测评的结果处理中,常用的集中趋势量数为A.几何平均数和中位数B.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和标准差D.算数平均数和标准差58.“你好像不太适合我们这里的工作,你看呢?”这类问题属于A.压力性问题B.知识性问题C.思维性问题D.经验性问题59.面试考官应消除应聘者的紧张情绪,创造轻松、友好的氛围的面试实施阶段是A.关系建立阶段B.导入阶段C.核心阶段D.确认阶段60.某公司的销售主管王女士在对销售人员做培训之前,先做了一个综合素质测评,这属于哪种素质测评的类型?A.考核性B.诊断性C.开发性D.选拔性61.“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这句话如果用于面试,则可能会支持以下哪一选项A.面试是对面试考官素质依赖性较强的测评方式B.面试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被试者是否与面试官有相同或类似的性格或爱好C.面试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面试考官的个人素质D.以上全不正确62.在测评活动中直接得到的分数,叫做A.常模参照性分数B.导出分数C.目标参照性分数D.原始分数63.为了提高测验问卷的质量,往往会采用通过增加信息源(问题)数目来增加问卷的信息量,这种做法最后要达到增强问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