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7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7篇)校漂族越来越多。
针对该问题我们随机调查本院学生对就业问题准备得如何,对将来就业前景的态度,并且将数据总结处理,发现以下几点:只有__%的学生有一直关注就业前景,几乎没有人想要创业因为需要资金门路关系,__%的人选择要继续深造,而且近乎百分百的大专生认为毕业实习需要关系人脉,专业成绩倒是其次。
少部分学生认为个人素质很重要,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能否充分的准备就业对当代求职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决定你是否能在将来的社会生存中胜出。
对你将来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问卷调查(1)调查范围:__(2)调查目的:了解__对就业的准备情况,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到未来的就业情势。
(3)调查方式:网上问卷调查链接地址结果表明本院学生对就业的准备情况不是很好,大多数求职大学生都不能充分地准备就业,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
虽然政府在不断地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一点皮毛而已,供不应求的现象依然存在。
求职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的求职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
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
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一:题目系别:计算机系班级:通信0803姓名:朱回学号:201X0800231520xx年7 月5 日前言:就业是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进行自我定位,从而自主选择职业的过程。
在中国,随着婴儿潮和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使该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并被赋予了多层次的社会意义。
通过宏观层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收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产生发化;新职位的涌现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加;高校虽然在扩招,但学科的重复建设,以及扩招过程中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
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发化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
就此,我们小组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目的掌握湖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了解和看法,更好的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二、调查对象与手段1、调查对象:湖南科技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2、调查手段: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是在湖南科技学院校园内随机选择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
三、调查20xx年6月26至6月28日四、调查内容大学生多当今就业形势的看法,根据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方向等。
问卷共向学生提出了13个问题。
A 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 B 在就业网站投放简历 C招聘会现场 D 由学校 E 通过熟人介绍F 寄发自荐材料G 其它9 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A 专业技能 B 对单位的忠诚度 C综合素质 D 逻辑思维能力E 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F 沟通能力与亲和力G 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H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10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A 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需求总量减少B 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C 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D 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E 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11您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A 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B 沟通协调能力C 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D 相关工作或学习经验E 专业知识和技能F 其它12您能接受的月收入水平是A 800-1000元B 1001-1500元C 1501-1800元 D01-201X元 E 2001-2500元 F 2501-3000元 G 3000元以上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二:学校:洛阳师范学院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作者:杨宇阁第一部分:前言摘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2024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24年度高校就业实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高校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 、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 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为90乐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24届高校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化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24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高校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 探讨得出的比例推算,2024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探讨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 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高校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接着找寻 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打算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高校毕业生供应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殊是西部地区很难对高校生形成有 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变更。
综上状况所述,阳光高校生网给2024年高校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其次,内外环境的变更,使得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 缓成为也许率事务。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 济结
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将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也许率事务。
大学生就业情况与人才需求调查

大学生就业情况与人才需求调查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大学生就业情况与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我们对一所知名大学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找到工作,然而,在就业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与自身专业不完全匹配。
许多大学生被迫从事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导致学以致用的问题。
其次,拥有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许多公司更加青睐于拥有更高学历的申请者,导致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找工作的竞争压力加大。
进一步调查显示,当前人才需求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跨学科综合能力被广泛看好。
许多公司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
其次,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被认为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
再次,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许多公司更注重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和要求,我们认为,高校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
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再次,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
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增加学生的跨学科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援助和支持。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支持力度。
通过提供创业资金、政策支持、创业培训等方式,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其次,企业可以加大对大学生的培训机会和岗位需求。
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岗位需求,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精选10篇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精选10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精选10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精选10篇由大文斗会员"WJY88"投稿精心推荐,希望对你的学_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篇1: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
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
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调查报告二、调查人:.等五人三、调查对象: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四、调查时间: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五、调查方法:经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六、调查资料:经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本事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提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实践报告七、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
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
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本事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
仅有坚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一样的人对"您认为此刻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一样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
大学生就业观与社会需求的调查报告

地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域发展不平衡,使得大学 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面临更多的 考虑和选择,这也影响了大学生 的就业观。
学历层次需求
社会对不同学历层次的需求也存 在差异,这也影响了大学生在选 择职业时的决策。
大学生就业观与社会需求的对比分析
匹配度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更关注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而忽视了社会的实际需 求,这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后适应期较长、难以融入社会等问题。
过程中产生盲目性和不切实际的想法。
专业技能与素质提升
03
大学生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学习和
实践,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建议
增强大学生自我认知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合理的职业 发展目标。
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高校应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 竞争力。
作者4,出版年份4,标 题4,期刊/出版社4.
作者5,出版年份5,标 题5,期刊/出版社5.
相关文献
01
文献6
02
文献7
03
文献8
04
文献9
05
文献10
作者6,出版年份6,标题6 作者7,出版年份7,标题7 作者8,出版年份8,标题8 作者9,出版年份9,标题9 作者10,出版年份10,标
,期刊/出版社6.
02
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包括不同专业、 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
调查样本涵盖了不同城市和地区,包括一线、二线、三线城 市和农村地区。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数据 收集。
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通用7篇)

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通用7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篇一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
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见第4、15题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3、24、26、12、13题)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问题。
调查分析:一、热能专业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
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选择比较平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
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024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措施•大学生就业行业与岗位分析•大学生求职过程与问题剖析•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与解决方案•校园招聘会活动组织与实施效果评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支持体系构建•职场新人角色转变与适应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推动可持续发展观念普及•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01就业压力持续增大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0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基层、艰苦行业和中小企业难以招聘到所需人才。
03多元化就业趋势明显除了传统的全职工作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多元化就业方式。
就业市场需求与特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01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新兴产业成为就业热点02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大学生求职心态及期望积极乐观与焦虑并存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因就业压力而感到焦虑。
期望值与现实存在差距部分大学生对薪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期望值过高,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
注重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注重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措施鼓励创业政策提供创业扶持资金、税收减免、创业培训等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就业见习政策建立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提高其就业能力。
招聘服务政策举办各类招聘会、人才交流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基层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地区就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和优惠政策。
国家层面就业政策地方政府及高校支持措施地方政府出台本地化的就业政策,与高校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提供就业指导和帮扶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本次调查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双向了解可以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
1调查目的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
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2调查对象调研对象:木院学生,重点对应届毕业生为主进行抽样调査与个别采访口以及苏州市内的各家企业,其中以绩优企业进行了重点的抽样调査,小型企业进行了粗略调査°4调查分析1 . 6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其余35%为“有点严峻”。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
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 65%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很不满意”或“不满意”。
学校急需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从而使之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同时提咼学生满意度。
3. 与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增加较快,•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毕业生(13.39% )相比,比例降为8.01%。
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上届毕业生(29.85% )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
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 )超过了国企(15.69% ),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4.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商业,服务类企业将有兼职经历者作为招聘首选。
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5问题分析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鉴是由补会、学生、学校和出人单位四方I自i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瓷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木肓的T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T作不圮和枕会和用人单位对丸学生的聽求严帀不-致造成的。
我们主樂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我们的人力蚩源,尤具是人学毕业生不是是太仇我国7亿埶龙人的从业人眞中' 高泾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A5%Zr;右,那丸什疏还出于见人学牛.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題外[主:要界雉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征"在肖询学的匕业和T作不对口的悄况下,人务数人还是适得口C的专业是冇前途的’艮中认为很冇前途的冇12位,血认为R己专业较冇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冇调査者的80%,仅冇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口可以乔出大学教育还是和当重要的,由于竟争的加剧,人多数的学生对自己冇个清耀的认识' 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冇31个人认為起初工番为1500 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尤,两部分加起來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口益増加的基础X人学牛一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匕随甘僅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冇一些T.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麼是非常尢的。
第二.城镇新的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人。
比如说人学牛,今年应届丸学毕业牛将达到的5刀人,这也是近几年來绘高的。
今年要求职的人学毕业主在600 77扎片右°第三中阿农村有大屋的畜余苦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坎h做好就业工作,今年姿忖出頂大的55力°肖前社会普遍甩迫人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枇未深的人学生,他们的能力忌只浮「理论丄,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輛『况且每年有那么爭火学生,供人于求从血造成当前一的局血"二、学校对安排人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在我们受访的人学生中’只冇勺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I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怠的冇24人「两考介计I1. 4X%,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SlJ 52%t充分体现我衍学校时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人多数烷牛时情况.教育导致人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迷冇很多,我们主務从以下三点讲厅分析;首先,根本的问題肚・教育与生产和脱离口我国现在生产模成是“世外加工厂二主宦需竖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汁工人"和冇经验的技T,是体力劳动實,血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若动齐-所以,要说“头脑圧缺乏市场经济意识3那不是人学生*而是指贵人学生的专家、学乳和领导者fl己-小这不是找们认识间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人学心供过于求.盅强降低尢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姜尽快改变我国的牛一产模式,便人学牛.的价位能够充分怵现;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牛,产「“实践是检验戊理的标准J人学牛就业的实际,M以椅验竟的发展方针,第二’帀要的问耀是,教育Z本是育人。
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宴矫1E:教仔产业化暑対社会山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莆和一些教授临产利润,应谨叫做•'教仔资木化”:现在许名学校名曰“产业化3实质蚩本化.血各苛业的髙、中、低人刃耍冇比例*第二是观念问题*中国是冇补仝主义特色的国家“阖此,中国的教肓崗当是“公冇制为主体”, 为人尺服务为宗旨。
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然的投入,是种祉会积累。
教育费用应半由国家、社会承担F从物耐础-I;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枕会“回报”而学习的恩想观念。
教育费出由用家、社会承担之JQ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勞动的劳动力的空产价值的个人差别。
这不仪冇现实的意义.iftj且冇很深远的意义°三. 大学生口身素质因素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訓擁参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貝:次是找T作创业等,从中町以看到很多人学生呈需怕面对托会竞争的,采取考研呈为了更晚一点而对竞争,也足旳自己以启能找个更好的丁很在人学生所忒视的素质中而试技巧和计專机因累对人学生的影响山冇相当大的比重,丿I 5D鶴左右,血专业能力差血被普遍的看低’究It原因是现在的人学主就业是丐业不对【I的结杲"人学生就业难不冋忽视的因素是人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冇和当--般分的人三学牛一对所强去的金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 应恵人数的33%.调資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耍阂累’^|'|50%. 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圧存在以下问题:(1人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牛发现求职时冇一定的证书、文凭、戕衍能为找工作带來方便,冇的人学生凭勤侖刻苦.在人学期间努力争取衣得和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乃或造假來骗取推业初步信枉.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宦的损害.(2)、人学生整体索质冇下降趟如由于近几年公办战校扩擀,加Z民办高校急增,拣生规摸不斷扩人,招牛分数不断降低,抑上不少人学主人学学习不认宾+动手能力差,缺乏咒践经幕人学主整体素质有下降趟势%(3\人学生“身走位偏颇匸都帚望找收入髙、待遇好的单位。
由十我饲不同1也区红挤发廉的不平衡性,东酉部地区Z间、沿海地復利内地Z间的差距较人,人学毕业生选择就业憧域时,过厘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兰,适成这些地凶的就业斥力明显堀加。
(4).求职途用把樨不准。
不少人学坐通过参加外种各样人才交流喪“广泛撒网円的方法*或希琨通过熟人“托关系1 找门路”以悴I:金饭碗二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 通过車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4 .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
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会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方面,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运行缺乏了解,对相关单位的人才期望情况反映滞后,不能有针对性地主动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另一方面,大学生很难通过多方渠道全面展示自身的知识技术能力等深层次的优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虽然政府提出要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在,但实际上依然是被动的等待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来向自己获取信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对于就业市场多样化的适应能力。
5 .对大学生到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保障不足,对大学生创业工作支持不够,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加强。
大学生普遍对政府在宏观调控、就业服务方面的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
这与就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大学生自身的信息渠道不畅通有一定关系。
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在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就业市场中的社会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大学生就业市场因而出现了“假性饱和”的现象。
对大学生到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保障不足。
五分之一的同学有意去基层锻炼、服务农村、支援西部, 这个数据虽然乐观的,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教育宣传、组织动员工作还不得力,对服务基层的同学的财力支持还不到位,对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待遇保障还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目前大学生就业还是偏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对大学生创业工作支持不够。
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带来大学毕业生总量的持续增长,社会将难以提供足够多的合适就业岗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转变旧有的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大学生需要有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不能满足于做求职者,还要有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准备。
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很多局限,比如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够成熟、缺少运作资金、创新能力较弱等等,因而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XX区高校大学生认为政府在创业教育、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够6结论与建议1、调整心态,放底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心态要端正,从基础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