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脑血管造影》PPT课件

脑血管造影的护理
学习目标
✓ 了解脑血管造影的定义 ✓ 熟悉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禁忌症 ✓ 掌握脑血管造影术前、术后护理
【概述】
➢ 脑血管造影术:是通过右侧股动脉穿刺,经腹、胸、颈部大血管注入造影剂, 发现动脉瘤和动脉血管畸形,显影动脉狭窄、闭赛的程度,同时显示这些病 变的毗邻关系,对脑血管情况全面了解的一种诊断方法。
➢概括
一 目的 二 适应症 三 禁忌症 四 术前护理及准备 五 术后护理 六 并发症护理
➢脑血管造影的目的
脑血管造影检查是将含碘造影剂注入到颈动脉、椎动脉、肱动脉 或股动脉使血管显影,快速链接摂片,根基血管显影的形态和部 位来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方法。脑血管造影由于给药部位不同,临 床上分为颈动脉造影、椎体动脉造影、全脑造影和静脉窦造影
脑血管造影即可用显示血管本身的形态改变,如扩张、畸形、痉 挛、狭窄、梗塞、出血,又可根据血管位置的变化,确定有无占 位病变。
➢那些血管需要做血管造影?
(1)脑出血病人而有手术抢救指针者,但血肿位置不明确, 需要做脑血管造影。
(2)脑出血怀疑有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者。
(3)蛛网模下腔出血多由颅内肿瘤或畸形所致。为了明确 诊断,以便手术治疗,必须做脑血管造影。
9、指导术中如何配合医生,术中穿刺肢体严格制动,以免影响 拍片,训练床上大小便,学会能伸直下肢、抬高腰臀部放入便盆。
10、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催眠药,对颅内压增 高、颅内占位性病变者给予20%甘露醇。
【术后护理一】
(1)术后穿刺部位压沙袋6~12h,同时观察有无出血,渗血, 注意穿刺包装部位的松紧,防止穿刺点局部皮下血肿(发现 血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以防皮下血肿体积太大,压迫股动 脉造成下肢缺血)
学习目标
✓ 了解脑血管造影的定义 ✓ 熟悉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禁忌症 ✓ 掌握脑血管造影术前、术后护理
【概述】
➢ 脑血管造影术:是通过右侧股动脉穿刺,经腹、胸、颈部大血管注入造影剂, 发现动脉瘤和动脉血管畸形,显影动脉狭窄、闭赛的程度,同时显示这些病 变的毗邻关系,对脑血管情况全面了解的一种诊断方法。
➢概括
一 目的 二 适应症 三 禁忌症 四 术前护理及准备 五 术后护理 六 并发症护理
➢脑血管造影的目的
脑血管造影检查是将含碘造影剂注入到颈动脉、椎动脉、肱动脉 或股动脉使血管显影,快速链接摂片,根基血管显影的形态和部 位来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方法。脑血管造影由于给药部位不同,临 床上分为颈动脉造影、椎体动脉造影、全脑造影和静脉窦造影
脑血管造影即可用显示血管本身的形态改变,如扩张、畸形、痉 挛、狭窄、梗塞、出血,又可根据血管位置的变化,确定有无占 位病变。
➢那些血管需要做血管造影?
(1)脑出血病人而有手术抢救指针者,但血肿位置不明确, 需要做脑血管造影。
(2)脑出血怀疑有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者。
(3)蛛网模下腔出血多由颅内肿瘤或畸形所致。为了明确 诊断,以便手术治疗,必须做脑血管造影。
9、指导术中如何配合医生,术中穿刺肢体严格制动,以免影响 拍片,训练床上大小便,学会能伸直下肢、抬高腰臀部放入便盆。
10、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催眠药,对颅内压增 高、颅内占位性病变者给予20%甘露醇。
【术后护理一】
(1)术后穿刺部位压沙袋6~12h,同时观察有无出血,渗血, 注意穿刺包装部位的松紧,防止穿刺点局部皮下血肿(发现 血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以防皮下血肿体积太大,压迫股动 脉造成下肢缺血)
颈动脉狭窄PPT课件

根据狭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 和重度狭窄,根据是否伴有斑块 可分为软斑块和硬斑块。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原因 包括动脉炎、纤维肌发育不良等。
病理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脂质沉积、血小板聚集形成斑块, 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脑缺血症状(如头痛、眩晕 、肢体乏力、视力模糊等)和脑梗死症状(如偏瘫、失语、 意识障碍等)。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用 药建议,按时按量服药, 不要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监测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 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 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 向医生报告。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在服用其他药物时,应告 知医生,避免因药物相互 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
预后与复发风险
预后评估
脑卒中的严重后果
脑卒中可能导致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其他并发症
眼部并发症
颈动脉狭窄可能导致眼部缺血,出现 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
情绪与精神问题
颈动脉狭窄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 等情绪问题,以及精神萎靡、易疲劳 等症状。
03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颈动脉狭窄的早期 治疗方法,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和预防狭窄加重。
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有 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严格
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时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通过植入支 架来扩张颈动脉狭窄部位的治疗方法。
支架植入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支架 通畅和脑部供血良好。
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不能 耐受手术或狭窄程度较轻的患者。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原因 包括动脉炎、纤维肌发育不良等。
病理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脂质沉积、血小板聚集形成斑块, 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脑缺血症状(如头痛、眩晕 、肢体乏力、视力模糊等)和脑梗死症状(如偏瘫、失语、 意识障碍等)。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用 药建议,按时按量服药, 不要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监测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 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 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 向医生报告。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在服用其他药物时,应告 知医生,避免因药物相互 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
预后与复发风险
预后评估
脑卒中的严重后果
脑卒中可能导致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其他并发症
眼部并发症
颈动脉狭窄可能导致眼部缺血,出现 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
情绪与精神问题
颈动脉狭窄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 等情绪问题,以及精神萎靡、易疲劳 等症状。
03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颈动脉狭窄的早期 治疗方法,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和预防狭窄加重。
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有 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严格
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时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通过植入支 架来扩张颈动脉狭窄部位的治疗方法。
支架植入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支架 通畅和脑部供血良好。
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不能 耐受手术或狭窄程度较轻的患者。
颈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71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脑血管造影术ppt课件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血管痉挛
给予血管扩张剂,缓解痉 挛。
血栓形成
及时应用抗凝药物或溶栓 治疗。
出血
压迫止血,必要时进行手 术止血。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脑出血
术后因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
脑血栓形成
术后血液凝集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过敏反应
对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
脑出血
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或使用止血药物。
CHAPTER
02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 检查,评估其是否适合
进行脑血管造影术。
签署知情同意书
确保患者了解手术过程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准备手术器械
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 材料,如导管、注射器
、造影剂等。
患者心理疏导
对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行 安抚,确保患者在手术 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心态
评估脑血管状态与手术风险
评估脑动脉瘤破裂风险
01
通过脑血管造影术可以评估脑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预
测动脉瘤破裂的风险,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评估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严重程度
02
通过脑血管造影术可以评估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严重程度,判
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评估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 保术后恢复顺利。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饮 食、活动等。
并发症处理
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出血、感染等。
CHAPTER
03
脑血管造影术的影像学表现
正常脑血管造影影像
脑动脉系统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PPT课件

预防血栓形成
术后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监测过敏反应
治疗前了解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药物和材料。
严密观察病情
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5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未来展望
CHAPTER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进步
02
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液的主要血 管之一,当其管腔狭窄时,会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症 状。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
01
02
03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 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脂 质沉积、内膜增生等导致 血管狭窄。
动脉炎
某些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 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等 也可引起颈动脉狭窄。
其他原因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改 进和完善,包括支架植入、颈动脉内膜剥脱等。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材料的出现为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可降解材料、药 物涂层等,这些材料的应用有望提高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适应症的拓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适 应症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展,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 段。
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
未来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效果评估和监测将更加科学和 准确,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优化治疗效果。
谢谢
THANKS
改善认知功能
恢复脑部供血可改善认知功能,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风险
血管损伤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血栓形成或 出血。
术后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监测过敏反应
治疗前了解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药物和材料。
严密观察病情
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5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未来展望
CHAPTER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进步
02
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液的主要血 管之一,当其管腔狭窄时,会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症 状。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
01
02
03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 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脂 质沉积、内膜增生等导致 血管狭窄。
动脉炎
某些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 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等 也可引起颈动脉狭窄。
其他原因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改 进和完善,包括支架植入、颈动脉内膜剥脱等。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材料的出现为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可降解材料、药 物涂层等,这些材料的应用有望提高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适应症的拓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适 应症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展,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 段。
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
未来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效果评估和监测将更加科学和 准确,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优化治疗效果。
谢谢
THANKS
改善认知功能
恢复脑部供血可改善认知功能,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风险
血管损伤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血栓形成或 出血。
全脑血管造影术PPT课件

•
5、将穿刺针金属针芯抽出,用肝素盐水冲洗塑料套管。
•
6、用浸湿肝素盐水的纱布块擦拭导管表面,并用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自导管尾端注入,冲洗导管。
•
7、抽取局麻药物:护士打开利多卡因,由医师使用5ml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5~10ml。技师将高压注射器抽取造影剂。
18
相关手术器械
19
相关手术器械
20
不建议行造影检查 • 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造影前数天停用华法林改用
肝素抗凝,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降到1.4以下 • 心功能2~3级的患者需注意造影剂用量并尽量缩短造影
时间
8
全脑血管造影术前的准备
• 告知患者及家属了解脑血管造影的必要性 和风险。
• 脑血管造影相关的并发症(卒中和死亡) 在无症状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0.3%,在有 症状患者中的发生几率约为0.5%。
4块为无菌大单,铺在小无菌单上,只露出患者头部。 • • 第5块无菌单铺在造影床尾部。 • 注意事项: • 从无菌操作台上取无菌单时手不能触及无菌操作台,铺单时手不能触
及患者身体及造影床。铺第4、5块无菌单应在穿好手术衣并戴好无菌 手套后进行,并完全覆盖造影床
16
第三步 穿刺部位消毒及手术台准备
• 操作台准备 • 1、由手术护士将造影包拿于器械台,检查造影包消毒时间及过期时间,检
如无血液抽出,方可注入麻醉药。
22
第四步 麻醉及穿刺
• 穿刺
•
以手术刀片轻触穿刺点皮肤,待患者无明显疼痛感时,在穿刺点皮肤作一小切口(深度至皮下)。
•
固定股动脉 用左手示指及中指放在皮肤切口上方股动脉两侧,手指方向对准,在二指之间将股动
• 脉固定。
•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 ppt课件

25
CAS术后治疗 6.2 术后长期治疗及随访 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以及连续的无创性成像检査以评 估支架通畅程度且排除新的或对侧病变的发展。
一旦长时间病情稳定,复查的时间间隔可以适当延长。
最常用的连续随访评估方法是多普勒超声成像,应当在1 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和每年进行监测以评估再狭窄。 CAS后CTA或MRA成像也可能对于监测有所帮助,尤其是 当解剖位置使多普勒监测变得很困难时。
17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技术规范
首先进行术前评估,包括仔细记录神经功能状态和确定 合并症,以决定是否为CAS治疗适应证,
第二阶段是治疗过程,包括术前治疗、麻醉以及监测、 手术过程和支持治疗; 第三是术后即刻阶段,需要持续的院内支持治疗和监测, 需要控制血压、预防出血和穿刺点的并发症,并进行神经 功能的再评估; 第四是长期的术后随访,目的是保护健康的神经系统和 对动脉粥样硬化全身并发症的二级预防。
ppt课件
14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
ppt课件 15
预防性治疗
• 核心是二级预防,而不是急性期治疗。 一、控制危险因素: 1、高血压:与颈动脉狭窄有显著相关性,建议将收 缩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将血糖控制正常范围。 3、酗酒: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4、吸烟:吸烟者的卒中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1.5倍。 5、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或进展原因。 6、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内膜功能障碍 的一个较强的危险因素。
33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34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35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心血管内科 南京军区心血管病诊治中心
ppt课件
36
30
脑血管造影流程PPT课件

术前评估
TCD
颈部超声
精品ppt
12
术前准备
➢ 备皮 ➢ 更换手术衣 ➢ 建立静脉留置通道 ➢ 术前将检查资料(CT、MRI等)带
到导管室
精品ppt
13
术前准备
➢ 禁食 ➢ 镇静剂:鲁米那 0.2 肌注 ➢ 术前有效控制血压 ➢ 患者教育 ✓ 简要介绍操作过程 ✓ 造影剂注入时的感受 ✓ 运动伪影可影响造影质量
精品ppt
14
术前准备
➢ 器材
✓ 穿刺器械:穿刺针、血管短鞘(4-6F)、短导 丝、刀片、 注射器( 5ml 、10m1各 1支)
✓ 造影器械: 超滑导丝 0.035/150cm、高压注射 器、造影管(Pigtail、Headhunter、 Simmons) 、10m1注射器1支 、2个三通接头、1个Y型阀 、输液导管及造影连接管各1付
主动脉弓造影
精品ppt
40
主动脉弓造影
精品ppt
41
主动脉弓造影
精品ppt
42
主动脉弓造影
精品ppt
43
颈动脉造影
➢ 沿导丝将导管送入颈总动脉近端
➢ 回撤导丝,回抽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 调整视野
颅外:正位:脊柱位于屏幕正中
侧位:第三颈椎椎体位于屏幕正中
颅内:正位+头位:头颅居中,上界平颅盖骨
21
股动脉穿刺
➢ 优先穿刺右股动脉
➢ 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 下1~1.5cm为穿刺点
➢ 穿刺针成角30~45 °
精品ppt
22
股动脉穿刺
精品ppt
23
股动脉穿刺
精品ppt
24
股动脉穿刺
精品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型主动脉弓 Futility with Headhunter
•过度扭转导管 •导管位置不稳定 •需要进行反复的操作 •注射造影剂时造成导管弹跳 •造成内膜下夹层
Simmons导管超选颈动脉
• 复合弯曲导管 • 需要特殊的导管头端扭转技术 • 要求能精确的控制导管头端 • 最佳的造影导管
–Type II and III arches –Bovine arch
I型主动脉弓的超选
•以猎人头进行超选 •避免过度扭曲导管 •注射造影剂以确认血管 位置 •缓慢回撤导管至左侧 CCA或锁骨下动脉
颈动脉超选
•单弯导管能够较为容易地进入颈总动脉:8085% •一般使用0.035-inch导丝,也可使用0.038- inch导丝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在导丝的支撑下,将导管缓慢向前输送至颈 总动脉 •在推送导管时,应注意导丝位置的改变,必 要时向前输送导丝至颈外动脉 •所有超选最好都能在路图状态下进行
• Learning curve
Simmons导管头端扭转
• 在进行弓上血管超选前需进行头端扭转 • 进入血管后,回撤导管使其前进 • 向前推送导管使其撤离血管 • 三种头端扭转技术
–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 –主动脉瓣
利用降主动脉成形
利用降主动脉成形
•在降主动脉内推送导 管的同时回撤导丝 •导管顶住主动脉壁的 同时推送并顺时针方 向旋转导管 •关键在于旋转前将导 丝头端撤至SM导管的 二级弯曲
Anatomic assessment
• 主动脉弓钙化 • 主动脉-髂动脉阻塞性病变 • 主动脉弓逆钟向转位 • 弓上大血管的扭曲程度 • 大血管起点处严重狭窄 • 可免除进一步的选择性插管
近端严重狭窄或闭塞
弓上血管的超选造影
主动脉弓分型
• Superior Arch Line
• CCA Line
穿刺及导管鞘置入
• 位置:腹股沟韧带下方3-4cm • 切开:3-5mm • 穿刺:30-45度夹角 • 避免夹层: 完全无阻力, 必要时透视检查 • 导管鞘置入必须在导丝导引下 • 保证操作系统内的持续灌注是至关重要的
股髂动脉扭曲
颈动脉狭窄造影注意点
• 在确认血管无狭窄前不能盲目通过 狭窄
– 导丝带引下到达主动脉弓 – 弓上造影 – 颈总动脉造影 – 锁骨下动脉造影
椎动脉超选
椎动脉超选: • 后循环症状 • 开口无狭窄
主动脉弓的后面观
• 弓上大血管发自主 动脉弓的不同角度 • 2根血管可以发自同 一平面的不同角度
主动脉弓的解剖变异
Ⅱ型 主动脉弓
Ⅲ型
主动脉弓
Acute-angle vessel?
• 深吸气使血管变直变长 • 颈部向对侧旋转 • 在推进导管同扭转导管 • 间歇咳嗽 • 更换导丝或导管
颈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血管检查
• 双功能超声 • MRA • CTA • DSA
前后循环侧枝代偿
弓上造影
左侧椎动脉造影
颅外颈动脉闭塞后的侧枝循环
右侧颈总动脉 造影显示通过 甲状腺上动脉 及舌动脉向对 侧颈外及颈内 动脉供血
颅内外颈动脉的串联病变
Role of arteriography in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利用降主动脉成形
270度旋转 导管进行 导管重塑形
弓上大血管超选
弓上大血管超选
弓上大血管超选
弓上大血管超选
进入无名动脉后:
•扭转 SM2 导管 •顺时针方向旋转——锁 骨下动脉超选 •逆时针方向旋转——颈 总动脉超选 •回拉导管使其深入超选 的血管
弓上大血管超选
进入无名动脉后:
•扭转 SM2 导管 •顺时针方向旋转——锁 骨下动脉超选 •逆时针方向旋转——颈 总动脉超选 •回拉导管使其深入超选 的血管
利用左锁骨下动脉塑形
利用主动脉瓣塑形
SM 重塑形 反向弯曲(8字塑形)
回撤SM导管时,顺时针 旋转导管形成反向完全 • 注射造影剂的同时,推 进导管使其从右侧颈总动 脉退出 • SM导管可形成反向弯 曲并进入左侧颈总动脉
导管选择与比较
主动脉弓造影
• 导丝引导导管输送与撤回 • 导管选择:
– 有侧孔的导管:猪尾巴 –必须完全位于升主动脉内
• 合理的透视角度
–左前斜:导管被完全打开
• 顺流的主动脉弓造影可以指导进一步超 选
Inadequate rotation
Adequate rotation
LAO –显示主动脉弓及大血管开口 RAO –显示锁骨下动脉开口
–心律、血压、氧饱和度
• 建立静脉通道
–必要时给予补充液体及药物
• 经常进行神经系统体检
血管造影的麻醉
• 局麻首选,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 • 全麻:
–儿童不能配合 –昏迷患者 –烦躁、模糊不能配合 –需要很好减影,如3D-DSA
动脉穿刺
• 穿刺部位:
–股动脉, 腋动脉, 肱动脉,桡动脉
• 股动脉穿刺更为安全 • 确认正确的穿刺位置 • 许多并发症都是与穿刺部位相关的
脑血管造影的技术目标
• 准确确定颈动脉狭窄的程度 • 识别串联式病变(例如在颈动脉虹吸部或
在颅内循环) • 评估已存在的及潜在的侧支循环通道 • 识别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
——利用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检查可能存在困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造影的技术要点
开始前的准备
• 了解局部相关解剖知识 • 了解造影的目的 • 制定造影的计划与过程 • 有足够的设备可供选择 • 能够掌握终止造影的时机
• Inferior Arch Line
主动脉弓分型
Type III Arch
Type I Arch
Type II Arch
I型主动脉弓
–大血管均发自上弓上 线附近(在CCA直径2 倍内)
–使用单弯导管 (HN1, vertebral, JR4)
简单导管
单弯 猎人头 Judkins Right 4 Modified JR4、 Vertebral
术前准备
• 临床病史: indication • 体格检查:
–详细的神经系统及血管系统检查 –全身体检以除外并发疾病
• 知情同意书 • 实验室检查
术前准备
• 术前6小时禁食水 • 但目前即使全麻患者也提倡可以服药,
<200ml • 镇静剂,鲁米那肌注 • 碘过敏试验 • 腹股沟备皮
术中监护
• 生命体征监测