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的多媒体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教学ppt课件

儿童文学教学ppt课件
2018/11为什么老猴子從人類那兒學來的 辦法不靈了呢?
這就需要再借助于分析、推理了。 原來,“灌穴取球”和“灌穴取猴” 之間,有本質的差異:球是橡皮的,水淹 不壞,而小猴卻一淹就死。如果欣賞者能 夠細心地去分析、比較一番,就能領略到 作者的用心:


如果不看事情的具體差別, 把學到 的知識生搬硬套地亂用一番,那麼就 必然会出乱子。
經過這樣的推論概括,就可算是觸及 作品深刻的主旨和巧妙的構思了。這樣的 欣賞,可以說是進入深層了。
2018/11/17 16
五.兒童文學欣賞的視角
• 兒童文學作品既然是一個客觀存在的 實體,那麼,人們對它的審美認識, 就有一個視線投向的問題。因此,一 個作品能供人欣賞之處,就絕不是單 一的,千篇一律的。人們欣賞一篇兒 童文學作品,就其投視的方向和視角 而論,大致有幾種狀況: • 單向的直觀欣賞; • 雙向的反思欣賞; • 多向的“全方位”欣賞。
2018/11/17 12
• (一)表层欣赏
小调皮,做习题
• • • • • • • • 小调皮,做习题, 习题难,画小雁, 小雁飞,画乌龟, 乌龟爬,画小马, 小马跑,画小猫, 小猫叫,吓一跳, 学文化,怕动脑, 你看怎么学得好?
• 其意思是:学习要专心,否则,就学 不到东西。这是表层欣赏就能得到的 启示。
2018/11/17 13
• •
(二)深层欣赏
对白小寓言
• 詩 人:世界上建築師最容易做,他只需 把磚頭瓦塊疊在一起就行了! • 建築師:不,最容易做的,還是詩人, 他只需把方塊字排列成行就行了。
• • 這則寓言,表層提供的形象只有兩句話,即 使背得滾瓜爛熟,所得也是極有限的。但是, 如果把欣賞的視線,透射到它的深層,问一 个为什么他们会这样看人?我們會發現,詩 人、建築師都自以為了不起,瞧不起對方。 作品從反面告誡人們:要互相尊重,不要互 相貶斥。这就深一层了。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丑公主》PPT课件1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丑公主》PPT课件1PPT、优质教学课件
排练一下,呆会儿表演表演吧。 分小组排练。师巡视,关注各组参与情况,并重点了解其中有创 意的一组的表演。 9.指名一至二组上台表演,师可客串猎人。有时又可跳出来,提 醒大家注意观察细节。
在细节处教师可相机提醒关注,并引导用语言表达。 如:在小熊装死时,问:“他装得像吗?”并追问“哪里像”。 在营救行动的关键之处教师可提示:嘘!成败在此一举啦!注意!
• 4.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结合课文中的句 子简单说一说。
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1.再次阅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可分为“王子、 公主相见前”和“王子、公主相见时” 两个层次。相见前,国王、王后安排 公主相亲事宜,设计了一个“于人无 害的骗局”,想在婚礼上让新郎“大 吃一惊”;相见后王子、公主一见钟 情,真心相爱,相约将计就计,婚礼 再见。故事在欢乐的气氛中落下了帷 幕。
板书设计:
23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只知…… 不知……
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有创意、合理的展开想象。
2.有顺序地、细致地表达想象中的故事。
教学中难点 重点:创意想象,合理想象。 难点:注意故事中细节的描写。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准备:乐曲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听音乐,猜动物游戏。
大森林里,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上演。听听,谁来了? 2.生上台用模仿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猜测结果。这样,几种 小动 物相继集中在台上了。(不限于一定是书中所说几种动物,如果 学生 猜成了别的小动物,也允许。)
二、创编故事。
232
1.大家看,这么多的动物聚在一起,多么有意思!
235
3.下面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编完整写下来。 第五、六课时

儿童文学完整教学ppt课件

儿童文学完整教学ppt课件
所好。 郑渊洁
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
❖ 自发型:没有明确的为儿童创作的目的,因 特殊的心理内驱力写出适合儿童欣赏的作品
童心型:创作心理接近儿童,具有儿童般天性 的作家。
儿童崇拜型: 童年回忆型:难忘的童年构成童年情节,并成
为文学创作的内驱力和动机。《中国少女》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 样几层意思:
❖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
术。 ❖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
文学作品。 ❖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
种功能和价值。
结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 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 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 的总称。
❖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童口语
❖ 人物语言: 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真 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
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小头爸爸躺在长椅上,呼噜噜,呼噜 噜睡大觉,大头儿子在公园的草地玩, 太没劲了。他走过去推小头爸爸,可小 头爸爸动也不动。哼!气死我了!大头 儿子朝地上看了看,忽然拿起一只大皮 鞋,走到树下,卟,扔进树下的废物箱 里;还有一只拿出来,把它挂在树上。 嘻嘻,大头儿子开心了,他回到爸爸那 里使劲推,这下终于把爸爸弄醒了。
❖ 富于幻想、惊险、神奇是儿童文学常表现特色。
儿童文学与成人 文学的不同之处 还有:有的文学 体裁专属于儿童, 如儿歌、童话、 儿童故事等
目标指向的区别: 儿童文学作家的 创作目标指向将 创作定位于儿童 能够接受并乐于 接受。
❖ 《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 (郑渊洁)。 ❖ 《我可不怕十三岁》(刘心武) ❖ 《随风飘来的玛丽阿姨》,《淘气包艾米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阅读指导PPT课件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阅读指导PPT课件

2020/7/16
.
2
教育的概念
2020/7/16
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 公约》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
1、最充分的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 力;
2、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 所载各种原则的尊重;
3、培养儿童对其父母、自身的文化背景、语 言和价值观、居住国的民族价值观、原籍国以 及不同于本国的其他文明的尊重;
2020/7/16
.
26
图画书的概念与特点
图画书,又称绘本,是“图画”和“文字” 结合而成的“复合”文本,通常是由“图像” 和“语言”两个符号系统共同呈现,并在读 者发现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完成阅读实现其艺 术表现空间的构建。
优秀的图画书承载着不同国家、不同社 会的思想及文化,蕴含着不同时代文学、美 学、教育学的理念,体现着作家及画家个人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艺术个性。
当代少年小说更会表现包括虐待遗弃吸毒战争性困惑等在内的社会问题及社会批判主发展少年儿童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202071727图画书又称绘本是图画和文字结合而成的复合文本通常是由图像和语言两个符号系统共同呈现并在读者发现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完成阅读实现其艺术表现空间的构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阅读指导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
为什么读 读什么 怎么读 读得如何
理念 方法 策略 效能
儿童主体 阅读本位 文本核心
.
30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目标
阅读兴趣 阅读水平 阅读能力
成就感获得 自信心建立 习惯养成
.
31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维度及衡量标准
娱乐性阅读 欣赏性阅读 学习性阅读
体验式阅读 过程性阅读 开放性阅读

儿童文学教学课件(第九章)儿童散文和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文学教学课件(第九章)儿童散文和儿童报告文学

(三)提高语言技巧,培养能力
儿童散文的语言通俗、朴素,更容易为儿童理解和模仿;而儿童散文 中处处可见的美妙比喻、生动拟人等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提高其 语言技巧。
三、儿童散文的类型
(一)叙事型儿童散文
叙事型儿童散文以写人或记事为主,侧重记叙儿童的生活,可以有完 整的情节,也可以只写事件的片断,不一定要有事件的全过程。叙事型 儿童散文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可以是与儿童相关的幼儿园、家庭、乡村、 都市、小朋友、学习等各方面的事件或所见所闻,往往充满现场感和生 活气息。
(三)品味作品的美感
品味儿童散文的语言,发现其艺术表现的张力,是从作品中获得美感 享受的前提。因此,在阅读儿童散文作品时,要仔细咀嚼,反复品味作 品中语言的特点,揣摩作家在词汇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准 析
详见教材。
《一朵会说会笑的山菊花》 《走月亮》《伞的风格》 《花的沐浴》
三、儿童散文创作
(一)广泛选材,贴近生活
儿童散文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 说理等,但要求在创作时必须是真实的内容,真切地描写,要贴近儿童 的生活。
儿童散文的创作要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周围事物的特征,以儿童的角 度去感受和体会。
(二)巧妙构思,创设意境
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组织过程。创作者要对选定的 题材进行深入分析,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发现独特的切入点,对可供写 作的材料作出取舍安排,做到构思巧妙,创设出散文独有的优美意境, 符合儿童的趣味要求,抓住读者的心。
(三)斟酌语言,行文流畅
构思成熟后,创作者就可以下笔行文了。行文的同时,要反复斟酌语 言,注意行文流畅,体现散文的语言美。儿童散文的语言要丰富、生动, 有一定的韵律,用词要准确,符合儿童的欣赏趣味和用语习惯。

儿童文学教程教学课件

儿童文学教程教学课件

• 二。儿童文学对于师范生的意义
1.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材资源。 语言学习 精神食粮 拓宽视野、获取知识
2.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更好地理解儿童、接近儿童。 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陶冶、净化心灵。
三。学习儿童文学的基本要求
1.热爱儿童、热爱事业、有颗赤子之心。 2.广泛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3.背唱儿歌、讲故事,积累教学素材。 4.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5.广泛接触其他艺术形式。
第四章 文本特征
第一节 故事性 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
喜爱故事是人的欣赏特性。儿童感性认识强于理 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故事性强的作 对于儿童更有吸引力。
二、故事性的构成
1.“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 2.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 3.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与曲折性 4.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 5.叙述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
景中,构建现实世界和童话世界同时并行、交错存 在的双线结构,大大拓展了童话的审美疆域。
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 现代童话很少沿用传统模式,有难以复制的特点。
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 三、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 1.拟人 22.夸张 .3.颠倒
4.象征 四、童话的形象类型
11.超人体形象 2.拟人体形象 3.常人体形象
青蛙一只只逃脱。 水花溅满荷叶,
留下银珠颗颗。
我去抓水珠,
水珠立刻滑落,
哦,它们不属于我。
我静静地看着水珠,
我美美地看着翠荷,
瞧鱼儿游来游去,
听青蛙快活地唱歌。
嘿!美好的池塘,
全都属于我。
第六章 童话 寓言
第一节 童话
一、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1.童话的概念 1909年孙毓修主编《童话》。沿用日文原意, 即泛指写给儿童的读物,主要偏向故事体的作品。 随着理论发展,“童话”被赋予特定的含义,指符 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神奇故事。

2024版《儿童文学教程》ppt课件

2024版《儿童文学教程》ppt课件
挑战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学性,以及如何 应对盗版和侵权问题。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趋势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读者需求的变化,未来儿童文学产业将 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个性化定制。同时,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 也将成为趋势。
2024/1/26
建议
加强原创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提高作品质量;注重读者体验, 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产品;加强版权保护,打击盗 版和侵权行为;积极寻求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机会。
影响。
2024/1/26
19
《小王子》赏析
2024/1/26
深刻的哲学思考
《小王子》通过讲述小王子的奇幻经历,探讨了爱、责任、孤独 等哲学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独特的儿童文学风格
作品以简单而深刻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 孩子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
跨文化的普世价值
《小王子》所传递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和感悟具有普世价值,能够 跨越文化和国界的限制,引起广泛共鸣。
2024/1/26
15
角色塑造与心理描绘
01
塑造个性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手段,塑造出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
形象。
02
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2024/1/26
03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避免简单化和脸谱化的人物塑造,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024/1/26
定义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教育性。
适龄性
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适合其认知和 情感发展的内容。

小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精品PPT课件

小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精品PPT课件
11
一 字、词、句的学习
• 要培养学生借助字词典,联系语言 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的能力。
• 要继续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 句,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识字,鼓励学 生主动识字,独立识字。
12
一 字、词、句的学习
• 通过摘录笔记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独 立学习字、词、句的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培训提纲
ok
1
编写说明
12 个主题单元 28篇主体课文
2
编写说明
师生 师恩难忘 孔子和学生
明月 古诗二首 月迹
飞向月球
民族之花 爱我中华 草原
中国结
3
编写说明
收获 落花生 拾穗
桥 飞夺泸定桥 桥之思
方寸世界 美丽的集邮册
罗斯福集邮
4
编写说明
地名
开放单元
尊严 音乐
囚歌 晏子使楚 为了他的尊严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月光曲 林中乐队
19
二 阅读
把阅读教学和语文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
备课----整体把握单元内容 教学----整合各项活动 用阅读带习作,以习作促阅读。
20
二 阅读
阅读指导的新尝试---丁丁冬冬的对话 丁丁冬冬的探究
21
二 阅读
阅读---质量 鼓励学生补充----合作
18
二 阅读
•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引导学生钻 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 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 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 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的多媒体“儿童文学的多媒体”来描述那些运用丰富的现代媒介手段,并且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化艺术样式。

相关的儿童文化艺术样式包括:儿童文学与美术联姻产生的图画书,儿童文学与戏剧联姻产生的儿童剧。

图画书一、文学与美术:图画书文学是用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表情达意,美术是用线条、色彩、构图来塑造艺术形象、表情达意,这两种艺术门类在儿童文学领域的结合,就产生了图画书。

儿童在识字不多之时,总是通过图像来了解世界的,因此图画书和卡通对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陶冶艺术灵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定义图画书是儿童最常阅读的一种图书,在英文中叫“Picture Book”,在日本称为“绘本”,我国一般叫“图画书”,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称的“图画读物”、“图画故事”、“画书”、“小人书”。

“图画书”的概念是近年来提出的,但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

图画书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都简短、浅近。

图画书在儿童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文学,同时也是以图画为主体的读物形式。

图画书与带插图的故事书的不同在于,图画书中的图画是主体,具有语言叙述的同样功能,它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

在图画书中图和文的关系,是互相融汇,互相协调,图文共创一个世界,单纯地把文字和图画配在一起是不能叫图画书的。

图画书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儿童文学的含义,它变单纯用文字表现故事内容为用图画故事为主表现故事内容,变儿童用耳朵听故事为用眼睛看故事。

三、图画书的种类1.无文图画故事无文图画故事是完全用画面表现内容的形式,又称无字书。

在这里,文字全部隐去,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字内容彻底转化为图画的表达。

对于这种艺术形式,需要有高超的画面语言传达技巧,能让儿童在翻阅中理解故事的内容。

因此,无文图画故事,一般情节单纯,让儿童在阅读中靠想象来填充情节。

如寓意深远的无字绘本《流浪狗之歌》,作者是比利时著名的素描家嘉贝丽.文生,她以流畅利落的笔调,描绘了一只流浪狗的流浪过程,最后遇见小男孩的故事。

无文图画故事有助于促进儿童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为这种图画故事中没有文字说明,儿童为了弄清作品的内容,寻找某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画中人物的行为、表情,寻找故事发展的线索,从而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启发儿童联想、想象,儿童把看到的故事用语言表述出来,能促进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2.图文并茂的故事在这种形式的图画书中,既有图画,又有文字,它们互相配合而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这是图画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在这里图画和文字各司其职。

图画用线条、色块和形状描绘世界,表达情感,往往能显示文字所不易表现的意境、韵味和美感;而文字又用清晰的语意表达,弥补了图画难以直观显现的思想、情感以及时空变化等等,使儿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

如英国的图画书《我不知道我是谁》,就通过图画和文字讲述了一只叫做“达利B”的兔子寻找自己是谁的过程,既充满了故事性,也包含着哲理性。

四、图画书的特征1.形象的直观性以文字来表达的儿童文学虽然也具有形象性,但儿童图画书更为形象直观。

其中画面所展现的人物、动作及环境都是十分具体形象的,或写实,或夸张,都能让儿童感到逼真传神、生动有趣。

2.构图的连续性图画书的图画区别于插图的特征是它的连续性,做到小读者“看画就能明白故事”。

但图画书要发挥讲故事的作用,必须注意画与画之间的衔接,使之具有连续性,这种衔接起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由于故事所表现的时间、空间、人物变化等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画面来实现,如果画与画之间跳跃性太大,儿童就很难看下去。

3.画面的趣味性以儿童为主要读者的图画书,必须具有浓郁的趣味性。

这种趣味性,就是儿童情趣视觉化的艺术表现,画面应让儿童感到亲切。

图画书的趣味性主要通过画面来表现,色彩、线条、构图的各个环节都应符合儿童的审美需要。

4.整体的传达性作为整体的传达性,是指图画书中的图画具有整体感,能够完整地表达故事的内容。

它是图画故事最具实质的内在特征。

整体的传达包括文字和画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画故事每幅图画的文字尽管可以长短不一,多少不定,或者有跳跃性,但优秀的图画书中的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变化,显示出画面之间的流动,给人一种整体感。

图画书中的图画虽然由多幅组成,但幅与幅之间也是一脉相承,连续相通的。

图画和文字的互相融汇,有机结合,图画书的整体传达性就显露无遗了。

1儿童剧一、定义及分类儿童剧是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适合于他们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

儿童戏剧文学(剧本)是儿童戏剧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

它主要为舞台演出提供脚本,同时也供少年儿童阅读。

儿童戏剧是戏剧的一个独立剧种,其分类也与一般的戏剧一致。

如按容量、场次划分,有多幕、场(场景)剧和独幕剧之分;从戏剧冲突的性质和所产生的戏剧效果来看,也有悲剧、喜剧、正剧、闹剧等类型;从题材范围加以区别,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神话剧等种类;就艺术表现形式来说。

除常见的话剧外,尚有歌剧、歌舞剧、木偶戏、皮影戏以及戏曲等等品种。

在儿童剧中,有一类内容较为单纯的小戏,它们对服装、灯光、布景等舞台设备的要求也较简单,适合少年儿童在课余自己演出,一般称之为学校剧。

二、儿童与戏剧戏剧艺术历来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

孩子们爱摹仿,爱表演,爱幻想,爱建造,爱好戏剧可谓儿童天性。

其实,戏剧很早就进入了儿童的童年生活,儿童的许多游戏都带有戏剧的因素。

如男孩们的试看男孩子们“警察捉小偷”的游戏,女孩子们“过家家”的游戏等富于戏剧色彩的游戏,恰恰满足了他们对于摹仿、表演、幻想的爱好和需要。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它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汇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因素,通过视觉和听觉器官诉诸观众的感官,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是最富于直观性的艺术门类。

它对于主要凭借形象、色彩和声音,即一般的感知来进行思维的儿童,自然具有特别的魅力。

舞台上由生动活泼的布景点缀起来的环境,活脱脱的真人的表演,把孩子们带进特定的戏剧情境之中,能激起他们的强烈的感情反应。

1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304~308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三、儿童剧的艺术特征儿童戏剧文学遵循一般戏剧文学的艺术规律,但又具有自的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来自儿童观众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审美需求。

(一)题材的选择处理,戏剧冲突、戏剧情境的设置牢牢地把握儿童观众的视点。

儿童剧的题材广泛,可以反映生活,也可以取材历史;可以叙写美丽的神话传说和童话;可以展现未来的科学幻想境界;可以描绘少年儿童观众同龄人的活动等。

儿童剧不论写何种题材,在选择和处理上,都要求于小观众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对题材的开掘与题旨的表达,力求与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和欣赏趣味相适应。

例如话剧《报童》就是一出从儿童角度去处理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儿童。

戏剧冲突是戏剧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手段,是戏剧创作的轴心。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一创作规律同样适用于儿童剧,只是儿童剧对于戏剧冲突的选择,对于戏剧情境的设置,要考虑不同年龄观众的特点。

(二)塑造真实可信的、个性化的舞台形象。

戏剧中矛盾冲突,常常表现为一定情节中人物性格的冲突。

儿童剧样要致力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儿童剧的主人公是少年儿童,有时全剧的人物都是孩子,塑造各种闪烁着时精神的、不断成长的少年儿童形象理所当然地是儿童剧的主要任务。

儿童剧观众知识有限,经验不足,往往真挚而又轻信剧情。

所以剧本的创作要考虑到他们的理解能力才能与小观众的心灵相通,为他们接受。

正因为如此,儿童剧作者应当深入少年儿童的生活,熟悉他们的心理,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才能塑造出富于立体感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

(三)结构较为单纯、紧凑,情节生动,富于变化。

儿童剧可以有多种形式的结构方式。

儿童剧的结构内容也与一般戏剧一致,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等部分。

由于儿童剧观众年龄相对较小,有自制力不足、注意力易转移等特点,儿童剧的引子不宜过长,迟迟不见冲突;就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主线宜单纯,各个环节的衔接要紧凑,层次清晰;戏剧冲突开展要迅速,情节进展要明快,头绪不能过杂,悬念也不宜过多,与此同时,又要求有丰富的情节,而且要尽可能生动、曲折、富于变化。

(四)语言浅近简明,形象化、动作化,并富有儿童情趣。

和一般戏剧一样,儿童剧少有叙述人的语言,主要是人物的对话和独白。

剧情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揭示,以及剧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价。

都通过剧中人的台词来表达。

简练、明确、高度性格化和富于动作性,是所有戏剧语言的要求,儿童剧也不例外。

只是,这些要求须与儿童观众的年龄特征相适应。

孩子们有自己的口语习惯,有自己表情达意的方式。

他们善于想象、喜欢幽默。

在少年儿童的日常语言中,往往有不少形象化的,比喻和夸张的成份。

所以儿童剧的语言如缺乏儿童情趣,就难以使孩子们产生共鸣。

因比,儿童剧作者应熟悉,把握儿童的语言习惯,从儿童生活中的语言去提练和加工戏剧语言。

让儿童剧中的语言富有儿童情趣。

1思考问题:什么是图画书?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儿童剧?它有什么特点?1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116~122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