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ppt课件
儿童文学教程-ppt课件

二、儿童读者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 1.生理层面
2.心理层面
3.文化层面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1.性别差异 2.智力因素 3.心理个性
4.文化差异
四、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学 1.儿童的年龄特征 幼儿期(3—6岁) 童年期(7—12岁) 少年期(13—15岁)
2.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 幼儿文学 童年文学 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作品有更多纯真和稚拙的美,有突 出的游戏化倾向。而童年文学、少年文学除了 天真淳朴外,还逐渐融入幽默滑稽的喜剧美、 震慑人心的崇高美和悲剧美。
3、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主要体现为:想象力、幽默感、诗意、故事叙述 能力等等。 二、小学教师和儿童文学创作
三、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阅读者和接受者。 成人对儿童文学的接近,其原因很复杂。最 主要有两类原因。 1. 成人读者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 向儿 童文学。 2. 有些成人读者在天性上,在心灵深处与儿 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对于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有着双重的巨大艺术 征服力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必然是那些历来被人们 不断品味、赞叹的儿童文学精品。
第二节 新媒介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切媒介形态最早出现时,都可称为新媒 介。 语言、文字、印刷术、电话、电报、录音、 照相、电影、电视、网络。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途径。是人的延伸。
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工具性, 还在于它参与塑造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及其生活方式。 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6.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 (1)纵列式结构 (2)横列式结构 (3)三叠式结构 (4)连环式结构 (5)对立式结构 (6)误会式结构 (7)递进式结构 (8)设伏式结构
儿童文学PPT课件

目录
• 儿童文学概述 • 儿童文学创作原则与技巧 •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赏析 • 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关系探讨 • 当代儿童文学现状及挑战 • 如何推广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01
儿童文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 学作品,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教 育性。
发展历程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儿童文学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内作品在 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面临挑战与问题
市场竞争激烈
儿童文学市场虽然繁荣, 但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 脱颖而出成为作家和出版 商面临的挑战。
阅读习惯改变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儿 童的阅读习惯逐渐发生改 变,传统纸质书籍受到一 定冲击。
创作质量参差不齐
帮助儿童成长和启迪智慧。
04
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关系 探讨
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1 2
丰富儿童的知识体系 儿童文学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 儿童了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拓宽 他们的视野。
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儿童文学中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有助于儿童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稻草人》
通过稻草人的视角展现农 村生活,充满诗意和想象 力。
《宝葫芦的秘密》
讲述主人公王葆得到一个 宝葫芦后发生的一系列奇 妙故事。
国外经典作品
《哈利·波特》系列
《长袜子皮皮》
描写魔法世界的奇幻冒险故事,深受 全球儿童喜爱。
描写一个力大无穷、独立自信的小女 孩皮皮的生活和冒险经历。
《夏洛的网》
讲述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之间深厚 的友谊,温馨感人。
虽然作品数量众多,但质 量参差不齐,部分作品缺 乏深度和创新性。
儿童文学 PPT

• 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
• 另一类是与民间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各种生活经验。
• 自然世界的经验。
节气歌谣《九九歌》
• 处世生活的经验。
伊索寓言《狐狸和山羊》
第一节 艺术的源起
• 第二,娱乐的功能。 • 在民间文学中,也有大量作品并不包含太多经验的教训,
而是主要用作生活的消遣和娱乐。 • 我们来看下面三首传统童谣:
歌、儿童诗、图画书、儿童故事、童话、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寓言、科学文艺、儿童戏剧文学、儿童报告文学、儿童影视文学等多种体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当代概念
• 一、分类和特征
幼儿文学
1.年龄段的 分类
儿童文学
2. 文体的 分类
青少年文学
韵文体
宏观语言形态 角度
散文体
文本形态和艺 术手法
儿歌、儿童诗、图画书、儿童故事、童 话、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寓言、科学 文艺、儿童戏剧文学、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等多种体裁
• 19世纪后期,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纯粹的文学 乐趣本身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
• [英国]路易斯·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 到了20世纪,这一欢乐的精神在儿童文学的写作中进一步蔓延, 越来越多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开始把故事的趣味问题放在首要 位置。
• 林格伦笔下的长袜子皮皮、艾米尔等角色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当代概念
• 3.新媒介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 新的媒介环境对儿童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新媒介改变着传统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 第二,新媒介改变着传统儿童文学的生产方式。 • 第三,新媒介改变着传统儿童文学的文本形态。
• 又怕砖头咬了手。
儿童文学完整教学ppt课件

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
❖ 自发型:没有明确的为儿童创作的目的,因 特殊的心理内驱力写出适合儿童欣赏的作品
童心型:创作心理接近儿童,具有儿童般天性 的作家。
儿童崇拜型: 童年回忆型:难忘的童年构成童年情节,并成
为文学创作的内驱力和动机。《中国少女》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 样几层意思:
❖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
术。 ❖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
文学作品。 ❖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
种功能和价值。
结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 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 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 的总称。
❖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童口语
❖ 人物语言: 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真 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
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小头爸爸躺在长椅上,呼噜噜,呼噜 噜睡大觉,大头儿子在公园的草地玩, 太没劲了。他走过去推小头爸爸,可小 头爸爸动也不动。哼!气死我了!大头 儿子朝地上看了看,忽然拿起一只大皮 鞋,走到树下,卟,扔进树下的废物箱 里;还有一只拿出来,把它挂在树上。 嘻嘻,大头儿子开心了,他回到爸爸那 里使劲推,这下终于把爸爸弄醒了。
❖ 富于幻想、惊险、神奇是儿童文学常表现特色。
儿童文学与成人 文学的不同之处 还有:有的文学 体裁专属于儿童, 如儿歌、童话、 儿童故事等
目标指向的区别: 儿童文学作家的 创作目标指向将 创作定位于儿童 能够接受并乐于 接受。
❖ 《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 (郑渊洁)。 ❖ 《我可不怕十三岁》(刘心武) ❖ 《随风飘来的玛丽阿姨》,《淘气包艾米
01《儿童文学》课件PPT

《我是男子汉》
如果今夜起风,/不要害怕,妈妈,/ 我是家里的男子汉,/ 我已经六岁, 我是男子汉,/ 我会举起长长的陀螺鞭子,/ 把不听话的风/ 赶到没有灯光的角落, /让它罚站。/
❖ 稚拙——稚气、拙朴的。 ❖ 稚拙可以理解为儿童特有的稚气、拙朴的综合化、
艺术化表现。是儿童天性的综合化和外显化。是只 有儿童才会有的独特的神态、语气和行为心理。 ❖ 稚拙美在内容方面的表现:藉人物的言行、心理、 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的稚气和憨态。 ❖ 稚拙美在形式方面的表现:通过叙述方式和人物语 言表现。
❖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童口语
❖ 人物语言: 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真 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
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小头爸爸躺在长椅上,呼噜噜,呼噜 噜睡大觉,大头儿子在公园的草地玩, 太没劲了。他走过去推小头爸爸,可小 头爸爸动也不动。哼!气死我了!大头 儿子朝地上看了看,忽然拿起一只大皮 鞋,走到树下,卟,扔进树下的废物箱 里;还有一只拿出来,把它挂在树上。 嘻嘻,大头儿子开心了,他回到爸爸那 里使劲推,这下终于把爸爸弄醒了。
文学作品。 ❖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
种功能和价值。
结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 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 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 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 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 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首先是为适应 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 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 可属于此类。
幼儿教师学习幼儿文学,更好的发挥其功能,推进幼儿教育事业。
2024版儿童文学教程(中职)完整PPT课件

多样性涵盖童话、寓言、故事、诗歌等多种文学体裁。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形象吸引儿童,激发阅读兴趣。
教育性传递知识、价值观,培养儿童品德、审美和创造力。
定义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教育性。
适龄性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适合其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内容。
儿童文学定义与特点儿童文学发展历史古代儿童文学口头传承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近现代儿童文学随着印刷术和出版业的发展,儿童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安徒生、格林兄弟等。
当代儿童文学呈现多元化、国际化趋势,关注儿童成长中的现实问题,注重创新和实验。
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教育价值传递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培养儿童的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传承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引导儿童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社会影响儿童文学已成为出版、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产业发展儿童文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童话、寓言、故事等体裁介绍童话01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通常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以适合儿童阅读的方式呈现。
童话往往具有教育意义,传递着真善美的价值观。
寓言02一种以散文或韵诗形式,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来寄托和阐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体裁。
寓言通常具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以引导儿童思考和理解人生哲理。
故事03一种叙述事件发展过程的文学体裁,通常以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人物的经历和遭遇来展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故事具有情节连贯、结构完整的特点,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角色塑造与情节设置技巧角色塑造通过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写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使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人物。
同时,要注意角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避免单一和刻板的人物形象。
情节设置通过巧妙安排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情节元素,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
儿童文学 ppt_课件

生字的学习
nèn 嫩 (嫩绿) díe 重 叠 jūn yún 均 匀 xì 空 隙 chù 触 角 jiāo 蛟 龙
•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 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 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 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 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 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 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 波纹,好看得很。
观察爬山虎的叶子
• 爬山虎叶子的颜色是这样变化的: ——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 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颜色很美。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爬山虎的叶子长得很整齐。 ——叶尖一顺儿朝下。 爬山虎叶子长得很均匀。 ——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当风吹过时,满墙的叶子也很美丽。 ——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家庭作业
• 请同学们回去预习第三第四自然段。
• 思考: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 • 思考: 爬山虎的脚是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
•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 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 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 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 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 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 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 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 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 爬山虎的一根茎。
2024版《儿童文学教程》ppt课件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趋势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读者需求的变化,未来儿童文学产业将 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个性化定制。同时,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 也将成为趋势。
2024/1/26
建议
加强原创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提高作品质量;注重读者体验, 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产品;加强版权保护,打击盗 版和侵权行为;积极寻求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机会。
影响。
2024/1/26
19
《小王子》赏析
2024/1/26
深刻的哲学思考
《小王子》通过讲述小王子的奇幻经历,探讨了爱、责任、孤独 等哲学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独特的儿童文学风格
作品以简单而深刻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 孩子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
跨文化的普世价值
《小王子》所传递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和感悟具有普世价值,能够 跨越文化和国界的限制,引起广泛共鸣。
2024/1/26
15
角色塑造与心理描绘
01
塑造个性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手段,塑造出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
形象。
02
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2024/1/26
03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避免简单化和脸谱化的人物塑造,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024/1/26
定义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教育性。
适龄性
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适合其认知和 情感发展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再次,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播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使用 太过复杂的结构方式。
• 叙事表达(比如“很久很久以前”三次考验、磨难或尝试等,才能到达那个早已注定了的圆满
第一节 艺术的源起
• 三、成人文学经典与儿童的文学阅读
• 除了民间文学外,一些由成人创作并供成人阅读的经典文 学作品,也成为了早期社会儿童的文学阅读资源。
童文学的
当代概念 • 二、儿童文学发展的当代语境 • 1.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 约翰·纽伯瑞《迷你口袋书》——世界上第一本成功的商业童书。 • 英国作家J.K.罗琳凭借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获得的财 富已达10亿美元,这被认为是“儿童文学乃至小说史上一个绝无 仅有的商业奇迹”
童文学的
是现代儿童的意识,二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 安徒生的文人童话是19世纪儿童文学的一个艺术高峰。 • 以安徒生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儿童文学作家和他们的儿童文
学创作活动,标志着现代儿童文学真正发现和开辟了属于 自己的艺术道路。
• [丹麦]安徒生童话《坚定的锡兵》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 二、从说教的文学到欢 乐的文学
儿童文学
复旦版《儿童文学教程》
方卫平 著
第一章 走进儿童文学
• 所谓的儿童文学之所以存在,就 是因为人们相信儿童与成人是不一 样的——不一样到需要自己独特的 文本。……这些文本之所以特殊, 是因为作者创作时脑海里就有一个 儿童读者存在。
• ——佩里·诺德曼、梅维丝·雷默 《儿童文学的乐趣》
第一章 走进儿童文学
• 成人作家从民间故事中搜集、整理而成。
• 吴承恩《西游记》
• 文人独立创作。
• 拉伯雷的《巨人传》、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 记》等。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贝洛《鹅妈妈的故事》 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故事集》 安徒生童话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 一、从民间文学到儿童文学
• 1.民间文学改编的儿童读物 • 现代儿童文学最早脱胎于对民间文学的改编。代表性人物: • 一是17世纪的法国作家夏尔·贝洛。 • 《鹅妈妈的故事》 • 二是19世纪德国的民俗学者格林兄弟
韵文体 散文体 儿歌、儿童诗、图画书、儿童故事、童 话、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寓言、科学 文艺、儿童戏剧文学、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等多种体裁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当代概念
• 儿童文学的文体是历史建构的产物,它的类型特征既相对 固定,又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内在的发展性。
• 文体的固定性。 • 文体的相对性。 • 文体的发展性。
• 《儿童与家庭故事集》(俗称“格林童话”)
• 三是19世纪的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 安徒生被认为是现代儿童文学艺术由民间童话改编向创作
童话转变的标志性人物。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早期作家改编 民间文学特点: •首先是“增”。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2.文人独立创作的儿 童故事 •现代儿童文学的概念指 向着两个基本要素,一
• [英国]路易斯·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 到了20世纪,这一欢乐的精神在儿童文学的写作中进一 步蔓延,越来越多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开始把故事的趣味 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童文学的 歌、儿童诗、图画书、儿童故事、童话、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寓言、科学文艺、儿童戏剧文学、儿童报告文学、儿童影视文学等多种体裁。 当代概念 • 一、分类和特征
• 第一节 艺术的源起 •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当代概念
第一节 艺术的源起
• 一、民间文学与它的儿童受众
• 民间文学既是人类文学的源头之一,也是儿童文学最初的 土壤。
• 早期民间文学对于其儿童接受者来说往往具有两个方面的 功能。
• 第一,教育的功能。
• 一类是与部族认同密切相关的生活信仰。
• 我的马儿真正巧, • 东西街,南北走,
• 我的马儿不吃草, • 出门看见人咬狗,
• 摇摇摇, • 摇到石头桥。 • 石头桥,
• 得儿,驾! • 马儿跑得快, • 马儿跑得好, • 底底得得!
• 拿起狗来打砖头, • 又怕砖头咬了手。 • ——《东西街》
• 一树小樱桃。
• 底底得得!
• 小樱桃,长得好, • 红裙披绿袄。
当代概念 • 2.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 儿童文学的出版和写作更加关注到这一文类的直接消费者 儿童的文学消费口味和兴趣,极大地增强了儿童文学作品 与儿童现实生活之间的贴合度。
• 儿童文学所具有的娱乐功能也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得到了 空前的强调与凸显。
• 不过,当儿童文学的阅读变成一种纯粹的消费活动,它也 造成了当代儿童文学的两大问题。
• 马儿真会跑。 • ——《我的马儿真正巧》
• 小樱桃,你是谁?
第一节 艺术的源起
• 二、民间文学与童年的诗性智慧
• 首先,民间文学所使用的词汇,一般是通俗的日常口 语。
• 流传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民间谣谚“黄栗(鹂)留,看我麦黄 葚熟”。
• 其次,早期社会的普通民众未及分化出那些过于纤细 的文学情感,对事物的感受是简单而直接的。
• 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
• 另一类是与民间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各种生活经验。
• 自然世界的经验。
节气歌谣《九九歌》
• 处世生活的经验。
伊索寓言《狐狸和山羊》
第一节 艺术的源起
• 第二,娱乐的功能。
• 在民间文学中,也有大量作品并不包含太多经验的 教训,而是主要用作生活的消遣和娱乐。
• 我们来看下面三首传统童谣: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 早期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首先源起于成人社会教育儿童 的目的。
• 《鹅妈妈的故事》里每一则民间故事都加上了一个道德教训的 尾巴。
• 塑造和倡导乖巧、听话、顺从的“好孩子”形象。
• [法国]塞居尔夫人《驴子回忆录》 • [意大利]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 19世纪后期,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纯粹 的文学乐趣本身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