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定稿)
论文定稿

试论郭沫若的《归国杂吟》组诗【摘要】作为郭沫若的抗战组诗,《归国杂吟》的主要内容是写他归国后勇于报国的坚强决心和表达对日寇的憎悟等。
而这些组诗在艺术上的多用比喻、对比、借古讽今等,多少给我们展示出郭沫若旧体诗创作的特点。
通过对这些组诗的研究,会更有利于我们对郭沫若艺术创作特质的认识。
【关键词】旧体诗归国杂吟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乳名文豹,学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海棠香国”乐山市沙湾镇的一个中等地主家庭,闽西客家人。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诗人、文学家、剧作家、散文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历史学家和优秀的学者。
曾用过沫若,郭鼎堂,麦克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笔名。
一生之中他从未间断过自己的创作活动,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有《女神》、《恢复》、《屈原》、《我的童年》等,且这些作品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郭沫若一直以一个战士的姿态,站立在中国的文坛上,为中国的现代文学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邓小平同志曾这样称赞过郭沫若:“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1]从童年时代起,郭沫若的母亲就不断地教他咏诵唐诗,并聘请学识渊博的沈焕章先生给郭沫若开设了白天读经,晚上读诗的课程,童年时期,他一直接受着诗教的严格训练,接触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就此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他的一生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郭沫若一直未曾中断过他的旧体诗创作,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作家之一,郭沫若的旧体诗创作与新诗一样丰富多彩,《归国杂吟》便是其中的典范。
1937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军进攻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伟大而圣神的抗日战争爆发了。
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郭沫若再也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急切地希望回到祖国,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
他经过反复的思虑,最终决定只身回国。
周恩来曾说这个时候的郭沫若:“经过十年的海外的研究生活,他的革命热情已经受了革命理智的规范,然而他内在的革命烈火,却没有消失,相反的,愈蕴藏愈丰富。
论文定稿演讲稿模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的论文定稿演讲。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对我的悉心指导,感谢同学们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的论文题目、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论文题目(论文题目)二、研究背景(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意义等)三、主要研究内容1. 研究目的(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 研究方法(介绍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3. 研究结果(简要概述论文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4. 研究结论(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并说明其对相关领域的启示)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论文进行详细阐述:一、引言1. 研究背景与意义(详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突出研究的必要性)2. 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二、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1. 研究方法(详细介绍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来源、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2. 理论框架(阐述论文所依据的理论框架,说明理论来源和适用性)三、研究过程与结果1. 研究过程(按照研究方法,详细描述论文的研究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验证等)2. 研究结果(展示论文的研究成果,包括图表、数据分析等,突出研究的创新点和实际价值)四、研究结论与启示1. 研究结论(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2. 启示与展望(对论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拓展,提出对相关领域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我想对以下几点进行强调:1. 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本文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3.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严谨的学术态度是论文写作的关键。
毕业论文应该如何起草、修改和定稿

毕业论文应该如何起草、修改和定稿一、毕业论文的起草草拟毕业论文,必须要确定毕业论文的表现角度和掌握毕业论文的谋篇艺术。
(一)毕业论文的表现角度毕业论文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表现角度的方法。
1.属于“立论”范畴的有两种写法一是把握精神,全面剖析,即对某一论题作前前后后“面面观”;二是抓一点作重点阐发,即选择某一有意义的问题、某一薄弱环节或某一新颖角度,深入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属于“驳论”范畴的有两种写法一是选择有争议的选题,比较各种不同论点的得失优劣,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二是选准“靶子”批驳陈说,即将对手的某一错误论点作为“对立面”批驳其谬误、偏颇之处,在批驳之中“立”起正确的论点。
在起草毕业论文选用表现手法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首尾照应,浑然一体毕业论文的开头,应提出问题,随后分析议论,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出综合性的小结。
毕业论文的结尾要紧扣开头,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概括全篇大意,点明主题,强调要点或引出新的论点,给读者以启迪或作出行动的结论。
2.刻意创新,不落俗套毕业论文的写作,一定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新颖脱俗、精巧多样的篇章。
文贵在新,特别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非常重要,应避免因袭前人、墨守成规的做法。
3.注重文气畅通,文采华美过渡是使文章畅通的重要手段。
要把一段段文字、一层层意思衔接得严丝合缝,聚合成浑然一体的文章,就必须运用好的过渡。
过渡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关联词或转折语(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然而”“相反地”等);(2)过渡句;(3)段落。
要做到文采华美,可用排比、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以突出重点;在该使读者产生特殊感情的地方,则应不惜笔墨。
(二)毕业论文的谋篇艺术所谓毕业论文的谋篇艺术,就是在大量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毕业论文的选题,“纲举目张”和“顺理成章”。
1.纲举目张论文结构的要诀在于“纲举目张”。
“纲举”,就是要高举提纲这面旗帜。
“纲”是总论点、中心论点、主题、灵魂和统帅。
论文定稿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摘要: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不少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导致合作学习停留在形式化的表面,并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
本文结合笔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与实践,针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改进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转变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还要加强培训,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调控者、合作者。
同时,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应关注小组成员的进步和发展,以期与同仁探讨共勉。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1、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时空场所和主要阵地。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不仅如此,小组合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进行,人际交往、交流就更具多维性和交互性。
目前,我校作为农村中学正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突破口。
然而在我们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受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等现实情况的限制,“小组合作学习”正步入一些误区:1.1重视形式忽视有效参与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追求时尚技法,“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
部分老师不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有的教师什么问题都进行小组讨论,一堂课中安排多次小组合作学习。
结果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却收效甚微。
论文定稿要求及格式

论文定稿要求
(请每位学员仔细阅读以下要求,否则不能通过、后果自负)
一、毕业论文草稿及修改的每一稿全部装袋备查,凡是能反映写作过程的资料均可一同装入。
二、正稿两份,按以下要求装订成册
第一页:封面
第二页:承诺书
(以上两页都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即可。
)
第三页:目录
格式参考书籍前的目录
编写时大致安排如: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序论 (2)
文章小标题1 (X)
文章小标题2 (X)
文章小标题3 (X)
……………..
结论.......... (X)
参考书目…. ………………………………………………….……..X.
(以下内容按学校单独印发的字体字型要求排版)
第四页:摘要、关键词
包括:题目、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
第五页开始:正文
不再写题目、作者信息,直接从序论写起。
正文后隔一行列明参考书目:
书名、编著者、出版社、版别
三、论文袋封面填写
类:文科经济类。
其余按实填写
四、相关表册
选题报告、论文指导进程表、论文评审表只填写基本情况部分。
计划任务书祥写。
五、社会调查(实践)评定书
基本情况填写清楚,特别是调查实习过程。
由调查(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交回。
指导教师:周鉴华。
万年历 论文(设计)定稿

xxxxx毕业论文(设计)基于89S51万年历设计学生姓名xx学号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xxxx级论文答辩日期20xx年xx月xx日xxxxxxxxx基于89S51万年历设计完成日期:指导教师签字:答辩小组成员签字:摘要万年历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所使用的万年历,实际上就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或阴历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与原始历法并无直接联系。
而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发明了更加便捷的电子万年历。
该万年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
基于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微电子技术得到了很好的的发展。
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仿真领域、智能领域。
控制领域里的控制温度,定时时温控制,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AT89S51单片机为主要芯片,设计实现的各种时钟控制电路,应用于各种家电、实验设备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日历时钟芯片DS12C887和AT89S51单片机的基础上设计的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可显示年,月,日,星期,时,分,秒。
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万年历;DS12C887AbstractCalendar in China has 1,000 years of history, calendar is actually recorded within a certain time (for example, 100 years or more) specific Gregorian calendar or lunar calendar date, are in need query withThe original calendar, no direct link.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people invented the more convenient electronic calendar. The calendar in their daily live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SCM control technology-based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Widely used in various control field, the field of simulation, intelligent field. Control in the field of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control, tim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our lives. AT89S51 microcontroller as the main chip,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variety of clock control circuit used in a variety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laboratory equi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based the AT89S51 microcontroller DS12C887 electronic calendar clock chip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the design can display year, month, day, week, hours, minutes, seconds. And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need.Key words: AT89S51; Calendar; DS12C887目录1引言 (1)2方案论证与设计 (2)2.1方案论证与选择 (2)2.2系统总体设计 (3)3硬件电路设计 (4)3.1主控模块 (4)3.2时钟电路设计 (6)3.2.1晶体振荡器电路及分频器电路 (6)3.2.2时间计数器电路 (7)3.3按键部分电路设计 (8)3.4其它电路及可靠性分析 (8)3.5硬件电路所需要的器材 (11)4软件设计 (12)4.1星期计算 (12)4.2按键模块 (14)4.3显示模块 (16)4.4本章小结 (17)5制作与调试 (18)5.1安装制作 (18)5.2调试与检测安全 (18)5.2.1供电安全 (18)5.2.2测量仪器安全 (18)5.2.3注意事项 (19)5.3实物演示 (19)结束语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1引言时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社会将不会有所发展和进步。
写作文时定稿是什么意思

写作文时定稿是什么意思不是,是有许多次的修改。
最后一版就是定稿。
每所大学要求的定稿格式不同,一般学校会发文通知。
但是主体部分主要包括: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有的还要求参考文献作为附录。
论文定稿要求一,质量第一.严禁抄袭与拼凑.凡抄袭,拼凑的论文,指导教师指明出处,成绩判为不及格,该生推迟毕业.二,时间:执行既定计划,加紧催收论文1,3月15日之前,学生务必将论文定稿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提出整改意见定稿.2,3月26日之前,指导教师完成论文指导工作,将论文所有材料交给各教研室主任.3,3月27-30日,教研室主任审定,整改论文,然后交院教学办公室.4,4月2-6日,文学院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项检查组,检查论文质量.5,4月6-16日,问题论文整改6,4月22日,学校开始检查论文.三,论文材料清单1,A4封面(1-4页),一式两份;2,正文(含目录,致谢);3,开题报告书(未交的补交,有问题的则需要整改);4,指导教师指导过程记录表;5,毕业论文评定意见(即封三封四);6,前三项内容的电子版.四,毕业论文形式要求(一)封面1,第1页相关栏目用四号仿宋字,注意保持下划线的整齐,相关内容居中排列.2,第2页中文摘要用小四号仿宋字,摘要篇幅控制在250-300之间.3,英文摘要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4,各栏目应填写完整.不要另外增加页数.(二)目录1,目录就是各段落大小标题,以一(一)为序编排.没有标题的要增设标题.至少要有两级层次.目录要与正文大小标题完全一致.目录独立成页,页面设置与正文相同,但不标页码."目录"二字用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填标题.大标题用四号黑体,小标题(一)用小四仿宋字体.行间距为2倍行距(三)正文1,中文摘要以250-300字为宜.2,认真审查英文摘要.要求学生向外语系同学请教.文学院统一写作"College of Liberal Arts".注释统一采用脚注,右上标注,数字加圆② ,每页重新编号.注号左顶格,字体为宋体,五号,单倍行距.学生一定要认真校对,减少打印错误,打印错误视同错别字.(四)参考文献1,脚注参考的文献也应列入参考文献.2,参考文献应在文中标明序号,序号采用右上标的方式[1].一篇文献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为准.正文后空两行排列参考文献,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1],[2],[3],…,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和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 "结束.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五号,单倍行距.请注意标点符号.(五)致谢1,另起一页,页码承接正文,小四号仿宋字体,单倍行距.2,字数以200字左右为宜.(六)打印1,封面双面打印,目录的背面接着打印正文,以下都是双面打印.2,指导指导教师评定意见必须亲笔填写.不能简单,不能笼统.(七)装订1,排列顺序:封面→目录→正文→致谢→开题报告书→指导情况记录表→优秀论文答辩记录表→毕业论文评定意见(封三封四).2,暂时不要用订书机装订,先用回形针或长尾夹装订,最后再统一装订.(八)电子版打包方式1,学生以自己姓名命名文件夹,以指导教师姓名命名一级文件夹,以学生姓名命名,下设三个子文件:开题报告,封面,正文(含目录与致谢).一定要摘我的答案,摘的话,我以后会继续回答你的问题的!拜托啦!!!!!论文定稿解释: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后的最后一版,每所大学要求的定稿格式不同,一般学校会发文通知。
论文定以稿和最终稿为准

论文定以稿和最终稿为准
论文终稿和定稿不是一个意思。
论文终稿是最终确定的论文版本;而定稿则是指论文经过指导教师修改后的论文版本,可以送交查重以及审稿,后续可能论文还需要进行修改。
并不是说论文顺利发表了,只是确定最终的稿子。
所以说,论文终稿和定稿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而且论文定稿是有要求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定的,首先要求论文内容要有质量,严禁抄袭;其次是有时间限制,学校有时间要求的就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论文定稿只是导师觉得你这篇论文的总体框架和结构没什么问题了,但是后续还会补充内容或者删除某些内容。
而且论文定稿后,还需要进行外审,这也就需要根据审稿老师的意见进行部分修改。
其实论文到了终稿这一步,可以说是毕业论文已经历经修改能够进行发布了,也就是论文已经有详细的构造,而进行论文检测是为确定终稿是否可以发布的评判指标。
所以论文的写作还是要看最终的终稿,确定了终稿才算是论文写作完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分析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 ,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 70%左右 ,预计到2050年还将占50%以上 ,因此 ,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2002年全国煤炭总量为 13.9亿吨 , 2003年为 16.0亿吨 ,2004年煤炭产量尽管达到了19.60亿吨 ,2005年达到 21亿吨 ,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1—2]。
当前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 ,必须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中国是产煤大国,煤矿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31 % ,但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3. 1 人 ,而美国仅为 0. 03 ,波兰和南非为 0. 3 ,中国煤矿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 79 % 。
2008年全国煤矿共发生重特大事故38起,死亡707人,同比起数增加10起、上升35.7%,死亡人数增加134人、上升23.4%。
1.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十分严峻 ,具体表现为:1)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工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的72.8%~89.6% ( 2005—2009年 ) ;2)煤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中 ,瓦斯事故占死亡人数的71%。
煤矿所面临的重大灾害事故是相当严峻的 ,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
3)由于煤矿事故多 ,死亡人数多 ,造成了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与先进采煤国家的差距很大。
4)煤矿特大及特别重大瓦斯 (煤尘 )灾害事故的频发不但造成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 ,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
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条件下 ,我国煤矿必须大幅度减少和控制特大以上瓦斯事故的发生。
5)实际上 ,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它是以往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集中暴露 ,涉及许多方面 ,既有自然因素、科技投入和研究的不足 ,也有人为的条件以及国家的体制、管理、经济政策 ,社会的传统观念 ,煤矿企业的文素质等等。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非法违法生产事故多发、瞒报事故多发。
二是思想认识有差距,责任落实有差距,隐患治理有差距。
一些地方和企业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重形式、走过场,大量的隐患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事故频发。
三是小煤矿总数多产量低事故大死人多。
我国小煤矿数量占矿井总数的近80%,2008年,小煤矿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35%,而事故死亡人数高达73%;小煤矿共发生26起特重大事故,占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总起数的68%。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与效果严重制约煤炭企业乃至中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深化煤矿安全整治和贯彻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12 字方针 , 各地区、的各部门和煤炭企业提高了认识、强化了管理 ,随着煤矿经济形势恢复性好转 ,安全投入也普遍有所增加 ,使煤矿在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 ,实现了安全生产状况的总体稳定。
但煤矿仍然是我国工矿企业中事故发生最频繁、安全生产形势最严峻的工业部门 , 与国外的差距也很大。
因此要想中国煤炭工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 ,不断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2.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接连不断发生的煤矿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前提下,加强安全评价与控制工作变得十分重要。
近二十年来,我国在安全方面发展迅速,在政策方面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在技术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研究成果硕果累累。
任重而道远,关键不在于采煤技术,在于对生命的重视,矿主的责任心和政府的长效管理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多变,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多,是造成事故的客观因素。
2.1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近年来我国出台不少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现有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在部分需要修订完善。
中央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又很难贯彻到乡镇,特别是私人小煤矿。
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和各部门的职责已成为当务之急。
2.2监管监察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重的地(市)及县(市、区)级安全监管力量最为薄弱,有些县(市、区)的安监机构甚至连应付日常的运行都十分困难。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及压力与其拥有的职权不对称的问题相当突出。
特别是对小煤矿的监管非常棘手,投入大,收效甚微。
2.3安全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
少数领导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是首先保证安全,而是放松对安全的要求。
少数领导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是首先保证安全,而是放松对安全的要求。
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及压力与其拥有的职权不对称的问题相当突出。
2.4安全投入不到位,信息技术利用不足国有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存在煤矿设备严重老化、失修,矿井生产安全系统不完善。
受市场和利益驱动,我国煤矿超能力生产问题非常严重。
随着矿井延深,矿压不断增加,巷道维修的任务也在不断加重,矿井的提升和排水能力很难适应生产需要。
另外,安全管理的手段落后,没有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
信息系统的完善能使安全工作从过去的凭直观、凭经验进行变为定性、定量的超前预测,但在这一点上多数矿井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实际应用尚有较大欠缺。
2.5企业安全文化的欠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属于管理学范畴,是更高一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强调以人为本,倡导用文化的力量去凝聚人、激发人、管理人,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达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倍受煤炭企业领导的关注。
煤炭企业的独特性,决定了现在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2.6我国煤炭的自然条件恶劣我国煤炭的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
煤炭开采中 85 %以上属井工开采 ,平均在 400 米以下的地底 ,生产过程复杂,环节多 ,经常经受地下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随着矿井的延深 ,煤矿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在增加 ,灾害治理的难度加大。
表现在瓦斯涌出量越来越高、矿山压力增大 ,灾害治理更加复杂。
2.7煤炭产业集中度不够。
国家 80 年代放开煤炭的开采权 ,鼓励集体、个体办煤矿 ,造成煤炭行业的无序竞争 ,让国有企业背着沉重的包袱与小煤矿竞争 ,加剧了国有煤炭企业的亏损。
同时也使探矿权与采矿权管理长期处于无序状态 , 造成煤炭企业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2.8指导思想不端正。
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的思想。
一些地区和煤矿的领导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从上至下存在较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 ,不是首先保证安全 ,而是放松对安全的要求 ,不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排除事故隐患 ,继续生产甚至高强度生产 ,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2.9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权威性不高。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权威性不高,监察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此外 ,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监察工作机制 ,来应对我国幅员辽阔,煤矿数目众多、安全监察人员有限的现实。
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尚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需要。
2.10.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一些煤矿企业忽视安全管理 ,以包代管。
一些乡镇煤矿随意变动安全管理机构 ,负责人员均无任命文件 ,主要管理人员长期不下井。
一些国有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重生产、轻安全 ,向煤矿下达的产量等指标越来越高 ,在这种考核指标的压力下 ,导致矿井负责人盲目追求产量和利润。
煤炭企业安全投入少 ,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大大降低。
煤炭矿井装备水平低、状况差 , 而且由于煤炭行业多年的不景气 ,导致安全欠账多 ,改造投入少 ,防灾系统不完善 ,设备失爆或不防爆现象严重。
2.11.煤炭工人安全培训滞后煤炭工人安全培训滞后,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职工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煤矿一线职工中80 %以上为农民协议工 ,他们文化基础差 ,招工到矿场后仅仅经过短暂的培训就进入采掘一线 ,部分职工连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安全措施都不了解 ,安全意识相当淡漠 ,不具备起码的抗灾害能力 ,违章作业现象相当严重。
3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中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当前,尽管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特别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其有利条件是:有经验丰富、政治文化素质高的各级领导;有经过数十年建设的强大物质基础;有建国几十年来培养起来的技术队伍;有经过多次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等规程规定;有专业化的煤矿安全研究机构和有关的大专院校;许多大的煤矿企业还有自己的瓦斯防治机构等.应该说做到控制瓦斯事故的频发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特别是我国有具有世界先进生产水平的神华煤矿,也有在高瓦斯和突出危险条件下、多年来实现安全高产的淮南和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等所获得的技术及管理经验。
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对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都是可贵的。
为了扭转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笔者建议,应主要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
3.1加强宣传和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1)将最近几次大的瓦斯事故做成光盘,分发到全国所有的瓦斯矿井,说明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有关的责任,措施的不足之处,事故的教训,以敲响警钟。
在瓦斯矿井要做到人人皆知,像抗非典那样,深入人心,关心瓦斯灾害防治,做到了解安全规程,执行安全规程的模范。
尤其是应当使煤矿职工了解其所工作范围内所存在的危险源,知道危险出现时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具备解决相关危险的能力,以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
2)对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的负责人更应当进行技术培训并实行上岗证制度,宣讲近年来的灾害事故的实例,经验和教训,以提高一线领导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高他们对灾害事故的预见性和发生事故时的应对处理能力。
3)对地矿学科的艰苦专业,国家给予奖学金,并和学生签订毕业后在煤矿企业工作年限的协议,同时,提高在煤矿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待遇,建立煤矿行业从业人员最低工资制度,改善其工作环境,以保证在煤矿中后继有人。
3.2加强科研工作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建立本质安全化的生产体系党和政府历来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安全管理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加强,煤炭开采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在国有重点煤矿中,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比例达到了60%左右。
但是,煤矿重大瓦斯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产生这些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煤层瓦斯富集条件的复杂性,地下作业诱发的采动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的3场互动性,矿井瓦斯动力灾害的突发性,巷道网络化体系中发生的瓦斯爆炸传播过程的流动场、温度场和化学场的耦合性,增加了探索瓦斯动力灾害事故机理及防治技术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