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钡

合集下载

钛酸钡分解温度

钛酸钡分解温度

钛酸钡分解温度钛酸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aTiO3。

它是一种重要的铁电材料,具有较高的铁电相变温度,是构成许多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之一。

钛酸钡的分解温度在不同条件下会有所变化,以下将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详细介绍钛酸钡的分解温度。

首先,从理论上来看,钛酸钡的分解温度可以通过计算和理论模拟得到。

根据热力学原理,固体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可以通过测量其标准生成焓ΔH和标准生成熵ΔS,计算出标准生成自由能ΔG,从而得到分解温度。

钛酸钡的分解反应可以表示为:BaTiO3(s) -> BaO(s) + TiO2(s)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ΔH和ΔS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进而可以计算出ΔG。

根据Gibbs-Helmholtz方程,ΔG与分解温度之间存在关系:ΔG = ΔH - TΔS当ΔG为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ΔH = TΔS,即:T = ΔH/ΔS因此,可以通过计算ΔH和ΔS的数值,得到钛酸钡的分解温度。

此方法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其次,实际上钛酸钡的分解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大部分晶体材料,其中包括钛酸钡,其分解温度往往较高。

钛酸钡分解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稳定性:钛酸钡晶体具有六方晶系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对称性。

高的对称性可以提供较高的结构稳定性,使得晶体在较高温度下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钛酸钡的分解温度相对较高。

2.杂质含量:晶体中的杂质对于晶体结构和化学反应有着显著影响。

杂质的存在可以降低晶体的结构稳定性,从而降低分解温度。

因此,杂质含量较低的纯钛酸钡晶体其分解温度会较高。

3.晶体尺寸:晶体的大小对于晶体分解温度也有一定影响。

较小尺寸的晶体通常具有较高的表面能,表面能可以影响晶体结构的稳定性。

较小尺寸的钛酸钡晶体由于较高的表面能,其分解温度会相对较低。

4.热处理条件:钛酸钡晶体的制备过程中,热处理条件(如温度和时间)会对晶体的分解温度产生影响。

通常,高温长时间的热处理可以提高晶体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得分解温度升高。

钛酸钡合成工艺技术概述

钛酸钡合成工艺技术概述

钛酸钡合成工艺技术概述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介质、声学、光学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其合成工艺技术主要包括溶液法、水热法和固相法等。

溶液法是钛酸钡合成的常用方法之一。

首先,将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钡等原料按一定摩尔比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如水或有机溶剂。

然后,在加热和搅拌的条件下,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或硝酸铵等碱性溶液,使反应体系保持碱性。

随着滴加溶液的不断进行,钛酸钡会逐渐沉淀出来。

最后,将沉淀物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钛酸钡产物。

水热法是一种在高压高温水热条件下进行钛酸钡合成的方法。

首先,将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钡等原料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如水或有机溶剂。

然后,将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钛酸钡会形成晶体沉淀。

最后,将沉淀物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钛酸钡产物。

固相法是一种将钛酸和钡盐直接进行反应合成钛酸钡的方法。

首先,将钛酸和钡盐按一定的摩尔比混合均匀。

然后,在高温下将混合物煅烧,使其发生反应生成钛酸钡。

最后,将产物进行冷却、研磨和筛分,得到钛酸钡的细粉末。

此外,还有其他方法如溶胶-凝胶法、电化学合成法等也可用于钛酸钡的合成。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进行确定的。

总之,钛酸钡的合成工艺技术包括溶液法、水热法、固相法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合成条件和原料配比,从而获得高纯度、结晶度良好的钛酸钡产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钛酸钡的合成工艺技术也将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

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电介质、声学、光学和电子器件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对钛酸钡性能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和掌握高效、低成本的合成工艺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钛酸钡的合成工艺技术主要包括溶液法、水热法和固相法等多种方法。

溶液法是钛酸钡合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反应物易得,可以控制产物的形貌和晶型。

钛酸钡 伪立方相

钛酸钡 伪立方相

钛酸钡伪立方相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钛系钡盐,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工业价值。

它具有多种晶相结构,其中伪立方相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类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介绍钛酸钡伪立方相的性质、制备和应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钛酸钡的基本性质。

钛酸钡的化学式为BaTiO3,是一种具有钛酸盐结构的化合物。

它具有立方相、正交相和伪立方相等多种晶体结构,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变为不同的结构类型。

伪立方相是其中一种具有高度对称性和稳定性的结构形式,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钛酸钡伪立方相的制备方法。

通常,制备钛酸钡伪立方相的方法包括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和水热法等。

固相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混合适量的钛酸钡和钡钛矿等原料,在高温下煅烧得到伪立方相的钛酸钡粉末。

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高纯度、均匀颗粒大小的钛酸钡伪立方相粉末,具有较好的成型性和性能稳定性。

钛酸钡伪立方相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

在电子器件领域,它可用作高介电常数陶瓷材料,应用于电容器、压电器件、微波器件等。

在光学领域,钛酸钡伪立方相是一种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材料,可用于光学增益介质、激光器组件等。

在催化领域,钛酸钡伪立方相可用作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羟基化反应等。

钛酸钡伪立方相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钛系钡盐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应用潜力。

通过深入研究其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电子器件、光学器件、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钛酸钡伪立方相的研究中,推动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中的应用。

【注:本文中的内容仅为介绍钛酸钡伪立方相的基本知识,具体研究和应用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第二篇示例: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具有优良光、电学性能的无机材料,常见的晶相包括钛酸钡的伪立方相。

本文将就钛酸钡的伪立方相进行详细介绍。

钛酸钡用途

钛酸钡用途

钛酸钡用途
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钛酸钡的主要用途:
1. 作为陶瓷材料的添加剂:钛酸钡能够增强陶瓷材料的硬度、密度和抗磨损能力,提高其物理和化学性能。

2. 作为催化剂:钛酸钡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氧化剂、还原剂和催化剂等。

3. 用于制备高效绿色荧光材料:钛酸钡的荧光性能较好,是制备高效绿色荧光材料的重要原料。

4. 作为电子材料的添加剂:钛酸钡能够提高电子材料的电导率和热稳定性,广泛用于电子器件、电容器等领域。

5. 用于制备高温超导材料:钛酸钡能够提高高温超导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是制备高温超导材料的重要原料。

总之,钛酸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陶瓷材料、催化剂、荧光材料、电子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1 -。

钛酸钡陶瓷制备实验报告(3篇)

钛酸钡陶瓷制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钛酸钡陶瓷的制备过程,掌握固相反应法合成钛酸钡陶瓷的实验步骤,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影响钛酸钡陶瓷性能的关键因素。

实验原理钛酸钡(BaTiO3)是一种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压电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容器、传感器、换能器等领域。

钛酸钡陶瓷的制备主要通过固相反应法,即利用高温使钡源和钛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钛酸钡晶体。

实验材料1. 纯度≥99.9%的钛酸钡原料2. 纯度≥99.9%的钡源3. 纯度≥99.9%的钛源4. 纯度≥99.9%的氧化铝(Al2O3)作为助熔剂5. 砂轮研磨机6. 高温炉7. 精密天平8. 精密移液器9. 烧结炉10. 显微镜11. X射线衍射仪(XRD)实验步骤1. 原料准备:称取适量的钛酸钡原料、钡源、钛源和氧化铝,精确至0.01g。

2. 原料混合:将称取好的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开启砂轮研磨机进行球磨,时间为2小时。

3. 干燥:将球磨后的浆料在60℃下干燥12小时,得到干燥的粉体。

4. 压制成型:将干燥后的粉体进行压制成型,得到尺寸为10mm×10mm×1mm的陶瓷片。

5. 烧结:将陶瓷片放入高温炉中,在1300℃下烧结2小时。

6. 性能测试:对烧结后的钛酸钡陶瓷进行XRD分析,测定其物相组成;使用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结构;测量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实验结果与分析1. XRD分析:通过XRD分析,发现钛酸钡陶瓷主要成分为BaTiO3,没有其他杂质相生成。

2. 微观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钛酸钡陶瓷晶粒尺寸均匀,分布良好。

3. 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测量结果表明,钛酸钡陶瓷的介电常数为3450,介电损耗为1.89%,满足实验要求。

结论本实验采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钛酸钡陶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物相组成单一、微观结构良好的钛酸钡陶瓷。

通过调整原料配比、球磨时间、烧结温度等因素,可以进一步优化钛酸钡陶瓷的性能。

钛酸钡的居里温度

钛酸钡的居里温度

钛酸钡的居里温度
钛酸钡是一种具有高压电性质的陶瓷材料,广泛用于电容器、电子元件和传感器等领域。

其独特的性质与其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密切相关。

钛酸钡的晶体结构为钙钛矿型,每个钛酸钡分子由一个钛离子和两个钡离子组成。

由于钛离子和钡离子具有相反的电荷,它们之间存在强烈的库仑相互作用力,导致钛酸钡具有高压电性质。

而钛酸钡的居里温度则是指其在温度上升时,磁矩会发生翻转的温度。

由于钛酸钡晶体结构中存在钛离子和钡离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力,因此其居里温度较高,通常在200-300摄氏度之间。

钛酸钡的居里温度对其在电子元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温下,钛酸钡具有较强的电容性能和压电性能,能够保持较高的电容值和压电常数。

因此,钛酸钡在高温环境下广泛应用于电容器和传感器中,能够满足其高压电性能的要求。

- 1 -。

钛酸钡

钛酸钡

化学式:BaTiO3熔点:1618℃ (一致性熔融化合物)外观:白色粉末或透明晶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浓硫酸钛酸钡是一致性熔融化合物,其熔点为1618℃。

在此温度以下,1460℃以上结晶出BaTiO3晶体结构来的钛酸钡属于非铁电的六方晶系6/mmm点群。

此时,六方晶系是稳定的。

在1460~130℃之间钛酸钡转变为立方钙钛矿型结构。

在此结构中Ti4+(钛离子)居于O2-(氧离子)构成的氧八面体中央,Ba2+(钡离子)则处于八个氧八面体围成的空隙中(见右图)。

此时的钛酸钡晶体结构对称性极高,因此无偶极矩产生,晶体无铁电性,也无压电性。

随着温度下降,晶体的对称性下降。

当温度下降到130℃时,钛酸钡发生顺电-铁电相变。

在130~5℃的温区内,钛酸钡为四方晶系4mm点群,具有显著地铁电性,其自发极化强度沿c轴方向,即[001]方向。

钛酸钡从立方晶系转变为四方晶系时,结构变化较小。

从晶胞来看,只是晶胞沿原立方晶系的一轴(c轴)拉长,而沿另两轴缩短。

当温度下降到5℃以下,在5~-90℃温区内,钛酸钡晶体转变成正交晶系mm2点群,此时晶体仍具有铁电性,其自发极化强度沿原立方晶胞的面对角线[011]方向。

为了方便起见,通常采用单斜晶系的参数来描述正交晶系的单胞。

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使我们很容易地从单胞中看出自发极化的情况。

钛酸钡从四方晶系转变为正交晶系,其结构变化也不大。

从晶胞来看,相当于原立方晶系的一根面对角线伸长了,另一根面对角线缩短了,c轴不变。

晶相转变当温度继续下降到-90℃以下时,晶体由正交晶系转变为三斜晶系3m点群,此时晶体仍具有铁电性,其自发极化强度方向与原立方晶胞的体对角线[111]方向平行。

钛酸钡从正交晶系转变成三斜晶系,其结构变化也不大。

从晶胞来看,相当于原立方晶胞的一根体对角线伸长了,另一根体对角线缩短了。

综上所述,在整个温区(<1618℃),钛酸钡共有五种晶体结构,即六方、立方、四方、单斜、三斜,随着温度的降低,晶体的对称性越来越低。

钛酸钡点阵类型

钛酸钡点阵类型

钛酸钡点阵类型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中,钛酸钡的点阵类型是其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对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钛酸钡的基本概述、点阵类型的分类和特点、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钛酸钡的基本概述钛酸钡的化学式为BaT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

它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高的电介质常数和压电常数,是一种重要的电介质材料。

此外,钛酸钡还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热学性质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光学、声波和机械工程等领域。

二、点阵类型的分类和特点钛酸钡的点阵类型是指其晶体结构的类型。

根据其晶体结构的不同,可以将钛酸钡分为四种不同的点阵类型,分别是立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

1.立方晶系立方晶系是钛酸钡的最常见的点阵类型,也是其最稳定的晶体结构类型。

在立方晶系中,钛酸钡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其中钛离子和氧离子交替排列。

立方晶系的钛酸钡具有良好的电介质性能和压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和光学工程等领域。

2.正交晶系正交晶系是钛酸钡的另一种常见的点阵类型。

在正交晶系中,钛酸钡的晶胞呈现为长方体,其中钛离子和氧离子交替排列。

正交晶系的钛酸钡具有较好的电介质性能和压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和光学工程等领域。

3.单斜晶系单斜晶系是钛酸钡的另一种点阵类型。

在单斜晶系中,钛酸钡的晶胞呈现为斜方体,其中钛离子和氧离子交替排列。

单斜晶系的钛酸钡具有较好的电介质性能和压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和光学工程等领域。

4.三斜晶系三斜晶系是钛酸钡的最少见的点阵类型。

在三斜晶系中,钛酸钡的晶胞呈现为斜方体,其中钛离子和氧离子交替排列。

三斜晶系的钛酸钡具有较好的电介质性能和压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和光学工程等领域。

三、应用领域钛酸钡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中,钛酸钡的点阵类型对其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1.电子工程钛酸钡具有良好的电介质性能和压电性能,在电子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于电容器、滤波器、振荡器、电感器等电子元器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酸钡A 制取方法
在TiO
2—Ba0体系中,通过控制不同的钛钡比可制取偏钛酸钡(BaTiO
3
)、正
钛酸钡(Ba
2TiO
4
)、二钛酸钡(BaTi
2
O
5
)和多钛酸钡(BaTi
3
O
7
、BaTi
4
O
9
等),其中以
偏钛酸钡最有应用价值。

制取偏钛酸钡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固相法和液相法两类。

固相法一般是以
TiO
2和BaCO
3
按摩尔比1:1混合,并可适当压制成形,放入1300℃左右氧化气
氛炉中焙烧,其反应式为:
TiO
2十BaCO
3
=BaTiO
3
十CO
2
↑ (2—196)
反应产物经破碎磨细为产品。

作为电子陶瓷材料使用的偏钛酸钡,在其生产中不希望有其他几种钛酸钡生成,所以原料的配比必须准确和混合均匀,这是该法的难点之一。

固相法产品因受原料纯度和制备过程的污染,一般纯度较低,活性较差,且较难磨细成超细粉。

液相法是以精制的四氯化钛和氯化钡为原料,使它们与草酸反应生成草酸盐
Ba(TiO)(C
2O
4
)
2
·4H
2
O沉淀,经焙烧获得偏钛酸钡。

液相法可获得高纯度、高活
性和超细的产品,产品中钛钡比可达到很精确的程度。

我国已能用这种方法生产质量较好的适合于功能陶瓷使用的钛酸钡,但有待进一步改进工艺设备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B 性质
偏钛酸钡有四种不同的晶型,各具有不同的性质。

高于122℃稳定的是立方晶型,它不是一种强性电解质。

122℃是偏钛酸钡的居里点。

5~l 20℃下稳定的是正方晶型,它是一种强性电解质。

+5~-90℃下稳定的是斜方晶型,它也是一种强性电解质。

低于-90℃下稳定的是斜方六面体,它会发生极化。

偏钛酸钡是白色晶体,密度6.08 g/cm3,熔点1618℃,不溶于水,在热浓酸中分解。

偏钛酸钡可与其同素异形体、铬锆酸盐、铪酸盐等形成连续固溶体,这些固溶体具有强性电解质性质。

C 应用
由于偏钛酸钡具有极高的介电常数、耐压和绝缘性能优异,是制造陶瓷电容器和其他功能陶瓷的重要原料。

用偏钛酸钡制造的电子陶瓷元件已在无线电、电视和通信设备中大量使用,使设备的性能提高和小型化,成为高频电路元件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偏钛酸钡的强电性能也正在广泛被利用来制造介质放大、调频、存储装置等。

另外,偏钛酸钡陶瓷具有电致伸缩和压电性能,用它制造的压电晶体质量优于其他晶体,从用作为超声波振子开始,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声学装置、测量或滤波器等方面。

偏钛酸钡是制造正温度系数(PTC)热敏陶瓷电阻的重要原料。

虽然纯BaTiO
3是一种良好绝缘体,但加入微量元素(如以三价镧置换二价钡)便具有半导体性质,即它的电阻率具有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突变的特性,在居里温度以下是一种导体;而在居里温度以上其阻值剧增几个数量级,几乎成为绝缘体,这就是所谓的PTC 现象。

现已广泛利用BaTiO
,这一性质制造PTC热敏陶瓷电阻,它己成为一种重
3
要的功能陶瓷材料,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