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简介 绍兴秋瑾故居
绍兴秋瑾故居

绍兴秋瑾故居、纪念馆各位游客欢迎参观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原是明朝神宗时大学士朱赓别墅的一侧桂花厅,后秋瑾祖父秋嘉禾告老还乡后典入此屋,取王羲之《兰亭序》中“惠风和畅”之意而改名为“和畅堂”。
此建筑背靠塔山,三开间宽五进深,虽间进狭窄但充分利用了山势,一进比一进高使房屋显得明亮而宽敞,真正体现了古人花园式风雅与文人清淡之风格。
故居于1957年对外开放,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正门口悬挂的“秋瑾故居”匾额,系秋瑾同时代的革命家何香凝女士所题。
门斗西侧是秋瑾参加革命后招待革命党人的客房,战友王金发就曾在此居住过,现在辟为序厅。
绕过隐门来到第二进“和畅堂”。
此间是整座建筑中心,是家族举行重要仪式之所。
东首有两间:里一间为两层小楼,底层是秋瑾的卧室兼书房。
此屋正中悬挂秋嘉禾的对联:云喷笔花腾虎豹,风翻墨浪走蛟龙。
侧有秋瑾归国后所拍的男装照片一张及龙泉剑一把。
在床后还有个密室,这是秋瑾当年存放枪支及密秘文件之所,秋瑾被捕后,清政府几次来搜寻秋瑾的“匪证”,都因其隐秘而不获。
临窗的书桌上还保留着秋瑾在就义前所起草的《光复军起义稿》及她所使用的文房四宝,一切如旧,可故人已长辞!外一间为餐室,摆设非常简单却有一个秋瑾的至爱,那是其盟友吴芝瑛女士所赠的对联: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
当时秋瑾要摆脱她所憎恨的婚姻生活,又要告别两个年幼的儿女只身前往日本,前途未落时,这句鼓励的话多少都能坚定了她前进的步伐。
西首一间是会客室,这是秋瑾召开革命会议的场所。
走过退堂来到第三进。
正中间是小堂前用来接待内眷之用。
东首是间书房,西首是秋瑾哥嫂秋誉章与张淳芝的卧室。
秋誉章曾加入过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担任过大通学堂的历史、地舆教员。
秋瑾去日本留学时曾多次得到他的资助与鼓励,他支持并参与秋瑾等组织的革命活动。
在秋瑾就义后冒险为她收尸与安葬。
张淳芝与秋瑾感情深厚,在秋瑾经费困难时,不光变卖自己的首饰还把秋氏家传《又补斋》图集变卖以资助秋瑾从事革命活动,在大通事发前夕四处借钱劝说秋瑾离开,可一心想以鲜血唤起人们对革命注意的秋瑾却将这笔费用作为战友的安置,自己束手就擒慷慨就义。
亭台悲风雨 巾帼拜英雄——绍兴秋瑾故居探联

辛亥革命老人何香凝所题的 秋瑾故居~ 匾 花书桌, 书桌上除 厅, 以颐养天年 。故居共五进 , 大门悬挂着 薄衾的古式雕花 建告老还乡,向朱氏后裔典入其别业桂花 置 , 内有 一 张垂着 一 部分 。 一 八九 一 年, 秋瑾祖父秋嘉禾从福
室内用具及
前仓促起事 , 不幸失败被杀, 波及绍兴。七 外患的现状, 以激励爱国志士奋起革命。 此 林间 小区 号 一 1 _ 。 。 ∞ 陕 麟计划皖浙起义 , 由于情况有变, 徐锡麟提 这副对联通过典故,隐喻了中国内忧
志 士多苦 心。
英雄尚 毅力 ; 送她 的 一 副对 联 :
厨房 ,是秋瑾被 映了秋瑾从事革
周建人等众多名 一 间是餐室,墙上挂有秋瑾挚友吴芝瑛赠 孙中山、 宋庆龄
联络会党进行反清革麟、 陶成章等战友共商革命大计、 辟为秋瑾史迹陈 里诵读诗文。一 九零六年回乡后, 这里也是 第三、 四两进
椅等简朴家具, 少年时代的秋瑾 , 就曾在这 室 始终未被 发现
悬一 和畅堂~ 牌匾。 西边 一 间陈设着圆桌 、 方 时的知府贵福多 三问坐北朝南的堂屋和 一 问小楼,屋内高 放过枪枝弹药和
穿过 一 个石板铺成的小天井,就来到 室 后壁有 一 间狭 惨 矣瑾其 可 怀。 秋瑾男装照片英 悲哉秋之为气; 一 份 正在起 草的 额, 屏 门有 一 联: 刻有一 鉴湖雌侠
展柜中有件秋瑾穿过的小棉袄,历久 月十三日清晨,乔装改扮的王金发冒死来
辛亥革命 会。后又在吴兴等多处女校执教,启迪民 十年教训, 君子成军, 溯数千载祖雨宗 主要目标, 切合 九零五年七月,秋瑾复赴日本,加入同盟 副对联 : 计。 回国后 , 经徐锡麟介绍, 加入光复会, 一 第 二进礼堂 ,前面抱厦柱子上题有 一 人活动的主要 上。武备学堂 识孙中山 、 陶成章等志士仁人 , 共商革命大 存 。
秋瑾故居导游词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在湘江区由义巷内的义源。
秋瑾在这里度过了8个年头,生育了一男一女。
秋瑾祖籍浙江绍兴。
1894年,其父亲由常德调湘潭厘金局任职,她亦随父来到湘潭。
1896年与湘潭王廷钧结婚,由义巷的义源当铺就是王家开设的。
秋瑾在湘潭居住期间,一边抚育儿女,一边练习击剑、拳术、骑马等,同时还写了许多反映自己对包办婚姻不满,对世俗忧伤的诗篇。
以后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直至最后为国捐驱。
孙中山曾亲题赠巾帼英雄的匾额,以示祭奠。
[教学]秋瑾纪念馆参观有感
![[教学]秋瑾纪念馆参观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4d50c92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8.png)
秋瑾纪念馆参观有感秋瑾纪念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南和畅堂18号,坐北朝南,木构筑,深五进,均为阴阳分瓦硬山造,是一座较典型的江南民居。
这里北靠林木苍翠的塔山,离清波荡漾的鉴湖不远,境古雅清幽。
秋瑾纪念馆大门上面悬挂着辛亥革命老人何香凝所题的“秋瑾纪念馆”匾额。
孙中山曾写挽联纪念她:“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毛泽东的诗作赞她为“忧忡为国痛断肠”的绍兴名士之一:“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 秋风吟,即指女士的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
她就是秋瑾,风华绝代之女性,近代中华巾帼第一人。
绍兴是秋瑾的故乡,也是秋瑾牺牲之地。
秋瑾自号鉴湖女侠,鉴湖既在其故乡绍兴。
绍兴有秋瑾的四处纪念地:和畅堂秋瑾故居,大通学堂,风雨亭,轩亭口秋瑾就义处(秋瑾纪念碑)。
距绍兴不远的杭州西湖西泠桥畔,是秋瑾墓。
我读过秋瑾的诗词文章,对她非常敬佩。
在南方工作期间,我有幸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秋瑾的遗迹。
秋瑾生于福建,少女时代回祖籍绍兴生活,就住在和畅堂。
她少年聪颖,作诗填词,才名卓著。
更可贵的是她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诗词自娱的咏絮才女,她追求人格的独立,追求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豪迈人生。
她慨叹“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她自信“他年书勒燕然石,应有风云绕笔来”。
她喜爱武术,去萧山外祖家跟表兄学习骑马击剑,回到绍兴后每日清晨到和畅堂后的塔山刻苦练习,练就了一身矫健身手。
这更让她英姿飒爽,豪放潇洒。
虽然秋瑾是如此的卓杰,但她也逃不脱当时封建家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安排,父母把她嫁给了湘乡富绅之子王子芳。
王子芳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秋瑾秉性端庄凝重,性格又热情豪放,与纨绔子弟格格不入。
“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
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可以想见。
在致友人的信中她写到:“瑾生不逢时,性难谐俗。
身无傲骨,而苦乏媚容,于时势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
绍兴秋瑾故居的游后感

绍兴秋瑾故居的游后感
近日,我有幸游览了位于浙江绍兴的秋瑾故居,这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体验。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秋瑾的豪情壮志,也深刻领悟到了她对民主自由的执着追求。
首先,秋瑾故居的环境十分优美。
整个庭院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古老的建筑和精心修剪的花草让人仿佛置身于古时的绍兴。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舒缓,也更容易与秋瑾产生共鸣。
进入故居内部,我对秋瑾的生平有了更为详尽的了解。
陈列室中展示了大量关于秋瑾的照片、手迹和书信,这些珍贵的实物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她进行了一次交流。
秋瑾身上所展现出的坚毅和勇气给予了我极大的鼓舞,也让我对自由和民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参观过程中,导游生动而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秋瑾的事迹,使我对她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性革命
家,也是一位爱国者和民主斗士。
她秉持着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游览结束后,我内心充满了对秋瑾的敬佩和钦佩。
她为了追求自由和民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令我深受感动。
同时,我也被她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和激励,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绍兴秋瑾故居的游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历史遗迹,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通过游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秋瑾的事迹和她对民主自由的追求,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来这里参观,感受秋瑾的伟大和时代的变迁,同时也能从她的事迹中汲取力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绍兴历史名人故居介绍

绍兴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历史名人和文化古迹。
其中,许多历史名人的故居更是成为了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位绍兴历史名人的故居,并简要介绍其历史背景和价值。
1. 鲁迅故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故居位于绍兴市区鲁迅路中段。
这座故居建于清朝末年,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传统民居。
鲁迅在此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为中国的现代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鲁迅故居现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2. 陆游故里: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故居位于绍兴市区东南郊皋埠镇牌门村,是一座具有南宋时期建筑风格的古民居。
陆游在此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陆游故里的建筑和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缮,成为了绍兴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3. 秋瑾故居: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女革命家,她的故居位于绍兴市区胜利路60号。
这座故居建于清朝中期,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传统民居。
秋瑾在此居住期间,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为推翻清朝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秋瑾故居现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以上几位历史名人外,绍兴还有许多其他著名历史名人的故居,如蔡元培、马寅初、周恩来等。
这些故居不仅是绍兴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历史名人的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们记录了绍兴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通过参观这些故居,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总之,绍兴历史名人故居是绍兴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教育和旅游的重要资源。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这些故居,共同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槐庭”秋瑾故居的红色教育+文化旅游价值体现研究

“槐庭”秋瑾故居的红色教育+文化旅游价值体现研究“槐庭”秋瑾故居是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女性秋瑾故居,其对革命事业的贡献不言而喻。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女性,秋瑾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爱国精神为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她的故居“槐庭”,更是凝聚了秋瑾一生的痕迹和她爱国牺牲的传奇经历,成为了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
本文就“槐庭”秋瑾故居的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价值进行了研究。
一、槐庭的历史背景槐庭位于浙江省镇海区新河街186号,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占地面积为4300平方米。
经历了几百年的更迭,槐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
1895年,甲午战争后,八国联军侵华,革命浪潮兴起,秋瑾便是在这个时期走上了革命道路。
秋瑾的出生地就在槐庭,她曾经在槐庭与江浦的党人谋划革命,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二、槐庭的红色教育作用槐庭作为革命女烈秋瑾的故居,充满了革命历史的气息,具有很强的红色教育作用。
槐庭所展示的历史文物中,有武器、器具、文件、文件、文献、历史图片等多种载体,让游客不仅仅是看到了历史的残留片段,更是能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理解历史的变迁和革命精神的升华。
本可以将槐庭升华为一个励志的教育平台,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槐庭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和红色文化,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爱国精神。
通过槐庭的红色教育,有利于传承家国情怀,让更多的人收获精神上的力量和营养。
三、槐庭的文化旅游价值体现槐庭不仅仅是具有红色教育作用的文化场所,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文化旅游价值。
作为近代史上杰出的人物秋瑾的故居,槐庭不仅彰显着过去的历史、现在的文化,更是对未来展开思考和引领的文化标志。
槐庭的规划和建设中,可以融入更多的文化展示,比如通过多媒体等先进科技手段,将槐庭打造成为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文化旅游平台,让游客在游览槐庭的时候,可以看到历史的过去,更能够及时反映到现在,何况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提高槐庭的文化旅游态势对于槐庭的文化旅游,我们不仅需要重视现有的资源,更要有计划地换代更新。
秋瑾生平简介

秋瑾简介早年经历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璇卿),号竞雄,华夏杰出女先烈,别署鉴湖女侠。
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闽县。
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
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
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
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
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
1897年6月生下儿子王沅德。
投身革命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
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
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
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
1904年夏,她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
在日本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秋瑾1907年1月14日创刊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
光绪三十一年,秋瑾归国。
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
徐锡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秋瑾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
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
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
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
”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
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瑾简介绍兴秋瑾故居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绍兴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位于绍兴古城南部塔山南侧和畅堂。
背依青山。
面临和畅堂街道。
是秋瑾长期生活。
学习和战斗过的地方。
秋瑾是我国杰出的女革命家。
妇女解放的先驱者。
辛亥革命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因此。
秋瑾故居就成了民主革命重要文物。
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绍兴秋瑾故居。
位置,绍兴古城南部塔山南侧和畅。
特色,背依青山。
面临和畅堂街道。
级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共分五进。
第一进为门厅。
有平房五间。
门楣匾额“秋瑾故居”四字为何香凝所题。
第二进结构较为复杂。
有会客室。
客厅。
过道。
餐厅和秋
瑾卧室。
也是秋瑾家人当年的活动中心。
卧室中的陈列多为秋瑾使用过的遗物。
秋瑾简介卧室后壁有夹墙。
内有一间小密室。
是秋瑾密藏文件和枪枝的地方。
第三进原为其兄住室。
第四进是秋瑾母亲的住处。
第五进为厨房。
秋瑾,字璇卿,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生于福建闽县,后随家人回绍兴。
1904年留学日本,年底回国,在绍兴由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
第二年七月再次赴日,并参加了同盟会。
1906年回到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宣传民主革命。
1907年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共同策划与领导浙皖两地起义。
徐锡麟在安庆仓促起义失败后波及绍兴,七月十三日,清兵围攻大通学堂,秋瑾率众抵抗,经过激烈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七月十五日英雄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绍兴有关秋瑾的文物古迹还有大通学堂、秋瑾烈士纪念碑、风雨亭、秋瑾祖居等,都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物。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