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茶对联

合集下载

有关茶艺文化对联

有关茶艺文化对联

有关茶艺文化对联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茶艺对联,欢迎大家阅读!茶艺对联1上联:座畔花香留客饮; 下联:壶中茶浪拟松涛。

上联:欲把西湖比西子; 下联:从来佳期茗似佳人。

上联:一日无茶则滞; 下联:三日无茶则病。

上联:雪芽芳香孝匀生; 下联:不亚龙井碧螺春。

上联:秀萃名潮,游目濒来过溪处; 下联: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上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 下联:回归可缓,试歌陌上花来。

茶艺对联2上联:溪边奇茗冠天下; 下联:武夷仙人从古栽。

上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黯窦; 下联: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上联:诗写梅花月; 下联:茶煎谷雨春。

上联: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下联: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上联:色到浓时方近苦; 下联:味从回处有余甘。

上联:入座煮龙团,去天尺五; 下联:造楼舒凤彩,拔俗千寻。

茶艺对联3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茶艺对联4上联:秀萃名潮,游目濒来过溪处;下联: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上联:剪取吴淞半江水;下联:且尽卢仝七碗茶。

上联:红透夕阳,好趁馀辉停马足;下联: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上联:何须调水置符,苏髯竹筒;下联:自有清风入座,陆羽茶经。

上联:海上扫狂鲸,金瓯无缺;下联:楼头煮团凤,玉液流香。

上联:得与天下同其东;下联:不可一日无此君。

上联: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 下联: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

茶艺对联5上联:禅榻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下联:远帆无数,坐盈盈酒水从罨画溪来。

上联:溪边奇茗冠天下;下联:武夷仙人从古栽。

上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黯窦;下联: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上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下联: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

古人关于茶的诗句对联

古人关于茶的诗句对联

古人关于茶的诗句对联上联:春风解恼诗人鼻;下联: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上联:潞公煎茶学西蜀;下联: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上联:寒夜客来茶当酒;下联: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上联:磨成不敢付僮仆;下联: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上联:何须魏帝一丸药;下联: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上联:茶映盏毫新乳上;下联: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上联:寒涧挹泉供试墨;下联: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上联:更作茶瓯清绝梦;下联: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上联:银瓶泻油浮蚁酒;下联: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上联:春烟寺院敲茶鼓;下联: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上联:茶鼓适敲灵鹫院;下联: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上联:寒泉自换菖蒲水;下联: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上联:黄金碾畔绿尘飞;下联: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上联:小石冷泉留翠味;下联: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上联:长安酒价减千万;下联: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上联:茶甘酒美汲双井;下联: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上联:茶鼎夜烹千古雪;下联: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上联:欲试点茶三味手;下联: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上联:入社陶公宁止洒;下联: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上联: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下联: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上联:媚春光草草花花;下联: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上联:待到春风二三月;下联: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上联:春风修禊忆江南;下联: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上联:寒灯新茗月同煎;下联: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上联:草堂幽事许谁分;下联: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上联:平生于物之无取;下联: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上联:竹灶烟轻香不变;下联: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上联:冷然一啜烦襟涤;下联: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上联:济入茶水行方便;下联: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上联:小桥小店沽洒;下联: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上联:舌底朝朝茶味;下联:眼前处处诗题。

古代茶联:

古代茶联:

古代茶联:陆羽普经卢仝解渴,武夷品俊顾渚香浓。

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滋味美如花上露,清凉净似石中泉。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茶科所、御茶园、水帘洞的茶联:碧水煮红袍细品神奇岩韵,丹山采肉桂饱领仙境风情。

(茶科所)岩茶以得天独厚所制之工非草创,泉水唯在山者清前后接踵若薪传。

(御茶园)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偶竹为邻。

(水帘洞茶室)斗茶范仲淹的《斗茶歌》是泳武夷茶的第一名篇范仲淹(988-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脍炙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延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以及诗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

这种方式的宋代文士茗饮活动中颇具代表性,从他的诗可以看出,宋代武夷茶已是茶中极品、也是作为斗茶的茶品。

同时写出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况。

其诗为: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朝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茶馆对联100副

茶馆对联100副

茶馆对联100副茶馆对联:茶香四溢,客谈三生。

禅茶幽会,文化悠长。

瓷杯盛梦,铁壶煮心。

微风拂茗,书香袅袅。

茶馆雅集,清风徐来。

古道茶香,今人共品。

心静茶香,悠然自得。

文人雅居,茶意盎然。

茶语悠长,人生如茶。

泉城茶事,历久弥新。

茶馆清静,心境如茶。

碧玉小盏,香茗幽然。

诗情画意,茶意盈然。

青瓷旧梦,白茶新愁。

雅致闲庭,茶意绵长。

微雨梧桐,茶香袅袅。

绿茶清香,白云悠悠。

微光深坐,淡雅茶香。

禅意盈怀,茶香扑面。

茶意红尘,人生短长。

茶香悠远,岁月悠长。

诗韵茶香,心随风荡。

绿水悠悠,茶香袅袅。

悠然茶意,闲适心情。

茶馆落雨,禅梦成空。

云淡风轻,茶香袅袅。

微雨潇潇,茶意渐浓。

茶香袭人,禅意融空。

清茶淡雅,心静如水。

碧绿茶语,梦境如画。

静待清风,茶香袅袅。

微雨梧桐,茶香扑面。

阳光微斜,茶香袅袅。

茶事翩然,心随茶动。

闲云雅座,茶意绵长。

茶语悠悠,心随茶逐。

暖茶淡语,岁月静好。

微雨蒙蒙,茶香袅袅。

茶香悠悠,心事静好。

一杯幽梦,一片茶香。

茶馆悠悠,禅意涌心。

禅茶闲坐,心随茶舞。

微风徐来,茶香袅袅。

诗意茶香,悠然自得。

风起茶馆,心随茶舞。

悠然心境,茶香扑面。

青瓷小盏,茶香袅袅。

暖风微拂,茶意悠长。

梦中茶事,清风徐来。

微雨梧桐,茶香袅袅。

紫砂小碗,茶意悠长。

微风轻拂,茶香袅袅。

禅茶雅集,心意静好。

绿水悠悠,茶香袅袅。

茶事悠悠,心随茶动。

碧瓷小碗,茶香袅袅。

微雨淅淅,茶香袅袅。

禅意心舞,茶香袅袅。

静待清风,茶香袅袅。

绿茶清幽,禅梦成空。

微风徐来,茶香袅袅。

茶馆悠悠,禅意涌心。

茶意翩然,心随茶动。

雨过梧桐,茶香袅袅。

茶事悠悠,心随茶动。

微雨淅淅,茶香袅袅。

静待清风,茶香袅袅。

绿茶清幽,禅梦成空。

微风徐来,茶香袅袅。

茶馆悠悠,禅意涌心。

茶意翩然,心随茶动。

雨过梧桐,茶香袅袅。

茶事悠悠,心随茶动。

微雨淅淅,茶香袅袅。

静待清风,茶香袅袅。

绿茶清幽,禅梦成空。

微风徐来,茶香袅袅。

茶馆悠悠,禅意涌心。

茶意翩然,心随茶动。

雨过梧桐,茶香袅袅。

茶联大全,茶联精选

茶联大全,茶联精选

茶联,是题写在茶馆或茶叶店铺的门楹或柱子上的对联,
既含蓄又优雅,既富有哲理又充满文采。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
茶联:
1. 上联: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下联:楚
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2. 上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下联:从
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3. 上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下联:扫来竹
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4. 上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下联:山
光扑面因潮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5. 上联:一瓯佳茗如人品,几首新诗似水心。

下联:得
与天下同其福,不与今人殊其利。

6. 上联:茶香飘四海,友谊播八方。

下联:茶香高山云
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

7. 上联:竹雨松风涤俗气,茶烟琴韵掩红尘。

下联:清
泉烹茶山间月,雅士谈诗石上云。

8. 上联:春回大地,茶景远扬。

下联:秋收谷满,桂香
四溢。

9. 上联: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下联: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10. 上联:酒醇盈杯醉客梦,茶香入室醒人心。

下联:壶
中春色融天下,盘内佳肴聚四方。

古今绝妙茶联

古今绝妙茶联

古今绝妙茶联在我国,凡是有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亭、茶座等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礼、茶艺表演的厅堂内,往往可以看到以茶为题材的楹联、对联和匾额,这既美化了环境,增强文化气息,又促进了品茗情趣。

,本篇茶联为清风精中选精。

北京万和楼茶社有一副对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上海一壶春茶楼的对联则是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清代干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相传,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陶陶”两字征联,一人应征写了一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嵌入联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体。

重庆嘉陵江茶楼一联,更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上海天然居茶楼一联,更是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为广大客人所喜爱。

联云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我国许多旅游圣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

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成都望江楼有一联,为清代何绍基书写,真把一个望江楼写活了。

联云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一联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吟颂这一副出自用对联)赞美名茶,为名茶扬名更是别出心裁,不似广告却胜似广告。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流传至今。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

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象喝一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生活中无形中多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

茶文化诗词对联

茶文化诗词对联

1.元代诗人刘秉忠——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尝云芝茶》)2.杨万里的咏茶诗曰犀日何缘是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3.西晋左思的《娇女》“心为茶荈剧。

吹嘘对鼎”。

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

4.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5.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6.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7.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8.回文诗: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

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9.《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

他们是: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

诗曰: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古人品茶对联

古人品茶对联

古人品茶对联红气茶香凝,芙蓉出碧流。

紫气烟雾弥,晚月当碧楼。

古人喜欢品茶,其中品茶对联反映了古人对茶的喜爱和艺术思想。

这些对联涵盖了一些关于茶的传统文化知识,可以说它是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茶文化是唐朝张岱以来发展起来的,当时人们便把对茶饮的爱好反映在诗词曲中,鱼贯而出。

茶文化在唐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从此之后,茶饮文化就传播到汉、宋、元、明、清时期,受到世人的追崇。

茶香飘洒,茶艺被视为一种礼仪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饮品。

古人品茶对联,以匀称的韵文呈现出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对象主要描述的是茶的色香,味醇,以及茶的历史渊源。

以上的古人品茶对联,就是将茶的精神传统融入古人的诗词,并将茶师傅的精湛技艺和茶的品质向世人展现出来。

红气茶香凝,隐约表露出茶的淡雅香气,芙蓉出碧流,紫气烟雾弥,表达出茶香的浓郁。

晚月当碧楼,把茶文化和茶艺普及化。

此外,有些古人品茶对联还包含了饮茶的礼仪思想,如《茶经》中的茶谱;《佩茗经》中的茶饮记;《茶礼经》中的礼仪要求;《茶礼经》中的茶礼歌;《茶义》中的茶义礼节等,从多方面介绍了品茶的方法、器具、仪式等,详述了古人对茶礼仪的传统文化。

古人品茶对联,不仅提倡茶礼,而且也体现了古人对礼义观念的深刻理解。

古人认为茶饮有助于心灵的安宁,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这也是古人品茶对联中所蕴含的哲理。

时至今日,古人品茶对联犹存,反映出中国茶文化的千古流芳,把古人的思想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饮茶是一股清泉,令人心洗茶澈胸怀放宽,腹中空虚之气消散,心灵受到慰藉。

品茶不仅仅是饮酒,更是一种文化。

通过古人的品茶对联,把中国的文化底蕴传承下去,也让我们能够学习古人的茶文化,体会茶文化的精髓,从而学习古人品茶的精髓。

茶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自古以来,品茶就被认为是一种礼仪,一种传统,是古代文明的象征。

古人在品茶的过程中,除了尊重文化,更重视一种精神,就是感受自然之美,在大自然中体会宁静,把美好的心情留在茶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茶对联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次外游,来到一座庙中小憩,庙里主事的老道见他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对他非常冷谈,顺便说了声“坐”!又对道童说“茶”,待苏东坡坐下交谈后,老道方觉得客人才学过人,来历不凡,又把东坡引至厢房中,客气的说道:“请坐”,并对道童说:“敬茶”。

二人经过深入交谈,老道才知道来客是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座”,把东坡让进客厅,并吩咐道童: “敬香茶”。

苏东坡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道离去。

老道忙请苏东坡题写对联留念。

东坡淡然一笑,挥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北京万和楼茶社有一副对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上海一壶春茶楼的对联则是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云南大理有个“旷怡村”酒家,主要是当地名流,那时常有文人雅士集于此,谈诗论画,店主免费招待顾客。

于是有人赠酒家一联,甚是有趣。

联云:爱诗爱文爱画;赔烟赔酒赔茶。

清末民初,广州有个大同茶楼,为了招徕顾客,曾出巨资征联,要求上下联必须嵌入“大”、“同”二字,并具有品茗之意。

当时应征者纷纷送上征联,经店主评选,有一副佳作入选: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联中巧妙的嵌入“大”、“同”二字,并写有品茗之意,兼谈经商的诀窍,故深得店主人的赞赏。

于是将这副联语用良木雕刻,悬挂于店门。

据说此联挂出后,大同茶楼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传说一百多年前,四川华阳县有个中兴镇,是个水陆码头,交通要道。

镇上有一家“兴盛居”茶馆,对面是一家“望月楼”酒楼。

某年春节,茶馆老板请本家秀才撰写一联,贴于店门。

联曰: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此联写得很雅致,顾客争先围观,啧啧称赞。

酒楼老板见状亦请一秀才给酒楼撰联:开坛千里醉;上桌十里香。

相传,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以“陶陶”两字征联,一人应征写了一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嵌入联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体。

重庆嘉陵江茶楼一联,更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上海天然居茶楼一联,更是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为广大客人所喜爱。

联云: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广东的潮阳海潮古刹有一副独脚联,联云:“吾乡陆羽茶经不列名次之泉”,下联至今未有人对上,堪称一绝。

海潮古刹位于城郊西岩山上,唐代兴建,倚山而立,是粤东地区的名刹。

寺仙有一泉井,名字叫“问潮井”。

独脚茶联就刻在井台边的一块石碑上。

据说这独脚联出自清代,兴许是某一日一位满腹经纶的才子游兴正浓时,喝了用井水冲泡的香茗,乘兴而作的。

此后慕名前来应对者不少,却没有一人对上。

我国许多旅游圣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

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的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仅仅十四个字,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之感。

成都望江楼有一联,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取材于楼,镶嵌得体。

真把一个望江楼写活了。

联云: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清·何绍基)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一联: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吟颂这一副出自郑板桥笔下的杰作,仿佛看到了山中烹茗煮茶的的张天师,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

用对联赞美名茶,为名茶扬名更是别出心裁,不似广告却胜似广告。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流传至今。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

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象喝一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生活中无形中多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

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类比。

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

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

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

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秋夜凉风,夏时阵雨,其清爽,其舒逸,有何能比?松涛环绕,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听风声水声,始可与夏雨秋风相配。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园中置几案,扶瑶琴,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烟透窗,为墨增香。

竹生水畔,荷香暗动,月上中天,影落荷池,其情其景让人顿生隔世之意。

古今茶联层出不穷,细读品味,确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下列茶联就是如此: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尘滤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泉香好解相如渴,火候闲平东坡诗。

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新占一枝春。

竹粉含新意;松风寄逸情。

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

陆羽谱经卢仝解渴;武夷选品顾渚分香。

素雅为佳松竹绿;幽淡最奇芝兰香。

幽借山巅云雾质;香凭崖畔芝兰魂。

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

吸烟有害,花钱买病;饮茶有益,醒脑提神。

送水送茶,热情备至;问寒问暖,体贴入微。

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从哪里来,忙碌碌带身尘土;到这厢去,闲坐坐喝碗香茶。

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歇一歇消消暑气;喝二杯品品香茗。

此处有家乡风月;举杯是故土人情。

佳肴无肉亦可佳;雅淡离我尚难雅。

花间渴想相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

细品清香趣更清;屡尝浓酽情愈浓。

熏心只觉浓如酒;入口方知气胜兰。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

龙井茶香飘宇高;虎跑水溢满寰瀛。

南峰紫笋来仙品;北苑春芽快客谈。

为爱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细淡心。

来不招去不辞礼仪不拘;烟自奉茶自酌悠游自得。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闲情常品茗;豪气快登楼。

美不美家乡水;香不香故园茶。

大碗茶广交九洲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头头是道,谁宾谁主? 吃一碗各自东西。

竹雨松风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

为善读书是安乐法,种竹植茶是明妙心。

一帘春影云拖地,半夜茶声月在天。

石鼎煎香俗物尽洗,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新安人杰地灵,传古阁牌坊,一曲徽腔成绝响;黄山物华天宝,献屯绿祁红,三杯猴魁余雅兴。

聆妙曲,品佳茗,金盘盛甘露,缥缈人间仙境;观古俗,赏绝艺,瑶琴奏流水,悠游世外桃源。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

南南北北,总须历此关头,且望断铁门限,备夏水冬汤,应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上天下地;东东西西,那许瞒了脚跟,试竖起金刚拳,击晨钟暮鼓,唤醒眼耳鼻舌心意六道众生,吃饭穿衣。

山静无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为客尝。

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世间重担实难挑,菱角凹中,也好息肩聊坐凳;天下长途不易走,梅花岭上,何妨歇脚品斟茶。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虽无扬子江中水;却有蒙山顶上茶。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三楚远来肩且息;六安前去味先尝。

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识得此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

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当相聚知音人。

为爱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飘香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甘泉天际流,香茗雾中飘。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大碗茶广交九洲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柳井有水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走,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水泉。

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春茶比酒浓。

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春满山中采得新芽供客饮,茶销海外赢来蜚誉耀神州。

清泉流芳韵,客友访茗茶。

清源山泉流芳韵,鲤城河畔访茗茶。

趣言能适意,品茶可清心。

南峰紫笋来仙品,北苑春芽快客谈。

制出月华圆若镜,切来云片薄如罗。

酒后茶余香闻兰蕙,风情月白味辨芭菰。

陆羽普经卢仝解渴,武夷品俊顾渚分香。

嫩色新香尽堪疗渴,金英绿片悉是名珍。

酒后茶香闻轩蕙,风清月白辨龙毫。

闲来品茗入龙轩,不觉一梦过百年。

清心三泡茶始知名利淡;饮誉八方客诚信友缘长。

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茶风流。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扫雪应凭陶学士,辨泉犹待陆仙人。

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茶香飘四海,友谊播九州。

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陆羽闲说常品茗,元龙豪气快登楼。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

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已点上时春。

幽借山头云雾质,香分岩面蕙兰魂。

喝口清茶方解渴,吃些糕点又充饥。

嘻嘻哈哈喝茶,叽叽咕咕谈心。

心随流水去,身与白云闲。

难怪西山春茶好,只缘多情采茶人。

绿丛遍山野,户户有茶香。

坐观楼百尺,三面种新茶。

小径山茶绿,疏离木槿红。

樵歌已向平桥度,好理藤床焙早茶。

卖茶客渡回风岭,驱犊人耕活水田。

羹香怀帝德,茶色虑民灾。

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

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

高山出名茶,名茶在中华。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

洞庭帝了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香。

六安精品药效高,消食解毒去疲劳。

茶香味浓难比毛尖,西湖龙井茶中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